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介绍(精选)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一、专业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气装备与控制。
世界电力技术的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电力行业由垄断走向竞争已成国际趋势,电力市场的运作涉及电气工程、信息、经济、管理等技术领域。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迫切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广泛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进行包括电力市场技术、电子商务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和应用研究广泛交叉的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要领域之一。
电气装备与控制方向着眼培养机电一体化高级专业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电气装备与控制领域注入了勃勃生机。
目前我国生产的机电产品实现机电一体化的还极少,许多领域近于空白,诸如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以及大型成套生产加工设备等还多数依赖进口,电气装备与控制是为国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提供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
我国加入WTO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本专业现有院士1名、“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名、教授1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17名,所在的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博士点和硕士点,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覆盖本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力电子、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软件与硬件、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
在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本专业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高年级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专业核心课程,走进导师的实验室,参加科研工作。
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1 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孙优贤教授 国家特聘教授1 国家特聘教授1名:褚健教授 教授(研究员)17名 博导14 14名 教授(研究员)17名(博导14名) 副教授(副研究员)38名 副教授(副研究员)38名 博士研究生140 140多名 博士研究生140多名 硕士研究生260 260多名 硕士研究生260多名 本科生400 400多名 本科生400多名
专业特色
--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 --系统集成与装置研发相结合 --系统集成与装置研发相结合 --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专业支撑条件好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专业支撑条件好( --专业支撑条件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 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学科、 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 站···) ) --学术队伍强大 特别是中青年优秀教师) 学术队伍强大( --学术队伍强大(特别是中青年优秀教师)
建设有特色的自动化 建设有特色的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
创新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 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不断创新 -- 综合实验训练 -- 科技能力训练
高年级学生导师制 电子设计竞赛等 机器人兴趣小组 各类专题研究:嵌入式系统 智能交通、 各类专题研究:嵌入式系统、智能交通、 嵌入式系统、 软件开发、科技论坛…… 软件开发、科技论坛……
先进控制研究所
导师:褚健教授(博导) 王树青教授(博导) 导师:褚健教授(博导) 、王树青教授(博导) 、苏宏业教 博导) 吴俊研究员、毛维杰副教授、 授(博导) 、吴俊研究员、毛维杰副教授、张泉灵副研 究员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
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导师:张宏建教授(博导) 周泽魁教授( 导师:张宏建教授(博导) 、周泽魁教授(博 黄志尧教授(博导) 杨江副教授、 导) 、黄志尧教授(博导) 、杨江副教授、张 光新副教授、 光新副教授、王保良副教授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0级自动化专业(电气学院)培养方案(含爱迪生班、卓越计划)(20101122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大系统的分析与集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集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与拖动、检测与过程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技术教学特色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自适应控制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数字图象处理导论、FPGA应用系统设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原版外文教材课程:自适应控制研究型课程: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数字图象处理导论讨论型课程:检测与过程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技术创新实践课程: FPGA应用系统设计、Matlab与系统仿真、网络控制系统设计、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电气信息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修读标注“**”号的课程20学分,以及在标注“*”号的课程中选修10。
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姓名:金育安录取院校及专业: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院校及专业:一所非211院校的包装印刷专业初试成绩:政治80,英语64,数学 146,专业课128 总分418 排名专业第五前面我先提几句,由于去年这个时候我会每天上论坛找一些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看,我会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和方法,得到一些帮助。
我觉得大家都应该用一种辩证客观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帖子,不要刻意去模仿别人的复习方法,也不要把那些分高同学的话当做真理,这个路途都是要自己慢慢去探索的。
复习是要用心的,初试的成绩才是王道,说什么都是空话。
首先提几点建议:希望大家在暑假之后就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虚拟网络上了,那时候的时间真的是宝贵。
我在7月份之后几乎没有怎么上过网了,可以用电脑看考研视频,那也只是暑假的时候。
要注意学习方法的转换,不要在没有效率的时候还一具空壳的坐在教室里,这时应该出去走走,或者可以放松半天缓解一下。
只要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在备考过程中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
考研复习最忌讳的就是不每天坚持,特别是最后两三个月,冬天时会很冷,但这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此外战线太长的话也不行的,我身边就有惨痛的例子。
最好还是找几个伙伴一起复习,我们班四个基本上都是一起复习的,到现在可以说我们四个都考上了第一志愿的学校,所以效果还是挺好的,主要有个督促的作用,还有个大家吃饭时可以聊聊天,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
辅导班我也不好说,反正我们四个一个辅导班都没上,希望大家理性的思考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做抉择吧。
初试:从大三下学期到现在,从有考研的念头到已确认录取为止,整整一年,没夸张的风里来雨里去,但也是现实的颠颠簸簸。
考研之路或许不会曲折不堪,但也绝不会平坦无阻,所以考研这个过程还是人生值得去尝试和体验的经历。
但是对于要不要考研,我见过一段比较经典看法,比较赞同。
其实做与不做,值与不值,并无客观标准衡量,完全是个唯心的命题,一切都在自己手中把握,根本没有必要接受别人的指手画脚。
浙江大学2018级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18级自动化(电气学院)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掌握扎实的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在过程控制、电气控制、运动控制、离散控制、传感与检测、机器人、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工业信息化等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毕业要求在通识大类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智能系统、自动化仪表与装置、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机器人、信息化技术等控制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在工业控制、系统工程、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等方面接受基本的训练,树立较为全面的系统观念,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集成与运行、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具备在过程控制、电气控制、运动控制、传感与检测、机器人、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工业信息化等自动化及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和知识创新的综合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智能系统、自动化仪表与装置、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机器人、信息化技术等控制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等。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教学院长签字:教学系主任签字: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修读标注“*”的课程,总分34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5学分(1)思政类5门11.5+2学分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一学年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一学年春夏4 第一学年秋冬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第二学年秋冬02110081形势与政策+2(2)军体类5。
浙江大学自动化培养计划2010
浙江大学Z he ji a ngU ni ve r s it 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 Un iv er si t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n i2010级自动化专业(电气)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大系统的分析与集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其发展趋势;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集成、系统设计与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 控制理论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电机与拖动 检测与过程控制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 运动控制技术教学特色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 自适应控制双语教学课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 数字图像处理导论 FPGA 应用系统设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原版外文教材课程:自适应控制研究型课程: 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 数字图像处理导论 讨论型课程: 检测与过程控制技术 现代传感技术创新实践课程: FPGA 应用系统设计 Mathlab 与系统仿真 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计划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5+4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电气信息类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浙江大学Z he ji a ngU ni ve r s it 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n iv er si t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n i 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修读标注“**”的课程20学分,以及在标注“*”号的课程中选修10学分。
浙江大学专业排名_浙江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浙江大学专业排名_浙江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283人认为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9[满分5.0]。
下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详细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
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
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共有204人认为浙江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
下面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详细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
最好的是电业局。
然后是设计院。
最艰苦的是工程局。
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共有165人认为浙江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
下面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详细介绍:培养目标: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自动化专业原名电气自动化专业-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1、专业历史沿革(含专业开办时间、发展历史、历年本科招生规模(年代、专业名称、招生人数等)、名称变更等)自动化专业原名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1953年由王懋鋆教授负责筹建,1954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学制4年),是我国最早创建该专业的5个高等学校之一,现为国家特色专业,也是浙江大学在自动化领域的第一个专业。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并适应当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本专业多次易名。
1958年改名为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1972年改名为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1977年改名为工业自动控制专业,1985年改名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94年改名为工业自动化专业,1999年改名为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覆盖了系统学科、自动化学科和电工学科,是我国从工业化跨入信息化社会的急需专业之一。
本专业的具体发展历史以及历年的招生规模见表1。
2、专业现任负责人介绍韦巍,教授颜钢锋,教授3、专业建设现状(1)专业设置的学科归属2006年教育部组建2006-2010年各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置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6个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其中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应了自动化(工科,专业代码080602)本科专业。
(2)专业的学科依托本专业依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以及“系统分析与集成”浙江省重点学科,着重培养能在自动化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先进制造技术、系统工程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设计、研究、开发、运行和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宽广基础理论,具有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显著特点。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1年12月目录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 (2)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6)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9)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平台建设 (15)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18)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求是创新、整合培养、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以“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为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重视设计、突出综合、强化实践”为教学实践目标,构筑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综合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与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以及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和匹配互动,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工程型、国际型、管理型”的卓越工程师。
(一)基本培养模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本科层次上主要以培养应用设计型工程师为主。
本科阶段通过组建应用设计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班,采取“3+1”本科应用设计型工程师培养模式,累计3年在校学习(含在校参加科研和工程训练),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以及做毕业设计,实行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实行学校、企业双导师制指导模式,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业的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员联合指导。
自动化专业特色介绍
自动化专业特色介绍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它涉及到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特色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自动化专业的特色1. 多学科交叉: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强调实践能力:自动化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将会进行大量的实验和项目实训,熟悉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操作和维护。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3. 多元化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备广泛的就业方向。
他们可以在创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领域、医疗设备行业等多个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同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创新能力培养:自动化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并有机会参预科研项目。
这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结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专业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控制和智能化。
例如,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都是自动化专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典型应用。
2. 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工业互联网是指将传统工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数据的共享。
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工业互联网的相关知识,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做出贡献。
3. 绿色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自动化技术成为了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自动化技术通过优化能源利用和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 机器学习与自动化的融合: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让机器从数据中学习并自动改进性能。
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将学习机器学习的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介绍(精)
所长:王慧教授 副所长:吴明光副教授、邵之江副教授
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所长:张宏建教授 副所长:周泽魁教授、黄志尧教授
智能系统与决策研究所
所长:吴铁军教授 副所长:戴连奎副教授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国家级博士点 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级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称为‘五星级’学科
自动控制的分类
运动控制:机械装置、机器人、电机控制 过程控制:物质流动、交换过程的控制 其它控制:楼宇、办公自动化;金融、医疗自
动化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孙优贤教授 国家特聘教授1名:褚健教授 教授(研究员)17名(博导14名) 副教授(副研究员)38名 博士研究生140多名 硕士研究生260多名 本科生400多名
一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重点学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浙江省重点学科) 系统工程
博士生按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
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
硕士生按二级学科招生和培养 二级学科硕士点: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重点学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浙江省重点学科) 系统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系主任:荣冈教授
研究生教学、学科建设、行政、外事
副系主任:宋执环教授
本科生教学、科研、人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工业控制技术研究所
所长:李平教授 副所长:宋执环教授
先进控制研究所
所长:褚健教授 副所长:苏宏业教授、金建祥研究员
现代控制工程研究所
自动化专业特色介绍
自动化专业特色介绍自动化专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其核心任务是研究和开发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化专业具有许多独特的特色,本文将重点介绍自动化专业的五个特色方面。
第一特色:综合性强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融合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电路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控制理论等课程,培养深厚的工程基础理论。
此外,自动化专业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需通过实验和实习等环节,掌握各类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技术,以及项目管理技能。
第二特色:应用广泛自动化技术在各个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自动化工程师可以在制造、能源、交通运输、医疗、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中工作。
例如,在制造业中,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能源领域,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优化能源的利用和管理;在医疗领域,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精确控制和监测。
因此,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第三特色:创新驱动自动化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工程实践等活动,提升自己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也会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实验室和创新平台,供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和创业实践,以培养他们在自动化领域的创新创业意识。
第四特色:国际化视野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国际标准、国际规范和相关的外语知识。
此外,学生还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和合作研究,与国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扩展自己的国际化视野。
第五特色:发展迅速自动化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未来的自动化专业发展迅猛,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自动化专业将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选择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自动化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创新驱动、国际化视野和发展迅速的学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前景。
自动化专业介绍及描述
自动化专业介绍及描述自动化专业介绍及描述自动化专业介绍及描述自动化专业介绍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 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
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
自动化专业方向1.工业过程控制方向:以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由信号检测与变换、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和现场总路线控制技术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2.电气工程方向:使学生能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厂企业、楼宇系统的供电和电气控制、监控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
由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PLC应用技术、供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3.嵌入系统方向:注重对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软件设计能力的培养,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嵌入式系统方向的专业人才;由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技术、先进显示技术、控制电机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自动化专业专业课程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人工智能导论等。
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教育是伴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兴起的。
它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在这一领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这一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大为增加,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美国的大学及时地把这一专业的教育引进了课堂。
自动化专业特色介绍
自动化专业特色介绍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特色以及其在工业控制、智能系统、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一、自动化专业的特色1. 多学科交叉融合:自动化专业涵盖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并能够将其融合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动化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会学习到自动化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还会进行实际的工程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强调创新能力培养:自动化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自动化系统设计、控制算法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为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4. 国际化教育:自动化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使学生能够适应全球化的工程技术环境。
二、自动化专业的应用领域1. 工业控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工业领域从事工艺控制、生产线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可以设计和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 智能系统: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智能系统领域从事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可以设计和开发智能控制系统,使生活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3. 机器人技术: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机器人技术领域从事机器人设计、控制算法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可以设计和制造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护理、军事等领域。
4. 自动化仪器仪表: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仪器仪表领域从事传感器设计、仪器仪表测试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可以设计和制造各种类型的仪器仪表,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
三、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个行业中找到就业机会,如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等领域。
自动化专业概况
自动化专业概况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涵盖电子、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知识的学科,旨在培养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概况,包括专业背景、学科特点、就业前景等方面。
一、专业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输、通信、医疗等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
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自动化专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学科特点1. 跨学科性:自动化专业涉及电子、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学生需要全面学习这些学科的基础理论及相关技术,具备跨学科综合素质。
2. 实践性:自动化专业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进行工程实践项目、实验室实训等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工程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性:自动化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在自动化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能力,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三、学科知识体系自动化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广泛而深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控制理论与方法:包括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等,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和优化等方法。
2. 自动控制系统: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与调试,并了解相关硬件和软件的特点和应用。
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学习与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4. 传感器与执行器:学习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和应用,了解它们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
5. 工业自动化技术:了解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学习PLC、SCADA等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四、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拥有广泛的就业领域和较好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在制造业、电力、能源、交通运输、通信、医疗、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维等工作。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