试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摘要:略读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
起到培植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作用。
在教学中实践,老师们
就要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探索出农村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
文的教学达到“简而不略,略中有精”的效果。
关键词: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误区;定位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0-112-01
略读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排的目的是培植学
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但实际的教学中,部分老师对略读课
文教学定位不准,对教学方法的操作细化不明确,如何提探索出略读课文的有效
策略?以下结合实践试谈几点体会。
一、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当前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着几种误区: (一)略读课课文放任化。
略读课文中不安排识字、学句,也没有需要学生思
考的课后问题,仅有开篇前的小引言,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痕迹,教师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就将其挤出了课堂。
(二)略读课文简略化。
目前,有的教师误解了课标对略读课文的要求,“略读
教学等同于略读,”的现象,在教学策略上与精读课文完全对立起来,教师过度放手,忽视学法的指导、总结,退让一边让学生读,再任其自由交流,课堂上以生为本,看似体
现了略读的教学特色,实则是“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无效结果。
(三)略读课文精细化。
人教版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文字语言
上看,篇篇文质兼美,出于名家之笔,部分老师难以割舍。
于是就进行词句品析、朗
读感悟……面面俱到。
二、探索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以上几种症状的出现,主要是教师对略读课文的定位、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而引起的。
为了提高略读课文的实效,我们可以尝
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读准提示, 明确要求。
略读课文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的后面,在每篇略
读课文之前,都有一段流畅的文字,是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在实施
教学之前要根据每篇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孩子读准“导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设定本节教学目标。
如:《刷子李》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根据“导读提示”和课文
内容确立了“学习任务单”①我能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②我能填:课文先写曹小三听说刷子李( ),接着写他亲眼看见刷子李( ),最后写他心里佩服刷子李( )。
③我能想: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家冯骥才
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二)读通课文,圈出词语。
略读课文大多是故事性比较强,教学目标更为
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老师还是要重在学习的引导,对
课文的相关重点词,进行点拨,让学生更好在进入课文意境,培养有效的自学能力。
如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要引导孩子快速读后,就引导孩子圈出描写松鼠
的动作和我们一家人心理的词语:(跳蹲蹭咬叼晾钻蹿)(大吃一惊哈哈大
笑哭笑不得空落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松鼠“可爱、灵活、勤劳、动作敏捷”的特
点?
(三)找关键句,理清层次。
略读课文主要以把握文章主要信息作为基本目的,在教学中应注重文章大意的粗略了解,知识面的逐步拓。
在教学中有必要引
导学生通过找到关键句,来理清课文层次。
如教学《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这课中,引导学生抓住“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
这个中心句展开教学,让孩子维也纳“”音乐与鸟鸣、音乐与花、音乐与生活”的意境。
(四)抓重点句,精略互融。
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如果只任学生自己去着手,而不给他们一点指导。
很容易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误,以为略读只是‘粗略’
的阅读,甚而至于是‘忽略’的阅读。
所以,虽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
要有“精”的部分,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重点、精彩之处,细细品读,做到略中求精,
互相融合。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这课时,要求学生默读课文2~5自然段,请
用横线画出表示周总理“工作劳苦”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周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
学生通过浏览课文后,我就抓住:“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
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这个重点的句子进行品读,通过引读、对读、主题读、配乐读的形式,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重打细敲,让孩子一遍又一遍
地去研读,品味周总理是他简朴的精神,高尚的品质,凸现略读教学中的“略中有精”。
(五)拓展类文,拓展视野。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教材为拓展点,充分
挖掘单元主题资源,促进课堂学习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互为补充,为学生联系课
内外阅读架设的桥梁。
如学完《跑进家来的松鼠》这篇课文后,引导学生进行群
文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并出示书的三个小故事
让学生阅读,感受蒂皮与非洲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动人故事和亲身感受,
唤起学生保护自然野生动物的意识。
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本节课的内容,还达
到“群文阅读”的目的,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六)概括方法,活写类文。
略读课文属练习课课型。
除了承担培养语感,
积累语言等阅读任务之外,还承担着进一步领悟课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的任务,
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进行仿句、小练笔、拓展,为理解课文起到了很
好的补充作用,从而达到“语用”的目的。
如学了《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后,让学
生结合本节课的写作方法,用“分—总” 或“总—分”的结构,围绕中心句“我爱美玉
校园”,选取一两个方面说说自己喜爱学校的理由。
这样就很好地构建“以读带写,读写一体”,高质量的阅读课,让学生的写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扎根成长。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应加强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反思,注重
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多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为学生的
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从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效,从整
体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口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前言〔N〕.中华书局,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熊淑华.小学高年级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语文学刊,2014,1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