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受体与肿瘤微环境研究进展_顾炎
肿瘤微环境中周细胞参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715:42:37 网络出版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34.1086.R.20230926.1428.012肿瘤微环境中周细胞参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章 腾1,宋梦瑶1,钱 程1,赵 杨1,2,陆 茵1,3,4(南京中医药大学1.药学院,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2.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3.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4.江苏省中医药与再生医学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3)收稿日期:2023-05-11,修回日期:2023-07-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2003991);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配套资助项目(NoXPT82003991);江苏省特聘教授资助项目(No01303802100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NoKYCX 1794)作者简介:章 腾(1999-),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中药抗肿瘤药理,E mail:ZT1480283412qq@163.com;陆 茵(1963-),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抗肿瘤药理,通信作者,E mail:luyingreen@njutcm.edu.cndoi:10.12360/CPB2022080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10-1819-05中国图书分类号:R329 24;R364 3;R730 2;R73 37摘要:周细胞是血管壁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控血流量、清除或吞噬细胞碎屑等作用,是一种包裹全身毛细血管的收缩细胞。
它控制血管通透性并参与血管的发育,是血管生成和血管功能的重要调节者和潜在药物靶点。
周细胞也被认为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肿瘤生长和远端转移过程中。
因此,该文对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周细胞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靶向周细胞治疗肿瘤进行综述,以期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肿瘤生长、扩散、转移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关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为肿瘤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来源和功能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细胞垃圾,调节炎症反应等。
在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被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其来源包括循环中的单核细胞、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等。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泌细胞因子、吞噬肿瘤细胞、调节肿瘤微环境等。
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
这些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影响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免疫逃避等多个方面。
1.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IL-6能够激活肿瘤细胞中的信号传导途径,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MCP-1也能够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迁移来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
2.调节肿瘤微环境: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应答。
IL-10和TGF-β能够抑制T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TNF和IL-6等细胞因子也能够影响肿瘤周围的炎症反应,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影响肿瘤治疗效果: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能够影响肿瘤治疗的效果。
IL-6和TGF-β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对放疗和化疗的耐药性,从而降低治疗效果。
针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肿瘤生长和治疗的影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抑制策略。
《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调节水凝胶用于肿瘤的二区近红外光热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调节水凝胶用于肿瘤的二区近红外光热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调节水凝胶用于二区近红外光热免疫治疗的高质量范文一、引言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方式,其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抗肿瘤。
然而,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免疫抑制因素却极大地削弱了这种治疗的效果。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使用具有二区近红外光热特性的水凝胶进行肿瘤的免疫治疗。
该水凝胶不仅能够有效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因素,还能通过光热效应对肿瘤细胞进行热杀伤,从而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二、材料与实验方法(一)水凝胶材料合成与表征本文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制备了具有二区近红外光热特性的水凝胶。
该水凝胶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在二区近红外光(如NIR-II区)照射下能够产生足够的光热效应。
此外,水凝胶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
(二)水凝胶调节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因素为了探究水凝胶对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因素的调节作用,我们采用了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进行研究。
在细胞实验中,我们分别对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如Treg细胞)和具有杀伤肿瘤作用的细胞(如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观察水凝胶对它们的影响。
在动物模型中,我们将水凝胶植入肿瘤组织中,观察其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对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
(三)二区近红外光热免疫治疗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水凝胶能够产生足够的光热效应,从而对肿瘤细胞进行热杀伤。
同时,水凝胶中的某些成分还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因此,通过结合二区近红外光热治疗和免疫治疗,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并抑制其复发。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一)水凝胶的表征与性能分析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表征手段,我们证实了所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二区近红外光吸收性能和光热转换效率。
此外,该水凝胶还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为后续的肿瘤治疗奠定了基础。
(二)水凝胶调节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因素的作用机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我们发现水凝胶能够有效降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因素,如Treg细胞的含量。
免疫细胞-幻灯片-(3)(1)
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1)细胞毒作用, 可识别和杀伤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2) 免疫调节作用:活化后释放IL-1、IL-2、 IL-3、IL-4、IFN-γ、TNF等细胞因子,调 节免疫应答
4.Th 、 Tc、Treg
Th细胞 根据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分为 Th1、Th2、Th3和Th17。Th1细胞偏向于 分泌IL-2和IFNγ;Th2细胞偏向于分泌IL-4、 IL-5 、 IL-6 、 IL-10 ; Th3 细 胞 分 泌 TGF-β 发挥负调节作用;Th17分泌IL-17
磷脂酰丝氨酸
Toll样受体:识别G+菌肽聚糖、磷壁酸和病毒RNA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
调理性受体:IgG Fc受体、补体受 体
细胞因子受体
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 参与和促进炎症 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加工提呈抗原并启动适应性 免疫调节作用
二、树突状细胞
5.Fc受体 成熟B细胞表面可表达IgG的Fc
的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IgG的Fc段 结合,有利于B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和识别。
6.MHC分子 MHC-Ⅰ和MHC-Ⅱ分子
7.丝裂原受体 美洲商陆和LPS的受体
(三) 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根据CD5的表达与否分为:B-1和B-2细胞 B-1细胞: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表达CD5与
树突状细胞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树突状细胞功能
提呈抗原与免疫激活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耐受的维持与诱导
三、NK 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是不同于T、B 淋巴细胞的第三类淋巴细胞。
固有免疫中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_当代免疫学中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1 PRR 进化的保守性
1. 1 LRR 进 化 的 保 守 性 T o ll样 受 体 ( T o ll like recepto r, T LR )胞膜 外区 由 数目 不等 的 富含 亮氨 酸 重复 序 列 ( leuc ine rich repea t, LRR )组成, 主要行使识别配体, 以及 与其他辅 受 体 ( co receptor)结合形成受体复合物 。胞质区 内含有 To ll IL 1 受体结构 域 ( T o ll IL 1 receptor dom a in, T IR 结构 域 ) , T IR 具 有嗜同性相互 作用 ( hom oph ilic interaction), 藉此 来募 集下 游 含有 T IR 的信号分子, 组成信号复合 体 ( signalosom e )。此外, LRR 结构域也见于 N LR 家族的各个成员。
ISSN 1007- 8738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Ch in J C ellM o l Immuno l) 2006, 22( 1)
1
专家论坛
固有免疫中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文章编号: 1007- 8738( 2006) 01- 0001- 03
当代免疫学中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金伯泉 (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陕西 西安 710032)
委员, F IM SA 执行委员. Em ai:l imm u_ jin@ fmm u. edu. cn
使植物产生针对广谱病原体感 染的抵 抗力, 或通 过诱导 细胞 死亡, 以防止感染的扩散。有趣 的是, 存在于无 颚鱼 ( jaw less fish)的 LRR, 具有多态性, 组 成了无 颚鱼可变 的淋 巴细胞 受 体 ( var iable lymphocyte receptor, VLR ), 参 与对抗原 的识别 和 迟发型超敏反应。 1. 2 TIL 进化 的保守 性 W h itham 等于 1994 年报 道了从 烟 草中克隆出植物疾病抵抗基因 ( p lant disease res istance gene) N 基因, 使烟草对烟草花叶 病毒 ( tobacco m osaic v irus, TM V ) 产 生抵抗力。N 基因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31 400, 包括 1个 T IR 结构 域, 1 个核 苷 酸结 合 点 ( necleotide bind ing s ite, N BS) 以及 14个不完整的 LRR。该蛋白 的结构表明 N 蛋 白信 号转导以及 TM V 抵抗是 通过 T IR 结构 域所介 导的。 IL 1RⅠ 基因于 1988年克隆成功, 1991年发现果蝇 T o ll分子 中含有 1 个与 IL RⅠ胞质区同源的结构域, 称之 为 T o ll IL 1受体 结构 域 ( T IR )。在果蝇中已发现多种分子具有 T IR 结 构域, 如 18 W、T ehao以及 M st P rox等。从植物到 果蝇, 从低等动物 到哺 乳类动物, T IR 结构域是胞内信号转导的起始点 。
炎症_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_曹雪涛
炎症、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曹雪涛作者简介 曹雪涛,免疫学专家。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对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开展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创新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
从人DC cDNA文库中自主发现多条全长新基因并研究了其中20余条的功能,发现的12种新分子获得HU GO命名。
提出了免疫与基因治疗肿瘤的新途径并开展了其应用研究。
以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112篇,此外,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在N at M ed等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上述论文被SC I他引833次。
编写和共同主编专著3部,参编10部。
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3)、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1)、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8)和二等奖2项(1992, 2000)、国家 类新药证书2个、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0项。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间的关系一直是肿瘤免疫学关注的热点。
肿瘤细胞是怎样与免疫细胞发生作用的,是如何被识别、呈递的,而免疫细胞又是如何活化、清除和杀伤这些异常细胞的,这些都是肿瘤免疫学关注的问题。
肿瘤免疫学能够为肿瘤临床提供哪些指导或帮助呢?我认为,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是信号转导和肿瘤的免疫逃逸。
我们过去更多地关注于对肿瘤细胞个体或免疫细胞个体的研究,而现在我们逐渐认识到,应该将它们放在同一个微环境中来研究。
一、炎症与肿瘤的关系现有研究表明,炎症的发生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最典型的一个临床实证就是炎症性肠病(I BD)。
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患者免疫功能增强,但肿瘤发生率反而升高,这使人们对传统观念产生了质疑,并导致了学者们真正关注炎症与肿瘤的关系问题。
后来发现,炎症可以促进许多肿瘤,特别是上皮炎肿瘤的发生,慢性炎症的作用尤为突出。
现在许多研究证明,在天然状态下,TNF- 促进肿瘤的发生,而并不起治疗作用。
胞内模式识别受体NOD2在皮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N O D s 包 含有 2 0多 个蛋 白 . 其 中对 N O模式识别受体 , 可 以特异 性地 识别 病 原微 生物 的抗 原分 子 。 激活 N F — K B等核 转 录 因子 ,介导 抗 菌肽 如 B防御 素 2 h u ma n b e t a — d e — f e n s i n 一 2 , h f 3 D 一 2 )和一 系 列 炎症 因子 如 肿瘤 坏 死 因 子一 仅 ( t u m o r 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 一 0 【 , T N F 一 ) 等 的生成 , 加 强宿主 的防御功能 ,在介导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 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的桥梁【 1 _ 3 ] 。 随着研究 的 不 断 深人 , 发 现其 与 多种 皮肤 病如 早 发性 结节 病 、 B l a u 综合征 、 麻 风 等疾 病 的发生 发展 密 切相关 。因此 , 通 过 对 N O D 2 与这些相关皮肤病具体关系的研究 , 可以对 这些皮肤病 的发病机制作进 一步 的阐明. 有助 于提出
新 的治疗 方法 。 1 N O D 2及 其配体
究的较多。N O D 2由位于人染色体 1 6 q 1 2 上的基因编 码。 共 含有 3个 结 构 域 : 氨基 端 含 有 两 个 C A R D结 构 域 ,是信号传递位 点 ,可招募半胱氨酸蛋 白水解酶 ( c a s p a s e ) ,与效应分子相互作 用激活下游 的信号通 路; 中间的 N O D蛋 白, 为核苷酸结合位点 , 含 P环 ( P — l o o p w a l k e r A b o x ) 和 Mg 2 结合 位 点 ( w a l k e r B b o x ) , 可诱导蛋 白自身寡聚化 , 这对激活 N F — K B等核转录因 子 以及 介 导炎 性 物 质 的释 放 是 必 需 的 。如 果 发 生 突 变, 将 导 致 自身 炎 症性 疾 病 : 羧 基 端 为 富 含 亮 氨 酸 重 复序列 ( 1 e u c i n e — r i c h r e p e a t s ,L R R s ) 的结构 域 , 用来 识 别 各种 配体 [ 5 1 。 已知 N O D 2的最 小 识 别 配 体 是 细 菌 细胞 壁 肽 聚 糖 中 的胞 壁 酰二 肽 ( m u r a my l d i p e p t i d e ,MD P ) 。M D P 广 泛 存在 于各 种 细菌 中 。 有 3种异 构 体 . NO D 2只能 识 别 其 中的 MD P — L D结构 ,不 能识 别 其他 2种异 构体 : MD P — L L和 MD P — D D [ 6 -  ̄ 。 此外 . N O D 2 还 可 以识别 某 些 真菌的组份 , 如烟曲霉的分生孢子[ 8 1 。
固有免疫中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当代免疫学中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IS 0 7— 7 8细 胞 与分 予 免疫 学 杂志 ( —nJC l M l n— n12 0 , 2 1 S N10 8 3 C i el o l l o)0 6 2 ( h mu
・
专 家论 坛 ・
文章 编号 :10 0 7—8 3 ( 0 6 0 — 0 1 0 78 2 0 ) 1 00 — 3
12 TL进化 的保守性 . I
Wht m 等 于 19 ia h 9 4年 报 道 了 从 烟
草 中 充 隆 出 植 物疾 病 抵 抗 基 因 ( ln d es rs tnegn ) pat i ae eia c e e N s s
基 冈 , 烟 草 对 烟 草 花 叶 病 毒 (oac l a i s MV) 使 t con si vu ,T b o e r 产
模 式 识 别 受 体 是 整 个 崮有 免疫 应 答 研 究 的 枢 纽 。一 日在 | 基 因和 分 子 水 搞 清 P R 的 结 构 和 分 布 ,便 台 力 地 把 P R R R 相 应 配 体 的 鉴 定 同 P R 介导 的信 号转 导 、 冈 凋 节 以 及 生 物 R 基 学 活 性 有 机 联 系起 来 。不 仪 如 此 ,固台 免 疫 应 答 的 启 动 又 调 节 和 参 与 了适 应 性 免 疫 ,大 大 加 深 了人 们 对 精 细 而 复 杂 免 疫 网络 的认 识 ,更 全 面 地 _解 某 些 临 床 免 疫 卡 关疾 病 的 发 病 机 『 甘 制 , 而 为 寻找 诊 断 、预 防 和 治 疗 免疫 相 关 疾 病 的 新 策 略 提 从
迟 发 型超 敏 反 应
从 M (nk v18 eh io 3年 发现 吞 噬 细 胞 的 吞 噬 现 象 至 今 ,固 - 8
CSF-1及其受体在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CSF-1及其受体在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①沈婧怡蒿艳蓉②(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001)中图分类号R73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1)10-1256-05[摘要]肿瘤微环境,即肿瘤细胞产生和生活的内环境。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SF-1又称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多种组织和细胞中广泛表达。
CSF-1与其受体CSF-1R结合之后,不但能够促进髓样细胞增殖分化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还可以抑制树突状细胞(DCs)的最终成熟,从而影响肿瘤微环境,加速肿瘤进展。
CSF-1/CSF-1R抑制剂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肿瘤的发展,并协同促进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CSF-1/CSF-1R;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TAM;MDSCs;DCsProgress of CSF-1and its receptor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immuno-therapySHEN Jing-Yi,HAO Yan-Rong.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530001,China [Abstract]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the internal milieu in which tumor cells arise and live.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immune cells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umorigenesis and malignant progression.CSF-1,also known as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is widely expressed in various tissues and cells.CSF-1and its receptor CSF-1R not only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yeloid cells into TAM and MDSCs,but also inhibit the final maturation of DCs,thereby affecting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accelerating tumor progression.The use of CSF-1/CSF-1R inhibitors has largely delayed tumor progression and synergistically contributed to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Key words]CSF-1/CSF-1R;Tumor microenvironment;Immunotherapy;TAM;MDSCs;DCs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网络,它由肿瘤细胞、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受体构成。
TGF-β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这 些细 胞 的聚集 、 激 活 和功 能 方 面 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
本 文对 T G F—B在 肿 瘤 免疫 微 环境 中 的相 关 作 用 及
研 究进 展进 行综 述 。
一、Biblioteka T GF—B与 肿 瘤 免 疫 微 环 境
殖和 活化 , 还 可 以招募 MD S C s , 加强 T G F—B信 号 在
期 T G F—B不 仅不 能促 肿瘤 还是 有效 的肿瘤 抑制 剂 。 作 为一 个非 常有 效 的 免疫 抑 制 因 子 , T G F—B可 以直接 或 间接作 用 于免疫 细胞 , 诱 导其功 能不 全或 直
节免 疫抑 制 网络 的细胞 亚群 包括 : 肿瘤 相关 巨 噬细胞
( t u m o r a s s o c i a t e d m a c r o p h a g e s , T A Ms ) 、 树 突 状 细 胞
( d e n d r i t i c c e l l , D C ) 、 调 节 性 T细 胞 ( r e g u l a t o r y T c e l l , T r e g ) 、 髓 系抑 制 性 细胞 ( m y e l o i d d e r i v e d s u p p r e s s o r
肿瘤微 环 境 中的促 癌作用 。 二、 T G F一1 3 在 肿瘤 免疫 微环 境 中的作 用 1 .T G F—B诱 导 T A Ms 和 T A N极 化 : T A Ms 是肿 瘤免 疫微 环境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起 源 于血液 中单 核 细
1 9 8 1年 从 小 鼠 肉 瘤 病 毒 转 化 而 来 的 C 3 H /
MC A一 5 8细胞 系无血 清 培养液 中分离 出了 T G F—B 。
Artemin的研究进展
Artemin的研究进展寻广苏;郭峰杰【摘要】@@ 尽管肺癌外科治疗技术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有了很大的进步,肺癌总的治愈率仍仅为10%-15%,而I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和治疗肿瘤转移的有效方法.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Artemin(ARTN)属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配基家族,可介导各种类型神经元的存活、分化和迁移.ARTN及其受体(GFRα3/RET)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升高,并参与了各种恶性肿瘤的进展[2].对ARTN的临床研究或许能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帮助;对其信号转导和功能性研究或将为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开辟道路.【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1(014)010【总页数】11页(P790-800)【作者】寻广苏;郭峰杰【作者单位】450052,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肺癌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尽管肺癌外科治疗技术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有了很大的进步,肺癌总的治愈率仍仅为10%-15%,而I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和治疗肿瘤转移的有效方法。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
Artemin(ARTN)属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配基家族,可介导各种类型神经元的存活、分化和迁移。
ARTN及其受体(GFRα3/RET)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升高,并参与了各种恶性肿瘤的进展[2]。
对ARTN的临床研究或许能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帮助;对其信号转导和功能性研究或将为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开辟道路。
1 ARTN的分子结构GDNF(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NTN(neurturin)和PSP(persephin)被发现后,研究者试图寻找GDNF家族的其它成员。
共刺激分子4-1BB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1年2月第13卷第1期Chb J Suy Oncol,Februav2021,V(gC3,NoP・95・综述与讲座共刺激分子4RBB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顾诠,冯继锋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114303)作者单位:210009江苏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肿瘤内科第一作者:顾诠,男,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肿瘤化疗相关方向,Email:1468231825@通信作者:冯继锋,男,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和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Email:jifeng_feng@【摘要】近年来,诸如PDR,PDR1等免疫检查点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作T细胞表面的分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T细胞进行肿答。
共刺激分子4RBB(CD137)又名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受体9,多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也可表达粒细胞或状细胞表面&4RBIB、中作用,在多种中呈高表达&文绍有关4RBB丄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刺激分子;4RBB;CD137;肿瘤治疗doi:'0.396^^jPssn.'674-4'36.202'.0'.0'9:1674-4136(2021)01-0095-06Research progress of co-stimulatory molecUe4-'BB and oncotherapy GU Quan,FENG JJeog(Depagment O'Oncology,the Afliated Cancer Hospital l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 iangsu Cancer Hospital/Jtangpu InpmtmumeoGCanoegRepeagoh,Nanitng210009,Chtna)Cocsponding auhlor:FENG JJeog,Email:jifeng_fe ng@''Abstract】Cv-s/mulatoy molecule4-'BB(CD'37)known as 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receptor9,is mainly expressed on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T cells and granulocytes or dendritic cells as well.4-'BB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mmune response and tumor immunity.Several studies haveshown the expression of4-'BB in many tumors.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oncotherapy with4-'BB will be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Cv-sOmulatoy molecule;4-1BB;CD'37;Tumor therapy14-1BB及其配体4-1BBL的结构和特性4-1BB基早于1989鼠发现并道,研究者在细胞T细胞和T细胞增mRNA中发现256基构成的4-1BB 基,并发现4-1BB在两种T细胞的过程中都具有诱导作具有大量体和的特性[1]&4-1BB在1996开的全世界CD命名大会命CD137,一种相对分量为30000的I,由细胞外区、区和细胞质内区分构成&人4-1BB基先从人外周血的活化T细胞的cDNA文库中利用分分离&人4-1BB基位于1p36,10外显和9个内含子[2]o4-1BB主要表达于CD4+T、CD8+T表面,也表达于NK细胞、NKT细胞、肥大细胞、中粒细胞和Foxp3+T细胞&体4-1BB0一种!,主表达状细胞、B细胞及细胞这些抗原提呈细胞,也可以表达肥大细胞、NK细胞、肌细胞等⑶&24-1BB信号通路在免疫中的作用在机体产生肿瘤免疫应答的过程中,T细胞起-96-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1年2月第13卷第1期Chin JSurgOncW,February2021,Vo蛋3NoC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T细胞活化需要“双受体”和“双信号”。
巨噬细胞表面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族与疾病的相关性;它不但可以被应用于疾病的生物学治疗,还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风险性评价、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参考文献1 K otenko S V.The fam ily of I L 2102related cytokines and their receptors :re 2lated ,but to what extent [J ].Cytokine G rowth Factor Rev ,2002,13(3):2232240.2 C onti P ,K em puraj D.I L 210sub fam ily members :I L 219,I L 220,I L 222,I L 224and I L 226[J ].Immunol Lett ,2003,88(3):1712174.3 Fickenscher H ,Her S ,K upers H ,et al.The interleukin 210fam ily of cyto 2kines[J ].T rends Immunol ,2002,23(3):89296.4 G allagher G,Dickensheets H.Cloning ,expression and initial characteriza 2tion of interleukin 219(I L 219),a novel hom ologue of human interleukin 210(I L 210)[J ].G enes Immunol ,2000,1(7):4422450.5 Blumberg H ,C onklin D.Interleukin 20discovery ,receptor identification ,and role in epidermal function[J ].Cell ,2001,104(1):9219.6 Zdanov A.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interleukin 210at 1.6?res olution anda m odel of a com plex with its s oluble receptor [J ].Protein Sci ,1996,5(10):195521962.7 Zdanov A.Crystal structure of E pstein 2Barr virus protein BCRF1,a ho 2m olog of cellular interleukin 210[J ].J M ol Biol ,1997,268(2):4602467.8 Chang C ,M agrancheva E ,K ozlov S ,et al.Crystal structure ofinterleukin 219defines a new sub fam ily of helical cytokine [J ].J Biol Chem ,2003,278(5):330823313.9 Dum outier L ,Lejeune D ,H or S ,et al.Cloning of a new type II cytokine re 2ceptor activating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2scription (ST AT )1,ST AT 2and ST AT 3[J ].Biochem J ,2003,370(pt2):3912396.10 Puliti M ,v on Hunolstein C.Regulatory role of interlukin 210in experimen 2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arthritis[J ].In fect Immun ,2002,70(6):286222868.11 Asadullah K,Eskdale J ,W iese A ,et al.Interleukin 210prom oter polym or 2phism in ps oriasis[J ].J Invest Dermatol ,2001,116(6):9752978.12 R omer J ,Hasselager E.E pidermal over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 219and 220mRNA in ps oriatic skin disappears after short 2term treatment with cy 2closporine a or calcipotriol [J ].J Invest Dermatol ,2003,121(6):130621311.13 Rich BE ,K upper TS.Cytokines :I L 2202a new effector in skin in flamma 2tion[J ].Curr Biol ,2001,11(13):R5312534.14 K ing o K,K oks S.P olym orphisms in the interleukin 220gene :relationshipsto plaque 2type ps oriasis[J ].G enes Immun ,2004,5(2):1172121.15 W ang M ,T an Z.Interleukin 24(M DA 27ΠM OB 25)signals through tw oheterodimeric receptors ,I L 222R1ΠI L 220R2and I L 220R1ΠI L 220R2[J ].J Biol Chem ,2002,277(9):734127347.16 Sarkar D ,Su ZZ ,Lebedeva IV ,et al.mda 27(I L 224)M ediates selectiveapoptosis in human melanoma cells by inducing the coordinated over 2ex 2pression of the G ADD fam ily of genes by means of p38M APK[J ].Proc Natl Acad Sci US A ,2002,99(15):10054210059.17 G oris A ,Heggarty S.Linkage disequilibrium analysis of chrom os ome12q14215in multiple sclerosis :delineation of a 1182kb interval around interferon 2gamma (IFNG )that is inv olved in male versus female differ 2ential susceptibility[J ].G enes Immun ,2002,3(8):4702476.18 Vandenbroeck K,Cunningham S.P olym orphisms in the interferon 2gamma Πinterleukin 226gene region contribute to sex bias in susceptibility to rheu 2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 ,2003,48(10):277322778.(收稿日期:2004-12-18)巨噬细胞表面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研究进展侯丽娜摘要 巨噬细胞表面表达一系列受体分子,这些受体分子基本上都属于模式识别受体。
肿瘤抑制因子PTEN的抗病毒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肿瘤抑制因子PTEN的抗病毒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识别病原微生物是激活天然免疫反应的第一步,该过程是通过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来识别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MAMPs)来实现的。
例如,在大多数细胞中,RIG-I样受体(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I (RIG-I)-like receptors, RLRs)识别病毒感染产生的双链RNA (dsRNA)或者单链RNA (ssRNA);在一些免疫细胞中,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识别经过内吞作用进入内体的病毒dsRNA和ssRNA。
模式识别受体一旦激活后,会激起下游的信号级联反应,导致Ⅰ型干扰素和促炎症因子的大量产生。
干扰素调控因子3 (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 3, IRF3)作为IFN-β诱导通路的关键转录因子,在天然免疫反应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细胞识别病原体后,IRF3会在几个磷酸化接受体簇上磷酸化,继而发生构象变化,进行同源二聚化、入核并结合到目的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干扰素刺激反应原件(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ments, ISRE)上。
IRF3在IFN-β诱导通路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决定了它必须被精细的调控,从而使宿主对病毒感染做出准确适应的免疫反应。
IRF3上游的激酶TBK1和IKKε早已被报道,但是负责IRF3去磷酸化过程的磷酸酶仍然未知。
肿瘤抑制因子PTE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是突变率最高的几个抑癌因子之一。
PTEN通过其脂质磷酸酶活性来拮抗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控制一系列细胞生理过程,在肿瘤抑制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中科院上海健康所发现肿瘤微环境导致获得性耐药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健康所发现肿瘤微环境导致获得性耐药新机制佚名
【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
【年(卷),期】2016(43)2
【摘要】中科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孙宇研究组揭示了Wnt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性形成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分子机制,颠覆了人们对于SFRP2分子在很多癌型中对于Wnt通路拮抗作用的传统认识。
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癌基因》。
【总页数】1页(P168-168)
【关键词】上海交大;中科院;肿瘤微环境;健康;获得性;Wnt信号通路;药新;分子机制【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
【相关文献】
1.肿瘤微环境介导获得性耐药的研究进展 [J], 马晓黎;邢辉;马丁
2.化疗损坏前列腺癌周围微环境诱发WNT16B蛋白高表达导致获得性耐药 [J], 蒋艳
3.中国科大发现肿瘤微环境NK细胞代谢失调功能紊乱新机制 [J],
4.中国科大发现肿瘤微环境NK细胞代谢失调功能紊乱新机制 [J], ;
5.孙宇研究组在肿瘤微环境与治疗耐药的病因学关联研究中获得新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临床条件下微环境外泌蛋白
SFRP2/WNT16B导致癌细胞获得性耐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LXRs受体介导促进肿瘤生长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LXRs受体介导促进肿瘤生长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微环境、LXR受体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形成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提取肿瘤模型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以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作为对照。
采用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或者应用肿瘤上清处理巨噬细胞的培养方法,应用流式分选对巨噬细胞分型,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处理后的巨噬细胞LXRs、IL10、IL12的mRNA表达水平,及通过干扰LXRs信号通路分析LXR受体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形成及功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肿瘤微环境可上调巨噬细胞LXRs受体在mRNA水平,并表现为M2型巨噬细胞的表型。
结论肿瘤微环境通过激活LXRs受体,诱导TAM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及免疫逃逸。
【关键词】LXR受体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逃逸【中图分类号】R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140-02巨噬细胞根据活化状态和功能组要分为M1型和M2型。
M1型巨噬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抵御病原体的入侵,保护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多数恶性肿瘤中,发现具有M2型表型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TAM),作为肿瘤间质中的主要浸润细胞,TAM在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为肝脏核受体,不仅参与机体代谢生理调节,还调节巨噬细胞介导炎症反应。
人工合成的LXRs激动剂可以抑制炎症发生,该现象类似巨噬细胞M2型表型转变。
因此,我们推测LXRs可能参与肿瘤组织中TAM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及免疫抑制效应。
本文主要分析LXRs受体、TAM形成及肿瘤微环境间的作用关系,以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1 材料和方法材料雌性C57BL/6小鼠10只(SPF级,6~8周龄), 购自南京模式动物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http ://www.biother.orgChin J Cancer Biother ,Apr.2015,Vol.22,No.2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5.02.002·院士论坛·模式识别受体与肿瘤微环境研究进展顾炎,曹雪涛(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No.2011CB965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1400757)。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2011CB965202),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the Youth (No.31400757)顾炎博士,讲师,任职于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8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进入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师从曹雪涛院士,2013年获得医学免疫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主要从事肿瘤免疫逃逸的细胞与分子调控研究,研究重点为免疫细胞参与肿瘤负向免疫调控机制。
博士课题揭示了肿瘤驯化的B 淋巴细胞对乳腺癌转移的促进功能,揭示了B 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新的作用机制,并发现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目前在研课题主要关注天然免疫细胞及Toll 样受体在肿瘤肺转移中新的作用及其机制。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参与多项“973”、“863”、“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课题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Hepatology 、J Immunol 、Oncoimmunology 等杂志。
E-mail :guyan_84@163.com 曹雪涛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球慢性疾病防控联盟主席、亚大地区免疫学联盟主席,中国免疫学会秘书长、国家“863计划”现代医学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973计划”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学科评议基础医学组召集人。
任《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主编,Cell Mol Immunol 杂志共同主编,J Mol Med 、Gene Ther 、Cancer Immunol Res 等杂志的副主编,Cell 、Ann Rev Immu-nol 、Sci Transl Med 、eLife 等杂志的编委。
主要从事天然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的基础研究和疾病免疫治疗的应用研究,以通信作者身份在Science 、Cell 、Nat Immunol 等杂志发表SCI 论文226篇,论文被SCI 他引6000余次;主编和共同主编学术专著8部,参编1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
培养的12名博士的学位论文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E-mail :caoxt@immunol.org [摘要]肿瘤微环境的组成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备受瞩目,免疫系统参与肿瘤微环境形成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天然免疫细胞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以及免疫耐受的形成具有双向功能。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 )是天然免疫细胞识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以启动免疫与炎症过程的受体,在肿瘤免疫中也发挥双向的调控功能,其既能维持宿主寄生菌群平衡、清除死亡或突变细胞以抑制肿瘤发生,又能诱导慢性炎症、形成炎性微环境以促进肿瘤发生;既能识别危险信号启动天然免疫杀伤及后续的获得性免疫应答以抑制肿瘤进程,又能识别肿瘤释放的内源性配体以促进抑制性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诱导肿瘤的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
此外,多种肿瘤细胞亦表达多种PRRs ,肿瘤细胞本身PRR通路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本文将阐述肿瘤微环境中PRRs 及其配体表达的特点,重点分析PRRs 在肿瘤免疫调控中发挥的双向调控功能,以期为肿瘤免疫微环境形成的认识及肿瘤免疫治疗的设计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肿瘤;肿瘤微环境;模式识别受体;天然免疫;免疫调控;免疫治疗[中图分类号]R730.23;R730.54;R39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385X (2015)02-0143-08Recent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Gu Yan ,Cao Xuetao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Immunology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Tumor microenvironment has attracted significant research attentions worldwide.It is now generally accepted·341·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5年4月,22(2)that the immune system is one of major components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is involved in almost all processes of tum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Innate immunity plays dual roles in immune surveillance and immune tolerance in the interaction of host and tumors.As the sensors for innate immunity,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can recognize virus,bacteria and other pathogens to initiate the immune responses.PRRs are also bifacial in the regulation of tumor immunity.They can inhibit tumorigenesis through maintaining the host-microflora homeostasis and removing the death or mutant cells and recognize danger signals to induce immunogenic tumor cell death to inhibit tumor progression on one hand,they can also contribute to tumorigenesis in settings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induction of regulatory cell popula-tions and immunosuppressive cytokines to facilitate tumor growth on the other hand.In addition,tumor cells also express various PRRs,which are involved in tum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the expression of PRRs and their ligands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dual characters of PRRs in tumor immunity.[Keywords]tumor;tumor microenvironment;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innate immunity;immune regulation;immune therapy[Chin J Cancer Biother,2015,22(2):143-150]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生发展离不开肿瘤微环境这一重要“土壤”的孵育。
由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形成的炎症微环境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与肿瘤的免疫监视及免疫逃逸密切相关,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等各个过程[1]。
炎症与肿瘤的关系早在19世纪末即为Virchow所阐述,但直到近10年才为实验研究及临床数据所验证,成为肿瘤十大特征之一[2]。
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慢性感染被证实是多种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了胃癌的风险,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癌的发生,人乳头瘤病毒长期感染诱发宫颈癌等[3]。
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以及炎症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蛋白已经作为肿瘤治疗的药物靶点,在肿瘤治疗临床试验中广泛应用并取得备受瞩目的肿瘤治疗效果。
免疫识别是诱导和触发免疫应答或免疫耐受的重要起始环节,其中天然免疫识别主要指天然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粒细胞等)对于外界病原体(病毒、细菌等)或内源性刺激物的识别及随后触发的免疫与炎症过程[4]。
其识别主要由这些天然免疫细胞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所介导,包括Toll样受体家族(Toll-like receptors,TLRs)、维甲酸诱导基因Ⅰ样受体家族[retinoic-acid-inducible gene Ⅰ(RIG-Ⅰ)-like receptors,RLR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like receptors,NLRs]等。
这些PRRs通过对外源性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或是内源性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的识别启动下游信号通路,从而启动天然免疫调控及后续的获得性免疫应答以及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