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仿生模拟-光电转化及光解制氢研究
光合作用机制及人工光合作为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光合作用机制及人工光合作为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寻找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
光合作用作为一种自然界高效能源转化的机制,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光合作用的机制,并探讨人工光合作为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潜力。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
叶绿素吸收光子能量,激发电子,通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将电子转移到电子受体上,最终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产生氢离子和氧气,氢离子通过氢酶酶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完成光合作用的全部过程。
人们一直希望能够将光合作用这一高效能源转化机制应用于人工系统中,从而实现清洁能源的制备和利用。
人工光合作为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基于生物系统的仿生人工光合作用和基于人工材料的光催化制氢。
基于生物系统的仿生人工光合作用是指利用天然的光合作用机制,在人工系统中设计和构建光合作用系统。
研究人员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机制,制备了一系列仿生光合作用体系,包括光合蛋白、光合复合体等。
这些仿生光合作用体系在无机半导体材料上催化产氢反应,实现光解水制氢的过程。
仿生人工光合作用的优势在于其高效、可控性和环境友好性。
另一个方向是基于人工材料的光催化制氢。
研究人员将无机半导体材料合成成各种形状的纳米结构,通过调控这些纳米结构的能级结构和光吸收性能,实现高效的光催化制氢反应。
这些人工材料通常是通过合成方法调控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实现光能的高效转化。
利用人工光合作为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势和挑战。
首先,人工光合作的能源转化效率明显提高,接近甚至超过自然界光合作用的效率。
其次,人工光合作不受地理环境和季节的限制,具有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另外,人工光合作为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催化光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催化光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引言随着氢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制氢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其中,光解水制氢技术能利用阳光为能源来直接产生氢,因其无需化石燃料、节能环保而备受关注。
而催化光解水制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技术,在应用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催化剂的类型、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催化光解水制氢技术进行探讨。
催化剂的类型在催化光解水制氢技术中,催化剂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见的催化剂主要有金属催化剂、半导体光催化剂、复合催化剂等。
金属催化剂通常采用铂等金属,活性高,但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制氢应用中的推广。
因此,大量研究和开发工作也针对金属催化剂的替代品展开了。
半导体光催化剂常见的有TiO2、ZnO、CdS等。
其中TiO2是一种最广泛应用的催化剂,具有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优点,但光催化活性较低,需要加入其他催化剂进行改性。
ZnO催化性能较TiO2要高,但相应的稳定性较差。
CdS在吸收窄波长紫外线时显示出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但由于其毒性问题,应用受到了限制。
复合催化剂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进行复合制备而得到的催化剂,常见的组合有半导体光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的组合、生物催化剂和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组合等。
复合催化剂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性,提高氢的产量和选择性,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制氢催化剂。
制备方法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直接决定了催化剂的性能。
现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凝胶法、溶剂热法、水热法、柠檬酸盐凝胶法、微波法等。
凝胶法是一种常见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它具有相对简单、易于控制形貌和结构等优点,多用于制备金属催化剂。
溶剂热法则是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在溶剂中形成晶体而制备催化剂。
该方法所制备的催化剂结构空间尺度小,通常用于制备半导体光催化剂。
水热法是以水为反应介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反应溶液转化为针状、棒状等形态的催化剂。
柠檬酸盐凝胶法将柠檬酸盐作为凝胶化剂,与金属离子形成柠檬酸盐凝胶体系,加热处理后获得所需催化剂。
α-Fe2O3光电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研究进展
2017年第36卷第2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397·化工进展α-Fe2O3光电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研究进展王开放,刘光,高旭升,贺冬莹,李晋平(太原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24)摘要:光电化学池可以将太阳能以氢气的形式储存起来,其中稳定、廉价的催化剂是关键。
α-Fe2O3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较高的理论光-电转化效率,光稳定性好,在地壳中的储量丰富,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光电催化材料之一;但是它的导电性差、光生电荷寿命短、氧化反应过电位高,严重阻碍了其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电催化理论,然后重点综述了近些年α-Fe2O3纳米结构的制备技术,以及针对其不足所采用的改性方法,包括通过元素掺杂来增强α-Fe2O3的导电性,表面处理来降低氧化反应过电势或陷阱浓度,与其他材料复合来增加光生电压或催化剂表面积,最后对α-Fe2O3作为光阳极催化剂分解水制氢未来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指出多种手段的有效结合是提高其光电流密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赤铁矿;太阳能;光电催化;水解;氢气中图分类号:O614.81;O644.16;TQ1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7)02–0397–13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7.02.001Hematite photoanodes for solar water splittingWANG Kaifang,LIU Guang,GAO Xusheng,HE dongying,LI Jinp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Fine Chemicals,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Shanxi,China)Abstract: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 is able to turn sunlight into stored energy conveniently in the form of hydrogen,and the stable and low-cost photoanode catalyst is crucial in this device. Hematite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photoanode catalysts due to its suitable band gap,high theoretical solar to hydrogen efficiency,chemical stability under illumination and rich storage in earth.However,the poor conductivity,short photo-generated charge carrier lifetime and high turn-on voltage have limited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hematite severely.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basic mechanism of photoelectrocatalysis and energy band excitation,then it summarizes the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 α-Fe2O3 and the improvements on the photoelectrocatalysis property of hematite in recent years,including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by element doping,oxygen evolution overpotential or trap concentration reduction by surface treatment,and photo-induced voltage or specific area increase by coupling with other materials. The future developing perspectives of hematite are also presented,and multi-modified technologies are considered as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the photocurrent density.Key words:hematite;solar energy;photoelectrocatalysis;hydrolysis;hydrogen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扩大,全球能源的消耗仍然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但是化石燃料储量有限、生成周期长,难以满足持续大量的需求,而且常规能源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人类关注的焦点。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媒介,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然而,有效、经济地制备氢气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环保的制氢方法,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是利用光催化材料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实现光催化水分解制氢主要涉及两个关键步骤:水溶液中的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和将光生载流子转化为氢气和氧气的催化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催化剂是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例如,二氧化钛(TiO2)是广泛研究的光催化剂之一。
然而,纯二氧化钛表现出较大的能带间隙,仅能吸收紫外光,限制了其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应用。
为了拓宽光吸收范围,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改性。
例如,通过离子掺杂或负载适量的金属纳米颗粒等方法,改善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此外,一些新型的材料催化剂也受到了广泛研究。
例如,铁基或钼基催化剂在光催化制氢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这些新型催化剂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可见光,而且其优异的光电催化性能在提高效率和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方面具有优势。
除了光催化剂的研究外,反应条件的优化也是光催化水分解制氢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反应的温度、光照强度、溶液酸碱度等都对催化剂的性能和氢气生成速率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通过合理调控这些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光催化水分解制氢的效率。
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不仅依赖于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还需要对光催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机理的研究。
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人员可以发现反应中的中间体和活性物种,并理解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传递。
同时,计算手段可以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指导。
人工光合作用的最新技术突破
人工光合作用的最新技术突破人工光合作用是指受自然界光合作用启发,利用人工手段模拟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能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突破。
本文将就人工光合作用的最新技术突破进行详细介绍。
光电催化剂光电催化剂是人工光合作用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在光照条件下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实现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
近年来,科研人员通过材料设计与工程优化,不断提升光电催化剂的效率和稳定性。
其中,基于二维材料构建的复合结构光电催化剂成为研究的热点,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光吸收率、优异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等优势,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物拟态光合系统生物拟态光合系统是将仿生材料与生物分子相结合,模拟自然界植物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过程。
目前,研究人员已成功构建出一系列高效稳定的生物拟态光合系统,并通过调控材料结构和功能实现了对太阳能的高效转换。
同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生物拟态光合系统中的生物组分,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人工光合作用中的性能表现。
纳米材料在人工光合作用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在人工光合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纳米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光吸收率和载流子传输速率,还能够有效地催化反应过程,加速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换。
近年来,利用纳米材料构建的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在人工光合作用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太阳能转化器件,其利用量子点在受激辐射下产生多重载流子效应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研究表明,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具有窄带隙、强吸收性、宽波长调节范围等特点,在人工光合作用中表现出极大潜力。
未来,基于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构建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有望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太阳能转换。
结语通过对人工光合作用最新技术突破的介绍可以看出,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共同努力下,人工光合作用正在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成氢的原理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成氢的原理自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就万物生长靠太阳。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藻类植物在可见光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
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和材料都直接地和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
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就是自然界留给我们的光合作用的产物。
由于世界的飞速发展,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能源越来越短缺,这就激发了各国的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及其模拟的研究,只能从能源上考虑,光解水制造氢是太阳能光化学转化与储存的最好途径。
因为氢燃烧后只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是便于储存和运输的可再生能源。
如果把太阳能先转化为电能,则光解水制氢可以通过电化学过程来实现。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光,把光能转化为电能借助电子转移过程将水分解的。
从太阳能利用角度看,光解水制氢过程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而不是它的热能,也就是说,光解水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尽可能的利用阳光辐射中的紫外光和可见光部分,据此,太阳能分解水制氢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
一、光电化学池:即通过光阳板吸收太阳能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光阳板通常为光半导体材料,受光激发可以产生电子——空穴对,光阳极和对极(阴极)组成光电化学池,在电解质存在下光阳极吸光后在半导体带上产生的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向对极,水中的质子从对极上接受电子产生氢气。
二、光助络合催化:即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分解水的过程。
在绿色植物中,吸光物质是一种结构为镁卟啉的光敏络合物,传递电子通过醌类。
具有镁卟啉结构的叶绿素分子通过吸收680mm可见光诱发电荷分离,使水氧化分解而释氧,与此同时,质醌发生光还原。
从分解水的角度而言,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首先是应该通过光氧化水放氧储能,然后才是二氧化碳的同化反应。
由于氧化放氧通过电荷转移储存了光能,在二氧化碳同化过程中与质子形成碳水化合物中间体只能是一个暗反应。
只从太阳能的光化学转化与储存角度考虑,无疑光合作用过程是十分理想的。
因为它不但通过光化学反应储存了氢,同时也储存了碳。
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传统化石能源严重供给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寻找并研究新的清洁能源形式。
其中制氢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化方式,备受关注。
而光电化学制氢技术因其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势,已成为制氢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
本文将对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 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电化学制氢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等光源产生电化学反应来制取氢气的技术。
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光照射,产生激发态电子,激活电极表面的催化剂,从而促使催化剂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光照射导致半导体电极表面激发态电子的产生;第二步是激发态电子与催化剂进行反应催化产生氢气。
2. 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发展历程早在1972年,日本学者小林三雄等人就利用光电化学方法首次制氢成功。
自此,光电化学制氢技术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首次利用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电池成功制氢。
同时,从1995年开始,人们意识到采用光伏功率的光电化学制氢技术更加效率高、成本低。
近年来,随着新型光伏材料的不断应用,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已经具备了实际应用的技术基础。
3. 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研究重点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光电发电机的制备、光伏转换效率提高、反应器的优化等。
其中,光电极材料的研究是影响光电化学制氢效率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人们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了光电极材料的设计与优化: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制备光电极,增大电极比表面积,增强催化剂的作用;利用超能电子显微镜研究电催化机理;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光电极性能等。
这些研究为提高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4. 光电化学制氢技术存在的问题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难点。
首先,目前铂等贵金属催化剂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的电极上,这导致了成本昂贵。
生物制氢研究进展_产氢机理与研究动态1
化 工 进 展2006 年第 25 卷第 9 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生物制氢研究进展(Ⅰ)产氢机理与研究动态柯水洲,马晶伟(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科学与工程系,湖南 长沙 410082)·1001·摘 要:阐述了 7 类生物制氢系统的产氢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提高产氢率和产氢量的方法,介绍了国外最新的研 究进展。
光发酵生物制氢技术和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是研究的热点,而厌氧发酵由于产氢效率较高而成为最具 潜力的生物制氢技术之一。
光合–发酵杂交技术不仅减少了所需光能,而且增加了氢气产量,同时也彻底降解了 有机物,使该技术成为生物制氢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物制氢;光发酵;厌氧发酵 中图分类号:Q 939.9;TK 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06)09–1001–06Progress of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Ⅰ)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KE Shuizhou ,MA Jingwei(Department of Wat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Hunan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seven types of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e mechanism ,affecting factors ,methods of enhancement of hydrogen production as well as research progress. The recent studies are focused on photo fermentation and anaerobic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Anaerobic fermentation systems have the great potential to be developed as practical biological hydrogen systems due to its high hydrogen yield. A hybrid system using photosynthesis andfermentative bacteria can enhance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reduce the need for light. The process will be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Key words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photo fermentation ;anaerobic fermentation目前全世界所需要的 80%的能源都来自于化石 燃料,但其储量有限,且趋于枯竭。
仿生光合作用材料设计与合成研究
仿生光合作用材料设计与合成研究简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
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仿生光合作用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讨论仿生光合作用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光合作用材料的设计仿生光合作用材料的设计主要包括光吸收体、电荷分离界面和电荷传输体。
光吸收体负责吸收和转化太阳能,一般采用含有多个共轭体系的有机分子或半导体纳米晶体。
电荷分离界面负责将吸收到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一般采用钙钛矿材料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电荷传输体将电荷从电荷分离界面传输到电极上,一般采用导电聚合物或导电纳米线。
光合作用材料的合成光合作用材料的合成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和物理合成两种方法。
化学合成是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一般采用有机合成和无机合成两种路线。
有机合成主要是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将单体化合物聚合为高分子材料,如聚合物和共聚物。
无机合成主要是通过溶液法或气相沉积法将无机离子或无机分子转化为纳米晶体或薄膜材料,如钙钛矿材料和二维材料。
物理合成是一种通过物理方法将材料合成为薄膜或纳米结构的方法,如溅射法、热蒸发法和溶液浸渍法。
这些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生产。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仿生光合作用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光伏电池。
通过设计合成具有高吸收率和较长寿命的光吸收体,可以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同时,通过设计合成高效的电荷分离界面和电荷传输体,可以提高光伏电池的载流子传输效率和电荷注入效率。
在光电催化领域,仿生光合作用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光电催化剂。
通过设计合成具有良好的光吸收和光电转化性能的材料,可以提高光电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通过设计合成具有良好的载流子传输和电荷分离性能的材料,可以提高光电催化剂的光电转化效率和活性。
在生物传感领域,仿生光合作用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生物传感器。
光合作用的仿生模拟
其他新型太阳能电池
纳米金-卟啉-富勒烯组装体
Hasobe,JACS, 2005,127, 1216 有趣的问题:纳米金的功能
手机将用上菠菜电池 把太阳光能转 化成电能
2005年05月12日 10:49 竞报
菠菜营养丰富,人所共知;但是说菠菜可用来做电池,为手机和掌上电脑提 供绿色环保能源,听起来好像有些荒诞,但确也是不折不扣的事实。近日,美 国科学家们已经成功研制出“菠菜电池”,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手机里使用的 也许就是这种真正绿色的电池了。
1998.K.Tennakone, CuI,4.5%(simulated sunlight)
2003, 1993,M,Gratzel,N719-dye,10.58%(AM1.5) 2004,M,Gratzel,11.04%(AM1.5)
2003,M.Gratzel, 6.6% (AM1.5)
国际上各类太阳电池效率比较(2004年)
光电极:TiO2纳米粒子 薄膜,染料为联吡啶钌 配合物,及其他染料
load hu
e
•大比表面积 •单层吸附染料 •多孔性易于空穴传输 •纳米晶薄膜易于电子传输
Pt Counter
ITO
电解质
纳晶 TiO2
O OO O
e
染料
N
N
N
S C N Ru
N
N
C
S
O O
O Ti
O
TiO2
Dye molecule
钌为贵金属大规模制作成本必定会上涨目前尚未产业化1998sommelingetal1998mgratzelblackdye104am152001ahagfekttetal62am152002wkuboetal60am1520031993mgratzeln719dye1058am152004mgratzel1104am151976htsubomuraetalzno25at563nm1991mgratzeln3dye7179am151998ktennakonecui45simulatedsunlight2003mgratzel66am151993mgratzelreddye100am15tio2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发展简况811tio2染料敏化36有机太阳电池106164碲化镉13188铜铟镓硒7813非晶硅薄膜185212hit非晶硅单晶硅异质结122硅薄层14166硅带1115198多晶硅1317247单晶硅工业化效率实验室最高效率太阳电池类别国际上各类太阳电池效率比较2004年表20中国各种太阳能电池实验室研究的最高效率其他新型太阳能电池纳米金卟啉富勒烯组装体hasobejacs20051271216有趣的问题
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寻找替代能源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备受关注。
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方法,不仅能够解决能源问题,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基本原理。
该技术利用光催化剂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从而促使水的分解。
光催化剂通常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如二氧化钛(TiO2)等。
当光照射到光催化剂表面时,光子被吸收并激发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电子和空穴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反应中参与水的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然而,虽然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光催化剂的光吸收效率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光催化剂只能吸收紫外光,而太阳光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域。
因此,提高光催化剂的光吸收效率,特别是对可见光的吸收效率,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其次,光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光催化剂在分解水的过程中需要承受极端的条件,如高温、高压和酸碱环境等,因此光催化剂的稳定性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的光催化剂材料,以提高其稳定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产氢效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产氢效率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光催化剂材料,优化光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以提高产氢效率。
在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的研究中,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
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是将光催化和电催化相结合,通过引入外加电场来提高产氢效率。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水的分解,还能够利用电能进行氢气的产生。
虽然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在工业化应用方面仍面临许多挑战,如电极材料的选择和电极反应的控制等。
新能源光催化制氢技术研究
新能源光催化制氢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光催化制氢技术备受瞩目,因其无污染、高效、低成本等优点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新能源光催化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原理、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挑战。
一、研究现状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光催化制氢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光催化制氢技术已经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和企业都在积极地进行相关研究和应用。
其中,日本、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占据了领先地位。
以中国为例,近年来,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光催化制氢相关的研究。
目前,光催化制氢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内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并开始向工业化、商业化方向迈进。
二、原理光催化制氢技术是指利用光催化剂作为催化剂,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光催化剂通常采用纳米材料制备,如纳米二氧化钛(TiO2)、纳米氧化锌(ZnO)等。
当光照到纳米光催化剂表面时,可激发电子从其价带跃迁至导带,从而形成电子空穴对。
在此过程中,可促进水分子的光解,将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转化为氢气,同时析出氧气。
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 2H2 + O2。
三、应用前景光催化制氢技术具有无污染、高效、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氢能产业中。
目前,该技术已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光催化制氢技术可以在太阳能板上直接控制光合作用,提高太阳能板的光电转换效率。
另外,该技术也可以被用于城市的能源储备管理,通过将其与电力系统相结合,实现城市能源自给自足。
此外,目前还有研究者将光催化制氢技术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中,探索以氢气为燃料的汽车技术。
四、存在的挑战尽管光催化制氢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制氢效率的提升和催化剂的稳定性。
目前,光催化制氢技术制氢效率仍较低,尚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光催化制氢原理
光催化制氢原理一、介绍在可持续能源开发的背景下,光催化制氢成为一种备受研究和关注的新能源技术。
本文将介绍光催化制氢的原理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二、光催化制氢的定义光催化制氢是利用可见光或紫外光激发光催化剂的电子激发态,通过反应产生的自由载流子参与水的分解反应,最终生成氢气的过程。
主要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直接水分解,另一种是光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
2.1 直接水分解机制直接水分解是指光催化剂在光照下获得足够的能量,使得水的氢键断裂,产生氢气和氧气。
这种机制需要光催化剂具备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催化活性。
2.2 光解水机制光解水是指光催化剂在光照下通过一系列光电转换过程,间接地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光解水机制一般分为光生电子-空穴对机制和催化半反应机制。
三、光催化制氢的原理光催化制氢的原理主要包括光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和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和利用。
3.1 光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光催化剂的活性中心通常是由过渡金属离子组成的复合物。
这些过渡金属离子具备一定的电子结构,可以通过吸收光能使得电子激发到较高能级。
光催化剂通常会选择具有较低的禁带宽度和适当的导带和价带位置的材料作为活性中心。
3.2 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和利用当光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吸收光能后,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是光催化制氢反应的关键中间体,它们可以参与一系列的催化反应,如水分解反应或光解水反应。
这些反应最终导致氢气的产生。
四、光催化制氢的应用光催化制氢具有很大的潜力用于可再生能源转换和储存。
其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光催化制氢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光催化制氢可以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构建太阳能电池。
通过将光催化制氢装置与光伏电池串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实现能源的高效转换和存储。
4.2 光催化制氢在储氢材料中的应用光催化制氢可以产生高纯度的氢气,直接储存于储氢材料中。
这些储氢材料可以在需要氢气时释放出来,为氢燃料电池等装置提供燃料。
光电化学电池(PEC)催化全裂解水制氢技术研究进展东莞理工
光电化学电池(PEC)催化全裂解水制氢技术研究进展摘要:主要介绍太阳能光电学电池(PEC)分解水制氢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和光阳级、光阴极的选材要求及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该技术发展的一些因素催化电极的制备以及太阳能光化学电池的结构等一系列问题。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olar energy photoelectricity cell (PEC) split wat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ydrog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research status, and light Yang, material requirement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hotocatho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of catalytic electrode prepar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lar photochemical batteries a series of problems.关键词:PEC 制氢制备电池的结构前言在新能源领域中,氢能已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最理想的绿色能源,这是它的独特的优点所决定的.在所有元素中, 氢重量最轻,它能够以气、液、固 3 种形式存在, 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 ; 所有气体中, 氢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 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 ; 氮燃烧性能好 ; 氢气本身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水是其唯一产物, 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带来温室效应 ; 氢能利用形式多, 既可作为家用燃料, 又可用于航夭等.制氢的方法有许多种, 但如果能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制氢, 那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休系.太阳能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当为首选.太阳能可以通过分解水或其它许多途径转换成氢能, 即太阳能制氢.这包括许多方法,如太阳能光电化学电池分解水制氢、光化学催化制氢、太阳能生物制氢等, 其中太阳能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 ) 电池分解水制氢技术是很具前景的技术.这是因为PEC 技术是基于太阳能和水, 而这两种物质都是可再生的 ,没有副产品, 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技术相对比较简单;既可小规模应用, 又可大规模开发等等优点.因此,大力发展制氢技术, 特别PEC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光催化制氢
光催化制备氢气进展报告中文摘要太阳光光催化水解制氢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重要途径。
有效地实现可见光催化水解制氢技术的关键在于光催化材料的选择和光催化体系的选择。
本文介绍了光催化制氢原理,以及光催化剂在改性研究、光催化剂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制氢光催化改性光催化体系 TiO21引言随着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世界能源的消耗成倍增长,加速了化石燃料的枯竭,因而寻找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已刻不容缓。
在新能源领域中,氢能已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最理想的新世纪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这是因为氢燃烧,水是它的唯一产物。
氢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它广泛地存在于水、矿物燃料和各类碳水化合物中。
然而,传统的制氢方法,需要消耗巨大的常规能源,使氢能身价太高,大大限制了氢能的推广应用。
于是科学家们很快想到利用取之不尽、廉价的太阳能作为氢能形成过程中的一次能源,使氢能开发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科学家们发现了以光催化材料为“媒介”,能利用太阳能把水裂解为燃料电池所必需的氧和氢,科学家称这种仅用阳光和水生产出氢和氧的技术为“人类的理想技术之一”。
半导体制氢原理图1所示为半导体光催化制氢反应的基本过程:半导体吸收能量等于或大于禁带宽度的光子,将发生电子由价带向导带的跃迁,这种光吸收称为本征吸收。
本征吸收在价带生成空穴,在导带生成电子,这种光生电子-空穴对具有很强的还原和氧化活性,由其趋动的还原氧化反应称为光催化反应。
如图1所示,光催化反应包括,光生电子还原电子受体H+和光生空穴氧化电子给体D-的电子转移反应,这两个反应分别称为光催化还原和光催化氧化。
根据激发态的电子转移反应的热力学限制,光催化还原反应要求导带电位比受体的电位(H+/H2)偏负,光催化氧化反应要求价带电位比给体的电位(D/D-)偏正;换句话说,导带底能级要比受体的电位(H+/H2)能级高,价带顶能级要比给体的电位(D/D-)能级低。
在实际反应过程中,由于半导体能带弯曲及表面过电位等因素的影响,对禁带宽度的要求往往要比理论值大。
光催化制氢 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光催化制氢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光催化制氢是一种利用光能量来催化水分解产生氢气的技术,具有绿色、可再生、低成本等优点。
随着氢能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光催化制氢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光催化制氢的原理、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进行描述,引导读者了解本文的内容安排和逻辑顺序。
具体内容如下: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首先对光催化制氢进行概述,介绍其背景和意义;随后说明文章的结构,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归纳总结光催化制氢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光催化制氢的原理、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前景。
具体包括光催化制氢的基本原理、各种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氢气的产生机理和效率等内容。
同时还会对光催化制氢技术在能源领域、环保领域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和讨论。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同时展望未来光催化制氢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潜力,为读者提供启发和思考。
最后,以简洁而有力的结束语,概括全文内容,以达到完整性和鼓舞读者的目的。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光催化制氢技术的原理、现状和应用前景,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
通过对光催化制氢技术进行全面的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光催化制氢技术在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中的潜在作用,并展望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光催化制氢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正文2.1 光催化制氢原理光催化制氢是一种利用光催化剂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技术。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光能激发光催化剂上的电子,使其跃迁至价带或导带,从而产生活性氧和氢离子,进而促使水分子分解。
光催化产氢过程及其原位加氢反应体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催化产氢过程及其原位加氢反应体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当前的重要方向。
在太阳能领域,光催化产氢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能量转换方式之一。
光催化产氢技术通过利用太阳光能激发光催化剂的电子,使得水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氢气。
该技术兼具环保性、可持续性、可控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储能、汽车、化工等领域。
但目前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产氢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催化产氢过程中的反应机制和影响产氢效率的因素,进一步优化产氢条件,同时研究产氢和原位加氢反应体系的相互作用,提高整体能量转换效率,为光催化产氢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三、研究内容(1)采用不同类型的光催化剂(如金属半导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进行光催化产氢实验,研究产氢效率、产氢速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探究不同光催化剂的产氢机理。
(2)通过对光源强度、反应温度等条件的调控,优化光催化产氢的反应条件,提高产氢效率。
(3)基于调制过的产氢体系,探究原位加氢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反应效率的因素,寻找最优的反应条件。
(4)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分析原位加氢反应体系和光催化产氢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高整体能量转换效率。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包括:(1)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光催化产氢体系和原位加氢体系的反应机理和能量转换效率。
(2)利用光催化产氢实验判断不同光催化剂对产氢效率的影响,并通过调节相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产氢效率。
(3)运用实验方法,结合理论研究的结果,研究原位加氢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反应效率的因素,以寻找最优的反应条件。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光催化产氢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和影响产氢效率的因素,同时也将为原位加氢反应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机制研究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机制研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机制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于探索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寻找替代能源的研究变得尤为迫切。
其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转化方式,备受研究者关注。
在自然界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
光合作用是指在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中,光能被捕获并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并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尤尔辛分子中的高能化学键。
最终,这些高能化学键会被用于合成ATP(三磷酸腺苷)和NADPH(辅酶NADP的还原态),这些物质可以供给细胞进行其他化学反应。
除了光合作用,人们还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方式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其中,人工光合作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人工光合作用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在实验室中模拟和实现。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合成的光敏分子和催化剂,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过程,实现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在人工光合作用中,关键的步骤之一是通过光解水产生氧气和氢离子的半反应。
光解水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的过程。
这种光解水的过程非常重要,因为氢离子可以进一步被用来产生化学能。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分子组成复杂的催化剂,使其能够在光照下有效地催化水的分解反应。
这一步骤的研究是实现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关键之一。
除了光解水,人工光合作用还涉及将光能转化为化学键能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设计光敏分子来吸收和转化光能。
光敏分子通常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电子能级,使其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
当光敏分子吸收光能后,其电子会发生跃迁,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这个过程会激发光敏分子中的电子,形成高能态的分子。
接下来,高能态的分子可以与其他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通过设计不同的光敏分子和化学反应路径,研究人员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光能转化。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机制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人工光合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工光合成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人工光合成实验的操作步骤。
3. 研究不同光催化剂对人工光合成效率的影响。
4.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人工光合成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原理人工光合成是指利用光催化剂在人工条件下模拟自然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光催化剂在光照下吸收光能,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对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到催化剂表面,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实现化学能的储存。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光催化剂:TiO2、ZnO、CdS等- 水溶液:KCl、NaNO3、葡萄糖等- 光源:300W氙灯- 电化学工作站- 恒温水浴槽- 光度计- 移液器- 烧杯- 电流计- 电压计2. 实验仪器:- 光合作用装置- 气密反应器- 真空泵- 惰性气体罐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一定量的光催化剂,溶解于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 设置实验装置:将光催化剂溶液倒入气密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KCl、NaNO3、葡萄糖等水溶液,连接电化学工作站。
3. 启动光源:打开300W氙灯,照射反应器中的溶液。
4. 测量光电流:记录电流计和电压计的读数,分析光电流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5. 变化光催化剂:更换不同类型的光催化剂,重复步骤3和4,比较不同光催化剂的光合效率。
6. 控制变量实验:在光照强度、反应器温度等条件下,探究光催化剂的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电流与光照强度的关系: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电流也随之增加,表明光催化剂的光合效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
2. 不同光催化剂的光合效率:实验结果表明,CdS的光合效率最高,其次是ZnO和TiO2。
3. 光催化剂的稳定性:经过多次光照,CdS的光催化剂活性保持稳定,而ZnO和TiO2的光催化剂活性略有下降。
六、结论1. 人工光合成实验成功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2. CdS是人工光合成实验中效果最佳的光催化剂。
光合成人工合成及模拟模型
光合成人工合成及模拟模型从地球诞生到现在,太阳光就一直是地球上各种生命的能量来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来源。
近年来,人类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慢慢地开始探索光合作用的原理,并试图将其应用于人工合成等领域。
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将它们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整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反应式表示:6 CO₂ + 6 H₂O + 光能→ C₆H₁₂O₆ + 6 O₂其中,光能是光照射植物时提供的能量,反应需要叶绿素这样的光合色素和酶类辅助。
当叶绿素吸收到阳光时,其电子会受到激发,随后发生电子传递,最终通过酶类反应将其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这就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二、人工合成的挑战与现状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思考能源的问题,不断寻找新的能量来源。
在各种手段之中,人工合成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方向。
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过程,尝试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有机物。
但由于光合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光合色素的选择到反应条件的控制,均需要谨慎的筛选和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们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人工合成需要大量能量,但目前并没有一个特别高效的能量来源来支持它。
其次,在实验室中构建类似于植物细胞中那样完整、开放的反应体系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需要考虑到温度、缓冲剂、离子浓度、氧气供应等极其细节化的问题。
最后,在实验过程中,产物会被有害组分污染,比如氮气、氧气等,这也会对产物的产率和反应过程产生影响。
尽管面临如此多的困难,人工合成研究始终没有停下过步伐。
目前,人们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发现更高效的光合色素和更加稳定、自我调节的反应体系,从而提高产物的产率和纯度。
此外,利用生物工程学的技术,对合成体系进行改造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
三、光合作用的模拟模型除了人工合成之外,光合作用的模拟模型也是目前热点的研究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I
Thylakoid membrane源自ATP-aseTyrZ
PC
Mn4
4e-
2H2OO2+4H+
Lumen
光合类囊体膜的功能
2.光合作用原理
开尔文循环,CO2转化 还原型辅酶II
基质
细胞色素 光系统II
光系统I
类囊体膜
基质
ATP合成 酶
2.光合作用原理
高等植物Z型双光子推挽氧化-还原工作原理
67.4%
生物质能:6.9% 光伏:0.04%
0.0399% 5.35%
1.我国再生能源状况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能源组成的未来发展趋势
1.我国再生能源状况及未来的发展
再生能源的提升空间
太阳光辐射强度
太阳光谱(1.5 AM)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该电池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使用的硅片是由所谓的 “连续薄片熔液生长过程”在表面覆盖有金属结构势垒 的陶瓷衬底上外延生长得到。在240cm2电池面积上的 转换效率为12.2%。这种太阳电池目前已形成几MW 的生产规模。
5.非晶硅/单晶硅异质结(HITTM)太阳电池
2000年,日本三洋公司 利用太阳级纯度硅材料制备 高效HITTM太阳电池的研究 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利 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在面积 为100.5cm2的低成本n型太 阳能级CZ-Si片(1Ω·cm) 上制备出开路电压719mv, 效率为20.7%的HITTM太阳 电池。该电池为双面HITTM 结构电池,它创造了面积为 100cm2的太阳电池转换效 率最高的世界纪录。
1.我国再生能源状况及未来的发展
2019年中国常规能源消费比例
2.80% 7.40% 22.70%
67.10%
coal (煤炭)
oil(石油)
natural gas(天然 气) hydropower and other(水电及其他)
1.我国再生能源状况及未来的发展
可再生能源:3%(2019年)
波长(nm)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颜色
红 桔红
黄 浅蓝 深蓝
辐射等级
最好 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年辐射量(MJ/ m2)
≥ 6680 5850-6680 5000-5850 4200-5000
< 4200
日辐射量 (KWh/m2)
≥ 5.1 4.5 – 5.1
3.8 – 4.5
3.2 – 3.8
< 3.2
2019年全球销售量已接近400MW,其成本也已下 降到2.5美元/峰瓦(折合每千瓦时约0.09美元 )。 预计到 21世纪中叶,光伏发电量将占世界总发电量 的1/5。
国际太阳电池组件的产量与价格变化
Si原子
硅基光伏电池
PN结
N区
P原子
电子
价余电子 B原子
空穴
结电场 穴空
P区
P/N结太阳电池原理图
空穴 ++++
N区
-----
电子
P区
单晶硅吸收光谱 导带 价带
半导体Si带隙1.11 eV = 1.12 微米
•吸收77%的太阳光(截止波长 = 1.12 微米 ) •但43%的能量将变成热能 •反射损失 •电阻损失 •太阳能转化效率24% (0oC) •太阳能转化效率12% 室温
1.单晶硅太阳电池
太阳能 风能 水电 地热 生物质能
1.我国再生能源状况及未来的发展
占2019年中国能源总消耗量3%的再生能源 构成
Hydropower Wind power Biomass CH4 Photo-thermal Photovaic Other
0.08.78%69%6.963.%9%
7.13%
12.3%
最近,日本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用InSe 代替CdS 做为缓冲层在0.179cm2的面积上制备出 效率为13.0%的CGIS薄膜太阳电池是一个可喜的进展 。 此外,由于In、Se和Ga都是比较稀有的贵重金属,一 旦进行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其成本 和来源都是个问题。
还原性
氧化性
长程 不可逆
叶绿素分子及其吸收光谱
金属镁为普通金属
自然界不用贵金属!
光合细菌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
2.光合作用原理
时间尺度
取材方便,构造精密,造化之功
3. 光伏电池原理及现状
•半导体太阳能电池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其他新型太阳能电池
光伏
目前光伏产业已与资讯、通信产业一起, 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近五年增长率超过40%,
7.碲化镉(CdTe)太阳电池
碲化镉带隙宽度为1.45eV,具有极高的光吸收系数, 1μm厚的薄膜足以将99%的可利用的太阳光吸收掉,是一种 非常理想的光伏太阳能转换材料。
美国NERL 于2019年, 制出16.4%的CdTe薄膜太阳电池, 是这种电池的最高实验室效率。
单晶硅太阳电池在国际光伏市场上长期占据主导 地位。实验室制备的最高效率为24.7%;目前工业化 生产的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效率在13%-16%之间。
制约因素:单晶硅成本高
2.多晶硅太阳电池
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多晶硅太阳电池的转 换效率已达到11-15%的水平。
2019年,多晶硅太阳电池在国际光伏市场所占 的份额首次超过了单晶硅太阳电池,并且这种差距 还在逐年拉大。
太阳光能利用的主要途径
光热效应
塔式温差气流发电
U形曲面聚光反射加热
真空热管
2.光合作用原理
光驱动电荷分离 电荷传递 能量转化和储存
光合作用原理
2.光合作用原理
CO2 + nH2O
O2 + (CH2O)n
hν
2H+ +NADP NADPH+H+
hν
2e-
Stroma
Cytb6f
PSII Q Complex
其他种类半导体电池
铜铟(镓)硒(CIS/CIGS) 碲化镉(CdTe)太阳电池
砷化镓AsGa
6.铜铟(镓)硒(CIS/CIGS)薄膜太阳电池
当前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研究和发展所面临的 主要问题就是寻找一种便于产业化、可大面积、均匀 沉积器件级质量的铜铟镓硒薄膜的技术。这也是铜铟 镓硒薄膜太阳电池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生 产必须克服的最大壁垒。
优点:采用多晶硅的铸造工艺,成本大大降低
(150公斤铸硅锭)
3.硅带太阳电池
目前,EFG硅带太阳电池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 12MW/年的水平,生产线上制造的面积10cm×10cm 的EFG硅带太阳电池的平均效率为14%,与使用传统硅 片制成的电池效率相当。
4.硅薄层(Silicon filmTM)太阳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