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困生 教育才完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学困生教育才完美
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师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

”对于学困生就更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照亮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

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应格外关注学困生。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注学困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困生的成因
通过实践和观察我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归因。

(一)家庭教育有缺陷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源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有的家长严重忽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完全忘记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是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就是严加管教,大声训斥,稍有过错,便是责骂甚至体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这些致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应有的家庭温暖,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

(二)社会环境影响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了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了一部分学生,致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

(三)学校教育方法
在教学中以至整个学校生活中,如果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常常给学生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和无法忍受的刺激,导致严重的损失或后果。

如:教师的教育不公正,批评不当等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态度粗暴,经常训斥、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使学生丧失了对情感、对知识的感受性。

(四)自身内因障碍
大部分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落后,往往在学习动机上缺乏明确认识、学习态度马马虎虎、学习行为懒懒散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

二、更新教育理念,做教育生活中的有心人
(一)对学困生要充满爱心和信任
“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教师的亲切感能引起学生的接近感。

教师要满腔热情、诚心诚意地关怀爱护学困生,每当他们有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即使是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多施雨露,少下风霜,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促使后进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前进。

(二)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教师要经常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到学困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与学困生广泛地接触,给予百倍的耐心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在自由、宽松随和的态度中同他们进行交谈,激起情感波
澜,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撤掉心理防线,把你做为知心朋友,再进一步交往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三)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时甚于学校教育。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网络互动等家校联手方式,有效沟通更有利于学困生的成长。

(四)尊重、宽容学困生的言行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才算是找到了错误的克星”。

其实许多学困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内心里非常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安慰、保护、理解和尊重。

三、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办法
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在摸清学困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要、动机、兴趣、信念、气质、性格等情况下,把学困生的学习分为一定的层次。

设计教学时,在整体的教学目标中,应有一定的阶段性,让学困生能有反馈的机会。

在作业及练习布置上,应考虑学困生的基础,加强练习作业的指导。

即使单元测试,也通过复习、测试、分析、矫正、补测几个阶段,给学困生提供足够的补偿机会。

(二)让“学困生”感到“能学”,努力提高他们个体学习的参与度
1.分散难点,化难为易,使“学困生”感到易学
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把难的东西变得容易一些,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一些使他们容易接受。

如:在讲圆面积时,引导学生将圆转化为长方形,这就能把“学困生”看来难的知识变为他们容易理解、消化的知识,学习兴趣也就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在分组时,要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以优助差,设置奖励机制,让各成员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人都要动手动脑,积极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

赋于学困生机会和权利,义务和责任,并激发学困生表达的欲望,为学困生创造参与合作竞争的机会。

3.倡导“试后”满分的激励机制
学习过程中学生订正做错的题目,是保证作业练习效果的必要措施。

但学困生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逃避订正。

因此实行订正奖励制,作业、试卷订正正确了,在原得分基础上加分。

这样,作业辅导与激励机制双管齐下,调动了学生订正积极性。

当学生看到老师在他们订正好的作业本、考卷上写上100分时,脸上会露出欢乐的笑容。

总之,关注学困生,我们的教育才完美。

因此,我们要遵循新课程
理念,开拓思路,创新工作,使学困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走出后进行列,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