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024年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制度讲解
2024年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制度的讲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事业单位的不断增多和发展壮大,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2024年,我国发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制度,以适应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需求。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1.会计准则分类统一、新的准则将原有的“基本准则”和“应用指南”整合为一个文件,以便更好地规范和指导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2.会计报表结构优化。
新准则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事业单位的特点和需求。
同时,要求事业单位在编制报表时,需要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四个基本报表。
3.会计处理细化。
新的准则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细节进行了规定和明确,特别是与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和核算等相关环节。
4.财务报表披露要求增加。
为了增强事业单位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新准则明确规定,事业单位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对财务报表进行披露。
5.会计监管和审计制度健全。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制度在会计监管和审计制度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加强了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状况的监督和审计。
总的来说,2024年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发布,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事业单位的特点和需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它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报表编制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增强了事业单位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同时加强了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状况的监督和审计。
同时,新的准则与制度还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提供了更好的指导,使其更加清楚和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为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经营提供更为可靠和准确的依据。
总之,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制定本财务制度。
二、会计政策1. 会计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及时性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2. 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档案,真实记录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确保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三、财务管理1. 制定预算计划和方案,合理分配预算经费,确保预算的执行。
2. 建立健全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和管理。
3. 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4.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5. 加强对财务专项账务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
四、财务收支管理1. 财务收入的管理,确保收入的来源合法、真实。
2. 财务支出的管理,确保支出的合理、合法。
3. 财务结余的管理,合理安排剩余资金的运用。
4. 财务报表的编制,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资产管理1. 资产购置的管理,确保购置的合理、经济。
2. 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定期盘点固定资产。
3. 资产评估的管理,定期进行资产评估,确保资产准确评估。
4. 资产处置的管理,合理处置闲置、报废资产。
六、风险管理1. 财务风险管理,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财务风险评估。
2. 审计监督,定期组织内外部检查,确保财务制度的执行。
七、财务档案管理1. 财务档案的管理,建立财务档案,依法归档,并定期整理。
2. 电子档案管理,建立电子档案,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八、财务监督管理1. 财务监督管理,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和管理,维护财务管理机构和财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2. 审计管理,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对财务活动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九、不正当竞争1. 不得利用财务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不得违法经营。
2. 财务人员要保持廉洁,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贪污受贿。
十、责任追究1. 对于不遵守本财务制度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2023年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及审计重点
2023年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及审计重点2023年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及审计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数量不断增加,且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因此,为了保障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制定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并优化审计重点,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要点1. 费用记账制定者应明确费用种类和范围,制定核算规则,进行合理分类记账。
在设立各项费用时,还应注意防范虚假报账,规定费用报销的流程和标准,加强内部控制,达到审核合理、出纳依据凭证支付、工作办理规范化的目的。
2. 收益核算对于一些事业单位来说,收益是生计所必须的。
因此,在“收入”、“收益”这一概念的区别上,应根据业务范围的不同制定特定的收益核算原则。
应尽量减少对事业性补助收入的依赖,强化资产管理,提升资产的收益能力。
3. 过渡期内的财务处理对于最新公布的财务会计制度,部分重大不同之处与旧财务会计制度相比,有些事业单位考虑度过过渡期后再逐步实施。
因此,在财务储备、财务报表、事业性收支等方面的处理,应制定过渡期的会计政策,并充分考虑新老财务制度差别,及时纠偏。
4. 财务诊断、监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
将大量数据取样,必要时还可以根据财报揭示进行财务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加强对资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防止资金受损。
二、审计重点的优化1. 集中审核筹资与凭证大额交易筹资和凭证大额交易都是事业单位财务处理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快速发展的两个方面。
检查单位是否与合法的银行、证券、基金等机构合作,以及是否处于合理的业务发展计划中,可以帮助建立更合理的财务体系。
2. 关注风险、重点部门高风险部门的审计可以确定可能的制度漏洞,并制定解决方案。
具有高风险的业务需要更严格的内部控制过程。
对于重要的业务节点,需要加强跟踪检查,及时反馈意见,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
3. 关注坏账预备坏账预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和债务人偿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篇)
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支出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
预算年度自每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月____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财务部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
具有下列职权:(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四)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五)定期向单位主要领导、党工委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根据单位下达的经费指标,制定本部门开支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经费由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配合财务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第八条预算编制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原则(一)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项核实各项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三)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变化
(一)资产--固定资产
重点关注: 1、固定资产的分类、范围p33 2、固定资产的取得
购进一般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期超过1年) 取得发票金额不含质保金 借: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等 借: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或事业支出等
贷: 财政补助收入等
(一)资产--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折旧 折旧资产范围 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名义金额计量资产除外 折旧年限 根据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 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折旧政策 ➢ 按月提取,当月增加的从下月起提,当月减少的从下月起不提 ➢ 提足折旧后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管理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资产一致的政策计提折旧 ➢ 发生后续支出延长使用年限的,重新计算折旧额
一、新旧会计制度主要变化(续)
5、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 算
6、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 7、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8、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
1、配套新增了与财政管理改革相关 的会计核算内容
新制度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 、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
2、创新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 产摊销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制度规定确 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处 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 非计入支出。
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23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下面将针对这些变化进行详细阐述。
一、会计准则的修订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和升级。
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修订后的会计准则将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强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信度,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二、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在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也发生了一些调整。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资本开支核算方法的改变在过去,行政事业单位对资本开支的核算方法较为简单,主要是通过进行资产购置和工程建设来完成。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行政事业单位在2023年将会更加注重对科技设备的购置和信息化建设。
因此,对资本开支的核算方法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更加注重计量和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收支计划核算方法的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在2023年将进一步完善收支计划核算方法,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
通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和调配财政资源,实现财务收支的合理安排和科学管理。
3. 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的核算方法调整在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对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的核算方法进行了调整。
主要是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进行细化核算,并加强相关审批和监督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提高在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将更加注重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行政事业单位将按照会计法规定进行财务会计报告,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
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在2023年将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总之,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主要围绕会计准则的修订、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提高以及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展开。
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简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指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所遵循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报告的规范。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最新版为《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7〕20号),该制度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施行。
新版变动相较于上一版,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较大的变化有以下几方面:会计核算1.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性质,新版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应当以经济责任中心为单位进行核算,并对不同的经济责任中心之间的经济交易进行分开核算。
2.新版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应当依据收入实现的条件和限制进行会计核算,明确收入的确认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保证事业单位收入真实、准确地反映本质。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1.新版会计制度对资产负债表内容做了明确规定,资产负债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3个部分,且资产、负债项目应当按照债权信息进行分类。
2.利润表方面,新版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按照资金来源、资金运用、政府补贴等方面进行分类,以细化收入和支出信息,反映收入和支出项目的真实情况。
费用支出1.新版会计制度要求对于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进行分类汇总,以更好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特点和运营模式。
2.扣除以外收入后的事业支出,是事业单位资金真正的使用情况,新版会计制度要求对此进行分类统计,以充分反映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
财务管理新版会计制度要求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构的职责,明确监督和管理范围,加强内控管理,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影响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新版会计制度变化较大,因此需要逐步进行制度、流程、人员和技术等方面的改革。
在遵循新版会计制度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理解、应用会计制度,提高会计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对事业单位的经济决策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论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施行,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臵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七、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臵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三)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八、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一)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比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比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形式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在中国,事业单位是经济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广和深化,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因此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运而生。
下面将对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比较。
1.目标定位
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以满足国家规定的核算、管理和监督需求为中心,强调确认会计要素的正确性和账务的真实性。
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更加注重服务于经济发展需求,鼓励事业单位进行经营活动,强调提供更多的盈利信息。
2.会计核算方法
3.执行机制
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机制相对僵化,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更加强调市场化,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经营自主权,增强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4.财务报表披露
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是向政府和上级组织进行披露。
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更加注重信息公开,要求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报表,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
5.会计信息利用
总的来说,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目标定位、会计核算方法、执行机制、财务报表披露和会计信息利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新的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鼓励事业单位进行经营活动,提高经营效益和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盈利信息。
而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更加注重核算、管理和监督的需求,强调会计要素的正确性和账务的真实性。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差别
贷: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余
存货
⑵属于本年度支付的款项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事业支出
存货
科目
会计业务
会计分录
零余额 账户用 款额度
5.年末,注销额度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6.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下达数,根据 未下达的用款额度
(1)注销额度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15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50
(2)补记指标数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2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200
(3)恢复额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5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150
(4)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的额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17
对外投资
1201 财政应返还额度
财政应返还额度*
6 120101 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直接支付
120102 财政授权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
7 1211 应收票据
105 应收票据
8 1212 应收账款10 Nhomakorabea 应收账款
9 1213 预付账款
108 预付账款
10 1215 其他应收款
110 其他应收款
115 材料
贷:财政补助收入
7.下年初,恢复额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8.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未下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背景介绍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主导、服务社会的非营利性组织,其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其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非常重要。
最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修改而得以发布实施的。
二、会计核算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核算规则。
其中,会计主体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和经费单位等;会计基本原则为权责一致性、成本核算和收入确认;会计核算规则包括账簿设置、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核算制度等。
三、会计报表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和披露要求。
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等。
其中,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是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用于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财务管理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包括资金的管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财务收支的监督和审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等方面。
通过制定明确的制度和规范的操作程序,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五、附则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包括了一些附则。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效力。
该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强制性。
同时,还对会计制度的修订和变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
六、总结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对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安全、提升工作效率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应密切关注最新会计制度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运行的效果。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处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处理:资产一、资产的主要会计处理(一)新制度下的会计科目(二)、主要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1、货币资金业务的核算变化:( 1 )将原“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 ,核算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
( 2 ) “银行存款”:明确了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填制日期和依据;增加了涉及外币业务的具体味计处理(折算汇率的选择、 列举了一些具体分 录)。
明确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及对账要求。
( 3 )增加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使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11001 库存现金 21002 银行存款 3101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 1101110101110102财政应返还额度 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 5 1111应收票据 6 1112应收账款 7 1113预付账款 8 1115其他应收款 9 1201存货 10 1301对外投资 11 1401固定资产 12 1402累计折旧 13 1411文物文化资产 14 1421在建工程 15 1501无形资产 16 1502累计摊销 171701 待处置资产损溢“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高等学校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4 )增加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使用的“ 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
“ 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高等学校年终应收财政下年度返还的资金额度。
下设“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两个明细科目。
2、应收及预付款业务会计核算的主要变化:( 1 ) “应收票据”科目核算核算事业单位因开展业务活动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修改了应收票据的贴现的会计处理(要区分银行有无追索权);增加: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品时处理;增加:应收票据到期时,因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按照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的处理。
( 2 ) “应收账款”科目核算事业因开展业务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学习新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体会
准确的传 递到信 息使用 者的 目的。
参考文献 : 【 1 ] 余晓英. 关于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若干问题的探讨[ J ] .会
计之友 , 2 0 1 2 ( 1 0 ) .
[ 2 】 吴茜. ( ( I F R S 1 0 合并财务报表》 评析以及对商业银行 的影
响[ J 】 .金融会计 , 2 0 1 2 ( 9 ) . 『 3 1 王虹从 “ 控制” 定义的理解审视委托受托经营交易事项 [ J ] .财务与会计 , 2 0 1 2 ( 1 2 ) .
增加 了人力 , 物力甚至财力上 的压力 。到底 什么样 的报 表格式及披露 内容是真正方便投资者 阅读 和理解的呢 ,
能力支付 固定收益 , 即存在违约风 险, 所以这类 回报也是
可变的 , 可变的程度就是该金融机构的信 用风险程度。 ( 三) 使用权力影响投资者 回报金额 的能力 要分 析使用权 力影 响投资者 回报金额 的能力 也就 是分 析前两个 因素权 力和 回报之间 的联系 。这是满 足 “ 控制 ” 条件 的最后一个 因素 。于是 , 具有决策权 的投 资 者在考虑是否控制被投 资者 时 , 应当确定 自身是 当事人 ( P r i n c i p l e ) 是代理人 ( A g e n t ) , 因为代理人 只是受托对 被投资方行使决 策权 , 并 不实际控制被投资方 。I F R S 1 0 指出, 如果存 在单独 一方拥有 罢免权 , 且无需 任何理 由
+
- +
一+ “ + 一+
“ +
一+ -+
・
回报 。在判断可变性时 , 投资方也应该不局 限于法律形 式上 的固定性要求 , 比如金融机构发行 的理财产品虽然 在合约上规定 固定收益 , 事实上若该金 融机构到期却无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1)
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折旧 折旧资产范围。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 、名义金额计量资产除外 折旧年限。根据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 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不预计净残值 折旧政策 ➢ 按月提取,当月增加的从下月起计提,当月减少的 从下月起不再计提 ➢ 提足折旧后可继续使用的,应继续使用并规范管理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与自有资产政策一致 ➢ 发生后续支出延长使用年限的,重新计算折旧额
➢ 有关凭据(加相关费用)金额→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 场价格(加相关费用)→名义金额入账
4、购进存货 ➢ 一般纳税人购进非自用材料,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
5、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存货 ➢ 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 → “其他支出”
存货
6、盘盈盘亏毁损 ➢ 盘盈: ——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实际成本或市场价格→名义金 额 ——计入其他收入 ➢ 盘亏毁损: ——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考虑进项税额转出) ——价值处置部分计入其他支出 ——处置净收入→“应缴国库款”等
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折旧 账务处理 ➢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4、后续支出 列支并资本化 ➢ 增加使用效能/延长使用年限 ➢ 一般为改扩建定资产
5、固定资产的处置: →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发生处置收入和
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摊销 账务处理 ➢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贷:累计摊销
投资
四、投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
新旧主要变化: 1、区分长短期分设科目 2、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非流动资产基金—
—长期投资 重点关注: 1、投资成本的确定
以货币资金取得:购买价款+相关税费 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评估价+相关税费
新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公立学校、医院、科研机构、文化单位等。
第三条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会计行为合法合规。
(二)真实性原则: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经济业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准确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准确无误,确保决策依据可靠。
(四)完整性原则:全面、系统地反映事业单位经济业务,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五)及时性原则:及时处理和报告会计信息,确保会计信息时效性。
第二章会计管理体系第四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会计管理体系,明确会计岗位职责,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设立会计机构,配备具备相应资格的会计人员,负责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等工作。
第六条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七条会计主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会计工作。
第三章会计核算第八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遵循以下规定:(一)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二)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三)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科目设置和核算。
(四)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第九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制度,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并向有关单位报送。
第四章财务监督第十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
第十一条会计机构应当对各项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确保合法合规。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问题。
第五章会计档案管理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档案。
第十四条会计档案应当按照规定期限保存,不得随意销毁。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阐释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阐释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指2018年国家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是对原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一次全面修订和完善。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方法和准则,并对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规定。
下面将对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阐释。
一、货币单位和核算基础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货币单位为人民币,核算基础为存货和货币,即以存货和货币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
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1. 会计要素的认定与计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借贷记账为基础,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认定和计量各种会计要素。
2. 会计凭证的记载: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实际业务情况进行会计凭证的记载,要求准确、完整、真实、合法。
3. 会计账簿的建立与管理: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科目分类建立会计账簿,并对其进行管理,保证账簿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报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期间,及时编制会计报表,并根据需要报送给有关部门。
5. 会计核算的监督与审计:事业单位应当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确保会计核算的合规和准确性。
三、会计核算具体方法1. 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在实质经济事项发生时确认收入和费用,和在责任发生时确认资产和负债。
2. 会计核算的实物量计量:会计核算可以采用实物量计量方法,即以实物数量进行计量。
3. 会计核算的金额计量:为了统一核算和比较,会计核算也需要进行金额计量,即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
4. 会计核算的收入确认: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从其它单位和个人处取得的具有经济利益的流入。
在会计核算中,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
5. 会计核算的费用确认:费用是指事业单位通过自身使用或者消耗和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具有经济利益的流出。
在会计核算中,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费用。
6. 会计核算的资产确认: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具有的可以用于取得经济利益的资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其衔接问题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其衔接问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报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衔接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1. 会计制度体系不同新会计制度强调规范、透明、便于比较和真实反映经济业绩等原则,更加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而老会计制度则偏向传统的财务管理为主,注重预算控制和政府财务稳健性。
2. 会计处理方法不同新会计制度注重会计信息的实质反映和真实性,更加强调财务报告的公允价值,并采用了更加严格的准则和制度规定;而老会计制度则注重会计处理的灵活性和政策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3. 会计核算内容不同新会计制度扩大了会计核算的范围,增加了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等内容,更加完善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法;而老会计制度则相对简单,往往只注重资金流的核算和管理。
二、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1. 制度转换难题由于新旧会计制度有较大的差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进行从老制度到新制度的转换,这其中包括对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等进行调整和完善,这无疑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2. 人员素质不足由于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需要有一批具备新制度要求的会计人员来进行落实。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缺乏新会计制度的培训和理解,导致了会计制度转换的难度。
3. 财务信息披露透明度问题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使得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出现问题,原本在老会计制度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新会计制度下有可能被发现,这对于单位的财务稳健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衔接问题的解决1. 健全培训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新会计制度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理解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
2. 完善制度转换方案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制度转换方案和实施步骤,确保在转换过程中不会给单位的正常运营和财务管理带来过大的冲击。
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详解
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详解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特点1.统一性: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是在国家财务管理体制的背景下,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范统一,以确保其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2.独立性: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强调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独立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岗位,建立独立的财务管理体系。
3.真实性: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做到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得虚报、隐瞒或篡改财务数据。
4.整合性: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将各项财务业务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1.会计核算制度: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管理、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
2.财务管理制度: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和成本管理等内容,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财务报告制度: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会计周期编制财务报告,并依法向国家财政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财务信息,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4.财务监督制度: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包括内部财务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等内容,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防止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
5.费用管理制度: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费用管理制度,包括费用预算、费用核算和费用控制等内容,确保费用的科学管理和合理支出。
三、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意义和作用1.规范财务管理: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能够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为适应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进行了修订,以财政部令第72号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同时财政部根据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印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共9章49条,在维持原准则基本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对大部分条款作了修改完善,在内容上规范包括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项目构成及分类、一般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基本事项。
与原准则相比,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调整:一是明确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是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应当反映受托责任,同时兼顾决策有用。
三是合理界定会计核算基础,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相协调,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事项)、行业事业单位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具体范围另行规定。
四是合理界定了会计要素,考虑到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行业事业单位,其会计要素应当以“费用”替代“支出”,明确了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五是强化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将第二章标题由“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全面性的要求。
六是在资产构成项目中增加了“在建工程”,为将基建账套相关数据并入会计“大账”提供了依据。
七是明确了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
八是明确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
九是调整了净资产项目构成,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
十是完善了财务会计报告体系,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报表的基本列报格式。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篇幅近5万字,通过详细规定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较为全面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该项制度实现了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相关财政改革及法规政策的较好协调,既继承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
与原制度相比较,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有八大方面的变化:一是配套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二是创新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三是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事业单位会计“大账”;四是着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五是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六是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七是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八是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结构和体系。
上述重大改革举措兼顾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产、成本等方面管理的需要,将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得到更为全面、真实、合理的反映,对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