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
大气的运动教案
大气的运动教案教案一:大气的运动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大气的运动原理和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1. 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2. 大气的循环系统。
教学难点:1. 理解大气垂直运动的原因和特点。
2. 理解大气循环系统的机制和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和显示屏。
2. 教学PPT和课件。
3. 相关教学资料和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地球图,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大气层的存在和运动现象。
2. 理论讲解(15分钟)a. 大气的垂直运动:- 介绍大气的垂直运动,例如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
- 解释上升气流的原因和特点,如热空气的密度较小,所以会上升;上升气流会带来云和降水。
- 解释下沉气流的原因和特点,如冷空气的密度较大,所以会下沉;下沉气流会造成干燥和晴朗的天气。
b. 大气的水平运动:- 介绍大气的水平运动,如风系统和气旋。
- 解释风系统的形成和特点,如地球的自转和温度差异导致的气压差异。
- 解释气旋的形成和特点,如气旋的旋转方向和风向的变化。
3. 实例演示(15分钟)通过教学视频和图片实例,展示大气运动的现象和过程,如上升气流和风系统的运动方向。
4. 深入探讨(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大气运动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如大气循环系统和风的强度对气候和气温的影响。
5. 小结复习(5分钟)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重要性,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扩展活动:1. 借助实验,让学生模拟上升气流和风的运动过程。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估。
教学延伸:1. 继续深入研究大气的运动机制和模拟实验。
2. 探索大气的温度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注:本教案不包含标题,文中未出现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第一章:大气运动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运动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气运动的概念和定义。
解释大气运动的重要性。
描述大气运动的基本类型,如风、气旋、高压和低压系统。
讨论大气运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如地球自转、地形、温度和压力差异。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图表和示例来解释大气运动的概念和类型。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来加深学生对大气运动影响因素的理解。
设计互动活动,如模拟大气运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大气运动的现象。
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和理解程度。
设计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大气运动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风的形成和风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过程和风向的决定因素。
让学生能够解释风速和风向的变化。
2.2 教学内容解释风的形成过程,包括气压差异和气流运动。
描述风向的决定因素,如地球自转和科里奥利力。
讨论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如地形影响和气候特征。
2.3 教学方法使用动画和模拟实验来展示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决定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加深学生对风速和风向变化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解答和小组讨论的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进行风向实验,评估学生对风向决定因素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气旋和反气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和特征。
让学生能够区分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类型。
3.2 教学内容解释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和定义。
描述气旋和反气旋的特征,如旋转方向、云带和降水。
区分不同类型的气旋和反气旋,如温带气旋和台风。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图表来展示气旋和反气旋的外观特征。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来加深学生对不同类型气旋和反气旋的理解。
3.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解答和小组讨论的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进行气旋和反气旋模拟实验,评估学生对气旋和反气旋特征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的运动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的结构和组成成分;2.掌握大气的运动方式;3.理解大气的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的运动方式;2.教学难点: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关系、风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1.上一节课的回顾;2.提问:我们周围的空气是什么?3.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讲解(60分钟)2.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20分钟)1.大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等;2.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等。
2.2 大气的运动方式(30分钟)1.垂直运动:对流、上升运动、下沉运动;2.水平运动:风、气旋等。
2.3 大气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关系(10分钟)1.提问:高空的气压相对于地面气压是大还是小?温度相对呢?2.解答:高空气压小,温度低;地面气压大,温度高。
3. 演示(30分钟)3.1 风的形成机制演示(20分钟)1.温度不均匀带来的气压差;2.气压差引起的风。
3.2 气压变化和风的实验演示(10分钟)1.需要材料:气压计、气温计、风速计;2.实验操作步骤:测量空气的压力、温度和风速。
4. 讨论(20分钟)1.提问:大气的运动对地球的气候有什么影响?2.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3.总结课程内容。
四、课后作业1.完成本节课的练习题;2.阅读课外资料: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危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题是大气的运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气的结构、组成和运动方式,了解大气的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在教学中,通过提问、讨论和演示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丰富教学内容,使知识更加形象化,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的运动2篇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的运动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的运动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大气的运动学科:地理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层的组成和分层结构;2.理解并掌握大气的运动形式及其影响;3.认识大气运动对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作用;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大气的组成和分层结构;2.大气的运动形式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大气的运动对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关系;2.气象要素的对流和垂直运动。
教学准备:1.课本、讲义、地理实物模型;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大气运动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与大气运动有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大气运动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25分钟)1.介绍大气层的组成和分层结构,包括对于各层大气的温度、压强、稀薄程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解释。
2.讲解大气的运动形式,包括水平气流、垂直气流、地转偏向及气旋等相关内容,并重点讲解其对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影响。
3.通过多媒体展示,对不同形式的大气运动进行生动的演示和解释,以加深学生对于大气运动的理解。
三、实例分析(15分钟)根据一定的气象数据,以某地的天气变化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请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以及大气运动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理区域,探讨该地区的大气运动特点以及对当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并讲解。
五、概括总结(10分钟)总结大气的运动形式及其影响,回答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疑问,并进行必要的疏导。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气的运动,并对相关概念和原理进行理解和运用。
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实践活动,通过观测并记录气象要素,加深对大气运动的理解。
2.教师还可与学校气象站或气象专业的教师联系,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现代气象观测和预报技术。
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个别点评,评价学生对于大气运动的把握程度。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的运动》教案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2、理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
(二)能力训练点1、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及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
2、通过自绘热力环流图,提高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2、科学来源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利用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四)美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欣赏教材中图片美。
2、关心自然,热爱科学的内在美。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难点: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绘出“三力”和风向。
3、疑点:热力环流,高空和地面空气流动方向相同,这个高空的高度为多少米。
4、解决办法:与生活实际联系,用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大气运动的原因及大气运动的分类。
②运用: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地理事物的观测判断能力。
3、德育目标①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热爱自然。
②理论联系实际。
(二)整体感知1、立体分析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2、平面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风3、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风(三)教学过程1、激趣设悬的引入阶段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有风,你想知道它是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吗?请依据导学目标自学、合作研讨教材,或观看课件便知。
2、知识网络系统化阶段[板书]第三节大气的运动一、热力环流[师生]共同画“热力环流图”分析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师问]地面为什么会出现冷热不均?它对大气运动有何影响?[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判断]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不均造成。
冷的地方,空气下沉,热的地方空气上升。
[师问]这对高空气压状况有何影响?这对空气水平运动有何影响?[教师点拨学生分析]冷的高空形成低气,热的地方高空形成高压,进而高压空气向低压流动。
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
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上空的大气有着不同的运动规律,它们有的称为季风带,有的称为大气环流,它们按照不同的时间和形式影响着大气的表现。
以下是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 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用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具体影响。
4. 能够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知识整合、梳理,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活动中感悟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解决学习的困难中培养坚强的恒心和学习毅力。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选用了三个有着紧密逻辑联系的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热状况,大气的热状况(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第一部分“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②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⑤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
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第二部分“热力环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③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活动”通过实验,形成热力环流过程的感性认识。
“活动 2”是利用原理,分析自然现象。
第三部分“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②高空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③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
《大气的运动》课程教学设计.docx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盐津县第二中学徐佑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和风的形成示意图,说明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现象。
2.高空的风与近地面的风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教学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现象。
四、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2.活动探究法3.对比分析法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及目标呈现通过与学生分享本人赴昭参赛前利用微信向朋友咨询天气这一经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信任,并逐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教学主题一一大气的运动。
板书呈现学习目标,以便学生明确方向,有的放矢!2.新知探究及目标达成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分析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以帮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定义及原理。
等压面〃/////////////////////////////〃〃///////////CAB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海陆风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勇敢展示探究成果。
进而引导全班同学共同分析,以便 似懂非懂者懂之,懂之者熟之。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分析有关热力环流的更多案例:山谷风、山谷风近地面的空气上 升在高空积聚, 空气密度变大, 形成高压高空 高空空气 运动方向高空空气因受近 地 面影响 下沉, 密度减小,形成 低压近地面空气受热 膨胀上升,使近 地面空气密度减 小,形成低压近地面空气冷却 收缩下沉,丧空 气密度增大,形 成高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将学生分组并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 的方式探究海陆风的规律及成因。
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通过讨论交流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 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 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降温比海洋快, 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 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陆风城市风。
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观察并描述大气运动的过程和特点,掌握大气运动的分类和影响因素,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与大气运动相关的现象。
教学重点: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大气运动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或实物展示物。
2.学生准备:学生携带笔记本和笔。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大气运动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的。
Step 2:讲解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大气运动的定义和概念,并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2.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讲解大气运动的原理,包括热对流和动力对流的基本原理,以及水平和垂直气流的形成原因。
Step 3:观察并描述大气运动的过程和特点(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让学生观察云的形状、移动方式和高度等情况,并让学生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出大气运动的过程和特点,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
Step 4:大气运动的分类和影响因素(20分钟)1.教师讲解大气运动的分类,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并详细解释各种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教师辅助学生进行分类练习,给出一些场景并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大气运动,并解释其原因。
Step 5: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20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与大气运动有关的现象或事件,如气旋、温带风、季风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和形成过程。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归纳出解释结果,向全班进行汇报。
Step 6:小结和作业布置(1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分类方法。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写出大气运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并选择一个气象现象进行解释,并列出影响该现象形成的因素。
初中地理教案:大气的运动
初中地理教案:大气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2.了解大气的运动原理;3.掌握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1.大气的运动原理;2.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1.大气层结构;2.风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1.课件讲解;2.表格练习;3.图表分析。
五、教学内容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指地球表面至约1000km高度的气体包层,它是地球的外壳之一,是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
大气主要由氮气(78%)和氧气(21%)两种气体组成。
大气按照温度、成分和功能等因素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根据温度差异分成的五个层次,从地面到天顶,依次为:1.对流层:海拔0-12km,温度随海拔升高而下降;2.平流层:海拔12-50km,温度逐渐上升;3.臭氧层:海拔20-50km,大量臭氧存在,起到过滤紫外线的作用;4.中间层:海拔50-80km,温度再次下降;5.热层:海拔80km以上,温度开始升高。
2. 大气的运动原理大气的运动是由太阳的辐射所产生的能量驱动的。
太阳的热能在宇宙空间中传输到地球,地球上大气就吸收了这些热能,导致空气温度升高。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与大气相接触的部分吸收的太阳辐射不同。
赤道附近吸收的太阳辐射比高纬度地区多,所以赤道地区的空气升温比较快,空气膨胀,密度变小,形成低压区,周围空气流向这个低压区,就形成了大气运动中的一种气流,即由赤道向高纬地区的热带气流。
3. 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风是由于地球上气压差异产生的气流运动。
空气流动的方向取决于气压的高低和地球自转的影响。
当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有气压差异时,空气就朝着低压区流动。
如果没有水平推力的作用,空气应该是从高压区直接流向低压区,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水平推力就有了方向,使得高压区顺时针流向低压区,低压区逆时针流向高压区。
这个过程就形成了旋转气流,被称为科氏力。
风的大小和方向受到地形、水体、航线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导语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大气、地球表面、海洋和内部构成,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
大气是空气的总称,它把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地球,使地球可以存在生命。
大气的运动对地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大气的运动教学是掌握地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大气的运动的基本概念;2. 掌握大气的运动的基本规律;3. 理解大气的运动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大气的运动基本概念与分类;2. 掌握大气的运动的基本规律;3. 了解大气的运动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四、教学内容1. 大气的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大气的运动是指大气中的空气在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之间运动的过程。
大气的运动可以分为气旋运动和平流运动两大类。
(1) 气旋运动是指由于大气的热量和动能的不均衡,温度和气压的不均衡,在它们附近形成的旋转运动。
气旋运动可以分为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两种。
(2) 平流运动是指大气中最平缓,最广泛的气流,它们以流体的形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流动。
平流运动可以分为温带平流和极地平流两种。
2. 大气的运动的基本规律(1) 大气的运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由三个基本原理决定,即流体力学原理、内能原理和质量守恒原理。
(2) 大气的运动是由热量和动能的不均衡而发生的,它们会形成气旋运动和平流运动。
(3) 大气的运动还受到地球的自转和自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使得大气的运动会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3. 大气的运动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变化(1) 气旋运动和平流运动是大气的运动的两个主要类别,它们对地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气旋运动会影响地球气候的温度、湿度和风速,平流运动会影响气压、温度和风速。
(3) 由于大气的运动,地球气候变化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也会发生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实验法3. 小组合作法4. 讨论法5. 问答法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依据。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教学设计]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
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
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
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
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大气运动的原因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定义大气运动。
解释大气运动的原因,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等。
描述大气运动的特点,如风向、风速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见过的天气现象,如风、雨、雪等。
讲解大气运动的概念和原因。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大气运动的现象。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气运动的特点。
1.4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大气运动的示意图,标注出风向和风速。
第二章:大气压力和高度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力和高度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定义大气压力。
解释大气压力和高度的关系,如高度越高,大气压力越小。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经历的大气压力变化,如登山时感觉呼吸困难等。
讲解大气压力的概念。
实验演示:使用气压计展示大气压力的变化。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气压力和高度的关系。
2.4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高度处的气压值。
第三章:风的形成和风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风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了解风向的决定因素。
3.2 教学内容解释风的形成过程,如气压差异、地球自转等。
介绍风向的决定因素,如科里奥利力和地转偏向力。
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见过的风的现象,如风吹树叶摇晃等。
讲解风的形成过程。
演示风向的决定因素,如使用地球仪展示科里奥利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风向的变化规律。
3.4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风向变化的示意图,标注出科里奥利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第四章:气候系统中的大气运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系统中的大气运动。
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气候系统中的大气运动,如大气环流、季风等。
解释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如温度分布、降水等。
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思考气候形成的原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教学案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无论7月还是1月,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平行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同纬度地带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地势高低)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低,暖流经过气温高洋流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0 ℃等温线大致经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冬季风(大气环流)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北方白昼时间长)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千米。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大气的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共用一个课时,45分钟的时间。
《大气的运动》在本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气候的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通过承接前节的内容,了解大气运动的原因——太阳辐射对地面的加热不均,既地面的冷热不均;从而进一步掌握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掌握大气运动的两个分类,既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对前一个知识环节掌握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个大气运动分类既水平运动解离出来,进行进一步分析。
•在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时,提前要明确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两个概念。
•通过对风的形成进行图解分析掌握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最根本原因地面的冷热不均;影响风的主要因素——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同时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速、风向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对前面两个大的知识点——热力环流、风的掌握从而以对大气运动的重要性的掌握来结束本节。
•在整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绘图制图及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及掌握对知识的整合,提高观察、联系、分析和应用能力。
2.情感态度•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树立运动的、发展的观点、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三)学生特征分析•本节内容主要针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一方面在初中阶段时就接受过多媒体教学,并不陌生,而且由初中转入高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对暂停了一年的地理也会有一个新认识和新的兴趣,所在课堂气氛是非常活跃的,但在另一个方面来看,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对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地理知识的掌握将大幅度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逻辑理性思维模式,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及教学中的主角性大大增强,而他们还处在初中学习的模式中没有升华,显得十分被动,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巩固性很差。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大气的运动规律,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气象现象,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说课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气象现象。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帮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复杂性。
三、说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风车旋转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气运动的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风车为什么会转动,引导学生思考大气运动与风的关系。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大气运动的概念。
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大气运动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空气的运动。
3. 大气运动的分类(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大气运动的分类,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水平运动包括风和气压系统的形成,垂直运动包括对流和垂直气流的形成。
4. 气象现象解释(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气象现象图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云朵的形成和消散,让学生解释云朵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凝结。
5. 观察实验(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风向标的指示和测量气温的变化,了解风的方向和速度与气温的关系。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观察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梳理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大气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大气运动的知识来预测天气。
四、说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展示、图片展示、观察实验等。
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说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设备、图片、风车、风向标、温度计等。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这些资源,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大气运动》地理教案
大气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的成分以及不同气圈的分布2.了解大气运动的类型及其特征3.掌握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教学内容1.大气成分与不同气圈的分布2.大气运动类型及其特征3.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运动的类型及其特征2.教学难点: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并请学生描述大气的作用以及组成。
教学环节二:学习(30分钟)大气成分与不同气圈的分布通过让学生组织实验,了解大气成分的比例以及不同气圈的分布。
实验步骤:1.将气压计的筒底放入水中,移动密封滑动板到零点处2.将滑动板上的水平线与密封玻璃管内侧液体表面对齐3.等待几分钟,将密封板高度在气压计的刻度线上标记4.记录此时的大气压力研究结果:1.大气成分的比例•氮气78.1%•氧气20.9%•其他气体0.9%2.大气不同气圈的分布气圈高度(km)温度顶部500 -60℃中间2000 -20℃地面0 28℃大气运动类型及其特征通过课件和图片,讲解大气运动的类型以及特点。
大气运动的类型:1.对流:由太阳辐射导致的气体变热、上升、形成云层2.水平运动:地球自转导致的风、台风等3.垂直移动:梅雨季节的层状云垂直发展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数据和图表,让学生了解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极端天气2.城市地表增温可能导致的气温上升3.大气中的氧气和温室气体含量可能影响气候教学环节三: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1.你认为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有哪些影响?请列举并解释。
教学环节四:小结(10分钟)通过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对下一节课做好预习。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学生在讨论环节的表现以及对下一节课的预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教学资源1.动画、图片、视频2.讲义、课件课后作业1.回家用30分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垂直运动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大气的运动教案
大气的运动教案大气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大气的运动是气温、气压和风的产生原因。
2. 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
3. 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
2.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大气的垂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2.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教材、投影仪、实验器材、课件、相应的实验数据六、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大气运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觉得大气是如何运动的?为什么会有风?学生的回答不一。
步骤二:核心概念讲解1. 大气的水平运动向学生介绍大气的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平流和平流体(推动大气运动的因素)。
让学生以中学校园为例,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对中学校园的影响。
2. 大气的垂直运动向学生介绍大气的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对流和垂直流体(推动大气垂直运动的因素)。
通过展示大气垂直运动的实验数据和示意图,让学生体验大气的垂直运动。
让学生以台风、暴雨等为例,分析大气的垂直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步骤三:案例分析让学生以某一地区的天气为例,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地形的关系,解释为什么该地区的天气如此多变。
步骤四: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联系与区别,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五:总结归纳学生主动总结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影响,并通过展示学生的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参与和思考。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影响。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运动的概念理解大气运动的原因和动力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类型1.2 教学内容大气运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大气运动的原因和动力,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形等大气运动的基本类型,如对流、平流、辐射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大气运动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讲解和演示大气运动的原因和动力实验演示大气运动的基本类型1.4 教学评价问答环节:学生能正确回答大气运动的概念和原因小组讨论:学生能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类型第二章:大气压力与高度的关系2.1 教学目标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力与高度的关系了解大气压力的应用2.2 教学内容大气压力的概念及其测量大气压力与高度的关系,如大气压力随高度的减少而增加大气压力的应用,如气压计、天气预报等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大气压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讲解和演示大气压力与高度的关系实验演示大气压力的应用2.4 教学评价问答环节:学生能正确回答大气压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小组讨论:学生能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大气压力与高度的关系第三章:风的形成与风向3.1 教学目标理解风的形成过程掌握风向的判断方法了解风的影响因素3.2 教学内容风的形成过程,如气压差、气流运动等风向的判断方法,如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等风的影响因素,如地形、摩擦力等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风的形成过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和演示风向的判断方法实验演示风的影响因素3.4 教学评价问答环节:学生能正确回答风的形成过程和风向的判断方法小组讨论:学生能通过实验演示理解风的影响因素第四章:气候系统与大气环流4.1 教学目标理解气候系统的组成掌握大气环流的作用和意义了解气候系统中的能量交换4.2 教学内容气候系统的组成,如大气、海洋、陆地等大气环流的作用和意义,如热量、水分的传输气候系统中的能量交换,如太阳辐射、地球内部热能等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气候系统的组成和大气环流的作用讲解和演示大气环流的意义和能量交换实验演示气候系统中的能量交换4.4 教学评价问答环节:学生能正确回答气候系统的组成和大气环流的作用小组讨论:学生能通过实验演示理解气候系统中的能量交换第五章:大气降水与循环5.1 教学目标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掌握降水的类型和分类了解降水的循环过程5.2 教学内容降水的形成过程,如水汽凝结、云滴生长等降水的类型和分类,如雨、雪、雾等降水的循环过程,如水循环、能量循环等5.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降水的形成过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和演示降水的类型和分类实验演示降水的循环过程5.4 教学评价问答环节:学生能正确回答降水的形成过程和类型小组讨论:学生能通过实验演示理解降水的循环过程第六章:大气稳定性与对流运动6.1 教学目标理解大气稳定性的概念掌握对流运动的特点和形成条件了解对流运动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大气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对流运动的特点和形成条件,如热力对流和压力对流对流运动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如云的形成、降水等6.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大气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和演示对流运动的特点和形成条件实验演示对流运动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6.4 教学评价问答环节:学生能正确回答大气稳定性的概念和对流运动的形成条件小组讨论:学生能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对流运动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第七章:大气波动与天气系统7.1 教学目标理解大气波动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大气波动的形成机制了解天气系统的基本结构7.2 教学内容大气波动的类型和特点,如气旋、反气旋、波浪等大气波动的形成机制,如地球自转、地形等天气系统的基本结构,如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等7.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大气波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讲解和演示大气波动的类型和特点实验演示大气波动的形成机制7.4 教学评价问答环节:学生能正确回答大气波动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形成机制小组讨论:学生能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天气系统的基本结构第八章: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8.1 教学目标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和来源掌握大气污染的影响和控制措施了解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8.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的概念和来源,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的影响和控制措施,如净化设备、排放标准等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如温室效应、酸雨等8.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大气污染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和重要性讲解和演示大气污染的概念和来源实验演示大气污染的影响和控制措施8.4 教学评价问答环节:学生能正确回答大气污染的概念和来源以及影响和控制措施小组讨论:学生能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九章:大气科学的研究方法9.1 教学目标理解大气科学研究的意义掌握大气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了解大气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9.2 教学内容大气科学研究的意义,如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等大气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如野外观测、数值模拟等大气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如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9.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大气科学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讲解和演示大气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实验演示大气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9.4 教学评价问答环节:学生能正确回答大气科学研究的意义和常用方法以及最新进展小组讨论:学生能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大气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第十章:大气科学的前沿问题10.1 教学目标理解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的意义掌握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方法了解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的最新成果10.2 教学内容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的意义,如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方法,如国际合作、跨学科研究等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的最新成果,如气候变化的影响、大气污染的控制等10.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大气科学前沿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和重要性讲解和演示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实验演示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的最新成果10.4 教学评价问答环节:学生能正确回答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最新成果小组讨论:学生能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的最新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1. 重点环节一: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大气运动的原因和动力是教学难点,需要通过实验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大气的运动教案
大气的运动教案教案标题:大气的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2. 理解大气的运动原理和机制。
3. 掌握大气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a. 大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
b. 大气的层次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等。
2. 大气的运动原理和机制a. 热对流运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b. 水平运动: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变化。
c. 垂直运动:对流运动、锋面的生成和移动等。
3. 大气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a. 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运动。
b. 风的产生和风向的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c. 气候带的形成和分布。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气的运动现象,引发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兴趣。
探究:2. 学生小组进行实验,观察热空气上升和冷空气下沉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通过观察天气图和风向标,探究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变化规律。
4. 学生观察气候带的分布图,分析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总结: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气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大气运动的原理和机制。
6. 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分享对大气运动的理解。
拓展:7.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与大气运动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小论文或制作展板。
作业:8.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天气变化,记录当天的风向和天气情况,并解释其原因。
评价:9. 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小论文或展板,评价学生对大气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大气运动现象。
2. 实验材料:烛台、火柴、烟熏纸等。
3. 天气图、风向标、气候带地图等。
教学反思:在教案中,我尽可能地融入了实验、观察和探究的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此外,通过拓展任务和作业,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要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的运动规律,理解大气运动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大气的运动规律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 大气压力和风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大气运动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 学生掌握大气压力和风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气象图表、大气运动模型。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天气预报图,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图上的气压等标志,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天气预报是如何预测的?大气的运动与天气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大气的运动规律,包括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并引导学生理解大气运动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与天气的晴雨、冷暖有关。
3. 实验展示(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大气运动模型模拟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大气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4.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几个真实的气象案例,如台风、龙卷风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大气运动规律和对天气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大气运动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大气运动的规律和对天气的影响。
并提醒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
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大气运动的理解程度。
七、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如“为什么冬天的气温比夏天低?”、“为什么山区的气温比平原低?”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大气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八、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气运动对天气变化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上空的大气有着不同的运动规律它们有的称为季风带, 有的称为大气环流, 它们按照不同的时间和形式影响着大气的表现。
以下是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 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用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具体影响。
4. 能够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知识整合、梳理,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活动中感悟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解决学习的困难中培养坚强的恒心和学习毅力。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选用了三个有着紧密逻辑联系的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热状况,大气的热状况(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第一部分“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②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④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⑤ 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
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第二部分“热力环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③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活动”通过实验,形成热力环流过程的感性认识。
“活动2 ”是利用原理,分析自然现象。
第三部分“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②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③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
“活动”是风形成的具体知识应用。
我们打开窗户,有时会感受到一阵阵风吹来,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那么,大气运动是怎样发生和进行的?大气水平运动有什么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相关的问题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自主学习: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学: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要受到大气什么样的影响?地面增温后又以什么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大气受热过程有什么重要性?2. 整合、梳理知识:学生自己完成大气受热过程先后顺序的梳理,要求能够对照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用知识框图形式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 对知识重新整合与梳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3. 成果交流与展示: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实物投影展示知识框示意图1. 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吸收和反射。
2. 说明太阳辐射被称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被称为长波辐射。
3. 读太阳辐射各种波长范围图,分析:( 1 ) 太阳辐射的主要电磁波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 2 ) 太阳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 % ,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较少。
4. 强调“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扫除知识障碍,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强调重点结论)完成P30 活动题( 学生自主完成)( 1 )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保温作用。
( 2 ) 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月面温度迅速升高。
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热量散失很快,温度迅速下降; 地球上有大气,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和吸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
夜间大部分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
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使地表夜间的降温速度减慢。
正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得地表温度变化比较缓和。
所以月面温度昼夜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
先进行“活动” ,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实验。
( 教师做好实验用品的准备。
实验的材料尽可能考虑容易获取,如冰块可以用雪糕代替等,实验步骤尽可能具有操作性。
教师应该预先进行试验,以确保实验成功。
) 概括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通过实验,形成热力环流过程的感性认识,强调发现学习。
)师:这种现象会不会发生在自然界中呢?在自然界中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二、热力环流1.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引导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 A 、B 、C 三地受热均匀时,等压面与地面平行,高度越高,气压越低,空气没有上升和下降的运动。
(2) A 受热,B 、C 冷却,空气出现上升和下降运动,使得空气密度变化,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差异。
等压面发生弯曲变形。
(3) 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差异,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 上空和近地面都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构成热力环流。
2. 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用知识框图形式示意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太阳辐射地区不均——> 地区间冷热不均——> 空气上升或下沉——>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空气水平运动(风)(构成了热力环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师: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陆地与海洋之间,城市与郊区之间都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下面我们来完成陆地与海洋之间热力环流。
由学生根据教材P33 内容,自主解决。
( 1 )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
夜间情况相反。
图:陆——低,海——高; 图:陆——高,海——低( 2 )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 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 3 )(略)( 4 )白天海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 夜晚陆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
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用生活中可见的地理现象进一步理解、验证理性知识,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师:热力环流中包括空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空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从前面所了解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来看,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在板图上解释水平气压梯度、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师: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注意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水平” 两字,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
风是水平运动,地球又在自转运动,你又联想到什么呢?(地转偏向力)引导学生在板图中分析大气运动受力与风向的关系。
1.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针对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板图能够分析风的动态形成过程,依然是有效的。
同时分析中要注意与物理学科力学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完成P35 活动题。
第( 1 )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同一图中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风力小。
( 2 )(实物)投影学生画出的风向。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并说明风向的定义。
(指导学生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运用,同时使学生在使用中有新的发现)【评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要求,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本教学设计中注意了这一要求,开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梳理知识,学生的实验活动、学生的画图析图,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探究和发现,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性认识和体验,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学会知识迁移和延伸。
教学设计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建立起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
本设计还强调了体验性学习,强调了身体性参与,重视直接经验,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体验。
资料宝库城市热岛环流由于城市中工厂、家庭和机动车辆的热量排放,以及城市建筑物高而密集的原因,使城市和附近的地区相比,气温偏高,城市好象一个温暖的岛屿,在气象上称之为“ 城市热岛” 。
据观测,城市“热岛效应”一般可使市区的年平均温度比郊区高-c。
如北京为9 C ( 1966年2月22日),上海为C ( 1979 年11月13日)。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成为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热岛效应会产生许多危害:① 城市热岛效应会加重空气污染。
由于城市“ 热岛” 与周围郊区存在高低温差,市区的热空气往上升,郊区的冷空气吹向市区,以填补热空气上升后形成的空缺,而上升后的热空气受到高层建筑的阻挡,很难吹向郊区,这样,在城市和郊区之间的风向总是由郊区吹向城市的,因此,城市上空的污染物难以通过正常的空气流动扩散出去,使城市终日笼罩在一个大“ 尘罩” 下,空气污染就更加严重了。
② 城市上空的冷热气团相遇后,可能往上直冲XX 多米,使来往的飞机上下颠簸,摇摇欲坠。
这种气团还是产生龙卷风的温床。
③ 郊区的水汽在夜间通过冷却后,降落在地面上,便形成了露珠。
而市区的水汽则和烟尘结合,凝结成雾,笼罩在城市上空,若遇阳光明媚的日子,极易产生化学烟雾。
城市绿化、水面和城市风是削减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因素。
通过增加城市绿地,改善城市下垫面的热特性,是消减城市热岛效应有效和切实可行的途径。
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绿化的总体水平,是削减城市热岛效应的关键措施。
绿洲气候——冷岛效应观测结果表明,绿洲农田上不同高度层的气温,昼夜均比附近的戈壁显著要低,最高气温甚至可低30 C左右,蒸发量约小一半。
这说明绿洲在夏季相对于周围环境(戈壁或沙漠)是一个冷源和湿源,即相对独立的“冷岛” 。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小,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比绿洲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热的暖空气,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输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使下层冷空气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
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 。
绿洲上空的这种效应,使湍流发展较弱,抑制了植物的蒸腾和地面的蒸发,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