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疆域 教案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猜车牌的游戏。
可只要求初步熟悉,待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掌握。秋样可减轻本课的学习负担。
教师需强调容易写错的地名简称,这块在考试中失分不少。
可让学生讨论它们每一个轮廓像些什么?如常见的动物、水果、人物、几何图形等。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4,检测学生对图识记和掌握情况。注意训练对它们的空间分布。
第一章 第一节《疆域》
课题
第一章 第一节《疆域》
备课时间
9.03
编号
03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2.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3.识记并明确它们的相对位置及空间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地图读图,形成对我国疆域、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想像力,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及相对分布,明确中国的行政区划的优越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点
难点
让学生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及分布。
明确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及空间分布。
教具
多媒体课件板图、资料
学法
教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法、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法。
拼图的图板可由学生自己课下制作好。游戏前也可反复练习。
感受疆域的广阔。
谈本节课的收获。
愉快地结束本课教学。
把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巩固练习,形成知识体系。
12
环节四: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
教师教学过程
八年级地理上册 1.1 疆域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最北:
最西:
最东:
3.我国的疆界线:陆上国界线长,与个国家相邻。
※完成P5页活动图1(3)表1.1
★小口诀
14个邻国: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
西部哈、吉、塔、阿、巴,
西南印度、尼、不丹,
南部还有缅、老、越。
4.我国的海域: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
。海岸线长。我国的内海有。
※完成P5页活动图1(3)表1.1
★பைடு நூலகம்词解释
领海:territorial sea;territorial waters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属沿海国主权管辖。
领海基线:为沿海国家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线。基线内向陆地一侧的水域称为内水,向海的一侧依次是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中国海岸线曲折,确定领海基线有一定难度,目前大部分领海基线尚未划定。
D.中国是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的国家
2.对我国的位置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
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B.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
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D. 我国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
地理填充图册P1~P5
教学难点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以及师生活动
课前展示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展示汇报
实践创新
情境荟萃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阅读教材P2、3页图1.1、1.2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包括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疆域》的第一节《疆域教案(新版)》。此外,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如练习册、阅读材料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2. 辅助材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国的疆域知识,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准备我国地理位置图、疆域范围图、行政区划图等,以及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我国疆域的自然风光、行政区划的介绍等。
在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存在差异,对于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我国的疆域知识。同时,老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我国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等知识点。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三篇

【导语】疆域是⼀个汉语词汇,读⾳为jiāng yù,意指领⼟的范围或⾯积。
例如,我国疆域辽阔。
《荀⼦·君道》:“使⽆去其疆域,则国终⾝⽆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东、南、西、北四端点,知道我国的领⼟⾯积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国也是海洋⼤国,并能运⽤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过程与⽅法:运⽤地图分析法和⽐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和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的领⼟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积,认识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法 运⽤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具 PPT,地图 教学过程(双边活动) (师)导⼊: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起来看向这幅世界地图,想⼀想,回忆⼀下,待会请⼀个同学来回答。
(播放世界地图) (⽣)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我国是⼀个既邻海⼜有⼴阔⼤陆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常的具有优越性。
接下来的这节课,让我们进⼀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探究⼀下为什么说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
教授新课:请看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出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将它标出来,写下经纬度坐标。
(播放中国地图) 同学们都找好了吗?那个同学能起来分享⼀下你找到的点,看看是否和⼤家⼀致。
(⽣)阅读地图册,圈点分享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江汇⼊⿊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乌孜别⾥⼭⼝即73°40′E附近;最北端在⿊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龙江江⼼,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疆域1.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
3. 教学用具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纬度近50度。
教师归纳: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她感到自豪。
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地建设她。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二、新课教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看图知位置由于七年级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对于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
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2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来就可以了。
位置问题讲完后,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
”过渡到课本P3“活动”.2.讨论知优越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组织学生分两大组针对课本P3“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比分析,在讨论中得出结论。
归纳如下:(1)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疆域》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我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框架,为后续学习各地理区域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文字、地图、图片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的地理特点,使学生能够对我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
但是,对于我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知识,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巩固。
同时,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疆域范围,掌握我国的主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疆域的范围和主要地理位置。
2.我国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3.地图的阅读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的疆域知识。
2.使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3.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地区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地域特色。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课件、地图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教学。
3.准备课堂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疆域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我国的疆域范围,通过地图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地理概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行政区划以及主要岛屿和半岛。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本节内容,部分学生可能对疆域概念、四至点以及行政区划等方面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行政区划。
2.难点:疆域的概念、四至点的确定、行政区划的划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疆域概念、四至点及行政区划。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展示我国疆域的地图、四至点等资料。
2.准备疆域相关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准备小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领土的面积吗?四至点在哪里?”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等基本知识。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对我国疆域有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讲解疆域的概念,明确疆域包括陆地和海洋。
3.操练(10分钟)针对疆域、四至点、行政区划等知识,设计一系列练习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疆域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疆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疆域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地理位置、领土范围、行政区划三个方面来描述我国的疆域。
优越的地理位置文中重点阐述了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范围主要从领土四至点、陆地领土、海域三方面说明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大国;我国基本实行三级行政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二、设计思路
要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理解我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首先要认识我国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范围。
它们是谈论和了解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理解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也是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前提。
而空间位置和空间范围要放到特定的空间背景去认识,即整个世界背景。
所以,我们在教材开篇第一章设计了“从世界看中国”,在第一节设计了“疆域”,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2、识记我国的领土面积,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濒临的海洋
3、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五、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教后感
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很强,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能完成学习目标。
学生基本能运用地图并能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但在教学中未能摆脱老师问学生回答的习惯。
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多给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疆域
(2课时)
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学目标
1.能指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相邻的海洋。
教学重难点
我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
请大家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海陆位置和所在半球。
出示板书课件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2~5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地理位置
展示电脑投影2页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提问:
1.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
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
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图用红线闪烁再现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等三条经纬线。
指图归纳并板书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引导】再从地球仪上观察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
指图归纳并板书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小组讨论】
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3页活动1和活动2)。
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地图并全班归纳
俄罗斯、加拿大均为北极圈穿过的国家,巴西为赤道与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而我国没有寒带,只有少数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
多媒体展示蒙古、日本地图并全班归纳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板书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海陆兼备。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全班讨论并展示多媒体课件
我国国土位置的优越性
发展农业生产:纬度位置→适合农业生产。
对外交往合作:海陆兼备,既能在北部、西部、西南部与欧亚邻国进行陆上交往,也能利用东部沿海优良港湾进行对外海上交往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海洋环境多样,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近42个纬度,岛屿众多,盐场、渔场分布较多;有海底石油、天然气等丰富资源,海上交通便利。
其他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过冷、过热的地区很少,有利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
承转我国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国土面积也很大,哪些数据可以说明我国国土辽阔呢?
讨论议题:从数字看我国辽阔的国土,结合做5页活动1。
展示图1.3中国疆域示意图课件请同学上来指图说明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并要求说出它们的经度或纬度。
讨论5页图1.5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
【归纳解释】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南方没有真正的冬季,东、西经度跨距大,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每相差15个经度,时间相差1小时,所以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
展示4页图1.3的课件请同学上台指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讨论6页活动2组织全班发言并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领土大的好处:人们活动的空间大,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自然条件多样,物产丰富;国防的腹地宽广;风土人情地域差异大,文化丰富多彩。
四、知识梳理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一)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二)国土辽阔
1.陆地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2.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3.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000千米
(三)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五、当堂检测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第2课时 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难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设计 (设计者: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
当南国已春花烂漫时,北国风光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乌苏里江阳光普照时,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纵横一万里的祖国大地地区差异十分显著。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为了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我国设置了各级行政区划。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的第三个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
出示板书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6~8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讲解)什么是行政区划呢?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
比如你们如果要到学校找一个同学,一般要知道他所在的班级,这样就可以很快找到。
而学校之所以这样分班级是为了学校管理的方便。
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地区,并设立若干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
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填出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大屏幕展示:
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
(讲述)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共包括23个省,如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等;五个自治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四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两个特别行政区:香
港和澳门。
每个省级行政单位还各有自己的简称。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我国对各级行政区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更。
如1967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河北省辖天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97年6月,将重庆市从四川省划出,设立为中央直辖市。
三、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
(活动)在中国行政区图上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轮廓和相对位置。
1.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我国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及其首府、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及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并说出以上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2.找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位置,行政中心以及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3.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4.找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第二长河——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5.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有陆上疆界的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说出它们的简称并注意其相邻国家的名称。
6.从北向南依次找出我国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行政中心,说出它们的简称并注意它们相邻的海域。
7.找出我国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直辖市;面积最大和最小的自治区。
8.按地理方位,找省级行政区(见教材第7页)。
待学生依次完成以上问题,熟悉了中国行政区图后,教师讲解记忆省级行政区的方法:
(1)记口诀;
(2)按方位;
(3)记形象。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重点掌握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大家一定会充分调动自己想象力,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记住本节课的内容。
四、知识梳理 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23个 5个 4个
现行行政区划⎩⎪⎨⎪⎧三级制: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自治县)、
乡(镇、民族乡)
首都:北京,简称京特别行政区⎩⎪⎨⎪⎧香港(英占,1997年7月1日收回)简称:港澳门(葡占,1999年12月20日收回)简称:澳
五、当堂检测 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