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对称轴经典问题

合集下载

二次函数经典例题及答案

二次函数经典例题及答案

( )经过A(-1,0)、B(3,0)两点,抛物线与y轴交点为C,其顶点为 D,连接BD,点P是线段BD上一个动点(不与B,D重合),过点P作y轴的 垂线,垂足为E,连接B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的坐标; (2)如果P点的坐标为( , ),△PBE的面积为 ,求 与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3)或(1﹣
,﹣3). 试题分析:(1)已知了过B、C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当x=0时可求出C 点的坐标,当y=0是可求出B点的坐标. (2)由于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只有两个待定系数,因此将B、C两点的坐 标代入抛物线中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3)根据(2)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出A点的坐标,由此可求出AB的 长,由于S△PAB=S△CAB,而AB边为定值.由此可求出P点的纵坐标,然后 将=﹣x+3经过B、C
度,然后求出OE3,再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Q3E3的长度, 从而得到点Q3的坐标. 试题解析:(1)∵抛物线顶点坐标为(-4,-),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4)2∵抛物线过点B(1,0),∴a(1+4)2-=0,解得a=
,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
(x+4)2-, 即y=
x2+4x-
AD=
×5=
, 所以,OE3=9-
=
, ∵Q3E3⊥x轴,OC⊥OA, ∴△AQ3E3∽△ACO, ∴
, 即
, 解得Q3E3=
, 所以,点Q3的坐标为(-
,-
), 综上所述,在线段AC上存在点Q1(-1,-4),Q2(2 -9,),Q3(-
,-
),使得△ADQ为等腰三角形.
2. 如图,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抛物线y=﹣

二次函数经典考题 (102)

二次函数经典考题 (102)

二次函数经典考题14.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部分对应值如表:x… ﹣2 ﹣1 0 1 2 … y =ax 2+bx +c… t m ﹣2 ﹣2 n …且当x =−12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 >0.有下列结论:①abc >0;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第四象限;③0<m +n <208;④﹣2和3是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t 的两个根.其中,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①②④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解答】解:①函数的对称轴为:x =12(0+1)=12,则ab <0,c =﹣2<0,故abc >0,正确,符合题意;②顶点的横坐标为12,从表格看,顶点的纵坐标为负数,故函数图象的顶点在第四象限,正确,符合题意;③函数的对称轴为:x =12,则b =﹣a ,当x =−12时,y =14a +12b ﹣2>0,而b =﹣a ,即3a ﹣8>0,解得a >83,m =a ﹣b +c ,n =4a +2b +c ,故m +n =5a +b +2c =4a ﹣4>203,故③错误,不符合题意; ④函数的对称轴为:x =12,则b =﹣a ,x =﹣2时,y =t =ax 2+bx +c ,则x =﹣2是方程的根,根据函数对称性x =3也是方程的根,故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②④.1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c =0无实数解,则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 三、四 象限.【解答】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c =0无实数解,∴△=b 2+4c <0,∵抛物线y =﹣x 2﹣bx +c 中,二次项系数﹣1<0,∴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判别式=(﹣b)2﹣4×(﹣1)×c=b2+4c<0,∴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抛物线在x轴的下方,∴抛物线y=﹣x2﹣bx+c经过第三、四象限;故答案为:三、四.。

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20 二次函数与对称变换综合问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20 二次函数与对称变换综合问题【含答案】

专题20二次函数与对称变换综合问题【例1】(2021秋•开化县月考)定义:关于x轴对称且对称轴相同的两条抛物线叫作“镜像抛物线”.例如:y=(x﹣h)2﹣k的“镜像抛物线”为y=﹣(x﹣h)2+k.(1)请写出抛物线y=(x﹣2)2﹣4的顶点坐标,及其“镜像抛物线”y=﹣(x﹣2)2+4的顶点坐标.写出抛物线的“镜像抛物线”为.(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是抛物线L:y=ax2﹣4ax+1上一点,点B的横坐标为1,过点B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L的“镜像抛物线”于点C,分别作点B,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点B',C',连接BC,CC',B'C',BB'.①当四边形BB'C'C为正方形时,求a的值.②求正方形BB'C'C所含(包括边界)整点个数.(说明:整点是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例2】(2022•巩义市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C点,点A的坐标为(﹣1,0),且OB=OC.(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0≤x≤4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多少?(3)设点C'与点C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CC'与△POB 相似,且PC与PO是对应边?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3】(2022•济宁二模)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B点的坐标为(3,0),C点的坐标为(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图1中,点P为抛物线上的动点,且位于第二象限,过P,B两点作直线l交y轴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这样的直线l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图2中,点C和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M在抛物线上,且∠MBA=∠CBC',求M点的横坐标.【例4】(2022•合肥四模)已知抛物线L1:y=ax2+bx﹣3与x轴交于点A(﹣3,0),B(1,0).(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两个抛物线的交点在x轴上,且顶点关于x轴对称,则称这两个抛物线为“对称抛物线”,求抛物线L1对称抛物线L2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点M是x轴上方的抛物线L2上一动点,过点M作MN⊥x轴于点N,设M的横坐标为m,记W=MN﹣2ON,求W的最大值.一.解答题(共20题)1.(2022•广陵区二模)已知二次函数y=﹣mx2﹣4mx﹣4m+4(m为常数,且m>0).(1)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2)设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两点A(a,y a)、B(a+2,y b),点A和点B间(含点A,B)的图象上有一点C,将点C纵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记为h.①当m=1时,若点A和点B关于二次函数对称轴对称,求h的值;②若存在点A和点B使得h的值是4,则m的取值范围是.2.(2022•绿园区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点A(0,3)、B(2m,3)、C(m,m+3).其中,m≠0.(1)当m=1时.①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②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m|≤x≤|m|时,若该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4,求m的值.(3)若同时经过点A、B、C的圆恰好与x轴相切时,直接写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3.(2022•荷塘区校级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与x轴交于A(x1,0),B (x2,0)两点,且(x1<0<x2),交y轴于点C,顶点为D.(1)a=﹣1,b=2,c=4,①求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及顶点坐标;②定义:若点P在某函数图象上,且点P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称点P为这个函数的“零和点”,求证:此二次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和点”;(2)如图,过D、C两点的直线交x轴于点E,满足∠ACE=∠CBE,求ac的值.4.(2022•绥江县二模)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a(a<0)的图象经过(3,0).(1)求二次函数的对称轴;(2)点A的坐标为(1,0),将点A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线段AB有公共点,求a的取值范围.5.(2022•兴化市二模)已知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过点(2,3),A(k,y1)、B(k+1,y2)是二次函数y=x2﹣(m﹣2)x+2m图象上的两点.(1)若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分别求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点A、B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运动时,满足|y1﹣y2|=1,求m的值;(3)点A、B的位置随着k的变化而变化,设点A、B的运动路线分别与直线x=n交于点P、Q,当PQ=2时,求n的值.6.(2022•三门峡一模)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2a(a≠0).(1)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当﹣1≤x≤4时,y的最大值是5,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对于该抛物线上的两点P(x1,y1),Q(x2,y2),当x2取大于3的任何实数时,均满足y1<y2,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x1的取值范围.7.(2022•无锡二模)二次函数y=ax2+bx+4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B,与y轴交于点C,且A(﹣1,0)、B(4,0).(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①如图1,抛物线的对称轴m与x轴交于点E,CD⊥m,垂足为D,点F(﹣,0),动点N在线段DE上运动,连接CF、CN、FN,若以点C、D、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FEN 相似,求点N的坐标;②如图2,点M在抛物线上,且点M的横坐标是1,将射线MA绕点M逆时针旋转45°,交抛物线于点P,求点P的坐标;(3)已知Q在y轴上,T为二次函数对称轴上一点,且△QOT为等腰三角形,若符合条件的Q恰好有2个,直接写出T的坐标.8.(2022秋•乐陵市校级月考)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2,0)、B(0,﹣6)两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坐标;(3)设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连结BA、BC,求△ABC的面积.(4)若点D为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ADM的面积为△ABC的面积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2022秋•永城市月考)如图,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过点D(﹣1,4).(1)求b的值及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2)连接AC,AD,CD,求△ADC的面积;(3)在AC上方抛物线上有一动点M,请直接写出△ACM的面积取到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10.(2022秋•越秀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0),B(0,2),以AB为边向右作等腰直角△ABC,∠BAC=90°,AB=AC,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平移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所在的直线l,若直线l恰好将△ABC的面积分为1:2两部分,请求出直线l平移的最远距离;(3)将△ABC以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翻折,得到△AB'C,那么在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PB'C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202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定义:若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某一点Q中心对称,则称这两个函数关于点Q互为“对称函数”.例如,函数y=x2与y=﹣x2关于原点O互为“对称函数”.(1)函数y=﹣x+1关于原点O的“对称函数”的函数解析式为,函数y=(x﹣2)2﹣1关于原点O的“对称函数”的函数解析式为;(2)已知函数y=x2﹣2x与函数G关于点Q(0,1)互为“对称函数”,若函数y=x2﹣2x 与函数G的函数值y都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求x的取值范围;(3)已知点A(0,1),点B(4,1),点C(2,0),二次函数y=ax2﹣2ax﹣3a(a>0),与函数N关于点C互为“对称函数”,将二次函数y=ax2﹣2ax﹣3a(a>0)与函数N的图象组成的图形记为W,若图形W与线段AB恰有2个公共点,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12.(2022春•鼓楼区校级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2(a+1)x+a+2(a≠0).(1)当a=﹣时,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2)请直接写出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及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定点坐标是.(3)若当1≤x≤5时,函数值有最大值为8,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4)已知点A(0,﹣3)、B(5,﹣3),若抛物线与线段AB只有一个公共点,请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13.(2022春•西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矩形AOCD中,把点D沿AE对折,使点D 落在OC上的F点.已知AO=8,AD=10.(1)求F点的坐标;(2)如果一条不与抛物线对称轴平行的直线与抛物线仅一个交点,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为抛物线的切线,已知抛物线经过O,F,且直线y=6x﹣36是该抛物线的切线.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验证点M(5,﹣5)是否在该抛物线上.(3)在(2)的条件下,若点P是位于该二次函数对称轴右侧图象上不与顶点重合的任意一点,试比较∠POF与∠MOF的大小(不必证明),并写出此时点P的横坐标x P的取值范围.14.(2022•南京模拟)已知,如图,抛物线与坐标轴相交于点A(﹣1,0),C(0,﹣3)两点,对称轴为直线x=1,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上的点,当∠ACP=45°时,求点P的坐标;(3)点F为二次函数图象上与点C对称的点,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以点F,A,M,N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5.(2022•兴宁区校级模拟)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C(2,﹣3),且与x轴交于原点及点B(8,0),点A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为⊙O上的动点,且⊙O的半径为,求的最小值.16.(2022•南京模拟)已知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1(a≠0),该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A,其顶点记为B,点A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记为C.已知点D在抛物线上,且点D的横坐标为2,DE⊥y轴交抛物线于点E.(1)求点D的纵坐标.(2)当△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出a的值.(3)当0≤x≤2时,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时,求a的取值范围.(4)设点R(a﹣3,﹣1),点A、R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分别为N、M,当抛物线在以A、R、M、N为顶点的四边形内部的图象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y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17.(2021•九龙坡区校级模拟)若直线y=﹣2x+4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二次函数y=ax2+3x+c的图象经过点A,交x轴于C、D两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过点C作直线CE∥AB交y轴于点E,点P是直线CE上一动点,点Q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求四边形APBQ面积的最大值与此时点Q的坐标;(3)在(2)的结论下,点E是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G,直线EQ交x轴于点F,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MFQ+∠CAO=45°,求点M的坐标.18.(2022•成都模拟)如图1所示,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点B,点C(1,2)在经过点A,B的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线段AB上(不与端点重合)的一动点,过点P作PQ∥y轴交抛物线于点Q,求PQ+PB取得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3)如图2,连接BC并延长,交x轴于点D,E为第三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连接DE,点G为x轴上一点,且G(﹣1,0),直线CG与DE交于点F,点H在线段CF上,且∠CFD+∠ABH=45°,连接BH交OA于点M,已知∠GDF=∠HBO,求点H的坐标.19.(2022秋•甘井子区校级月考)抛物线y=x2+bx+c过A(﹣1,0),B(3,0)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点C、D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抛物线的解析式是,△ABD的面积为;(2)在直线AD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APD的面积最大,求出最大面积.(3)当t≤x≤t+1时,函数y=x2+bx+c的最小值为5,求t的值.(4)若点M在y轴上运动,点N在x轴上运动,当以点D、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此时M点的坐标.20.(2021秋•沙坪坝区月考)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E与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G.(1)求直线AE的解析式及△ACE的面积.(2)如图1,连接AE,交y轴于点D,点P为直线AE上方抛物线一点,连接PD、PE,直线l过点B且平行于AE,点F为直线l上一点,连接FD、FE,当四边形PDFE面积最大时,在y轴上有一点N,连接PN,过点N作NM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于点M,求的最小值.(3)连接AC,将△AOC向右平移得△A'O'C',当A'C'的中点恰好落在∠CAB的平分线上时,将△A'O'C'绕点O'旋转,记旋转后的三角形为△A″O′C″,在旋转过程中,直线A″C″与y轴交于点K,与直线AC交于点H,在平面中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C、K、H、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KH为边的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1】(2021秋•开化县月考)定义:关于x轴对称且对称轴相同的两条抛物线叫作“镜像抛物线”.例如:y=(x﹣h)2﹣k的“镜像抛物线”为y=﹣(x﹣h)2+k.(1)请写出抛物线y=(x﹣2)2﹣4的顶点坐标(2,﹣4),及其“镜像抛物线”y =﹣(x﹣2)2+4的顶点坐标(2,4).写出抛物线的“镜像抛物线”为.(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是抛物线L:y=ax2﹣4ax+1上一点,点B的横坐标为1,过点B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L的“镜像抛物线”于点C,分别作点B,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点B',C',连接BC,CC',B'C',BB'.①当四边形BB'C'C为正方形时,求a的值.②求正方形BB'C'C所含(包括边界)整点个数.(说明:整点是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分析】(1)根据定义直接求解即可;(2)①分别求出B(1,1﹣3a),C(1,3a﹣1),B'(3,1﹣3a),C'(3,3a﹣1),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BB'=BC,即2=6a﹣2,求出a即可;②由①求出B(1,﹣1),C(1,1),B'(3,﹣1),C'(3,1),在此区域内找出所含的整数点即可.【解答】解:(1)y=(x﹣2)2﹣4的顶点坐标为(2,﹣4),y=﹣(x﹣2)2+4的顶点坐标为(2,4),的“镜像抛物线”为,故答案为:(2,﹣4),(2,4),;(2)①∵y=ax2﹣4ax+1=a(x﹣2)2+1﹣4a,∴抛物线L的“镜像抛物线”为y=﹣a(x﹣2)2﹣1+4a,∵点B的横坐标为1,∴B(1,1﹣3a),C(1,3a﹣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B'(3,1﹣3a),C'(3,3a﹣1),∴BB'=2,BC=6a﹣2,∵四边形BB'C'C为正方形,∴2=6a﹣2,∴a=;②∵a=,∴B(1,﹣1),C(1,1),B'(3,﹣1),C'(3,1),∴正方形BB'C'C所含(包括边界)整点有(1,﹣1),(1,1),(3,﹣1),(3,1),(1,0),(3,0),(2,﹣1),(2,0),(2,1)共9个.【例2】(2022•巩义市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C点,点A的坐标为(﹣1,0),且OB=OC.(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0≤x≤4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多少?(3)设点C'与点C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CC'与△POB 相似,且PC与PO是对应边?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OB=OC可得B点的坐标为(3,0),把A、B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y=ax2+bx﹣3,求出a、b的值即可;(2)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1,﹣4),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3)先设出P的坐标,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方程,解出方程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解答】解:(1)∵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与y轴交于C点,∴C(0,﹣3).∵OB=OC,点A在点B的左边,∴B(3,0).∵点A的坐标为(﹣1,0),由题意可得,解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x﹣1)2﹣4,∴二次函数顶点坐标为(1,﹣4),∴当x=1时,y=﹣4,最小值∵当0≤x≤1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3,∵当1<x≤4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4时,y=5.∴当0≤x≤4时,函数的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4;(3)在y轴上存在点P,使△PCC'与△POB相似,理由如下:设P(0,m),如图,∵点C'与点C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x=1对称,C(0,﹣3).∴C′(2,﹣3).∴CC'∥OB,∵△PCC'与△POB相似,且PC与PO是对应边,∴,即:,解得:m=﹣9或m=﹣,∴存在,P(0,﹣9)或P(0,﹣).【例3】(2022•济宁二模)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B点的坐标为(3,0),C点的坐标为(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图1中,点P为抛物线上的动点,且位于第二象限,过P,B两点作直线l交y轴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这样的直线l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图2中,点C和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M在抛物线上,且∠MBA=∠CBC',求M点的横坐标.【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2)存在直线l,证明△ACO≌△DBO(ASA)得到OA=OD,求出A点坐标即可求出D点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解析式即可;(3)连接BM,CC′,作C′H⊥BC交BC于H,求出tan∠MBA=,进一步可求出N(0,)或N(0,﹣)分情况讨论,即可求出M的横坐标为﹣或﹣.【解答】(1)解:抛物线y=﹣x2+bx+c过B(3,0),C(0.3),∴,解得:,∴函数解析式为:y=﹣x2+2x+3;(2)解:存在直线l使得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相似,当l⊥AC时,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相似,∴∠ACD=∠EBO,在Rt△ACO和Rt△DBO中,,∴ΔΑCO≌△DBO(ASA),∴OA=OD,解﹣x2+2x+3=0,得:x1=3(不符合题意,舍去),x2=﹣1,∴A(﹣1,0),∴D(0,1),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将B(3,0),D(0,1)代入解析式可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y=x+1;(3)解:连接BM,CC′,作C′H⊥BC交BC于H,∵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CC′=2,∵OB=OC,∴∠BCO=45°,∴∠C′CB=45°,∵C′H⊥BC,CC′=2,∴C′H=CH=,∵OB=OC=3,∴BC=3,∴BH=,∴tan∠CBC′=,∵∠MBA=∠CBC′,∴tan∠MBA=,∴ON=,∴N(0,)或N(0,﹣),当N(0,),如图:∵B(3,0),∴,∴,∴直线BN解析式为:y=x+,解方程﹣x2+2x+3=﹣x+,得:(不符合题意,舍去),∴M的横坐标为﹣;当N(0,﹣),如图:∵B(3,0),∴,∴,∴直线BN解析式为:y=x﹣,解方程﹣x2+2x+3=x﹣,得:(不符合题意,舍去),∴M的横坐标为﹣,综上所述:M的横坐标为﹣或﹣.【例4】(2022•合肥四模)已知抛物线L1:y=ax2+bx﹣3与x轴交于点A(﹣3,0),B(1,0).(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两个抛物线的交点在x轴上,且顶点关于x轴对称,则称这两个抛物线为“对称抛物线”,求抛物线L1对称抛物线L2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点M是x轴上方的抛物线L2上一动点,过点M作MN⊥x轴于点N,设M的横坐标为m,记W=MN﹣2ON,求W的最大值.【分析】(1)将点A(﹣3,0),B(1,0)代入y=ax2+bx﹣3,即可求解;(2)求出顶点的对称点为(﹣1,4),设抛物线L2的解析式为y=n(x+1)2+4,再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或(1,0)代入,即可求解析式;(3)由题意可知M(m,﹣m2﹣2m+3),N(m,0),则MN=﹣m2﹣2m+3,ON=|m|,分两种情况讨论;当﹣3<x≤0时,W=﹣m2+3,当m=0时,W有最大值3;当0≤x<1时,W=﹣(m+2)2+7,当m=0时,W有最大值3.【解答】解:(1)将点A(﹣3,0),B(1,0)代入y=ax2+bx﹣3,∴,解得,∴y=x2+2x﹣3;(2)令y=0,则x2+2x﹣3=0,解得x=﹣3或x=1,∴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或(1,0),∵y=x2+2x﹣3=(x+1)2﹣4,∴顶点为(﹣1,﹣4),∴顶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1,4),设抛物线L2的解析式为y=n(x+1)2+4,∵抛物线经过点(﹣3,0)或(1,0),∴n=﹣1,∴y=﹣x2﹣2x+3;(3)∵点M是x轴上方的抛物线L2上一动点,∴﹣3<x<1,∵M的横坐标为m,∴M(m,﹣m2﹣2m+3),N(m,0),∴MN=﹣m2﹣2m+3,ON=|m|,当﹣3<x≤0时,W=MN﹣2ON=﹣m2﹣2m+3+2m=﹣m2+3,∴当m=0时,W有最大值3;当0≤x<1时,W=MN﹣2ON=﹣m2﹣2m+3﹣2m=﹣m2﹣4m+3=﹣(m+2)2+7,∴当m=0时,W有最大值3;综上所述:W的最大值为3.一.解答题(共20题)1.(2022•广陵区二模)已知二次函数y=﹣mx2﹣4mx﹣4m+4(m为常数,且m>0).(1)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2)设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两点A(a,y a)、B(a+2,y b),点A和点B间(含点A,B)的图象上有一点C,将点C纵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记为h.①当m=1时,若点A和点B关于二次函数对称轴对称,求h的值;②若存在点A和点B使得h的值是4,则m的取值范围是0<m≤4.【分析】(1)利用配方法求出顶点坐标即可.(2)①根据A,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出a的值,在求出﹣3≤x≤﹣1时,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可得结论.②分四种情形:当a+2≤﹣2,即a≤﹣4时,当﹣4<a≤﹣3时,当﹣3<a≤﹣2时,当a >﹣2时,分别求出满足条件的m的取值范围,可得结论.【解答】解:(1)y=﹣mx2﹣4mx﹣4m+4=﹣m(x2+4x+4)+4=﹣m(x+2)2+4,∴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2,4).(2)①∵点A、B关于对称轴对称=﹣2,∴a=﹣3,当m=1时,y=﹣x2﹣4x﹣4+4=﹣x2﹣4x,则当x=﹣3(或x=﹣1)时,y=3,最小值=4,当x=﹣2时,y最大值∴h=1.②结论:0<m≤4,理由如下:当a+2≤﹣2,即a≤﹣4时,h=y b﹣y a=﹣m(a+2+2)2+4﹣[﹣m(a+2)2+4]=﹣4m(a+3),∵h=4,∴4=﹣4m(a+3),∴a=﹣﹣3≤﹣4,∵m>0,解得m≤1,当﹣4<a≤﹣3时,h=4﹣y a=4﹣[﹣m(a+2)2+4]=m(a+2)2,∴可得a=﹣﹣2,∴﹣4<﹣﹣2≤﹣3,解得1<m≤4,当﹣3<a≤﹣2时,h=4﹣y b=4﹣[﹣m(a+2+2)2+4]=m(a+4)2,可得a=﹣4,∴﹣3<﹣4≤﹣2,不等式无解.当a>﹣2时,h=y a﹣y b=﹣m(a+2)2+4﹣[﹣m(a+2+2)2+4]=4m(a+3),可得a=﹣3,∴﹣3>﹣2,∴m<1,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的值为0<m≤4.故答案为:0<m≤4.2.(2022•绿园区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同时经过点A(0,3)、B(2m,3)、C(m,m+3).其中,m≠0.(1)当m=1时.①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②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m|≤x≤|m|时,若该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4,求m的值.(3)若同时经过点A、B、C的圆恰好与x轴相切时,直接写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分析】(1)①根据所给的点可知A、B两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利用对称性可求对称轴;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即可;(2)用的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y=﹣(x﹣m)2+m+3,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当m>0时,m≤x≤m,当x=m时,函数有最大值m+3;当m<0时,﹣m≤x≤﹣m,当x=﹣m时,函数有最大值;分别求m的值即可求解;(3)先判断△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90°,则过点A、B、C的圆是以AB的中点M为圆心,AB为半径,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当m>0时,MN=AM=|m|=3,可求C 点坐标;当m<0时,CM=AM=3=|m|,可求C点坐标.【解答】解:(1)①∵A(0,3)、B(2m,3),∴A、B两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m=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故答案为:x=1;②设y=ax2+bx+c(a≠0),∵m=1,∴B(2,3)、C(1,4),将点A、B、C代入y=ax2+bx+c,∴,解得,∴y=﹣x2+2x+3;(2)∵A(0,3)、B(2m,3)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m,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m)2+m+3,将点A(0,3)代入,∴am2+m+3=3,∴a=﹣,∴y=﹣(x﹣m)2+m+3,当m>0时,m≤x≤m,∴当x=m时,函数有最大值m+3,∴m+3=4,∴m=1;当m<0时,﹣m≤x≤﹣m,∴当x=﹣m时,函数有最大值,∴4=﹣(﹣m﹣m)2+m+3,解得m=﹣;综上所述:m的值为1或﹣;(3)∵A(0,3)、B(2m,3)、C(m,m+3),∴AB=|2m|,AC=|m|,BC=|m|,∴△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90°,∴过点A、B、C的圆是以AB的中点M为圆心,AB为半径,如图1,当m>0时,∵⊙M与x轴相切,∴MN=AM=|m|=3,∴m=3,∴C(3,6);如图2,当m<0时,∵⊙M与x轴相切,∴CM=AM=3=|m|,∴m=﹣3,∴C(﹣3,0);综上所述: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3,6)或(﹣3,0).3.(2022•荷塘区校级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与x轴交于A(x1,0),B (x2,0)两点,且(x1<0<x2),交y轴于点C,顶点为D.(1)a=﹣1,b=2,c=4,①求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及顶点坐标;②定义:若点P在某函数图象上,且点P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称点P为这个函数的“零和点”,求证:此二次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和点”;(2)如图,过D、C两点的直线交x轴于点E,满足∠ACE=∠CBE,求ac的值.【分析】(1)①运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出答案;②由y=﹣x与y=ax2+bx+c联立可得x2﹣3x﹣4=0,运用根的判别式可得Δ>0,即可得出结论;(2)如图,连接AC,先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c,可得E(﹣,0),再利用求根公式可得:A(,0),B(,0),再证明△EAC∽△ECB,可得CE2=AE•BE,即c2+=(+)(+),化简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①当a=﹣1,b=2,c=4时,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4,∵y=﹣x2+2x+4=﹣(x﹣1)2+5,∴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为D(1,5);②当y=﹣x时,﹣x2+2x+4=﹣x,整理得:x2﹣3x﹣4=0,∵Δ=(﹣3)2﹣4×1×(﹣4)=25>0,∴二次函数y=﹣x2+2x+4有两个不同的“零和点”;(2)如图,连接AC,∵y=ax2+bx+c,∴C(0,c),顶点D(﹣,),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n,则,解得:,∴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c,∴E(﹣,0),∵A(,0),B(,0),∴AE=﹣(﹣)=+,BE=﹣(﹣)=+,∵∠ACE=∠CBE,∠AEC=∠CEB,∴△EAC∽△ECB,∴=,∴CE2=AE•BE,在Rt△CEO中,CE2=OC2+OE2=c2+()2=c2+,∴c2+=(+)(+),化简得:ac=﹣1,故ac的值为﹣1.4.(2022•绥江县二模)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a(a<0)的图象经过(3,0).(1)求二次函数的对称轴;(2)点A的坐标为(1,0),将点A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线段AB有公共点,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1)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对称轴方程求解;(2)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得B(2,3),然后由“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线段AB有公共点”得到4a﹣4a﹣3a≤3,通过解该不等式求得答案.【解答】解:(1)∵二次函数y=ax2+bx﹣3a(a<0)的图象经过(3,0),∴把(3,0)代入y=ax2+bx﹣3a,得9a+3b﹣3a=0,化简,得b=﹣2a,∴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2)∵点A的坐标为(1,0),将点A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B(2,3),∵a<0,开口向下,∴二次函数图象与线段AB有交点时,4a﹣4a﹣3a≤3,解得a≥﹣1,故a的取值范围是:﹣1≤a<0.5.(2022•兴化市二模)已知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过点(2,3),A(k,y1)、B(k+1,y2)是二次函数y=x2﹣(m﹣2)x+2m图象上的两点.(1)若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分别求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点A、B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运动时,满足|y1﹣y2|=1,求m的值;(3)点A、B的位置随着k的变化而变化,设点A、B的运动路线分别与直线x=n交于点P、Q,当PQ=2时,求n的值.【分析】(1)利用对称轴为1求出m的值,可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将点(2,3)和m=4代入一次函数y=kx+m,可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A(k,y1)、B(k+1,y2)两点分别代入y=x2﹣(m﹣2)x+2m,求出|y1﹣y2|=1,再利用y=kx+m过点(2,3),得出m=3﹣2k,代入①式,最后得出结果;(3)将A,B坐标代入分别表示出y P和y Q,再由m=3﹣2k,得出y P=k2﹣(m﹣2)k+2m,y Q=(k+1)2﹣(m﹣2)(k+1)+2m,再将k=n,k+1=n代入,得出用n表示的y P和y Q,,进而得出|y P﹣y Q|=|2n﹣4|=2,求解即可.【解答】解:(1)∵对称轴为x=1,∴,∴,解得m=4,∴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4﹣2)x+2x4=x2﹣2x+8,将点(2,3)和m=4代入一次函数y=kx+m,得到3=2k+4,解得:k=﹣,∴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4;∴一次函数表达式:,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x2﹣2x+8;(2)将A(k,y1)、B(k+1,y2)两点分别代入y=x2﹣(m﹣2)x+2m,得到y1=k2﹣(m﹣2)k+2m,y2=(k+1)2﹣(m﹣2)(k+1)+2m,∵|y1﹣y2|=1,∴y1﹣y2=±1,∴k2﹣(m﹣2)k+2m﹣[(k+1)2﹣(m﹣2)(k+1)+2m]=±1,整理得:m﹣2k﹣3=±1①,∵y=kx+m过点(2,3),代入得:m=3﹣2k,将m=3﹣2k代入①式得:k=±,即k=或k=﹣,当k=时,m=3﹣2×=;当k=﹣时,m=3﹣2×(﹣)=,综上所述,m=或m=.(3)解:将A(k,)B(k+1,y2)代入二次函数y=x2﹣(m﹣2)x+2m,得y P=k2﹣(m﹣2)k+2m,y Q=(k+1)2﹣(m﹣2)(k+1)+2m,又∵一次函数y=kx+m过点(2,3),代入得:m=3﹣2k,∴y P=3k2﹣5k+6,y Q=3k2﹣k+6,∵k=n,k+1=n,把k=n代入得y P=3n2﹣5n+6,把k=n﹣1代入y Q=3(n﹣1)2﹣(n﹣1)+6,∴|y P﹣y Q|=|2n﹣4|=2,解得n=1或3.6.(2022•三门峡一模)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2a(a≠0).(1)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当﹣1≤x≤4时,y的最大值是5,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对于该抛物线上的两点P(x1,y1),Q(x2,y2),当x2取大于3的任何实数时,均满足y1<y2,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x1的取值范围.【分析】(1)利用对称轴公式计算即可;(2)构建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解决问题;(3)结合图象,分两种情况讨论,当x2取大于3的任何实数时,均满足y1<y2,推出当抛物线开口向上,当﹣1≤x1≤3时,满足条件,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对称轴x=﹣=1.故答案为1;(2)∵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且当﹣1≤x≤4时,y的最大值是5,∴当x=4时,y的最大值为5,∴16a﹣8a+2a=5,∴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1;(3)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1,∴x=﹣1与x=3时的y值相等,∵x2>3时,均满足y1<y2,②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如图1,不成立;②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如图2,当x2取大于3的任何实数时,均满足y1<y2,此时,x1的取值范围是:﹣1≤x1≤3;∴由①②知: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x2取大于3的任何实数时,均满足y1<y2,此时,x1的取值范围是:﹣1≤x1≤3.7.(2022•无锡二模)二次函数y=ax2+bx+4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B,与y轴交于点C,且A(﹣1,0)、B(4,0).(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①如图1,抛物线的对称轴m与x轴交于点E,CD⊥m,垂足为D,点F(﹣,0),动点N在线段DE上运动,连接CF、CN、FN,若以点C、D、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FEN 相似,求点N的坐标;②如图2,点M在抛物线上,且点M的横坐标是1,将射线MA绕点M逆时针旋转45°,交抛物线于点P,求点P的坐标;(3)已知Q在y轴上,T为二次函数对称轴上一点,且△QOT为等腰三角形,若符合条件的Q恰好有2个,直接写出T的坐标.【分析】(1)先求得点C的坐标,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4),将点C的坐标代入求得a的值,从而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2)①当点C、D、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FEN相似时分两种情况:△CDN∽△FEN和△CDN∽△NEF,列比例式可解答;②如图2所示:过点A作GH∥y轴,过点M作MG⊥GH于G,过点A作AE⊥AM,交MP于点E,证明△A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M=AE,计算点M的坐标,证明△MGA ≌△AHE(AAS),则EH=AG=6,AH=GM=2,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EA的解析式为y=−2x+8,与二次函数解析式联立方程,解出可得结论;(3)分T在x轴上,x轴上方和下方三种情况:根据符合条件的Q恰好有2个正确画图可得结论.【解答】解:(1)y=ax2+bx+4,当x=0时,y=4,∴C(0,4),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4),将点C的坐标代入得:−4a=4,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4;(2)①如图1,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CD=,EF=+==,设点N的坐标为(,a)则ND=4−a,NE=a,当△CDN∽△FEN时,=,即=,解得a=,∴点N的坐标为(,);当△CDN∽△NEF时,=,即=,解得:a1=a2=2,∴点N的坐标为(,2),综上所述,点N的坐标为(,)或(,2);②如图2所示:过点A作GH∥y轴,过点M作MG⊥GH于G,过点A作AE⊥AM,交MP于点E,∵∠AMP=45°,∠MAE=90°,∴△A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AE,将x=1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y=6,∴点M的坐标为(1,6),∴MG=2,AG=6,∵∠GAM+∠EAH=90°,∠EAH+∠AEH=90°,∴∠GAM=∠AEH,∵∠G=∠H=90°,。

二次函数经典30问

二次函数经典30问

一道二次函数题经典30问让你一次掌握二次函数所有题型二次函数压轴题的基本模型求解析式问题线段问题面积问题特殊图形问题相似三角形问题角度问题图形变换问题题目呈现问题01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OA=OC =3,顶点为D.cbxxy++=2(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y=x2+2x-3D(-1,-4)问题02(2)判断△A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gsp△ACD 是直角三角形问题03(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3.gsp问题04(4)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得△BCP 的周长最小,求出P点坐标及△BCP 的周长.4.gsp问题05(5)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得|PA-PC|最大,求点P 的坐标;5.gsp问题06(6)在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N ,过点N 的直线l //y 轴,交线段AC 于点M ,求线段MN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N 的坐标.6.gsp问题07(7)E 是y 轴上一动点,若BE=CE,求点E 的坐标.7.gsp问题08(8)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的作PM ⊥x 轴于M ,交直线AC 于点N ,在线段PM 、MN 中,若其中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求点P 的坐标.8.gsp问题09(9)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PH ⊥AC 于H ,求线段PH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9.gsp问题10(10)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PH ⊥AC 于H ,PG //y 轴交AC 于G ,以GH 、PH 为邻边作矩形PEGH,求矩形PEGH 周长的最小值.10.gsp问题11(11)在AC 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CAN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CAN 的最大面积及点N 的坐标.11.gsp问题12(12)在AC 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四边形ABCN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四边形ABCN 的最大面积12.gsp问题13(13)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ADE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gsp问题14(14)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ADF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gsp问题15(15)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 (不与点C 重合),使得?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BC ABN S S ∆∆=15.gs p题16若存在,求出点H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gsp题17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gsp问题18(18)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E平分△ABC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gsp题19使AC平分△APM 的面积.18.gs p题20使AC 分△APM 的面积为2:1两部分.20.gsp问题21(21)在对称轴上有一点M,在抛物线上有一点N,若以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M、N的坐标;21.gsp问题22(22)作垂直于x 的直线x =-1, 交直线AC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以A 、M 、N 、E 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求第四个顶点E 的坐标;22.gsp问题23(23)点E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点F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以C 、D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求点E 的坐标.23.gsp问题24(24)在抛物线上能不能找到一点P ,使得∠POC =∠PCO ?若能,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4.gsp问题25(25)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OM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gsp问题26(26)P 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作PH ⊥x 轴于H ,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 AH 与△BOC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说明理由.26.gsp问题27(27)将△BOC 绕平面内一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B'O'P', 若△B'O'P'恰好有两个点同时落在抛物线上,求点O'的横坐标.问题28(28)将AD 所在直线绕点A 逆时针旋转45°,所得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M,求点M 的坐标.28.gsp问题29(29)过点B 的直线交直线AC 于点M , 当直线AC 与BM 的夹角等于∠ACB 的2倍时,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29.gsp问题30(30)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N , 使得∠BCO +∠BNO =∠BAC?若存在,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30.gsp特别提醒30.gsp。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经典练习题(11套)附带详细答案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经典练习题(11套)附带详细答案

练习一21.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____,对称轴是____,顶点坐标是___yax_,图像有最___点,x___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___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2222.关于,yx,y3x的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yx3A.顶点相同B.对称轴相同C.图像形状相同D.最低点相同223.两条抛物线yx与在同一坐标系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yxA.顶点相同B.对称轴相同C.开口方向相反D.都有最小值24.在抛物线上,当y<0时,x的取值范围应为()yxA.x>0B.x<0C.x≠0D.x≥0225.对于抛物线yx与yx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xA.两条抛物线关于轴对称B.两条抛物线关于原点对称C.两条抛物线各自关于y轴对称D.两条抛物线没有公共点26.抛物线y=-bx+3的对称轴是___,顶点是___。

127.抛物线y=-(x2)-4的开口向___,顶点坐标___,对称轴___,x_2__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___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8.抛物线y2(x1)3的顶点坐标是()A.(1,3)B.(1,3)C.(1,3)D.(1,3)为()9.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2),且通过达式(1,10),则这条抛物线的表22A.y=3(x1)-2B.y=3(x1)+222C.y=3-2D.y=-3-2(x1)(x1)210.二次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新函数表达yax式为()22A.y=a+3B.y=a-3(x2)(x2)22C.y=a(x2)+3D.y=a(x2)-32441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yxxA.(2,0)B.(2,-2)C.(2,-8)D.(-2,-8)2212.对抛物线y=2(x2)-3与y=-2(x2)+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抛物线的形状相同B.抛物线的顶点相同C.抛物线对称轴相同D.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相反213.函数y=a+c与y=ax+c(a≠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像是图中的()x243243214.化yxx为y=xx为ya(x h)k的形式是____,图像的开口向____,顶点是____,对称轴是____。

二次函数对称轴与区间问题

二次函数对称轴与区间问题

二次函数对称轴与区间问题一、 知识要点:一元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问题,核心是函数对称轴与给定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讨论。

一般分为:对称轴在区间的左边,中间,右边三种情况.设f x ax bx c a ()()=++≠20,求f x ()在xm n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分析:将f x ()配方,得顶点为--⎛⎝ ⎫⎭⎪b aac b a 2442,、对称轴为x b a =-2 当a >0时,它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数形结合可得在[m ,n]上f x ()的最值:(1)当[]-∈bam n 2,时,f x ()的最小值是f b a ac b af x -⎛⎝ ⎫⎭⎪=-2442,()的最大值是f m f n ()()、中的较大者。

(2)当[]-∉ba m n 2,时 若-<b am 2,由f x ()在[]m n ,上是增函数则f x ()的最小值是f m (),最大值是f n ()若n ba<-2,由f x ()在[]m n ,上是减函数则f x ()的最大值是f m (),最小值是f n ()当a <0时,可类比得结论。

二、例题分析归类: (一)、正向型是指已知二次函数和定义域区间,求其最值。

对称轴与定义域区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讨论往往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此类问题包括以下四种情形:(1)轴定,区间定;(2)轴定,区间变;(3)轴变,区间定;(4)轴变,区间变。

1. 轴定区间定二次函数是给定的,给出的定义域区间也是固定的,我们称这种情况是“定二次函数在定区间上的最值”。

例1. 函数y x x =-+-242在区间[0,3]上的最大值是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

解:函数y x x x =-+-=--+224222()是定义在区间[0,3]上的二次函数,其对称轴方程是x =2,顶点坐标为(2,2),且其图象开口向下,显然其顶点横坐标在[0,3]上,如图1所示。

高考核心解题方法总结—第六期【分类讨论法】-解析版

高考核心解题方法总结—第六期【分类讨论法】-解析版
于是,通过第一问的玩法,试求试算,这样是不是在暗示我们,这题的基本路线?
(2)要证明原命题,只需证明 f (x) x c 对任意 x R 都成立, f (x) x c 2 | x c 4 | | x c | x c (等价转化到同等命题)
即只需证明 2 | x c 4 || x c | +x c (你看,依然不用讨论,去绝对值)
15
3
三、因绝对值大小不确定,取绝对值而进行分类讨论:
例 1: 已知 f (x) x | x a | b, x R .
(1)当 a 1, b 0 时,判断 f (x)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当 a 1, b 1 时,若 f (2x ) 5 ,求 x 的值; 4
(3)若 b 0 ,且对任何 x 0,1 不等式 f (x) 0 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1)若
a
3
,则
2a 3 a 1
2a
3a
1
0
,此时方程有两个正根,算作
2
个交点.
2)若
3 4
a
1,则对称轴
t
2a 3(a 1)
0
,则方程有两个负根,故算作
0
个交点.
3)若
a
1 ,则对称轴
t
2a 3(a 1)
0
,此时方程一个正根一个负根,算作
1
个交点.
3°若 0 ,即 3 a 3 时,则方程无解,故算作 0 个交点. 4
立,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解: (1) 由 1+x≥0 且 1-x≥0,得-1≤x≤1,所以定义域为 [1,1] ,
又 f (x)2 2 2 1 x2 [2, 4], 由 f (x) ≥0 得值域为[ 2, 2] ,

二次函数经典解答题及答案(1)

二次函数经典解答题及答案(1)

二次函数经典解答题及答案(1)二次函数经典解答题1.如图,抛物线y=ax2+bx的对称轴为y 轴,且经过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A (0,).(1)求抛物线解析式;(2)Q为直线AP上一点,且满足AQ=2AP.当P运动时,Q在某个函数图象上运动,试写出Q点所在函数的解析式;(3)如图2,以P A为半径作⊙P与x轴分别交于M(x1,0),N(x2,0)(x1<x2)两点,当△AMN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横坐标.(1)抛物线y=ax2+bx的对称轴为y轴,则b=0,将点(,),代入y=ax2,即可求解;(2)分点Q在点P下方(点Q位置)、点Q在点P上方(点Q′位置),两种情况分别求解;(3)分AM=AN、AM=MN、AN=MN,三种情况分别求解.解:(1)抛物线y=ax2+bx的对称轴为y轴,则b=0,将点(,),代入y=ax2并解得:a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2;(2)设点Q的坐标为(x,y),点P(m ,m2),①当点Q在点P下方时(点Q位置),∵AQ=2AP,∴P为AQ的中点,第1 页共3 页由中点公式得:m =x ,m2=,整理得:y =x2;②当点Q在点P上方时(点Q′位置),同理可得:y =x2+;Q点所在函数的解析式为:y =x2或y =x2+;(3)过点P作PH⊥x轴于点H,设点P(m ,m2),则PM=PN=P A ==,MH=NH ===,则MN=3,设点M(m ,0),则N(m +,0),AM2=(m )2+,AN2=(m +)2+,MN2=9,①当AM=AN时,AM2=(m )2+=(m +)2+,解得:m=0;②当AM=MN时,同理可得:m =(负值已舍去);③当AN=MN时,第2 页共3 页同理可得:m =(负值已舍去);故点P的横坐标为:0或或.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圆的基本知识、勾股定理运用等知识,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二次函数经典例题

二次函数经典例题

二次函数经典例题以下是几个经典的二次函数例题:1.已知二次函数f(x)的图像顶点坐标为(2, 3),过点(-1, 7),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答: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f(x) = ax^2 + bx + c。

由已知条件可得到以下方程: f(-1) = 7,即 a(-1)^2 + b(-1) + c = 7 f(2) = 3,即a(2)^2 + b(2) + c = 3联立这两个方程,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 a - b + c = 7 -- 方程(1) 4a + 2b + c = 3 -- 方程(2)解方程组得到 a = -2,b = 7,c = -2。

所以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f(x) = -2x^2 + 7x - 2。

2.求二次函数y = x^2 + 4x - 5的图像的对称轴和顶点。

解答: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公式为x = -b/2a。

将函数中的系数带入公式计算,即 -4 / (2*1) = -2。

所以对称轴的方程为 x = -2。

对称轴上的点的横坐标就是对称轴的x 值,所以顶点的横坐标为 -2。

将 -2 代入原函数,即可求得纵坐标: y = (-2)^2 + 4*(-2) - 5 = 4 - 8 - 5 = -9所以顶点坐标为 (-2, -9)。

3.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经过点(1, 0),且在x轴上有两个零点,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答:因为在x轴上存在两个零点,即函数图像与x轴相交处,所以函数必然可以因式分解为二次多项式的形式。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f(x) = a(x - r)(x - s),其中 r 和 s 分别是函数的两个零点。

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以下方程:f(1) = 0,代入解析式可得如下方程: a(1 - r)(1 - s) = 0联立这个方程和已知条件,我们可以解出两个零点 r 和 s。

由于函数经过点 (1, 0),所以 1 是其中一个零点,可得 a(1 - s) = 0。

根据题目要求,另一个零点不等于 1,所以 a = 0。

中考复习函数专题21 二次函数中对称轴与对称问题(学生版)

中考复习函数专题21 二次函数中对称轴与对称问题(学生版)

专题21 二次函数中对称轴与对称问题知识对接考点一、求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的3种方法1. 公式法:二次函数c bx ax y ++=2(a≠0)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44,2(2ab ac a b -- 2.配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配方,化为y=a(x -h)2+k 的形式,得到顶点坐标为(h,k),对称轴为直线x=h.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x 1,m),(x 2,m),则对称轴为直线x=221x x +,再将其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得顶点坐标. 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抛物线y =2(x +1)2﹣3的对称轴是( ) A .直线x =1B .直线x =﹣1C .直线x =3D .直线x =﹣32.已知抛物线2y ax bx =+经过点(3,3)A --,且该抛物线的对称轴经过点A ,则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2123y x x =--B .2123y x x =-+C .2123yx xD .2123y x x =+3.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对称轴是直线1x =-,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0abc <;①()()2242a c b +<;①若()11,x y 和()22,x y 是抛物线上的两点,则当1211x x +>+时,12y y <;①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m -,则关于x 的方程21ax bx c m ++=-无实数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B .3C .2D .14.如图,以直线1x =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负半轴交于A 点,则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正数解的范围是( ).A .23x <<B .34x <<C .45x <<D .56x <<5.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4b = B .240b c -≤C .0x =的函数值一定大于3x =的函数值D .若0c <,则当2x =时,0y >6.点P (m ,n )在以y 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y =x 2+ax +4的图象上.则m ﹣n 的最大值等于( ) A .154B .4C .﹣154D .﹣1747.二次函数y =ax 2﹣4ax +2(a ≠0)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且过点B (3,6)若点B 关于二次函数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点C ,那么tan①CBA 的值是( ) A .23B .43C .2D .348.已知二次函数y =(2﹣a )23a x -,在其图象对称轴的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a 的值为( )A B .C D .09.抛物线y=x 2﹣2x ﹣15,y=4x ﹣23,交于A 、B 点(A 在B 的左侧),动点P 从A 点出发,先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某点E 再到达x 轴上的某点F ,最后运动到点B .若使点P 动的总路径最短,则点P 运动的总路径的长为( )A.B .C .D .10.已知抛物线c :y=x 2+2x ﹣3,将抛物线c 平移得到抛物线c′,如果两条抛物线,关于直线x=1对称,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抛物线c 沿x 轴向右平移5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 B .将抛物线c 沿x 轴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C .将抛物线c 沿x 轴向右平移7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 D .将抛物线c 沿x 轴向右平移6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二、填空题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x 2+6x +c 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A ,在直线AB :y =kx +3上取一点B ,使点B 在第四象限,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和为7,设P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 在抛物线上,若以点A ,B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则c 的值为________.1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3,4,M 是抛物线22(0)y ax bx a =++≠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小明经探究发现:当ba的值确定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能使AOM 为直角三角形的点M 的个数也随之确定.若抛物线22(0)y ax bx a =++≠的对称轴上存在3个不同的点M ,使AOM 为直角三角形,则ba的值是____.13.如果一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x =,且经过点A (3,3),那么点A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14.已知点A 、B 在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像上(A 在B 右侧),且关于图像的对称轴直线x =2对称,若点A 的坐标为(m ,1),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用含有m 的代数式表示) 15.已知抛物线2441y ax ax a =-+-. (1)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________.(2)该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A ,点B 与y 轴交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1,0),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点P 满足APB ACB ∠<∠,则点P 的纵坐标n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6.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30A -,且经过点12,4⎛⎫-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直线l :34y x m =+与抛物线2y ax bx c =++相交于B 、C 两点(B 点在C 点的左侧),与对称轴相交于点P ,且B ,C 分布在对称轴的两侧.若B 点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为n ,且()23CP t BP t =⋅≤≤. ①试探求n 与t 的数量关系;①求线段BC 的最大值,以及当BC 取得最大值时对应m 的值.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13222y x x =+-交x 轴于点A 、B ,交y 轴于点C . (1)求线段BC 的长;(2)点P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连接BP ,过点C 作//CE BP 交x 轴于点E ,连接PE ,求BPE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以y 轴为对称轴,将抛物线213222y x x =+-对称,对称后点P 的对应点为点P ',点M 为对称后的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N 为平面内一点,是否存在以点A 、P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则请说明理由.18.已知一条抛物线顶点为(),2P m m -,且与x 轴交于点()2,0A m (0m >) (1)当2m =时; ①求二次函数解析式;①直线l :y kx b =+(0k >)过定点()3,4-与抛物线交于B 、C 两点(B 在C 右侧),连接BP 、CP ,若PBC S △,求直线l 的解析式;(2)若H 为对称轴右侧的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且OH 交对称轴于点M ,点N ,M 关于点P 对称,求证:N ,A ,H 三点共线.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分别交于点A (﹣1,0)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对称轴;(2)如图1,点D 与点C 关于对称轴对称,点P 在对称轴上,若①BPD =90°,求点P 的坐标; (3)点M 是抛物线上位于对称轴右侧的点,点N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BMN 为等边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20.如图,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4,0),B (﹣2,0),C (0,﹣4)三点. (1)求抛物线解析式,并求出该抛物线对称轴及顶点坐标;(2)如图1,点M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求①MBC 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2,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端点除外),过P 作PD //AC ,交BC 于点D ,连接CP ,求①PCD 面积的最大值,并判断当①PCD 的面积取最大值的时,以P A 、PD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是否为菱形.21.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1,0,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3)C -.。

(文章)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解题

(文章)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解题

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解题抛物线的对称轴是二次函数的一个重要特性,巧用这个对称性,能使求解变得简洁,下面举例说明;1. 用对称比大小例1、已知二次函数234y x x =--,若x x 2132320->->,试比较1y 与2y 的大小;解析: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32,且3201->x ,x 2320->,所以x 1在对称轴的左侧,x 2在对称轴的右侧,因为x 1到对称轴x =32的距离为||x x 113232-=-,x 2到对称轴x =32的距离为||x x 223232-=-,由题意知:x x 2132320->->,即x 2到对称轴的距离大于x 1到对称轴的距离,所以21y y >2. 用对称求解析式例2. 已知抛物线y ax bx c =++2的顶点坐标为(-1,4),与x 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6,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析:因为顶点坐标为(-1,4),所以对称轴为x =-1,又因为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距离为6,所以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x 113=--,x 213=-+, 则两交点的坐标为(-4,0)、(2,0);求函数的解析式可有两种方法:解法(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顶点式:y a x =++()142,把(2,0)代入得a =-49,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49142();解法(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两点式:(4)y a x =+(x-2),把(-1,4)代入得a =-49,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4(4)9y x =-+(x-2);3. 用对称性解答方程问题例3. 关于x 的方程x px 210++=(p >0)的两根之差为1,则p 等于( ) A. 2 B. 4 C.3 D.5解析:设方程x px 210++=的两根为x 1、x 2,则抛物线y x px =++21与x 轴两交点的坐标为(x 1,0),(x 2,0)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p =-2,所以x p 1212=--,x p 2212=-+, 因为x x 121⋅=,所以()()---+=p p 2122121,得:p 25=,因为p >0,所以p =5 故选D。

二次函数图象对称性的题型归类

二次函数图象对称性的题型归类
(二)求方程的根
-3.3
2、已知抛物线 y= a(x-1)2+h(a≠0)与x 轴 交于A(x1,0)、B(3,0) 两点,则线段AB的长度 为( ) A. 1 B. 2 C. 3 D. 4
D
(三)求代数式的值(函数值)
1、抛物线 y=ax2+bx+c(a>0)的对称轴是 直线 x=1 ,且经过点 P(3,0),则a-b+c 的值为 ( ) A. 0 B. -1 C. 1 D. 2
4、若已知抛物线与轴相交的其中一个交点是 A(x1,0),且其对称轴是x=m,则另一个交点B的坐 标可以用x1、m表示出来(注:应由A、B两点处 在对称轴的左右情况而定,在应用时要画出图象)
x2=2m-x1
x2=2m-x1
5、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点P1(x1,y1),P2(x2,y2), 若有y1=y2,则P1,P2两点是关于抛物线对称轴 对称的点,0与x1+x2关于 对称
几个重要结论:
1、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直线:
3、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点P1(x1,y1),P2(x2,y2), 若有y1=y2,则P1,P2两点是关于抛物线对称轴 对称的点,且这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2、若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是A(x1,0),B(x2,0), 则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离对称轴越近 函数值越大
A
离对称轴越近 函数值越小
1、如图函数 y=x2-x+m(m为常数)的图象 如图,如果x= a 时,y<0;那么x= a-1时, 函数值( ) A.y<0 B.0<y<m C.y>m D.y=m
1
∴a-1<0
A
B
B(x1+x2,0)

二次函数中对称轴的求解方法和性质

二次函数中对称轴的求解方法和性质

二次函数中对称轴的求解方法和性质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的图像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在二次函数的求解和性质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二次函数中对称轴的求解方法和性质,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对称轴的求解方法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y=ax^2+bx+c(其中a≠0),在该形式下,对称轴的求解方法如下:1. 第一步,将一次项系数b消去,得到y=a(x+h)^2+k的形式,其中h为平移横坐标的量,k为平移纵坐标的量。

2. 第二步,对于函数y=a(x+h)^2+k,对称轴的横坐标为-x-h,即对称轴方程为x=-h。

二、对称轴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具有以下性质:1. 对称轴是图像的一条直线,二次函数图像关于对称轴对称。

2. 对称轴将函数图像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左侧和右侧呈现出镜像关系。

3. 对称轴上的点到图像的任意点的距离相等,即对称轴上的点是图像关于对称轴的中点。

三、对称轴的应用对称轴的求解和性质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以一些典型问题作为例子进行介绍:例1:给定二次函数y=ax^2+bx+c,如果已知顶点坐标为(p,q),求对称轴的方程。

解:首先,根据顶点坐标的性质可得到顶点坐标满足关系式q=a(p-h)^2+k。

根据对称轴的性质,对称轴的横坐标为-x-h,即对称轴方程为x=-h。

从而可以得到以下等式:-h=p,解得h=-p。

因此,对称轴的方程为x=-p。

例2:某二次函数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已知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1,-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根据题目要求可得到a的值为-1,因为图像关于x轴对称。

又已知顶点坐标为(1,-2),代入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y=ax^2+bx+c,得到-2=a(1)^2+b(1)+c。

又因为顶点坐标满足关系式-2=a(1)^2+b(1)+c,解得b=0,c=-2。

因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

结论:本文介绍了二次函数中对称轴的求解方法和性质,并举例说明了对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题多问 一道二次函数经典题的50种问法

一题多问  一道二次函数经典题的50种问法

一道二次函数经典50问已知: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OA =OC =3,顶点为D 。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判断△A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XX(4)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BCP 的周长最小,求出点P 的坐标及△BPC 的周长。

(5)在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有一点N ,过点N 作直线//l y 轴,交AC 于点M ,当点N 的坐标是多少时,线段MN 的长度最大?最大值是多少?(6)在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CAN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7)在直线AC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四边形ABCN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8)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ADE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ADF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ABN ABC =S S △△,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1)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H ,使BCH ABC =S S △△,若存在,求出点H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AOQ COQ =S S △△,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BE平分△ABC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4)在抛物线上找一点F,作FM⊥x轴,交AC于点H,使AC平分△AFM的面积?(15)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K,在抛物线上有一点L,若使A、B、K、L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出K、L两点的坐标。

(16)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x=-1,交直线AC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若以A、M、N、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E的坐标。

二次函数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之积

二次函数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之积

二次函数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之积对称轴就像是抛物线的“中心线”,就好比一个舞台上,两边的演员对称着站,显得那么和谐。

你想象一下,在这个舞台上,有两个演员分别站在对称轴的两侧,他们的横坐标可是有点意思的。

这两个点,不仅位置对称,它们的横坐标相乘,嘿,竟然能得出一个恒定的值!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魔法的感觉?你知道吗,这种神奇的性质可是二次函数的一个宝贵财富,就像是金子般珍贵。

说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这个横坐标的乘积到底有什么用呢?好吧,咱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想象一下,假如你在参加一个游戏,目标是找到对称的两个点。

每当你找到一对,心里就会有一种“我真牛”的感觉。

这个乘积就像是你得到的积分,越多越好。

人生嘛,有时候就是需要一些对称,才能让我们感觉平衡。

你看,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在生活中找到那种“中间点”,就像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一样。

如果你在找朋友,或许你会希望他们在某些方面和你互补,或者正好对称。

这样,你们的关系就能像那条抛物线一样,保持着优雅的弧度。

这个横坐标的乘积不仅仅是个数字,它背后蕴含的意义可多了。

你就想象一下,假如你有两个朋友,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一个是活泼开朗,另一个则是沉稳内敛。

他们在一起,就像是那两个对称点。

虽然风格不同,但当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整个气氛立刻变得有趣又平衡。

这就是二次函数教给我们的智慧——在生活中,找到那些对称的点,不仅可以让自己收获更多的快乐,也能让身边的人感到愉悦。

理解这些公式和概念也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可能在课本上看得一头雾水,但当你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些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

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是拨云见日,特别爽。

谁说数学就得死记硬背?在生活中,咱们都能找到这些有趣的联系,反而会让数学变得更活泼,更有趣。

就像那句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咱们的学习也可以是充满乐趣的。

大家或许会觉得这些理论和生活的联系并不远。

它们就在咱们身边,随时都能用上。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咱们都能发现那些对称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二次函数对称轴典型问题练习题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一定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此类问题与区间和对称轴有关,一般分为三类:
①定区间,定轴; ②定区间,动轴,
③动区间,动轴.要认真分析对称轴与区间的关系,合理地进行分类讨论,特别要注意二次项系数是否为0.
第一类问题 二次函数中的动轴定区间 例一已知函数2
142+-+-=a ax x y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是2,求实数a 的值。

〖解答〗.3
106,310,2)1(,]1,0[,2,12/;,20,32,2)2
(,20,120;6,2)0(,]1,0[,0,02
,2,42)2(max max max 22或综上上单调递增函数在即时当故舍去矛盾与或得有即时当得有上单调递减函数在即时当对称轴为-==∴==∴>>≤≤-===≤≤≤≤-===<<=+-+--=a a f y a a a a a f y a a a f y a a a x a a a x y 第二类问题 二次函数中的定轴动区间
例二 函数f (x )=142-+-x x 在区间[t ,t +1](t ∈R)上的最大值记为g (t ).
(1)求g (t )的解析式;(2)求g (t )的最大值
(1)对区间[t ,t +1](t ∈R)与对称轴x =2的位置关系进行讨论: ①当t +1<2,即t <1时,函数f (x )在区间[t ,t +1]上递增,
此时g (t )=f (t +1)=-t 2+2t +2;
②当t ≤2≤t +1,即1≤t ≤2时,函数f (x )在区间[t ,t +1]上先增后减, 此时g (t )=f (2)=3;
例三
已知f (x )=)(2)34(2R a a x x a ∈+--a ∈R),求f (x )在[0,1]上的最大 值
()()()()()()2222[1]4122(1)3(12)241(2) 3.
t f x t t g t f t t t t t t g t t t t t g t >⎧-++<⎪≤≤⎨⎪-+->⎩
③当时,函数在区间,+上递减,此时==-+-,综上,=利用图象解得的最大值是()()()[]()()()()[]()()max max 4430342.30,140.34430341()43003430,10.12a a f x x f x f x f a a a a x a f x f x f a ⎡⎤⎣⎦≠≠
<><-⎡⎤⎣⎦若-=,则=,所以=-+由于在上是减函数,所以==若-,即,分两种情况讨论:ⅰ若-,即,因为对称轴=,所以在上是减函数,所以=【】=解析()()()()()[]max max 41()4300343112043231221124<<<0.243330,12a a x a a a f x f a a f x f a a f x ><>-<≤≤-⎡⎤⎣⎦⎡⎤⎣⎦-⎧ⅱ若-,即,因为对称轴=
,故又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即时,==-;②当,即时,==综上所述,在上的最大值是关
第三类 动轴动区间
例二 求函数)(a x x y --=在区间],1[a -上的最大值。

〖解答〗.4
,0,2;0)(,01,2.,4)2()(,12,12max max 2
2a y a a a a f y a a a a a x a x x y a a =><==≤<-≥+--=--=->∴->时即当时即当图象开口向下由已知 练习 已知函数f (x )=862+-x x , x ∈[1,a ]的最小值为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补充练习作业
1已知二次函数f(x)=ax2 – 6ax+a2 – 6在[0,4]上有最大值4,求函数最小值?
2已知二次函数f(x)=4x2 – 4ax+a2 – 2a+2在[0,2]上的最小值为3,求a.
3 求函数322+-=x x y 在[]1,+∈t t t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若函数1)(2-+=ax x x f 在[]3,0上的最小值为2-求实数a 的值
5关于x 的不等式0122>--ax x 在[]3,1∈x 上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6设()222+-=ax x x f 当[)+∞-∈,1x 时,a x f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7已知函数[]1,1,)1(23)(22-∈+-+=x a x a x x f
(1) 写出函数最小值)(a g 的解析式
(2) 若)(x f 的最小值为13求a 的值
8函数3)(2++=ax x x f 在区间[]2,2-的最大值为)(a g ,求)(a g 的表达式还可以求最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