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点归纳

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一、提取DNA的溶解性原理包括哪些方面?1.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

①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有何特点?要使DNA溶解,需要使用什么浓度?要使DNA析出,又需要使用什么浓度?在0.14mol/L时溶解度最小;较高浓度可使DNA溶解;0.14mol/L可使DNA析出。

②在溶解细胞中的DNA时,人们通常选用2mol/LNaCl溶液;将DNA分子析出的方法是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缓慢注入蒸馏水,以稀释NaCl溶液。

酒精是一种常用有机溶剂,但DNA却不能溶于酒精(特别是95%冷却酒精),但细胞中蛋白质可溶于酒精。

2.从理论上分析,预冷的乙醇溶液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降解;二是降低分子运动,易于形成沉淀析出;三是低温有利于增加DNA分子柔韧性,减少断裂。

3.采用DNA不溶于酒精的原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将DNA和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4.提取DNA还可以利用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原理。

利用该原理时,应选用怎样的酶和怎样的温度值?蛋白酶,因为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水解蛋白质而不会对DNA产生影响。

温度值为60~80℃,因为该温度值蛋白质变性沉淀,而DNA不会变性。

补充:DNA的变性是指DNA分子在高温下解螺旋,其温度在80℃以上,如在PCR技术中DNA变性温度在95℃。

5.洗涤剂在提取DNA中有何作用?洗涤剂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从而瓦解细胞膜。

6.当鉴定提取出的物质是否是DNA时,需要使用什么指示剂进行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呈现蓝色。

原理总结:通过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溶解或析出DNA,可以从细胞中提取和提纯DNA;再利用酒精进一步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达到提纯的目的;最后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物质是否是DNA。

二、实验材料的选取不同生物的组织中DNA含量不同。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生物选修一的知识点归纳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 植物生殖:包括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指的是通过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的过程,涉及传粉、授粉、受精等过程;无性生殖则是指植物通过自体或外体的无性生殖器官繁殖后代,常见的方式有分株、扦插、走茎等。

2. 动物生殖:包括动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涉及交配、受精和胚胎发育等过程;无性生殖是指动物通过自体或外体的特殊细胞繁殖后代,常见的方式有二分裂、出芽、再生等。

3. 生物进化:包括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等。

进化理论是指生物种类和形态的改变是通过漫长的时间和逐渐的积累而产生的;自然选择则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传递有利基因给下一代;适应性进化则是指物种通过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的选择而逐渐改变。

4. 生态系统:包括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生物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层级;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群体和环境要素组成,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过程维持其稳定性。

以上为生物选修一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概述,具体内容可能还有其他细节和深入的内容需要学习和理解。

选修一——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选修一——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选修一——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介绍了遗传的研究,植物的发展以及动物的行为与特征。

本文整理了相关的知识点,希望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帮助。

第一节相对遗传论与进化论1. 弗里德曼定律:当一对同卵性染色体组成的染色体对在细胞分裂后每对染色体组合之间进行重组时,它们必然分成四种组合,即AA,Aa,aa和aa’。

2. 相对遗传论:它是通过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解释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定律,体现了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过程中遗传能力及表型多态性的原因。

3. 进化论:它是一套概括性的理论,认为实体与环境的协调作用下,种群的多样性可以被延续,由此产生了多样性生物物种的改变。

第二节植物的发展1.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由叶绿素和脱氧核糖核酸在水、空气、糖醛和其他能源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蛋白质、油类、氨基酸,并放出水分和二氧化碳。

2. 无性繁殖:通过不涉及性状的繁殖重组方式,即植物的倍性分裂繁殖,以及营养细胞的自我繁殖等,从而实现植物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繁殖的技术。

3. 同源重组:指植物分子中双链 DNA 所作的重组,即两段来源于一个细胞 DNA 时,DNase 酶将其打开后形成两个单链,并使它们再次缝合,从而形成新的染色体。

第三节动物的行为与特征1. 动物行为:它是指动物机体内外环境中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包括机能反应、行为反应等,它可以帮助动物适应环境,并保护自身的生存。

2. 理想生活模式:它是指一种理性的生活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得需求并保障安全,从而使动物能够有效地生存和发展。

3. 多元基因体系:它是指动物的遗传系统,即基因的表达由多个基因组成,分别有不同的性质,当它们存在时,就能影响动物的表现形式。

总之,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是涉及遗传学、植物发育和动物行为等诸多内容,本文就上述三个方面的知识点总结做出介绍。

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可以根据本文介绍的知识,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高中生物选修一的基本概念,更好地深入学习这门课。

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选修1知识点总结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实验原理1.酒精发酵的原理:①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表达式为:C 6H 12O 6+O 2→CO 2+H 2O+能量 ②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C 6H 12O 6→C 2H 5OH+CO 2+能量③ 酵母菌的营养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

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 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发酵的原理:① 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

表达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二、实验步骤1. 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 ,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 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 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7. 10 d 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8. 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 ℃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要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要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
要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要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三个主
要组成部分。

2. 细胞的代谢活动:细胞通过吸收、消化和利用营养物质进行能量合成和物质合成。

3.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单因素性状遗传、二因素性状遗传以及基
因互作等。

4.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由较低级的生物形态演化成较高级的生物形态的过程,涉
及到自然选择、物种形成等概念。

5.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体按照其形态、结构、遗传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
存在的多样性。

6.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非生物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系统。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要点:
1.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包括 DNA、RNA、蛋白质等的结构和功能。

2. 遗传工程:通过人为干预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例如转基因技术。

3. 免疫学:免疫学研究生物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和异位细胞的免疫反应。

4.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来开发和改良生产、医疗和环境
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5.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引起的生理异常和机体对疾病的反应。

6. 生物伦理学:生物伦理学研究生物科学在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方面的应用和影响,例如生命伦理和动物权益等。

7. 生物科学与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中的生物科学应用,例如培育优质作物和畜禽的技术。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很重要。

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 遗传和进化:遗传是指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特征,进化是种群在环境压力下逐渐改变的过程。

了解基因的结构、遗传规律以及进化理论等内容。

3.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4. 生物的稳态调节:生物体通过稳态调节来维持内稳平衡,了解生物体内的稳态调节机制、如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

5.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特性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技术。

了解生物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等相关内容。

6. 环境与生态: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还需了解如生态位、生态圈和生物相互关系等相关概念。

以上是高中生物选修一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细胞内液(2/3)和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3.人体细胞外液(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水、CO2、O2、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尿素、激素、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血浆蛋白、K+、Na+、HPO42-等【要点: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如血红蛋白、DNA、载体蛋白、糖蛋白、通道蛋白、细胞内特有的酶(如呼吸酶、ATP合成酶及与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细胞外直接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有孔道内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尿液、消化液、汗液等),消化酶位于消化道也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4.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770kP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

【要点: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②肾小球肾炎③局部代谢活动增强④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⑤毛细淋巴管堵塞(2)酸碱度(7.35~7.45):血浆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很多缓冲对有关,如H2CO3/HCO3-(主要)、HPO42—/H2PO4—。

(3)温度(37℃左右)5.内环境的作用: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9.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的知识点总结:
1.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 生物的起源:原核生物的起源、真核生物的起源、多细胞生物的起源
- 生物的进化:达尔文的进化论、突变与选择、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物种形成
2.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 生物分类的意义与方法:形态分类、进化分类、有关问题的解答和预测
- 生物界的分类与特征: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
- 动物界的分类与特征: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 植物界的分类与特征: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 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功能、DNA的复制、DNA的修复与修复机制
- 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的定义与概念、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
- 遗传的规律与模式: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染色体理论与遗传的综合规律、遗传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4. 生物的进化与适应:
- 进化过程与证据:化石记录与地层叠加、生物地理分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 进化的原理与方式:适应与进化、群体遗传学与微进化、分化与种的形成
- 生物的适应性结构与行为:适应体形、适应其他生理结构、适应行为
5. 生物资源与环境:
-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价值、受威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生物多样性
-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位与种间关系、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生物圈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与修复、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期末综合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期末综合复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知识点

1、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注意:(1)选择培养基:①特点:培养基中加入有利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抑制或阻止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②用途:选择出用于培养、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 (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 (2)鉴别培养基:①特点: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者化学药品;②用途: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2、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3、无菌技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1)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

原因: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化学药剂消毒法(如酒精、氯气、石碳酸等),紫外线消毒法(原理:破坏DNA的结构)。

(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分为灼烧灭菌法(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工具、试管口)、干热灭菌法(吸管、培养皿等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无菌水等,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3)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拔出锥形瓶瓶盖;在酒精灯火焰旁打开培养皿一条缝;打开的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平板冷却凝固后倒置。

4、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1)各营养成分都有且有一定的比例。

牛肉膏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等;蛋白胨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等;琼脂作为凝固剂。

(2)要将平板倒置的原因: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5、纯化大肠杆菌(1)纯化方法: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高中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组成、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等内容。

下面是高中生物选修一的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器的功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等。

3. 细胞的物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胞吞作用、胞吐作用等。

二、生物的组成1. 生物的化学组成:有机物、无机物、水、无机盐等。

2. 生物的功能组成: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核酸等。

三、生物的生长发育1.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

2. 细胞分化:干细胞、多能性细胞等。

3. 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发育规律、生长周期等。

四、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

2.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性别遗传等。

3. 染色体与遗传: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的性别决定等。

4.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论、自然选择等。

5.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的相似性等。

五、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位、生物群落、生态位等。

2. 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

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食物链、食物网、生物的能量转化等。

六、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 人类的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2. 生殖的过程:受精、胚胎的发育、胎儿的发育等。

3. 避孕与计划生育:避孕方法、计划生育政策等。

七、疾病与免疫1. 疾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寄生虫病、遗传病等。

2.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反应等。

3. 免疫与疫苗: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疫苗接种等。

八、生物技术1. 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

2. 农业生物技术:基因改良、转基因作物等。

3. 医学生物技术:基因检测、基因治疗等。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选修 1 知识点总结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实验原理1.酒精发酵的原理:①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表达式为:C6H12O6+O2→ C酶O2+H2O+能量酶②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C6H12O6→ C2H5OH+C2O+能量③酵母菌的营养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

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发酵的原理:①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

表达式为:酶C2H5OH+O2→CH3COOH+2HO;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二、实验步骤1. 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 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 ,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 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 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 CO 2 的产量非常大,因此 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

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 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 ,每天要拧松瓶盖 2~4 次,进行排气。

7. 10 d 以后 ,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 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 等工作。

8. 当果酒制成以后, 可以在发酵液中 加入醋酸菌或醋曲 ,然后将装置 转移至 30~ 35 ℃的条件下 发酵, 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高考选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高考选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高考选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选修1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OH+4O2→CH3COOH+6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2022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2022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必备知识 (1)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 (7)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必备知识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①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及比例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1)内环境的概念:由②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

a.血浆:③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组织液:存在于④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

c.淋巴液:存在于⑤淋巴管中,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内环境的作用:机体内细胞生活的⑥直接环境。

名师点拨(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3)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⑦蛋白质⑧无机盐(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各成分含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⑨蛋白质。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温度三个方面(1)渗透压:指溶液中⑩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⑪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⑫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⑬Na+和Cl−。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⑭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3−、H2CO3等物质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⑮37 ℃左右。

名师点拨(1)血浆渗透压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渗透压大致相等,故0.9%的NaCl 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又叫作生理盐水。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是对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学习,包含了丰富且实用的知识。

以下是对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果酒制作的原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₆H₁₂O₆ →2C₂H₅OH + 2CO₂+能量。

2、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乙醇氧化为醋酸,反应式为:C₂H₅OH +O₂ → CH₃COOH + H₂O。

3、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4、发酵条件的控制果酒制作:温度控制在 18 25℃,前期需通入氧气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后期无氧发酵产生酒精。

果醋制作:温度控制在 30 35℃,持续通入氧气。

(二)腐乳的制作1、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制作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3、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盐的用量、酒的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

(三)泡菜的制作1、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2、制作流程准备原料→配制盐水→装坛→封坛发酵。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按照用途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无菌技术包括消毒(如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等)和灭菌(如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

3、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筛选菌株选择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2、统计菌落数目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3、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计数。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消费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展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展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外表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进步,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OH+4O2→CH3COOH+6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展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时机。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响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参加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疑难解答〔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防止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时机。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一、必修本绪论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

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人教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基础知识归纳

[人教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基础知识归纳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实验原理1.酵母菌的细胞呼吸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表达式为:C 6H 12O 6+O 2→CO 2+H 2O+能量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C 6H 12O 6→C 2H 5OH+CO 2+能量2.酵母菌发酵的最佳环境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

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 最好是弱酸性。

3.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

表达式为:C2H 5OH →CH 3COOH+H 2O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二、实验步骤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 ,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 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 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7. 10 d 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酶 酶 酶 酵母菌18℃~25℃10~12d 醋酸菌 30℃~35℃ 7~8d8. 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 ℃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人教版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必修+选修1)

人教版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必修+选修1)

高2017级春期二轮复习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姓名:班级:一、基础知识回顾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时,植物的抗逆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降低。

二、易错警示:与水.无机盐有关的3个易错点1.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较弱;反之,生物新陈代谢缓慢,但其抗逆性较强。

2.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含量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3.神经调节中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是K+的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Na+的内流)为被动运输(协助扩散)。

若不做浓度梯度的特别说明,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专题02 糖类和脂质一、易错警示:与糖类.脂质有关的5个易错点1.糖类的合成场所有差异:叶绿体(葡萄糖.淀粉).内质网(糖基团).高尔基体(纤维素).肝脏(肝糖原)和肌肉(肌糖原)。

2.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代谢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3.ATP.RNA或RNA病毒中含“核糖”,DNA或DNA病毒如噬菌体中含脱氧核糖。

4.脂质中并非只有磷脂参与构成细胞膜,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5.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专题03蛋白质和核酸一、基础知识回顾1.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稳态与调节)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稳态与调节)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2.各种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名称所处的内环境细胞名称所处的内环境大多数组织细胞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或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3.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联系:2.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1)体液各组成之间的关系3.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中约90%为水、蛋白质(7%~9%)、无机盐(约1%)血液运输的其他营组织细胞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组织液中的物质返回血液循环系统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淋巴细胞血浆中的物质进入组织液养物质(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2)淋巴与组织液的化学成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蛋白),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特别提醒: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归纳①细胞内和细胞膜上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胞内蛋白和载体蛋白等膜蛋白;②属于外界环境的液体成分,如消化液中的特有成分等;③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溶液渗透压①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决定因素: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溶液渗透压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知识点总结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实验原理1.酒精发酵的原理:①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表达式为:C 6H 12O 6+O 2→CO 2+H 2O+能量②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C 6H 12O 6→C 2H 5OH+CO 2+能量③ 酵母菌的营养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

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 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发酵的原理:① 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

表达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二、实验步骤1. 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 ,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 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酶酶 酶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7. 10 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8. 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 ℃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如果找不到醋酸菌菌种或醋曲,可尝试自然接种,但效果不是很好。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口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三、注意事项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充气口出料口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1.2 腐乳的制作一、实验原理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营养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最适生长温度为15-18℃,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3.毛酶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二、实验步骤1.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

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隙。

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

气候干燥时,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但不要封严,以免湿度太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3.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15~18 ℃的地方。

毛霉逐渐生长,大约5 d后豆腐表面丛生着直立菌丝。

4.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去除包裹平盘的保鲜膜以及铺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热量和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

这一过程一般持续36 h以上。

5.当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连接在一起的菌丝拉断,并整齐排列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1。

将培养毛坯时靠近平盘没长直立菌丝的一面统一朝向玻璃瓶边,将毛坯分层盘立摆放在容器中。

分层加盐,并随层加高而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

约腌制8 d。

〔注: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有利于腐乳成型;盐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可以调味。

用盐腌制时,注意盐都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7.将黄酒、米酒和糖,按口味不同而配以各种香辛料(如胡椒、花椒、八角茴香、桂皮、姜、辣椒等)混合制成卤汤。

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为宜。

〔注: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8.将广口玻璃瓶刷干净后,用高压锅在100 ℃蒸汽灭菌30 min。

将腐乳咸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用胶条密封。

在常温情况下,一般六个月可以成熟。

三、注意事项1.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毛霉在豆腐(白坯)上的生长。

发酵的温度为15~18 ℃,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而适于毛霉慢慢生长。

毛霉生长大约5 d后使白坯变成毛坯。

前期发酵的作用,一是使豆腐表面有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二是毛霉分泌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有利于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水解为各种氨基酸。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通过腌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曲、酒酿),使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生成腐乳的香气。

课题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实验原理1.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杆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分裂方式是二分裂。

−酶2C3H6O3+能量反应式为:C6H12O6−→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产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和放线菌。

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

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适宜pH 、温度和一定Array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3. 一般在腌制10 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基础知识1. 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1)培养基的分类:·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2)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2. 无菌技术a.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b.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c.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①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

②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d.常用器具的灭菌方法: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干热灭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④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3.实验操作(1)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①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②倒平板操作:a. 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b.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大约需5~10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