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考查内容:第六单元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昳.丽(yì)崩殂.(cǔ)兜鍪.(móu)陟.罚臧否(zhì)B.窥.镜(kuí) 曹刿.(guì) 裨.补(bì) 妄自菲.薄(fěi)C.玉帛.(bó) 狗窦.(dòu) 舂.谷(chōng) 一鼓.作气(ɡǔ)D.旗靡.(mǐ) 驽.钝(lǔ) 臣妾.(qiè) 门庭.若市(tínɡ)【点拨】A项,“殂”应读cú;B项,“窥”应读kuī;D项,“驽”应读nú。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一鼓作气,再.而衰(第二次) B.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C.朝.服衣冠(朝廷) D.性行淑均.(公正、公平)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2分)A.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5.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D )(2分)A.公将鼓.之 B.吾妻之美.我者C.此皆良实.... D.夙夜忧叹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是南宋大臣、文学家,作品集《文山集》以其号来命名。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以及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玉帛.(bó)又何间.焉(jiān)远谋望其旗靡B.昳.丽(yì) 小信未孚.(fú)恢弘门廷若市C.遗诏.(zhào) 庶竭驽.钝(nǔ) 驱弛猥自枉屈D.窥.镜(kuī) 咨诹.善道(zōu) 斟酌攘除奸凶【解析】A.“间”应读“jiàn”;B.廷—庭;C.“驽”应读“nú”,弛—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小大之狱.( 指诉讼事件 )(2)望其旗靡.( 倒下 )(3)朝服.衣冠( 穿戴 )(4)度.已失期( 推测,估计 )(5)乃丹书.帛曰( 名词用作动词,写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时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B.何以.战扶苏以.数谏故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必能使行.阵和睦D.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解析】A.在/对;B.靠,凭借/因为;C.读háng,队伍;D.认为……美/美丽。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解析】正确的划分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既克,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故逐之 B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C .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 .弗敢加也,必以信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题号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2 分)A .玉帛(bó) 昳丽(yì) 窈窕(tiǎo) 高万仞(rèn)B .窥镜(kuī) 穷匮(kuì) 荇菜(xìnɡ) 登轼而望(shì)C .旗靡(mǐ) 期年(qī) 溯洄(huí) 孀妻(shuānɡ)D .进谏(jiàn) 曹刿(ɡuì) 弗如(fú) 蒹葭(jiān jiā)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 分)A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朝服衣冠(穿戴)B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视、小看) 且焉置土石(哪里)C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惩山北之塞(苦于)D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 聚室而谋(家) 3.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 分)A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 .甚矣,汝之不惠C .入则无法家拂士D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 分). .. . . .. .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2 分)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小的监狱,虽不能明察,但必定判得合乎情理。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一年的时间,才往返一次。

)C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千里之广,城池有一百二十多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评小卷(六)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评小卷(六)

单元测评小卷(六)[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以及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玉帛.(bó)又何间.焉(jiān)远谋望其旗靡B.昳.丽(yì) 小信未孚.(fú)社稷门廷若市C.遗诏.(zhào) 庶竭驽.钝(nǔ) 驱弛猥自枉屈D.窥.镜(kuī) 咨诹.善道(zōu) 斟酌攘除奸凶【解析】A.又何间.焉(jiàn);B.门庭若市;C.庶竭驽.钝(nú),驱驰。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一鼓作气,再.而衰(再:第二次)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私心)C.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展)D.度.已失期(度:推测,估计)【解析】私:偏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A.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B.何以.战扶苏以.数谏故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必能使行.阵和睦D.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解析】A.在/对;B.靠,凭借/因为;C.都读háng,队伍;D.认为……美/美丽。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期史官左丘明所著。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合称“苏辛”。

D.“愚以为宫中之事”“陛下亦宜自谋”“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愚”“陛下”“寡人”都是敬称。

【解析】“愚以为宫中之事”“陛下亦宜自谋”“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愚”“寡人”是谦称,“陛下”是敬称。

5.“偶遇”是小说设计情节的常用方法,请根据给出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4分)6.根据提示默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⑴客之美我者,________________。

⑵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成语“辗转反侧”出自《关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句。

(5)曹刿认为“取信于民”的具体事情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狼藉.(jí)畸.形(qí)提.防(dī)悄.无声息(qiǎo)B.参差.(cī)挑剔.(tī)诸.位(zhū)拈.轻怕重(zhān)C.洗涤.(dí)校.正(jiào)创.伤(chuāng)潜.移默化(qián)D.污秽.(huì)粗糙.(zào)模.样(mú)弄巧成拙.(zhuō)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③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③①②D.①④②③⑤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

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

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毕业在即的你,请参与以下活动,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①、【成长的日记】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典型的成功事例,并对取得成功的原因作简要的自我点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睿.智(ruì) 恢弘.(hóng) 安寝.(qǐn) 猥.自枉屈(wěi)B.金樽.(zūn) 斟酌.(zhuó) 蕴藉.(jiè) 握发吐哺.(pǔ)C.混沌.(dùn) 臧否.(fǒu) 兴隆.(lóng) 夙.夜忧叹(sù)D.寂寞.(mò) 崩殂.(zǔ) 躬.耕(gōng) 妄自菲.薄(fēi)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可不慎.欤(谨慎,慎重)B.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极端憎恨)..C.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征召)(比喻奔走效力)D. 遂许先帝以驱驰..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吾,文王之子.B.当之郡,道.经昌邑/策之不以其道.C.子无以.鲁国骄士/,以.光先帝遗德D.诚宜.开X圣听/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亲.贤臣,远小人。

B.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C.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睿智,守之以愚者,哲。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A.聪明..C.以塞.忠谏之路也。

D.诚宜开.X.圣听。

6.按要求默写填空。

(7分)(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

(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肯将衰朽惜残年。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______。

(5)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 。

(6)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来表明自己胸怀远大志向,坚持理想、终将胜利的信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150分150分钟)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鱼我所欲也》)②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十五从军征》)③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⑤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曹刿论战》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彼竭我盈”。

②《过零丁洋》中,作者以反问语气表明自己不怕牺牲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bèi出的民族。

历久弥新的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今天,中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精神。

让我们名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从英雄身上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bó力量。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英雄bèi(辈)出磅bó(礴) 崇.尚(chóng)(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名记”,正确写法是“铭记”。

(2分)(3)“历久弥新”中“弥”的意思是(C)(2分)A.满;遍B.填满;遮掩C.更加D.久;远(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难道我们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精神吗?(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列与宋江相关的一个情节是(C)(2分)A.三顾茅庐B.三入死囚牢C.三打祝家庄D.三碗不过冈(2)亲爱的索菲娅,长期以来,我一直为我的生活与我信仰的不一致而苦恼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最新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 古诗文02(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最新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 古诗文02(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最新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过关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昳.丽(yì)玉帛.(bó)小信未孚.(fú)B.崩殂.(cú)间.进(jiān)咨诹.善道(zōu)C.期.年(qī)舂.谷(chōng)望其旗靡.(mǐ)D.夙.夜(sù)行.阵(xíng)陟罚臧否.(pǐ)【答案】A【解析】B项,“间”应读“jiàn”;C项,“期”应读“jī”;D项,“行”应读“háng”。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鼓作气,再.而衰(第二次)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丽)C.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D.以告.先帝之灵(祭告)【答案】B【解析】B项,“美”的意思是“认为……美”。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明日..,徐公来D.使内外异.法也【答案】D【解析】A项,“狱”的古义是“诉讼事件”,今义指“监狱”;B项,“鄙”的古义是“目光短浅”,今义指“卑鄙,鄙视”;C项,“明日”的古义是“次日,第二天”,今义是“今天的下一天”。

D项“异”的古今意义相同。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答案】C【解析】C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A.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检测题时刻:120分钟总分值:120分一、积存与运用(26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 )(2分)A.弗.敢专也(fú) 荷.(hé)担者小惠未徧.(biàn) 又何间.焉(jiàn)B.朝.服衣冠(zhāo) 期.年(qī)荇.(xìng)菜始龀.(shèn)C.万仞.(rèn) 魁.父(kuí)箕畚.(běn) 夫.(fú)大国D.孀.妻(shuāng) 陇.断(lǒng)昳.丽(yǐ) 望其旗靡.(mí)2.说明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2分)(1)惩.山北之塞(苦于)(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伶俐)(3)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3.下面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 )(2分)A.战那么请从.一狼仍从.B.上书.谏寡人者乃丹书.帛曰C.且焉.置土石无陇断焉.D.人恒过.然后能改能面刺寡人之过.4.以下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D )(2分) A.能够..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何苦.而不平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C )(2分)6.以下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 )(2分)A.捐躯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必然以实情相报。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以为我美,是因为她以为我自私。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凭你的气力,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逆流而上去查找她,道路艰巨又曲折。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 )(2分)A.《左传》,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纪年体史书。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玉帛(bó) 昳丽(yì) 窈窕(tiǎo) 高万仞(rèn)B.窥镜(kuī) 穷匮(kuì) 荇菜(xìnɡ) 登轼而望(shì)C.旗靡(mǐ) 期年(qī) 溯洄(huí) 孀妻(shuānɡ)D.进谏(jiàn) 曹刿(ɡuì) 弗如(fú) 蒹葭(jiān jiā)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朝服衣冠(穿戴)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视、小看)且焉置土石(哪里)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惩山北之塞(苦于)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聚室而谋(家)3.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甚矣,汝之不惠C.入则无法家拂士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既克,公问其故望其旗靡,故逐之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C.虽不能察,必以情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弗敢加也,必以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小的监狱,虽不能明察,但必定判得合乎情理。

)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一年的时间,才往返一次。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千里之广,城池有一百二十多座。

)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顺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8分)1.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2分)A.肉食者鄙(bì) 溯洄从之(shù)B.牺牲玉帛(bó) 窈窕淑女(yòu)C.朝服衣冠(zhāo) 惩山北之塞(sè)D.时时而间进(jiān) 高万仞(rèn)2.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A.即克,公问其故。

B.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C.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2分)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卑鄙无耻)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而且)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流动,摇摆)4.按拼音写出课文中相应的字。

(4分)A.下视其zhé( ),登shì( )而望之。

B.邹忌xiū( )八尺有余。

C.叩石垦壤,箕běn( )运于渤海之尾。

D.优哉游哉,zhǎn( )转反侧。

5.文学常识填空。

(4分)A.《曹刿论战》选自《》旧传为时期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邹忌是时期国人。

C.《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

D.《关雎》选自《》,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三个部分。

6.翻译下列句子或短语。

(4分)A.一鼓作气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甚矣,汝之不惠D.钟鼓乐之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2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13分)(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学生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学生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9题;共25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鸿鹄(hú) 攘除(rǎnɡ)猥自枉屈(wèi)B. 衣冠(ɡuān)间进(jiàn) 陟罚臧否(zhì)C. 窥镜(kuī)狗窦(dòu) 夙夜忧叹(sù)D. 恢弘(hónɡ)锦衾(qīn)以彰其咎(jiù)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今亡亦死(逃走) 旦日(第二天)B. 性行淑均(善良公正) 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C. 既克(克服) 后值倾覆(倾倒)D. 以彰其咎(公布)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3.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B. 望其旗靡以彰其咎C. 皆以美于徐公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D. 必以情以数谏故4.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D. 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最恰当不过了。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形式,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的综合。

B.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出师表》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史书。

它尤其善于合理描写战争和辞令,如《曹刿论战》详写战前与战后的人物语言,很好地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人教版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复习检测试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5分)1.默写(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2)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3)。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4)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感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归期不定的戍边将士们只能借酒消愁,流泪感怀:“,”(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借助明月遥寄祝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春暖花开,风清乌鸣。

在备考的特殊日子里,同学们,我要托清风捎给你们一个“静”字。

古语有“宁静致远”,将宁静的“静”化为进阶的“进”。

我愿流水捧给你们一个“熬”字,你们要不断续航,熬过去必定海阔天空。

我邀蓝天写给你们一个“勇”字,狭路相逢勇者胜,愿你们能勇敢地走进考场,将多年所学倾注笔端,以试卷为舟,以勇敢为架,划向理想的彼岸,矗立你们的精神大厦,开拓你们的精神kuàng野,成为永立潮头的新青年。

(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海阔.天空( ) ②kuàng ( )野(2)下列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春暖花开B.风清鸟鸣C.海阔天空D.精神大厦(3)语段画横线句中引号的用法表述正确的项()A.表示称谓B.表示简称C.表示强调D.表示引用(4)语段中“以试卷为舟,以勇敢为桨,划向理想的彼岸”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反复C.排比D.比喻二、阅读(4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恐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考试题.doc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考试题.doc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题)1.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A .肉食者鄙(bì) 溯洄从之(shù)B .牺牲玉帛(bó) 窈窕淑女(yòu)C .朝服衣冠(zhāo) 惩山北之塞(sè)D .时时而间进(jiān) 高万仞(r èn)【答案】C难度:偏难 知识点:字音2.没有错别字的是( )A .即克,公问其故。

B .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C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D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答案】C难度:偏难 知识点:字形3.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卑鄙无耻)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C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而且)D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流动,摇摆)【答案】B难度:偏难 知识点:词语 二、填空题(共9题)1.按拼音写出课文中相应的字。

A .下视其zhé( ),登shì( )而望之。

B .邹忌xiū( )八尺有余。

C .叩石垦壤,箕běn( )运于渤海之尾。

D .优哉游哉,zhǎn( )转反侧。

【答案】A .辙轼 B .修 C .畚D.辗难度:偏难 知识点:字形2.《曹刿论战》选自《 》旧传为 时期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答案】左传春秋左丘明难度:中等 知识点:作家作品3.《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邹忌是时期国人。

【答案】战国策战国齐难度:中等知识点:作家作品4.《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

【答案】列子难度:中等知识点:作家作品5.《关雎》选自《》,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三个部分。

【答案】诗经春秋风雅颂难度:中等知识点:其他6.一鼓作气【答案】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玉帛.(bó) 昳.丽(yì) 窈窕.(tiǎo) 高万仞.(rèn)B.窥.镜(kuī) 穷匮.(kuì) 荇.菜(xìnɡ) 登轼.而望(shì)C.旗靡.(mǐ) 期.年(qī) 溯洄.(huí) 孀.妻(shuānɡ)D.进谏.(jiàn) 曹刿.(ɡuì) 弗.如(fú) 蒹葭..(jiān jiā)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朝服.衣冠(穿戴)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视、小看)且焉.置土石(哪里)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惩.山北之塞(苦于)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聚室.而谋(家)3.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甚矣,汝之不惠C.入则无法家拂士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既克,公问其故.望其旗靡,故.逐之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C.虽.不能察,必以情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弗敢加也,必以.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小的监狱,虽不能明察,但必定判得合乎情理。

)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一年的时间,才往返一次。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千里之广,城池有一百二十多座。

)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顺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

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B.《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此书由西汉的刘向校录编订。

C.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50篇。

《诗经》共分赋、比、兴三部分。

7.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3分)(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2)《别云间》中“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和爱国之情。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及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8.请你参加以“我们毕业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0分)(1)【活动一:书心声】请把画横线的文字,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分)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欢聚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明天是社会的栋梁;(2)【活动二:话恩情】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

(3分)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50字左右。

我想对老师说:一方沃土育新苗,三载春风化细雨。

您的关怀伴我茁壮成长,您的鼓励助我勇敢前行。

感谢您,我亲爱的老师!(3)【活动三: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3分)近三年,初中毕业生在假期休闲娱乐和读书学习的人数相对稳定,从事公益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

(4)【活动四: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的《送别》。

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

(2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经年此去杳无音,何日再相逢。

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他年此地重相逢,再画青春梦。

——同学改写二、阅读理解(45分)(一)(6分)月下独酌(其一)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9.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

诗中“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3分)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10.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羁的高洁人格。

(二)(重庆中考)(13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又何间.焉(参与)(2)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3)小大之狱.(案件)(4)故克.之(战胜)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1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D )(2分)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

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解析】在曹刿心目中,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1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3分)【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

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只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

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示例:庄公善于听取意见,取得了胜利;赵王不听劝告,导致战争失败。

因此,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三)(枣庄中考)(16分)【甲】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涂③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⑤,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春秋》)【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陛:殿堂的台阶。

③涂:通“途”,路上。

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闻.寡人之耳者孔子闻.之曰B.时时而间.进立有间.C.王之蔽.甚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D.但.爱鲈鱼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析】A.使……听到/听说;B.偶然/一会儿;C.受蒙蔽/遮蔽;D.只是。

1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窥镜而.自视雨雪三日而.天不寒B.欲有求于.我也令所睹于.涂者C.上书谏寡人者.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D.吾妻之.美我者婴闻古之.贤君【解析】A.连词,表示顺接/连词,表示转折;B.对于,向/在;C.……的人;D.主谓之间,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俊美?(2)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18.从【甲】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对渔民疾苦的同情与关心,也含有对江上人的规劝之意。

【乙】【丙】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乙】劝谏齐王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意见,去除蒙蔽;【丙】希望景公关心天下百姓疾苦。

(5分) 19.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

(3分)邹忌采取“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入,取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事推入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接受。

晏子则从大处入手,巧妙运用古代贤君的做法进行侧面暗示,使景公顿悟。

(四)(绵阳中考)(10分)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

秦伐赵急,魏王使晋鄙救赵,畏秦,戒勿战。

平原君以书责信陵君,信陵君欲约客赴.秦军,与赵俱死。

谋之侯生,生乃屏人语曰:“嬴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

昔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