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理科)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综合考试(含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1999真题及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综合考试(含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1999真题及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考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政治关系2.目标管理3.权变管理理论4.社会互动5.代际流动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社会主义国家机构设置的原则。

2.现场控制、反馈和前馈的控制。

3.文化的特征。

4.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5.社会分化的结果。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2.最常见的决策方法有哪几种,请分别概述之。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考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力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内含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第一层次,是利益关系,是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第二层次,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了政治权力关系;第三层次,人们依据政治力量的对比即政治权力关系,确定人们进行政治利益分配的资格,从而构成了政治权利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本质内容,一切其他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2.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组织管理者共同参与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法。

1954年,美国学者P·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目标管理通常指一个组织的上下级管理者共同确定组织目标,或将组织目的和任务转化为组织目标,将这些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管理者的责任范围内,并利用这些目标指导活动和评价每一个管理者的贡献。

从20世纪70年代起,目标管理就广泛地运用到政府管理中。

但是目标管理也有一些缺陷,如目标管理有时会使领导人过分为达成少数目标而花费精力,甚至会造成思维方式地片面性。

1999年-2005年北京大学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考研真题

1999年-2005年北京大学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考研真题

2004 年
一、名词解释 1.中央对地方的立法控制 2.行政执法的程序 3.国家主席的职权 4.东西不同执政党和政府的关系 5.政府和社会关系的类型 6.有限政府 二、简答题 1.分析中国行政体制的利弊 2.国务院的行政方式 3.当代中国政治关系的宏观构架 4.实行两院制的原因和作用 5.“统合主义”下社会和政府的关系 6.文官制度对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的作用 三、论述题 1.拉美、亚洲在“官僚权威主义”上的异同 2.不同的国家在利益表达上的渠道、方式、作用的不同
2.中国政治制度。以杨凤春老师的为主,谢庆奎老师的做补充。掌握了这两 本书,可以说这部分的 50 分你已经可以放心了。杨老师的书并非大家想象的那 样“主流”,是较为客观的描述加相对中肯的评论,有时候还能看出作者一点点掩 不住的锋芒。此外补充杨光斌老师的《中国政治制度导论》,朱光磊的《中国政
府过程》,反正这部分的东西较为客观,没什么理论深度,记住就好。需要注意
一、我为什么报考北大
对很多人来说北大是一个梦想是一种信仰,之前曾在论坛里看到很感人的一 句话“即使倒下也要头朝着未名湖的方向”,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其实大可不 必。我们选择考研,还是应该理性冷静地分析利弊,预估事情的可能性和困难性, 争取最大的成功几率。
我是大三下学期即将结束时才决定考研,之前一直在争取保研却未能成功, 但即使考研,我也不知道该考哪里。我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当时一直纠结该考 本校,还是南大,或者北大。大三放暑假后,我去了趟北京,并咨询了家里人的 意见,最终在 7 月 8 号那天决定报考北大。
的是,杨老师出题可能会偏,所以一些细节千万不要忽视。
3.西方政治制度。唐晓的书很清楚很详细,体系也很清楚明白,但它是以制 度类型进行编排,我们还需要以此为纲,结合其他相关书籍(以国别分类的书籍) 对各主要西方国家制度进行更细化和深入的了解,这样子的话问题不大。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卷(广东卷)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卷(广东卷)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卷(广东卷)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责任制,将______再延长30年,同时抓紧制定关于农村上地承包关系的法律,使农民的土地______权得到进一步保障。

A.土地承包期所有B.联产经营期所有C.联产经营期使用D.土地承包期使用2.中国政府将于____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被葡萄牙人占领了____多年的澳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A.1999年10月1日 500B.1999年12月20日400C.1999年12月31日 300D.2000年1月1日 2003.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____。

美国不放弃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障碍。

A.贸易问题B.人权问题C.台湾问题D.环境问题4.____多国统一货币____正式启动,这对稳定欧盟内部的金融市场,加强欧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A.1999年1月马克B.1998年5用埃居C.1999年1月欧元D.1998年5月法郎5.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____,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侵略。

5月8日,竟然又以多枚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致使我外交人员和驻南记者三人罹难,二十余人受伤。

北约的野蛮行径,践踏了联合国宪章和人道主义原则,侵犯了独立国家的主权,严重危害了欧洲和世界和平,遭到我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A.波黑冲突B.科索沃问题C.北约东扩D.全融危机6.“五四”运动距今己整整80周年,”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爱国,进步、____的精神,至今仍鼓舞着青年一代为振兴中华奋发图强。

A.自由平等B.争人权、反封建C.反帝、反封建D.民主、科学7.1998年,中国政府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国内市场的变化果断地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保持____稳定,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实现,全年国内主产总值增长____A.人民币利率 7%B.人民币汇率 78%C.国民收入增长率 8%D.进出口贸易增长率 87%8.上题材料表明A.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B.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C.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是相辅相成的D.经济对政治具有决定作用9.在当代,英国,日本、比利时、西班牙、挪威等国家政体的共同特征是(1)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构(2)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3)君主具有最终政治决策权 (4)内阁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A.(1)B.(1)(2)C.(1)(2)(3)D.(1)(2)(3)(4)1O.某中学高三年级同学就”如何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考研政治辅导《政治习题精讲班》第四章讲义05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考研政治辅导《政治习题精讲班》第四章讲义05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考研政治辅导《政治习题精讲班》第四章讲义05政治习题精讲班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多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1999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政治法律制度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E.社会风俗习惯[答疑编号2002040213]『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上层建筑概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

其中,前者是思想上层建筑或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后者是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因此,很明显,选项B和C讲的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政权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选项D讲的意识形态是思想上层建筑,都是正确选项。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首要内容,属于经济基础的范围,不属于上层建筑。

社会风俗习惯属于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系统加工的、不定型的低层次社会意识,并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因此不属于上层建筑。

所以,选项A和E应排除。

2.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2000年文科多选题第18题)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E.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答疑编号2002040214]『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因此,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选择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是同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合的。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研政治辅导《政治习题精讲班》第二章讲义07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研政治辅导《政治习题精讲班》第二章讲义07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考研政治辅导《政治习题精讲班》第二章讲义07政治习题精讲班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辩证法部分历年真题一、单选题:下列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1999年理科单选题第2题)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答疑编号200202030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点: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三个主要表现:使对立面相互联结,保持事物相对稳定,提供矛盾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使对立面在相互吸取、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了矛盾同一性的第二个方面的作用,即通过相互利用推动矛盾双方各自得到发展。

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选项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和D“矛盾双方的融合”讲的是矛盾解决的不同形式或结果,不是讲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因此,与题意不合。

选项B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促进的作用,也与题意不合。

这里的关键内容是试题中“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即唯心主义派别的“自身矛盾”,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因此,选项C最合题意。

2.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1998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答疑编号200202030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否定之否定运动的表现形式。

1999年政治真题解析

1999年政治真题解析

1999年政治真题解析(理科)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16分)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答案】A【分析】本题考点: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前者涉及的是意识和它的物质器官的关系;后者涉及的是意识和客观外界的关系。

据此分析,选项A正确。

D项是19世纪中叶欧洲庸俗唯物论对意识本质的看法,B、C两项都是唯心论的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2.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答案】C【分析】本题考点: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把矛盾双方联结起来,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具体说来,矛盾一方自身的内部矛盾性,可以为另一方利用来发展自己。

例如,一种唯心主义批判另一种唯心主义时,往往能提供有利于唯物主义的论据或方法。

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D讲的是矛盾的解决形式,B项说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而发展,均不合题意。

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答案】B【分析】本题考点:生产关系的实质。

生产关系也称为经济关系,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经济活动,是为了获取自身的物质经济利益。

由于社会生产过程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而在这四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1999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答案及评

1999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答案及评

1999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答案及评1999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答案及评1999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答案及评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b2.c3.b4.d5.b6.c7.b8. a9.c 10.c11.a 12.d 13.c 14.a 15.c16.d 17.b 18.d 19.b 20.b21.c 22.c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3.bcd 24.abc 25.abcd 26.abd 27.bcd28.cd 29.acd 30.bc 31.acd 32.bd33.abcd 34.abc 35.ab 36.abcd 37.abc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38.国有企业39.内需40.7%41.省级42.教育43.雅鲁藏布44.缉私45.欧元四、简答题(共28分)46.7分)答案要点: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

(3分)②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2分)③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2分)47.(7分)答案要点:①必须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

(3分)②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分)③实施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2分)48.(7分)答案要点: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基础。

(2分)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条件。

(2分)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捍卫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

(3分)49.(7分)答案要点:①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5分)②只有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1999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测试政治考卷(理科)答案

1999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测试政治考卷(理科)答案

1999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测试政治考卷(理科)答案1999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卷参考答案(理科)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16分。

1.A 2.C 3.B 4.C 5.C 6.D 7.B 8.B 9.D l0.D 11.C 12.A 13.A 14.D 15.C 16.D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4分。

17.B、D、E 18.B、C、D 19.B、D 20.A、B、C、E 21.B、C、E 22.A、B、E 23.A、C、D、E 24. A、B、D、E 25.A、B、C、E 26. A、B、C、D、E 27.A、B、C、D、E 28.A、B、C、D、E 三、简答题:5分。

29.答案要点:20年来,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

(2分)农村改革的成功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

这个根本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农村改革的成就,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广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3分)四、辨析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要求对历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30.答案要点: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2分)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又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

不能因此混淆两种不同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作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3分)31.答案要点: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政治是建筑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国家权力的分配归根结底由财产多寡决定。

1999考研真题及答案

1999考研真题及答案

1999考研真题及答案考研真题及答案的提供需要符合版权和教育公平的原则。

在这里,我不能提供具体的1999年考研真题及答案,但我可以提供一个模拟的考研真题及答案的示例,以供学习和参考。

考研英语模拟题及答案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听力理解)Section A1. What is the man's opinion about the new restaurant?A) He thinks it's too expensive.B) He likes the atmosphere.C) He doesn't like the food.D) He finds the service slow.Answer: B) He likes the atmosphere.2. Why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y go to the library?A) To find a quiet place to study.B) To return some books.C) To attend a lecture.D) To borrow new books.Answer: A) To find a quiet place to study.(更多听力题目及答案省略)Part 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阅读理解)Passage 1In this passag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ducation...Questions:2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A) Technology has made education more accessible.B)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 controversial.C) Teachers are being replaced by technology.D) Technology has no effect on education.Answer: A) Technology has made education more accessible.22.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a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benefit of using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 It saves time.B) It improves engagement.C) It reduces costs.D) It increases efficiency.Answer: B) It improves engagement.(更多阅读题目及答案省略)Part III Cloze Test (完形填空)In this section, you are provided with a passage with blanks, and you must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d from the options given to complete the passage.Example:The Internet has revolutionized the way we communicate. It allows us to share information instantly and connect with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it also has its drawbacks. For instance, it can be a source of misinformation and cyberbullying.31. 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our communication in a significant way.A) slightlyB) dramaticallyC) occasionallyD) superficiallyAnswer: B) dramatically(更多完形填空题目及答案省略)Part IV Writing (写作)Task: Write an essay of about 250 words on the topic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Modern Society."Sample Answer:In the modern society, technolog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shaping our daily lives. It has transformed the way we work, learn,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 advent of smartphones and the internet has made information readily available at our fingertips, breaking down geographical barriers and connecting people across the globe.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is not without its challenges. Issues such as privacy concerns, digital divide, and the potential for addiction are areas that requirecareful consideration. Despite these concerns, the benefits of technology far outweigh the drawbacks when used responsibly.In conclusion, technolog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lives, and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harness its potential while addressing its challenges to ensure a balanced and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with this powerful tool.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并非真实的1999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1999全国高考上海政治试题

1999全国高考上海政治试题

1999年政治试卷(答案)1.填空题1.1999年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事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______周年,我国政府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中共中央在1998年12月18日隆重举行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事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_________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1998年12月30日在北京闭幕。

会议提出,1999年要突出抓好增加__________和保持农村稳定这两件关系全局的大事。

4.江泽民总书记在1998年6月24日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成员和团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当代青年要树立的理想,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__________的全面振兴。

5.1999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___________行动计划》。

6.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998年比上年增长____________%,表明这一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改革发展各项目标基本实现。

7.上海市政府和铁道部共同决定,将铁路沪杭内环线和凇沪支线改建成城市高架轨道交通____________,该线全长约62公里。

8.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1998年10月5日在联合国总部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国际公约》。

这表明了中国促进和保护__________的坚强决心。

二、单项选择题请从以下提供的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括号内9.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是……………………………………………………()A. 一个中央政府B. 一个行政区域C. 一个政党D. 一种地方政府10.1999年4月17日,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联合政府在人民院信任投票中未获通过而倒台,纳拉亚南总统宣布提前进行大选。

这表明印度实行的政体和政党制度是……()A. 议会共和制和多党制B. 总统制和多党制C. 议会共和制和两党制D. 议会君主制和两党制1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由资产阶级政党来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99真题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99真题

西南财经大学1999年研究生考试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考试时间:1月31日上午
一、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计49分)
1、解释:“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十九世纪中期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内容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3、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是什么?
4、为什么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采取什么样的基本方式?
6、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7、简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二、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计51分)
1、论述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2、试论马克思主义平均利润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3、试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999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3页-成人高考.doc

1999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3页-成人高考.doc

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Ba—137 Au—197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常生活离不开洗涤剂.下列有关洗涤剂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 用纯碱溶液清洗餐具上油污B. 用稀硫酸清洗水壶里水垢C. 用漂白液洗涤白衬衣上红色墨迹D. 用汽油清洗皮肤上的油漆【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油脂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可溶性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所以可以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A正确;B.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行,故B 错误;C.漂白液中的次氯酸根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够氧化红色墨迹生成无色物质,故C正确;D.汽油、油漆都是有机物,油漆在汽油中溶解度较大,所以可以用汽油清洗皮肤上的油漆,故D正确;答案:B。

【点睛】油脂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可溶物;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

根据以上进行解答本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B.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能源C. 氯气和明矾均可做自来水的消毒剂D. 食品保鲜剂中所含铁粉和生石灰均作还原剂【答案】A【解析】A.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A正确;B. 煤的气化和液化均是化学变化,B错误;C. 氯气可做自来水的消毒剂,明矾是净水剂,C错误;D. 食品保鲜剂中所含铁粉作还原剂,生石灰作干燥剂,D错误,答案选A。

点睛:选项C是易错点,氯气自身没有漂白性,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

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而作净水剂,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

3.要将NaOH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A. 普通玻璃坩埚B. 石英玻璃坩埚C. 氧化铝坩埚D. 铁坩埚【答案】D【解析】【详解】A.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 B.石英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B错误;C.三氧化二铝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C错误;D.铁坩埚含有铁,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999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4页-成人高考.doc

1999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4页-成人高考.doc

31.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有A.都是私有制经济B.都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C.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都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3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经济建设必须主要依靠A.增加资金和物质投入B.科学技术的进步C.改善生态环境D.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3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牙D.社会优抚34.实行对外放。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择,这是因为,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A.自主地掌握本国经济命脉,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B.充分发挥本国的优势,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D.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35.李某信仰基督教,常在家里祷告,在教堂做礼拜,还在学校宣传宗教教义,在公园动员他人人教,在繁华商业区散发宗教传单。

李某的这些活动属正常宗教活动的有A.在家里祷告B.在教堂作礼拜C.在学校宣传宗教教义D.在公园动员他人人教36.某些大国总是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在国际关系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动则“制裁”主权国家。

这些做法A.违背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的行径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主要表现C.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根源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严重障碍37.1998年以来,党和政府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的要求,着眼于防范,立足于治本,探索从源头上防治和治理腐败,制订了许多重大措施。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措施的有A.对公、检、法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B.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停止经商C.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D.对领导干部亲属经商作出规定三、在下列各题的空铬内填人恰当的内容。

(每空:1分,共8分)38.199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1999年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稳定和加强农业,深化_________改革,搞好金融工作。

考研政治真题和解析(理科)_0

考研政治真题和解析(理科)_0

考研政治真题和解析(理科)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15分)1.“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

”这是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非决定论的观点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答案】D【分析】本题考点:在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问题上决定论与非决定论、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界限。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即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

决定论承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物主义的;非决定论否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心主义的。

决定论又分为辩证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前者既承认客观必然性,也承认偶然性;后者虽承认客观必然性,但否认偶然性。

题干中引用的是机械决定论者拉普拉斯的一句话,它是承认客观必然性的,但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作用。

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B、C都不能准确表达题干中的观点,因而是错误的。

2.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答案】B【分析】本题考点:事物的度及其方法论意义。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就在于是否超出事物的度。

题干中的材料说的是想表现人物的某一品德,结果适得其反,就是因为超出了一定的度。

因此选项B正确。

题干中的引文并不在说明刘备有长厚与虚伪的两重性,也不在说明诸葛亮有多智与妖邪的两重性,选项A是不对的。

选项C、D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引文不是肯定与否定的问题,也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答案】D【分析】本题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产业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不同的划分:依据资本的各个部分在价值增殖中作用的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依据它所起职能的不同,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可见选项D正确,其他项均不合题意。
8.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A.三查运动
B.三反运动
C.五反运动
D.四清运动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反”运动。
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1951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根据同年秋季全国工农业战线开展的爱国增产运动中揭发出的大量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问题,向全党指出: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的贪污行为,注意发现、揭发和惩处。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即所说的“三反运动”。可见选项B正确。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把矛盾双方联结起来,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具体说来,矛盾一方自身的内部矛盾性,可以为另一方利用来发展自己。例如,一种唯心主义批判另一种唯心主义时,往往能提供有利于唯物主义的论据或方法。因此选项C正确。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向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4分)
17.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
C.包含肯定的否定
D.主观、任意的否定
E.抽象的否定
【答案】BDE
【分析】本题考点:辨正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前者涉及的是意识和它的物质器官的关系;后者涉及的是意识和客观外界的关系。据此分析,选项A正确。
D项是19世纪中叶欧洲庸俗唯物论对意识本质的看法,B、C两项都是唯心论的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一切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因此选项D正确。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政府机构改革
C.抑制通货膨胀
D.科教兴国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1998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在1998年3月召开的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朱镕基提出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因此选项D正确。
A、B两项也是我国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但不是当时提出的;C项的通货膨胀当时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A项是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作出的,B项是邓小平在1979年3月30日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C项是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作出的,均不符合题意。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国两制”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是党中央经过长期酝酿,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它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在香港问题上得到完满实现,也必将促进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因此选项A正确。
14.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总理提出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是
资料│必备:2011考研英语大纲词汇
经验│考研经验谈:科学规划 认真实施
2011考研大纲后复习
[2011考研全程班联报班团购:直降300元!]
英语│阅读理解备考攻略之:细节事实题
政治│考研政治大纲出版前该如何复习
专业课│法语专业考研经验谈:别拉长战线
数学│考研数学概率复习知识点解析
2.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它的变化也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据此分析,选项C正确。
选项B、C、D虽然都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关,但都不是根本任务。
1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A.台湾问题开始的
B.香港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6.1998年5月,欧盟特别首脑会议确定欧洲十一个国家为欧元创始国。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创始国的是
A.德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1998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在欧盟15国中,只有英国、丹麦、希腊、瑞典不是欧元的创始国。可见选项D正确。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以割裂肯定和否定的统一为基础,在肯定和否定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它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它的信条:“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据此分析,选项B、D、E正确。
选项A是解放区在深入土改过程中开展的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的整党运动;C项是在城市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D项是在农村进行的以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均不合题意。
A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重大关系,B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C项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均不符合题意。
11.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
A.计划
B.金融
C.市场
D.财政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生产关系也称为经济关系,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经济活动,是为了获取自身的物质经济利益。由于社会生产过程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而在这四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可见选项B正确,其他项均不合题意。
4.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传统意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计划是计划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金融和财政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是计划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B、C两项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种手段。
9.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可见选项D正确。
15.1998年5月,连续进行核试验,引发地区性核军备竞赛的国家是
A.阿富汗
B.巴基斯坦
C.印度
D.伊拉克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1998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1998年5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首先连续进行核爆炸,引发巴基斯坦核试验,出现南亚地区核军备竞赛,招致了世界各国的反对和不满。因此选项C正确。
1999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理科)
2010年07月09日16:06 来源:新东方在线 【发表评论】 分享:
重磅阅读 2011年考研艺术VIP特训班
2011考研大纲解析课免费送
[考研全程班、联报班名额调配]
资讯│2011年考研招生简章汇总
辅导│2011考研政治复习问答精选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6分)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1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