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定价、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全成本法。

全成本法是指将所有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都分摊到产品上,按照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能够全面反映产品的成本,但也存在着计算繁琐、成本分摊不准确的缺点。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只将与产品数量的变动有关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上,而固定成本则不予考虑。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规模较大、产品种类较多的情况,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成本情况。

另外,还有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并进行成本控制。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直接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正确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确保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要不断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确保产品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总之,正确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定价、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企业在选择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确保产品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成本会计 第6-2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分批法

成本会计 第6-2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分批法

7月份发生工资费用26400元,制造费用94612元。
520批6月份投产60台,7月份全部完工 521批6月份投产20台,7月份未完工 522批6月份投产30台,7月份全部完工 601批7月份投产50台,7月份完工5台,按计划成本转出 602批7月份投产80台,7月份全部完工
另外,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601(本月完工5台,每台 单位计划成本分别为:直接材料292元、直接人工63元、制造费 用876元,合计1231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厂7月份各批产品成本
材料费用分配表
应贷科目
应借科目
520
521
基本
生产成本
522
601
602
合计
原材料(差异率为-3%)
计划成本
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
9000
-270
8730
5300
-159
5141
15000 10000 39300
-450 -300 -1179
14550 9700 38121
163.5 336.0125
产品成本计算表 年7 月
成本项目
A产品60件
总成本
单位成 本
C产品30件
D产品5台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 本
E产品80台
总成本
单位成 本
直接材料 29910 498.5 17385 579.5 1460
292 9700 121.25
直接人工 6810 113.5 9867 328.9 315
分批法按产品批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 每批产品的成本计算程序与品种法一样。
10
(二)分批法举例
某企业生产五批产品。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根据客户 的要求按定单分批组织生产,其成本计算采用一般的分批法。7月 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成本会计简答题答案

成本会计简答题答案

1、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答:产品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以及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

产品成本是前两部分价值之和(c+v)。

因此,从理论上说,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业已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此外,大多按时期发生的期间费用(例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难于按产品归集,基于简化成本核算工作的考虑,不计入产品的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2、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包括的具体内容。

答:成本会计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即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也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专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

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如果没有成本核算,成本会计的其他各项职能都无法进行.3、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答: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4、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

答:(1)辅助生产费核算需要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2)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第一种是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会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会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会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
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在会计上,有几种常见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首先,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适用于生产定制产品或小批量生产的
方法。

它将生产成本分配到每个作业或订单上,通过追踪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来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其次,过程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的情况,例如在流水线上生
产大量相似产品的情况。

这种方法将生产成本分配到生产过程的每
个阶段,通过计算每个阶段的成本来确定产品的总成本。

另外,标准成本法是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预期的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生产效率和成
本控制情况。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定行业或情况下使用的
成本计算方法,例如批次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等。

选择合适的
成本计算方法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特点、产品类型和管理需求。

总的来说,会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以确保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成本会计第六章分批法

成本会计第六章分批法

成本会计第六章分批法引言成本会计中,分批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成本的方法。

该方法将产品的成本分为若干个批次,通过对每个批次的成本进行核算,最终得出产品的总成本。

本文将介绍成本会计中分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步骤以及其优缺点。

原理分批法是将产品的成本按照不同批次进行划分,通过对每个批次的成本进行记录和核算,最终得出产品的总成本。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成本分摊到各个批次,根据批次的产量或作业量计算单位产品的成本。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产品的成本,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步骤分批法的应用步骤如下:1.确定分批计算的依据:根据具体的生产过程和管理要求,确定分批计算的依据,可以是产量、作业量等。

2.划分各个批次:根据分批计算的依据,将产品的成本划分为若干个批次,每个批次对应于一定的产量或作业量。

3.记录和核算成本:对每个批次的成本进行记录和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计算单位产品的成本。

4.汇总总成本:将各个批次的成本汇总,得出产品的总成本。

5.分析和应用成本信息:根据得到的成本信息,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决策,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优点分批法在成本会计中有以下几个优点:1.精确计算成本:通过将产品成本按批次进行划分,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产品的成本,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分析各个批次的成本,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3.明确成本构成:分批法可以将产品的成本按照不同的批次进行分类,明确了各个批次的成本构成,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分析和优化。

缺点尽管分批法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1.复杂性高:分批法需要对每个批次的成本进行记录和核算,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2.数据获取困难:分批法依赖于准确的成本数据,如果企业的成本记录和核算不够完善,很难获取到准确的数据,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成本分配方法问题:分批法需要对成本进行分配,如果分配方法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产生不准确的成本信息。

成本会计课件: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会计课件: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7.5 分步法
7.5.4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和计算程序 计算程序
7.5 分步法
按照半成品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综 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两种。
(一)综合结转法 1.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 先进先出法:以先入库的先发出这一假定为根据,并根据这种假定的 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和结存的半成品进行计价。 加权平均法:在计算半成品单位成本时,用期初结存数量和本期各批 收入数量作为权数的计价方法。 2.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 半成品的日常收发均按计划成本核算 (1) 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不仅要反映半成品收发和结存的数量和实际 成本,而且要反映其计划成本,以及成本差异额和成本差异率。 (2) 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对于所耗用半成品的成本,可以直接按照 调整成本差异后的实际成本登记;也可以按照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分 别登记,以便于分析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差异对本步骤成本的影响。
7.5 分步法
7.5.3 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1. 生产工艺可以明确地划分生产步骤 2. 大量大批的生产组织形式 3. 成本管理工作需要步骤成本资料
7.5.4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和计算程序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式生产企业,各步骤生产 的半成品既可转入下一步骤继续加工,也常常作为商品直 接对外销售;或不对外销售,但半成品同时为本企业的几种 产品所耗用;或要对同行业进行成本评比。
3.月末,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在产品的直接材料或生产 工时之和,等于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的直接材料和生产工 时数额。
7.4 分批法
7.4.7 简易分批法计算程序 1. 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账内除成本项目外,设生产工
时专栏,登记全部产品(即各批次产品之和)各成本项目累 计生产费用以及累计工时。 2. 按批号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3. 月末,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4.计算各批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某项间接费用,将其汇总,计算 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5. 将计算出的产成品成本从二级账和明细账中转出,本月未 完工的产品,仍保留在二级账中。 6. 根据各批产品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登记的完工产品生 产工时和应负担的间接费用,汇总登记二级账中应转出的 完工产品成本和生产工时数。 7.4.8 简易分批法举例 【例】见教材。

成本会计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成本会计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成本会计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成本会计是企业会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用于计算和监控企业的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而对于企业来说,准确计算产品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决策分析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成本会计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产品直接消耗的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中,而不考虑间接费用。

直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两个方面。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是指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人工工资成本。

通过将直接成本与产品数量相乘,即可得到产品的总成本。

直接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简单、产品种类单一的企业。

2. 准直接成本法准直接成本法在直接成本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间接成本的考虑。

准直接成本包括与产品直接相关的一些间接费用,如间接材料、间接人工等。

这些费用无法直接与某个产品相关联,但与产品的产生和运营密切相关。

准直接成本法通常通过成本分配的方式,将这些间接费用合理地分摊到各个产品上,以便更准确地计算产品的成本。

3. 全成本法全成本法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考虑了产品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时还包括一些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间接成本。

全成本法以实际发生的所有费用为依据,根据一定的分配规则,将各项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单位产品上,从而得到产品的总成本。

全成本法适用于产品种类较多、生产过程复杂的企业。

4.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础来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标准成本是指企业根据过去经验和实际情况确定的每个产品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所应具备的成本。

标准成本法通过与实际成本的比较,以及对偏差的分析,帮助企业监控和控制产品成本,实现成本的合理化管理。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比较稳定,且有较为详细的成本标准的情况。

5. 活动成本法活动成本法是一种按照活动驱动成本的方法,它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从而确定产品成本。

成本会计 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 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原材料分配练习(第一次)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直接材料共计624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256件。

单件直接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直接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直接材料10 500元。

单件产品直接材料消耗定额为:甲产品15千克,乙产品12千克.产量分别为: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

(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3、P80 课后习题1答案如下:(第二次)P80 课后习题2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式计算过程);填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注意:自己练习一下顺序分配法(答案如下)(4)会计分录P80课后习题3解析如下: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判断√ 1.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

×2.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方法的主要标志。

√ 3.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 4.单步骤生产由于工艺过程不能间断.因而只能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5.在多步骤生产中,为了加强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都应当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 6.在不同生产类型中,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的日期也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

√ 7.在单件和小批生产中,产品成本有可能在某批产品完工后计算,因而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而与生产周期相一致。

×8.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按其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大小,分为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

√9.受企业生产类型特点以及相应的管理要求的影响,产品成本讣算对象不外乎就是分品种、分批、分步三种,因而以成本计算对象为主要标志的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也只有三种,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0。

由于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的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因而只有品种法才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11。

毕金芳编撰成本会计学(人大第五版本)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毕金芳编撰成本会计学(人大第五版本)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毕金芳编撰成本会计学(人大第五版本\)期末考试复习题解析第一章总论001掌握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01.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002)。

A.废品损失/停工B.产品销售费用C.筹集资金费用D.行政管理费用【解析】BCD是期间费用;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

2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理论成本”内容的是(002)。

A.生产中耗用的原材料B.生产中发生的废品损失C.生产中支付劳动者的工资D.机器设备的折旧费【解析】“理论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正常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C+V,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制定新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09.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005)=014 01.产品生产成本是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

√(005)=002=014【解析】费用=日常耗费>成本=对象化的费用,误将管理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会导致当期利润增或减?误将非筹资活动发生的金融机构服务费、手续费、工本费、账户管理费等计入财务费用会导致营业利润减少。

×【解析】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三者混用不会影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增减变动,但不能公允反映要素费用的经济实质和经济用途。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0132.1成本核算要求013掌握正确划分支出、费用、成本的界限=310.在成本核算中,应该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以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费用,人为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

√(015)13.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016)。

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B.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C.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D.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解析】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是成本核算要求之一,还包括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会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练习一1.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2.资料:某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其生产工艺过程属于单步骤生产。

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该厂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厂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电力和机修劳务。

3.要求:(1)分配各种要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单位:元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劳动保护费30——其他45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0——供电车间50管理费用——办公费240——其他60财务费用——利息支出1500贷:银行存款 1 965表2 材料费用分配表20 ××年9月单位: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直接材料16 800乙——直接材料14 60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92供电车间26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消耗材料680——劳动保护440管理费用——消耗材料600生产成本——废品损失380贷: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29 880——辅助材料 3 792——其他材料28020××年9月单位:元3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直接人工6300乙——直接人工5040废品损失——乙126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945——供电车间1575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890管理费用3150贷:应付职工薪酬20160表4 折旧和大修理费用分配表 20××年9月 单位:元(注: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572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260 ——供电 520 管理费用 3120 贷:累计折旧7400 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 2220(2)根据在产品和原材料盘存表及其他有关资料,核算在产品和原材料的盘盈盘亏。

① 乙产品的在产品盘亏和毁损20件,按定额成本计价;在产品的单件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盘亏在产品的定额工时共为200小时。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区别和联系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具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两种方法。

一、区别1. 计算侧重点不同:基本方法主要侧重于核心的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这些成本可以直接与产品的制造过程相关联;辅助方法主要侧重于经营管理各环节的成本,如销售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等,这些成本不直接与产品的制造过程相关联,但对整体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计算形式不同:基本方法采用原始凭证法或综合成本法进行成本的记录和计算;辅助方法采用间接成本分摊法、标准成本法、活动基本成本法等对间接成本进行分配和核算。

3. 适用范围不同:基本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型经营,可以直接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辅助方法适用于各种经营模式,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各种管理环节的成本。

二、联系1. 共同目标: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都是为了计算和核算产品的成本,使企业能够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评估和决策。

2. 相互补充: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可以相互补充。

基本方法可以提供核心成本数据,而辅助方法可以提供非直接成本数据,从而给出更全面的成本分析。

3. 影响因素:无论是基本方法还是辅助方法,都需要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如销售量、产能利用率、投入产出比等。

这些因素可以对成本计算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计算中予以考虑。

三、相关参考内容1. 成本核算方法及应用- 《管理会计核算》(吴炎财,刘万水著)- 《成本会计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 成本计算应用案例- 《成本实战与管理》(郑光明,张长青著)- 《成本会计分析》(谢传良著)3. 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 《成本控制理论与实践》(吴春桃著)- 《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技巧》(韦彤清,赵云峰著)4. 相关研究论文- 《基于成本控制的企业经营策略研究》(林柔著)- 《制造业成本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李明著)总之,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在计算形式、计算侧重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成本会计如何计算产品成本

成本会计如何计算产品成本

成本会计如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总和。

成本会计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和跟踪产品的成本,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成本会计如何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和步骤。

1. 直接材料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制造产品的原材料直接成本。

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的方法是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加上任何与采购相关的货运和存储成本。

2. 直接人工成本计算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制造产品的工人的工资和相关的福利费用。

计算直接人工成本时,需要将工资和福利费用按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参与的时间进行分配。

3. 制造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间接材料成本是指不能直接与特定产品相关的材料成本,例如研磨液和清洁剂。

间接人工成本是指不直接与特定产品相关的人工成本,例如工厂管理人员的工资。

制造费用是指与整个生产过程相关的费用,例如工厂租金和维护费用。

为了计算产品成本,这些制造费用需要按照某种分配基础进行分配,例如按照直接劳动力小时数或直接材料成本的比例。

4. 分配制造费用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直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将制造费用直接分配给产品,根据产品所占直接劳动力或直接材料的比例。

作业成本法是将制造费用分配到作业或部门,然后再将其分配到产品。

标准成本法是根据预设的标准成本分配制造费用,然后将其分配到产品。

5. 计算产品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是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分配的制造费用相加。

这样就可以得到每个产品的成本。

在成本会计中,还有其他一些概念和方法,例如单位成本、差异分析和边际成本等。

单位成本是指每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可以用于决策和定价。

差异分析是根据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

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要的额外成本。

总结起来,成本会计通过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分配的制造费用来计算产品成本。

记账实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记账实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1.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

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

品种法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2、分批法也称定单法。

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

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

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而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成本管理对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是否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简化核算工作的要求,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一般可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即它将每一步骤的半成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并计算成本,因此,这一方法又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结转程序与品种法相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虽然能为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但成本结转工作量大,且最后完工产成品中的成本项目是综合性的,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更加大了核算的工作量。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在进行产品成本计算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和直接生产费用。

通过对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直接生产费用进行明细计算,可以得出产品的直接成本。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的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生产设备折旧费用、管理人员薪酬、办公场地租金等。

通过将这些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上,可以计算出产品的间接成本。

3. 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是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的变动部分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变动费用。

通过计算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边际成本,可以对产品的生产进行成本优化。

4. 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是指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即过去生产产品所发生的成本。

通过对过去生产成本的总结和分析,可以了解产品的历史成本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5.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应达到的成本水平。

标准成本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预测进行计算的,可以作为产品成本控制和评估的依据。

综上所述,产品成本计算可以采用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
边际成本法、历史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不同的方法,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 出
余额
第二第节二节
分批法
一、分批法的概念
分批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 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亦称订单法。


⑷ 根据各车间、部门工资结算凭证及应付福利费的计提办法,编制工资及福利
费用分配表,分配工资及福利费用,并登记有关明细账

⑸ 根据各车间、部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分配折
旧费用,并登记有关明细账。

⑹ 根据“待摊费用明细账”和“预提费用明细账”记录,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
费用分配表,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并登记有关明细账。
7410
制造 费用
1750
废品 损失
10800
合计
8190 24000 7410 8400 10800
24000 26000 1300
20
8400 10000 1250
8
7410 10250 1250
8.2
10800 12550
10.04
10800 50610
46.24
1200 24000 9600 9840 12048
7410
8400
10800
10800
8400 7410 10800
10800
10000 1250
8
10250 1250 8.2
12550 10.04
50610 46.24
9600 9840 12048
55488
表2
产品名称:乙
年 月日


3 1 月初在产品成本
31 根据分配表1
31 根据分配表2
31 根据分配表9
四、品种法的计算程序 和账务处理举例
㈠、品种法的计算程序

1.开设成本明细账

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
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
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A产品 年 凭单摘位:元 要
和在产品成本。
8.结转产成品成本

根据各成本计算单中计算出来的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
总表”,计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进行结转。
(二)、品种法举例
表1 产品名称:甲



月日
3 1 月初在产品成本
31 根据分配表1
31 根据分配表2
31 根据分配表9
31 根据分配表10
2.不要求分步骤提供产品成本信息 的多步骤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如管理上 只要求提供最终产品成本时,糖果厂、 小砖瓦厂、小水泥厂、小陶瓷厂的生产。
三、品种法的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是各产品的品种。
2.成本计算期:日历月;与会计周期一致, 与生产周期不一致。 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视情况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第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 基本方法
第一节
• 一、品种法的概念 • 二、品种法的适用范围 • 三、品种法的特点 • 四、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和账务处理举例
品种法
一、品种法的概念
品种成本法是按照产品的品种归集生产费用,计 算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二、品种法的适用范围
1.单步骤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比如: 发电、采掘、供水、供气、磨粉、铸造 等产品生产。
55488
100 2000 400 410 502
3312
表3 车间名称:供电



月日
3 31 根据付款凭证
31 根据分配表1
31 根据分配表2
31 根据分配表3
31 根据分配表6
31 待分配费用小计
31 根据分配表8
31 生产费用累计
31 合计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直接 燃料 直接 制造 合 材料 动力 人工 费用 计

根据在产品盘存表和其他 有关资料 ,计算在产品开盘盈、盘亏或毁损价值,
并从有关费用中冲减盘盈价值,将盘亏或毁损损失计入生产费用。
4.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⑴归集

⑵采用适当的方法(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5.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⑴归集

⑵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将分配结果登记在“基本生产
材料费用分配表
外购动力分配表
要 素 费 用 人工费用分配表
辅助生产 辅助生产
明细账
分配表
制造费用 明细账
制造费用 分配表
折旧费用分配表 其他费用分配表
摊提费用 摊提费用
明细账
分配表
丙种产品 成本明细账 乙种产品 甲成种本产明品细账 成本明细账
销售费用 明财细务账费用 明管细理账费用 明细账
3. 计算在产品开盘盈、盘亏或毁损价值

字 号
2008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
成本项目
月日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生产费用累计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 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B产品 年 凭单位摘 :元 要
证 字 号
月日
2008年6月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生产费用累计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 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
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上。
6.期间费用处理
• .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登记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明细账,归集和结转管理费用和财务 费用。
7.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

产品成本 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和“成
本计算单”上归集的生产费用,月末,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
31
本月生产费用小 计
31 生产费用累计
31 约当总产量
31 单位成本
31 完工产品总成本
产 量
直接
(件) 材料
2000 24000
24000
26000
1300
20
120 0
24000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燃料 动力
1600
8400
直接 人工
2840
7410

制造 费用
品 损
合计

1750
8190
24000
31 根据分配表10
31 根据分配表12
31 本月生产费用小计
31 生产费用累计
31 不可修复废品表12
31 在产品盘亏成本表4
31 生产费用净额
31 完工产品总成本
31 完工产品总成本
31 月末在产品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量 直接 (件) 材料
2000 24000
燃料 动力
1600
8400
直接 人工 2840
• 2 .分配各种要素费用。(P103)

⑴ 据货币资金支出业务,按用途分类汇总各种付款凭证,登记各项费用。

⑵ 根据领用材料的凭证和退料凭证及有关分配标准,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
分配材料费用,并登记有关明细账。

⑶ 根据各车间、部门耗电数、电价和有关的费用标准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分配外购动力费用费用,并登记有关明细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