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同管理心得体会
合同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

合同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合同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篇1在结束之季,很荣幸能参加广西分公司———“赢在中层”管理课程培训。
公司给我一个很好的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培训机会,在培训中我能认真学习并深刻理会其中的含义,我的感知感想如下:体验式培训:企业项目推行过程中的协作与执行;体验在项目推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
项目领导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与责任。
如何在执行创新思维。
在这节课当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解与支持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往往就是下达后,员工的理解不够透彻,再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拢,让他们变得更加的迷失了方向。
通过游戏式的培训也让我理解到作为一个企业,企业内所以的员工就是一个团队,团队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团队间相互协作的关系也是相当重要的。
而在这个团队当中管理层人员所承担的任务也是致关重要的,作为一个成功的团队主管,他之所以成功,其关键在于主管99%的行为魅力以及1%的权利行使。
下属能心悦诚服地为他努力工作,不是因为他手中有权,权是不能说服人的,即使服了,也只是口服心不服,绝大多数原因是主管有着良好的领导行为。
好的领导行为能给员工带来信心和力量,激励员工,使其心甘情愿地义无返顾地向着目标前进。
作为主管要尊重下属的人格、尊严及创造精神,爱护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信任员工,放手让员工大胆工作。
当员工工作遇到困难时,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当工作中出现差错时,要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当团队主管向上级夸赞下属的成绩与为人时,员工是会心存感激的,这样便满足了员工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其更忠诚于这份工作,干劲会更足。
另外,管理者还要不断加强品德修养,严于律己,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要学会推销并推动你的目标;要掌握沟通、赞美及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技巧。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健康发展的目标。
沟通的艺术与技巧:通过这一次的培训,我深深的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与上级、下级、客户等,工作生活中有效的沟通是致关重要的。
工程合同管理学习心得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工程合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各方合法权益、降低风险的关键环节。
通过学习工程合同管理,我深刻认识到其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心得体会。
首先,工程合同管理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合同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之间的法律约束文件,明确了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通过规范合同条款,可以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避免因合同纠纷导致的工程停滞或延期。
同时,合理的合同管理还能够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工程建设的和谐推进。
其次,工程合同管理有助于降低工程建设风险。
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诸多不确定因素,如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和工期的延误。
通过学习工程合同管理,我了解到可以通过合同条款的合理设置,转移或分散风险,如设定合理的风险责任分担、采取固定总价或成本加酬金等方式。
这有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降低风险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再次,工程合同管理有助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合同管理要求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从招标、投标、合同签订到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确保质量。
通过学习工程合同管理,我明白了合同管理不仅仅是签订合同,还包括合同的履行、监督和验收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要求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同时,合同管理还能够通过合理的合同条款,促使施工方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
最后,工程合同管理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工程合同管理涉及法律、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通过学习工程合同管理,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合同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素养。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建筑工地施工管理心得体会范文简短

建筑工地施工管理心得体会
在建筑工地施工管理中,实践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以下是我在施工管理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充分准备
在施工前,一定要对工地进行充分准备。
包括确定施工计划、安排人员、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等工作。
只有提前准备充分,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统一管理
建立良好的施工管理体系至关重要,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要做到施工现场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监督。
3. 安全第一
建筑工地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安全问题必须放在第一位。
在施工管理中,要时刻关注安全隐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只有确保工人安全,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4. 合理分工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各人的能力和特长,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5. 沟通顺畅
良好的沟通是施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要保持和工地员工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密切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6. 精细管理
在施工管理中,要做到精细化管理。
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双管齐下。
结语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深知建筑工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只有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
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大家在建筑工地施工管理中有所帮助。
建设工程合同培训心得体会

建设工程合同培训心得体会近期,我参加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培训课程,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建设工程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各个环节,使我明白了合同的严密性和合法性对于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性。
其次,培训课程中详细介绍了建设工程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范围、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等方面的条款。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这些条款的具体含义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定。
这对于我在实际工作中签订和执行合同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再次,培训中强调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合同管理不仅涉及到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还包括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环节。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程关注和把控。
同时,合同管理对于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培训课程还介绍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这对于我在面对合同纠纷时,能够迅速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维护单位的利益具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风险意识和法律素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合同法律法规,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之,这次建设工程合同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也增强了我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合同管理水平,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培训心得体会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培训心得体会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合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双方合作的纽带,也是确保工程质量、控制成本和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专业培训,这次学习让我对施工合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培训开始时,讲师首先强调了施工合同在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分析,我们了解到合同不仅仅是一纸文书,它的每一个条款都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进行。
例如,合同中的工期约定直接关联到工程进度的控制;质量标准则涉及到最终成果的验收;而支付条款则影响到资金流的管理。
这些看似枯燥的法律条文,实则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随后,讲师详细解读了合同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合同的主体、标的、价款与支付方式、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关键要素。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逐一剖析,我意识到一个完善的合同能够有效地规范甲乙双方的行为,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进行合同谈判和制定。
讲师指出,合同谈判是一个技巧和策略并重的过程。
它不仅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还要求我们能够洞察对方的需求和底线,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制定合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合同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还包括了模拟合同的起草和评审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分组进行,每组负责起草一份模拟合同,并对其进行评审。
这个实践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这种模拟训练,我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法律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合同条款,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培训还特别强调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讲师提醒我们,即使是最完美的合同也无法完全避免风险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施工合同实训心得体会

施工合同实训心得体会我在进行施工合同实训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施工合同实训的心得总结。
第一,了解合同的基本要素。
在进行施工合同实训前,我首先学习了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合同的定义、格式、要求和要素等。
这为我后续与他人签订合同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第二,认真审查合同条款。
在与实训伙伴签订合同时,我注意到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都有其重要性。
我细致地阅读了每个条款,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如果我对某个条款有疑问或建议,我会与实训伙伴进行沟通和讨论,确保双方达成共识并满意。
第三,明确双方权责。
在实训中,我意识到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责非常重要。
通过在合同中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益,可以将潜在的纠纷和争议降到最低。
因此,我与实训伙伴协商确定了每个人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范围,并在合同中明确了这些内容,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四,注重合同的可执行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可执行的合同对于项目的成功非常关键。
为了确保合同的可执行性,我学会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时间表、预算和工作计划。
通过与实训伙伴的讨论和研究,我确定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并将其写入合同中,确保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第五,保护合同的履行。
在实训中,我了解到保护合同的履行对于合作关系的稳定和项目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我学会了合同的监督和管理,包括监督工作的质量、进度和安全。
如果合同的任何一方出现违约行为,我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双方的权益。
第六,及时处理合同纠纷。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合同纠纷的情况。
我学会了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纠纷,包括与对方进行协商、寻求仲裁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通过这些经历,我认识到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和技巧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通过这次施工合同实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与合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对于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和良好沟通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次实训为我今后从事施工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具备更强的能力去应对各种复杂的合同关系。
工程合同管理实验小结

工程合同管理实验小结
实验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虚拟的工程项目模型,这个模型涵盖了从项目启动到竣工的所有
阶段。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设置了多个合同节点,包括设计、采购、施工和验收等关键阶段。
每个节点都配备了相应的合同条款和管理要求,以确保实验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我们组织了一个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专家和民法典律顾问组成的团队,负责模拟实际的
合同管理工作。
这个团队的任务是在实验过程中,处理所有可能出现的合同问题,包括但
不限于合同的起草、审查、变更、执行监控以及违约处理。
实验过程中,团队成员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有效地沟通合同要求、如何处理合同中的模糊
条款、以及如何在出现争议时迅速而公正地解决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模拟练习,团队成员
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做出合理的决策。
在实验的最后阶段,我们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分析。
我们发现,良好的沟
通机制、明确的责任分配、灵活的应变策略以及严格的法律遵循是确保合同管理成功的关
键因素。
我们还意识到,随着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增加,传统的合同管理方法可能不再适用,需要借助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效率。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几个重要的结论。
合同管理的成功依赖于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
和团队合作能力。
合同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对于应对项目中的不确定性至关重要。
随着技术
的发展,数字化工具将在合同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合同管理工作心得(6篇万能)

合同管理工作心得(6篇万能)合同管理工作心得篇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的关于时间的话有很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金钱等等。
其实,时间不仅仅是金钱!时间远比金钱更宝贵,更有价值。
管理好自己时间的真正意义便是为了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也就是尽量安排得让我们能够在同一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提高自己使用时间的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就我自己而言,有时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有兼顾不暇的时候,忙忙碌碌一整天,看似不可开交,但是效率极其低下,完全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
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也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我们经常说不清楚今天一天都做了什么,经常忘记接下去准备做什么。
经常考虑的是,只要我把安排的工作做好,我的时间管理就应该不错了,这都是无计划、无主次的工作方式,只会让自己工作的更累、更辛苦,甚至毫无头绪。
造成我们累和苦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计划,计划必须要详细到可以量化、执行的程度。
做计划时,需要对自己有个充分的估计。
不要妄想每天都可以做很多事。
计划制定好之后,剩下的就是严格执行。
不能抱怨任务怎么这么多,如果在制定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到可利用的时间。
除非完全没有执行这个计划的能力,否则不要轻易对计划进行大的调整,那等于是对制定计划时智商和判断力的否定。
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
工作不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不会拒绝,这特别容易发生在热情洋溢的新人身上。
新人为了表现自己,往往把来自于各方的帮忙都接受下来,但这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
量力而行,对己对人都是一种负责。
首先,自己不能胜任委托的工作,不仅徒费时间,还会对自己其它工作造成障碍。
同时,无论是工作延误还是效果都无法达标,都会打乱委托人的安排,结果是相互耽误工作效率。
所以接到别人的委托,不要急于说“是”而是分析一下自己能不能如期按质地完成工作。
如果不能,那要具体与委托人协调,在必要时刻,要敢于说“不”。
合同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优秀7篇)

合同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优秀7篇)合同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篇1精益化管理的本质就是一种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和责任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地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贯穿于企业所有坏节的全面管理模式,同时也是增强企业整体执行能力实现最终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实现精益化管理要求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要精益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益求精,只有全员参与,从自我做起,才能使精益化管理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发挥精益化管理的作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明确精益化管理的目的,强调精益化管理实施的重要意义。
实施精益化管理,就是从小事入手,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检查、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提高管理效能。
各部门要着力培养人才,通过培训提高职工思想意识,规范职工标准化操作,更多的通过培训把标准化操作贯穿到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之中,为实现精益化管理培养合格的人才,通过人才的职业化实现管理流程的职业化、精益化、标准化,从自身而言,要通过学习意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把企业比作"一部列车"一样的系统,把领导层比作"机头",把基层人员比作"身体",如果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能合理"定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职责,完成好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使企业这部列车平稳而快速地行驶。
二、运用精益化管理进行数字分析,提升管理水平。
各部门职工应不断进行专项分析讨论,通过对前期数据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制定详细可行的控制措施,并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数据分析要求分月份、分原因、分品种,做成曲线图、对比表,针对数据分析找出原因所在,根据问题所在跟踪生产过程。
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第1篇:【心得体会】合同管理学习心得【心得体会】合同管理学习心得近期我学习了一些有关合同管理方面的文章,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和各位老师(前辈)的交流学习,感觉让自己收获颇多,现将结合合同管理的学习谈谈几点心得体会:通过老师(前辈)的介绍,了解到在合同管理中,合同签订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效益,合同谈判的主要风险是:谈判中忽略重大问题或重大问题上做出不当让步,谈判经验不足,缺乏造价、技术、法律和财务知识的支撑,泄露本企业谈判策略,导致企业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合同文本的拟定,合同评审,合同签署,合同履行,合同补充、变更和合同解除,合同结算,合同登记。
合同风险产生的原因:受制于业主,无奈签约,垫资承包;急于求成,草率签约,合同漏洞;买方市场,被迫签约,不平等合同;素质不高,失误签约,合同缺陷;缺乏规范,失衡签约,单方面约束条款。
合同风险的有效防范:把好评审关;把好谈判关 ;把好签订关;把好交底关;把好分包关;把好签证关。
合同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复合体,仔细分析其中的条款将有利于我们获取利润,在合同谈判中怎样剔除对我们不利的条款,甚至增加对我们有利的内容,这将是一项长期在我们工作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问题。
对于造价人员,如何充分利用合同中的条款进行工程索赔,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
而索赔的依据从何而来,就是从合同条款的字里行间里揣摩出来,为此造价人员要积极地参与合同条款的谈判及编制中来,争取主动,寻找到合同中暗藏的对我们有利的信息,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这些有利依据,积极争取我们应得的利益。
第2篇:施工合同管理心得体会关于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一点心得随着建设市场风险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增强、建设市场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施工单位风险意识普遍加强,目前的建筑市场正在发生着本质的转变。
建设市场多年前僧多粥少的现象如过眼云烟,一去不返。
甚至出现了工程项目待嫁闺中找不到婆家的现象。
这一现象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将促进建设市场的进一步规范,过去对施工单位来说如噩梦般的工程款难讨的局面也将被历史的洪流卷的无影无踪,对信誉度较差的建设单位来说其后果更象是一个噩梦的来临。
建筑工地施工管理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啊

建筑工地施工管理心得体会总结
在建筑工地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在建筑工地施工中,安全是首要关注的问题。
施工中要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包括佩戴安全帽、安全鞋,遵守高空作业规定等,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2. 细致的施工计划
在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配备、材料准备等,确
保施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3. 定期检查工地
需要定期对工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
进行。
4. 加强沟通协调
在施工管理中,需要加强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之间的沟通协调,遇到问题
及时沟通解决,确保施工质量。
5. 精细化管理
在施工管理中,需要精细化管理,做好施工记录,持续改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通过以上的心得体会总结,我相信在未来的建筑工地施工管理中,将更加注重
安全、细致、沟通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达到预期目标。
感谢觲阅。
工程合同管理心得体会6

工程合同管理心得体会6
范本一:明确合同条款的重要性
在一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我们发现合同中关于工期延误的条款不够明确,导致在出现
延期时双方对赔偿的理解存在分歧。
这个案例教会我们,合同条款必须具体明确,避免模
糊不清导致的争议。
范本二:风险管理的预见性
一项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中,由于未能预见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合同中缺乏相应的
调价机制,使得项目成本大幅上升。
这告诉我们,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可能的
风险,并在合同中设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范本三:变更管理的灵活性
在一个住宅开发项目中,客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但由于合同中变更管理条款过于僵化,
导致无法迅速响应。
这个例子强调了合同中应包含灵活的变更管理流程,以便快速适应项
目需求的变化。
范本四:沟通与协调的机制
在一项跨国工程项目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合作双方在文化和工作习惯上
的差异导致了摩擦。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合同中应该包含明确的沟通和协调条款,以确保
项目团队之间的顺畅合作。
范本五:质量控制的标准
在一个公共设施升级项目中,由于合同中质量控制标准描述不够详尽,施工方交付的工作
成果质量参差不齐。
这告诉我们,合同中应该详细规定工程质量的标准和验收流程,以保
证最终交付的工程符合预期。
范本六:支付条款的合理性
在一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由于支付条款设置不合理,导致工程进度款迟迟不能及时支
付给施工单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推进。
这个教训说明,合同中的支付条款需要公平合理,确保资金的及时流动,保障工程进度。
学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学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这学期学习了一门新课“建筑项目管理”,这门课初看看没什么。
但是上了刘学第一节课后,感觉要做好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要掌握的不只是技术,还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
从中真正的对项目管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刘老师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多媒体教学基本上是把原先应该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搬上了屏幕,教学手段变了,教学内容和效果有了本质的变化,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在工程实践上有了有效结合。
建筑项目管理包含了许多方面:如项目管理组织,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成本管理,进度管理,施工质量和安全,信息管理等。
在项目建设中,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处不同的地位,对同一个项目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其项目管理的任务也是不相同的。
如在费用控制方面,业主要控制整个项目建设的投资总额,而施工单位考虑的是控制该项目的施工成本。
又如在进度控制方面,业主应控制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而设计单位主要控制设计进度,施工单位控制所承包部分的工程施工进度。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设计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供货方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的管理内容及重点各不同。
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分为建设单位的设计管理和设计单位的设计管理两种情况,在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则主要分为业主的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商的工程项目管理,监理工程师的工程项目管理。
三、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看似很平常,但在整个管理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一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关系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配合关系的协调;供求约束关系的协调;这些关系发生在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内部,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与其外部相关单位之间。
四、还有讲到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建筑工地上的安全。
近几年来,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合同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精品4篇)

合同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精品4篇)合同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篇2合同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2023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合同管理培训课程。
这次的培训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讲师团队进行授课,课程地点位于一家知名企业内的专业培训中心。
这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流程、法律法规以及实际案例分析。
在培训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通过讲师的讲解,我了解到合同管理不仅包括合同的起草、谈判、签订、执行和监控,还包括对合同风险的控制和合同纠纷的解决。
此外,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和严谨性也在此次培训中得到了强调。
在案例分析环节,讲师带领我们深入分析了实际案例,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其中,一个涉及合同违约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分析,我了解到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都存在违约行为,这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个案例使我明白了合同管理不仅需要严谨的法律知识,还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经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掌握了合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合同风险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识别和评估合同风险,并找到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最后,我意识到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总结来说,这次培训让我对合同管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合同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
我深刻认识到,合同管理是企业运营的重要保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合同管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合同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篇3合同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及总结2023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为公司举办的合同管理培训课程。
这次培训由公司法务部精心组织,为期两天,邀请了业内知名的法律专家授课,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全面、系统地学习合同管理理念和技能的机会。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合同作为企业运营的基础,是保障各方权益、规范业务行为的重要依据。
施工管理心得体会

施工管理心得体会•相关推荐施工管理心得体会(精选15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施工管理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施工管理心得体会篇1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的工作中体会到了很多东西,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我感觉我就是在这种施工中不断产生的问题与挫折当中在不断的进步。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在过去一年当中的不足:第一个方面我想先说说在施工中进度与施工计划的完成情况。
在去年的施工过程中先后排了很多计划,每一个计划都排的很周密,但是为什么计划总是很难完成呢?是的,在地方及资金问题上确实对施工进度产生了影响,但是自身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改善,在我看来每次计划排完以后,在头半个月里施工都在缓慢的进行,总觉得计划是可以完成的,不强不急的在施工,一到后半个月里发生了一些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突然发现自己很难完成这个任务了,就开始要机械要人员,大量的投入就进去了,不然你完成不了自身的任务,结果钱进去了计划任务还是没有完成,到最后可能会说地方干扰没有完成,其实想找一个借口很简单,但是在没有干扰的头半个月为什么没去抓紧时间完成呢,到后半个月不就是很轻松了么,所以我觉得吃苦在前,才能确保进度的完成计划的实施。
第二个方面我想说说施工生产协调。
在现场施工中要想工作顺利的进行,生产施工的协调非常关键,在去年的工作中这方面我感觉到很困扰自己,有时候明明一件很简单的问题如果协调不好就很难进行下去,在各个施工班组里,每个班组都是独立的,中间如果不去协调,很可能导致现场施工出现停顿,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在机械的使用上也要协调,项目机械是项目部统一管理所以在机械的是使用上都会产生矛盾,在这一方面上我觉得现场的施工经验还不是很足,关键时刻要分清施工环节的轻重缓急,如果协调不好导致施工队伍矛盾计划的话,还很影响下一步的施工,在施工过程的衔接上也是很关键,比如基础工程里面,钻孔桩与下部结构施工是不同的班组在施工,钻孔桩干没干完,下一步的协调施工都是很关键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协调不好就导致下一步的施工停止。
2023施工技术管理心得体会(精选8篇)

2023施工技术管理心得体会(精选8篇)施工技术管理心得体会1(1674字)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对某项具体施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其目的是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的合同承包目标,使企业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重点主要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四个方面。
热点之一: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证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安全为质量服务,而质量必须以安全作保证。
安全管理必须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首先应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教育,并针对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做好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突出抓好阶段性的安全工作重点,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作重点防范,基础施工阶段重点抓好支护及围挡;主体施工阶段重点抓好洞口防护、脚手架的稳定、防高空坠落、高塔电梯防倾倒、防避雷等;装修阶段突出抓好防火工作,而施工全过程必须抓好安全用电管理。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认真贯彻执行《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实行总平面管理和文明施工责任制,创建“两型五化”施工现场,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程度,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热点之二: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
在质量管理方面,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
其次应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走动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在全面抓好施工质量的同时,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措施,严把材料采购和进场质量验收关,杜绝不合格品材料混入现常热点之三: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施工项目按照合同工期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是企业信誉、竞争力、履约能力的有力体现。
工程合同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工程合同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我深刻体会到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精确、全面的合同能够在项目的每个阶段提供法律和商业上的保障。
以下是我在工程合同管理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合同的制定要尽可能详尽。
在签订合同之初,双方应该对工程的具体要求、标准、时间节点、质量要求等进行明确,并将这些内容详细地写入合同中。
这样可以在后期避免因理解偏差而产生的争议。
合同管理不仅仅是文字工作,更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预料之外的情况,如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合同的履行。
因此,合同管理者需要密切关注项目进展,及时处理合同变更和索赔事宜。
再次,沟通协调是合同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沟通能够确保所有相关方对合同的理解一致,对于潜在的问题能够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
特别是在多方合作的项目中,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是保证合同顺利执行的关键。
风险管理也是合同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同管理者应该具备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能力,通过合理的合同条款来分配风险,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实践中,我还发现,合同管理需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只有当双方都遵守合同约定,才能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任何一方的违约行为都可能导致项目延期甚至失败,给双方带来损失。
我认为,持续学习和改进是提高合同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合同管理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管理工具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FIDIC施工合同的心得体会

FIDIC施工合同的心得体会FIDIC(国际工程顾问和承包商联合会)施工合同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工程建设合同之一。
作为一名工程管理人员,在与FIDIC合同相关的项目中工作多年,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将与大家分享。
首先,了解合同条款至关重要。
FIDIC施工合同具有非常丰富的条款和条件,包括关于工期、费用、工程变更、索赔等方面的规定。
在与合同相关的项目中,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这些条款,并确保项目团队全面理解并遵守合同规定。
了解合同条款有助于预测并规避潜在的风险,并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量完成。
其次,及时进行合同的管理和记录。
FIDIC施工合同涉及大量的书面文件,包括合同、合同变更通知、工程设计文件、进度规划、支付文件等等。
工程管理人员应确保及时进行合同文件的管理和记录,包括妥善存档,以备将来的审计和索赔需要。
此外,所有的书面沟通、变更通知和相关会议的纪要也需要完整记录。
第三,建立良好的合同管理团队。
合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的紧密合作。
为了确保合同管理的高效运作,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的合同管理团队,负责处理合同的执行、变更、支付和索赔等相关事务。
合同管理团队需要具备良好的合同理解能力、卓越的协调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
第四,合理处理合同变更。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同变更是常见且难以避免的。
对于合同变更,工程管理人员应在遵循合同规定的前提下,以积极和合作的态度进行处理。
及时评估变更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变更通知并与工程承包商协商一致。
确保变更事项得到合适的追加付款和延期工期,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第五,合理管理索赔和争议。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索赔和争议是可能发生的。
工程管理人员应对索赔和争议有一定的了解,并合理处理相关事务。
及时与合同承包商沟通,并与相关专家和法律顾问合作,以达成争议解决的最佳方案。
合同管理人员应妥善处理索赔和争议,以减少对项目进展和成本的不利影响。
最后,与合同承包商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施工合同阅读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施工合同阅读心得体会(精选10篇)施工合同阅读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个在项目摸爬滚打近十年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深有体会,面对日趋激烈的建筑安装市场,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必须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以管理求盈利的理念,坚持以接一项工程,树一块牌子,占一方市场,要牢牢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与调动全体项目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原则,要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上乘服务为宗旨,赚取更大利润为目标的管理思路。
一、以人为本,全员控制项目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与调动全体项目管理人员积极性,执行全面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全过程动态控制项目成本控制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每个环节均不能疏漏,不能时紧时松,应该使成本控制始终贯穿于从图纸会审开始至竣工结束的全过程,这也就是成本的动态控制。
倘若临近工程要竣工了,你再来考虑成本,盈利与亏损已基本定局。
2、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人人是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性因素,项目管理也象商海一样,商人均是在商言商,我们搞工程就是要赚取更大的利润,怎么样赚取更大的利润呢?首先,要在质量上,施工水平上,管理水平上使业主放心,其次再加上上乘服务的意识,主动为业主分担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并适时恰当地提出一些有针动性,建设性的意见,这个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就是善于发现施工中的缺陷或是设计图纸中的不足,有力有据的说服甲方,能争取更多的变更。
让变更能成为我施工方取得项目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若经过仔细测算或论证发现相应的变更无赢利或变更难度较大,利润又小,则要用合理的公关方式努力说服业主放弃其变更。
但对于这些,我们的工程技术管理者,首先要炼好内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施工技术和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自公司上上下下要形成这种氛围和员工也要自觉培养与主动参与,就是全面、全过程的项目成本控制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一点心得
随着建设市场风险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增强、建设市场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施工单位风险意识普遍加强,目前的建筑市场正在发生着本质的转变。
建设市场多年前僧多粥少的现象如过眼云烟,一去不返。
甚至出现了工程项目待嫁闺中找不到婆家的现象。
这一现象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将促进建设市场的进一步规范,过去对施工单位来说如噩梦般的工程款难讨的局面也将被历史的洪流卷的无影无踪,对信誉度较差的建设单位来说其后果更象是一个噩梦的来临。
在这一新形势下,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对承发包双方来说都在变的越来越重要,工程招投标不再只是一个纯粹的报价问题、合同管理也不再仅是一个签字那么简单。
简单的说已经变成了一个风险管理的问题。
至少在招投标过程中,不管是否有意识,对对方的信用程度、财备状况的考察已变成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而合同模式的选择,对合同双方建立合作、信任的关系尤为重要。
现在我以自已在工程合同管理及招标中的实践,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以期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合同总价的确定
目前在建安工程方面大至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据实结算的合同类型:该类型的合同,合同总造价以双方最终核对确认的工程预算为准,施工单位风险最小,几乎所有市场风险全部由发包方承担。
缺点是:
①、在招标时发包方的选择范围小、往往最终确定的造价比较偏高;
②、由于在前期双方很难对工程总造价取得共识,可能因此影响工程款的支付,工程进展步履维艰;
③、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一旦出现信用危机,对总造价的核对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类合同的优点:
招标程序简单迅速,双方仅约定一个优惠幅度,既可进场组织施工。
非常适于工期紧、工序简单、总金额小、双方以前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的施工项目,应用范围包括区内道路、管网等配套工程。
(2)合同造价一次包死的类型:一般情况下,该合同造价以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为合同总造价,工程结算时除工程量变动外其余均不调整。
此类合同的缺点:
①、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很大,合同在施工单位的潜意识中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双方很难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往往发包方的每一个工程都必须进行招标才能选定施工队;
②、在市场价波动较大时,施工单位有可能承受不了市场的冲击,而致使工程搁浅,最终造成承发包双方两败俱伤。
此类合同的优点是:
双方对合同总造价都有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给工程款支付及最终结算带来了最大的便利。
该类型合同比较适合工期较短的项目。
(3)除双方约定的材料品种据实调差外,总造价基本包死。
这种模式为第二种模式的合理补充。
此类合同的优点是:
①、在招标时,由于施工单位风险的部分化解,能在施工单位中间加大竞争,比较有利于降低造价;
②、这种合同模式下双方风险共担,有利与双方合作关系的建立。
对一些较大型的项目比较适用,如多层住宅楼、小高层住宅楼等,可采用钢材、水泥据实调差,其余材料不调差的模式。
(4)装饰工程我做的较少,没有太多的经验。
与同行人员交流时,普遍感觉太黑暗了,管理起来真的是很伤脑筋。
这也是相关的施工行业信用严重缺失的体现。
对刚进入市场的施工单位来说,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只要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就可以占有属于自已的一片蓝天。
目前甲方对这一块的管理重点应放在装饰材料质量和价格上,确保在结算时不当冤大头。
装饰工程主材从总量上看类型很多,主要有板方材、吊顶材料、灯具、洁具、石材、地板砖、涂料、五金锁具、玻璃等。
在一般的专业店里配套的产品都比较全,比如经营板材的商家一般都有大芯板、夹板、木楞、饰面板等。
一个比较大型的工程,甲方只需要指定大约七、八家销售商既可。
在一些中心城市出现了综合性的装饰材料超市,价格透明度很高,信誉也很好,对大型的商业工程一般还都有折扣价,相应的甲方采购风险大大降低,质量、售后服务也有保证。
以上各种确定合同价的模式,很难说哪一种更好一些。
应该按具体工程的类别、大小、特点清来确定哪一个模式的合同更适用于该工程。
二、工程分包
目前的建筑市场正在向专业化的方面发展,专业化的施工更能保证工程质量。
从建筑法上看,工程分包是违法的。
但工程分包普遍存在,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单从这一方面来说建筑法一定要修改,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工程中的门窗制作一般由专业厂家完成,现场安装工作量很小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分包项目。
在标准施工合同文本中屋面防水工程保修期限为五年,是除结构外保修期限最长的施工内容,也就是甲方风险最大的分包项目,特别是倒置式屋面,由于工序很多,如出现漏雨,单独一个防水公司根本维修不了,维修费用又高的惊人,最终造成扯皮现象。
更可气的是我以前供职的一个房地产公司对挖土方工程也进行分包,当时的挖土方市场价为3元/立方米,按定额为5元左右,由于总承包队伍的刁难,最终挖土施工队自行放弃。
一项工作是否适合分包,主要看市场上相应的配套厂家是否较多(有利于降低造价),与总承包商的保修责任能否界定清晰。
如果与配套厂商确实有很难推脱的关系,可以通过向施工单位介绍施工队的方式解决,决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违背原则,否则就要交学费了。
三、材料供应
建筑材料采购,主要有甲方供应、甲方指定品牌、施工单位采购三种模式:(1)甲供材:是指由甲方负责采购供应,在结算时按供应价调整材料价格、并按该价格从工程款中扣除的部分材料。
因为是甲供材,所以该部分材料对与施工单位来说一点市场风险也没有,同时不用垫付一分钱,等于是白白的拿甲方的资金来做自已的生意,且按现在的计价模式丝毫不减少自已的利润,甚至也可因此免除对甲方做出的让利承诺,一般情况下,在质量出现问题时还可从甲方取得经济补偿。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室外电缆敷设工程(没有甲供材)的标的,按电缆厂家的报价计入标的,总造价108万元,最终施工单位的报价为78万多一点,对此我感到十分疑惑,把标的又重新核了一遍没有错误,总觉得施工单位这次肯定砸锅,可是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的表情上看这一次他们又赚大了。
苦思瞑想后终于知道了答案:施工单位竞标时的让利主要是由于定额中存在的水分很大而非材料价格因素,而施工单位在报价时一般情况下考虑的是按总造价优惠几个点来
竞标工程的,但如果主材由甲方供应,从逻辑上看,施工单位在报价时必定要考虑甲供材我一分钱不挣,但我也不能往里赔钱,肯定按扣除甲供材金额后的基数优惠,如果我们招标时把电缆定为甲供材,其结果肯定要比78万高得多。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市场上因产地、规格、质量不同而价格相差比较大的产品。
如灯具、开关、插座、洁具、防盗门、散热器、石材、高档涂料等。
(2)指定厂家的材料:指由甲方在招标阶段指定厂家、规格,由施工单位购买的部分材料。
这种模式不占用甲方资金,一般也不会因此产生经济纠纷,这种模式适合各种主要材料的采购。
如果甲方对建材市场比较熟悉,在招标文件中可以尽可能多的约定好在将来的工程中拟采有的材料品牌、规格,这对以后的工程质量管理非常有利——有好的材料才能做出好的工程。
如屋面防水工程中的防水卷材我可以不指定分包,但材料厂家我必须指定。
(3)施工单位自购的材料,原则上只需现场监理控制好质量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