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7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7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
2、过程和方法: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重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二、教材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四十岁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豪情的词作,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豪情洋溢、壮志冲天的将军形象。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浣溪沙》等篇章,对苏轼的生平经历和精神品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学习该词,主要是学习多角度,体会作者情感。
四、重点难点:本节重点: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本节难点: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空明澄澈时,他与好友,庭下散步,吟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而”的达观。
中秋月圆时,他与亲人天各一方,诵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豪放。
潇潇暮雨时,他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
他就是苏轼,那么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又会描绘怎样的场景,给我们展现别样的风味呢?2、学案反馈:(1)通过导学案的批改,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生,下面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同学。
导入: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只有反复吟唱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诗意。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词。
朗读全诗活动指导:1、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情感。
2、自己反复练读,读出其中的节奏、感情。
3、小组内互读,并选派代表在班上赛读。
3、探究活动:链接语: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了解词的内容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感情。
合作探究:一、理解诗意活动指导: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词意。
2、存疑之处,组内讨论解决。
3、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导入:我们常常被词的感情所震撼,一颦一笑,一滴眼泪一条河流,一颗星星两片花朵,都深深寄寓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苏轼《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初识苏轼)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此人年少读书时——“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后却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但他面对不堪的命运,却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苏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苏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
二、读词以入境1.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
(余光中)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这么说,一起读。
词是一定要读的。
我们先一起来读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师:题目是“江城子”吗?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师:谁在密州出猎?师:你怎么知道?师:哦,你们已主动地在读词的内容了。
那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
(粗步感知课文内容。
)2.再读,同桌之间彼此读,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可以讨论一下这首词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更合适。
3.推荐读。
生评价。
4.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5.师:苏轼有知音在同学们中呀。
的确,苏轼自己也说:一起读“②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①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知道“柳七郎”是谁吗?柳永,北宋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所说的“自是一家”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哪一家?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6.范读。
听的时候仔细体味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三、品词以入味怎么读好词人的豪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老师说,一起读:“朗诵创作的过程,就是词语感受的过程。
”的确,在诗歌中,往往看似小小的一个词,却有着极重的分量、极大的张力。
1.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最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狂”为什么是“狂”字而不是别的字?哪些词句体现了“狂”,谈谈你们的理解?2.我们先从词的上阕中来研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的内容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诗的内容和主题,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内容和苏轼的生平。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江城子·密州出猎》。
(2)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了解其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苏轼的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对诗词的贡献。
2. 新课导入:(1)介绍《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诗。
3. 教学内容:(1)讲解诗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分析诗的意象和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4.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受。
(2)小组合作,进行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2)提出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诗中的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进行评价。
3. 学生对诗的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4. 学生对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价。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表达技巧,领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诗歌的意象、典故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主题思想的深入领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苏轼及其生平事迹。
(2)介绍《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意象,如“密州出猎”、“雄兔脚扑朔”等。
(2)解析诗歌中的典故,如“射虎南山”、“遣冯唐”等。
(3)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如夸张、比喻、象征等。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诗歌过程中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 运用所学,尝试分析其他古典诗词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如何在下一次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发言的积极性以及诗歌朗读和背诵的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诗歌的熟读背诵和课后分析其他古典诗词的情况。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思想内涵。
2、引导学生品味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词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所表达的壮志豪情和爱国情怀。
(2)分析词的艺术手法,如用典、夸张等。
2、教学难点(1)体会词人在词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2)理解词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词的意境和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词的创作背景、字词释义、艺术特色等,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涵。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展示一些古代英雄人物的图片,如岳飞、辛弃疾等,营造出一种豪迈的氛围。
(2)提问学生:“在你们心目中,英雄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看看苏轼笔下的英雄是怎样的。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文学成就、政治生涯等,让学生对苏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讲述《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创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所作。
当时,北宋王朝长期受到辽和西夏的侵扰,国家处于危机之中。
苏轼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抵御外敌,因此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的壮志豪情。
3、朗读感知(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词的韵律和气势。
4、词句理解(1)结合注释,让学生自主理解词的大意,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小组讨论或向教师请教。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详细教学指南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篇古典诗歌《江城子·密州出猎》并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教学指南。
该教学指南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这首诗歌的历史背景、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读者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以下是详细教学指南的内容。
1.历史背景该诗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这首诗是在唐玄宗年间(712-756)写的。
当时,唐朝处于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后的政治动荡时期。
该诗歌写于唐代后期,诗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状况。
2.诗歌结构该诗歌共八十四句,分为三十四个小节。
每个小节都有五个字,诗歌整体以琴曲五七调为韵律,几乎每一句都有韵脚,音乐性极强。
句式多样,有对仗句、押头韵句和叠韵句等,运用自如,让整首诗歌显得十分流畅自然。
3.语言特点该诗歌的语言非常浅显易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与政治状况的观察和感受,诗歌内容既真实又鲜活。
朴实、直白的语言, 充分表现了杜甫深切的思想感情,传承了唐代“以文抒志”的文学传统。
4.诗歌赏析该诗歌主要是描写了唐代一位官员和他团队出猎的场景。
在游猎中,诗人杜甫通过对猎场的描写,勾画了当时士人游猎的浮华、虚荣以及对政治地位的追逐。
但是,在狩猎中杜甫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之处,表达了对社会困境和民生疾苦的忧虑。
他强调“自顾无暇谁与共”,告诉我们社会的不公和人的冷漠只会让个体的生命逐渐消逝,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美好。
5.教学指南此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历史背景、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为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增强欣赏能力提供帮助。
(1)了解历史背景: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呈现唐代的历史形势,让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理解作品内容。
(2)学习韵律:教师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将该诗的韵律动态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韵律的运用。
(3)结合语言特点:老师可以为学生注重该诗句式的特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语言表达的力量和文学之美,通过诗歌的语言特点巩固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和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通用5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篇11、朗读这首词2、文学常识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
政治上不得意。
3、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教师指正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
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
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4、思考(1)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
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狂”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
狂的表现: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自比孙郎射虎。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典故?具体分析其作用。
运用了冯唐持节招魏尚的典故。
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朝中有人为自己说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勾画了一个豪气十足,誓死卫国的英雄形象。
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的爱国之情。
(5)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2)学会欣赏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一双发现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诗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难懂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 诗中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3. 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注释和译文。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
3.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PPT、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介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一双发现的眼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理解和背诵。
6. 作业布置(1)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写一篇关于诗中意象和情感的心得体会。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词的内容。
2.通过关键词“狂”字的理解,品析语言,理解作者的豪情壮志及爱国情怀。
重点: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
难点:理解典故的含义,体会词中典故的使用在表达上所起到的作用。
【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课前下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大概就是对苏轼最好的诠释。
苏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课题、作者】,一起去领略他独特的个性风采。
二、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写作背景。
三、初读课文1.(诗词如果不朗诵,就失去了生命。
下面请大家自由诵读,读出词作的豪放与声威。
)指导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口腔打开,做到字正腔圆。
②把握节奏,落实重音。
2.指定学生读。
3.齐读。
4.教师范读。
三、理解内容学生再读本词,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上阕描绘了什么内容?下阙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明确:上阙描绘打猎的威武场面。
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分别是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②上阕描绘的出猎场面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雄壮、开阔。
突出词人老当益壮的精神面貌,以及词人希望被重用、报效朝廷的远大志向。
③词中多次运用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亲射虎:展现了作者虽然不再年轻,但仍有少年的狂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从而建功立业。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四、品读课文,体会苏轼之“狂”(一)品读上阕,分析苏轼的“形狂”1.分析“狂”的内涵提问: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狂)什么是“狂”呢?(出示《古汉语常用字典》对“狂”的解释,让学生选择。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10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10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二、学X目标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三、评价任务L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针对目标3,通过交流合作,学生能说出赏析名句的方法。
四、新课讲解学X目标: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自学指导一:内容:《江城子》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时间:()分钟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手中资料及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自学检测一:2、唐宋八大家指:、、、、、、、o3.背景简介: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
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自学指导二:内容:《江城子》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时间:()分钟要求:1.听朗读,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和节奏,体会其中的感情。
2.请结合手中资料或课下注释,概括出词的大意。
1.理解词意:(上)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下)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2、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狂)(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3、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背景及意义。
(2)分析词人情感变化,体会苏轼的豪放风格。
(3)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与背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深入解读词作。
(2)学会欣赏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爱国情怀。
(2)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的背景及意义。
(2)分析词人情感变化。
(3)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与背诵。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苏轼的豪放风格。
(2)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词作的同时,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及其诗词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苏轼诗词,感受其风格特点。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词意。
(2)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句子,理解其含义。
3.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词人情感变化。
4.课堂讲解(1)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创作背景。
(2)分析词人情感变化,体会苏轼的豪放风格。
(3)解析重点字词、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5.课堂练习(1)学生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关注苏轼的其他诗词,拓展学习。
四、课后作业1.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3.收集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阅读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背景、意义及词人情感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苏轼的豪放风格,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设计篇1一、学情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的其中一首词。
初三的学生对词的内容理解已培养了初步的能力,但对表现手法这一知识点的赏析较为欠缺,所以本微课设计就是针对学生这一重点、难点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欣赏词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
2、感悟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三、教学重点理解本词通过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这两种手法抒情言志。
四、教学难点感悟苏东坡豪放的词风五、教学方法朗读——探究——品味——感悟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过程1、导入: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2、读词以入境(1)听视频范读。
(2)学生自由读、齐读。
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3)整体感知本词上、下片的内容3、品词以入味(1)理解体味本词通过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这两种手法抒情言志(2)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4、论词以识人总结本词主旨,理解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八、板书设计写作特点(表现手法):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豪放风格1、亲射虎,看孙郎: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希望朝廷重用自己,报效国家。
3、西北望,射天狼:杀敌报国的豪情,建功立业的决心。
九、教学反思《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用韵律抒写音乐美感的词,是一首用典故抒写深长意蕴的词,是一首用豪情抒写雄心壮志的词。
本节微课紧紧围绕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通过朗读——探究——品味——感悟这些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一节课的遗憾之处在于应再增设激发学生对诗词想象力的环节,体味作者如何让文字变得更生动,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词风。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精选22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精选22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阅读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要点和注意事项。
江城子密州出猎七年级语文教案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再齐读,老师点拨后,学生再齐读课文。
因为读的不够理想,让学生听了录音示范后,再让学生自由训练,最后再让学生个别示范。
这细致而充分的朗读,在理解文意与示范朗读方面是有益处的。
但细想来,却又有大缺陷。
首先这样的朗读过分集中,使得本来书生朗朗的课堂,只在此时热闹了一时,却并未贯穿始终。
这使得朗读的效益大减,只起到理解文意与为读而读的作用。
如果这一时的朗读能够在整堂课上细水长流,那么他的效能既可帮助理解文意,又可加深词句的赏析印象,更能体会词的意境与情感。
其次这样的朗读指导过于强硬,无论是教师关于高低、轻重、快慢的指导,都非学生自己的情感体悟,而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即便学生能够读出一点感觉,也决非来自他们真实的体会。
如果在学生自由朗读后,不是齐读,而是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在表达自己的体会后再来指导。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示范作用,又引导学生在初步的了解与体会后再来朗读,那样的读才是有效的朗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本文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第一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密州任知州期间组织的一次狩猎活动。
本章通过分析这首词的内容、结构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领略苏轼的文学才华,了解宋代狩猎文化。
1.2 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掌握《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字词、句式和词牌特点;(3)分析苏轼通过词描绘狩猎场景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2.1 苏轼简介介绍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其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2 《江城子密州出猎》创作背景讲解苏轼任密州知州期间的历史背景,以及这次狩猎活动的意义。
第三章:词牌特点分析3.1 词牌《江城子》的特点介绍《江城子》的词牌格律、韵脚和节奏。
3.2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词牌运用分析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词牌的技巧和方法。
第四章:词句解析4.1 词句的字词分析对《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重要字词进行解释和分析。
4.2 词句的句式特点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第五章:狩猎场景描绘分析5.1 狩猎场景的描绘方法分析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绘狩猎场景的方法和技巧。
5.2 狩猎场景的意境和情感探讨苏轼通过描绘狩猎场景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第六章:文学价值解析6.1 苏轼词作的文学价值分析苏轼在宋代词坛的地位,以及其词作对后世的影响。
6.2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文学价值探讨《江城子密州出猎》在苏轼词作中的地位,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第七章:苏轼的文学思想7.1 苏轼的文学观念讲解苏轼关于文学的创作理念,如“文以载道”、“文艺为人民服务”等。
7.2 苏轼的文学实践分析苏轼在创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时的文学实践,以及其体现的文学思想。
第八章:鉴赏方法指导8.1 鉴赏词作的基本方法介绍鉴赏词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关注词牌、字词、句式、意象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准确理解并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o分析词中的意象和典故,理解词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诵读、讨论和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词的内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o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增强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感受词人苏轼的豪放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o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壮志豪情,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o理解并掌握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准确背诵全词。
o分析词中的意象和典故,把握词人的情感表达。
2.难点:o深入理解词人苏轼的豪放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o学习并尝试运用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故事导入:讲述苏轼生平的一个小故事,如他如何以才华横溢、性格豪放著称,以及他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2.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学习词做好铺垫。
(二)初读词文,整体感知(15分钟)1.朗读词文:教师先范读词文,注意节奏和停顿,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学生自由朗读词文,注意纠正发音和断句。
2.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理解词文大意。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重点讲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概括词意: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大意,教师总结归纳,梳理词的结构和内容。
(三)精读词文,深入分析(25分钟)1.分析意象和典故:o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意象,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千骑卷平冈”等,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o讲解词中的典故,如“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等,理解词人通过这些典故所表达的壮志和期待。
2.理解情感表达:o引导学生分析词人的情感表达,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等句子,理解词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乐观豁达。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张伟焘复习词的相关知识、解题我们今天来学习《词五首》,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词的知识。
知识卡片:词,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
萌芽于南朝,兴起于唐代,鼎盛于宋代。
词,也称为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称为词牌。
各个词牌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词又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
明人张綖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特点:婉转含蓄。
内容狭窄,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代表人物:李煜、宴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
内容上取材广阔,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
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具有一种刚阳之美。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陆游等。
师:“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
其中“子瞻者,苏轼,苏东坡也”。
在宋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将词的描写范围由儿女情推向英雄气,使词具有了阳刚之美,磅礴之势。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就是苏轼的“豪放派”词作代表作之一。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才是这首词的题目。
读了题目你觉得这首词可能会写什么呢?二、美美地读师:真像这位同学所说吗?让我们打开课本,把这首词大声地朗读一遍,请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jǐn ?diāofā ?jì juǎn锦帽貂裘发千骑?卷平冈qíng bìn qiǎn右擎苍鬓微霜遣冯唐师:咱们刚才说了词要讲究押韵,我们找出这首词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来读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文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文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①识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
b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欣赏诗词,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体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
b在感悟中同古人心灵交融,学习词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的豁达胸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a、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b、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
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闪烁着诗歌的光辉,唐诗。
宋词成为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今天让我们透过诗歌的字里行间去触摸历史与文化的脉搏。
二新授(一)解题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出猎,词的题目。
(二)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创作背景: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朗读,正音。
2、出示幻灯片,读准字音。
3、听录音范读。
提示:注意字音、停顿及感情。
4、再读。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四)赏析,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内容?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学生讨论后明确:(1)词的上阕描绘了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了解本词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
【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词意,感悟词情,培养学生读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在仕途失意情况下,仍愿为国效力的旷达胸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了解本词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
【教学难点】学习苏轼在仕途失意情况下,仍愿为国效力的旷达胸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请学生展示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简单介绍苏轼,教师补充。
并且请学生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词。
2.补充本词的创作背景。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朗读全文,要求听准字音、语调、节奏、感情。
并思考:本词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1.教师指名一个学生读,其余学生思考: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出去打猎的?他的心境如何?(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
他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复杂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复杂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背诵《望江南》。
温庭筠是晚唐诗人兼词人,他是花间词的鼻祖,此后的五代词风多是伤离惜别。
怀春感秋、男欢女爱、闺怨相思等,直至苏轼高唱出一首首恢弘飘逸、豪迈奔放的壮歌时,词坛震动了,词人震惊了。
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由此后与婉约相对的豪放词风确立起来了。
二、温故知新,简介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三、文体小常识是否问过自己何谓豪放,何谓婉约?婉约派:内容上以情绪为题材;言语清爽、含蓄,情思迂回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
代表人物:温庭筠、李清照、柳永。
豪放派:内容上多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
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四、文本解析(一)初读感知判断风格。
1.轻声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及有了解障碍的文句。
2.小组合作,根据课下注释,交流疑难,理解词的大意。
(1)老夫:作者自称。
当时苏轼三十九岁。
(2)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
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太守。
(3)聊:临时,暂且。
(4)黄:黄犬。
(5)擎:向上托。
(6)苍:苍鹰。
(7)胸:襟怀胸襟。
(8)胆:胆气。
(9)开张:宽阔豪壮。
(10)持:拿着,握住。
(11)会:定将。
(12)挽:拉,牵引。
(13)孙郎:即孙权。
《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14)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课时间2013-2- 上课人课时编号
课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教学目标1、理解诗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2、体味诗词遣词造句的妙处。
3、背默诗词,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背默诗词,赏析名句。
教学难点1、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2、背默诗词,赏析名句。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朗读讲授点拨讨论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含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出示标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诗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2、体味诗词遣词造句的妙处。
3、背默诗词,赏析名句。
三、听录音朗读练习
1.听录音
2.学生练习朗读
四、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
1.写作背景
公元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出任杭州通判,
三年任满转任密州知府。
这首词是苏轼在公元1075年冬与同僚出密州城打猎后所作。
他因
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
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
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
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
2.认识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他少年得志,二十一岁就考中进士,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他才华横溢,散文、诗词、书法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又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开创了豪迈奔放的词风。
为后世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理解诗词中重点词意和译文
1.上阕译文
老夫暂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放气概,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架着苍鹰;戴上锦帽,穿上貂皮袍子,千人万马席卷了平坦的山野。
为了回报全城的人紧紧跟随太守的激情,,我亲手射那老虎,大家争着看我这个今天的孙郎。
2.下阕译文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
双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持文帝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遣冯唐式的人物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西北方向,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六、品读赏析
1.文中作者表明自己英武的句子是:
2.文中希望得到朝廷信任的句子是
3.表现作者关怀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的句子是:
4.描写诗人决定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七、主旨小结
全词通过写作者在密州打猎时的盛况和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立志杀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八、课堂检测
1.背诵全诗;默写全诗;
2.拓展延伸《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