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作者:余坤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31期
摘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职能的转变、财务数据的公开,财务分析及其使用应逐渐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作者对财务分析的概况、方法、指标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对财务分析的发展趋势谈了几点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职能转变;业务;分析方法;指标;发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概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职能包括业务处理、过程控制、报表编制、决策支持四个主要方面,传统的财务工作重点在于业务处理与报表编制,但随着财务职能的转变、管理要求的提高、社会监督的强化,信息来源的多样化,财务工作的重心逐渐由业务处理和报表编制向过程控制与决策支持转变,为过程控制与决策支持提供支撑的财务分析也日益重要起来。
传统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对财务报表中的数字进行比率或结构分析,单位实际业务无法在报表中直接反映,分析中也较少涉及业务内容,只是就数字谈数字,以至于为单位运营、领导决策提供的帮助不够,相应的,财务分析受到重视的程度也较低。
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需要财务人员对报表数据的生成过程和经济业务事项结合起来进行剖析,需要整合业务活动过程和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需要财务人员关注行业相关政策、熟悉单位业务、经常与业务部门人员沟通,了解重要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活动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财务数据、支持财务决策、帮助单位进一步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方法
不论是何经济组织类型、行业性质、规模大小,财务分析方法都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只是侧重的具体方法不同。即使是国外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样可以参考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通常运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及其相互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经济组织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单指标或多指标的综合分析。分析过程中经常用来比较的参照值有预算数据、历史数据、行业先进数据、行业平均数据、目标数据等。任何一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与参照值差异较大的数据,都需要
结合单位业务活动判断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找出单位业务活动和经济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分析法
立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和运营结果,通过与适当参照值的比较分析,对单位当前的整体状况做出大致的判断。比如单位收支、资产状况在同行业、同类型单位中的排位。
(二)局部分析法
在财务报表数据中选取某部分将其与报表中的其他部分进行比较,或与外部参照值进行比较,以得到多个不同角度的分析数据,重要的或异常的数据需结合业务活动进行综合判断。如货币资金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应付账款的余额及其当期的增减变化是否影响到货币资金的金额变化,导致这种影响的业务活动是什么等等。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指标的确定一般应遵循相关性、重要性、系统性与经济性的原则。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及对分析的利用程度都较行政事业单位深入,已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其主要关注企业成长性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风险控制及其他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及财务要求有较大差距,无法全盘借用企业财务分析指标。
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在运转模式、资金供给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各个单位财务分析所选用的指标也是各取所需,按各自单位的管理要求、业务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分析指标。如差额事业单位需要分析盈利能力,关注现金流量指标;而行政单位、参公事业单位几乎不用考虑盈利能力,基本稳定的现金流也无需重点关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所普遍采用的指标大多是传统的分析指标,如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支出增长率等,以及具有行政事业单位特征的指标如预算执行分析指标、资产绩效分析比率指标以及一些结构分析指标、人均指标。
预算执行分析指标有:预算收入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率等
资产绩效分析比率指标有:非经营性资产完整率、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增值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结构分析指标有: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车比例等。
人均指标有:人均支出、人均房屋面积等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发展趋势
1.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进行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仅依靠财务指标无法全面反映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潜在风险及发展前景,使用非财务指标对其进行补充是非常必要的。非财务指标无法用货币衡量,包括反映经济组织运营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各种指标,良好的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和应用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财务目标。
2.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进行分析
财务指标一般而言都是定量指标,非财务指标可以是定量的,用数字计量,比如,急救车辆的出车次数、从业人员体检的人数等,有时难以用数字计量,只能定性反映,如患者家属提出的要求、体检人员对服务提出的投诉或建议等。
3.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进行分析
绝对指标能够反映单位某方面总量的大小,如总收入、总支出、资产总额、现金总额等。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指标的比率结果,如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比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互相补充,可以更好的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4.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普遍适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一直以来,相较于企业财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范围较窄、深度较浅、内容较单一,分析结果使用度较低,财务分析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现在一方面企业财务核算体系、监督体系、分析应用等各方面都已趋成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可以适当的借鉴企业经验;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要求日益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决算报告已被要求公开,只有单位领导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充分理解财务报告所传达出来的单位实际的工作状态、财务状况,才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疑问和质询。
参考文献:
[1]胡锦.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理人,2006.
[2]刘玉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思路[J].财务与会计,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