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统计学考试真题
![统计学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3be544a8956bec0975e3cc.png)
统计学原理练习及答案一、判断题l.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 对 )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错 )3.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对 )4.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 错 )5.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二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
( 错 ) 6.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 对 ) 7.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 错 )8.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错 ) 9.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错 )10.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
( 错 )11.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 对 )12.调查时间(即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 错 ) 13,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来确定的。
( 错 )14.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错)15.统计整理的关键是对各项整理的指标进行汇总。
( 错 )1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错 )1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错 )18.连续型变量可作单项分组或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错 ) 19.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可以随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对 ) 20.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 错 )二、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
A.100名学生 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431e0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7.png)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产量B人口数C销售额D出勤率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的划分依据是 B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某地区进行牲畜调查,按2000年1月1日情况进行登记,呈报截止时间为2000年2月1日,则1月1日至2月1日这一时间称为 B ;A. 调查时间B.调查时限C. 标准时间D. 客观时间5.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6.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 B ;A不连续性典型调查 B连续性重点调查C连续性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7.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C ;A. 全面性原则 .B. 灵活性原则C.随机性原则D. 经济性原则8.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D ;A.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 整群抽样9.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 ;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 确定调查单位D 确定调查时限10.某企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A 80__89% 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90_99% 80.1__90% 90__100% 85__95% 100__109% 90.1__100% 100__110% 95__105%110%以上 100.1__110% 110%以上 105__115%1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C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12.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D ;A105% B104.76% C5% D4.76%1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14.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 A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15.抽样误差是指 C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16.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17.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C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18.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B ;A0≤r≤1 B-1≤r≤1 C-1<r<1 D -1≤r≤019.已知某企业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人、298人、296人和301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应用 A 计算;A首末折半法B简单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20.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A 几何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简单算术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2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2.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B ;A 加权调和数平均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D 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23.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为2%、5%、6%和8%,则相应的定期增长速度的为 A ;A. 102%×105%×106%×108%-100%B. 2%×5%×6%×8%C. 102%×105%×106%×108%D.2%×5%×6%×8%-100%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BE ;A 机床台数B 学生人数 D 耕地面积D 粮食产量E 汽车产量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BCA.劳动生产率指数B.产量总指数C.销售量总指数 D.价格总指数E.单位成本总指数3.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生产设备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 CE ;A 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 人口普查C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 农产量调查E 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5.在工业普查中, BCE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6.普查是一种 ACD ;A 专门组织的调查B 连续性调查C 不连续调查D 全面调查E 非全面调查7.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 EA.职工按工龄分组 B .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 .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 .人口按地区分组8.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BCE ;A 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B 各组的频率大于0C 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D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E 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中9.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数据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BDEA .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B .人口出生率为14.3%C .粮食平均亩产量为500斤D .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113%E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10.计算变异指标可以 ABDEA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B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C .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 .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 .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1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CE ;A 某地区人口数B 某校毕业生人数C 某农场拖拉机台数D 某企业某月产品产量E 某企业月末在册职工人数12.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DA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B .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C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 .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E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13.直线回归分析中 ACDE ;A 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B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C 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D 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E 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1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BCA .个体指数B .综合指数C .平均指数D .定基指数E .环比指数15.指出下列公式中的质量指标指数公式 BD ; A. 0010q p qp ∑ B. 1011q p q p ∑ C. 0111q p q p ∑ D. ∑∑p K q p q p 1111 E.∑∑0000q p q p K q16.指出下列数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 BCD ;A 、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量B 、某商店各月的商品销售额C 、某地区历年的人口出生数D 、某企业历年的工伤死亡人数E 、某企业各年年底在册职工人数三、判断题1.质量指标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对2.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对3.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错4.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对5.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错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错7.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 对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错9.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错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对11.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低;错12.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对12.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全及指标;错14.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对15.总指数包括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错16.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对17.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对1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3%×2%×7%×5%-100%;错19.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 错20.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103%×102%×107%×105%-100%; 对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职工的工资是标志,工资是2000元,则是标志表现;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如性别属于品质标志,表现为男女,年龄为数量标志,表现为20岁;3.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例如对某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设备是调查单位,该企业是报告单位;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5.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可作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变量则只能作组距式分组;在离散变量中,当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时,采用单项式分组;当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时,则采用组距式分组;6.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7.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8.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因素时期的要求;同度量因素是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或比重;同度量因素固定的一般方法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上;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上;9.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推算吗为什么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推算,要想由环比增长速度推算定基增长速度,必须先将其还原为发展速度,再根据两种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式,推算出定基发展速度后减1或100%,才能求得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10.什么是时期数列,其特点是什么在总量指标动态数列中,如果每一指标是反映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这种动态数列称为时期数列;其特点: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858044852458fb770b565e.png)
1、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1.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1.0分) (正确的答案:A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1.0)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3、以下相对数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有() (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劳动生产率B、人均消费水平C、人均耕地面积D、婴儿性别比4、以下几种统计数据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属于定比尺度的()(1.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人口数B、民族C、国内生产总值D、经济增长率5、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1.0分) (正确的答案:A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1.0)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统计工作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D、统计方法6、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总体单位是()(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的所有企业C、各工业企业的各种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工人7、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统计总体是()(1.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的所有企业C、某工业企业的一台设备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8、以下相对数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有()(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劳动生产率B、人均消费水平C、人均耕地面积D、婴儿性别比9、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1、某组向上累计次数表示()(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2、统计分组时,若某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1.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数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归入这两组中任意一组均可D、另立一组3、在对全部企业按所有制分组的基础上,再按职工人数分组,这属于()(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品质分组4、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 (1.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次数的多少B、变量的大小C、组数的多少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5、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1.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人口普查B、经济普查C、农业普查D、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6、调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工业企业是()(1.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7、统计调查对象指的是()(1.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需要调查的那些具体单位B、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总体C、需要调查的各项指标及数据D、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8、调查工业企业设备情况时,工业企业是()(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9、民间统计调查是()统计调查(1.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政府B、非政府C、部门D、地方10、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1.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490B、500C、510D、5201、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1.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中位数和众数C、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2、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正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大小关系是()(1.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众数>中位数>平均数B、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平均数D、中位数>平均数>众数3、市场上有三种价格不同的水果,则各买一公斤和各买一元的平均价格()(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两者相等B、前者低于后者C、前者高于后者D、无法判断4、有5辆汽车在同一距离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资料,确定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速度的平均数公式是()(1.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Σx/nB、Σxf/ΣfC、n/Σ(1/x)D、Σm/Σ(m/x)5、已知三化中学课外兴趣小组8个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72、165、169、174、170、173、168、179cm,则这些学生的中位数为()(1.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0)A、172B、4.5C、4D、1716、某产品经过三个流水连续作业的车间加工生产而成,本月第一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为90%,第二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为92%,第三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为82%。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d3671b2b160b4e767fcfe6.png)
第一章总论班级 10会4班姓名马瑶学号 1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总体单位(C )A.只有一个标志B.只有一个指标C.可有多个标志D.可有多个指标2.考察全国的工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D )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C.劳动生产率D.所有制3.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 )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4.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B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统计方法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D.统计工作5.有5名工人其月工资分别为200,250,300,350,400元,这五个数据是( B )A.变量B.变量值C.总体单位D.标志6.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D )A.都是连续变量B.都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的方法是(B )A.用饼图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B.从某果园中采摘36个橘子,用这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C.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8.以下属于截面数据的是()A. 1981—2010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平均工业产值B. 1981—2010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各镇工业产值C. 2010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 2010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乡镇的工业产值9.下列标志具体表现中,属于顺序数据的是()A.年龄B.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C.汽车产量D.对某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10.劳动生产率是()A.动态指标B.流量指标C.质量指标D.强度指标11.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A.人均粮食产量B.产品合格率C.储蓄与消费的比例D.职工平均工资12.人口数和出生人数()A.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C.两者都是时期指标D.两者都是时点指标13.某企业2010年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某企业2010年计划要求销售收入增长8%,实际增长12%,则超额完成计划程度为()% %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基本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A.产业分类B.所有制C.职工人数D.劳动生产率二、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b963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b.png)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总体。
B. 样本。
C. 参数。
D. 统计量。
2. 在统计学中,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称为什么?A. 参数。
B. 样本。
C. 统计量。
D. 方差。
3.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心位置的统计量?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标准差。
4. 如果一个数据集的标准差很大,表示什么?A.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大。
B.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小。
C. 数据集的中心位置偏移。
D. 数据集的分布形状不规则。
5. 在统计学中,概率分布的形状是由哪个参数控制的?A. 均值。
B. 标准差。
C. 方差。
D. 自由度。
二、填空题。
1. 样本容量为100,样本均值为30,总体标准差为5,样本标准误差为?答,0.5。
2.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5,下四分位数为30,上四分位数为40,该组数据的四分位差为?答,10。
3. 某随机变量X的期望为20,方差为16,标准差为?答,4。
4.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答,95.44%。
5. 在t分布中,自由度为10时,t分布的峰度为?答,3。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参数和统计量的区别。
答,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总体均值、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
参数是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依据,而统计量是对样本进行推断的依据。
2. 请解释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答,正态分布曲线是一个钟形曲线,以均值为中心对称,曲线两侧尾部逐渐下降。
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中位数、众数重合,曲线的标准差决定了曲线的宽窄。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一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68%,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5.44%,距离均值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9.73%。
3. 请解释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
答,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在于t分布是以样本容量为自由度的分布,而正态分布是以总体为基础的分布。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de75885fbfc77da269b185.png)
1.统计总论练习单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3.标志是( 3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多项选择题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2.统计调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统计学30357
![统计学30357](https://img.taocdn.com/s3/m/3d8a83e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d.png)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1.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常性调查。
( )2.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10%,计划执行结果仅提高5%,则该厂劳动生产率计划仅完成一半( )3.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个逐期增长量之乘积。
( )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但受变量值的影响,而且还受权数的影响。
( )5.已知一组数列的方差为9,离散系数为30%,则其平均数等于10。
( )6.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但受变量值的影响,而且还受权数的影响。
( )7.已知一组数列的方差为9,离散系数为30%,则其平均数等于10。
( )8.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 ) 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 )10.若单位成本降低10%,产量增长10%,则生产费用总额不变。
( ) 二、单项选择题1.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3个 )。
2.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750和2250 )3.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人均国民收入1271元它们是(强度相对指标 )。
4.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 15% )。
5.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6.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x y 246000ˆ+= )。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b0362ec281e53a5902ff10.png)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D )。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c75ff80242a8956bece4e9.png)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2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学原理习题练习
![统计学原理习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a9746331ed9ad51f01df2f2.png)
统计学原理习题练习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包含三种涵义,即、、。
2、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和。
3、当我们研究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全体学生为,而每一名学生则。
4、统计总体按其所包括的单位数是否有限可分为和。
5、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和。
6、工厂数、商店数属于变量,而产值、销售额属于变量。
7、统计指标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1、标志是:A、说明总体的质的特征的名称B、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C、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D、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2、了解某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A、该市集体所有制的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集体所有制的每一工业企业C、该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D、该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3、对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总体单位是A、该班的全部学生B、该班的每一名学生C、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全部学生的学习成绩4、考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60,68,75,82,90,这五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5、下列标志哪个属于品质标志?A、年龄B、性别C、工资D、体重6、变量是指A、可变的数量标志B、可变的数量指标C、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D、可变的品质标志7、了解地区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A、地区全体企业B、每个职工C、每个职工的工资D、地区工资总额8、某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是A、数量指际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总量指标9、某人年龄为20岁,则年龄为: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变量值10、连续变量可以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C、通常取整数D、是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这类变量11、某班要统计学生的年龄和体重,上述两个变量A、均为离散变量B、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12、统计指标体系指的是A、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B、若干个互不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集体C、一系列相互限制的统计指际组成的一个集体D、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数量标志组成的一个整体三、多项选择题:(在各选择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数量性B、同质性C、总体性D、具体性E、社会性F、综合性2、某市科技人员调查中A、该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B、每一个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C、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D、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E、科技人员的年龄是变量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B、每个人是总体单位C、人口的性别是指标D、人口的年龄是数量标志E、男性人口总数是指标4、要了解100户养鸡专业户的经营情况,则数量标志是A、养鸡专业户的户数B、每一养鸡户的养鸡数C、100户养鸡户的养鸡数D、每一养鸡户的收入E_100户养鸡户的总收入5、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A、社会总产值B、商品C、某同学该学期的平均成绩85分D、原煤计划生产量300万吨E、全市年供水量8414万吨6、指出下列指标中的质量指标A、劳动生产率B、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C、利税额D、设备利用率E、一段时期新出生人口数7、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8、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A、数量指标可以用数值表示B、质量指标不可以用数值表示C、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E、质量指标与品质标志都可以用数值来表示9、某台设备有以下标志表现,数量标志表现是A、C702车床B、原值2150元C、使用年限30年D、转速12000转/分E、复杂系数5R10、研究某厂全体工人情况,可变标志是A、工龄B、厂籍C、性别D、工资E、籍贯四、判断题:1、统计实践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统计学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统计学原理答案
![统计学原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530ad969dc5022abea0017.png)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绪论一、填空1、“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P42、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P103、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该企业的地址是品质标志,总产值是数量标志。
P134、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P55、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其标志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
P146、总体的基本特征是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
P127、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后者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
P128、某市工业普查中,全部工业企业是总体,全市工业总产值100亿元是数量指标<其他答案:指标),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某企业的设备台数是离散变量,利润额是连续变量;所有说明该市工业生产状况的指标构成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综合数量特征<其他答案:指标体系)。
P11/14-15b5E2RGbCAP9、对某市工业企业的机器设备进行调查,总体是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总体单位是该市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
P11p1EanqFDPw二、单项选择1、统计学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 )。
A、质的方面研究其数量方面B、量的方面研究其数量方面C、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质量方面D、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数量方面2、对某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
A、该市的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3、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和职工人数< )A、都是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都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4、某市进行工业普查,其中某企业的总产值为5000万元,则“总产值”是< )。
A、指标B、标志值C、变量D、变量值5、某企业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500,这是对< )。
A、500个变量求平均B、500个变量值求平均C、500个标志求平均D、500个指标求平均6、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单位是< )。
统计学原理习题
![统计学原理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6494e62f60ddccda38a0fe.png)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二、多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
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A、所有制B、职工人数C、职工月平均工资D、年工资总额E、产品合格率\3、下列指标哪些是质量指标()。
A、新产品数量B、高级职称人数C、考试及格率D、工人劳动生产率E、平均亩产量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厂房面积B、企业个数C、原材料消耗量D、人口数E、利润率5、以下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A、全国人口B、某县企业C、某市学校D、太空星球E、连续流水作业生产的产品6、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
A、统计活动B、统计服务C、统计学D、统计监督E、统计资料}三、判断题7、变异仅指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
()四、问答题1、统计学有哪些特点2、指标和标志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3、简述变量的分类第二章》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的方式有( )。
A、统计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抽样调查2、典型调查()。
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代表性大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E、是全面调查3、某县对生产钢铁的企业进行一次重点调查,此调查属于( )。
A 、全面调查B 、专门调查C 、统计报表D 、非全面调查E 、一次性调查 4、专门调查包括( )。
(A 、统计报表B 、普查C 、抽样调查D 、重点调查E 、典型调查 5、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习惯上规定( )。
A 、50在第一组B 、60在第二组C 、40在第一组D 、70在第四组E 、80在第四组 6、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E 、全面统计报表三、判断题1、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统计题库练习题
![统计题库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89a59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1.png)
统计题库练习题《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判断题1.若研究3名⼤学⽣的消费⽀出情况,则这3名学⽣就构成⼀个统计总体。
()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认识现象总体的数量⽅⾯。
()3.4名学⽣的统计考试成绩分别为65,80,88,96分,则有4个变量。
()4.对某⾼校教师的职称进⾏全⾯调查,则统计总体为该校全体教师,总体单位是每⼀位教师。
()5.在职⼯⽂化程度调查中,“本科学历”是品质标志。
()6.统计⼯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7.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
()8.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9.品质标志可以⽤⽂字表⽰,也可以⽤数字表⽰。
()10.统计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抛开了对个体量的研究。
()11.统计指标可以⽤⽂字表⽰,称质量指标;也可⽤数字表⽰,称数量指标。
()12.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不存在联系。
()13.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作重点来确定的。
()14.确定调查对象是制定调查⽅案的⾸要问题。
()15.调查时间是进⾏调查⼯作所需的时间。
()16.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选择调查单位的⽅法不同。
()17.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
()1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9.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最基本的⽅法。
()20.在组距式分组中,若某⼀总体单位标志值等于相邻组的上下限数值,则把这⼀总体单位归在上限组。
21.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22.同⼀总量指标在不同的研究⽬的下,可以是时期指标,也可以是时点指标。
()23.对⼀特定总体⽽⾔,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只有⼀个,但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可以有多个。
24.2004年某地区净增加⼈⼝为8.5万⼈,这⼀指标为时点指标。
()25.总量指标属于数量指标,相对指标属于质量指标。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687f2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7.png)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统计学原理习题集》第⼀章绪论复习思考题1.从统计⼯作的产⽣和发展说明统计⼯作的性质和作⽤。
2.试说明统计⼯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
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法。
4.在现实⽣活中,“统计”⼀词有三种涵义,即、及统计学。
5.统计的作⽤主要体现在它的三⼤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
7. 当某⼀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
8. 当某⼀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
9. 同⼀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0.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1. 要了解某市⼯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业企业B、该市每⼀个⼯业企业C、该市全部⼯业企业的某类设备D、该市⼯业企业的全部设备2. 对交院学⽣学习成绩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B、交院每⼀位学⽣C、交院所有的学⽣成绩D、交院每⼀位学⽣成绩3. 对全国城市职⼯家庭⽣活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家庭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家庭⽣活C、每⼀户城市职⼯家庭D、每⼀户城市职⼯家庭⽣活4. 对全国机械⼯业企业的设备进⾏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业企业B、全国所有的机械⼯业企业的设备C、全国每⼀个机械⼯业企业E、全国每⼀个机械⼯业企业的设备5. 对⾷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五、综合练习 如果统计研究目的是为了认识河南财专教 工2010年工资收入状况,请对该项统计的 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指标(体系)和标 志作出统计设计。 设计结果: 统计总体——河南财专2010年全体教工 总体单位——河南财专2010年每一位教工 统计指标——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平均 工资 统计标志——姓名、工资额
A、计量单位不同 B、标准差不同 C、平均数不同 D、数列性质不同 E、数列水平不同
26
四、判断
1.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上升,必然引起总 成本的增加。 2.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指标。 3.甲厂计划完成100%,乙厂计划完成110%,则甲乙 两厂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5%。 4.几何平均数的对数等于各个变量值对数的算术平 均数。 5.一般来说,平均数大则平均差也大,平均数小则 平均差也小。 6.标准差是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 的算术平均数。
21
五、计算 某工厂三个车间生产情况统计如表。试根据相对数 的计算原理,填出表中所缺数字。
本月计划 本月实际
车间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第三车间 合计
产量 (万件) 55 80 65 200
比重 (%) 27.5 40.0 32.5
100.0
产量 (万件) 60 84
70 214
比例 (%) 100.0 109.1 140.0 105.0 116.7 107.7 107.0 --
11
二、单项选择
1.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是( ) A、划分各组界限 C、选择分组标志 A、单项分组 C、等距分组 B、确定分组数目 D、选择分组方法 B、组距分组 D、异距分组
2.对于连续变量,应采用的统计分组是( )
12
三、多项选择 1.影响组距数列次数分布的因素有( ) A、组数 B、组距 C、组限 D、组限表示方式 E、总体单位数 2.设计统计表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 ) A、科学 B、实用 C、简练 D、美观 E、清晰
28
2.某公司下属20个门市部的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表。
计划完成 %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120 120以上 合计 门市部数 (个) 3 5 7 3 2 20 计划销售 (万元)f 200 260 560 400 800 2220 组中值 实际销售 x (万元)xf
试计算该公司的计划完成程度。(权数选择问题)
6
二、单项选择
1.调查目的只为及时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应采用() A、普查 C、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2.下列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工业设备普查
C、工业企业普查 3.统计调查单位就是( )
B、人口普查
D、农村牲畜普查
A、调查工作的组织者
9
五、课外作业 自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有现实意义的研究 课题,制定一份《××统计调查方案》。 方案要体现“五项基本内容”,具有可操 作性。
以学习小组(宿舍)名义集体完成(组长 执笔、成员署名)。
作业完成后发至53968776@
10
第三章 统计整理
13
四、判断 1.统计研究目的是选择分组标志的根本依据。 2.连续变量必须组距分组,离散变量只能单项分组。 3.组中值就是组内平均数。 4.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要不低于最小变量值; 最大组的上限要不高于最大变量值。 5.若现象的质变过程比较均衡,可以等距分组。 6.异距数列需要借助次数密度来反映总体分布状况. 7.逐级汇总不易发生登记性误差。
) D、相对指标 D、平均数
D、强度相对数
19
三、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商品销售额 B、银行存款余额 C、工资总额 D、在校学生数 E、固定资产原值 2.分子和分母不可以臵换的相对数有(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E、计划完成相对数
1.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A、出生人口数 B、毕业生人数 C、粮食总产量 D、商品库存量 2.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力的指标是( A、实物指标 B、价值指标 C、总量指标 3、钢产量与人口数之比,属于 A、比较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4.大学生人数与人口数之比,属于( )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3
四、判断正误
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总体,每个 人是总体单位。
2.指标的综合性是以总体的同质性为前提的。
3.年龄是数量标志,男生是品质标志。
4.指标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指标和数量指标。 5.人口的年龄是变量,但品质标志不能是变量。 6.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职工工资是连续变量。
27
五、计算分析 1.某工厂三个车间上个月生产A产品的情况如下表, 试据此计算全厂的A产品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和A 产品平均单位成本。
车间 一车间 二车间 三车间
合计 实际产量 (件) 162 330 220 712 产量计划 完成% 90 120 110 — 单位成本 (元/件) 12 10 11 —
第一章 统计概述
一、思考题 1.统计有哪些特点?如何辩证地来看这些特点? 2.统计有哪些基本职能?其关系如何? 3.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5.统计工作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重要地位如何? 6.总体和总体单位有何关系? 7.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8.怎样区分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576 16 256 -
2880 480 3840 7200
一、思考题 1.统计整理在统计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2.统计整理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3.什么是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有哪些? 4.如何理解统计分组既是“分”又是“合”? 5.怎样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6.简单分组、平行分组、复合分组的区别在哪里? 7.编制组距数列时,如何确定组数、组距和组限? 8.编制统计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1
二、单项选择 1.构成总体的每个总体单位各方面的特征( ) A、必须完全相同 B、可以完全不同 C、至少一个方面相同 D、可以完全相同或不同 2.下列各项,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 A、老李68岁 B、全国人口 C、财专学生 D、班级人数 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合格品产量 B、次品产量 C、优质品产量 D、合格率 4.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 A、班级人数 B、考试成绩 C、平均年龄 D、学生身高
23
二、单项选择 1.若各组标志值不变,各组次数均增加10%,则算 术平均数() A.不变 B.增加10% C.减少10% D.增减不定 2.若各组权数不变,各组标志值同时扩大2倍,则 算术平均数() A.不变 B.扩大2倍 C.扩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3.某班男生平均身高170cm,女生平均身高160cm, 男女生比例为1:3,则全班学生平均身高为() A、165cm B、162.5cm C、167.5cm D、166cm
8
四、判断正误 1.及时性是对统计调查的最基本的要求。 2.调查人口出生情况可采用一次性调查。 3.确定调查项目是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内容。 4.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5.调查时间就是统计调查工作的时间。 6.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没有代表性,因此不能 根据重点调查的资料来推断总体。 7.登记性误差不可避免但可控制。
)
20
四、判断
1.比例相对数也有说明总体结构的作用。
2.某地粮食产量为历史最高年份的120% ,是一个比 较相对指标。
3.计划增长10%,实际增长了5%,刚好完成计划的一 半,即50%。
4.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98%,差2%没有完成 计划。 5.大学生人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属于结构相对数。
2
三、多项选择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 ) A、社会性 B、总体性 C、具体性 D、数量性 E、客观性 2.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区别在于( ) A、前者受总体规模影响,后者不受总体规模影响 B、前者都是绝对数,后者都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C、前者经计算汇总取得,后者经计算对比取得 D、前者说明事物的深度,后者说明事物的广度 E、前者是计算后者的基础
29
3.某班50名学生某门课程的考分如下表,试计算其 平均分数、分数的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考分 60以下 60~80 80以上 合计 人数f 组中值x 5 50 30 70 15 90 50 xf 250 2100 1350 3700
x x ( x x ) 2 x x 2 f
-24 -4 16 2
15
复合分组
16
平行分组
某班部分学生某月生活费用按性别和城乡分组统计表
按性别和 城乡分组
总 计
人数 (人)
30
生活费用 (元)
19350
支 出 明 细 食品 衣着 日用 文用
5700 ...
娱乐 通信
其中:男生
女生 其中:城市
12
18 14
9050
10300 9600
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