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二十章 关于产后缺乳的中医症型PPT课件
缺乳中医辨证ppt课件

下乳涌泉四物先,柴桔青皮花粉填 木通通草漏芦止,王不留行草穿山
缺乳中医辨证
痰浊阻滞
主证: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乳房硕大 或下垂不胀满,乳汁不稠 痰浊 内盛证:肥胖,胸闷痰多,纳少 便溏或食多乳少,舌淡胖,苔腻, 脉沉细。
治法:健脾化痰,佐以通乳 方药: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3、饮食情绪调理及哺乳
缺乳中医辨证
气血虚弱
主证: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汁清 稀,乳房柔软,无胀满感 气血 虚弱证。
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方药:通乳丹:
通乳丹中芪木通,人参当归麦桔梗 猪蹄煮汤煎之服,补气养血乳汁通
缺乳中医辨证
肝气郁滞
主证:产后乳汁分泌少,或全无,乳 房胀硬、疼痛,乳汁稠 肝郁 气滞证。
2、乳汁的泌出:主要与胃、肝有关 乳房属胃,乳头属肝,乳汁的正常
泌出,需要胃气旺盛,肝气调达,气机 流通。总之:乳汁的泌出要靠气的推行
肝气的条达 气机的通畅
乳窍的通利
重要条件必备条件ຫໍສະໝຸດ 缺乳中医辨证病因病机
• 乳汁生化不足:气血虚弱
• 乳络不畅
肝郁气滞 痰浊阻滞
缺乳中医辨证
气血虚弱
脾胃素弱,生化不足 产时产后失血过多 哺乳期行经
临床表现:乳汁量少或全无,不够喂养 胎或原本分泌正常,情志刺 激突然停乳。
检查:乳房柔软或胀硬,乳汁清稀或浓 稠,乳腺发育正常或欠佳。
缺乳中医辨证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乳房有无胀痛 乳汁的浓淡
虚:乳房松软柔软,挤压乳汁 点滴而出,质稀。
实:乳房胀满疼痛,挤压乳汁 疼痛难出,质稠。
2、施治疗:治疗以调理气血,通络下乳 虚则补之:治宜补益气血,壮脾胃滋化源 实则通之:治宜舒肝解郁,通络散结为主
产后缺乳ppt

漏芦 瓜萎 蛇蜕
其他疗法 转归与预后
预防和护理
孕期做好乳头的护理,产检时发现乳头凹陷者要嘱 孕妇经常把乳头向外拉,并要常用肥皂擦洗乳头, 防止乳头皲裂造成哺乳困难。
纠正孕期贫血,预防产后大出血。 提倡早期喂乳、定时喂乳,促进乳汗的分泌。 增加营养,尤其要富含蛋白食物和新鲜蔬菜,以及
肝郁气滞
主要证候:产后乳汁涩不下,乳房胀硬 或胀痛,情志抑郁,胸闷不舒,或身有 微热,舌常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数。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柴胡 青皮 通草 花 粉 漏芦 白芷 甲珠 王不留行 桔梗 甘草
痰浊阻滞
主要证候:乳汁稀少,或点滴皆无,乳房 丰满、柔软无胀感。 形体肥胖,胸闷泛恶, 或食多乳少或大便溏泄,舌质胖苔白腻, 脉沉细。
产后缺乳
产褥期内乳汁极少,甚或无乳者, 称为“缺乳”。亦称“产后乳汁不 行”,“无乳”等。
病因病机
妇人经水与乳汁均为气血所化生, 气血源于脾胃水谷精微,气血充沛 则乳汁充盈。
乳房属胃、乳头属肝,肝气调达则 乳道通畅。
气血虚弱
肝郁气滞 痰浊阻滞
乳汁化源不足 乳脉乳络不畅
缺乳
诊断
病史 失血、情志不遂、体质、慢性病 临床表现 产后哺乳时,乳汁缺乏或全无,
不足于喂养婴儿为主要表现。 检查 主要检查乳房及乳汁。临床有虚实不
同。虚证者,乳房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 点滴而出,质稀;实证者,乳房胀满而痛, 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此外, 还要注意有无乳头凹陷和乳头皲裂造成的乳 汁壅积不通,哺乳困难。
鉴别诊断
乳痈缺乳
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ppt课件

辨证论治
针灸治疗
基本处方:乳根 膻中 少泽 加减应用:气血亏虚——脾俞 足三里
肝气郁滞——内关 太冲 痰浊阻滞——阴陵泉 丰隆 《针灸大成》:“无乳膻中灸,少泽补此二穴神效”。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 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鲤鱼100-150克,葱50克,煎汤饮
成痰,阻滞乳脉乳络。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病史: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情志不遂,素体肥胖 临床表现:乳汁甚少或全无
或原有乳汁,情志刺激后突然缺乳。 检查:乳房柔软或胀硬,乳汁清稀或浓稠,
乳腺发育正常或欠佳。
鉴别诊断
乳痈:乳痈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特点: 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 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 常发生于哺乳期妇女
服 4、木瓜
治疗提示:
治疗该病证主要应突出一个早字,并要 积极刺激乳头(吸吮)及加快乳腺排空,对 于增加泌乳量非常重要。若哺乳过迟,是 哺乳过迟,使乳腺得不到排空及吸吮刺激, 而自行减少泌乳量,甚至回乳。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 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鲤鱼100-150克,葱50克,煎汤饮
服 4、木瓜
母乳喂养好处多
提供营养、利于发 育
提高免疫、利于防 病
口腔运动、利于牙 齿
促进心理发育
促进宫缩、防出血
哺乳闭经、推迟妊 娠
降低患乳腺癌、卵 巢癌危险
价廉、方便、减少 劳动
预防与调摄
孕前乳房护理(乳头凹陷者) 孕后及早吸吮,乳房按摩 早期哺乳、定时哺乳,促进乳汁分泌 加强产后营养,多进汤水 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
中医产后缺乳

目的要求
掌握:产后缺乳的中医辨证论治。 熟悉:产后缺乳的中医病因病机。 了解:产后缺乳的外治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产后缺乳的中医辨证论治。 难点:产后缺乳的辨证。
定义
产后缺乳:哺乳期乳腺无乳汁分泌,或乳 量少,不能满足喂养婴儿者,称为产后缺乳。
病因病机
▪ 中医病因病机: ▪ 气血虚弱 ▪ 肝郁气滞 ▪ 西医病因病理 ▪ 贫血、营养不良、恐惧、抑郁等。 ▪ 产后婴儿对乳头刺激不够等。
▪ 检查
乳房柔软,皮色不变; 或乳房胀硬; 或伴有结块,皮色不变; 或皮肤微红,甚或潮红。 ▪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及乳房检查即可确诊。
常见并发症:
若乳汁淤积易于并发急性乳腺炎。
辨证小结
▪ 虚症:乳房柔软,不胀痛;
▪
乳汁清稀;
▪
面色少华,舌淡,脉虚细。
▪ 实证:乳房胀硬疼痛;
▪
乳汁浓稠;
▪
胸胁胀闷,或少腹疼痛,
四物、天花粉养血滋液; 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活络下乳; 桔梗、通草宣络通乳; 甘草调和诸药。
外治疗法
1、橘叶、葱白适量,煎汤熏洗双乳。 2、乳房结块胀痛者:
仙人掌切薄片贴敷局部, 生马铃薯捣烂成糊状外敷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双柏散水蜜调敷双乳。
西医治疗
主要
大量维生素B类药物; 超声波; 红外线乳房照射。
诊断
产妇哺乳时,如不能达到以下5点,可考虑确诊为产后缺乳。 1.哺乳次数 出生后1-2月婴儿24小时哺乳8次以上,哺乳时可听 见吞咽声。 2.排泄情况 每天换湿尿布6块以上,有少量多次大便。 3.睡眠 两次哺乳之间,婴儿满足并安静,3个月婴儿常在吸吮 中入睡,自发放弃乳头。 4.体重 每周平均增加150克左右,2-3个月内婴儿每周增加200g 左右。 5.神情 婴儿双眼明亮,反应灵敏。母亲在哺乳前有乳房胀感, 哺乳时有射乳反射,哺乳后乳房变软。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妇产科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
• • • • 一、常见证候要点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一、常见证候要点
• (一)气血虚弱型: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无胀 感而柔软;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白或淡胖。苔 白或少苔,脉虚弱或细弱。 • (二)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或平日乳汁正 常或偏少,突伤七情后乳汁骤减或点滴全无,乳汁浓稠,乳房胀 硬而痛或有微热。精神抑郁,胸胁胀闷,食欲减退,舌尖边红, 苔薄黄,脉弦细或数。 • (三)痰湿壅阻型:乳汁稀少或点滴而出,乳房硕大或下垂无胀 感。体形肥胖,胸闷泛恶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房柔软无胀感或丰 满汁如清水,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呕酸便溏,舌苔厚腻色黄, 脉弦滑。 • (五)气虚血瘀型:乳汁不行或甚少,乳房肿硬,胸闷嗳气,恶 露量少而不畅,少腹胀痛,舌淡紫暗,脉缓或细涩。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 (一) 乳汁不足 • 1.观察乳房、乳汁情况及伴随症状,观察有 腹泻, 恶露过多,产后自汗、盗汗等耗伤气血精液的疾病。 • 2.正确哺乳。分娩后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 促进乳汁分泌。哺乳前后清洗乳头,防止哺乳时乳头 干裂影响哺乳次数。 • 3.穴位按摩。 •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内分泌、胸、脾穴等。 • 5.遵医嘱中药泡洗。
• • • • •
(二)乳房疼痛 注意睡眠姿势,勿压迫乳房。定时排空以免乳汁淤 积化热,转变为乳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郁气 滞,不通则痛。 遵医嘱使用推拿手法按摩,挤出淤积乳汁,以利下 乳。 遵医嘱穴位贴压。取穴胸,肝,内分泌等穴。 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内服中药:气血虚弱型以通乳丹加减; 肝郁气滞型下乳涌泉散加减;痰湿瘀阻 型苍附导痰丸加减;食浊中阻型保和丸 加减;气虚血瘀型生化汤加减。 • 外用中药
产后缺乳的中医疗法35页PPT

谢谢!
35
产后缺乳的中医疗法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产后乳少中医辨证

中医学认为乳汁由气血所化生,也是机体“气”作用的结果。
即气的“气化”与“摄纳”之功能来完成的。
尤其是脾胃之气更为重要。
脾胃之中气为后天之本,妇女中气盛则乳汁源泉不竭,中气足则乳有所摄而不自溢;即乳汁既赖气生,又赖气摄。
如因禀素脾胃虚弱、或产时努挣伤气、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耗、均可使中气不足导致乳汁生化乏源与乳汁出现缺乳。
乳汁的分泌也要依赖肝气的疏散与调节。
若脾胃失司而痰浊内生,痰湿结于乳房胃络即可出现缺乳。
肝主藏血主疏泄,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乳房胀痛,甚至形成肿块。
肾为先天精气,肾气衰则乳房也即衰萎。
故缺乳多因气血虚弱、肝郁气滞或痰气壅阻肾气不固所致。
产后乳汁异常辩证分型:1.气虚失固产后乳汁自溢,乳房柔软,乳汁清稀,神疲气短,苔薄舌淡,脉细弱。
2.气血虚弱产后无乳,或乳汁点滴清稀,乳房松软,面色(白光)白,头晕乏力,纳谷欠馨。
苔薄,脉细弱。
3.肝郁气滞产后乳汁不行或量少不畅,乳房胀硬而痛,痛引两胁,胸闷心烦。
苔薄黄,脉弦医学。
4.肝郁化火产后乳汁自出,量多且稠。
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头胀目赤,口干喜饮,溲赤便秘。
苔黄,舌红,脉弦数。
治疗产后缺乳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调整情志,防止急躁、抑郁情绪,重视改善饮食,适当多吃鲫鱼、猪蹄、母鸡、赤豆等食物煮的汤水,注意改进哺乳方法,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时要让婴儿吮紧乳头并吸空乳房(或用手、吸乳器将乳汁排空),局部还可用温热(或葱汤)轻轻揉洗乳房,以起到温运的作用。
中药回乳(断乳)一般婴儿哺乳至1周岁即可断乳,或因工作等原因而不欲再哺乳,即可采用中药回乳。
回乳的方法分全身和局部两种。
全身治疗:生麦芽60克,蝉蜕12克,水煎服;生枇杷叶15克(去毛),生麦芽60克,水煎服;生麦芽60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煎汤代茶饮,均每日一剂。
局部治疗:取皮硝300克,装入布袋中,待排空乳汁后,敷于乳部并扎紧;或取明矾6克,溶于1500克开水中,待水温后,用此水揉洗乳房3分钟,然后再用洁净毛巾浸明矾水在乳房局部做湿热敷15分钟,每晚一次,连用3天。
中医妇科学产后缺乳.优秀精选PPT

掌握缺乳的概念、辨证要点。 熟悉缺乳各证型的临床表现及各证型的病理
机制 了解缺乳各证型的治法与方药加减。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定义
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者, 称缺乳。又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病因病机
之品。 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者,称缺乳。
疏肝解郁 下乳 通络。 涌泉
散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针灸治疗
气血虚弱 可选取少泽、膻中、脾俞、
乳根、足三里穴。用补法。
肝郁气滞 可选取少泽、膻中、乳根、内
关、太冲穴。用平补平泻法。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其他病症 第七节 缺乳
常用中成药 1.通乳颗粒 2.逍遥丸
返回本节首页
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
实证:乳房胀硬而痛,乳汁浓稠者。 了又解称缺 乳乳汁各不证足型、的乳治汁法不与行方。药加减。
4.虚者补血养气,实者疏肝解郁,均佐以通乳 本病案应诊断为何病?应用何方?
张某,女,25岁,产后15天,乳汁量少3天,质稠,乳房胀硬,疼痛,胸胁胀闷,情志抑郁,叹息则气郁稍缓而胸闷稍舒,食欲不振,
病案
张某,女,25岁,产后15天,乳汁量少3 天,质稠,乳房胀硬,疼痛,胸胁胀闷, 情志抑郁,叹息则气郁稍缓而胸闷稍舒, 食欲不振,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
问题:
1.本病案应诊断为何病?应用何方? 2.发病机理是什么? 3.如何区分虚实证? 4.治疗原则是什么?
《产后缺乳》PPT课件

基 本 治 法
治 则
气血亏虚——补益气血、化生气血; 肝郁气滞——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处 方
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
加 减
气血亏虚——气海、血海、脾俞、胃俞、三 阴交——补益气血,化生乳汁; 肝郁气滞——期门、内关、太冲——疏肝理 气,通络下乳。
4
电 针
双乳根常规针刺后加电针,以疏密波弱 刺激,使病人稍有针感即可。每次20~30分 钟,每日1次。
5
按 语
1.针灸治疗产后乳少疗效明显,对产妇和婴 儿均无不良影响。 2.针灸治疗同时,产妇应加强营养,适度休 息,调摄精神,纠正不正确哺乳方法。如此 则能能提高疗效。 3.对因乳汁排出不畅而有乳房胀满者,应促 其挤压排乳,否则易患乳腺炎。
耳 针
取内分泌、皮质下、肝、脾、肾,毫针常规刺 法,轻刺激,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或 用耳穴压籽法、压磁法。
穴位注射疗法
取穴:膻中、乳根、肝俞、合谷 操作:取0.5%普鲁卡因20ml,加入 VB1100mg,以上各穴,每穴注射3~5毫升, 每次2次,3天为1疗程。
梅花针疗法
选取部位:取背部第3至第5胸椎旁开2寸,胸 前两侧乳房周围及乳晕部,肋间部。 刺激方法:胸椎旁两侧各1排,每排叩打5~7 次,两乳房作放射性叩打,乳晕部作环形叩打, 用轻刺激手法,1天1次,避免重刺激损伤皮 肤。
1
产后乳少又称“产后缺乳”、“乳汁不 足”、“乳汁不行”。以产后哺乳期初始就 乳汁甚少或乳汁全无为主症。哺乳中期月经 复潮后乳汁相应减少,属正常生理现象。产 妇因不按时哺乳,或不适当休息而致乳汁不 足,经纠正其不良习惯,乳汁自然充足者, 亦不能作病或 产后营养缺乏,气血亏虚,乳汁化生不足而 乳少;正如《妇人良方》说:“妇人乳汁乃 气血所化,若元气虚弱,则生子乳汁短少。” 实者,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而乳少;或乳络 不通,乳汁不行而无乳。正如《格致余论》 说:“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怒忿所逆,郁 闷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 窍不得通,而汁不得出。”此为阻遏而致。
关于产后缺乳的中医症型PPT课件

SUCCESS
THANK YOU
2020/10/1
4.湿邪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5.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6.火(热)邪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耗气伤津 (3)火易生风动血 (4)火易致肿殇
六淫:病因病理学名词,风、寒、暑、 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六气太 过、不及或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 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 为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包括一 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六淫 致病,自外而入,称为外因。《三因 极一病证方论》:“然六淫,天之常 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 腑,为外所因。”
• 外感之邪常见有风寒、风热、暑湿等。 比如:在盛夏酷暑分娩,气候闷热、 潮湿,产妇就比较容易发生中暑。而 在腊月寒冬,产妇分娩后正气虚弱之 时,没有很好的条件防寒保暖,容易 招致风寒感冒。不论是风寒、风热还 是暑湿,邪气留滞,乳络不通,都可 出现产后缺乳。治疗上可选用葛根、 葱白等发汗解表通阳等药物。
现代医学认为,过食油腻肥 甘,可以使食物在体内停留消化时 间过短,营养吸收不及。临场表现 为产后乳少甚至全无,乳房丰满无 胀感或丰满,乳汁如清水;腕腹闷 胀,不思饮食呕酸便塘,舌苔厚腻 色黄,脉弦滑。
6、肾精亏虚型:
先天肾气不足,天癸至而不盛, 冲任不满,或后天脾肾不足以及产后 津液耗损,肾精不充,肾精不能上达 于乳房,乳房得不到充分的发育与营 养,为肾虚缺乳的基本病机。肾与乳 房有经络连属,肾又为化生和贮藏精气、 津液的场所,《内经知要》注:“肾水 主五液,五气所化之液,悉归于肾”。 水液为构成乳汁的主要成分,因此乳 汁的生成与分泌有赖于肾气的生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
《景岳全书、妇人规卷三十九》中提出的
“肥胖妇人痰气壅盛,乳滞不来。”以治
宜化痰健脾,佐以通乳之法,选用瓜蒌、
半夏、川贝、胆星、山甲、路路通化痰通
.
22
现代医学认为,过食油腻肥甘, 可以使食物在体内停留消化时间过 短,营养吸收不及。临场表现为产 后乳少甚至全无,乳房丰满无胀感 或丰满,乳汁如清水;腕腹闷胀, 不思饮食呕酸便塘,舌苔厚腻色黄 ,脉弦滑。
.
23
6、肾精亏虚型:
先天肾气不足,天癸至而不盛,冲任
不满,或后天脾肾不足以及产后津液 耗损,肾精不充,肾精不能上达于乳 房,乳房得不到充分的发育与营养, 为肾虚缺乳的基本病机。肾与乳房有 经络连属,肾又为化生和贮藏精气、津 液的场所,《内经知要》注:“肾水主 五液,五气所化之液,悉归于肾”。 水液为构成乳汁的主要成分,因此乳 汁的生成与分泌有赖于肾气的生化。
.
13
•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 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 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同的气 候变化,意思很多。
• 风为春季的主气,然四季皆有风
• 四季又各有不同的时令气候,如春多风, 夏多暑热,长夏(夏秋之间)多湿,秋多燥, 冬多寒。风寒暑湿燥热(火),是四季不同的 时令主气。
络为主,茯苓、北黄芪健脾益气利湿,治
疗产后乳汁稀少,或点滴皆无,乳房丰满,
柔软无胀感,可兼有形体肥胖,或食多乳
少或大便塘泄,舌质胖苔白腻,脉沉细。
现代医学认为,祛痰方药可有效的降血脂,
可减少人体脂肪的堆积,为乳汁的分泌创
造来能搞好条件。
.
21
5、食浊中阻:
《素问、厥论》云:“脾气为胃行其津液。”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生清。入胃 饮食必赖脾之运化转输,方可将水谷精微“ 灌溉四旁”,布散全身;妇人乳汁亦为水谷 精微化生。当今不少产妇,增乳心切,产 后速进过量荤腥油腻之食,欲速则不达, 饮食失节,反使脾胃呆滞,气机不利,脾 难生清,化源受阻,乃致缺乳。
.
4
何谓“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热) 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
5
1.风邪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
6
2.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主痛 (3)寒性收引
.
7
3.暑邪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3)暑多挟湿
.
8
4.湿邪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
9
5.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
10
6.火(热)邪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耗气伤津
(3)火易生风动血
(4)火易致肿殇
.
11
六淫:病因病理学名词,风、寒、暑、 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六气太 过、不及或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 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 为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包括一 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六淫 致病,自外而入,称为外因。《三因 极一病证方论》:“然六淫,天之常气 ,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 ,为外所因。”
.
12
• 外感之邪常见有风寒、风热、暑湿等。 比如:在盛夏酷暑分娩,气候闷热、 潮湿,产妇就比较容易发生中暑。而 在腊月寒冬,产妇分娩后正气虚弱之 时,没有很好的条件防寒保暖,容易 招致风寒感冒。不论是风寒、风热还 是暑湿,邪气留滞,乳络不通,都可 出现产后缺乳。治疗上可选用葛根、 葱白等发汗解表通阳等药物。
.
14
2、气血虚弱型:
乳汁为血化生,赖气运行。气 血来源于水谷精微,若脾胃素弱, 生化之源不足,复因分娩失血过多 ,以致气血亏虚,不能化为乳汁, 因而乳汁甚少或全无。
.
15
3、肝郁气滞:
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产后情志抑郁 ,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 经脉色滞,阻碍乳汁运行,因而乳汁不行 。《儒门亲事》云:“或因啼哭悲怒郁结, 气滞闭塞,以致乳脉不行。”由于现代快节 奏的生活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工 作中体验到焦虑,而哺乳期的产妇尤为突 出。因此,对产后缺乳患者的治疗主要以 心理疏导,以达到促乳的目的。
.
16
何谓肝郁气滞?
肝郁气滞症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 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 表现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症,简 称肝郁症。
.
17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无 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 上则为乳。若产后乳迟乳少者,由气 血之不足”。而犹或无乳者,其为冲任 之虚弱无疑也。《胎产心法》云:“产 妇冲任血旺,脾胃气壮则乳足”。妇人 经、孕、产、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新产之妇水血俱下,气血、津液多 有耗伤,故而乳汁不下。选用黄芪、 当归等益气生血法治疗产后气血亏虚 型的缺乳。
.
3
1、外感六淫:
乃导致一切疾病的重要因素,妇人产后 ,正气虚弱,尤易招致外邪侵袭。邪气留 滞,乳络不通,则出现产后缺乳。且肺气 的宣发与乳汁的分泌密切相关,外邪束表 ,肺气不宣,则乳汁分泌障碍。在陈自明 《妇人大全良方,产后乳汁行或不行方论 》:“若乳虽胀而产后作者,此年少之人出 经产妇,有风热耳”,首次将风热作为产后 缺乳的并因而提出。
第二十章 关于产后缺乳的中医症型
.
1
产后缺乳的分型:
外感六淫
气血虚弱型
肝郁气滞
痰湿壅阻
食浊中阻
肾经亏虚型
血瘀型
.
2
• 对于产后缺乳从气血津液辩证可分为 气虚、血虚、津液亏虚;从肝脏辨证 可分为肾虚、肝郁脾胃虚弱;从病因的著作及现代临床工作者的 研究,对于产后缺乳中医症型总结归 纳为:外感六淫、气血两虚、肝郁气 滞、痰湿壅阻、食浊中阻、肾虚不足、 淤血内阻七型。
.
18
4、痰湿壅阻:
脾胃不能运化水谷和水湿,致痰 湿壅阻。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 普遍提高,平素膏梁厚味,又加上产 后、孕期过量进补。不注意运动,中 州失运,水谷精微不能化为气血,反 变成湿浊痰,痰脂充满,痰气壅阻乳 络而致乳汁不行。产后饮食内伤,脾 胃气机不利,乳汁生成减少。
.
19
何谓痰湿壅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