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条重要的“实施建议”。这一建议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本文试从课堂教学资源方面谈谈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用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在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推介给中学生学习和背诵的古典诗文计80篇。这明显增加了中学生古诗文的阅读量,对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研究。我校语文教研组也选准了《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为子课题进行研究与探索。一年多来,我们就从古典文学的教学研究入手,引导学生亲近古诗文。这些优美的古典文学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的精神、意志的光芒。我们在古典文学的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背诵与理解中掌握学习古典文学的技能与技巧,又要让学生在学习和感悟中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语文教学中实施探求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的研究,重在开发传统

文化资源,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又重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初入“龙门”的初中学生来说,能让他们接受的是古典文学的字句铿锵、朗朗上口的特色,而对于古典文学的“着一字而值千金”的魅力和古诗文中饱含的丰富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道德准则却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要实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的课程目标,首先在于引导学生去品味古典文学资源中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因为这些传统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因素,以及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对学生实行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而又鲜活的材料。

就传统美德而言,从七年级开始,许多作品中都能见其详。如《论语十则》,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道德范畴和概念术语的机会,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象孔子这样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如此重要作用。而“吾日三省吾身”、“人不知而不愠”以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今天读来仍是那么亲切,那么发人深省。这十则古训将是学生从此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关于学习方法、人格修养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又如南朝宋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篇《陈太丘与友期》则

让学生感知到传统礼仪的重要,文中“友人”的“无信”、“无礼”的行为受到七岁的元方的批评,可见“礼仪”的传统由来久远,这故事向学生展示了中华礼仪之邦的传统礼仪的内涵,教学此文,就是一次良好的传统礼仪教育。《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则更体现了古代道德文化的内涵,从“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的实例,到“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的感慨,无不显示中华民族对“舍生取义”的崇尚。而这一传统美德的延伸,对于生活在21世纪这个经济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又是何等重要!

就爱国主义传统而言,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从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临终嘱托,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从诸葛亮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耿耿忠心,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胸怀;从花木兰替父从军累建军功,到曹刿亲临前线指挥长勺之战,无一不闪现出古代文臣武将乃至平民百姓的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就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言,在中学语文古典文学作品中亦有所表现。从许多作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传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如此崇高与伟大。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忧国忧民先人后已的人文精神;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表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又如范仲淹.他的作品《渔家傲》,抒写出一种对边境无宁,国事未安的深沉忧患和对戍边将士们久而未归以致思乡心切的同情和关注。而在他的《岳阳楼记》中,则又反映出他“先忧后乐”的高深情操和“以天下为已任”的博大胸襟。在传统的人生价值的取向上,则主要体现在古人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上。岳飞的“精忠报国”的思想,文天祥英勇就义的壮举,都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更有乐府民歌《木兰诗》,其故事曲折离奇,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代父从军,驰骋沙场而又荣归故里的巾帼英雄的动人事迹,这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普通百姓或一位平凡女性的人生价值。

纵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文学篇章,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广大语文教师在实施古典文学教学和实践中,把握教学层次,挖掘深层内涵,切实开发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并让这些可贵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们谈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就是要紧密结合文本,有的放矢的向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从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怎样去实施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呢?这正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话题,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去摸索。笔者认为,实施教育的关键在于,把握传统文化中的传统道德成分和传统爱国思想成分,把握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道德要求,找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传统美德、传统爱国思想教育的契入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为在语文教学中实行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找到相机加入的空间。至于怎样把握文本,把握学生,找准契入点,则必定因文本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者而异了。

我们谈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还在于通过古典文学的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与理解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为学生“夯实人生基础,守住精神家园”(魏书生语)找到底蕴。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纵横的时代,现代中学生大都在电视屏幕前长大,他们忽略了文本的阅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了解,只是通过电视屏幕看到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故事。而这种只看画面形象不看文字描述的接触方式,使广大青少年的阅读、理解、欣赏能力极为低下,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切实抓好传统文化教学,激发学生亲近古诗文,提高文言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