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话题和要求与本单元课文联系紧密。
这部分的编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教材第一部分,以“花园、果园、田野、小河”等常见地点唤醒学生对周围美景的记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美景的愿望,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
2.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是习作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是对第五单元习作学习的进一步巩固,二是要求学生习作是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另外教材还要求学生习作时尽量运用阅读中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旨在培养学生习作时自主运用已积累的词语的意识,也为学生描写景物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材料。
3.解决“怎么改”的问题。
教材第三部分,对写后的修改和交流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要求写好后自读改正错别字,与第三、四单元写好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和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改正明显的错误等要求一脉相承,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意识和能力,最后把改好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分享各自描写的美景,体会习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等,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习作素材。
多数的学生对写作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乐于合作交流、表达。
通过前期的品读感悟,大多数同学也能把这一单元课文中学到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按一定的顺序交流。
2.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点: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按一定的顺序交流。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过程:同学们好!欢迎收看空中课堂,我叫贠芳梅,是固原市西吉县第一小学的语文老师。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
(板书课题)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
该习作位于教材第五章“多彩景物”中,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描绘一个美丽场所,通过丰富词汇、生动比喻和形象描绘,使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对美景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生动形象语言描绘美景。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美景赞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习作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美景特点。
2.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习作《这儿真美》,讲解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美景,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绘。
4. 学生展示与评价(15分钟)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这儿真美》习作指导2. 内容: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美景赞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家乡”为题,运用所学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写一篇习作。
2. 答案示例:我家乡位于一片美丽山水之间,这儿真美!春天,满山遍野桃花如粉色云霞;夏天,碧绿稻田像一块块翡翠;秋天,金黄果实挂满枝头,宛如一颗颗宝石;冬天,白雪皑皑,仿佛进入一个银色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学会如何描绘美景,提高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美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描绘不同季节美景,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发挥想象,写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重点:观察自然景物,发挥想象,完成作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作文本、笔、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美景的向往。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和描绘景物的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美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 例题讲解:以课文《这儿真美》为例,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进行描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6.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观察到的景物,展开想象,完成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7. 互评互改: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1. 大《这儿真美》习作指导2. 副观察自然景物,描绘身边美景3. 主要内容:a. 观察方法:看、听、闻、触、想b. 描绘手法:比喻、拟人c. 写作要点:发挥想象,表达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美景”为主题,写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2. 答案示例:例文:我眼中的美景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美丽的黄山。
这里的风景如画,让我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洒在山间,云雾缭绕。
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山间的松树挺拔苍翠,如同一位位英勇的战士守护着这片土地。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目标】
1.能用一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运用比喻、先总述后分述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吧!
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板书设计:
这儿真美
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围绕一个意思去写注重积累,把握顺序
展开想象,运用修辞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交流,启发学生发现身边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使学生明白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引导学生在习作前先选择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通过课文片段的分析,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引导学生了解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在习作前要确定自己的描写顺序。
不足之处:
教学中没有涉及到引导学生用上积累的好的词语。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肯定积累了很多好的词语,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积累的好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身边的美景,学会运用学过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下来。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交流,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身边的美景,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
2. 能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身边的美景,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例文稿、评价表。
学生准备:习作草稿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展示校园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用“这儿真美”来形容所看到的景色,顺势导入课题。
2. 范文引路,学习方法(1)出示例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例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个地方的?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3. 交流讨论,明确要求(1)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观察方法,如: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等。
(2)讨论:如何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具体、写生动?4. 牛刀小试,尝试表达(1)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进行观察,列出写作提纲。
(2)根据提纲,尝试用一段话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 互动交流,分享成果(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片段,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提出建议。
6. 修改完善,誊写作文学生根据评价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进行誊写。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这儿真美2.板书要点:(1)观察方法: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等(2)写作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这儿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
该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教材的章节内容主要围绕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景,用文字表达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学会用文字描绘景物。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用词准确、句子通顺的表达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用恰当的词语描绘景物。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习作《这儿真美》教材、作文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习作《这儿真美》,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美景的描绘。
3. 讲解:分析文章中作者观察景物的顺序和描绘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
4. 实践:分组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景色,进行口头描述,互相交流。
5. 例题讲解:以文章中的精彩句子为例,讲解如何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地表达。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景色,仿照例题进行写作练习。
7. 互动交流: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文章《这儿真美》2. 观察顺序: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整体到局部3. 描绘方法:运用形容词、动词、名词,使句子生动形象4. 写作要点:词句通顺、表达清晰、结构合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们的校园”为题材,写一篇描绘校园美景的作文。
2. 答案示例:我们的校园真美!春天,桃花盛开,小草绿了;夏天,树木葱郁,蝴蝶飞舞;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飘落,果实累累;冬天,雪花纷飞,校园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观察和表达方法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重点:复习观察方法,梳理写作思路。
难点:学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释题目明目标同学们,我们这次习作的题目是“这儿真美”,“这儿”指的是我们去过的熟悉的地方;“真美”,是要写出某个地方美的样子。
那么究竟该怎样写呢?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找方法,理思路。
二、回忆课文找方法1.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领略了许多美景。
通过三首古诗,我们欣赏了雄奇壮丽的天门山,秀丽多姿的西湖,湖光山色相辉映的洞庭湖。
通过学习三篇课文,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小兴安岭也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这三个地方的美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快速翻看课文,找一找关键信息。
2.我相信许多同学都能用课文的中心句来概括。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3.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展开描写,让我们体会到它们不同的美呢?一起来回忆一下。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中,作者依次写了海水的色彩、海底的生物以及海岛上的鸟,使我们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在《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先写了海滨所见的海上、沙滩的景象。
然后分别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和街道的美景,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而整洁的海滨小城的图景。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了不同季节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使我们感受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既是美丽花园又是巨大宝库的特点。
4.小结:我们发现,这些课文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展开描写,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一个地方的多种景物进行描写。
这些写作方法是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获得的法宝。
收好这些法宝,我们继续探索。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课文《这儿真美》,了解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快乐;2.通过模仿学习,讲解如何撰写一篇简短的乡村风光描写作文。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这儿真美》篇章结构本文是一篇小品文,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文笔流畅,以描写乡村生活为主要内容。
全文分为“引子”、“主体”、“结束”三部分,其中“引子”概括了写作主题,为全文做了铺垫;“主体”主要描写了全景式乡村风光,通过细致入微的文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乡村的平凡与美好;“结束”部分则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对乡村生活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赞美,弘扬了“有温度的人文精神”。
写作手法1.描写手法:本文采用全景式描写手法,通过作者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乡村的美景,呈现出乡村的变幻多姿之美。
2.表现手法:本文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将作者的情感和感受融入进去,强化了文中主题精神。
3.思维方式:本文的描述表现了作者的全局观及空间意识,呈现出了丰富的感性和直觉式思维。
2. 习作:《这儿真美》写作要求1.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参照课文《这儿真美》的描写手法,尝试写一篇简短的乡村风光描写作文。
2.语言简练生动,朴实自然,内容真实,真情实感,体现人文关怀,反映私自的思想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在出示《这儿真美》的同时,播放有关乡村美景的照片,展示生动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唤起学生对乡村美景的敏感度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通读《这儿真美》。
2.教师对全文进行分析解读,督促学生明确文章中所表现的主题、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等特点,强化其意识和理解。
3. 模仿创作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参照课文的写作手法,找出文章之间的共通之处,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尝试写一篇简短的乡村风光描写作文(建议300字以下)。
2.学生自主交流,相互交流创作过程及体验,提高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作品分享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指出作品的特点和创新点,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创新,共同进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习作这儿真美教学目的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重点)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美景;准备身边美景的照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1.播放身边的优美风景图片,请学生谈一谈感受。
2.过渡: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风光怡人的公园,清新淡雅的田野,缓缓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园……这节课,我们就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围绕要求,确定内容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指名读要求。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想把身边的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出示交流提示:(1)可以介绍我们周围的公园、田野、果园、小河、校园等美丽的地方。
(2)按顺序介绍身边的美景,说一说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3)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带给你什么感受?(4)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对成员介绍的美景进展补充或提问。
3.小组合作,根据交流提示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
有相照顾片的同学可以把照片拿出来请大家欣赏。
4.指名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进展介绍,老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这处美景带给自己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本课伊始,就布置观察美景的任务,让学生逐级完善自己的观察所得。
通过此时的互相交流,学生互相理解要介绍的美景,更开阔了习作思路,为下一步落笔行文打下了根底。
三、读写结合,指导习作过渡:景物特点和观察方法不同,写作的顺序也会不同。
本单元课文中的几位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视角,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鲜明特色,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1.“忆〞顺序。
(1)回忆课文,说说本组中的四篇课文都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预设:古诗三首?中的三首诗分别是按小船行进的顺序,一天中“天气变化——晴天和雨天〞的顺序,由近及远的顺序进展描绘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进展描绘的;?海滨小城?课文整体是按“分—总〞的顺序进展描绘的,第3~6自然段都是按“总—分〞的顺序进展描绘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或“总—分—总〞的顺序进展描绘的。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教学设计

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教学难点】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入: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见过最美的地方是哪里呢?板书题目:这儿真美二、审题指导1.写作主题:这儿真美。
写身边的美景。
如:田野、花园、果园、小河等。
三、写作妙招1.仔细观察。
善于调动所有感官去看、听、摸、闻、尝,从而掌握景物特点。
2.抓住特点。
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融入情感。
写景的同时,要善于融入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己对景物的思念、喜爱、留恋等感情。
4.关键句。
写出关键句,并围绕关键句展开。
5.动静结合。
描写景物,要写出景物的静态,如:形状、大小、色彩等;也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如:景物形态颜色声音的变化。
6.顺序合理。
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
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
四、素材积累优美词语,开头结尾,优美句子。
见课件五、范文欣赏六、作业布置根据提纲写作文。
七、课堂小结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素材和方法,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板书设计这儿真美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时间顺序、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目标】1.总结本单元童话,学习形声字声旁,学会三种修改符号。
2.诵读体会人生格言,积累句子。
【教学重点】了解格言意思。
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默写格言。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你都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什么?为什么喜欢?我读过童话《丑小鸭》,童话中的丑小鸭因为长相独特、声音沙哑,遭到了亲人的遗弃,被同类嘲笑。
一天,他遇上一群善良的伙伴,他们给了他无尽的呵护和关怀,帮助他重建了信心和生活的勇气。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这儿真美》的篇章阅读与习作练习。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我们的家乡”,详细内容为通过描绘家乡的美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家乡的美景。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生活中的美景,以及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掌握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习作练习本、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这儿真美》篇章,引导学生了解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3. 例题讲解:以篇章中的描述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并描绘生活中的美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用所学方法描绘一幅美景,并进行分享。
5.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这儿真美》2. 内容: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的提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家乡美景”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2. 答案示例:我眼中的家乡美景我的家乡在一片美丽的山水之间。
春天,山上的桃花、梨花竞相开放,形成一片花海;夏天,清澈的小溪蜿蜒曲折,让人感受到清凉;秋天,金黄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果树,呈现出丰收的喜悦;冬天,白雪皑皑,山间的松柏披上了银装,如诗如画。
这儿的美景让我陶醉,也让我明白了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准备:布置观察任务,开展“这儿真美”的找美景活动。
教学过程:板块一欣赏图片,激发热情1.课前,我们去观察了美景,大家都去了哪些地方呢?2.导入: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有的是热闹辉煌之美,有的是秀丽清雅之美,有的是古朴沉稳之美,还有的是色彩斑斓之美。
今天我们就来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板块二读写结合,指导写法1.同学们,请仔细读一读,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出示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和课文《海滨小城》选段。
(生:它们都有中心句,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师:你真会发现,我们在描写一处美景的时候也可以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习作目标。
(生:选段一是紧紧围绕西也是鸟的天下,从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三个方面来写的)(生:选段二是通过树的种类多,香味浓,开得热闹来写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2.指导写法,如何围绕。
师小结:要做到围绕一个意思写,在每一段话中,我们先要确立好一个意思写出来,把这个句子作为本段的中心句,后面的句子再围绕着这个中心句,一句一句的从不同方面来写。
3.围绕中心,有序表达。
(1)从不同景物来写A.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帮助明明写写美丽的西湖吧。
同学们,你认为西湖的哪些景物最美呢?(生:我认为西湖的荷花很美)(我认为西湖的湖水很美)(我认为西湖的亭子很美)B.师:是的,荷花美丽,亭子古朴,湖水清澈是西湖的三大特点:(出示思维导图)我们就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写西湖的美,西湖的荷花真美丽呀!你看,中心句就出来了,接下来就写荷花怎么的美,可以从它的颜色的,它的姿态,它的气味等方面,用上我们5单元学过的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鼻子闻,还可以用手去触摸,把你观察到的美写出来。
C.接下来我们来写西湖的亭子真古朴啊!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亭子的古色古香呢?(生:老师,我们可从它的柱子、围栏、匾额上的字、花纹等方面来写)D.师:再来,就写西湖的水真清澈啊!如何清呢?可以看见些什么呢?(2)按不同时间来写师:其实我们除了按照不同景物的来写,也可以按照不同时间段把它划分成春、夏、秋、冬季的西湖,从四季的变化来写西湖的美;也可以把它划分成清晨、中午、傍晚的西湖。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这儿真美》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这儿真美》教学设计篇一妙析教材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如果你发现了,就请你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如果你还没有发现,就赶快走出家门去看一看吧。
这次习作不仅能锻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的运用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享受观察乐趣的同时提高想象力。
学情分析本单元课文中已安排有用几句话写海底的景色和仿照《美丽的小兴安岭》用一段话写家乡最美的季节的小练笔。
这种由话至段到篇的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编排方式,就是指导学生扎实写作的方式。
只是在这篇习作中,要求学生试着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这在原有句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学生写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学建议写作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所要写的地方的景物了然若胸,甚至可以将景物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写作特色,特别是围绕一个意思写,让学生领悟到这种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抓住景物的特点,尝试运用本单元课文的某些写景方法进行描写,表达自己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2.能自我修改作文。
3.能和同学分享自己笔下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在享受观察乐趣的同时提高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交流和评改的过程中激发潜能,丰富积累,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与描写,尝试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某些写景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难点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师:本单元课文主要特色的课件。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要写的地方,积累素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学生习作。
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能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难点快速行文,一气呵成。
教学过程一、作文前:未成曲调先有情1.话题交流,真情相融:吹面不寒杨柳风。
师:同学们,请你们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一个美丽地方吧。
2.学生自由交流。
【精】最新部编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反思

这儿真美[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处身边的美景。
2.积累好词、好句子,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3.学会发现美、分享美的方法,乐于与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景物,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作文,能尝试自主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
[教学课时]1~2课时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细心的同学一定能发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如:花园、果园、田野、小河……(课件出示景物图)你最喜欢哪处景物呢?你愿意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吗?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吧!二、给出景物,口头介绍给出三处景物,让学生观察并试着用自己的话介绍。
(出示景物图片)1.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2.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3.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三、明确中心,构思全文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其他课文的结构特点和描写手法。
让学生懂得围绕一个意思写的重点是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再从几个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将真情实感融入字里行间中去。
2.确定自己要描写的景物,并明确应该突出该景物的什么特点,应该通过什么样的观察顺序(时间、空间)突出景物的特点。
3.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征求意见并逐步完善。
4.指名说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四、学生习作,修改评议1.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2.写好后自己读一读,修改错别字。
3.与同桌相互点评,对照习作要求给出合理的评价,根据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
4.教师总评,概述此次习作情况。
5.出示佳作赏析。
思考:你觉得好在哪里?给你什么启发?6.全班交流。
[教学板书]习作:这儿真美确定对象写出特点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阅历和体验较少,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但缺乏顺序重点,所以把观察顺序列为一个主要教学环节。
在观察方面,我把能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改为“能按一定的顺序”,这不是对目标的外延扩大,而是针对学情做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学生以小河为界,先中间后两边进行观察与叙述也未尝不可。
(教案2)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习作:这儿真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习作:这儿真美教课目的:1.学会环绕一个意思来写。
2.累积好词、好句子,指引学生在进行描绘时,适合运用。
3.读懂例文,领会把小动物、植物当作人来写会更为生动的利处。
教课要点:察看身旁的事物,学会环绕一个意思来写作文。
教课难点:描绘时能有要点地选择小动物或植物,有详有略。
课前准备:PPT课件。
课本插图,小动物Gif 图片为主因素材。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1.讲话,问:大家为何喜爱把书上图画涂上颜色?引入本次看图写话主题。
板书:这儿真美。
2.出示 PPT1(没有颜色),按次序察看图中光景。
(1)学生说图中光景,指引学生注意听,并增补。
(2)发问:能按次序把图中光景说一说吗?(3)师板书指引:察看次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 PPT演示先后序次。
设计企图:有次序察看能力培育,为能有层次的写话作铺垫。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二、出示PPT2,增补想象,丰富画面1.指引。
PPT1缺乏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颜色、动物2.少了它们你会感觉怎么样?(冷清、孤独)设计企图:短语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词语库。
如:绿色与嫩绿色,小鱼与开朗可爱的小鱼体会春季的色彩美与喧闹。
三、出示PPT3,学生练习说话1.增添 Gif 图片格式的小动物或植物。
说话要求:选一种动物或植物,把它放到适合的地方,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2.赏识 PPT4,动物动起来的画面,感知整幅画面。
(喧闹非凡)植物们神彩奕奕,让人感觉活力勃勃。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详细描绘喧闹非凡。
4.出示好词好句,与画面中的动物进行填词练习。
五彩缤纷鲜花清亮见底小鱼五彩缤纷蝴蝶逍遥自在小河5.比较句子。
河岸边开满了小花。
河岸边开满了五彩缤纷的小花。
四、学生自主学习例文1.学生自由朗诵,想一想例文哪里写得好?2.小组沟通。
3.小组介绍学生,全班沟通。
4.教师小结:环绕同一个地方,有序地把那边的小动物、植物看作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色,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风趣。
《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设计-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教学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能仔细观察身边的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围绕一个意思写出身边的美景。
教学难点:
围绕一个意思写出身边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回顾美景,明确要求。
小结:同学们都能围绕第一句话的意思,抓住了有哪些景物?景物是什么样子的?以及自己的感受来写。
(三)习作小贴士3:改正错别字,用上新学的词语。
出示文中词语,读一读。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根据习作小贴士,把你看到的景色分享、介绍给大家,要注意抓住有哪些景物?景物是什么样子的?你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还要注意用上关键语句。
小结:我们也可以学习作者在一段话的开头表达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当然,你想放在这段话的结尾或者中间,也行。
(2)出示《海滨小城》第4自然段,找出关键语句,并指出关键句的位置。
2、出示书上的示例,请你任选其中一句来说一说。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2、学生交流互评。
3、回顾第五单元习作中的观察方法。
(1)观察时要细致一些。(2)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3)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4、指导按顺序观察。
(二)习作小贴士2:写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1、阅读范例,积累写法。
(1)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找出关键语句,并指出关键句的位置。
1、揭示习作主题:这儿真美,知道“写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这儿真美》教学设计篇一妙析教材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如果你发现了,就请你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如果你还没有发现,就赶快走出家门去看一看吧。
这次习作不仅能锻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的运用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享受观察乐趣的同时提高想象力。
学情分析本单元课文中已安排有用几句话写海底的景色和仿照《美丽的小兴安岭》用一段话写家乡最美的季节的小练笔。
这种由话至段到篇的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编排方式,就是指导学生扎实写作的方式。
只是在这篇习作中,要求学生试着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能围绕一个意思写,这在原有句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学生写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学建议写作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所要写的地方的景物了然若胸,甚至可以将景物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写作特色,特别是围绕一个意思写,让学生领悟到这种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抓住景物的特点,尝试运用本单元课文的某些写景方法进行描写,表达自己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2.能自我修改作文。
3.能和同学分享自己笔下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在享受观察乐趣的同时提高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交流和评改的过程中激发潜能,丰富积累,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与描写,尝试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某些写景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难点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师:本单元课文主要特色的课件。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要写的地方,积累素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学生习作。
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能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难点快速行文,一气呵成。
教学过程一、作文前:未成曲调先有情1.话题交流,真情相融:吹面不寒杨柳风。
师:同学们,请你们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一个美丽地方吧。
2.学生自由交流。
3.激发情趣,游戏引路。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几个神秘、好玩的地方。
(边播放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的录像,边生动介绍。
)师:刚才我们去哪里观光了?(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师:对,你们觉得这些地方的风光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能具体说说吗?(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回忆美的地方。
二、作文中:奇思妙想我能行1.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师:同学们刚才有声有色地作了具体的介绍,真让我大开眼界。
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丽了!可是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2.课件出示本组课文:柳暗花明又一村。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海滨小城》:海滨(大海、沙滩)--小城(庭院、公园、街道)3.佳作引路,指导章法:要把金针度与人。
(1)师: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
(课件出示)节日里的天安门广场,是欢乐的世界,是鲜花的海洋。
来到广场中央,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鲜花环绕的喷泉。
喷泉不断地向上喷涌,喷出的水柱高达20多米,直冲云霄,像银色的瀑布从天而降。
那飞溅的水花,像散落的珍珠,像飞舞的轻纱,在微风中飘飘洒洒。
哗哗的水声是喷泉唱出的欢乐的歌。
在大喷泉的四周还有一圈小喷泉,它们争着抢着向上跳,好像跳跃的音符,又像绽开的花朵,美极了!(2)师:谁能说说这段话哪里写得好?为什么好?(3)学生讨论。
(4)教师小结:对,老师在介绍景物的时候把看到的景物的颜色、样子都说出来了,而且还用上了好词好句,还有打比方的句子,这样就把景物说清楚、说生动了。
说清楚、说生动了就能够吸引人。
(板书:吸引人--说清楚,说生动)(5)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
读一读下面的段落,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哪些句子写得好?(课件展示佳作片段)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板书:围绕一个意思写)4.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请大家拿起笔来,介绍一处自己周围最美的地方。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方法。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梳理板书习作:这儿真美吸引人--说清楚,说生动围绕一个意思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讲评、修改习作,掌握习作修改的方法。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
重点难点重点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错误,领悟写景习作的方法。
难点能和同学交流习作。
教学过程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1.拿出自己写好的习作,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小伙伴听听,让他们评价、补充。
(人人发言,互评互议,教师指导。
)3.共评共议,评选优秀习作。
(1)小组长以自己的特色介绍。
(如:词语用得最精妙、介绍得最精彩、围绕一个意思写、用上了本单元课文中的词语,等等。
)(2)小组内评出写得最好的习作,小组长或本人上台读一读,介绍一下优秀习作的特点、长处。
各小组汇报交流。
(3)其他小组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议一议,评一评。
二、集体会诊,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1.课件出示习作。
师:针对这篇习作,大家先读一读,看看这篇习作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简要提示修改标准。
)2.学生发表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修改。
修改后再一起读一读。
3.将习作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放在展示台上展示,一起欣赏。
三、佳作展览,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1.从学生的习作中评出“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句子”“最佳段落”“最佳小作家”“最佳小编辑”等。
2.获得最佳的作文,入选班级优秀作文集,同时可以给报刊社投稿。
四、美文赏析这儿真美郊外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天空是那么干净,透亮,好像一块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有时像一只只可爱的绵羊,有时像一团团的棉花糖,有时又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一群群大雁飞往远方,有时排成一字形,有时排成人字形。
远处,有一座座大山,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山坡上,一棵棵松树好像坚强的士兵一样,守护着大山。
近处,绿油油的草地上还有几只小白兔在跳来跳去。
小河里,鱼儿在欢快地游着。
它们有时在水中吐泡泡,有时停下来,游着游着,好像发现了敌人一样,快速钻进水草里不见了。
水中还有几只大螃蟹,举着威武的大钳子,好像在比武。
啊,这儿真美啊!点评:文章开篇点题,用“郊外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引出下文,接着具体叙述了这儿怎么美,最后直接抒情。
全文布局严谨,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形象、生动。
梳理板书习作:这儿真美修改习作交流习作教学感悟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在本次习作的指导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再带领他们去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的视频中旅游,消除了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为学生的习作做好铺垫。
紧接着引导学生从范文中学习写作方法,读中学写,立竿见影。
学生能够快速积累语言,活化写作技巧,感悟写作方法。
篇二习作要求:1.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并把发现的美景写下来。
2.试着运用这学期新学的词语,以及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3.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
然后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习作选材:这是一次写景的习作,范围很广。
可以写风景优美的公园,可以写风光无限的田野,可以写硕果累累的果园,也可以写奔腾不息的小河......只要是你观察到的身边的美景,都可以成为本次习作的内容。
习作构思:1.仔细观察,确定写什么。
先选定一处景物,再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什么,都是什么样子的。
2.布局谋篇,确定怎么写。
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先用一句话概括景物的特点,再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详细的描写。
描写时,可以用上这学期新学的词语,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3.认真修改,乐于分享。
写好后先自己认真读-读,把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
再读给同学听,让同学欣赏你笔下的美景,也可以让同学帮你修改一下,使自己的习作更上一层楼。
篇三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2.积累好词、好句子,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3.读懂例文,体会把小动物、植物当成人来写会更加生动的好处。
教学重点: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作文。
教学难点:描写时能有重点地选择小动物或植物,有详有略。
课前准备:PPT课件。
课本插图,小动物Gif图片为主要素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问:大家为什么喜欢把书上图画涂上颜色?引入本次看图写话主题。
板书:这儿真美。
2.出示PPT1(没有颜色),按顺序观察图中景物。
(1)学生说图中景物,引导学生注意听,并补充。
(2)提问: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吗?(3)师板书引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设计意图:有顺序观察能力培养,为能有层次的写话作铺垫。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二、出示PPT2,补充想象,丰富画面1.引导。
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颜色、动物……2.少了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冷清、寂寞……)设计意图:短语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词语库。
如:绿色与嫩绿色,小鱼与活泼可爱的小鱼……体味春天的色彩美与热闹。
三、出示PPT3,学生练习说话1.添加Gif图片格式的小动物或植物。
说话要求:选一种动物或植物,把它放到合适的地方,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2.欣赏PPT4,动物动起来的画面,感知整幅画面。
(热闹非凡)植物们神采奕奕,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具体描述热闹非凡。
4.出示好词好句,与画面中的动物进行填词练习。
五彩斑斓鲜花清澈见底小鱼五颜六色蝴蝶自由自在小河5.比较句子。
河岸边开满了小花。
河岸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四、学生自主学习例文1.学生自由朗读,想想例文哪里写得好?2.小组交流。
3.小组推荐学生,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围绕同一个地方,有序地把那里的小动物、植物当作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
5.模仿例文,同座练说。
如: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秋天的树木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五、写话练习练习写话,写完后读给家长听一听。
板书设计:习作:这儿真美按顺序当成人美丽热闹生机勃勃有的……有的……还有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三年级上期开学不久,该学段的学生阅历和体验较少,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但缺乏顺序重点,所以把按“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列为一个主要教学环节;把对小动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并能把它们当成人来说写,列为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