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质实习报告
南京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南京地质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本次地质野外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我们观察地质现象、分析地质问题和解决实际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从而深化对地质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6月6日-11日实习地点:江苏省南京市及周边地区三、实习内容和过程6月6日上午,我们前往苏州市天平山和吴县藏书镇砚瓦山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当地的地质结构和岩石类型。
下午,我们参观了古生物所,了解了化石的形成和地层划分。
6月7日上午,我们前往孔山北坡和棒锤山,观察了岩层的产状和构造特征。
下午,我们参观了江苏地质陈列馆,了解了江苏省的地质构造和资源分布。
6月8日上午,我们前往四维村和大石碑,观察了地层的接触关系和构造运动。
下午,我们参观了六合区石柱林和燕子矶,了解了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地质作用。
6月9日上午,我们前往南京工业大学进行工程地质实习,了解了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
下午,我们参观了南京地铁施工现场,了解了地铁建设的地质工程问题。
6月10日上午,我们前往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进行参观和学习,了解了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下午,我们进行了野外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掌握了基本地质工具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6月11日,我们对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撰写了实习报告。
四、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学会了观察地质现象、分析地质问题和解决实际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
同时,我们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和测量技能,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也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实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的地质构造和资源分布,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五、实习总结本次南京地质野外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最新】南京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实用word文档 (11页)
【最新】南京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
第一章南京六合方山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长江北岸的南京六合至仪征一带,耸立着一座座孤立的古火山,合称六合方山群,已知有25座,包括方山、瓜埠山、马头山、塔山等。
六合方山便是其中一座引人注目的古火山,不仅形态保存较完整,而且结构较典型。
六合方山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沟镇北4km,距南京长江大桥约76km。
南京六合方山交通位置
第二章南京六合方山雨花台组沉积地层
方山基底是中下统雨花台组河流相沉积地层,岩石为中生代石英砂岩和砂砾岩。
在地质历史时期,滁河的古河道流经此地,由于河流的搬运作用,使河床的底部沉积大量的岩石,形成大约有50—70米的沉积地层。
位于方山山脚的雨花石采石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古滁河的沉积地层和沉积环境的变迁。
首先,从地层的剖面,我们可以得出河流搬运作用具有分选性,沉积物的粒径从大到小排列,同时,这些沉积物具有很好的磨圆度,以鹅卵石为主,其中质地优良的称为雨花石,被用作制作精美工艺品。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8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8本次实习地点主要分布在南京幕府山、燕子矶、汤山、排山、棒槌山以及镇江焦山所在的宁镇山脉。
宁镇山脉是江苏省的主要山脉。
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带南京、镇江间的一条山系,略呈东西向向北突出的弧形山脉,位于长江南岸。
西起南京市江宁区淳化镇青龙山,经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镇江市城区、丹阳市境内,东止武进县孟河镇黄山,绵延100公里。
宁镇山脉的地质构造是由震旦系到三叠系岩层构成,经长期风化、侵蚀和断裂活动,并伴有火成岩多次侵入喷出,最终形成破碎链状山脉。
山前和山间谷地广泛掩覆第四纪下蜀系黄土。
矿产有栖霞山铅、锌、锰矿,铜山钼铜矿,巢风山铁矿,湖山煤矿。
宁镇山脉是中国地质研究最早、最详的山地之一,多种地层名称皆出于此。
南京处于地层发育齐全的宁镇山脉,从震旦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
其中,苏州地区花岗岩周围,为泥盆纪的石英砂岩所围绕,在西南及西部与花岗岩体相接触处出现有二叠纪的砂页岩。
而南京地区山脉在西段多呈北东向,到终端逐渐转向近东西向延伸;山脉大多为褶皱山,但已达到相当的剥蚀深度,“地形倒置”现象比较普遍;还有一些因岩层软弱受侵蚀而形成的次生谷地。
汤山,在南京麒麟门外汤山镇西,距南京城约30公里。
汤山地处宁镇山脉西端,由小汤山、雷公山等7座近东西走向的山峰组成。
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寒武系的观音台组到泥盆系的五通组。
排山,临近汤山,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泥盆系的五通组与石灰系金陵组的地层分界线至二叠系的龙潭组。
棒棰山,位于排山附近,我们在此地所观察的是从三叠系的下青龙组至三叠系的上青龙组。
以汤山地为中心,北至陡山,南至走家山,南起候家塘,东至汤山镇一线的大致范围称为汤山地区。
汤山地区又是一处古生代地层剖面宝库。
这里古生代地层出露齐全,地质历史时限长达3亿年(距今5-2亿年),由寒武系至三叠系地层组成,反映了一个完整的海陆变迁过程。
南京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南京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一、绪言南京,我们这次地质野外实习的地点,是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上海经济区的核心区之中,是长江流域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江海水陆空联运的交通枢纽和对外口岸,又是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遍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现行的南京市行政区,位于31°14′N—32°37′N,118°20′E—119°13′E,地处长江下游,宁真弧形山脉西段。
宁镇山脉自南京到常州市孟河一带,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体近东西走向,全长约100多km,其标高一般为100—200m,最高峰为南京东郊的紫金山(又名钟山)主峰,海拔448m。
南京境内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及其支流滁河、秦淮河等。
在江河两岸发育着河漫滩冲积平原,在镇江东南的太湖流域地区,地貌形态主要为冲击湖积平原,其上点追丘陵,和网密布,湖荡成群,闻名中外的大运河与太湖交相辉映。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寒冷。
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春季气候多变,年均气温15.4°,年降水量1000—1150mm,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栎树林分布普遍。
南京地区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发祥地,市郊周围有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地质现象,如栖霞灰岩的标准剖面、南象运动的不整合接触面、六合火山群罕见的石竹山、佘村谷地的典型倒置地形等。
这里开展地质调查工作较早较细,中外地学界不少老学者和著名学者对该去做过相当多的较为系统的地质调查,各项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由于本区地层发育良好,出露齐全,不仅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均具代表性,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现象清楚、典型,岩浆岩众多,而且出露广泛,又有各种内生及外生矿床,再加上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专业机构和人员多,交通方便,观察容易,所以其中许多地点已成为地质旅行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有盛誉。
南京市范围内可供实习的地区,主要在东郊、南郊和北郊及江北,如汤山地区、大连山区、紫金山区、幕府山区、栖霞山区、江宁方山及六合方山等地。
南京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图 3.2 古珊瑚虫残骸灰岩
下山过程中用地质锤采集了一些灰岩,有的灰岩当中可以发现有明显的珊瑚 虫化石,有些灰岩呈现杏仁状,其核部有结晶较好的方解石,由于含有杂质,呈 现淡黄色,主要是块状,敲击时可以敲出呈现菱形体的小块体,具有玻璃光泽, 三组完全解理。
第二章 实习路线
第一天路线: 本部校区(8∶00)—→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火石峰背斜—→大石碑公园 断层―→汤山溶洞—→本部校区(16∶00) 第二天路线: 本部校区(8∶00)—→六合桂子山—→地质博物馆—→本部校区(16∶00)
第三章 南京湖山地区
3.1 概述
湖山地区在志留纪处于海洋环境,从深海向浅海发展,构造活动性弱;生物 丰富,以三叶虫、腕足动物、腹足动物、双壳动物和笔石动物为主;于志留纪中 后期以滨海为特征。整个志留纪都以陆源碎屑沉积为特征,持续形成了大于 300m 厚的沉积层,即高家边组、坟头组和茅山组沉积,并在志留纪中晚期发育三角洲, 形成大型斜层理。
图 3.1 层状构造
随着不断向前行走,地层的岩性越发明显,分界面更加明显,我们在此地进 行了一些地层产状的测量,主要测量了走向、倾向与倾角。学习了如何在野外使 用地质罗盘来测量地层产状。
再向前行进看到的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断层构造,是一个比较小的断层,两侧
第 4 页 共 11 页
岩体发生明显的错动。
3.3 石灰岩采石场
泥岩,一种同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用地质锤敲击时可感觉出来,是一种层理不明显的粘土岩。矿物成分复杂,主要 由粘土矿物组成,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其次为碎屑矿物(如石英、长 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 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辩论颗粒。 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南京)
目录目录 (1)绪言 (2)地层…………………………………………………………………岩石…………………………………………………………………构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外动力地质现象及工程问题……………………………………后记………………………………………………………………第一章:绪言(一)实习目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矿物与岩石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
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
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简单的工程问题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三)实习时间及参加人员时间:2008年12月28日至30日参加人员:xxxx班全体学生及指导老师(四)实习地区栖霞山、三台洞、燕子矶、门坡、石头城、绣球公园和老虎山。
具体为:栖霞山: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自然地理状况: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处,古称摄山。
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又称凤翔峰,海拔286 米;东峰如龙称龙山;西峰似虎称虎山。
时间:12月28日观察点1 栖霞寺明镜湖观察点2 明镜湖边观察点3 品外泉、千佛岭观察点4 纱帽峰观察点5 桃花扇亭----------------------------------------------------------------------------------------------三台洞: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自然地理状况:燕子矶西侧,幕府山沿江悬崖之下。
六合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质资源勘查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学院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六合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鉴定方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质构造观察实习第一天,我们首先来到了六合区的某地质公园。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该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地层、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并对地质构造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2. 岩矿鉴定实习第二天,我们学习了岩矿鉴定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样品进行了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掌握了识别各类岩石和矿物的方法,提高了岩矿鉴定能力。
3. 野外地质调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水准仪等工具,掌握了测量地质构造要素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如何采集地质样品,并学会了如何记录地质现象。
4. 地质剖面测量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地质剖面测量。
我们利用全站仪等仪器,对某一地质剖面进行了详细测量,分析了剖面岩性变化和构造特征。
四、实习成果与体会1. 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掌握了地质构造、岩矿鉴定、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剖面测量等基本技能;(2)了解了六合地区地质构造特征,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3)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2. 体会(1)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2)团队合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3)严谨求实: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鉴定过程中,我们养成了严谨求实的作风,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南京及周边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南京及周边地区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学号:______姓名:______指导教师:______编写日期:______目录绪论 (1)第一章地层 (3)第二章矿物与岩石 (4)第三章地质构造 (6)第四章地下水 (7)第五章地表地质作用 (8)第六章工程岩土体 (9)第七章结语 (9)绪论工程地质作为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其基本知识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及其我们工作以后的应用。
由此看来工程地质的实习也是我们理论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此,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了本次工程地质实习。
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亲临大自然,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及产状等,具体分析可能的工程地质问题,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
本次实习对于地质的一些构造、性质等,有一个感观的认识,结合老师的详细讲解真正地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要点。
通过这一次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次实习,让我用自然中实物更好地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
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
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习用了三天时间,从1月4日到1月6日,主要实习路线为:石头城---绣球公园---老虎山地质路线,主要实习目的是研究斜坡以及斜坡稳定性,天然地基以及岩石的风化作用以及风华差异对岩石产生的作用;栖霞山地质路线,主要研究岩溶地貌对地基产生的影响地质构造中的断层,沉积岩的燧石结合现象;燕子矶---门坡---三台洞地质路线,主要实习目的是研究地质构造以及岩石还有溶洞地貌。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5篇地质实习报告心得(篇1)地质实习报告心得(篇2)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是为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该课程的一些实地相关的地质例子,进一步了解该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一天参观南京六合区的火山岩形成区的景观------桂子山石柱林景区是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位于六合城北约17公里,与金牛湖景区紧邻,由六合城区经金江公路即可直达,交通便捷。
桂子山石柱林被评列为金陵名胜之一,描述为“上溯万年,冲天赤焰三千丈;遨游六合,掷地琼林十万株”。
从科学的角度讲,桂子山石柱林系千万年前火山爆发时,玄武岩浆喷射到地面冷却收缩后形成六棱型、五棱型等不同形态的“柱状节理”。
现有的石柱林直观陡壁高达50余米,山体岩壁约有5万余根熔岩石柱,它们或直立、或倾斜,如修饰性开发后直观高度可达100米,雄伟壮观,令人称奇。
该地区原是一采石厂,1983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徐克勤在周边地区作地质考察时,首次发现是比较规则的石柱林,后建议上级政府给予保护,并作为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地质考察点。
该奇迹被发现后,吸引了国内外地质界的浓厚兴趣,1987年被南京市列为金陵四十景之一,1996年8月被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指定为代表考察地点,有意大利、丹麦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专家到现场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景区的平面布局可分为三部分。
自金江公路桂子山入口到游客广场为引导区,地质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区,山体部分为奇迹观赏区。
引导区有供游客停车、休息的基本设施,建有“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门碑,有近5000平方米的园林绿化景观,乡土气息浓烈。
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地质公园的科学与文化,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博物馆按顺序分为6个厅。
一是接待和服务厅,为景区工作人员办公和游客接待的场所。
二是多功能影视厅,有多媒体影像,介绍六合及桂子山景区的地质布局和特点,让游客详细了解六合全区的地质地貌和风土人情。
三是模型厅,按照等比例的设计将六合全区各个地质景观的全貌,用实物反映给游客,让游客落脚桂子山就能对其他的景点有所认识。
地质学毕业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毕业实习报告4篇地质学毕业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
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
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海洋大海中。
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
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3篇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地质工作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报告内容:1. 实习目的:地质工作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地质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实习地点和时间:实习地点为某地质勘探公司,实习时间为一个月。
3. 实习任务和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项地质工作任务:- 地质勘探:参与了地质调查和勘探活动,包括地质地形观察、岩石采样和测试等。
-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用于地质模型的构建和预测。
- 地质图绘制:根据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结果,绘制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以便更好地理解地质情况。
- 参与会议和讨论:与地质团队成员一起参加了项目进展会议和讨论,交流经验和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4. 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地质工作实习,我获得了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熟悉了地质勘探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了地质工作的全过程和流程。
- 提高了地质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了如何运用地质知识来预测地质情况。
- 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了多项地质工作任务。
- 对地质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对未来从事地质相关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5.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地质工作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地质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次实习对我个人和专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更加确定了自己从事地质工作的志向和目标。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所学和实践的能力。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报告名称:地质工程实习报告报告日期:[日期]报告地点:[地点]实习单位:[单位名称]实习时间:[实习时间段]实习内容:1. 实习地质勘探工作2. 实地勘测及地下导线布置3. 深度钻探及地层取样4. 岩土工程实地测试5. 地质灾害评估和风险管控实习效果评估:1. 学习并掌握了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地质勘探工作流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南京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线路实习线路一:老虎山——绣球公园实习内容:岩石、滑坡、节理、岩溶作用、风化作用、断层观看点001号:老虎山南坡;002号:绣球公园明誓石;003号:马脚石;004号:小桃园明城墙;005号:清凉门石头城城墙;006号:鬼脸层实习线路二:燕子矶——三台洞实习内容:粘土、岩性构造、罗盘操作练习、节理、河流的地质作用与河岸的防护治理、岩溶地质作用、崩塌作用观看点011号:观澜亭;012号:燕子矶的御碑亭;013号:遇难同胞纪念碑;014号:三台洞;015号:三台洞;016号:门坡实习线路之三:栖霞山实习内容:石英砂岩、长石、方解石、矿物、河流的地质作用与河岸的防护治理、断裂构造、岩溶作用、灰岩、断层作用、地下水、风化作用和块体运动的崩塌、大型节理观看点021号:栖霞山北江边;022号:栖霞山彩虹明镜;023号:钟楼旁;024号:舍利塔;025号:品外泉;026号:玉冠峰;027号:桃花扇亭二:实习的目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以后的重要实践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式,进行野外大体技术的训练,培育观看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三:实习内容(一)矿物与岩石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域常见岩石,要紧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二)地层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域各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熟悉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
熟悉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专门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类地质构造现象,明白得构造运动概念。
(四)外动力地质作用熟悉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类岩石的风化程度;熟悉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熟悉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熟悉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
熟悉冲击物、洪积物、破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6篇
A person lives and dies, but as long as you live, you must live in the best wa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地质认识实习报告6篇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1实习时间:20__年9月13日学生:缪乐剑学号:110750123班级:地质一班实习地点:燕子矶公园,幕燕风景带,燕子矶公园角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对地质现象有深层次的感性认识,培养在野外的观察能力及基本的地质工作能力2、观察长江沿岸地势地貌,初步认识河流地貌特点3、观察认识燕子矶白垩纪地层岩性特点4、观察震旦系灯影组白云质灰岩中的溶洞现象5、沿江断层崖的观察二、燕子矶公园,幕燕风景带,燕子矶公园角地区地质概况燕子矶位于南京郊外,燕子矶矶顶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燕子矶”三个大字,在燕子矶西南方沿江的悬崖上有若干个溶洞,在燕子矶矶头遥望东南可见长江三级阶地以及河漫滩地貌。
想北望可见八卦洲。
在长江对岸亦可见长江三级地阶。
从燕子矶公园门口登山到燕子矶头可看到白垩纪地层,为陆相沉积地层。
岩性:紫红色,厚层块状砾岩为主,夹紫红色砂岩、粉砂岩。
砾岩中砾石成分复杂,主要为石英、玛瑙,少量块岩;砾石磨圆度不一,石英角砾磨圆度较好,白云质灰岩角砾较差;角砾分选性较差差,大小不一。
硅质、铁质胶结。
在矶头位置可观察三种河流地貌,分别为河床、河漫滩、阶地。
河漫滩有典型的二月结构,一般高出江面几米;阶地分三阶,Ⅰ阶一般高出江面10m,分布于矶南;Ⅱ阶一般高出江面20之25m,分布于矶南;Ⅲ级阶地一般高出江面43~50m,分布于矶东。
矶头侧面为长江断层崖,此为正断层,是沿江大断层作用所形成的陡崖,而非冲刷所致。
因为断层走向与水流向不同,形成时间又比长江晚。
有擦痕,有构造岩和碎屑;有断层三角面,从西到东沿悬崖;有泉眼,沿着该断层面是串珠排列。
在幕燕风光带观察震旦纪的地层,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的白云质灰岩,少量灰质白云岩。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南京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第一章南京六合方山的地理位置及概况长江北岸的南京六合至仪征一带,耸立着一座座孤立的古火山,合称六合方山群,已知有25座,包括方山、瓜埠山、马头山、塔山等。
六合方山便是其中一座引人注目的古火山,不仅形态保存较完整,而且结构较典型。
六合方山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沟镇北4km,距南京长江大桥约76km。
南京六合方山交通位置第二章南京六合方山雨花台组沉积地层方山基底是中下统雨花台组河流相沉积地层,岩石为中生代石英砂岩和砂砾岩。
在地质历史时期,滁河的古河道流经此地,由于河流的搬运作用,使河床的底部沉积大量的岩石,形成大约有50 70米的沉积地层。
位于方山山脚的雨花石采石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古滁河的沉积地层和沉积环境的变迁。
首先,从地层的剖面,我们可以得出河流搬运作用具有分选性,沉积物的粒径从大到小排列,同时,这些沉积物具有很好的磨圆度,以鹅卵石为主,其中质地优良的称为雨花石,被用作制作精美工艺品。
其次,从地层的层序来看,可以明显得出,在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区的沉积环境不是稳定、连续的,河流的河道出现过震荡和摆动,沉积环境发生过数次变迁。
第三章南京六合方山火山地貌及岩层特征六合方山位于郯庐断裂带东部边缘,在古地质时期,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尤其是喷出性岩浆岩发育较好如:玄武岩、橄榄岩和灰岩等。
如今的方山是一座死火山,但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火山锥,顶底高差约150m,最大海拔高程188m,面积约2km2,外围直径1200~1600m,东西窄而南北宽;外形大致呈截头圆锥形,俯视呈马蹄形,豁口在北侧,侧视呈梯形。
南京六合方山火山地貌方山山顶中央,为古火山口位置,地貌上呈一洼地,深约30m,实际火山口深陷约80m。
火山口外围为火山口垣,其东、南、西三侧为高耸陡峻的玄武岩岩墙,而北侧为低矮的豁口。
火山口之下为火山颈,即为岩浆喷溢通道,其内充填次火山岩。
六合方山火山锥是由上新世晚期火山喷发的火山碎屑岩和玄武岩质熔岩,以及次火山岩灰绿岩构成,前两者构成方山组。
南京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南京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南京地区地质野外实习报告一、绪言南京,我们这次地质野外实习的地点,是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上海经济区的核心区之中,是长江流域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江海水陆空联运的交通枢纽和对外口岸,又是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遍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现行的南京市行政区,位于31°14′N—32°37′N,118°20′E—119°13′E,地处长江下游,宁真弧形山脉西段。
宁镇山脉自南京到常州市孟河一带,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体近东西走向,全长约100多km,其标高一般为100—200m,最高峰为南京东郊的紫金山(又名钟山)主峰,海拔448m。
南京境内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及其支流滁河、秦淮河等。
在江河两岸发育着河漫滩冲积平原,在镇江东南的太湖流域地区,地貌形态主要为冲击湖积平原,其上点追丘陵,和网密布,湖荡成群,闻名中外的大运河与太湖交相辉映。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寒冷。
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春季气候多变,年均气温15.4°,年降水量1000—1150mm,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栎树林分布普遍。
南京地区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发祥地,市郊周围有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地质现象,如栖霞灰岩的标准剖面、南象运动的不整合接触面、六合火山群罕见的石竹山、佘村谷地的典型倒置地形等。
这里开展地质调查工作较早较细,中外地学界不少老学者和著名学者对该去做过相当多的较为系统的地质调查,各项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由于本区地层发育良好,出露齐全,不仅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均具代表性,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现象清楚、典型,岩浆岩众多,而且出露广泛,又有各种内生及外生矿床,再加上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专业机构和人员多,交通方便,观察容易,所以其中许多地点已成为地质旅行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有盛誉。
南京市范围内可供实习的地区,主要在东郊、南郊和北郊及江北,如汤山地区、大连山区、紫金山区、幕府山区、栖霞山区、江宁方山及六合方山等地。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学院 ##系##班目录目录.................................................. - 1 -一、实习概述................................................ - 2 -二、实习内容与成果.......................................... - 2 -(一)时间:2011年12月24号............................ - 2 - (二)时间:2011年12月25号............................ - 6 - 三、实习总结................................................ - 8 -一、实习概述实习目的地质科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所以课外的实习认知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我们的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工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意识。
实习路线第一天路线:江宁校区—→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火石峰背斜—→大石碑公园断层―→猿人洞―→江宁校区第二天路线:江宁校区—→南京地质博物馆—→江宁校区实习内容:1)地形地貌;2)地层岩性,包括所有看到的地层名称和岩石类型;3)地质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分布地点,核部地层,两翼地层,基本形态,褶皱类型,两翼产状等),断裂构造(断层,节理(裂隙),类型等);4)物理地质现象(包括风化,滑坡,岩溶等);5)南京地质博物馆中将所看到的有关工程地质讲课过程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实习内容与成果(一)时间:2011年12月24号,星期六,晴地点: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火石峰背斜、大石碑公园、猿人洞公园内容:观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断裂构造;了解物理地质现象等。
今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正是适合冬日出游的好天气。
紫金山地采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地质工作者的实践能力,培养地质学科专业人才,我于2023年在紫金山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地质调查、勘探和采样等技能,为将来的地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地点及概况紫金山位于我国江苏省南京市,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之一。
本次实习地点选在紫金山南麓,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铜、铅、锌等金属矿产。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 地质构造调查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紫金山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该地区地质构造主要为侏罗纪火山岩、侵入岩和沉积岩。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并对岩层的产状、构造运动等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2. 矿产勘查在了解地质构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矿产勘查实习。
通过观察地表露头,识别矿化线索,我们学会了如何确定勘查区域。
在勘查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地质锤、罗盘等工具,对勘查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观测和记录。
3. 采样与样品分析在勘查过程中,我们采集了多个样品,包括岩石样品、土壤样品和水质样品。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采集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初步处理。
随后,我们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含量。
4. 地质图绘制实习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地质图的绘制。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野外调查和样品分析结果,绘制地质图。
通过绘制地质图,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的认识。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了野外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调查、勘探和采样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野外工作能力。
2023年关于南京实习报告三篇
2023年关于南京实习报告三篇南京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之中,反过来又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地理学渗透,使自然地理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才能丰富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理论。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
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园生活,有时需要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完成某项实习任务要靠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其组织纪律性。
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这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为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如下: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南京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南京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我于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在南京地质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南京地质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博物馆之一,拥有丰富的地质标本和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公众提供了了解地球科学、普及地质知识的重要场所。
此次实习旨在加深我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提高我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我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博物馆的日常工作,包括参观引导、标本解说、实验室操作等。
通过这些工作,我深入了解了地质博物馆的各项职能和运作方式,同时对地质学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1. 参观引导:作为实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我负责引导游客参观博物馆,为他们讲解地质学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还通过解答游客的问题,加深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2. 标本解说:博物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地质标本,包括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等。
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识别这些标本,并为游客提供详细的解说。
这让我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
3. 实验室操作: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参与实验室的操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实验设备,如显微镜、光谱仪等,并参与了岩石、矿物鉴定的实际操作。
这些实践操作让我对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4. 学术交流:在实习期间,我还参加了博物馆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了解了地质学领域的前沿动态,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研究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学会了如何为公众讲解地质学知识。
3. 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实习让我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精神。
4. 团队协作意识的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识地层。地层是研究一切地质问题的基础,确定地层的年代是进一步研究当地地质构 造、地壳运动、矿产形成过程等的必要步骤。通过实习建立岩层、层理、岩性、接触关系、 层序、相对地质年代、组、群等概念;学习野外观察和描述地层的基本方法;学习绘制地层 刨面图。
2.认识常见的岩石和矿物。学习和掌握野外鉴别常见岩石和矿物的方法。实地感受认识各 种岩石和矿物的特性和形成状况
粗安质、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熔岩,粉砂岩,局部夹有硬石膏沉淀。厚 689-875 米。
第五节 白垩系 1.姑山组(K1g)
下部为石英安山岩夹火山碎屑岩。上部为辉石安山岩。厚 150 米。 2.娘娘山组(K1n)
灰白、灰紫色粗面岩、粗面质集块岩、角砾岩、凝灰岩。厚度>664 米。 3.浦口组(K2p)
下部为紫红色砾岩夹粉砂岩、细砂岩。砾岩 成分复杂,因地而异;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大 小不一上部为紫红色粉砂岩、页岩、砂岩、砾 岩。厚度>200 米。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6.船山组(C2c)
下部以浅灰色与深灰色互层的厚层生物屑灰岩为主夹核形石灰岩、微晶生物屑灰岩。
中上部为灰白色核形石灰岩,顶部为灰—灰黑的中薄层灰岩.地层厚度 34 米。与黄龙组整合
C2h
C1g
C1 j 330°/60°
石炭系地层剖面简图(见于登火山峰的小路旁)
第三节 二叠系 1.栖霞组(P1q)
灰黑色含燧石结核灰岩。含腕足类、 珊瑚、蜓等。地层厚度>150 米,产有多种 珊瑚类、筳类化石。与下伏地层 C2P1c 接触 关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第三节 自然地理概况 1.燕子矶
燕子矶公园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的东北角,山南连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 十分险要。燕子矶由浦口组紫红色砾岩及砂岩构成,地 层产状陡,受断层切割和江水冲刷,故而形成临江一面
的悬崖峭壁。 燕子矶向北望,可见八卦洲。向西 南望,可见幕府山临江一面的一系列的断层崖。 向北岸可见天然堤,及其上的人工堤,堤外便能 观察到河漫滩构成的冲击平原。燕子矶附近的三 台洞地区可观察到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溶洞、暗 河、钟乳石等现象,以及常见的边坡支护方式。 2.方山
第五章 地质工程 第一节 山体边坡加固………………………………………………………14 第二节 地基处理……………………………………………………………14
第六章 其他现象 第一节 火 山………………………………………………………………15 第二节 球状风化……………………………………………………………16 第三节 水文地质……………………………………………………………16
3.观察地壳构运动造成的各种现象。认识背斜、向斜、节理、断层、整合、不整合、褶皱 等。并通过这些现象联想该地区的整体的地质运动。学习利用罗盘测量产状。
4.认识河流心滩、边摊、阶地、湖沼、滑坡、断层三角面、溶洞、泉、黄土的地质地貌现 象,及其成因。
5.学习野外常规地质工作基本方法与技能,包括地形图和地质罗盘的使用,野外地层剖面 图、路线地质剖面图的绘制,野外地质记录和调查报告的编写等。
第三章 地质构造 第一节 褶 皱…………………………………………………………………7 第二节 断 裂…………………………………………………………………8 第三节 节 理…………………………………………………………………9
第四章 岩 石 第一节 岩浆岩………………………………………………………………10 第二节 火山碎屑岩…………………………………………………………11 第三节 沉积岩………………………………………………………………12
3.和州组(C1h)
灰黄色中层-厚层泥质灰岩、白云质微晶灰岩,岩石中泥质成分较高。地层厚度 3-5 米, 产有袁氏珊瑚、巨长身贝等化石。与下伏地层 C1g 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4
4.老虎洞组(C1l)
浅灰色、灰白色厚层细晶白云岩,岩层中含有大量的浅肉红色燧石结核及条带,透晶状或团块 状,岩层断续分布,燧石呈椭圆状-不规则状,大小 5—8cm×10cm 左右,白云岩风化后岩层表 面产生刀砍状溶沟。地层厚度 12 米,含有石柱珊瑚等化石。与下伏地层 C1-2h 接触关系为平 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1.钟山组(J1z) (原象山群的中下部) 灰白色石英砾岩、砂岩。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2.北象山组(J2b) (原象山群的上部) 粉砂岩、泥岩。含植物化石。与中山组整合。
3.云台山组(J3y) 暗紫色、灰黄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砾岩,夹安山质角砾凝灰岩,厚 204
米。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5.龙王山组(J3l)
浦口组断层角砾岩(见于燕子矶)
4.赤山组(K2c) 砖红色中厚层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底部砾岩。厚度变化大,汤山一带厚 30
米。与浦口组可能为假整合。 第六节 新近系
1.洞玄观组(N1d) 见于江宁方山。棕黄色、灰白色粉砂粘土、细砂层和砂砾层,上部含有钙质团
块。产安琪马化石。厚 62.8 米。与下伏地层不整合。分布于六合方山等地的浦 正组与本组相当,岩性为棕黄色砂砾层。砾岩成分以石英岩、燧石为主,少量玛 瑙和硅化的岩石。厚度>20 米,未见底。 2.雨花台组(N2y)
330° 65°
175° 20°
背斜(见于登火山峰的小路旁) 常见的褶皱类型: ①直立褶皱: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 ②倾伏褶皱:枢纽为倾斜的,两翼岩层走向发生弧形合围。 ③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倾角不等。 ④平卧褶皱:轴面近于水平,两翼岩层产状近于水平重叠。 ⑤穹窿与盆地:上凸者为穹,下凹者为盆。
第二章 地 层
第一节 泥盆系 1.观山组(D3g)
含砾石英砂岩,砾岩为石英岩,砂岩。与茅山组假整合。 2.擂鼓台组(D3l)
粉砂岩、页岩夹砂岩。含亚鳞木、鱼类等。 第二节 石炭系
1.金陵组(C1 j)
灰黑色厚层生物屑灰岩,岩石中有机质较高并 含大量的生物屑。地层厚度 0-9 米,产有笛管珊瑚, 假乌拉珊瑚化石、海倍核茎、金陵穹房贝等化石。
长江北岸南京六合、仪征一带,耸立着一座座古火山,和称六合火山群。已知 25 座,研 究详者 12 座,包括方山、、马头山、塔山、瓜埠山、奶山、红山、大铜山等。其中有一座形
3
态颇为完整的火山锥,不仅形态保存完整,而且结构带典型,是六合方山。南京六合方山外 形为截头圆锥状,全山面积约 2 平方公里,顶高 188 米,标高 150 米。山的外圆直径为 1300-1600 米(南北长,东西窄),山顶平缓,内部凹陷,凹陷处为火山口位置所在,火口 外围直径约 600 米,底部直径为 300 米,陷落深度达 80 米。火口周围熔岩高耸,是一道由 玄武岩陡坎所构成的火山口垣,背侧有一缺口,因此六合方山从东、南、西三个方向观之为 平顶山,平面上观之则是一座马蹄形的火山锥。
该地层岩石厚度大,耐腐蚀,质地坚 硬。产状平缓
含燧石结核的灰岩(见于大石碑地区)
5
2.孤峰组(P2g) 黑色薄层硅质岩夹少量泥沙。含菊石,厚十米。与栖霞组整合。
3.龙潭组(P2l) 粉砂岩、页岩夹煤层。含大羽羊齿等植物化石。厚 110 米。与孤峰组整合。
5.大隆组(P3d) 页岩、粉砂岩。含菊石。厚 24.3 米。与龙潭组整合。 第四节 侏罗系
5.黄龙组(C2h)
底部:为灰白色粗晶灰岩,方解石结晶粗大,粒径大小 1—1.5cm。大者可达 2cm 以上,半 棱角状、半椭圆状,胶结物为方解石,厚约 5 米。 下部: 白色厚约 5 米的微晶灰岩、单块状巨晶灰 岩。主体: 灰白-浅肉红色生物屑微晶灰岩及微 晶生物屑灰岩,岩层单层厚度较大,不显层理,岩 层中发育着缝合线构造。地层厚度 78 米,产有小 纺锤筳、纺锤筳、莫斯科贝等化石,与下伏地层 C1-2l 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灰黄色、黄褐色、灰色中层-厚层砂砾岩和砂岩构成,弱固结;砾石主要为
6
石英质、燧石质,少量纹层状变质岩和火成角砾岩,磨圆度较好,大多呈圆状或 次圆状,粒间为砂、粉砂;砂层中斜层里构造发育。可见厚度约 30 米。 3.方山组(N2f)
下部:灰黄色沉火山角砾岩,主要砾石成分为玄武质熔岩,基底砾石碎块大 多呈棱角状,无序排列,角砾大小不等。填隙物为火山灰和砂,具有层理构造。 厚约 5-8 米不等。上部: 火山角砾岩和火山集块岩,灰黄色角砾成分为玄武质熔 岩,角砾大小不等,火山角砾大多呈棱角状,杂乱堆积。火山集块气孔构造发育; 火山角砾岩中可见大量火山弹,形态各异,有椭圆状、纺锤状,特征:薄玻璃质 外壳,内部主要为玄武质熔岩,气孔从火山带内部向边缘逐渐增多。
第二章 地 层 第一节 泥盆系…………………………………………………………………4 第二节 石炭系…………………………………………………………………4 第三节 二叠系…………………………………………………………………5 第四节 白垩系…………………………………………………………………6 第五节 侏罗系…………………………………………………………………6 第六节 新近系…………………………………………………………………6
第三章 地质构造
第一节 褶 皱 褶皱是岩层受力变形产生的一系列连续弯曲,也称褶曲。褶皱是由相邻岩块发 生挤压或剪切错动而形成的,是构造作用的直观反映。 (一)褶皱的几何要素: 1.核: 褶皱岩层的中心。 2.翼: 褶皱岩层的两坡。 3.枢纽;层面上的最大弯曲点。 4.轴面:褶皱两翼近似对称的面。 5.轴线:轴面与水平面或地面的交线。 (二)褶皱的类型 背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上凸曲者,其核部岩层时代最老,朝两翼依次变新。 向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下凹曲者,其核部岩层时代最新,朝两翼依次变老。
地质实习报告
学 院: XXX 专 业: XXX 班 级: XXX 学 号: XXX 姓 名: 星 痕
1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3 第二节 实习的任务及要求……………………………………………………3 第三节 自然地理概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