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邹忌讽齐王纳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韶关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1课时共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常识。

2.学习设喻说理的技巧,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3.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作归纳,了解特殊句式。

4.体会古代谋士讽谏的技巧及古代明君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作归纳,了解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体会古代谋士讽谏的技巧及古代明君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纳谏如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圣君、贤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国泰民安。战国时期的邹忌也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文言文知识归纳

(1)生字注音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2 作者名片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3背景追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和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胆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

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得到“士”的支持。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解题。

【交流点拨】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

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

2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交流点拨】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二)深层理解

1第2自然段中邹忌是如何劝谏齐威王的?

【交流点拨】邹忌劝谏齐威王时,没有正面直言劝谏,而是先叙述自己家中的日常小事,介绍自己与城北徐公比美的情况,以引起齐威王的兴趣。然后把家中小事与国家大事进行类比,指出两者的相同点———受蔽。一个臣子尚有如此之蔽,何况是高高在上的齐威王,齐威王纳谏的必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这样,邹忌巧妙而又委婉地说服了齐威王。

2齐威王对邹忌的劝谏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交流点拨】首先,一个“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对邹忌的劝谏是心悦诚服的,在态度上显示了政治家的胸怀。其次,他采取了悬赏的具体措施来改善这种“受蒙蔽”的状况,以“面刺”为上,则更见其决心。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

背诵课文并翻译课文

广东韶关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2课时共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常识。

2.学习设喻说理的技巧,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3.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作归纳,了解特殊句式。

4.体会古代谋士讽谏的技巧及古代明君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作归纳,了解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体会古代谋士讽谏的技巧及古代明君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前面的一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结构,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课文语言。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人物

面对邹忌和齐王,你更喜欢哪一位呢?为什么?请以“我喜欢(不喜欢)(邹忌或齐王),因为。”的句式说话。

【交流点拨】我喜欢邹忌,因为他心怀一颗爱国之心,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而且善于辞令,极有辩才。我喜欢齐王,因为他是一位明君,最终还是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并大胆改革,造福于社会。

我不喜欢齐王,因为他不喜欢直谏的大臣,而且心胸狭窄,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作为一代君主,他“肚里应该能撑航母”,为了百姓,他应该什么样的话都能装下去。

总结:

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齐威王:闻过则喜、虚心纳谏,明智果断、大胆改革、修明政治、威望日隆……

(二)走进文本

1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原因是什么呢?

【交流点拨】先提示学生文中有一个点明原因的句子,并让学生找出来。学生会很快找出,即“王之蔽甚矣!”至此,教师可进一步设问:邹忌是如何知道“王之蔽甚矣”的呢?他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老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主要是分析他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①“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②“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③“暮寝而思之”。由此可知:“王之敝甚矣”是他“暮寝而思之”的结果。他之所以认为“王之蔽甚矣”,是因为: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邹忌由此想到,我乃一介巨子,尚且有如此之“蔽”,更何况作为高高在上,俯视一切,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的齐威王呢?2邹忌讽谏齐王的方式是什么?

【交流点拨】邹忌善“讽”,表现在以自己切身感受来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国君能不能广开言路,纳谏除弊,修明政治,是一件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但一开口就批龙鳞,逆圣听,往往会使君王抵触,不易接受。因此邹忌就从自己个人的生活小事入手,把自己在美不美这个问题上受到妻妾和客人的蒙蔽这件事讲给齐王听,先引起齐王的兴趣,然后抓住这一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之间的相似点———受蔽,把两件事巧妙地联系起来,进而指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一严峻事实,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形象而委婉地说服了齐王。

3邹忌讽齐王的效果怎样?

【交流点拨】邹忌“讽”齐王的目的是希望齐王纳谏,因此,达到齐王纳谏这一目的就是“讽”的最好效果。齐王回答“善”,这一字力有千钧,鲜明地表明了齐威王的态度,集中表达了“讽”的效果。文章具体地叙述了齐王纳谏悬赏的方式:“上赏”“中赏”和“下赏”,叙述了纳谏的过程:“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无可进者”。还交代了齐王纳谏的结果;“战胜于朝廷”。其实,这些也正是邹忌“讽”的间接效果。

小结:本文紧扣题眼“讽”,遵循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走进写法

邹忌劝谏技巧之高体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生甲: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邹忌向齐威王献策之时,齐国的政治比较腐败,大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邹忌注意了进谏艺术,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