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
说一说你是 怎样整理自己的 书包和房间的?
分成两组做游戏, 可以怎样分?
按大人和小孩分
按男、女分
按大人和小孩分
大人 小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数 8
4
按男、女分
男女
人数 6
6
按大人、孩子分
大人 孩子
人数 8 4
按男、女分
男女
人数 6 6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归纳总结
在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 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无 论怎么分,每种标准下分类结果 的计数之和都是相同的。
还可以怎样分?
左右
人数 6 6
爸爸 妈妈 孩子
人数 4
44
1.如果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你能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人数
女生
男生
2.
(1)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 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天上飞的 地上跑的
只数
3
6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 有哪些收获呢?
xì xīn fēn yi fēn tián yi tián
细 心 分 一 分, 填 一 填。
片数 5 3 6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类与整理,教材第27页的例1及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法学法:发现法、探讨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重难点: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教具准备:白板课件、气球图片等。
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两个书架的图片、垃圾分类图片、超市商品分类的图片。
师:你喜欢哪个书架?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师: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
(学生举例说明)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二、新授课学习例1.1、借助情景,进行分类。
出示:气球图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2、选定标准,分类计数。
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3、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分类表示。
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可以分一分,摆一摆,数一数,填一填)操作要求:a、把学具袋的学具拿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分一分,摆一摆,数一数,填一填。
b、四人合作,分工要明确。
一人说,一人摆,一个人记录,组长进行汇报。
4、出示先分再数的方法,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5、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生:整齐、清楚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这一排最长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
人教版下册一年级数学课程分类与整理优质教案
人教版下册一年级数学课程分类与整理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体验分类与整理的过程。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游戏、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及意义。
2. 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方法。
3. 分类与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分类与整理方法的灵活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分类与整理策略的选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类与整理的必要性。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探究:(1)让学生尝试对给定的物品进行分类与整理。
(2)引导学生总结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3. 合作交流:(1)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分类与整理方法。
(2)选取优秀的分类与整理案例,进行展示、点评。
4. 游戏巩固:设计分类与整理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际应用:(1)让学生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总结分类与整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分类与整理现象,举例说明。
3.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分类与整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一下数学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公开课课件教案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在课的一开始,以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逛超市开始,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以到游乐园参观,游乐园里什么东西最多?引入这节课的主题图——气球图,设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出来吗?(提示: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
)然后,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分类的方法。
从情境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统计)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分类的学习目的。
情境和小精灵的话揭示了分类的含义,同时给出了分类的标准(不同的形状)。
最重要的是同时揭示了分类的目的计数,从而体现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
而将这些内容呈现在幻灯片上,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确定小组讨论的方向。
最后,以汇报讨论结果结合多媒体呈现3种分类计数的方法。
最后一个环节迁移到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中,以我们班的同学为例,想一想,可以将你所在的小组成员怎么分类?这个问题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解决这个问题的积极性都非常的高,大家开始踊跃发言,纷纷的说了许多自己想到的分类方法。
在此同时给孩子以独立探索的空间,用自己的方法去统计,到学生完成了统计图之后我便问他们:“统计图各是按什么分类标准来统计的?学生深刻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这一练习通过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知识得到了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体会到分类整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这一节课评价时,采用了小组内自评和小组间互评的方式,学生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和表现。
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由于让学生自主交流发言,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收到较好的效果。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及反思
分类与整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3. 学生能够通过分类和整理,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分类和整理,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包括图片和视频。
2. 教师准备各种物品,例如书、玩具、文具等。
3. 教师准备分类和整理的工具,例如盒子、袋子、篮子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例如书、玩具、文具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问学生,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回答:它们都是物品。
3. 教师问学生,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它们的种类不同。
4. 教师引出今天的主题:“分类与整理”。
Step 2 学习新知1.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例如书、玩具、文具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问学生,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学生回答:可以按照种类分类。
3. 教师将这些物品按照种类分类,例如把书放在一起,把玩具放在一起,把文具放在一起。
4. 教师问学生,这些物品可以怎样整理?学生回答:可以按照大小、颜色等特征整理。
5. 教师将这些物品按照大小、颜色等特征整理,例如把大小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把颜色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6. 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分类和整理一些物品。
Step 3 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例如水果、动物、交通工具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问学生,这些图片可以怎样分类?学生回答:可以按照种类分类。
3. 教师将这些图片按照种类分类,例如把水果放在一起,把动物放在一起,把交通工具放在一起。
4.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例如书、玩具、文具等,让学生按照大小、颜色等特征整理。
5. 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分类和整理一些物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2)》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教学内容:教科书P28例2,完成P28“做一做”,P31“练习七”第5题。
教学目标:1.学会按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知分类的实际意义。
2.经历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实践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自定分类标准,体会分类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揭示课题(一)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类,了解了分类的意义,课后同学们有没有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有什么体会?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按一定的标准有序整理就行。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书包和房间的活动,有效地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分类知识的应用价值,既巩固了已有知识经验,又激发了继续探索新知的兴趣。
(二)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活中的分类知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2)]二、情境呈现,探索新知课件出示教科书P28例2主题图。
(一)讨论分类标准。
师:星期天,四个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公园做游戏。
如果要分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设计意图】从做游戏分组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分组(分类)标准,经历分类的第一步。
(二)选定分类标准,统计分类结果。
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标准进行分类:按大人和孩子分或按男、女分。
(板书)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写一写,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
(课件出示)师:表中的数据“8”和“4”分别表示什么?“6”又表示什么呢?【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用它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表,你发现了什么?同样是对这些人进行分组,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呢?师: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师小结:在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2)》教案docx
分类与整理(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体验分类与整理的过程,在分类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按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3.通过统计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能按不同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
难点:能从简单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问题: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学生交流,教师提问:1. 按形状分一分,数一数。
2. 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指名汇报。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四、应用练习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32页第7题)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精品教案
《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精品教案追问:春天到了,小朋友们都来到了野外玩,你们能把这些小朋友分一分类吗?第一种情况分类:踢球的小朋友:()跳绳的小朋友:()放风筝的小朋友:()第二种情况分类:女生:()追问: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统计的数据看起来更加的清楚和明白吗?1讲授新课(二)分类与整理1.给下列图片中的人分类春光明媚,许多人来到野外游玩。
提问:人真多呀,我们怎样才能分成两组做游戏呢?提示:通过提问,让学生思索分类的方法。
(1)小朋友们,你们想用哪些方法分类呢?(2)按性别分(按男女分)男:()女:()让学生先从最熟悉的象形分类法区分。
追问:还可以怎样来统计呢?性别男女人数小结:像这样统计的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提示:通过由熟悉的象形统计图开始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填写表格,最后引出“统计表”这个概念给学生。
(3)按大小分(按大人、小孩分)大小大小按性别分;按大人、孩子分6666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图形发现问题。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讲解的分类与整理,通过帮助学生学习给春游的人分类,学会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分类并让学生认识统计表。
让学生用学过的象形统计图来进行分类由易而引出新知。
由演示让学生认知新的数学词语。
人数提示:通过分类列举,让学生初步接受用统计表分类的方法,然后再接着提问,让学生思考更多的分类方法。
(4)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统计呢?左右左右人数(5)按背包和不背包分背包不背包人数(6)比一比,想一想按性别分性别男女人数66按大小分(按大人、小孩分)大小大小人数8484按左右位置分6639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还可以怎样进行分类。
拓展学生思维。
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中发现四种分类方法的异同点。
按左右位置分左右左右人数66按背包和不背包分背包不背包人数39通过观察上边的几个表格,你们发现了这几个表格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提示:通过提问,让学生找出这几个表格之间的关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多样。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下册《分类与整理》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分类与整理》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但又不是正式的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它是为以后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一年级的心理特点和有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使同学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能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在小组交流合作中学习,经历收集信息、分类、统计的过程,体会对同一事物按单一标准分类的一致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按单一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本节课的难点是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统计活动,也就是能根据结果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的突破方法是首先通过把黑板上图形摆放整齐,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交流中体会按单一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得到结果的一致性,最后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统计活动。
四,说教具准备气球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法学法1、情境创设法《课标》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探究新知时通过带大家去游乐园玩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主要内容通过多媒体、动手操作、掌声鼓励等方式体现愉快的教法。
2、引导探究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因此,我在设计课的时候,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产生问题,产生疑问,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很好的开头。
教学新知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摆一摆,在说一说,使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经历统计图和表的一个动态的生成。
六、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创设情境,分类并整理分类结果1.通过创设情境把黑板上乱七八糟的图形摆放整齐体会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从而引出课题——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2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在研读教参后,“分类与整理”这节课的内容我分成了2课时来上,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内涵、按给定标准进行分类并尝试记录分类结果,第二课时主要学习根据不同需要去自选标准进行分类并尝试用简单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课后我对这两堂课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反思,虽然很用心地进行了教学设计,但还是有很多问题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本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情境,比如第一课时中通过展示超市中物品分类摆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类整理的内涵以及益处;第二课时中,以“外出游玩”为线索,设计了公园中分组做游戏、游乐园入场购门票、水上乐园分组更衣等一系列活动情境,吸引着学生能够一直跟着老师的节奏,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
此外,我也设计了一些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分组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这样记录,为学生提供动物卡片让其自己选定标准进行分组,然后尝试着用简单统计表记录分组结果,以上是这两堂课中我认为自己值得肯定的地方。
经过课后数学教研组的教研以及个人的深入反思,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首先,没有正确的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
因为怕摆学具容易引起课堂混乱,同时认为本节课内容非常简单,所以就省去了气球学具的运用,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比较匮乏的,在分类和数气球的环节还没什么问题,但是到了记录分类结果也就是统计每种气球的个数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觉无从下手,这主要是因为我个人对这一环节处理失当,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应该更深入的去摸清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情况,该准备的学具绝对不能少。
另外一点,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我对学生的引导能力还很欠缺,在学生尝试记录分类结果的时候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但是我对他们的引导感觉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后来听了刘云芳老师这节课,从中受到很多启发,其中一点就是关于如何引导学生朝着自己期望的放学去发展,刘老师在准备学具方面很用心,比如提前预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举出反例,还有提前准备好能够对学生起到正确引导的范例,不但将学生引向了正确的方向,同时极大的节约了课上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例2。
【教学目标】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情景导入】1.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一大一小的两个杯子,一大一小的两个球。
师:这些东西可以怎样分类呢?生1:我按大小分:大盒子、大杯子、大球是一类,小盒子、小杯子、小球是另一类。
生2:我按形状分:两个盒子是一类,两个杯子是一类,两个球是一类。
生3:还可以按用途分:盒子和杯子是能装东西的,球是不能装东西的。
……2.揭示课题:同学们按照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等不同的标准给这些物体进行了分类。
那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这些结果可以怎样清楚地表示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出示课题)【新课讲授】1.按不同标准分类。
出示例2情景图。
师: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生1:按大人和小孩分:大人分一组,小孩分一组。
生2:按男、女分:男的分一组,女的分一组。
生3:按高矮分:高的分一组,矮的分一组。
生4:按左右分:左边的两家人分一组,右边的两家人分一组。
……2.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
(1)引入。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把这些人可以按年龄分、按性别分、按高矮分,按左右位置分……选择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会相同吗?生:不相同。
师:那用什么办法可以清楚地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呢?生1:用文字。
生2:用图形。
生3:用数字。
生4:用表格。
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
老师要告诉你们,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最清楚。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表格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2)出示表格。
数师:请同学们先按年龄把这些人分组,看怎么分?每组有多少人?把结果填在表(一)中。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分类与整理(二)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分类与整理(二)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分类与整理(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了分类与整理(二)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主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培养学生分类、整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提高整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提高整理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分类的标准,培养学生灵活的分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分类卡片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分类卡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教室、家庭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物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形状、颜色、大小等。
2. 自主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每组发放一份分类卡片和实物。
引导学生按照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形状、颜色等。
每组完成分类后,将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组的分类结果和分类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组之间的分类标准可能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的灵活分类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与整理(二)1. 分类的意义2. 分类的标准3. 灵活分类能力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家后观察自己的房间或家庭环境,找出可以分类的物品,并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答案:略2. 请学生思考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进行分类与整理?并尝试举例说明。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并感受到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自主分类。
难点: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计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周末,阳光明媚,很多爸爸妈妈相约带小朋友一同去郊游。
出示课本情境图师:看,这么多人一起玩多开心呀!他们想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得把这么多人分成两组。
小朋友们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呢?【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操作探究,充分交流(一)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师:分成两组做游戏,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把分类的结果用你觉得最好的办法呈现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信息。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分类计数,体验分类统计的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并获取接下来教学活动的素材。
】(二)展示学生分类结果,引导学生评价交流。
1.呈现学生分类计数的结果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多样,例如: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2.适时纠正学生的计数错误总会有学生出现计数的错误,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计数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指导。
先让数错的学生说说为什么数错了,再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数才不会漏数,不会重复数,不容易数错呢?指导学生可以边数边做标记,数完之后可以再数一遍等。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数清楚数量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数学活动,在分类过程中进行细致地计数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学习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2. 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分类后的物体之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物体之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球、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彩球,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 讲解例题: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分类与整理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分类与整理的任务。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分类与整理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类的定义、分类的方法和分类后的规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类和观察,得出不同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重点关注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这是因为分类与整理是数学中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一技能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2)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2)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一年级的数学教案,主题是“分类与整理”(第二部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探讨分类与整理的概念。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理解分类的意义。
教材中,我们将学习第37页至第39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物体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分类的意义和方法,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独立进行物体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实物,如玩具、书本等,以及一些分类标签。
孩子们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来记录分类结果。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我会把一些玩具、书本和其他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观察并告诉我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我会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例如,我会把玩具分为“车子”和“动物”两类,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分类。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逐一检查孩子们的作品,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我会写上“分类与整理”四个大字,并在下面列出我们学习的内容和重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共同点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进行分类,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分类游戏。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教案分享中,我认为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它们分别是:实践情景引入、分类与整理的概念讲解、随堂练习、板书设计以及作业设计。
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分类与整理的概念时,我通过放置一些玩具、书本等物品,让孩子们观察并告诉我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这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并能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分类例2》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分类例2》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整理与分类的概念。
2. 帮助学生掌握整理与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整理与分类的例子和练题。
2. 教具:教科书、教具盒子、彩色纸片、学生练册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杂乱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如何整理和分类这些物品。
2. 引入新知:向学生介绍整理与分类的概念,解释其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3. 示范与讲解:以教具盒子里的彩色纸片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按颜色和形状进行整理和分类。
同时,讲解整理与分类的不同方法和技巧。
4. 操练与巩固: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例子和练题,自行进行整理与分类的实践。
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5. 拓展与综合:让学生在课后自行找出家中或学校中的物品进行整理与分类,并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
6. 总结与评价:回顾整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学到的整理与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整理与分类概念的理解、方法的运用以及练题的完成情况。
2. 收集学生课后自行整理与分类的成果,评价他们的归纳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整理与分类的概念,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巧。
在操练与巩固环节,教师要多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此外,鼓励学生在拓展与综合环节展示自己的成果,能够增强他们对整理与分类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全面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查漏补缺,为后续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二篇)
小学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一)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里的“数数和数的组成”,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数是数出来的,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数学活动中学会新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数的意识本节课是利用“百羊图”创设情境引入的,我先引导学生数出10只羊、20只羊,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再让学生估一估这幅图上的羊有多少只,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到100有多少,并体会出100要比20多得多。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从而培养了他们估计的意识。
在做课后练习“数皮球”这幅图时,也是先指名让多位学生来估一估,再设法数出皮球的数量,让所学知识既得到巩固,又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数小棒,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进而突破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这一难点,教师在此过程中担任的只是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在教学数的组成时,也是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操作中思考,并获取新知,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有些地方我认为须进一步改进,如要调控好活动的时间、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等等。
只有让每位学生都认认真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才会起到好效果。
小学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二)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和数的组成,主要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数有多少,体会它们与以前学过的20以内数的不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2》教学反思
《分类与整理2》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是在上节课认识统计图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在学习了上一节课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新的统计方法。
但是这一节课虽然经过了经心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1、我在每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完之后,都应该进行
小结,而我忽视了这点。
2、我在课堂中的语言不够精练简洁,
应该多给学生自己倾听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养成独自思考的习惯。
3、在讲解用统计图来对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的时候,忘记教会
学生如何来填表格,以在这里失误了。
在学生发言时可以让他们进行互评,这样的话就不会让学生闲下来,让没有发言的人去评判发言人的发言,这样就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就不会造成课堂混乱,也关注到了每一个同学。
再提问题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来提问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常规还需要抓紧,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多提问。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善,争取做的更好!
- 1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2)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四、应用练习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32页第7题)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a.小组活动。
(放背景音乐)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教学笔记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
东山小学李媚清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8例2,完成P28“做一做”,P31“练习七”第5题。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教学目标
1.学会按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
标准下的多样性,感知分类的实际意义。
2.经历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实践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况自定分类标准,体会分类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类,了解了分类的意义,课后同学们有没
有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有什么体会?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按一定的标准有序整理就行。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书包和房间的活动,有效地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分类知识的应用价值,既巩固了已有知识经验,又激发
了继续探索新知的兴趣。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活中的分类知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2)]
二、情境呈现,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教科书P28例2。
1.讨论分类标准。
师:星期天,四个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公园做游戏。
如果要分成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人物的年龄、性别、装饰等不同之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分组的标准及选定这个标准的理由,使学生意识到:如果要分成两组做游戏,按大人和孩子分组以及按男、女分组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从做游戏分组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分组(分类)标准,经历分类的第一步。
2.选定分类标准统计分类结果。
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标准进行分类:按大人和孩子分或按男、女分。
(板书)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写一写,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
(课件出示)
师:表中的数据“8”和“4”分别表示什么?“6”又表示什么呢?
【学情预设】结合文字记录,学生都能理解“8”表示8个大人,“4”表示4个小孩;“6”分别表示6男和6女。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简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用它记录分类果的优势。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表,你发现了什么?同样是对这些人进行分组,为什么【教学提示】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确定分类标准。
也许学生说到的不止这两种标准,教师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
◎教学笔记
分得的结果不一样呢?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将两个表分开来看,发现大人多,小孩少,男女一
样多;也有的学生会同时观察两个表,对比其中的数据,发现分类计数的结果不
一样,或对比其中的文字记录,发现分类的标准不同。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
并总结出: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计数的结果也不同。
师: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情预设】通过计算发现,总人数是相同的。
适时渗透“分标准不同,分
类结果也不同”的思想,但不管么分,每种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是相
同的。
师小结:在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但无论怎么
分,每种标准下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都是相同的。
(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类的标准,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到简单的
统计表中,继续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和分类统计的过程,认识并理解简单的统计
表。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分类的标准不同,类的结果也不同,从而体会
分类结果在不同准下的多样性。
3.自定标准分类。
师:同样是这些人,还可以按照怎样的标准进分类?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想到按照左、右”标准分为两组,也可以按照“爸爸、
妈妈、孩子”分成三组。
(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交流后,课件展示分类结果。
师: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
的分类标准。
【设计意图】通过继续寻找分组的法,让学生明确分类标可有多个,具选择
哪个分类标准应根实际的要求而定。
从而培养学生灵活思考、认真解决问题的能
力,体现分类的实际意义。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教学笔记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进行分类整理。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分类经验,学生会想到按照“男、女”标准来分类,也可能按照组别来分类,分类标准合理就行
2.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展示。
【学情预设】由于学生对这些动物比较熟悉,学生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类的困难不大。
但在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时,学生可能会在选择分类标准上有一定的困难。
对此,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可以按照行进的方式分为天上飞的与地上跑的;也可以按照繁殖方式分为胎生的和卵生的。
只要学生能说清楚即可,不要求严格地、完整地说出来。
【设计意图】设计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2)
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
按大人和孩子分
按男、女分
按左、右分
按爸爸、妈妈、孩子分
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但无论怎么分,分类结果的计数之和是相同的。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分类的含义,学会了分类的方法,所以选择分类标准比【教学提示】
这里的“统计表”是非常简单的、非正规的,表头并不完整,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度”。
较容易做到,但是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比较困难,学生根据实际意义选择分类标准的能力需要继续加强。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20第一题。
一、细x ì 心x īn 分f ēn 一yi 分f ēn
,填ti án 一yi 填ti án。
参考答案 一、5 3 6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
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
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 实现减负增效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