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常用穴位及其定位

合集下载

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

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

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1.升提穴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穴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临床还用于治疗穴,穴,穴,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穴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均有补气穴,穴穴之称。

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是中医用于益气穴的首选穴位。

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

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

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

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穴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2.腰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

(整理)第一节背部穴位

(整理)第一节背部穴位

第一节背部穴位腰背部所有穴位: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穴\、小肠俞穴、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关元俞穴、膀胱俞穴、灵台穴、筋缩穴、中枢穴、悬枢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风穴、臑俞穴、肩贞穴、大杼穴、督俞穴、气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长强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胞肓穴、秩边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

大椎穴位置:穴在第七颈椎棘突起最高最处而得名。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

为人体阳经之汇所有阳经在这里交汇的一大要穴。

穴位名解(1)大椎。

大,多也。

椎,锤击之器也,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实而非虚也。

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

本穴物质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

(2)百劳。

百,数量词,多之意。

劳,劳作也。

百劳名意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各条阳经上行气血汇聚而成。

理同大椎名解。

大椎穴(3)上杼。

上,上行也。

杼,织布的梭子,此指穴内气血为坚实饱满之状。

上杼名意指穴内的阳气为坚实饱满之状。

理同大椎名解。

(4)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

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的阳气及督脉的阳气汇合而成,故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热病、感冒、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头痛项强、疟疾、癫狂、小儿惊风、阳危诸证。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调理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小儿舞蹈病等。

推拿中医实验报告册(3篇)

推拿中医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推拿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调节经络、穴位,从而达到疏通气血、调整阴阳、缓解病痛的目的。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一系列推拿手法实验,使学生掌握推拿的基本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推拿的基本手法,包括按、揉、摩、擦、拿、捏、抖、摇等。

2. 了解人体主要经络、穴位的位置和功能。

3. 学会推拿手法的操作要领,体会手法的功力,即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4.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推拿手法实验1. 按法:以拇指或掌根按于穴位或肌肉上,逐渐用力,使肌肉产生酸胀感。

2. 揉法:以拇指或掌根在穴位或肌肉上做环形揉动,使肌肉放松。

3. 摩法:以掌根或手指在穴位或肌肉上做来回或螺旋形摩动,使肌肉发热。

4. 擦法:以掌根或手指在穴位或肌肉上做来回或螺旋形擦动,使肌肉发热。

5. 拿法:以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用力,捏住穴位或肌肉,逐渐用力,使肌肉产生酸胀感。

6. 捏法:以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用力,捏住穴位或肌肉,做有节奏的捏动。

7. 抖法:以掌根或手指在穴位或肌肉上做有节奏的抖动,使肌肉放松。

8. 摇法:以掌根或手指在穴位或肌肉上做有节奏的摇动,使肌肉放松。

(二)穴位定位与按摩实验1. 穴位定位:学习人体主要经络、穴位的位置,如百会、足三里、合谷等。

2. 穴位按摩:以手法按摩上述穴位,观察患者反应,了解穴位的作用。

(三)推拿临床实践1. 选择患者,进行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推拿治疗方案。

3. 进行推拿操作,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和力度。

4. 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分析治疗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推拿的基本手法,熟悉了人体主要经络、穴位的位置和功能。

在临床实践中,学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拿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常用针灸穴位

常用针灸穴位

常用针灸穴位常用针灸穴位1.尺泽(ch i zd LU 5) 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孔最(K b ngzu i, LU 6)郄穴【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3.列缺(L i eq R e, LU 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4.鱼际(Y印,LU 10) 荥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 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

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Sh d osh d ng, LU 11)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6.商阳(sh d ngy&ng, LI 1)井穴【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H曲必LI 4) 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执业医师技能穴位80个

执业医师技能穴位80个

1.尺泽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2.孔最郄穴【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3.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③手腕痛【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4.鱼际荥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③掌中热。

【操作】直刺0.5~0.8寸。

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③指肿,麻木。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6.商阳井穴【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③手指麻木【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④上肢疼痛、不遂;⑤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

【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

孕妇不宜针。

8.手三里【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中医适宜技术10类40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10类40项内容

一、针灸疗法1. 穴位定位及刺灸技术2. 寻找经络和定位腧穴3. 刺灸技术和方法4. 穴位灸疗法理论和实践二、中药配方及制备1. 中药材的辨别与贮藏2. 中药熬制技术3. 中药配伍原则4. 中药炮制技术三、推拿按摩疗法1. 推拿手法和技巧2. 推拿按摩的穴位和经络3. 推拿按摩对各种疾病的治疗4. 推拿按摩应用注意事项四、气功调理疗法1. 气功基本理论和方法2. 气功调理疗法的作用和功效3. 气功调理疗法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4. 气功调理疗法的实践应用五、保健养生食疗1. 食疗养生的基本理论2. 食疗养生的常用食材及功效3. 食疗调理常见疾病4. 食疗养生的注意事项六、拔罐疗法1. 拔罐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拔罐疗法的操作技巧3. 拔罐疗法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4. 拔罐疗法的应用范围和禁忌七、武术养生1. 武术养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武术养生的具体招式和动作3. 武术养生对身心调理的作用4. 武术养生在不同人裙中的应用八、贴敷疗法1. 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贴敷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3. 贴敷疗法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4. 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和注意事宜九、音乐疗法1. 音乐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音乐疗法的应用范围和方法3. 音乐疗法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 音乐疗法的具体实践和案例分析十、足疗疗法1. 足疗疗法的基本原理和穴位定位2. 足疗疗法的具体技法和操作方法3. 足疗疗法对各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 足疗疗法的注意事项和术中风险以上是中医适宜技术的10类40项内容,这些技术和疗法都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和保健领域的独特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和日常生活中。

希望本文能够给读者带来对于中医适宜技术的全面了解,并对其在个人养生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针对上述中医适宜技术的内容,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每种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中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对人体特定穴位施加刺激,来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人体一共有多少个穴位,各有什么作用

人体一共有多少个穴位,各有什么作用

人体一共有多少个穴位,各有什么作用目前国家标准经穴显示:人体周身409个穴位名,830个穴位,有60个单穴,770个多穴。

十二经腧穴分说(一)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循行开始之经,左右共22个腧穴。

此经主要病候为:胸肺部胀满、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小便频数或黄赤、缺盆及手臂内侧痛、手掌发热、肩背痛或冷痛、外感风寒发热。

1.中府穴位: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距任脉6寸。

取穴:仰卧,先定云门,后定本穴。

即任脉华盖穴旁开6寸处。

主治:咳嗽喘息、胸肋痛、肩背痛。

针灸:针3~5分,灸3~7壮,不宜深刺。

穴名浅解:本穴原名“府中俞”“膺中俞”,后简称“中府”。

手太阴经起于中焦,肺脏处于胸中,为吐纳内外气的府库;且此穴为本经的募穴,募者集也,是本经经气聚集较多之处,故名为中府。

备考:本穴是手足太阴两经之交会处。

《百证赋》:“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

”2.云门穴位:锁骨外端下缘凹陷中。

取穴:仰卧,在中府上1寸,与任脉璇玑穴相平,外开6寸处。

主治:同中府穴。

针灸:同中府穴。

穴名浅解: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出天气。

”肺脏是脏腑之华盖,象天。

肺经之气聚于中府,从云门穴发出温煦濡润,如云之出天气也,故名云门。

一说:肺居上焦,象天,病邪侵及肺脏,则上焦阴滞之气盛,好似阴云布敷。

若对云门穴或针或灸,则有疏散阴郁之功,故在临床上常用治疗肺气壅滞,喘闷不畅的证候。

备考:患痨瘵者,常在中府、云门穴有压痛。

3.天府穴位:腋下3寸内廉赤白肉际。

取穴:手掌向前、垂臂,当腋横纹前端与尺泽穴成直线,适当乳头相平处取之。

主治:气喘、鼻衄、痛。

针灸:以手平举,针3~5分。

穴名浅解:肺居脏腑之上,故名之以天;府者聚也。

肺经经气出于云门,布入上肢,在天府穴小集。

故名天府。

备考:《百症赋》:“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

”4.侠白穴位:天府穴下1寸。

取穴:从尺泽穴直上5寸取之(也要参考天府穴位)。

主治:咳嗽、烦满。

针灸:针3~5分,灸3~7壮。

人体穴位和功能一览表

人体穴位和功能一览表

人体穴位与功能一览表【增添中】穴位、经络是经典的传统文化之一,许多具有中医情结和武术情结的人对它都有极深的印象和好感。

人体有340个穴位,穴位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

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并不太多。

在自我健康意识越来越凸显的今天,进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给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个健康好习惯的形成。

为了避免打针吃药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也为了自己及家人、朋友们养生保健的需要,我多年来很注意收集一些有关穴位方面的知识。

前一段时间,我将所收集的一些常用穴位的有关内容做成表格形式整理出来,对一些初学保健按摩的人,或常做艾熏、艾灸的人,使用起来都很方便的。

今天献给大家,一是,想让懂行的老师、同学们给予斧正、指导(不想误导大家及我周围的人群);二是,也想让大家做一个参考,能够补充一些更好的内容,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资料。

常见病例与穴位功能穴位名称如何找穴位备注脾胃、消化功能如果平日里你的脾胃不好、消化能力差,可按摩穴位:中脘、足三里。

足三里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少微外侧,可摸到凸块。

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

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足三里--肌肉比较大,按摩力度可稍大,要渗透到穴位里。

中脘两肋骨连接点和肚脐连接线的中间点。

中脘--大拇指指腹来回按压,指腹用力,力度可稍大,但不能用指甲掐。

经常便秘者(或者大便不好等下消化道功能较差者),想排的时候排不出,或是排后仍有残余感,往往是生活习惯不好,除了调整饮食外,多多按摩支沟穴和大肠俞穴,也能帮助刺激肠胃蠕动,消除便秘。

还可按摩天枢、足三里。

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方法:用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作圈状按摩支沟穴。

支沟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上三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作圈状按摩。

方法:以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做圈状按摩大肠俞。

大肠俞位于距离第四腰椎棘突下向外约一寸五(比大拇指略宽)。

平衡针灸常用穴位_2(1)

平衡针灸常用穴位_2(1)
歌诀:颈痛液门透中渚,指背神经交叉取, 颈部病变与落枕,肋间坐骨痛可取。
精品课件
(二)肩背穴
精品课件
定位:位于尾骨旁开2寸。 解剖:布有臀大肌,梨状肌下缘,股二头肌,和臀下 动静脉及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放射性麻胀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针感后可出针。 功能: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祛风湿,疏通经络,醒 脑开窍,镇静安神。
精品课件
主治: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 上髁预炎、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以及偏瘫、荨 麻疹、踝关节扭伤。
按语:在取穴原则上,内上髁炎取外侧肘痛穴,外 上髁炎取内测肘痛穴。此外,上肢臀痛穴亦可治疗 肘关节病变,临床疗效相同。故临床用之很少。
歌诀:肘痛穴为膝双眼,肘部损伤病变选, 交叉取穴股前支,膝部病变对应点。
精品课件
主治: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 鞘炎,临床还用于治疗近视、花眼、砂眼、白内障、 青光眼、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眼睑下垂、眼 肌瘫痪、眼肌痉挛
按语:又称光明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 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腕关节病变和眼科疾病为主。 对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用于早期混合性白内障。 近视主要指青少年假性近视。
精品课件
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根型颈隹并、 颈间肌筋膜炎、落枕、以及偏头痛、高血压、胆囊 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昏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 昏迷、癫、精神分裂症。 按语: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临床主要用于肩关节,内脏病变为主。 特别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急腹证疗效更为显著。 该穴是平衡穴位的代表穴位,也是开始研究的第一 个穴位。研究时间最长,治疗病人穴位最多,用途 最广泛,疗效更为理想,治愈率98%,一针治愈率 11%,穴位的名称先后经历了肩周穴,中平穴,肩痛 穴三个阶段。

临床常用地平衡穴位共38个

临床常用地平衡穴位共38个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

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部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4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1个。

现分为三组介绍一、颈肩腰背痛穴组二、疼痛穴组三、杂病穴组一、颈肩腰背痛穴组(一)颈痛穴(液门)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局解: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法针感:局部出现酸麻胀感。

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肩综合症、颈肩肌腱炎、颈性头痛、颈性眩晕,临床还可以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足底痛。

按语:是以穴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以治疗颈椎病为主,其以中老年为多发病,病因主要为生理性衰老。

因此为巩固疗效,减少环境诱发因素,避免局部受凉,颈部不要锻炼,不要人为加大运动,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

歌诀:颈痛液门透中渚,指背神经交叉取,颈部病变与落枕,肋间坐骨痛可取。

(二)肩背穴定位:位于尾骨旁开2寸。

解剖:布有臀大肌,梨状肌下缘,股二头肌,和臀下动静脉及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放射性麻胀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针感后即可出针。

功能: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祛风湿,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主治:颈肩综合症、颈间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以及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性昏厥、偏瘫、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

按语:因取穴不方便,临床上以肩痛穴代替。

歌诀:肩背尾骨外二寸,坐骨神干交叉值。

颈肩筋膜综合症,偏瘫癫痫癔症分。

(三)肘痛穴(膝眼)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皮脂及肌支。

五处穴刍议

五处穴刍议

五处穴刍议五处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临床所用穴位。

它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等。

也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

它的定位与主治始终存在着异议。

本文通过查找文献及临床经验对五处穴定位与主治进行分析与探讨。

标签:五处穴;取穴;主治五处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临床所用穴位。

关注五处穴已久,因为它对于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在运用五处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相同或不同的主治观点,为此做了深入研究。

一、五处穴名1、出处:五处为经穴名(Wǔchù BL5)。

最早見于《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甲乙经》卷三谓:“在督脉去上星一寸五分”。

曲差后一寸(《增注》)。

考“五”,乃数名(其义详前释)。

“处”,有位置、处所之义。

《史纪·五帝纪》:“迁涉往来无常处”。

足太阳膀脱经脉气所发瑜穴,起自睛明,历攒竹、眉冲、曲差,至此处正为第五穴,故名五处。

《会元针灸学》载:“五处者,足太阳经始于睛明……至此五穴,皆能愈目暴赤热痛也,故名五处”。

?2、别名:巨处穴。

《医学入门》作巨处。

巨处。

巨,巨大也。

处,处所也。

在查找文献中,尽管有《入门》“五”作“巨”字误之说,可从目前教材、论著等都标注巨处穴为别名。

我们在用巨处穴作为主题词、关键词等在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查找为0条结果,说明人们基本忽略该穴位名词。

二、五处穴定位异议关于五处穴的定位异议,其原因是因为相关穴位定位的变化产生的。

1、《针灸学》6版: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2、《千金》:位于头部,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曲差穴上0.5寸。

3、《名堂经》:入发际1寸,督脉上星穴旁开1寸5分取之。

4、在前头部上星之旁一寸五分,曲差之上一寸。

(类经,图翼、金鉴,三才图会作曲差之后五分,今不从之。

从於彙解、甲乙、挨穴法之一寸)。

?6、曲差穴上0.5寸距头部正中线1.5寸.....笔者认为应首先明确头部横向(前额)的骨度分寸为9寸,以确定横向经脉与经脉间的距离,9寸由中线一分为二,每侧4.5寸,再3等分,即中内1/3交点为膀胱经在头部循行路线的起始点,取穴时按督脉的骨度分寸横向旁开......五处穴应在入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上星)旁开1.5寸.. (4)7、“五处”穴混人“哑门”穴中《外台》哑门穴下云:“在项发际宛宛中,入系舌本,督脉、阳维之会,仰头取之。

董氏奇穴|(一一部分)指掌穴位详解(收藏版带高清大图)

董氏奇穴|(一一部分)指掌穴位详解(收藏版带高清大图)

董⽒奇⽳|(⼀⼀部分)指掌⽳位详解(收藏版带⾼清⼤图)常⽤歌诀董⽒董⽒常⽤歌诀成为中空的⽵笛,让存在的治疗能量透过你,吹奏出健康喜乐的歌曲!~内在引导董⽒奇⽳⼴流传,造福⼈群杏林满;董⽒景昌先⽣济世针,妙⼿回春世赞叹;诊断准确取⽳佳,久年病痛迅速消;治病养⽣皆可⽤,深⼊浅出变化⾼。

灵⾻堪称第⼀⽳,常与⼤⽩来搭配;肺虚头晕坐⾻痛,从头到尾都可配。

⼤⼩中间理咳嗽,天地⼈⼠缓⽓喘;重⼦重仙功效多,感冒背痛不再愁。

⼼常⼼灵⼼门⽳,专治⼼脏保平安;通关通⼭通天⽳,也可当成养⼼丸。

⼟⽔肠门理胃肠,莫忘门⾦及四花;肝胆机能若举调,最好天天上三黄。

肾与膀胱的疾病,下三皇⽳功效好;还有六快七快⽳,马⾦马⽔都可靠。

妇⼥诸疾有秘招,妇科还巢个中宝;海豹⽊妇亦可⽤,加上姐妹会更好。

男科肾亏需调养,通肾通胃当补药;⽔⾦⽔通下三皇,天天保养⾝体壮。

四肢躯⼲多活动,肩中五虎勤按压;中⽩下⽩来配合,失枕⽔腰酸痛消。

解晕解毒解⿇胀,⼿解五⾦千⾦探;补虚正会⽕腑海,溃肿三重外三关。

还有前胸後背部,调理全⾝功效强;感念董公传此宝,⾄⼈可授匪莫谈。

熟记歌诀活应⽤,养⽣保健没烦恼;充满喜悦分享爱,健康快乐好⾃在。

按:编写此歌诀除了让读者易学好记外,另⼀⽬的是让读者们感觉到其实学习中医⽳道并⾮严肃的事,反⽽可以活泼开朗地唱赞,⽽将养⽣保健的喜悦融⼊⽣活之中。

第⼀章 ⼀⼀部位「⼀⼀部位」即⼿指部位,不论阴掌(掌⼼)及阳掌(掌背)皆属之,「董⽒正经奇⽳学」原载廿七个⽳道,其中有些⽳道,⼜由好⼏个⽳位组成,因此总计有五⼗⼆个⽳点之多,这些⽳道与⼤陆所传「廿⼋⼿针点」之位置与功效均不相同,董师能在⼿指上研究发现这些⽳道确属不易。

这些⽳道,均有其独特疗效,唯仅在⼿指部位即有半百⽳道(加上董师常⽤,原书未载,⽽个⼈加以补充者,当属更多)着实令⼀般⼈及初学者,不易寻找正确⽳位。

其实⼿指部位之⽳道,分布颇有规律,以下爰就⼏点找⽳⽅法加以说明,以便寻找应⽤。

小儿推拿按摩常用穴位 下肢部穴位(一)

小儿推拿按摩常用穴位 下肢部穴位(一)

小儿推拿按摩常用穴位下肢部穴位(一)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小儿推拿是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且小儿推拿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尤其是消化道病症疗效最佳,对小儿某些慢性病及疑难病症均有显著效果。

一、委中穴:主要功效:疏通经络,熄风止。

穴位定位: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主治疾病:惊风、抽搐,下肢痿软无力,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

掌握以下两种穴位疗法,有助于预防和改善上述疾病。

1.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点按在委中穴上,以顺时针的方向揉按30至50次,力度由轻至重,用相同手法操作另一侧委中穴,可缓解惊风、抽搐、腹痛、遗尿等疾病。

2.刮痧方法,准备刮痧板和经络油。

在委中穴上涂抹适量经络油,使用角刮法,将刮痧板的脚部着力于委中穴,力度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均匀,持续而轻柔的旋转,以20至30次或5至10分钟为宜。

用相同手法操作另一侧委中穴,可缓解小便不利,下肢痿软、无力、吐泄等疾病。

二、箕门学:主要功效:清热利尿,治水泻。

穴位定位:箕门学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呈一直线。

主治疾病:小便赤涩不利,尿闭水泻等泌尿系统疾病。

掌握以下两种穴位疗法,有助于预防和改善上述疾病。

1.按摩方法,合并食指,中指,用两指指腹,从腹股沟部位推至膝盖内侧上缘,操作100至300次,用相同手法操作另一侧箕门学,可缓解小便赤涩不利,尿闭等泌尿系统疾病。

2.刮痧方法,准备刮痧板。

经络油。

在箕门学上涂抹适量经络油,使用面刮法,将刮痧板的一侧着力于大腿皮肤,从腹股沟部位刮至膝盖内侧上缘。

着力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均匀、持续而轻柔的旋转,以20至30次或5至10分钟为宜。

用相同手法刮另一侧箕门学,可缓解尿闭、水泻等泌尿系统疾病。

三、百虫穴:主要功效:疏通经络,止抽搐。

穴位定位:百虫穴,位于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特效穴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特效穴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特效穴位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保健穴位汇总以下资料多数来自互联网,部分来自相关书籍。

腰背部穴位1.小肠腧取穴之法:在骶部,骶正中嵴旁寸,与第一后骶骨孔相平。

穴位功效: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腰痛/遗精、遗尿、尿血、带下、疝气、腹痛、泄泻、痢疾等疾病。

按摩保健:患者站立,用双手叉腰,拇指端按、揉压此穴。

每次2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多用于治疗骶髂关节炎、肠炎、盆腔炎、淋病等疾病。

胸腹部穴位2.关元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取法: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四指横放即为三寸)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

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剌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

另,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功效:痛经,腹痛,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按摩:双手手指指端按、揉压,做环状运动。

力度稍重,可反复操作。

每次三分钟左右。

上肢穴位3.尺泽取穴方法:取此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功效:风湿,咽喉肿痛,胃肠炎,调节微血管自律运动。

按摩:拇指指腹按压,每次2分钟。

4.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配内关、、血海、、、、、、阿是穴,有,活血止痛作用,经穴现代研究之一。

实验结果表明,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中医笔试题

中医笔试题

中医笔试题一、中医基础理论(共30分)1. 中医所说的“气”是什么?(5分)答案:中医的“气”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呢。

它既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像我们呼吸的空气里的清气,吃进去的水谷精微转化成的谷气等。

又可以说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像肺气主呼吸,脾气主运化等。

解析:从中医经典来看,黄帝内经里就多处提到气,它涵盖的范围很广,从物质到功能都有涉及。

这体现了中医独特的整体观,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气在其中起到了沟通和维系的作用。

2. 简述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

(5分)答案: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解析:相生呢,就像是妈妈生宝宝一样,一种物质能滋生另一种物质。

相克就像是互相制约,让各个元素不会太“嚣张”。

这是中医用来解释人体脏腑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哦。

3. 中医的脏腑包括哪些?与西医的脏器有何区别?(10分)答案:中医的脏腑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与西医脏器的区别在于,中医的脏腑不单纯是解剖学概念,更多的是功能概念。

比如中医的心,除了包括心脏这个解剖器官,还包括了神志方面的功能,像我们说的心主神明。

解析: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哲学思想基础上的。

它对脏腑的认识是从整体功能出发的,而西医主要基于解剖学和生理学。

这种差异体现了两种医学体系的不同视角。

4. 什么是经络?经络有什么作用?(10分)答案: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将气血等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处,保证人体各部分的正常生理功能。

还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呢,就像一个超级交通网络,让身体里的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运行。

解析:从古代的经络学说来看,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就很好地概括了经络的主要作用。

选择题40题填空题5题(17分)名词解释4题问答题1.穴位的定位

选择题40题填空题5题(17分)名词解释4题问答题1.穴位的定位

选择题:40题填空题:5题(17分)名词解释:4题问答题:1.穴位的定位、针刺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5题)2.经脉循行(10分)3.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不同(6分)十五络脉与十二经别的区别腧穴的治疗作用经络的作用腧穴的分类及各类特点名词解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五腧穴: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

输穴:五腧穴中第三个穴,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

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

下合穴: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会聚的八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

八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原属于五腧穴、络穴。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是空隙、间隙的意思。

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阴阳蹻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募穴: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

五脏六腑各有一募穴。

募穴部位都接近其脏腑所在,有在正中任脉(单穴),有在两旁各经(双穴)。

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合称“十二原”。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络穴: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称络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躯干前的任脉络穴,躯干后的督脉络穴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穴”。

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

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起功能性联系。

气街:气冲穴部,在腹股沟动脉旁。

杨上善注:“街,衢道也。

足阳明脉及足少阳脉气所行之道,故曰气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用穴位及其定位
1.列缺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主治:肺系疾病;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面部疾患。

2.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发热、恶寒外感病;经闭、滞产等妇科病。

3.曲池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热病;高血压;癫狂;肠胃疾病;咽喉肿痛;皮肤科疾患。

4.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牍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橫指。

主治:肠胃疾病;下肢痿痹;癫狂;乳痈、肠痈;强壮保健要穴。

5.三阴交: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疾患;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6.内关: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疾;胃病;中风;神志病症;眩晕;肘臂孪痛。

7.凤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中风、眩晕、癫痫等内风所致的病症;感冒、鼻塞等外风所致的病症;头病,耳鸣,耳聋;颈项强痛。

8.肩井:
定位:肩上,大椎穴与肩缝连线的中点。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汁不下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

9.阳陵泉:
定位: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主治:黄疸、口苦等肝胆犯胃病症;下肢痿痹和膝关节疾患;小儿惊风。

10.太冲:
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主治:中风、癫狂、小儿惊风、眩晕等肝经风热病症;妇科经带病症;肝胃病症;癃闭、遗尿;下肢痿痹。

11.风府: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中风、癫狂等神志病症;头痛、眩晕等外风病症。

12.关元:
定位:前正中线,脐下三寸。

主治:保健要穴。

元气虚弱病症;少腹疼痛、疝气;肠府病症;泌尿系统病症;男科病;妇科病症。

13.中脘:
定位:前正中线,脐下上四寸。

主治:肠胃病症;黄疸;癫狂、脏燥。

14.中府:
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肺部疾患;肩背痛。

15.尺泽: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肺部实热病症;肘臂孪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16.太渊:
定位: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17.迎香:
定位:鼻翼外缘重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牛、口歪等局部病症;胆道蛔虫病。

18.承泣: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目疾;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19.天枢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胃肠病症;妇科疾患。

20.阴陵泉: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腹胀、腹泻等脾不运化水湿病症;膝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