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拍卖玉器的拍卖行情
和田玉收藏拍卖价值
和田玉收藏拍卖价值一、从升值角度考虑,选择中高端和田玉籽料。
相信绝大多数的朋友都知道,在和田玉籽料的收藏范畴中,中高端籽料作品一直是价格坚挺,同样一件籽料作品,甚至到不同的城市面对不同的人可以卖到相差数十倍的价格。
这就是我们云墨斋在带领大家收藏和田玉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反复地给大家说,如果资金有闲置可以考虑脂份一流、白度、细度都不错的大师级籽料作品或原石,这也是从升值空间的角度来说的。
举例说明,大师的一块观音牌,卖价20万,买到的时候感觉有点贵,似乎5-8万的观音牌也不差多少,但是在和田玉行业中,雕工差不多的观音牌,脂份、细度差一点,价格可不是差一点半点。
当然,收藏增值的空间也是差很多很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在帮助朋友们去树立一个观念:如果你是奔着收藏去玩和田玉的,那么如果买,一定选择中高端的。
二、懂的鉴别和田玉籽料的特征,明白真正的脂份、白度、细度、老坑。
现在所有的商家在做和田玉籽料玉器作品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把籽料的一角留有毛孔,毛孔可以说是籽料目前最主要的鉴定标准皮色料除外。
认识籽料之后,我们第一个要明白的就是和田玉的脂份,一定要过灯看,过灯能看到轻微的籽料结构,这样的料子脂份就好。
过灯后还要把和田玉在手上颠颠分量,脂份好的料子通常非常压手,有一种沉手感、厚重感,有如羊脂一般浑厚感。
其次是白度,千万不要追求像卫生纸巾一样的白度,那样的白度通常会比较松,如果不松,价格也在百万以上。
通常脂份度好的籽料呈乳白色。
这样几点综合来看,你就会明白中高端的籽料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指标了。
三、籽料未来还会涨价吗?担心自己会是接盘侠。
这样的问题,其实每个人都会想到,买房子就是最真实的写照,房价一天天都在涨,我们无论投资还是自己住都是在不断的买,价格还是一路上涨,大家还是一路在买。
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和田玉籽料的上涨空间其实以我们从业多年的眼光来看,中高端和田玉籽料的上涨空间还是有很大的,无论源头如何挖不出来料子,籽料本身的价值是不可低估、不可限量的。
汉代玉璧拍卖记录
汉代玉璧拍卖记录
汉代玉璧是一种古代玉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一些汉代玉璧拍卖记录的例子:
1. 2010年,一件汉代玉璧在中国北京举行的拍卖会上拍出了1.2亿元人民币的高价。
2. 2014年,一件汉代玉璧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以2.5亿港元的价格被拍卖出去。
3. 2018年,一件汉代玉璧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拍卖会上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汉代玉璧因其稀有性和历史价值,常常成为拍卖会上的热门拍品。
这些拍卖记录反映了人们对于汉代玉璧的热衷和对其价值的认可。
古玉潜在价值高或成收藏黑马
形 容 一块 玉 好 称 其 “ 玉 ” 如 美玉 和 氏璧 , 为 它 美 , 因 美 ,所 以秦 王 愿 意 以1 多座城 池 来换 取和 氏璧 , 0 可
见 美玉 价值 连城 。任何 一 件玉 被 人喜 爱 , 先是 它 首
的美感 。了解 到这 一点 , 对古玉 投资 十分重 要。“ ” 好 即是指 玉完 美 、 品相 好 。 美好 的 古玉 是投 资 古玉 的 首 要条 件 。所谓 “ ” 就 是指 年代 要 久远 , 美 、 古 , 在 好 的前 提下 , 越古 老 的玉越有 投 资价 值 。“ ” 即存世 稀 , 量 少 , 珍稀 性 。 一块 古 玉 真 品 , 有 如果 符 合 这 四字 诀 , 么将 是不 可多得 的收 藏精 品。 那
墨翟囵
今 天 笔 者 为 大 家介 绍 的是 和 我 们 高 古玉 即汉 代 以前 的玉 ,是 中 国玉 文 化 的 源
己 “ ” 关 系的低碳 小秘 诀 , 的 吃 有 那就 £ 食物 用的 “ 天然 气” 。
每 天在厨 房 忙里 忙 外的 家庭 主妇 , 乏 考虑 过 怎 么样 使 用燃 气是 最 佳 有 碳 选择 呢 ?其 实很 简单 ,只有 4 个
充分 燃烧 。在 这 里 , 笔者 推 荐给 大 家 几 个 简单 易 行 的 小
窍 门。
价 值被低 估 的艺术 宝藏 高 古玉 虽然 是 有 实力 藏 家的最 爱 , 在 一 些玉 但 器拍 卖市 场 上 , 以明 清玉 器 居 多 , 古珍 品难 觅 却 高 踪 影 。一 方面 是 因为 高古 玉 存世 稀 少 ; 一 方面 需 另
,
要 立 即减 小燃 气 , 火烧 。这样 的 小
举 两得 ,不但 可 以节 省 燃 气 能 还 可 以防 止食 物烧 焦 而 导致 的浪
水晶拍卖价格参考记录
水晶拍卖价格参考记录下面是2020年天然水晶摆件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清乾隆御制碧玉仙山人物巨型笔海---估价8.00到15.00万---成交价:RMB14.9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当代林飞刊田黄薄意高士图山子---估价35.00到55.00万---成交价:RMB69.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当代林飞刊田黄薄意高士图山子---估价35.00到55.00万---成交价:RMB69.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清中期白玉福寿纹双耳衔环瓶---估价10.00到12.00万---成交价:RMB11.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汉代和田青玉瑞兽摆件---估价10.00到10.00万---成交价:EUR20.7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石雕观音像---估价1120.00到1120.00万---成交价:NTD1288.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4日清乾隆高士仙游图插屏---估价6.00到9.00万---成交价:RMB23.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3日下面是历年天然水晶摆件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汉白玉圆雕马---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1624.00万---拍卖日期:2010年7月3日清嘉庆白玉御题诗文吉庆有余如意---估价1000.00到2000.00万---成交价:RMB2300.00万---拍卖日期:2014年5月11清乾隆和闽青玉兽首衔环凫鱼壶---估价1800.00到2400.00万---成交价:HKD2172.00万---拍卖日期:2018年4月3日清和田白玉平平安安---估价912.00到1824.00万---成交价:HKD1560.00万---拍卖日期:2018年1月17日清乾隆御制和闽白玉御制诗「赶珠---估价700.00到900.00万---成交价:HKD1858.00万---拍卖日期:2010年10月7日收藏级和田籽料原石摆件---估价1800.00到3000.00万---成交价:RMB3220.00万---拍卖日期:2016年12月18日羊脂玉子料---估价:咨询价---成交价:RMB4950.00万---拍卖日期:2006年12月9日。
高古玉鸡骨白收藏价值高古玉收藏的价值分析
高古玉鸡骨白收藏价值高古玉收藏的价值分析汉代或汉代以前的玉器被称为高古玉,其绝对是集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文物和金字塔尖上的藏品。
下面是WTT 精心为你整理的高古玉收藏的价值分析,一起来看看。
高古玉收藏的价值分析古玉分两种,高古玉和明清玉,在这二者当中又数高古玉价值最高。
高古玉是指汉代或汉代以前的玉器,明清玉指明、清时期的玉器。
高古玉与明清玉器不同,高古玉从文化上讲,是神秘、抽象、高雅,并且十分稀少,而明清玉器传世的较多。
目前,玉器市场出现了这样一种怪局面:古玉不被市场接受,而人们对于新玉的争相购买,导致新玉价格骤然提高,这是购买者在玉器消费当中很不理智的行为。
新玉是三分工、七分料;古玉是七分工、三分料。
新玉只是重视玉料,不重工艺,缺乏艺术性;而古玉的雕工在整玉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从文化韵味来讲,新玉蕴含的浅,而古玉则比较深。
每一古玉都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域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审美观念等等。
可以说古玉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这是新玉所达不到的。
因此,新玉是市场上的现代工艺品,对于准备收藏玉器的人群,新玉只能算是玉器收藏中的标本,它的价值远远不能跟古玉相比。
而承载几千年文明、精美绝伦的高古玉,不仅其资源有限,而且其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不能上拍,抬高了其收藏的门槛。
高古玉的文化含量较高,与当时社会的装饰、审美、财富、权力直接关联,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它在表达其力量、意志和审美观的同时,也在兴替演进中处处显示着历史痕迹。
因此,古玉的价值应该最高。
当人们真正认识玉的那一天,古玉的价格才会真正地显现出来,新玉也会回到它应有的价位,到那时,整个玉器市场才会回到正规的轨道上来。
高古玉收藏前景中国人天生爱玉,翻开中华文明史就等于翻开了一部中华古玉史,对古玉收藏的偏爱,历经数千年绵延不断。
高古玉作为中国玉文化的精髓和源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化身,更是东方美的象征,高古这一时期的玉器精神内涵是高于一切的,越是原始的越是接近它的本质,古玉是古人心灵的一种反映,附载有先祖们要说的话和要表达的感情,玉以其温润硬朗含蓄的个性也最能代表华夏民族的气质和精神,最受文人雅士所钟爱,我们现今在欣赏高古玉的温润淳厚,古朴端方之时,更可感受到古玉带给我们的那种穿透千年时空的美!国家之宝,皇室之珍,镇国之玺,都离不开玉,我们国家的“国”字即是四壁成垒的玉石大“国”,有玉才可称之为“宝”,玉就是国宝,国宝就是玉。
台湾大藏家杨俊雄医师在佳士得拍卖的养德堂这批高古玉
台湾大藏家杨俊雄医师在佳士得拍卖的养德堂这批高古玉台湾大藏家杨俊雄医师的「养德堂」这几年可以说红遍了收藏圈。
养德堂藏的瓷器,目前已在佳士得拍了三季;古玉去年拍了第一季,盛况空前,去年82件,数量并不是很多,却惊人地拍了4个小时,全程出价火爆,绝大多数有数倍乃至十数倍溢价,单场成交1.5亿港币,成交率100%,斩获白手套佳绩。
今年的『养德堂珍藏中国古玉器』第二季几分钟前刚刚结束,83件拍品成交82件,全场报收6600万港元,过百万者19件,虽然成绩不及去年,但就古玉这样艰深的领域而言,这个成绩已足以自豪。
(成交价为港元含佣金)战国至西汉早期玉镂空龙纹环(790万)直径9.5厘米,估价400-600万,650万落锤来源:金华堂旧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养德堂珍藏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205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205号,页293新石器时代褐黄玉镯(430万)直径8.8厘米,估价8-15万,350万落锤!来源:1988年购于香港良渚文化玉兽面纹琮(394万)高15厘米,估价80-120万,32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1月27日至4月25日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10号著录: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图版2号,页12-13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6号,页68-69龙山文化 青玉镂空鸟纹出廓牙璧(298万)直径15厘米,估价10-18万,240万落锤来源:2000年以前购自台北云中居良渚文化白玉兽面纹琮(250万)高13.3厘米,估价80-120万,200万落锤来源:1988年购于香港展览:聚英雅集,《抱璞怡陶: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与玉器》,2001年10月6-10日,图版90号著录:张伟华主编,《抱璞怡陶: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与玉器》,台北,2001年,图版90号,页107东汉白玉乳丁螭虎瑞兽纹出廓璧(213万)高25厘米来源:金华堂旧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养德堂珍藏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99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99号,页286-287红山文化青玉马蹄形器(187.5万)高6.5厘米,估价10-15万,150万落锤来源:1986年9月购于台北春秋青玉龙纹璜形佩一对(187.5万)长15.6厘米,估价26-40万,15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1月27日至4月25日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45号著录: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图版8号,页24-25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45号,页142-143红山文化青玉带齿兽面纹饰(175万)宽12厘米,估价15-20万,140万落锤来源:1999年以前购自台北一言堂展览: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1月27日至4月25日著录:震旦艺术博物馆,《红山玉器》,台北,2007年,图版111号,页167战国青玉龙凤纹剑璏(156万)长7厘米,估价20-26万,125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62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62号,页178-179西汉早期白玉龙首带钩(150万)长9.8厘米,估价35-50万,120万落锤来源:1995年以前购自台北云中居西周白玉凤纹管(137.5万)长6.7厘米,估价50-80万,11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11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11号,页188战国青玉谷纹龙凤形佩(137.5万)长11.5厘米,估价18-26万,110万落锤来源:1995年以前购自台北云中居著录:《Orientations》,香港,1995年5月,页37春秋青玉龙纹觿(106万)长10厘米,估价15-20万,85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65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65号,页248龙山文化青玉牙璧(100万)宽13厘米,估价15-20万,80万落锤来源:1987年1月购于台北展览: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1月27日至4月25日石家河文化至夏白玉神祖像(100万)高9.5厘米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42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42号,页116西周青玉人龙纹佩(100万)长10厘米,估价10-18万,8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37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37号,页124-125西周圭冠青玉鸟两件(100万)大者6.3厘米,估价30-38万,8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95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95号,页172战国青玉螭龙纹璧形佩(100万)长3.6厘米,估价10-15万,8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馆,《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57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57号,页166-167东汉玉螭龙纹珮(93.8万)长7厘米,估价10-18万,75万落锤来源:1999年以前购自台北一言堂著录:震旦艺术博物馆,《汉代玉器》,台北,2005年,图版46号,页107商青玉戈(87.5万)长32.5厘米,估价20-30万,7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26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26号,页102-103战国青玉龙形佩及青玉凤形佩各一件(87.5万)大者11厘米,估价20-30万,70万落锤来源:1999年以前购自台北一言堂著录:震旦艺术博物馆,《战国玉器》,台北,2007年,图版80号,页133西周青玉鸟形冒(81.3万)高4.7厘米,估价40-60万,65万落锤来源:2000年以前购自台北云中居东汉青玉握猪一对(81.3万)大者11.9厘米,估价20-30万,65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88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88号,页234-235红山文化青玉蝉一对(75万)大者5.5厘米,估价12-18万,60万落锤来源:1999年以前购自台北一言堂著录:震旦艺术博物馆,《红山玉器》,台北,2007年,图版61号,页116西周青玉鹿形佩两件(75万)大者8厘米来源:金华堂旧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养德堂珍藏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86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86号,页163西周青玉双龙人面纹珩(75万)长9.4厘米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29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29号,页206春秋青玉双龙首扭丝纹璜(62.5万)长8.2厘米,估价18-26万,5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59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59号,页242东汉青玉握猪两件(62.5万)大者11.8厘米,估价18-26万,5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89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89号,页236-237战国青玉龙首格纹带钩(56.3万)长17厘米,估价12-18万,45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59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59号,页172-173商晚期玉对尾双鸟珩(52.5万)长13厘米,估价25-30万,42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展览: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1月27日至4月25日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91号著录: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图版3号,页8,14-15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91号,页168石峁文化墨绿玉刀(50万)长46.3厘米,估价8-12万,4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14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14号,页76-77商晚期玉鸮(50万)高4.6厘米,估价28-35万,4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89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89号,页166商青玉龙佩(50万)长3.6厘米,估价8-12万,4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21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21号,页92-93西周青黄玉龙纹佩(50万)宽4.5厘米,估价10-15万,40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21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21号,页198战国晚期白玉褐沁龙首带钩(50万)长7厘米「长寿」刻款,估价8-15万,40万落锤来源:1999年以前购自台北一言堂著录:震旦艺术博物馆,《汉代玉器》,台北,2005年,图版97号,页158新石器时代至周玉镯形琮(47.5万)宽7.2厘米,估价10-15万,38万落锤来源:1988年购于香港商玉面纹饰(47.5万)宽4厘米,估价8-15万,38万落锤来源:1999年以前购自台北一言堂著录: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页8震旦艺术博物馆,《商代玉器》,台北,2010年,图版108号,页155西周玉蜂形佩(47.5万)长5.6厘米,估价6-8万,38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03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03号,页180战国青玉龙纹嵌片(47.5万)长14.8厘米,估价12-20万,38万落锤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56号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56号,页164-165。
价值1000万的古玉
价值1000万的古玉自古以来,中国人历来偏爱古玉收藏,所谓“人养玉,玉养人”,收藏一块玉,就是收藏一段缘分。
古谚云:“黄金有价玉无价。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古玉收藏热兴起,至今热度未减,这不单单是中国玉文化的魅力衍射,更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赋予的特有精神。
古玉散发出来的独特内涵和魅力令人无法抵挡,无论是高古玉,还是明清玉,价格都是逐年攀高。
但是,可以寻觅到的精品仍是凤毛麟角,充斥市场的大多数还是凡品乃至赝品。
赝品泛滥影响了玉器市场的健康发展,也让不少收藏者望而却步,一些藏家因此选择了入门相对容易的新玉。
有市场研究人士认为,新玉价格猛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古玉造假泛溢,“水”太深所造成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玉器市场近几年已经一扫前几年的低迷,玉石价格随之水涨船高,特别是质地优良的上等美玉,如硬玉之首翡翠、软玉之王和田玉等,更是物以碲为贵。
随着藏家收藏观念的变化,玉器市场也出现收藏对象多元化的趋势,玉器的年代不再是人们关注的惟一条件。
收藏者不仅热衷于商周汉魏的高古玉.倾心于明清的迷人白玉,对制作精美的现代玉器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像玉牌、玉佩这类小件,就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新玉收藏渐成新宠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现代精品玉器在拍卖市场上也有令人瞩目的表现。
中国嘉德在2021年春拍中推出的一条双串翡翠珠子项链,便以198万元的高价成交。
中鸿信拍卖公司在2021年春拍中推出的一件现代玉雕大师的作品“吉祥如意”更是拍出了880万元的天价。
从各拍卖行玉器的拍卖柬看,现代玉中凡是玉料上乘、名家大师的作品,都会受到藏家追捧,近期价格涨幅几乎达到200%。
相比高古玉和明清玉,新玉价格适中,价格一般仅为明清玉件售价的1/1O,而且鉴定难度不高,主要在于鉴别玉料的好坏以及做工的优劣,不需特别考虑年代,也减少了人工作伪的可能,收藏门槛较低,而且升值潜力不可限量。
古玉收藏,应以工精,质优,色巧、形奇为标准,看多了、研究多了,能达到“爱不择手是好玉”的目的。
高古玉为什么没人收藏真的原因
高古玉为什么没人收藏真的原因高古玉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玉石,但是几乎没人收藏高古玉,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高古玉没人收藏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高古玉没人收藏的原因藏家对古玉看法不一据中国网报道,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际上的著名拍卖行和大博物馆馆藏的玉器,都是以收藏中国高古玉为主。
而在国内,拍卖行对高古玉拍卖非常谨慎,一是高仿古玉防不胜防;二是国家明文规定,高古玉拍卖必须是海外回流或有明确著录的才能上拍。
所以,拍卖行宁愿选择量大而且流通不受限的书画、瓷器等古董,而对高古玉拍卖不置可否。
藏家对高古玉的市场潜力持完全相反的两种意见,一方认为“买旧不如买新”,即古玉的收藏价值不如新玉;另一方则认为,再过20年,高古玉可能会排在字画和瓷器之前。
一直以来,古玉在收藏市场如同被妖魔化的幽灵一般,谁也不能忽视它的地位与价值,但谁也不愿过度涉足。
正如成都资深古玉藏家何如所言:“不被社会所承认,不被市场所接纳,高古玉在经历千年的洗礼后,带着沧桑来到我们身边,却像弃儿一样流落街头和地摊”。
市场表现曲高和寡北京翰海早在2000年,就以264万元高价拍出红山文化兽形珏,创造出当时国内玉器拍品价格之最。
在2009年伦敦佳士得秋拍中,一件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最终以82.525万英镑成交,创下了汉代玉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拍卖市场上,从来都是明清玉器受宠,在国内近年玉器专场中,成交价格位于前列的都是清一色的清代玉器。
高古玉拍卖纪录“可遇不可求”,市场零星出现的天价古玉不足以引领行情。
古玉鉴赏家周季告诉记者,现在即使汉代精品古玉的价格也不过20万元,与书画、瓷器的价格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而就在近几年书画、瓷器价格一路飙升,迅速达到天价的时候,古玉市场价格却不愠不火,涨幅每年仅有5%左右。
高古玉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包浆古朴,有着现代仿品缺少的独有神韵。
由于国内拍卖高古玉的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懂的人少,“高仿”古玉又防不胜防,所以敢碰的人不多,颇有些曲高和寡之意。
高古玉拍卖行情探针
高古玉拍卖行情探针时间:2012-01-28 16:02来源:蘇默_ 作者:牧云堂主高古玉拍卖行情探针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受源远流长的礼玉文化,以及佩玉、藏玉传统潜移默化影响,举凡收藏爱好者、投资者,绝大多数涉猎玉器。
玉器拍卖是艺术品拍卖的重要一项,只是因能够交易、流通的数量有限,远达不到中国书画、瓷器那样的规模和市场影响。
海外市场上高古玉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器)与瓷器、铜器很早就成为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重要项目,博物馆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家都很重视中国古玉的收藏--仅从近年纽约、伦敦等地公私收藏机构专场拍卖的规模即可看出。
2009年3月18日纽约佳士得春拍的赛克勒珍藏中国艺术品专拍,199件拍品中以商、周时期为主体的高古玉器63件,皆超出估价成交,6件价超50万元。
中国市场高古玉器上拍不多,仅北京翰海长期坚持推介民间私人收藏传世高古玉器拍卖。
1996年该公司秋拍首推的中国玉器专场中,369件拍品中高古玉器仅16件,表现突出的是,编号735的红山文化玉龙形钩拍出了253万元,编号943的红山文化玉雕太阳神以242万元拍出,这2件玉器的成交直接催热了内地红山文化玉器的收藏热潮。
玉龙形钩曾著录于《古玉精英》,源自内地名家旧藏,是公认的两件"天下第一龙"之一,另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009年北京翰海秋拍,中国玉器(一)专场178件拍品中高古玉器52件。
由这两场高古玉上拍数量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高古玉近十年来一直是持续上涨之势。
不仅红山玉器,商、周玉器以及汉代玉器皆拍出了中国市场的最高纪录。
经过多年历练,内地收藏者对高古玉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行情突出:一是高古玉拍品的数量增大,二是单件拍品的成交价格随之高涨--2009年北京翰海秋拍中编号2345的汉代跽坐吏玉灯、盘,估价250万至280万元,最终以604.8万元成交,创内地汉代玉器拍卖纪录,也创下内地高古玉拍卖的第一高价。
乾隆御用玉器及拍卖述略
乾隆御用玉器及拍卖述略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是清代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帝第四子,公元1736-1795年在位。
乾隆皇帝被称为“玉痴”,在历代皇帝中,爱玉者莫过于乾隆。
他不仅爱玉,还识玉、懂玉,并由此推动了清代玉器的发展,使中国几千年玉器的工艺达到了巅峰。
乾隆帝爱玉成瘾。
他在1711年登基当年就在养心殿造办处玉作之外又设立了内廷如意馆,专事玉器加工、改制。
他经常为玉题诗吟咏,并镌刻其上。
他一生咏玉之诗多达800余首,不乏佳作。
目前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数万余件玉器也大多是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中制作和收集而成。
乾隆时期的玉器以乾隆二十四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乾隆早期的仿古器大多因料而制,造型和纹饰皆以法古为主,融入部分清代风格。
乾隆二十四年,平定了新疆地区准噶尔部和回部后,和田美玉开始大量进入宫廷,尤其是适合琢制器皿的玉料,充足的玉料使宫廷开始大规模生产玉器。
从乾隆三十年至五十年,先后制作了千斤以上的玉器近10件,如“大禹治水图玉山”等。
这一时期的玉器主要包括“仿古玉”和“时作玉”两大类。
清中期治玉技术虽已达巅峰,但却始终无法创新,乾隆帝对此始终耿耿于怀,便开始革古更新,从玉器的造型和工艺上寻求突破,并从他最爱的汉代古玉中寻求灵感,创造出敦厚朴拙的玉器风格,极具中国远古文化神韵,形成了让人们“顶礼膜拜”的“乾隆玉”。
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频频夺魁的大部分也都是这一时期制造的仿古陈设玉和玉山子等。
大禹治水图玉山,清乾隆,高224cm,宽96cm,座高60CM乾隆帝在把玩玉器的同时还对其赋予了情感与理念,把自己玩玉说成是有善治量才的理国之德,他说:不使良材屈伏沉沦,将其剪拂出幽,以扬王庭而佐治理.如此把收藏与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帝王唯有乾隆。
龙护珠白玉壶山东省烟台市博物馆收藏的稀世珍品——乾隆骊龙护珠白玉壶,壶高34.4厘米;口小径5.2厘米,口大径6.8厘米;腹小径6.8厘米,腹大径18厘米重3.69公斤。
古代汉白玉拍卖记录
古代汉白玉拍卖记录
拍卖会上,一块珍贵的汉白玉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引起了无数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这块汉白玉呈现出独特的色泽和纹理,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拍卖师高声宣布,这块汉白玉是出土于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的珍贵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随着拍卖师的介绍,拍台上的竞拍声渐渐响起,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一位藏家举起号牌,报出了一个天价的竞价,引起了全场的震动。
其他藏家也纷纷加入竞拍行列,竞价一路攀升。
每一次加价都伴随着紧张的气氛和期待的神情,仿佛每个人都想拥有这块珍贵的汉白玉。
在激烈的竞拍中,最终,一位神秘的藏家以高达数亿的天价拍得了这块汉白玉。
拍卖师敲响了拍卖槌,整个拍卖会达到了高潮。
这块汉白玉将进入幸运藏家的收藏室,成为他们的骄傲和珍宝。
此次拍卖也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古代文物的关注和热议。
汉白玉作为中国古代石材雕刻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的纯白色和温润质感,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每一块汉白玉都是一件艺术品,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拍卖会结束后,人们纷纷离开,但汉白玉的价值和魅力仍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拍卖记录了人们对于古代文物的追求和珍视,也见证了汉白玉在艺术市场上的地位和价值。
汉白玉的拍卖记录,不仅仅是一场商业活动,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它让人们对于历史和艺术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使得这块珍贵的汉白玉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传世之宝。
红山玉器拍卖收藏方法
红山玉器拍卖收藏方法上世纪80年代末期,港台兴起的高古玉收藏热潮让红山玉器在收藏市场中受到关注。
那红山玉器的拍卖收藏方法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红山玉器拍卖收藏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红山玉器拍卖收藏方法近些年,在古玩市场上明显出现了两类完全不同的收藏群体,一类是极少数真正的鉴藏家和有眼力的收藏爱好者。
在市场上,红山玉器大多是以对外保密的方式进行交易的。
在行内的收藏和交易也不过只有几十件,而且所见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小件红山玉器。
这些小件红山玉器一般只是一些玉珠、玉管、玉勒、小玉玦、小玉环之类。
而像玉猪龙、玉C龙,以及一些所谓的太阳神和各种神人、神兽,或者超过20公分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在古玩行内极少有人见过或者买卖过。
而且在民间也极少发现有大件的红山玉器物,市场中能够见到的那些实际上都是赝品。
这些小器型的红山玉器只局限于几十人的小范围内流通,其交易价格基本在几万元、十几万元的价位上,而高品位的,算得上博物馆收藏级别的红山玉器,则极其难寻。
另一类则是比较普通的玉器收藏爱好者,这个收藏群体人数庞大,但是他们不收藏小器型以及一般的红山玉器,他们收藏的重点围绕在尺寸20公分以上,甚至是以米为测量单位的“红山玉器精品”上。
用这些玉器收藏爱好者的话说:他们的藏品比博物馆的还要好,有的甚至连博物馆藏都无法与之相比。
据说这些“红山玉器精品”的出土量非常大。
这些所谓的红山玉器,在古玩市场上被大量地买卖流通和收藏,其销售价格差距也极大,便宜的有几百元、几千元就可以买到手的,贵的则需要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才能购买到。
红山玉器,研究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就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学术课题,同时也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文化工程。
对广大玉器爱好者而言,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条件来深入研究学习。
因此,他们的古玩收藏知识架构只是局限于对传统文化浅层次的兴趣和爱好,他们之中更多的人往往更加注重藏品的经济价值。
而如今的古玩市场,用险象环生这四个字来形容可以说毫不夸张。
高档乾隆玉的拍卖价格走势
高档乾隆玉的拍卖价格走势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瑰玉清雕-Alan and Simone 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专拍的成功,引爆了中国玉器新一轮的拍卖热潮。
该公司2007年秋拍再次推出的“瑰玉清雕”第二部分专拍,更将明清玉器的拍卖价格抬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单件拍品的最高价格超过5000万港币,使玉器价格逐渐靠拢传统收藏大项书画和瓷器价格。
对2006年以来的这波玉器行情,业内人士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此番行情的调升不是涨价,而是对玉器价格严重低估的一次补涨,应该说“价格调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回看20世纪早期,收藏者比较看重青铜器、古代书画、宋元明瓷器,在2000年以前,国际拍卖市场上是中国瓷器独大。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中国市场,以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为主。
2006年以后,在苏富比、佳士得推动下,收藏者注意到同一时期、相同层次各类工艺品之间的价差,佛教艺术品、犀角雕、掐丝珐琅等工艺品的价格暴涨,就是“比价效应”的直接影响。
中国自古就有“爱玉、藏玉、佩玉”“君子比德于玉”等等对玉器的审美观念,早期社会中玉被统治者看作统治国家的重要神物和祭祀礼器,上至帝王、王公大臣、文人士大夫阶层,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对玉顶礼膜拜。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新疆准葛尔和回部后,清廷逐渐控制了新疆和田玉料的开采权,大量玉料进入内地,玉器制品的产量急剧增加。
乾隆帝对玉情有独钟,促进了玉器加工业的兴盛,北京、扬州、苏州等地由此成为了玉器主要生产基地,这种盛况延续至嘉庆一朝。
玉器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时期的玉器生产达到了顶峰,制作的玉器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超过历朝历代。
民间藏玉佩玉随之发展到了新的高潮。
但是拍卖市场上,2006年前成交价格最高的一件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环双龙耳万寿纹碗也仅1932.775万港币。
较之瓷器动辄数千万元甚至过亿元,价差巨大。
香港佳士得2006年秋拍“瑰玉清雕”专拍的成功,才将玉器价格调高。
古玉收藏板块水涨船高
文:雨葭 图:佳士得、保利香港谈到玉器收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黄金有价玉无价”。
国人历来以佩玉为美:帝王将相的冠冕上嵌着玉珠,达官贵人的腰带上镶着玉片,文人骚客的衣服上系着玉牌。
近些年,玉器拍卖亮点不断,尤其是中高古玉,在市场和学术的双重推动下颇有价值回归的态势。
古玉收藏市场的火热是从2016年邦瀚斯“思源堂藏古玉专场”大获成功以后开始火爆的,紧接着2017年“养德堂”收藏的古玉也被搬上拍场,进一步点燃古玉市场,2018年“养德堂珍藏中国古玉器”继续更新第二季,近几年海内外玉器专场屡见不鲜……从最终的成交数据来看,玉器类拍品中,优质的高古玉、明清玉器明显受到热捧,成交价格和成交率都十分喜人。
不过需要留意的是,因为国内外对玉器上拍的政策不同,在内地玉器专场中,明清玉器成为主场;而在香港拍场及海外拍场,凡是年代可靠的高古玉露面,动辄都在百万元,是实力藏家的首选。
今季秋拍,纽约佳士得推出“LJZ珍藏重要中国玉雕”,保利香港推出“天玉居藏玉”专场,“LJZ”与天玉居在玉器收藏界是品质的保证和实力的担当,这两个玉器专场势必又将引领一股收藏行情。
006清 十八世纪 白玉卧马在传世的玉雕作品中,马的造型相对较多,古人巧借这种造型的谐音,表达“马到成功”之意。
到了清代,由于清朝是马上征战夺得天下,故而对马的造型尤其喜爱,玉石卧马经常出现在清人书房几案之上,被视作祥瑞和贤臣的象征。
这件白玉马,以大块白玉雕成,刻工繁简得当,鬃毛处细加雕琢,丝缕分明,马身则寥寥数刀,而骏健之姿宛然如生。
玉马蜷蹄卧伏,神情温驯,造型乖巧,即可盘玩,又可置于案上陈设。
与之相似的玉马、玉牛等动物造型在近年拍卖市场屡创佳绩。
尺寸:L 8cm估价:USD 200,000—USD 300,000来源:佳士得纽约2023秋拍“LJZ 珍藏重要中国玉雕”尺寸:H 16.8cm估价:USD 800,000—USD 1,200,000来源:佳士得纽约2023秋拍“LJZ珍藏重要中国玉雕”宋 黑白玉巧色雕双龙纹佩尺寸:H 8.6cm估价:HKD 1,000,000—HKD 1,200,000来源:保利香港2023秋拍“天玉居藏玉”龙,上至商代已是统治阶级的族名、后来成为皇族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唐、宋代以前更为帝王所御用。
2020嘉德秋拍战报3.61亿“居易书屋”珍藏古玉拍卖成交一览(上)
2020嘉德秋拍战报3.61亿“居易书屋”珍藏古玉拍卖成交一览(上)中国嘉德香港2020秋季拍卖会,6个专场圆满结束,捷报连连,总成交额3.61亿港元/4,628万美元。
其中的「壁光盈袖——居易书屋珍藏玉器」专场总成交额近5,000万港元,全场179件古玉,皆为台湾重要藏家「居易书屋」主人,花费四十余年心血的珍藏,涵盖高古、中古至明清全线。
小编整理了其中的拍卖精品分两期分享给藏友们鉴赏(所有价格均为港币,含佣金)。
Lot0478 战国青玉鹦鹉尺寸:高2.6cm;宽1cm估价:HKD 350,000 ~ 450,000成交价:HKD 4,366,000Lot0441 文化期良渚玉串饰尺寸:总围长64cm估价:HKD 30,000 ~ 50,000 成交价:HKD 377,600Lot0442 文化期良渚玉串饰尺寸:总围长71cm;大玉环直径4.9cm 估价:HKD 50,000 ~ 70,000成交价:HKD 84,960Lot0443 新石器时代白玉素璧尺寸:径16cm;孔径6cm 估价:HKD 20,000 ~ 30,000 成交价:HKD 80,240Lot0444 新石器时代青玉斧尺寸:长15.8cm;宽9.2cm 估价:HKD 20,000 ~ 30,000 成交价:HKD 53,100Lot0445 新石器时代青玉琮尺寸:孔径5cm;高5.5cm 估价:HKD 30,000 ~ 50,000 成交价:HKD 153,400Lot0446 新石器时代白玉环尺寸:径16cm;孔径6.7cm 估价:HKD 50,000 ~ 70,000 成交价:HKD 153,400Lot0447 新石器时代青玉钺尺寸:长21.3cm;宽5.4cm 估价:HKD 80,000 ~ 120,000 成交价:HKD 354,000Lot0448 文化期良渚玉璧尺寸:外径12.4cm;内径3.5cm;厚0.7cm 估价:HKD 50,000 ~ 70,000成交价:HKD 61,360Lot0449 新石器时代青玉斧尺寸:长15.5cm;宽9.2cm 估价:HKD 30,000 ~ 50,000 成交价:HKD 153,400Lot0450 新石器时代青玉凿尺寸:长23cm;宽5cm 估价:HKD 15,000 ~ 20,000成交价:HKD 224,200Lot0451 新石器时代青白玉璧尺寸:径7.1cm;孔径3cm 估价:HKD 50,000 ~ 70,000 成交价:HKD 115,640Lot0452 新石器时代灰青玉璋尺寸:长19.8cm;宽7.5cm 估价HKD 15,000 ~20,000 成交价:HKD 53,100Lot0453 新石器时代白玉联璧尺寸:径10cm;孔径5.5cm 估价:HKD 30,000 ~ 50,000 成交价:HKD 88,500Lot0454 新石器时代青白玉璧尺寸:径22.5cm;孔径6cm 估价:HKD 50,000 ~ 70,000 成交价:HKD 295,000Lot0455 新石器时代青玉环尺寸:径12.5cm;孔径6cm 估价:HKD 50,000 ~ 70,000 成交价:HKD 73,160Lot0456 新石器时代碧玉斧尺寸:长9.8cm;宽4.6cm估价:HKD 15,000 ~ 20,000成交价:HKD 94,400点击进入:藏品寄卖,就找寄藏!APP使用视频教程。
清代虎骨挂件拍卖成交记录
清代虎骨挂件拍卖成交记录
【原创版】
目录
1.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的概况
2.清代虎骨挂件拍卖的实例分析
3.清代虎骨挂件拍卖的价格趋势
4.清代虎骨挂件拍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5.未来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的展望
正文
一、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的概况
清代虎骨挂件拍卖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资者。
清代虎骨挂件作为一种寓意吉祥的饰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在拍卖市场上备受青睐。
二、清代虎骨挂件拍卖的实例分析
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中,清代虎骨挂件的拍卖实例屡见不鲜。
其中,在一场知名的拍卖会上,一件清代虎骨挂件以逾千万元的价格成交,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清代虎骨挂件在拍卖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交成绩。
三、清代虎骨挂件拍卖的价格趋势
从拍卖市场的数据来看,清代虎骨挂件的价格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
这一方面是由于清代虎骨挂件的存世量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场对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认可。
四、清代虎骨挂件拍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玉文化的一部分,虎骨挂件在清代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成为当时社会流行的饰品。
而今,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的兴起,不仅是对古代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五、未来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的展望
随着人们对清代虎骨挂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拍卖市场的规范化和成熟,未来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前景看好。
清代虎骨挂件拍卖成交记录
清代虎骨挂件拍卖成交记录(实用版)目录1.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的现状2.清代虎骨挂件拍卖成交记录3.清代虎骨挂件的市场价值4.未来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的展望正文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爆,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也备受关注。
作为一种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清代虎骨挂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投资者的目光。
一、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的现状目前,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
一方面,收藏家和投资者对于清代虎骨挂件的热情不断上升,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加强,清代虎骨挂件的供应量也在逐渐增加。
二、清代虎骨挂件拍卖成交记录近年来,清代虎骨挂件拍卖成交记录不断刷新。
据了解,2018 年某拍卖行举办的拍卖会上,一件清代虎骨挂件以 800 万元的价格成交;2019 年,另一件清代虎骨挂件在拍卖会上以 1000 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清代虎骨挂件拍卖价格的新高。
三、清代虎骨挂件的市场价值清代虎骨挂件的市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清代虎骨挂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们见证了清朝的历史变迁,对于研究清朝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清代虎骨挂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精美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吸引了众多藏家;最后,清代虎骨挂件具有稀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清代虎骨挂件的数量越来越少,市场供应紧张,因此其市场价值不断上升。
四、未来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的展望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清代虎骨挂件拍卖市场前景看好。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化和艺术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清代虎骨挂件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清代虎骨挂件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其市场供应压力不断增大,市场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最新战报:纽约佳士得玉器成交记录
最新战报:纽约佳士得玉器成交记录纽约秋拍今日精彩继续,苏富比中国古董部分线下拍卖告一段落,佳士得古董部分今日开槌,佳记「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规模较大,分两个半场,上半场主要是玉器、黄花梨家具及杂项部分,北京时间今晚以玉器开场,竞价非常踊跃,截止发稿,拍卖进程尚未过半,目测成交率高达九成,而且成交的重要玉器均有数倍溢价,这在当下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成绩,这主要是得益于佳士得的品牌优势和品控策略。
以下为今日最新成交情况,反映国际市场最新玉器行情,玉友们要相信,好东西终究会有好价格,收藏树立精品意识至关重要。
佳记瓷器部分安排在明晚开拍,敬请期待。
由于时差关系,昨晚纽约苏富比瓷杂场后半部分成交亮点,今日一并附录,不另开贴。
(价格为美元)近期热贴· 目录纽约佳士得成交记录(上)715明黄玉瑞兽(44.1万)长10.8厘米估价10-15万 35万落槌来源:Gerald Godfrey珍藏香港佳士得, 1995年10月30日,编号866展览:帕莎甸娜,亚太博物馆,「Chinese Jade: The Image from Within」, 1986年圣安东尼奥,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馆, 1986年代顿,代顿美术馆, 1989年1月棕榈泉,棕榈泉沙漠博物馆,「Magic,Art & Order: Jade in Chinese Culture」,1990年2月8日-4月29日夏洛茨维尔, Worrell家族艺廊, 1995-2022年出版:P. Cardeiro,〈Chinese Jade: The Image from Within〉,《亚洲艺术》, 1985年11-12月,页151-154,图3亚太博物馆,《Chinese Jade: The Image from Within》,帕莎甸娜, 1986年,页44,编号64巫鸿,〈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Ancient Chinese Jades in the Gerald Godfrey Collection〉,《Orientations》, 1986年11月,页41,图10C. W. Kelley,《Stones of Virtue: Chinese Jades from the Gerald Godfrey Collection》,代顿,1989年,页47,编号232棕榈泉沙漠博物馆,《Magic, Art & Order: Jade in Chinese Culture》,棕榈泉, 1990年,页97,图96722乾隆己酉年 (1789) 御题灰褐玉角形杯(34万)高14厘米估价6-8万 27万落槌来源:Gerald Godfrey珍藏香港佳士得, 1995年10月30日,编号905展览:圣安东尼奥,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馆, 1986年代顿,代顿美术馆, 1989年1日休斯顿,美术馆, 1990-1991年夏洛茨维尔, Worrell家族艺廊, 1995-2022年出版:C. W. Kelley,《Stones of Virtue: Chinese Jades from the Gerald Godfrey Collection》,代顿,1989年,页47,编号238748清乾隆碧玉雕象(32.8万)长26.7厘米估价6-8万 26万落槌来源:Ralph M. Chait Galleries,纽约纽约苏富比, 1999年3月22-23日,编号423展览:夏洛茨维尔, Worrell家族艺廊, 1999-2022年704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灰青玉鸟形饰(25.2万)长7.7厘米估价8-12万 20万落槌来源:Mathias Komor (1909-1984), 纽约, 1949年3月Myron S. 及Pauline Baerwald Falk伉俪珍藏, 纽约, 编号501纽约佳士得, 2001年10月16日, 编号195展览:纽约, 美国中国艺术协会, 「Small Sculpture: Shang Through Sung Dynasties」, 1954年2月19日-4月17日借展: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965年, 编号L.65.46.6纽约, 华美协进社, 「Art Styles of the Ancient Shang from Private and Museum Collections」, 1967年4月5日-6月11日夏洛茨维尔, Worrell家族艺廊, 2001-2022年出版:美国中国艺术协会, 《Small Sculpture: Shang Through Sung Dynasties》, 纽约, 1954年, 编号5华美协进社, 《Art Styles of the Ancient Shang from Private and Museum Collections》, 纽约, 1967年, 页34, 编号59 764清乾隆碧玉双龙戏珠纹花觚一对(22.7万)高30.2厘米《乾隆年制》楷书刻款来源:Arthur Curtiss James (1867-1941)珍藏,Parke-Bernet Galleries,纽约, 1941年11月13-15日,编号154纽约佳士得, 2004年3月24日,编号56展览: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阁有天珍: 中国文房玉雕」,2007年11月17日-2008年2月17日出版:彭绮云及施君玉,《阁有天珍: 中国文房玉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 2008年,页98-99719明/清灰褐玉骆驼摆件(11.3万)长7.6厘米估价6-8万来源:巴黎佳士得, 2005年6月15日,编号105展览:夏洛茨维尔, Worrell家族艺廊, 2005-2022年766清十八世纪白玉镂雕仿古纹花熏(6.3万)直径5.1厘米763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 碧玉描金双龙戏珠纹「倍无射」编磬(6万)长48.3厘米描金《乾隆二十九年制》楷书款来源:William E. Little, Sr. (1910-1991) 珍藏,纽约及康涅狄格州740清乾隆白玉牧童戏牛摆件(5.7万)长8.7厘米来源:George de Menasce (1891-1967)珍藏,伦敦,编号31Rare Art,纽约佳士得, 1996年4月展览:夏洛茨维尔, Worrell家族艺廊, 1996-2022年733明末/清灰白玉雕螭龙饕餮纹角形杯(5万)高13.8厘米展览:夏洛茨维尔, Worrell家族艺廊, 2004-2022年762清十八世纪青白玉八吉祥供一对(4.3万)高24.8厘米来源:Gurie Gallery,蒙特利尔,加拿大, 1963年6月27日.附:纽约苏富比昨晚成交亮点(二)由于时差关系,昨晚纽约苏富比瓷杂场后半部分成交亮点,今日一并附录,不另开贴。
古玉收藏中的“红加黑”诱惑!
古玉收藏中的“红加黑”诱惑!古人对玉器上的水银沁情有独钟,认为玉器有“水银沁”者,藏之可致金“银”满屋,“水”到渠成。
关于古玉受沁发黑是否与水银有关,至今尚有争议,但是有些古玉经过现代科技手段检测后,确实有水银。
汉玉辟邪2021 秋季拍卖成交价:884 万古玉中水银沁的形态一般有块状、斑状、点状和丝状4种。
块状是指玉器全体或接近全体呈黑色,斑状则指玉器部分成黑色,点状的俗称“芝麻点”,丝状的俗称“牛毛纹”。
根据其各自的形态和呈色表现,水银沁被后人赋予形象而又生动的名词:陈墨黑、纯漆古、金貂须、黑漆古等。
还有一种被称为“膏药脂”的,沁门周边部分浓黑,沿着玉理渐渐地淡化成丝状向四周散发,似为矿物质由外部侵入所致。
水银沁的变化名称很多,以受沁严重的为珍贵。
常见的水银沁为小片状或树根须状,而且侵蚀较重,伴随水银沁常出现凹陷的沁痕,黑色中会透出赭红色,光照之下可见银星闪烁。
由于水银含汞,会对玉器的纹理产生沁蚀和腐朽,造成玉器的表面有被锈蚀的坑洼状,水银沁入后玉器的纹理结构处不再做生长纹,像个保护罩一样,其他沁质难以沁入。
不同形态的水银沁成因与埋藏环境有关,也与入土的年份有关,更与玉器自身的材质有关。
一般来说,呈块状、斑状的年代较为久远,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至宋代,都有玉器上出现水银沁,呈色较深,切入玉理,表面十分光亮。
“膏药脂”“芝麻点”生成于唐至清各朝代。
“芝麻点”的颜色较深,似星星点点分布于玉器中。
“膏药脂”的颜色除沁门处较黑外,周边部位较浅。
一般来讲,土壤中的水银不能把玉器沁成半截黑或全黑,千年以内的水银沁一般不太黑,2000年以内的水银沁不亮,2000年以上的水银沁又黑又厚又亮。
关于水银沁的形态及真伪,古人的描述为“水银沁干结成块,其发光处点多圆形,白如珠,闪光夺目;或含绿圆点而透明,莹莹如玉珠”;“黑漆古而含绿……见土咬寸余,如虫蛀”。
这两句话十分形象地告诉我们,黑漆古、纯黑漆总体上呈深沉的黑色,但在局部有颜色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玉器同高古玉相比价格较低,不少藏家出于既能保值升值,又能降低风险来考虑,也倾向于选择明清玉器,从而使得明清玉器走俏拍场。作为一员古董艺术品专业经纪人针对于现在的古董拍卖行情是非常有投资潜力的对象。 本公司提供各种收藏品鉴赏,交易,拍卖
更多收藏知识
2004年以来,佳士得和苏富比的玉器拍卖也屡创佳绩,令人瞩目,其中一件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环双耳万寿纹盅,更是拍出1932.775万港币的天价。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套盒装清乾隆御制翡翠和田玉扳指(共计7枚)以4736万港币的成交价,创下了玉扳指的拍卖最高价。
高古玉成为拍市长青树
玉历来是尊贵、坚贞、美好的象征,人们把玉看作是日月精华天地灵气的结晶,赋予了特殊的美好理念。在古代,玉器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用来比喻人的品质,“君子如玉”、“君子比德于玉”的道德观念,把玉比附为人的品行,成为君子处世的行为规范。玉还被认为具有辟邪、治病、祈福的功效,玉丹食之可延年益寿,玉衣穿之可保躯体不朽……由此,玉也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而在所有玉中,和田玉最为尊贵,也越来越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
明清玉器之所以受到藏家的追捧,业内人士罗宁分析:首先,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型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明清玉器借鉴历代绘画、雕塑等多种表现手法,将传统工艺融会贯通,其作品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乾隆朝制玉独树一帜,玉料优质,雕工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如北京翰海推出的清乾隆白玉坐佛,以495万元成交,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清乾隆寒山听雪阁碧玉山子以835.04万港币成交。即使小件的玉牌子,只要玉料好,制作上乘,拍卖价格也可达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其次,明清玉器年代较近,大多传承有序,不像高古玉那样年代久远,令人真伪难辨,投资风险大。再则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明清玉器的价格涨幅每年都保持在12%到18%之间,升值潜力较大。
人们一般将汉代以前的玉称为高古玉。高古玉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年代可靠的高古玉只要一露拍场,动辄都在百万元以上,也是有实力藏家的首选。高古玉属稀缺资源,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和文物价值。2004年,在纽约苏富比“中国陶瓷工艺品”专场拍卖中,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时的玉刀,以23.2万美元成交。同年,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一件龙山文化玉璇玑以16.5万元成交,一件西周跪人玉璜以132万元成交。
玉器拍卖屡创天价
在国际市场上,近年来珠宝玉器价格一路上扬,珠宝玉器全球交易额每年高达2500亿美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华辰等拍卖公司近年来的玉器拍卖表现上佳。北京翰海2004年秋季拍卖会玉器专场总成交额高达5144.92万元。在2005年北京翰海春拍中,玉器专场也创下了1900多万元的成交额。
在翰海同年的秋拍中,一件战国时期的双龙玉璜以209万元成交。高古玉器可谓是玉器市场的长青树,它以其丰厚的文化含量,极高的艺术品位笑傲玉器拍场,不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一直是藏家追逐的对象。
明清玉热透整个拍卖场
从近年玉器拍卖成交情况来看,明清玉器成交率普遍较高,目前已成为玉器拍卖市场上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