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维护和运营过程中,进行安全、质量、进度的协调管理的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工期压缩、精细化管理和责任明确。
一、工期压缩1.合理安排工期: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周期和里程碑节点。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工序之间的关联性,避免出现工序拖延导致整个工期延误的情况。
2.挤压工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合理的工序组织,尽量减少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协调配合,确保各个工序能够按时顺利进行。
3.加班计划:根据需要,适度安排加班工作,合理利用时间资源,确保工期的压缩和任务的完成。
二、精细化管理1.细分任务: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小任务,明确每个小任务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工期要求。
同时,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和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每个小任务的顺利进行。
2.实施监管:建立监管机制,安排专门的监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检查和监督,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信息共享:建立施工现场信息共享平台,定期收集、整理和发布有关施工进展、质量状况和安全情况的信息,方便各方了解工程的实际状况和进展情况。
三、责任明确1.明确责任人:根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确定相应的施工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责任明确和领导层的指导与监督。
2.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的安全、质量和进度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明确各个岗位在安全、质量和进度方面的具体任务和考核指标,建立绩效评价和奖惩机制,激励和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
3.法律约束: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和法律约束,建立健全施工合同和保险制度,明确责任界定和赔偿机制,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对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简要描述,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根据不同工程和不同情况进行具体的细化和操作指南的制定。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三篇)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中,确保设计、施工、投产运营的安全设施能够与项目进展同步进行,达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运营”的要求。
该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同步设计:在项目设计阶段,要与安全设施的设计进行同步,并将安全设施的设计纳入到项目总体设计中,确保安全设施的安排合理、布局合理。
2. 同步施工: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的施工要与主体工程的施工同步进行,确保施工进度和安全设施的安装和调试进度相适应。
同时,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安全设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设施的完好。
3. 同步投产运营: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安全设施的投产和运营也要与项目的正常运营同步进行。
在投产前要进行安全设施的核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运营过程中,要对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安全设施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设施的使用和维护。
总之,建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和项目的利益。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二)是指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要求同时满足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三个方面的要求。
具体来说,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条件“三同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设计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要注意综合考虑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的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提前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施工阶段: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与条件。
包括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指导,确保施工场所的安全性。
3. 运营阶段:在项目建成后的运营阶段,要对设施和条件进行及时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和条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三同时”管理制度引言安全生产是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执行严格是确保企业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三同时”管理,包括其定义、重要性以及实施步骤等内容。
一、什么是“三同时”管理制度“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建筑企业在施工现场中,要求各种资源和条件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保持相适应、相适合、相统一的工作条件。
具体而言,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人员、设备和材料的“三同时”,即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和材料到位,并按照计划进行协调和管理。
二、“三同时”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员工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施工现场有足够的人员、设备和材料来应对突发事件和安全风险,以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到位是最基本的条件,只有足够的人员才能配合安全措施的执行,及时应对紧急情况,避免事故发生。
2. 提高施工效率“三同时”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建筑企业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组织和管理,保证各项施工工作有序进行,以提高施工效率。
当人员、设备和材料到位时,施工流程能够顺利进行,避免了等待和浪费,从而减少了工期,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3. 优化资源利用通过“三同时”管理制度,建筑企业能够合理调配和利用人员、设备和材料资源,避免资源闲置或过度消耗的现象。
通过精确的计划和协调,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益。
三、“三同时”管理的实施步骤1. 人员到位对于人员到位的管理,建筑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 人员招聘与培训: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安排并招聘相关的施工人员,确保其技能和资质符合要求。
对新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熟悉安全操作流程。
- 人员调度与监督:根据施工计划,进行人员调度和安排,确保施工现场人员数量合理,避免过多或过少。
同时,监督人员到位情况,确保施工现场有足够的人员配合工作。
2. 设备到位对于设备到位的管理,建筑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 设备采购与维护:根据施工需要,购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并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施工、使用三个同时期,依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安全管理的制度。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安全进展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从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紧要性、制度框架、实施目标和措施、制度的评价和完善等方面进行认真阐述。
一、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紧要性实施“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工程建设项目安全建设的基础。
在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施工、使用三个同时期,各环节相对独立,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假如对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不加强监督和管理,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
在此基础上,实在分析如下:(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和经济建设的高速推动,为城市工程建设提出了高要求,但这也给城市的管理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假如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就会大大加添,在施工过程中简单显现事故,进而伤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工程占用的土地、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建设项目不仅要达到安全、牢靠、高效的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它对城市经济、人口、环境的影响。
假如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破坏城市的秩序和稳定。
(三)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安全进展。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不仅是推动建筑行业安全进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在各个领域推动安全管理的紧要举措。
依托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这些行业可以利用标准化规范、建立信息化平台、探究新型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度框架依据国内外的实施情况,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标准重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制度建立。
建立完整的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安全关键点检查标准等内容。
浅谈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

浅谈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摘要:钢结构工程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越来越普通。
钢结构工程管理分为制作、运输与安装三个过程,三个过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文章简述了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优点,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三同步;降本增效;项目管理;建筑工程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079-05在冶金工业、公共设施、民用住宅及市政桥梁等项目中,由于钢结构在设计、施工及综合经济等方面都具有很多优势,除冶金工业厂房大多选用钢结构外,近些年来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迅速,一大批大跨度及超高建筑均采用了钢结构,如鸟巢、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上海环球中心及广州电视塔等。
图1钢结构工程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关键过程,施工中往往会受到上道工序土建工程的负面影响,同时制约着下道工序机电专业工程,在整个项目管理中钢结构工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钢结构工程管理的三大重点与难点过程是制作、运输和安装,三个过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是解决三个过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项目管理始终要按“以现场安装为中心,以安装计划确定制作计划,以制作计划确定运输计划,以运输计划保证安装计划”的管理思路,并通过项目的组织与协调管理,使组织管理具有唯一性、协调管理具有统一性。
1 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优点1.1 减少制作场地压力,提高制作厂家生产效率制作厂家的生产能力与生产面积往往成正比,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将已制作好的构件及时运走,减少了制作场地压力,将制作厂家有限的生产场地充分利用,提高了制作生产效率。
1.2 避免构件二次运输而造成构件的变形,可提高工程质量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漆膜层损坏等质量问题,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了构件二次运输,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
浅谈钢结构施工的管理措施

浅谈钢结构施工的管理措施钢结构施工是现代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建筑施工方式,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施工效率高等优势。
为了确保钢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以下是浅谈钢结构施工的管理措施的详细分析。
一、规范施工组织管理1.成立专门的施工管理团队,由工程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人员等组成,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协调与推进。
2.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工程建设总体目标、施工程序、施工资源配置、施工技术要求等。
3.建立健全的施工图设计评审与修改制度,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建立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二、严格施工技术措施1.确保施工团队的技术力量,采取职业施工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工人等专业人员,保证施工技术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建立起总体施工方案和临时科学施工方案,全面考虑到施工期间的脚手架、支撑、安全防护等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3.加强监测与测量,建立起精确、高效的施工监测与测量系统,确保施工质量的可控性和可追踪性。
三、加强施工安全管理1.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组织编制安全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专项检查与评估。
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制定详细的现场施工安全措施,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3.严格执行现场施工安全责任制与安全考核制度,加强安全监理与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四、加强质量管理1.建立彻底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责任、质量控制、质量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3.加强质量检测与监督,建立质量检测实验室,进行现场质量检测与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4.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组织专项质量控制人员进行施工检验与评估,并持续优化施工工艺与工作方式,以确保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五、加强施工过程管理1.建立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规划施工的任务、时间和资源,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在建设项目中,设计、施工、监理三方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下进行安全管理,互相配合、互相沟通、共同协作,保证项目安全有序进行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强调设计、施工、监理三方必须同步地思考、协调、解决安全问题,确保建设项目从设计阶段到施工、监理阶段的顺利进行。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
1. 同一时间:即设计、施工、监理三方必须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安全管理,相互协调和配合,确保安全工作不断。
2. 同一空间:即设计、施工、监理三方必须在同一空间内进行安全管理,共同协作,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
3. 相互配合:即设计、施工、监理三方必须相互配合,协作进行安全管理,共同解决安全问题。
4. 共同协作:即设计、施工、监理三方必须共同协作,共同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确保项目的安全有序进行。
通过“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避免设计、施工、监理三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责任分散等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水平,确保项目的安全、高效、顺利完成。
第 1 页共 1 页。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在现代企业中,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为了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的具体内容。
二、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三同时指的是“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同时”。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要将安全作为重要指导原则,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和措施,保证设计、施工和使用同时进行,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保障员工安全: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规范生产过程,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2.保护企业财产:合理的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避免生产设备和财产的损失,保护企业经济利益。
3.提高生产效率: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施工和生产过程的效率,减少因安全问题而导致的停工和生产中断,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四、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设计阶段安全管理措施(1)设计评审:在项目设计前,进行安全评审,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合理布局:设计人员应合理布局生产设备和工作区域,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并减少危险因素的存在。
2.施工阶段安全管理措施(1)安全培训:对参与施工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安全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设备,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3.使用阶段安全管理措施(1)设备维护:定期维护和检查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2)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操作失误。
五、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制定规章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规定和责任。
2.培训与宣传:组织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同步进行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达到高质量、高安全和高效率的要求。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和使用三个方面介绍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设计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设施规划,包括消防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并与项目设计相衔接,确保安全设施的合理布局和有效使用。
2. 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通过对项目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目的。
施工阶段:在项目施工阶段,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立严格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施工人员遵守工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2. 现场安全检查与监督: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检查与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 进度管理与安全保障:在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要求同时得到满足。
使用阶段:在项目使用阶段,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培训与教育:对项目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使其熟悉项目所涉及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
2. 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项目的安全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3. 应急救援措施: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措施,保证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和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工人和使用人员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能够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
钢结构公司三同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公司钢结构项目安全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同步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钢结构项目的建设、施工、验收等全过程。
三、三同时原则1. 安全生产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生产和使用。
2. 项目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环节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
3. 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责任主体应共同遵守三同时原则。
四、制度内容1. 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2)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安全生产设施(1)项目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2)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 环保与职业健康(1)项目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进行妥善处理。
(2)施工单位应关注员工职业健康,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4. 设计与施工同步(1)项目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符合三同时原则。
(2)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确保施工质量。
5. 监理与验收(1)项目监理单位应全程参与项目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环保、职业健康。
(2)项目验收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责任主体应共同参与,确保项目符合三同时原则。
五、实施与监督1. 公司成立三同时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三同时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2. 项目施工单位应定期向三同时管理领导小组汇报项目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 三同时管理领导小组对违反三同时原则的行为进行查处,确保项目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同步进行。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钢结构工程设备运输、吊装的安全管理措施

钢结构工程设备运输、吊装的安全管理措施(1)设备在运输、吊装前必须仔细分析核算,拿出确实可靠的方案报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
(2)在起重吊装时,施工人员工作必须分工明确,并由专人负责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起重机械必须经常检查,保持各部位的灵敏可靠。
(3)从事起重吊装、校正构件等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帽。
作业时不宜用力过猛,以防身体失稳坠落。
(4)大型设备的吊装,在编制吊装方案时应明确吊装安全技术措施,同时项目经理必须在施工现场。
(5)未经确认许可,不得利用管架等做吊装锚点。
(6)起吊重物要栓溜放绳,起吊物件不得长时间在空间停留,构件(或机械设备)未固定前不得松钩,且不准在起重物上行走操作,严禁将安全带挂在起吊的构件上。
(7)使用各种起重机械,吊具和索具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各种起重机械的操作,必须按机械本身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并执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特殊作业专门训练,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起重作业前必须对起重机械的运行部位安全装置、吊具、索具等详细检查,吊装时必须进行试吊检查。
各种机械必须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严禁超负荷吊装。
吊具、索具必须经过计算,选择使用。
(8)设备运输、吊装作业之前应派人查看现场,具体落实现场是否有障碍物等,如有应排除。
(9)大型设备吊装前应进行强度核算,所选用的吊装机具必须保证安全系数。
(10)起重运输、吊装作业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做到统一指挥,并使用统一规定的信号。
(11)作业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交代安全注意事项。
(12)吊装作业时,吊车的吊臂下严禁站人。
(13)吊装和运输作业期间应设专职安全员,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
(14)作业区四周拉设警戒绳,并设专人监护,严防非工作人员入内。
(15)作业人员佩用规定的防护用品,使用对讲机通话传令,集中思想、规范作业。
三同步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安全的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
二、制度内容1. 设计同步(1)在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将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2)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3)设计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时,必须有鉴定报告。
2. 施工同步(1)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
(2)施工方应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内容施工,不得偷工减料,确保工程质量。
(3)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要严格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缺陷。
3. 投产同步(1)在项目投产前,必须进行安全设施验收,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投产。
(2)安全设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应密切关注安全状况。
(3)试运行结束后,进行全面安全评估,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运行。
三、职责与要求1. 安全生产部门(1)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公司安全管理工作。
(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安全培训。
(3)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设计单位(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2)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3. 施工单位(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
4. 监理单位(1)对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
(2)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四、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制度旨在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施工单位三同时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三同时管理制度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施工单位的三同时管理制度。
这就像是一个特别的规则,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全、更美好呢。
想象一下,有一个施工队要在咱们附近盖一座大楼。
这个大楼从开始计划建设,到最后建成,中间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三同时管理制度就像一个贴心的小管家,一直在旁边提醒大家要做对的事情。
什么是三同时呢?就是在施工的时候,安全设施、环保设施要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比如说,在设计大楼的时候,不能只想着大楼有多高、有多少房间,还要想着怎么让在里面工作和生活的人安全。
这就像我们搭积木,如果只想着把积木搭得高高的,却不考虑怎么让它稳稳的,那积木很容易就倒了。
所以在设计大楼的时候,就得把楼梯的宽度设计好,这样万一有紧急情况,大家可以快速跑出去;还要设计好消防通道,就像给大楼留一个特别的“安全小路”。
这就是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然后呢,在盖大楼的过程中,一边在砌墙、盖屋顶,一边也要把那些安全和环保的东西一起做起来。
就像我们画画,不能只画房子的外形,还要画上窗户,窗户就像是房子的眼睛,让房子能透气、能透光。
在施工的时候,就得把消防设备的位置留好,把那些保护我们不被灰尘和噪音打扰的设施也一起安装起来。
这就是同时施工啦。
我再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有一个小镇,有施工队来建工厂。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没有按照三同时管理制度来做。
工厂快建好了,才发现没有设计好污水处理的地方,结果污水流得到处都是,把小镇旁边的小河都弄脏了,小鱼都生病了。
而且因为没有设计好安全通道,有一次小意外发生的时候,工人都不知道往哪里跑,可危险了。
后来呀,他们重新按照三同时管理制度来整改,又加了污水处理的设备,重新规划了安全通道。
慢慢地,小河又变干净了,小鱼又欢快地游起来了,工人们也能安心工作了。
所以呀,施工单位的三同时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
它就像一个保护神,保护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着施工的工人,也保护着未来会使用这些建筑的人们。
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管理计划

控制钢结构制作、运输与安装的管理计划1、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管理1.1 钢结构工程的制作管理。
在钢结构制作前,一定要先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制订出工艺的标准以及施工的流程,还有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孔径和孔距时要用钢制定型套模进行;焊接H型钢时要用自动切割和自动焊接,在焊接完成后,还要用矫正机矫正,矫正合格后才可以出厂;如果用手工焊接,为了防止焊接后变形,那么在焊接前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先制定个明细的焊接工艺标准,可以采用跳跃式焊接法或者在工件焊接变形反向预留偏差,这样可以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焊接变形;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已确实保证每道工序都合格进而能够进入最后的安装阶段。
1.2 钢结构工程的运输管理。
在运输过程中,构件会因碰撞、垫点不平衡以及堆放的地方不坚实等因素而出现变形,进而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所以在运输以及堆放时,一定要加支垫材料,而且还要保证构件的上下垫支点垂直,还要保证堆放场地坚实,但是如果不小心把构件弄变形了,一定要用千斤顶顶住,再用乙炔火焰加热,进行矫正处理。
1.3 钢结构工程的安装管理。
钢结构工程在安装施工前,一定要把安装流程合理地安排好。
因为合理的安装流程能够保证钢结构工程的安装施工有序地进行,也能够提高钢结构工程的安装速度,进而也能够使钢结构工程的安装工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所以在安装施工前,一定要先做好安装前的检查验收工作。
首先要对安装所用的工具、设备、器械等进行检查维修,然后再对施工的地面等进行检查,等一切检查无误后就进行安装。
安装时一定要注意钢结构的合理组装。
一点要遵守焊接的技术原理,进而提高钢结构的焊接质量,保证了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2、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2.1 实施“三同步”管理的优点实施“三同步”管理方式,首先就是减少了项目的管理环节,方便了项目的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制作厂家的制作生产效率,因为制作好的构件会及时搬运走,这就不会给制作厂家有限的生产场地造成麻烦,减少了制作场地压力,还有也避免了构件在现场的堆放,便于施工现场的管理;还有也防止了构件在二次运输时造成的变形以及损坏等一些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也不需要花费二次运输的费用进而降低了施工的成本。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在施工工程中,保证设计、施工、使用三个环节在时间上、空间上、人员上的做到同步进行,并且相互协调,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制度。
时间上的“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设计、施工、使用三个阶段的工作必须在同一时间进行,并且相互协调,避免时间上的偏差造成安全隐患。
具体要求如下:1.设计与施工的“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与施工人员进行密切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施工需求,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不合理或无法施工的情况。
2.施工与使用的“同时”: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工作时,必须与使用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使用安全,以及确保使用需求与施工进度的协调。
3.设计与使用的“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与使用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设计结果符合使用需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存在安全风险。
空间上的“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设计、施工、使用三个阶段的工作必须在同一空间范围内进行,并且相互协调,避免空间上的冲突和安全隐患。
具体要求如下:1.设计与施工的“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空间和施工设备需要占用的空间,设计出合理的施工空间布局,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施工与使用的“同时”: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工作时,必须考虑到使用人员的实际工作空间和设备需要占用的空间,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使用安全,以及确保使用空间符合设计要求。
3.设计与使用的“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考虑到使用人员的实际工作空间和设备需要占用的空间,设计出合理的使用空间布局,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人员上的“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设计、施工、使用三个阶段的人员必须相互沟通和协调,以确保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步进行,并且相互配合,避免人员上的差异带来的安全风险。
具体要求如下:1.设计与施工的“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与施工人员密切合作,了解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施工需求。
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

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一、引言工程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包括项目计划、组织、资源管理、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等方面。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各种管理制度和流程都需要得到合理的设计和落实,才能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工程项目中,同时进行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管理。
这三个方面的管理是相互关联的,缺一不可。
只有做好了这三个方面的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的目的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环保。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2. 预防和控制工程项目中可能发生的质量、安全和环保事故;3. 减少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4. 提高工程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推动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内容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质量管理包括了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等方面。
在工程项目中,需要不断强调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
2.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安全管理包括了工程项目的安全规划、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和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
在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必须位于首要位置,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
3. 环保管理:环保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内容。
环保管理包括了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环保措施和环保监测等方面。
在工程项目中,需要注重环保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四、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管理制度:首先,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制定三同时管理制度和文件,明确管理目标和责任分工。
管理制度应该包括管理流程、管理要求和管理措施等方面。
2. 培训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制度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1. 什么是“三同时安全”?“三同时安全”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和施工工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区域内,符合安全要求。
在施工中,必须遵守“三同时安全”原则,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2. 为什么需要“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三同时安全”是现代化施工作业必须遵守的原则,不仅是一个法律要求,更是建筑施工行业的行业规范。
施工企业需要严格遵守“三同时安全”原则,开展科学而有效的安全管理。
这样做,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保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可以避免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达到可持续施工的目标。
3.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划分施工范围、确定合理分区。
具体内容包括:3.1 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时,需要确保设备的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熟知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好设备管理和维护,对于老旧设备,需要进行检修,保障设备状态的良好。
施工机械设备还要根据施工环境,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机械设备产生安全事故。
3.2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具备相关专业技能,了解作业安全规程,严格遵守施工安全操作流程,派遣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3.3 施工工法施工中的工艺和工法需要符合安全要求,不能使用不安全的施工工法。
对于高空作业和危险品作业,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施工工人有足够的安全保障。
4.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岗位和人员,建立全过程安全隐患排查和预警系统。
4.1 制度落实到岗位和人员要求每个岗位和人员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各级管理和施工人员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2 全过程安全隐患排查和预警系统建立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和预警机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监控流程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安全态势的可控性。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在建设工程和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求工程项目、设备设施和操作人员同时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
1. 工程项目的三同时管理:要求在施工前,确保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工作同时进行,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安全要求,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监理过程贯彻监理要求,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2. 设备设施的三同时管理:要求企业在购置设备设施时,同时考虑设备的安全性、使用性和经济性,并配备齐全的安全保护设施和设备,确保设备设施的使用安全。
3. 操作人员的三同时管理:要求企业在招聘和培训操作人员时,同时注重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具备安全操作技能、识别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通过实施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建设工程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工程项目、设备设施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设计、施工、质量三个阶段的同步进行,以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它是一种依法依规,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制度,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文将从制度内容、实施效果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设计同步管理、施工同步管理和质量同步管理三个方面。
设计同步管理要求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和质量的要求,确保设计符合实际施工操作和质量标准。
施工同步管理要求施工人员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质量同步管理要求对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同步管理,可以保证建设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各个环节同步进行,实现安全的建设过程。
其次,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对设计、施工和质量的同步控制,可以避免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情况,减少施工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其次,它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效率。
通过同步管理,可以减少设计变更和施工调整,节省时间和成本。
此外,它还可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形成安全文化氛围。
最后,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完善和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复杂性日益增加,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需求。
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实现实时数据监测和预警。
同时,可以加强与其他相关领域的配合,如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形成综合性的安全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同步管理设计、施工和质量,提高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了工程的高效完成。
三同时制度文档

三同时制度文档一、背景在过去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和投产运营往往是分离、独立进行的。
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相互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这会导致项目延期、成本增加、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三同时制度应运而生。
二、原理1.设计和施工同步进行:传统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和施工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设计方在设计完成后再将设计文件交给施工方进行施工。
而在三同时制度中,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是同步进行的,设计方和施工方需要保持紧密的沟通,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
2.施工和投产运营同步进行:在传统的工程建设模式中,施工完成后才进行投产运营阶段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调试、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建立等。
而在三同时制度中,施工和投产运营两个阶段是同步进行的,施工方需要提前与运营方进行沟通,确保施工完成后设备能够正常投产,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培训工作。
三、应用1.加强协调沟通:设计方、施工方和运营方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信息和解决问题,确保各方的利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2.建立集成化的项目管理平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个集成化的项目管理平台,方便设计方、施工方和运营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3.提前进行项目规划:在工程项目启动之前,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包括确定项目目标、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安排人员和资源等,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对于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定期检查和评估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总结:三同时制度是一种旨在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的管理模式,它的核心原理是设计、施工和投产运营的同步进行。
通过加强协调沟通、建立集成化的项目管理平台、提前进行项目规划和强化项目监督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减少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三同时制度的应用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摘要:钢结构工程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越来越普通。
钢结构工程管理分为制作、运输与安装三个过程,三个过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文章简述了钢结构工程的“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优点,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三同步;降本增效;项目管理;建筑工程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079-05在冶金工业、公共设施、民用住宅及市政桥梁等项目中,由于钢结构在设计、施工及综合经济等方面都具有很多优势,除冶金工业厂房大多选用钢结构外,近些年来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迅速,一大批大跨度及超高建筑均采用了钢结构,如鸟巢、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上海环球中心及广州电视塔等。
图1钢结构工程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关键过程,施工中往往会受到上道工序土建工程的负面影响,同时制约着下道工序机电专业工程,在整个项目管理中钢结构工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钢结构工程管理的三大重点与难点过程是制作、运输和安装,三个过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是解决三个过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项目管理始终要按“以现场安装为中心,以安装计划确定制作计划,以制作计划确定运输计划,以运输计划保证安装计划”的管理思路,并通过项目的组织与协调管理,使组织管理具有唯一性、协调管理具有统一性。
1 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优点1.1 减少制作场地压力,提高制作厂家生产效率制作厂家的生产能力与生产面积往往成正比,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将已制作好的构件及时运走,减少了制作场地压力,将制作厂家有限的生产场地充分利用,提高了制作生产效率。
1.2 避免构件二次运输而造成构件的变形,可提高工程质量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漆膜层损坏等质量问题,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了构件二次运输,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
尤其是弧形、刚度小等易变形构件应该避免二次运输,最适合采用“三同步”管理的方式。
1.3 避免构件二次运输,可降低施工成本构件二次运输需要花费大量的人物财资源,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构件二次运输,可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构件在二次运输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漆膜层损坏等质量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造成费用的增加,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了构件二次运输,可降低施工成本。
1.4 避免构件现场堆放,有利于施工现场的平面和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平面空间有限,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了构件现场堆放,有利于施工现场的平面和标准化管理。
1.5 避免构件二次运输和现场堆放,减少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构件在二次运输过程中,存在交通安全重大隐患;构件在施工现场存放,存在构件倾翻伤人等安全隐患。
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避免了构件二次运输和现场存放等,减少了大量的安全隐患。
1.6 减少项目管理环节,便于项目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采用“三同步”管理方式,减少了构件二次运输、构件质量缺陷整改、现场存放管理及二次运费成本核算等环节,便于项目管理,可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2 实施“制作、运输、安装三同步”管理的主要措施2.1 组建精干高效的管理组,实现“三同步”管理的统一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组建精干高效的钢结构工程管理组,并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密切配合,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全过程施工,搞好施工组织协调及保障工作。
通过统一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协调管理,使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制作、运输与安装过程,融为一体,同步推进。
项目经理担任管理组组长,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管理组组织机构图见图2。
2.2 把好协作单位的“准入”关,合理分工“三同步”管理的任务在选择制作、运输及安装协作单位时,重点要审查协作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和安全资格证书等证件,严格审查协作单位的履约信誉、企业业绩、服务意识、人员素质、机械设备、资产负债等状况,并通过实地考察、合同评审等方式,把好协作单位的“准入”关。
图2根据工程量大小、工期要求及协作单位考察、评审情况等,对制作、运输、安装任务进行合理分工。
工程量小、工期不紧的工程,制作、运输、安装任务可分别选择一家协作单位;工程量大、工期紧的工程,制作、运输、安装任务可分别选择两家以上协作单位,形成竞争氛围,争取项目管理的主动权。
2.3 细化分解项目管理目标,明确“三同步”管理的协作单位各方责任针对钢结构工程组织要统一、管理要精细等的特点,要实施“三同步”管理,项目组应根据施工合同、投标文件等要求,细化分解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等管理目标,明确各协作单位的责任。
如,分解安全管理目标和落实责任的措施:钢结构工程是一项危险因素多、安全隐患多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难度大,为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项目与各协作单位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要求协作单位缴纳一定合同额比例的安全抵押金,并按其考评。
2.4 确保设计详图质量,是实施“三同步”管理的技术保障构件设计节点、结构形式等要满足现有成熟的制作工艺要求,构件的最大断面尺寸要充分考虑运输路线等实际情况,构件最大重量的确定要分析现场条件、吊装机械资源等。
项目部调集有丰富经验的制作、安装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工程设计,是解决由于设计影响制作、运输、安装的最佳途径,是实施“三同步”管理的技术保障,将设计问题减少到最低限,才能保证“三同步”的有序进行。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tekla structures建模设计,使设计图纸达到以下要求:满足现有成熟的制作工艺要求,节点便于制作与安装,尽量减少构件种类与数量,材料订货周期短,超大型构件要选好“整体制作、分体运输与吊装”方案等问题。
在宝钢宽厚板轧机工程中,冷床、精整、成品3大区域钢结构工程总量33000多t,其中屋面天窗系统3000多t,本系统原设计按3大区域分别出图,构件种类3000多种、数量130000多件;而后与设计院进行了沟通,将3大区域屋面天窗按一套图纸设计出图,构件种类减少到1200多种、数量减少到60000件。
构件种类与数量的大幅减少,减少了制作零部件种类和数量,提高了制作生产效率,增加了每车次运输重量,减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现场构件挑选时间,加快了安装进度等,是“三同步”管理顺利实施的技术保障。
2.5 编制切实可行的制作、运输、安装方案,为实施“三同步”管理奠定基础钢结构工程制作、运输、安装方案的切实可行,是直接影响“三同步”管理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
通过技术、组织、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编制切实可行的方案,可提高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加快工期、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施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5.1 制作方案的重点。
(1)制作工艺流程图见图3。
(2)钢结构焊接:焊接人员:焊接技术责任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焊接技术培训,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有一年以上焊接生产或施工实践经验。
焊接质检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有一定的焊接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并具有质检人员上岗资质证。
无损探伤人员必须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其相应等级证书应在有效期内,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焊缝无损检测和审核工作。
焊工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且证书在有效期内,其施焊范围不得超越资格证书的规定。
气体火焰加热或切割操作人员应具有气割、气焊操作上岗证并在有效期内。
焊接预热、后热处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用电加热设备加热时,其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图3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选定必须符合国标或等同的其他标准相对应的适合钢种、接头形式、坡口形状、焊接方法等,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进行烘培,建立领用与回收制度。
焊接顺序:影响钢结构件焊接变形的因素有设计和工艺两个方面。
设计方面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焊缝的位置、焊接坡口的形式等。
工艺方面指合理的焊接工艺规程、装焊顺序、各种防变形和反变形方法的采用以及采取的消应力措施等。
2.5.2 运输方案的重点。
选择运输车辆的主要因素有:运输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及重量等,车辆行使路线上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高度与宽度等。
决定车辆行使路线的主要因素有:运输车辆及构件总重量,延线道路及桥梁等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延线道路车辆允许通行时间等;对于超长、超宽、超高的大型构件运输,做好临时胎架和加固措施,并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2.5.3 安装方案的重点。
确定安装部署的因素有:上道工序土建基础交接时间,下道工序专业工程需要钢结构工程完成时间,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分区施工情况等,根据工程的建筑和结构特点确定吊装顺序。
图4确定吊装机械的因素有:根据构件的最大吊装高度、最大重量、最大吊装水平距离等施工情况,选择主导机械的规格型号;根据现场施工总体部署和总工期的要求,选择主导机械的数量;根据是否需要提前地面拼装、构件特点等,选择辅助吊装机械。
确定吊装机械行走路线的因素有:安装部署,吊装顺序,吊装机械的规格型号,土建基础平面布置等。
在宝钢不锈钢6标工程中,钢结构工程总量18000多t,其中镀锌塔区域厂房柱设计为4肢钢管柱,构件长58m、单重120t、最大构件尺寸4500×5600,采用了“整体制作、分体运输与吊装方案”,保证了“三同步”管理顺利进行。
2.6 合理配置制作、运输、安装资源,实现“三同步”管理的稳健开展要实现“三同步”管理的稳健开展,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认真研究,将资源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强化其管理,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织资源、平衡各项资源以及最终节约资源的目的。
合理配置制作资源的重点有:焊接等特殊工种等劳动力,钢材等主要材料与焊接材料、油漆等辅助材料,吊装、切割等施工机具等。
合理配置运输资源的重点有:运输车辆、驾驶员、协调人员等。
合理配置安装资源的重点有:起重吊装等特殊工种等劳动力,吊装机械等施工机具,安装螺栓等辅助材料,临时围挡等安全设施与安全帽等物资材料等。
2.7 采用四级计划体系控制进度,动态跟踪“三同步”管理计划2.7.1 合理制定“三同步”管理计划。
采用ccproject软件等编制制作、运输、安装计划,实行日、周、月、总体四级计划体系控制进度,使“三同步”管理的计划周密、精细。
2.7.2 动态跟踪“三同步”管理计划。
管理组安排专人负责动态跟踪制作、运输、安装情况,使计划有序开展,跟踪管理的重点有:制作单位的材料供应、制作进展、设备状态等,运输单位的运输车辆、人员变动等,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机械、作业人员等。
管理过程中采用“前锋线比较法”检查计划,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