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成粥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煮饭成粥文言文

煮饭成粥文言文

煮饭成粥文言文
小岁时,爹娘将米洗净,煮成白色的滋味。

盛在陶罐中,浮出清粥,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叫人垂涎三尺。

堆满碗碟,把每个小沫都吃得干干净净。

凝重地说:“今朝吃了粥,又一个自然日子过去了!”
每当我觉得现实不如意,心里留恋故乡的温暖,就总想起爹娘的一句话,一声叹息一口粥。

时间迁徙,岁月游走,但粥仍是最可贵的滋味。

每到放假回家,爹娘总会煮好一大罐粥给我,那咸香的香气激励着我,让我有勇气去担当。

客人来来往往,也有人逢年过节拜山头,爹娘总带着《金瓶梅》前去拜祭,捧一大罐粥,大家坐着喝着粥,一起谈话,把每个宴请过来的客人都招待到家里。

爹娘时常把这些故事说给我听,当我们坐在一起吃完煮好的粥,就好像时光停止了,一家三口静静地享受着平淡而温暖的日子,有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温暖,我真的太幸运了。

煮饭成粥文言文启示

煮饭成粥文言文启示

煮饭成粥文言文启示【启示】通过煮饭成粥这一故事,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首先,这个故事强调了诚实和坦率的重要性。

元方和季方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并没有掩盖或推卸责任,而是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过失。

这种诚实和坦率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这个故事也表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元方和季方在面对错误时,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抓住机会倾听父亲的教诲。

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效仿。

最后,这个故事还提醒我们要明确职责和分寸。

在煮饭的过程中,元方和季方应该专注于煮饭,而不是分心去偷听别人的谈话。

只有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分寸,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

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着箅,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着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译文】有客人在陈太丘家留宿,太丘让元方、季方兄弟二人做饭。

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

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

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

【赏析】这个故事中的元方和季方是两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们在煮饭时虽然犯了错误,但同时也展现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诚实品质。

首先,他们能够通过倾听父亲和客人的谈话来学习,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重视。

其次,他们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能够坦诚地承认并道歉,表现出诚实和谦虚的品质。

最后,他们在回答父亲的问话时,能够准确地复述父亲和客人的谈话内容,表现出良好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教子有方的父亲和一个勤奋好学的家庭氛围。

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

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

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篇一: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文言文《》选自,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

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著箅,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释】诣:拜访。

使:让。

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

进火:烧火。

委:丢开;舍弃。

箅:蒸食物用的竹屉。

釜:锅。

馏:把米放在水里煮开,再滤出蒸熟。

糜:比较稠的粥。

尔:你们。

识:记住。

俱:一起,都更相:互相。

易:修整。

夺:失误、遗漏。

【翻译】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

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

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

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

太丘说:能够这样,喝粥就行了,不必做饭了!【篇二: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太丘问: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①,饭落釜②中炊何不馏③? 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④.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记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编辑本段译文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 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篇三: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范文一:蒸饭成粥阅读答案①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

煮粥成饭文言文理解

煮粥成饭文言文理解

煮粥成饭文言文理解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个有趣的故事,叫“煮粥成饭”,这可是个古老又充满智慧的小段子,就像咱们平时煮饭,一不小心就闹出了笑话,但里头可藏着不少学问呢。

话说有那么一天,有位客人来到陈太丘家,这位陈太丘啊,可是个有名望的人,家里还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元方和季方。

客人来了,总得好好招待不是?陈太丘就吩咐两个儿子去厨房煮粥待客。

元方和季方,这俩小家伙平日里就机灵得很,一听老爹吩咐,立马就忙活开了。

不过呢,这俩孩子啊,好奇心重,一边烧着火,一边心里还惦记着老爹和客人在聊什么。

要知道,大人们谈的话题,对小孩子来说总是那么神秘又吸引人。

“哥,你听见没?老爹他们好像在说什么大道理呢!”季方悄悄对元方说。

“是啊,我也想听听,要不咱们……”元方眼珠子一转,两人一拍即合,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计,悄悄溜到门边,竖起耳朵偷听起来。

这一听啊,就入了迷,连锅里的粥都忘了管。

等他们回过神来,哎呀,糟了!粥早就不成样子了,米和水混成了一锅粥,哪还有粥的样子嘛!陈太丘在客厅等了好半天,也不见粥端上来,心里正纳闷呢,就听见厨房那边传来两个儿子的声音:“爹,不好了,粥煮成饭了!”(哈哈,其实他们想说的是“饭煮成粥了”,不过情急之下,说错了也不奇怪。

)陈太丘一听,就知道准是这俩小子又淘气了,不过他没生气,反而笑眯眯地走到厨房,看着两个儿子一脸慌张的样子,心里既好气又好笑。

“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好好的粥怎么煮成这样了?”陈太丘故意板起脸来问。

元方和季方一听,吓得连忙跪在地上,低着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爹,我们俩听您和客人谈话,太入迷了,就忘了锅里还煮着粥……”陈太丘一听,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俩小子是偷听大人谈话去了。

他想了想,觉得这俩孩子虽然淘气,但也是对知识有渴望嘛,于是就没有责怪他们。

“好了,起来吧,粥煮成饭也没关系,咱们将就着吃吧。

”陈太丘笑着说,“不过,你们可得记住,做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还有啊,偷听大人谈话可不是好习惯哦!”元方和季方一听,连忙点头称是,心里也暗暗下定了决心,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

炊饭成粥文言文翻译

炊饭成粥文言文翻译

古有云:“炊饭成粥,滋味更佳。

”此言非虚,实为烹饪之妙术也。

今试以文言文译之,以飨读者。

昔者,有智者曰:“炊饭成粥,其味甘美,宜人脾胃。

”于是,吾辈遂探求其中奥妙,以究其理。

夫炊饭成粥,首在选米。

米者,五谷之精,生于田间,育于水利。

其粒饱满,色泽晶莹,香气扑鼻。

然米之良莠不齐,故须细选。

以白米为上,次则糙米,再下则小米。

米之优劣,关乎粥之品质,故不可不慎。

既选米矣,次当淘之。

淘米者,去其尘土,净其杂质,使米粒洁白如玉。

淘米之法,以清水漂之,反复数次,直至水清米净。

此乃炊粥之基础,不可忽视。

米既净,乃煮之。

煮粥非同煮饭,须以慢火炖之,使米粒充分吸水,膨胀破裂,化为一锅浓稠之粥。

火候之掌握,极为关键。

若火太猛,米粒易焦;若火太弱,则米不熟。

故须文火慢炖,方能得佳肴。

煮粥之际,宜加调料。

调料之用,以增味也。

常用之调料有盐、糖、葱、姜、蒜等。

盐可提味,糖可增甜,葱、姜、蒜可去腥增香。

然调料之用量,须适中,过犹不及。

煮粥之时,亦宜注意火候。

火候适宜,则粥汁浓稠,米粒软糯,香气扑鼻。

若火候不当,则粥汁稀薄,米粒生硬,口感不佳。

故须细心观察,适时调整。

粥熟之后,当以勺舀之。

舀粥之时,宜慢而轻,以免粥汁溅出。

粥入碗后,可视个人口味,加入少许香油、芝麻酱等,以增风味。

炊饭成粥,其过程虽繁琐,然其味美可口,实为养生之佳品。

古人云:“粥者,养胃之宝也。

”此言不虚。

粥能养胃健脾,润肺止咳,对于体弱多病之人,尤为适宜。

今日之炊饭成粥,已非昔日之简陋。

现代烹饪技艺日新月异,炊饭成粥之技法亦随之精进。

如电饭煲、高压锅等现代化烹饪工具,大大简化了煮粥的过程,使得炊饭成粥更为便捷。

总之,炊饭成粥,既是一种烹饪技艺,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粥被视为吉祥之物,寓意着团圆、幸福。

愿此文言文翻译,能让你在品味美味的同时,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课外文言文(2015模拟)

课外文言文(2015模拟)

(一)炊饭成糜①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②,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③?”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④不?”对曰:“仿佛识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注释】①糜:粥。

②著箄(bì):放置蒸饭用的竹制盛器。

③馏:指先将米下水煮,再捞出来蒸熟。

④识(zhì):记住。

⑤易夺:订正补充。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宾客诣.陈太丘宿(2)俱委.而窃听1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画两处)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11.陈太丘如何看待“炊饭成糜”这件事?请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二)唐时,太宗问许敬宗①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酥,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

天地之大,犹有憾焉,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

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戮,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

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帝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许敬宗:唐太宗的文学馆学士,深得太宗赏识。

9.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2分)朋友听之别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春雨如酥,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

11.本文讲述唐太宗与许敬宗的君臣对话,许敬宗运用的方式,意在向唐太宗阐明的道理。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三)王猛执法秦王坚①自河东②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③为御史中丞④。

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⑤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⑥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

蒸饭成粥文言文加翻译

蒸饭成粥文言文加翻译

昔有贫者,家徒四壁,无以维生。

一日,偶得稻谷数升,喜出望外。

然厨中无炊具,唯有一破釜。

贫者思量,此稻谷若蒸成饭,定能饱腹,但恐釜破,饭不成。

遂生一计,将稻谷洗净,纳入釜中,以水浸泡,候水沸腾,乃蒸之。

火候既至,水气蒸腾,釜中稻谷渐熟。

贫者窃喜,以为此饭可食矣。

然未及熟透,釜盖忽破,热气喷涌而出,稻谷尽散,不成饭形。

贫者惋惜不已,然亦无可奈何。

日暮,贫者饥甚,见釜中稻谷已散,遂起一念,欲将散稻蒸成粥。

于是,复将散稻洗净,纳入釜中,加水适量,煮之。

火候稍长,粥渐成。

贫者尝之,味虽不美,然腹中渐暖,饥饿之感渐消。

自是之后,贫者每煮粥,皆以此法。

虽粥味不甚佳,然能充饥,亦足以维生。

世人皆笑贫者愚,不知其食粥之乐,亦不知其贫贱而安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嗟乎!人生在世,贫富无常。

贫者食粥,富者鱼肉。

然贫者之乐,非富者所能及也。

盖贫者无忧无虑,心境自若,虽食粥亦能乐在其中。

而富者虽食山珍海味,心忧身疲,未必能得贫者之乐。

是以,贫者之粥,虽味不美,然其精神食粮,足以养性。

富者之食,虽美而不足以养心。

故贫富之别,不在食之优劣,而在心之安否。

今将此事述之,愿世人皆能明白贫富之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各安其分,各得其所。

【译文】从前有一个穷人,家中空空如也,无法维持生计。

有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几升稻谷,欣喜若狂。

然而家中没有炊具,只有一口破锅。

穷人思来想去,这稻谷如果蒸成饭,一定能吃饱肚子,但担心锅会破裂,饭做不成。

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将稻谷洗净,放入破锅中,加水浸泡,等到水沸腾,就开始蒸。

火候到了,水汽蒸腾,锅中的稻谷逐渐熟透。

穷人暗自欢喜,以为这饭可以吃了。

然而还没等饭熟透,锅盖突然破裂,热气喷涌而出,稻谷散落一地,不成饭形。

穷人非常惋惜,但也无可奈何。

到了傍晚,穷人非常饿,看到锅中的稻谷已经散开,便起了个念头,想要将散落的稻谷蒸成粥。

于是,他又将散落的稻谷洗净,放入破锅中,加适量的水,开始煮。

火候一长,粥渐渐成型。

2018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8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8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黄浦区】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④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注释】①刘蓉:清朝桐城派古文家,代表作有《养晦堂文集》等。

②浸淫:逐渐蔓延、扩展。

③踬:被东西绊倒。

④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思有弗得.()(2)命童子取土平.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屋子,怎会有空闲治理国家呢?B.这件屋子还没整理好,是因为不知如何治理国家?C.连屋子都不能整理好,怎么让天下像家国一样呢?D.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整治,你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1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君子求学,贵在()(4分)A.思学并重的正确方法。

B.勤奋刻苦的端正态度。

C.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D.学习过程的完整参与。

【答案】11.(4分,各2分)(1)得到,获得(2)填平12.(4分)D (选C得2分)13.(4分)C【嘉定区】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12分)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①于齐营丘②。

东就国,道宿行迟。

逆旅之人③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

客寝甚安,殆④非就国者也。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

莱侯⑤来伐.,与之争营丘。

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节选自《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注释】①师尚父:即吕尚,又称姜尚。

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

②营丘:齐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

③逆旅之人:指旅店主人。

煮饭成粥注释翻译

煮饭成粥注释翻译

煮饭成粥注释翻译
煮饭成粥注释翻译: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

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

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

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

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课外文言文汇编和答案

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课外文言文汇编和答案

2018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黄浦区】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注释】①刘蓉:清朝桐城派古文家,代表作有《养晦堂文集》等。

②浸淫:逐渐蔓延、扩展。

③踬:被东西绊倒。

④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思有弗得()(2)命童子取土平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 .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屋子,怎会有空闲治理国家呢?B .这件屋子还没整理好,是因为不知如何治理国家?C .连屋子都不能整理好,怎么让天下像家国一样呢?D .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整治,你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1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君子求学,贵在()(4分)A .思学并重的正确方法。

B .勤奋刻苦的端正态度。

C .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D .学习过程的完整参与。

【答案】②③④①11.(4分,各2分)(1)得到,获得(2)填平12.(4分)D(选C得2分)13.(4分)C【嘉定区】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12分)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①于齐营丘②。

东就国,道宿行迟。

逆旅之人③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

客寝甚安,殆④非就国者也。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

莱侯⑤来伐,与之争营丘。

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节选自《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注释】①师尚父:即吕尚,又称姜尚。

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

②营丘:齐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

食糑心安阅读答案

食糑心安阅读答案

食糑心安阅读答案
食糑心安阅读答案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书院读书时,每天煮一锅粥,经过一个晚上的凝固,用刀划成四块,早上晚上拿其中的两块,把腌菜切成几段吃。

小编收集了食糑心安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食粥心安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

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

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置之,既而悉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范仲淹家贫,读书于南都书舍,煮栗二升,作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块,断齑(腌菜或酱菜)数十茎啖之。

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阅读训练】
1、解释:(1)啖:;(2)同学:;(3)归:;(4)遗以食物:;(5)安:
2、翻译:(1)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
(2)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3)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3、文中范仲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
1、解释:(1)吃;(2)一起学习;(3)回家;(4)用食物赠送;(5)安宁
2、翻译:(1)范仲淹放在一边,不久食物全腐烂了。

(2)我的父亲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食物,(你)为什么不吃呢?
(3)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这粥呢?”
3、文中范仲淹安于贫困、刻苦读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18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8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8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黄浦区】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④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注释】①刘蓉:清朝桐城派古文家,代表作有《养晦堂文集》等。

②浸淫:逐渐蔓延、扩展。

③踬:被东西绊倒。

④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思有弗得.()(2)命童子取土平.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屋子,怎会有空闲治理国家呢?B.这件屋子还没整理好,是因为不知如何治理国家?C.连屋子都不能整理好,怎么让天下像家国一样呢?D.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整治,你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1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君子求学,贵在()(4分)A.思学并重的正确方法。

B.勤奋刻苦的端正态度。

C.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D.学习过程的完整参与。

【答案】11.(4分,各2分)(1)得到,获得(2)填平12.(4分)D (选C得2分)13.(4分)C【嘉定区】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12分)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①于齐营丘②。

东就国,道宿行迟。

逆旅之人③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

客寝甚安,殆④非就国者也。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

莱侯⑤来伐.,与之争营丘。

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节选自《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注释】①师尚父:即吕尚,又称姜尚。

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

②营丘:齐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

③逆旅之人:指旅店主人。

蒸饭成粥文言文的道理

蒸饭成粥文言文的道理

蒸饭成粥文言文的道理蒸饭成粥文言文的道理 1《煮饭成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

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著萆,饭落釜中。

太丘问:" 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

" 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记之。

"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译文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

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

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

太丘问:" 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 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

" 太丘说:" 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 兄弟回答道:" 大概还记得。

"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

太丘说:" 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蒸饭成粥文言文的道理 2【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太丘问:客与太丘论议。

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著萆①,饭落釜②中" 炊何不馏③?"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④。

" 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记之。

"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

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编辑本段译文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

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三)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三)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③。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①箅(bì):蒸饭的工具。

②馏:把食物蒸熟。

③糜子:粥。

④更相:互相;易夺:改正补充。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宾客诣.陈太丘宿__ __(2)太丘使.元方、季方炊__ __(3)俱委.而窃听__ __(4)仿佛志.之__ __2.下列句中虚词用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文中指“我”)B.仿佛志之(之,代词,代那些话)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之,助词,无义)D.更相易夺(相,指互相,相互)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客与太丘论议4.翻译下列句子。

(1)尔颇有所识不?(2)未若柳絮因风起。

5.元方兄弟长大后以博学多才而闻名天下,结合选文中陈太丘的做法分析原因。

西湖游记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①罗纨:丝织品。

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梅花为.寒所勒(2)余时为桃花所恋.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煮饭煮粥文言文翻译

煮饭煮粥文言文翻译

夫烹饪之事,莫重于煮饭煮粥。

饭者,民之食也;粥者,民之饮也。

二者相辅相成,皆以米为材,火候为度,水火相济,滋味自生。

盖煮饭者,以粳米为上,糯米次之。

择其颗粒饱满,色泽光亮者,淘之净,渍之水,俾其湿润。

然后置之锅中,以火煮之。

初沸之时,须微火慢炖,使米粒熟透,汤汁清澈。

待米粒皆沉于锅底,汤汁渐稠,是为熟饭。

是时,可调味以供人食。

煮粥者,则以糯米为佳,粳米亦可。

择其粒大饱满,色泽晶莹者,淘之净,渍之水,亦使其湿润。

然粥之煮法,与饭不同。

初沸时,宜用大火,使米粒迅速崩解,汤汁迅速增多。

待汤汁渐稠,米粒皆散,是为熟粥。

是时,可加红枣、莲子、百合等物,以增其味。

夫煮饭煮粥,火候最为关键。

火候适宜,米粒熟而汤汁清澈;火候失宜,米粒生而汤汁浑浊。

故煮饭煮粥,必先调火候,以火之大小,调之文武。

煮饭之火,初沸宜文,以慢火炖之,使米粒熟透。

沸后宜武,以大火煮之,使汤汁浓稠。

煮粥之火,初沸宜武,以大火煮之,使米粒迅速崩解。

沸后宜文,以慢火炖之,使汤汁浓稠。

煮饭煮粥,水亦不可忽视。

水之多少,关乎饭粥之软硬。

水少则饭硬,粥稠;水多则饭软,粥稀。

故煮饭煮粥,必先量水之多少,以水之多少,调之适宜。

夫煮饭煮粥,调味亦不可缺。

调味之品,或咸或甜,或香或鲜,皆可使之味美。

然调味须适度,过咸则苦,过甜则腻。

故调味之品,须选之精良,量之适宜。

煮饭煮粥,虽为家常小事,然其中之道,颇多讲究。

火候、水、米、调味,四者缺一不可。

若能掌握其道,则煮出的饭粥,必美味可口,令人垂涎。

昔有贤者,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夫煮饭煮粥,亦饮食之一也。

人皆知饮食之乐,而不知煮饭煮粥之趣。

夫煮饭煮粥,既能养身,又能怡情。

观其水沸米熟,观其香气四溢,岂不快哉!故煮饭煮粥,虽为小事,然其乐无穷。

愿世人皆能珍视此道,煮出美味佳肴,以飨天下之口。

译文:烹饪之事,最为重要的是煮饭和煮粥。

饭是人们的食物,粥是人们的饮料。

二者相辅相成,都以米为原料,以火候为标准,水火相济,美味自然产生。

食糑心安的阅读答案(大全5篇)

食糑心安的阅读答案(大全5篇)

食糑心安的阅读答案(大全5篇)第一篇:食糑心安的阅读答案食糑心安的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糑心安的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

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

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置之,既而悉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范仲淹家贫,读书于南都书舍,煮栗二升,作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块,断齑(腌菜或酱菜)数十茎啖之。

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译文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书院读书时,天天煮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用刀切成四块,早上晚上拿其中的两块,把腌菜切成几块吃。

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把一些美味菜肴送给范仲淹。

范仲淹把送的食物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

留守的儿子说:“我父亲听说你的生活清淡贫苦,送来食物,你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谢你们的`好意,大概是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我突然享用如此丰盛的菜肴,日后我怎么能再吃下这些粥呢?”【阅读训练】1、解释:(1)啖;(2)同学;(3)归;(4)遗以食物;(5)安。

2、翻译:(1)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

(2)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3)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3、文中范仲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1、解释:(1)吃;(2)一起学习;(3)回家;(4)用食物赠送;(5)安宁。

2、翻译:(1)范仲淹放在一边,不久食物全腐烂了。

《食粥心安》阅读及答案

《食粥心安》阅读及答案

《食粥心安》阅读及答案《食粥心安》阅读及答案阅读北宋文莹的一文,完成后面的题。

(14分)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

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

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⑥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②釜(fǔ):锅。

③齑jī:腌菜。

④啖(dàn):吃。

⑤留守:官职名称。

⑥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⑦馔(zhuàn):饭菜。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日煮粥一釜( ) ②既而悉败矣( )③大人闻汝清苦( ) ④遗以食物(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_(2分)例句:范仲淹置之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B.不以木为之者 (《活板》)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D.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盖食粥安已久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2分)译文:(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2分)译文:小题4:阅读上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不要馈赠?(2分)参考答案:小题1: (1)(4分)①天天、每天②都、全③听说④赠送、给予(2)A 小题2:盖/ 食粥安 /已久(2分)小题3: (1)(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佳肴。

(2分)(2) 略(2分)小题4:范仲淹不要馈赠是因为他懂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2分)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

第一小题考查的这几个词的特殊意义,尤其是“日”和“遗”这两个字,对于文言文中的字词一定要注意背诵、积累及运用。

第二小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BCD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只有A项是助词,所以选A。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这一锅汤》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这一锅汤》练习及答案解析

(19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这一锅汤翟敬宜①妈妈爱煮汤,深信“先喝汤,胃不伤”,菜色再简单,汤不可缺。

妈绝对是有天分的家厨,再简单的汤进了她的锅,美味立刻向上加乘。

以家常的玉米排骨汤来说,她嫌排骨油重,用乌骨鸡脚代替,再多加一个西红柿,汤色更清美,还多了讨喜的微酸与胶原蛋白。

②费工的当属除夕团圆饭的一品锅,那可是年度压轴戏。

鸡汤当底,海参、花枝鱼、鲜笋丝、鹌鹑蛋……好料结伴来,但绝不加芋头,以免浊了小清新。

锅一上桌,就是爸从口袋摸出压岁钱的时候。

香气与热气,把一大家子暖暖团在一起。

③一年年过去,吃一品锅的人变少了。

哥哥们在海外成家,还在父母身边的只剩出嫁的女儿。

我的运气太好,婆婆全面包容长媳的任性,让我得以在除夕夜回娘家守着一品锅,还不断带来新吃客,先半子,再孙子。

外孙对姥姥的汤超迷恋,好汤煲粥,小小孩一口气碗底朝天,毫不啰唆。

④对于我的拒绝长大,老天终究给了一个大警示。

妈病倒了,两个月来回检查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手术加化疗让她的胃口与体力尽失,看到饭菜就皱眉,遑论下厨。

她的洁净厨房让给了钟点工、回娘家的我和不再远庖厨的老爸。

⑤眼看钟点工的菜不合妈胃口,爸又实在上不了手,老买外食也不是办法,青黄不接之际,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在家做实验,猛看食谱外加想象力,勉强做出接近妈妈风格的汤。

但火候跟调味的掌控太差,滋味如何,我心中有数。

⑥“一点都不像姥姥做的!”负责试喝的儿子每次都说中要害,但妈总是很捧场地多喝半碗。

好在新来的煮饭阿姨厨艺好多了,妈终于不必再忍受女儿做的汤。

⑦曾经,我想过把妈的汤谱一道道记下来,但时间没站在我这边。

她的病情很快恶化,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

我只能尽量陪她,提防着任何的猝不及防。

⑧有一天,她嘴里尽是我听不懂的话,我知道死亡可能逼近了,紧急联系护理师,决定次日送她住院。

中午时,妈突然字字清楚地对我说:“我想吃饭。

”⑨直觉告诉我,这顿饭,我得自己做。

七手八脚地做了不辣的咖喱鸡饭,想着妈吃不下,重口味的比较开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煮饭成粥中考文言文阅
读练习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煮饭成粥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

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着箅①,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着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③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
①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

着箅,放箅子。

②馏:蒸饭。

③识:记住。

④更相易夺:相互修正失误遗漏。

11.解释加点字(4分)
(1)宾客诣陈太丘宿诣()(2)俱委而窃听俱()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自己的话概括元方兄弟俩煮饭成粥的原因。

(2分)
__________________
14.从全文看,元方兄弟具有的品质;其父陈太丘是的人。

(4分)
答案:
(三)课外语段阅读(12分)?
11、(1)到(2分)(2)全,都(2分)?
12、能够这样,只要喝粥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做成饭呢(2分)?
13、兄弟俩烧火做饭时,因都停下来偷听父亲和友人谈论问题,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因而煮饭成粥。

(2分)?
14、聪慧好学(2分)教子有方(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