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华东旅游报》作者:伍鹏我国海岛数量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961个(海南岛、港澳台除外),433个岛屿有常住人口,人口452万,大部分海岛居民以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为业。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以及中日、中韩、中越双边渔业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我国海洋渔业捕捞空间大幅缩减,大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渔民增收出现困难,海洋渔业和渔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处于交通不便的海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的压力更大,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旅游业在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发展的重点。我国不少岛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优越,海岛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目前,一些海岛先后开发了休闲渔业、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闲度假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部分海岛(如浙江的嵊泗列岛、桃花岛,广东的伶仃岛以及山东的长岛等)成了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海岛地区渔农民思想观念的提升,促进了渔农民的增收,改变了渔农村的村容村貌。但从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一些海岛的旅游开发效果并不理想。相反,部分海岛地区的无序开发对海岛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海岛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探讨科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完善和提高海岛旅游的档次,使海岛旅游发展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与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建设相结合,已成为海岛旅游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海岛旅游开发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旅游业所涉及行业的广泛性、海洋与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当前旅游业膨胀所造成的环境危机等,都要求海岛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海岛地区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必须严格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方针,认真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景区与海岛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海岛旅游开发要坚持应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方针,条件较好的岛屿先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岛屿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处理好当前开发与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问题。其次是必须严格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和海岛的综合管理,采取严厉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规范各种危及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另外,要通过优化生产结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适应的旅游活动来强化海岛的生态环境保护。二、海岛旅游开发应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相结合。海岛渔农村社区是开展海岛旅游的细胞,是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个和谐海岛旅游社区应包括社区居民全面参与、旅游管理规范、各主体之间利益分配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居民与游客关系和谐等方面。要促使旅游业的发展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相结合,首先,要拉长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将旅游业发展与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水产养殖加工、休闲娱乐、餐饮以及渔民转产转业、医疗、托老保险等结合起来,使旅游业向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其次,要创新经营机制,在旅游经营上打破单一生产的模式,采用渔村经济聚合型、企业拉动型(如公司+渔农户、企业+社区+渔农户等形式)、海洋生态经济型、股份合作制等结构形式来发展旅游业。另外,当地政府要通过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扶持,重点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效益好的海岛旅游项目,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以实现海岛旅游产业化、集约化和效益化的目标。我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人口近100万。浙江省舟山市作为全国唯一以群岛组建的地级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近年来依托境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普陀山的佛教文化的品牌效应,陆续开发了朱家尖岛、桃花岛、嵊泗列岛等海岛旅游景区,推出了一批旅游项目,并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正在致力于全国首创的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已初步建立海岛渔农村新型社区182个,在旅游发展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三、海岛旅游开发应坚持“一岛一特色”模式,旅游景区富有个性和地方特色才能够有长久的生命力。

我国目前的许多海岛旅游开发产品定位单一雷同,景区近距离重复建设严重,大多数海岛旅游缺乏有个性的包装和品牌策划。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马尔代夫的海岛旅游开发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是该国探索出了一个既符合该国特点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被称为“马尔代夫模式”。该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或度假村),一座海岛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备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等设施,致力于营造悠闲的度假胜地来吸引海外游客。借鉴马尔代夫等国家和地区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我国海岛旅游开发可以按照“一岛一特色”的模式,充分发挥海岛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深挖海洋文化内涵和海岛地方特色,逐步推出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精品,才能够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四、海岛旅游开发应以海洋文化为灵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

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海洋。随着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利用的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海洋文化和新生发展的海洋文化正在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海岛地区旅游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海洋文化这条主线,用海洋文化来塑造旅游的灵魂。要对海洋文化和海岛民间文化内涵做深层次挖掘,大力营造海洋文化氛围,开发具有海洋文化和海岛地方特色的海洋旅游产品(如休闲渔业、海洋宗教文化游、海鲜美食游、海洋旅游节庆、海岛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等),才能够使旅游产品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五、海岛旅游开发应大力打造海洋休闲旅游精品休闲度假旅游是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有利于改变传统单一观光旅游产品的缺陷,满足人们旅游多样性的需求。

我国目前的许多海岛旅游开发大都停留在观光的层次,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参与性强和最具海岛特色的旅游项目较少,海洋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有顺应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审时度视发展高端海洋旅游产品(如海钓业、游艇业、邮轮经济等),才能逐步改变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休闲渔业将渔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环境资源等进行优化配置,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健身、科普等与渔业有机结合,是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竞技型、休闲型旅游转变的有效形式,也是促进渔民转产转业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但大部分地区的休闲渔业存在规模小、品种单调、项目雷同、无序建设及管理失位等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立足长远,搞好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的发展规划,规划应与海岛地区的旅游规划和城乡规划相协调,使休闲渔业既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精品,又成为解决三农(渔)问题的途径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海钓业在我国沿海和海岛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一些沿海地区建设了一些垂钓设施和钓基地,建造了适合鱼类等海洋生物栖居的海底人工鱼礁和海上浮式游钓休闲平台。青岛、舟山等地还组织开展了一些海洋垂钓节庆活动,举办了一些国际国内海钓比赛。但海钓作为一个产业,在我国还远不成熟。主要表现在缺乏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海钓基地和海钓场所,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钓鱼方式传统等。要促使我国海钓业与国际接轨,还必须在加强规划,完善法规,建立健全海钓管理制度,健全海钓配套设施建设,保护好重要休闲鱼种资源量及其栖息地以及加大海钓的宣传力度等方面努力。

六、海岛旅游开发应该切实开发和保护好特色。

无居民海岛随着2003年7月我国第一部关于无居民海岛管理的国家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的出台(该法规在明确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允许个人或机构经过向有关部门申请,可以租用和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一股无居民海岛开发热已经在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悄然兴起。

我国许多无居民海岛具有礁美、石奇、洞幽、岸险、滩美等特点,自然风光独特,生态环境较好,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如何使数量众多的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各具特色,与当地旅游业发展相协调,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功能布局相一致,以减少开发中的盲目性、随意性,避免重复建设,是当前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