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十年代文学概述共27页
80年代文学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q q q q q q qq q q q q q q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天安门诗歌”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新时期文学”体制的修复和重建政治机构书籍出版机构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对合乎规范的作家作品加以褒奖(p191)80年代的作家构成(P193)50年代的“复出作家”艾青、汪曾祺、蔡其矫、牛汉、绿原、王蒙、张贤亮、高晓声、刘宾雁、邓友梅......“知青”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王安忆、郑义、梁晓生、阿城......文学著译的出版(p197)“新时期”文学开端《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80年代前期:寻求反叛“文革”模式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文学话语资源。
小说“伤痕小说”“反思小说”诗“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青年一代的“朦胧诗”戏剧(话剧)与文革有关的“社会问题剧”80年代中期:旨在离开“十七年”的话题范围和写作模式的“革新”能量“寻根文学”:着眼于民族文化的探寻“现代派文学”:倾向于从西方现代文学获取灵感“第三代”(“新生代”):受“朦胧诗”滋养的“朦胧诗”反叛者80年代中后期:“回到文学自身”、“文学自觉”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诗歌:“诗到语言为止”理论批评:着眼研究“内部规律”人道主义思潮(p203)起源:“伤痕文学”发展1979年,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话题》1983年,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制度的“异化”问题》 80年代文学q qq qq q q q q q q q qq q q q qq q q qq q qq q q q q 暂告结束1984年,“清污运动”“人道主义”、“异化”、“现代派”文学历史的“重写”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40年代“解放区”文学和当代50-70年代文学,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发掘、提升在“当代”受到忽视、湮没的作家、流派二三十年代的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诗歌30年代上海的"新感觉派"小说沈从文、废名、卞之琳、萧乾、朱光潜、李健吾...“京派”作家的创作和批评胡风、路翎...“七月派”的理论、创作“孤岛文学”中的钱钟书、张爱玲、穆旦...“中国新诗”派的诗鲁迅、茅盾、老舍、曹禺...历史地位无太大变化的作家文学历史的“重写”的目标"走向世界文学"、“文学现代化”“回到文学自身”主要体现在“现代派文学”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受到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话语”的作家、批评家的质疑与责难,并在1983年“清污运动”中列入资产阶级“精神污染”名单文学诸样式概况(80年代文学探索、创新的强烈意识)(p213)诗歌:“朦胧诗”小说70年代末,中篇小说剧增 ;80年代,中篇、长篇都很多长篇:《芙蓉镇》(古华)、《沉重的翅膀》(张洁)、《古船》(张炜)、《浮躁》(贾平凹)..... 戏剧"戏剧危机"高行健 散文:从”戏剧化“模式中解放,摆脱杨朔式的矫情”诗意“报告文学两次高潮文革结束后不久80年代末。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概述
刘索拉、徐星等,代表作品有 《你别无选择》、《无主题变
奏》等。
02
CATALOGUE
现实主义文学在八十年代的发 展
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现实主义文学定义
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基本特征的文学流 派。
八十年代现实主义文学特点
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表达人民心声,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使命 感。
张洁及其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
张洁的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通过讲述一个爱情故事,探讨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被动地 位和追求真爱的勇气。
女性文学在八十年代的地位和贡献
女性文学的崛起
八十达空间。
女性文学的贡献
女性文学在八十年代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元素,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女性文学也促进了社会对 于女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推动了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
文学思潮的涌现
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等多种 文学思潮,这些思潮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文学理论的创新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理论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关于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讨论,以及关于文学 主体性、文学审美性等的探讨。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与启示
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女性文学的特点
女性文学注重情感表达,关注女性命运和女性解放,强调女性的独立意 识和自我价值。
代表作家及作品分析
铁凝及其作品《哦,香雪》
铁凝是八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哦,香雪》通过描写一个女孩的成 长经历,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
残雪及其作品《山上的小屋》
残雪是另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山上的小屋》以荒诞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女 性内心的孤独和追求自我解放的渴望。
80年代小说概述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 《南方的岸》【回城后才发现自己 的位置应在农村,表现出强烈的回 归倾向。】
4、以农民问题为反思对象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身试法, 抵制极左政策。
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 女儿们》【 封建观念的束缚、极左政 策的扭曲,双重外力作用下农民变得 愚昧麻木】
①标志: 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 《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 了的故事》。
②创作群体特点:
第一,大都是“复出”的“右派” 作家:王蒙、李国文、丛维熙、张 贤亮、方之、高晓声、陆文夫、张 洁、谌容等
第二,理性色彩鲜明,历史感强烈, 所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也由“伤痕文 学”的“十年”扩大到更为广阔的 社会历史
②学术界的文化热,促使“寻根文学”出现。 ③寻根文学的出现受到文学自身范畴的制约
与互动。
寻根小说的前奏
可追溯至80年代初汪 曾祺、冯骥才、邓友梅 等的文化地域小说。
寻根小说的特点
1、“文化性”色彩
①“向后看” ②“前瞻性” 时间上将视点对准久远的历史 空间上对准乡村民间,从中挖掘一个地区甚至一
韩少功《爸爸爸》具有整体象征意味的 现代主义倾向(丙崽)
2、从传统文化寻找现代人的精神支撑:
阿城《棋王》(吃、棋)、王安忆 《小鲍庄》(仁义)、张炜《古船》 (家族矛盾)——不再是民族、国家、 阶级、党。
3、从地域生活中发现生存的文化秘密
郑万隆《老棒子酒馆》“异乡见闻”系 列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 “葛川江”系列。
塑造这些人物时,采用象征性、意 念性的方法,注重人物身上的文化 特征,而非个人性格,常带有整体 性或类型性的特征。
80年代小说概述
(2)警世钟式的反思
谌容《人到中年》、汪浙成《土壤》 ——追溯知识分子政策的偏失,主人
公是完美道德的体现者。 —— 以现实人生为题材,思考知识分
子政策问题,主人公表现了一种道德 升华的趋向。 ——启蒙-改造-批判-平反-重视-边缘 化(知识者的地位起伏)
本质的艺术阐释,含有明显的为政治服务的特征, 强调思想的正确性和深刻性,明确体现出作家的 政治倾向性。 创作方法:反映现实,细节真实,真实再现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真实与现实”:认定某种政治意识形态下的现
③语言操作
追求古典情致的语言,注重词 汇本身具备的具体性意象,多 用古典小说的语词与结构;
强调语言的地方色彩,在方言 中寻找生命活力,传达出一种 文化内涵。
寻根(美术画)
韩少功
韩少功《爸爸爸》 韩少功《马桥词典》
阿城
阿城《棋王》
王安忆《长恨歌》
1、从民族历史和个体生命的原始状态中 发掘民族精神的心理积淀:
②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引进西方 现代文化思想、文学艺术成为可能。
③80年代前期文学创作,如“伤 痕”“反思”“改革”等文学创作, 已无法满足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新一代做就爱,首先做了反叛者, 从观念到艺术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变 革。
2、先锋小说的探索与创新
①叙事革命
颠覆中国当代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了一场叙 事上的革命。【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 甘露、余华】
②学术界的文化热,促使“寻根文学”出现。 ③寻根文学的出现受到文学自身范畴的制约
与互动。
寻根小说的前奏
可追溯至80年代初汪 曾祺、冯骥才、邓友梅 等的文化地域小说。
寻根小说的特点
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
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
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
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
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
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
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80年代小说概说
救救被"四人帮" 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
宋宝琦 、谢惠敏
宋宝琦: 宋宝琦:一个文盲加流氓式的人物
野蛮、愚昧、 野蛮、愚昧、精神空虚
……唉,他那张脸啊,即便者为习惯的张老师,乍一看也不免浑 身起栗。并非五官不端正, 身起栗。并非五官不端正,令人寒心的是 从面部肌肉里, 从面部肌肉里,从殴斗中打裂过又缝上的 上唇中,从鼻翅的神经质扇动中, 上唇中,从鼻翅的神经质扇动中,特别是 从那双一目了然地充斥着空虚与愚蠢的眼 神中,你立即会感觉到, 神中,你立即会感觉到,仿佛一个被污水 泼得变了形的灵魂, 泼得变了形的灵魂,赤裸裸地立在了聚光 灯下。 灯下。
她发疯似地奔到2号房间,砰地一下推开门。 她发疯似地奔到2号房间,砰地一下推开门。一屋的 人都猛然回过头来。她也不管这是些什么人, 人都猛然回过头来。她也不管这是些什么人,便用力拨开 人群,挤到病床前,抖着双手揭起了盖在妈妈头上的白巾。 人群,挤到病床前,抖着双手揭起了盖在妈妈头上的白巾。 这就是妈妈──已经分别了九年的妈妈! ──已经分别了九年的妈妈 啊!这就是妈妈──已经分别了九年的妈妈! 啊! 这就是妈妈──现在永远分别了的妈妈! ──现在永远分别了的妈妈 这就是妈妈──现在永远分别了的妈妈! 她的瘦削,青紫的脸裹在花白的头发里, 她的瘦削,青紫的脸裹在花白的头发里,额上深深的 皱纹中隐映着一条条伤疤, 皱纹中隐映着一条条伤疤,而眼睛却还一动不动地安然半 睁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睁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妈妈!妈妈!妈妈……” 她用一阵撕裂肺腑的叫 “妈妈!妈妈!妈妈 呼唤着那久巳没有呼唤的称呼: 妈妈!你看看吧, 喊,呼唤着那久巳没有呼唤的称呼:“妈妈!你看看吧, 看看吧,我回来了──妈妈……” ──妈妈 看看吧,我回来了──妈妈 她猛烈地摇撼着妈妈的肩膀,可是, 她猛烈地摇撼着妈妈的肩膀,可是,再也没有任何回 答。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第七章八十年代文学概述第一节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一):政治环境——思想上自由解放,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发生变化。
(二):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的确立-文学价值的重新确立。
(三):外来影响——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四):作家因素——作家的构成和创作意识。
1:八十年代作家构成。
(1):复出作家(归来派作家)(2):知青作家(和知青文学区分)。
(3):中年作家。
(4):从性别角度看,可以分出一个特定的群体“女性作家”。
(5):新派作家。
有莫言、刘索拉、徐星、马原、余华、苏童、叶兆言、方方等。
2:八十年代作家意识。
(1):时代、历史的忧患意识。
(2):创新意识(现代意识)第二节80年代文学意识和文学创作(一):八十年代文学意识80年代文学环境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民族民主国家。
这样的文学环境造就了新的文学意识——现代性文学意识,即在现代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思想意识,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现代性意识很复杂,包括:启蒙意识(五四文学),民族国家意识(左翼、解放区文学),现代主义意识(海派)等。
在中国现代,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现代意识表现为两种,17年和文革可以看作是民族国家意识的极端发展。
八十年代现代性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1:启蒙意识2:现代意识(二):80年代文学创作80年代文学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85年为界,之前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当集中的关注点;之后,文学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小说创作,85年之前在创作手法上主要表现为现实主义,主题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
先后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
它们有相同的思想基点——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前者破,后者立。
以伤痕、反思为发端,引起了作家们在启蒙主义精神指引下,对文革以及文革前的历史作全面反思。
继伤痕、反思文学之后出现的“知青文学”也属于这一类型的创作。
85年之后,小说开始转向自身现代性的实验,先后有寻根文学、现代派实验、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出现。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概述
中国八十年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时期,它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峰之一、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文化形态的变迁。
在这种背景下,八十年代文学在中国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和思想。
八十年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自主性和个体意识的强烈。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对于自由和个人独立思考的追求成为了当时文学界的主流。
作家们开始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不再受到政治压力的限制。
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真实、生动和直观,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八十年代文学还以批判性思维和反思为特点。
在中国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变革中,人们开始对过去的错误和黑暗进行深度反思,并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批判和剖析。
这些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以及人类的悲剧和痛苦。
它们关注社会的边缘群体和底层人民的命运,强调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八十年代文学还在探索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方面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形式的多样化,为作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方式。
他们注重形式的独特性和突破性,通过使用多样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给读者以不同的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
在八十年代文学中,有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
例如,北岛的诗集《蓝色诗选》和余华的小说《活着》都象征着八十年代文学的独特风格和影响力。
北岛的诗歌以简洁、直接的表达方式,深入人心地传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余华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角度和生动的描写,揭示了人在苦难中的尊严和力量。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六编八十年代文学
□第三編1978年—1989年第十章八十年代文學思潮一理论思潮的阵歇性波动80年代的文学思潮大致以1985年为界,前期以高度政治化的“思想解放”为主,后期逐渐走向反文化性的文化热。
(一)“思想解放”与“拨乱反正”1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1980年“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明确提出,对新时期文艺复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实主义的争论:围绕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诸方面问题而展开,并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而逐步深入。
(二)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特征1文学取得了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文学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潮。
2文学领域内,从题材、主旨到手法、方法、风格都开始了全方位的向旧有格局的告别。
3自觉地、大规模地把西方20世纪以来各种现代文学、思潮作为革新文艺的主要参照。
4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是此期规模最大、对文学产生广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激荡。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思潮特征:1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文学要求回到自身的呼声日渐普遍和高涨,文学在表现时代时如何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是作家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表现在创作与文艺理论观念上。
2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表现生活”已完全代替了“反映生活”,艺术观念发生整体位移,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愈加鲜明,文学从观念到创作开始了全方位突破。
影响较大的争鸣:1方法年是指1985年和1986年,又被称为“观念年”。
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
从1984年开始,经过1985年一年的发展,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大规模介绍进来,同时被批评家迅速运用到对新时期文学乃至过去文学的研究实践中。
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化分析等,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所谓“三论”的引入和运用最为普遍,代表性论文有林兴宅的《论阿Q的性格系统》、刘再复的《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等。
八十年代文学特征概述
“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王尧如果把“重返八十年代” 视为近几年来的一个文化事件也许不会有什么争议。
在知识界少有较大规模“集体行为”的情形下,2006年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甘阳主编的新版《八十年代文化意识》出版,给原本进行中的“重返八十年代”工作推波助澜,一时呼声鹊起、应者云集,蔚为思潮。
但在短促爆发后又很快趋于平静,此情形和九十年代以后的一些讨论、思潮和事件一样。
这个时代已经长久没有那种相对耐心持久、饱满结实的思想收获期。
在“重返八十年代”的浪潮逐渐回落时,我们在学理和问题的层面上讨论“八十年代”以及重返“八十年代”也许更有意义。
在有了“思想解放运动”、“新启蒙”,“文化热”、“方法论热”和“小说革命”以后,“八十年代”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
因此,无论是八十年代行进中的及时评论,抑或八十年代之后的不断阐释(种种阐释不能都视为“重返”),关于八十年代的论述始终是当代文学界一个持续的话题。
在八十年代,文学、哲学、美学以及史学发挥了“先锋”的作用,这也是当年的一大特色。
九十年代以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已经迅速发展,但有明确“重返八十年代”意识的还是以人文学者居多,其中,文学研究界的重返已有不少系统的成果问世。
我们还注意到,在九十年代末期,不少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开始“重返八十年代”。
1999年岁末,韩少功的一篇谈话录《反思八十年代》触及到的一些话题也是近两年来文学研究界“重返八十年代”讨论到的关键问题,不少作家都不同程度对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有所反思。
相对于许多学科在“重返”中的缺席,文学界的写作者和研究者表现得更为活跃,“重返八十年代文学”事实上是重返八十年代这个事件中的主要部分。
“重返八十年代”这一巨大的任务显然不是文学界能够独立完成的,但文学的敏锐,恰恰又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八十年代”之所以成为我们思想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并不只是在当代文学史论述中它已经成为一个“断代”,不只是在“八十年代”发生过程中我们对“八十年代”的解释便已存在分歧,甚至也不只是因为新的知识谱系为我们阐释“八十年代”提供了新的可能,重要的是“八十年代”所包涵的问题是与之前的历史和和之后的现实相关联,这些问题生在八十年代,却有“前世”和“今生”。
八十年代中国文学
3 、整个民族历史意识的觉醒,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历 史主义的世界观结合起来——没有历史反思文学就没有后来的 文化的反思; 4、带来了新时期叙事的最初的变动。
第四节
八十年代初期的朦胧诗
一、关于“朦胧诗” 主要是指北岛、舒婷、顾城、梁小斌、江河、芒克、 食指、王小妮等一批八十年代初期青年诗人的诗。 “朦胧诗”作为一股创作思潮,开始于1978年底北 京的一个民间诗刊《今天》。一批诗人聚集在此创作诗 歌,表现出与十七年文学完全不同的创作风貌。诗歌表 达了诗人对前景的迷茫和困惑,因受政治影响,诗人不 能将自己的心情袒露出来,只能用一种不确定的隐喻与 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80年代初,文学界在这些诗的晦涩难懂的问题上展 开讨论,所以这一诗潮被称作“朦胧诗”。
3、反思人民公仆的异化。
王蒙《蝴蝶》、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运用意识 流手法,借助于电影蒙太奇手法,利用时空割裂、时空交错, 按人的心理意识的流动来组织故事,通过全知叙事与主人公内 心独白的结合,对人民公仆异化为人民的主人进行沉痛的审视。
四、意义
1 、文学回到“人的文学”,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思想, 理性的叙事;
2、反省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A.鲁彦周《天云山传奇》——主人公罗群。表达知识分子的历史良知与九 死不悔地追求真理的品格。以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为主角,构成两种 知识分子的对立状态,一边是正义的化身,另一边是失却尊严的奴颜婢膝的 代表,形成对立冲突。以历史悲剧中的“君子”遭难来反省历史的倒转现象。 B.冯骥才《啊》——主人公吴仲义在历史中对自身的反省。政治恐惧症, 在政治挤压下的人格丧失,自我失却,主体的自行消解,失却了中国知识分 子的文化批判力量。
二、“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1、“三个崛起”——关于“朦胧诗”的讨论
80年代文学总论
80年代文学总论相对于之前的70年代文学,80年代则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新时期的文学也有一些新的特点,在反省和躁动中继续着自己的旅程。
当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时期大概就是80年代了吧,之前的30年现在都不多提了,90年代则有些乏善可陈陷入衰落,80年代大概是目前当代文学界所共同怀念的那个“黄金时代”了。
不过对于大陆当代的通俗小说来说,90年代中后期才是它刚刚开始迈开步伐的时候,由于国内的特殊状况,这一类别在现当代的发展经受了几次中断,每次都要重头开始发展,这或许是其难以继续前行的原因——没有历史包袱并不意味着能够轻装前进,更多时候意味着在创作和阅读上没有足够的资源凭依,意味着更多地被产业制度所控制。
|新时期文学(制度和活动)周扬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所作的报告,将文革之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这被看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另一次重大转折。
文革中被毁坏的当代文学体制得到修复和重建,而其第一项工作就是给在文革和十七年文学中遭到批判的作品和作者正名,这杯称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而在文学观上,也提出了“文艺民主”的观点,将口号更改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而最高的标准则是四项基本原则。
这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期盼,要求汲取五四时期那种多元共生和精神解放的资源(行吧,反正通俗小说不在“多元共生”的内部),建立一个自由宽容的新时期文学环境。
不过对于文学复兴的想象,一开始就包含了两条道路的分歧,有的人认为转折意味着复归文革之前十七年文学的主流状况,坚持毛所开启的人民(工农兵)文学道路,而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转折意味着复活十七年文学中被压抑的非主流文学,建立和五四时期启蒙文学的关联。
这种内部的分歧造成的则是,50-70年代确立的主流文学已经失去它的绝对地位,一体化的文学格局已经开始解体了。
80年代依然有一些批判运动,但是这些批判活动大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没有形成十七年那样的规模。
而在80年代,文学奖励制度才开始奖励起来,诞生了一些奖项。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概述29页PPT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概述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学概括
二、“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资源
• “五四”启蒙。 • 在80年代,人道主义、主体性等,成为80年代“新启蒙”思潮的主 要“武器”,是进行现实批判、推动文学观念更新的最主要的“话语 资源” • 人道主义思潮首先表现在“伤痕文学”的创作及评论上。 • 在人道主义论争中,“异化”是其中最为敏感,也带来“麻烦”的问 题。
• 小说方面: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 • 诗歌:”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和”朦胧诗 “. • 戏剧主要是与“文革”有关的“社会问题剧”。 • 文学承担的是政治预言与动员任务,扮演触及思 想理论和文学“禁区”的先驱者的角色。 • 作家、知识分子在“0年代中期,旨在离开“十七年”的话题范围和写作模式的“革新” 能量。 • 小说主要表现为“寻根文学”和“现代派文学”。 • 诗歌主要是“第三代”诗人。 • 80年代中后期,“回到文学自身”和“文学自觉”。 • “日常生活”的“世俗”关注进入作家的视野,“新写实”小说,“ 先锋派”诗歌。 • 最终导致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纯文学”的边缘化。
三、文学历史的“重写”
• 对文学历史的“改写”、“重写”,是文学“转折”实现的条件之一 。 • 以新的历史图景取代原有的居主流地位的历史描述,为“新时期文学 ”提供历史依据,也提供建构“新时期文学”的思想艺术资源。 • 50年代,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幅进化、上升的图景。 • 新时期,“五四”的辉煌到“当代”的低谷,与新时期的“复兴”, 启蒙主义、现代化成为取代阶级论的标准。 • 80年代中后期,表现为“新文学整体观”、“20世纪中国文学”“ 现代派文学”
四、文学诸样式的概况
• 诗歌:“朦胧诗”——诗歌边缘化 • 小说:小说叙事中“虚构”的权利得到了承认,中篇小说的数量猛增 。 • 戏剧:一是对戏剧“功能”的再认识,二是“戏剧观”和艺术方法的 多样化 • 散文:摆脱矫情和模式化,但是却存在着“窄化” • 80年代文学中,沉重、紧张是一种可以经常在作品中遭遇的基调。 • 探索、创新的强烈意识,也是80年代文学的另一特征。 • 持续的超越、创新的压力,给80年代文学带来“潮流化”的特征。
80年代诗歌概述与(代表作选讲不完整版)
• 1955年因“胡风集团”事件遭难的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
卓、冀汸、鲁藜、彭燕郊等。 • 因其它政治原因从诗坛消失的诗人:蔡其矫、“九叶诗人”辛 笛、陈敬容等。
三、归来诗人的诗歌的共同特征
•(一)个人心理情绪的坦露
艾青《鱼化石》:那条鱼,由于突然的灾难,也许是
地震,也许是火山爆发,变成了化石。
• 舒婷《双桅船》中的“船”和“岸” 是两个核心意象,船”
是抒情主体,“岸”是抒情对象,以岸和船的相依相离比喻那种 既不怕“天涯海角”,也不贪恋“朝朝夕夕”的理解与默契……
• ——(1)全诗“写意”,通过意象表达“朦胧”的情感;
•
(2)着重于表现诗人曲折、复杂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是 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 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 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
重,时而又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
• 《致橡树》采用木棉树的独白口吻与橡树
对话,饱含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这两个意象, 超出了爱情本身。
• (二)打破了线性因果或直抒的方式
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游动来结构作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
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单向状态,多用心灵独白和倾诉的视角。
舒婷《双桅船》的抒情方式:
• 沉思中的执著或顾忌或惶惑:粱南《我不怨恨》—
—马蹄踏倒鲜花,/鲜花,/依然抱着马蹄狂吻;/就像我被抛 弃,/却始终爱着抛弃我的人。——诗人的心态?
四、归来诗人的代表诗歌
艾青《鱼化石》《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曾卓《悬崖边的树》
公刘《沉思》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等。朦胧诗孕育于 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
八十年代文学概况
“谁让你逃出剑匣,谁让你割伤我的好 友的手指?血从他手上流出,也从我的心 头流出,就在同时。 请原谅!可锋利不是过失。伤口会愈合, 友谊会保持。雨后的阳光将照见大地更美 了:拥抱着一对战士。”
新时期文学评奖制度
对文学的意识形态召唤,实现其文化领导 权。
四、文学史“重写”
对文学史的两种描述及其依据 80年代文学史“重写”内容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docx
二、作家队伍
1、归来作家 2、知青作家 3、新锐作家
三、80年代文学发展历程
1985年前,文学与社会、政治思潮的变动 同步。对以文革为代表的极左政治进行了 控诉和反思,同时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改 革”给予热切呼唤,这都表明文学充分发 挥了它的社会功能。 1985年后,文学清理了身上过多的社会政 治负累,回归本体,“回到文学自身”。 从文化层面,从叙事话语层面,关注文学 的内在发展,文学逐渐获得了艺术自觉。
第16、17章
八十年代文学概况
80年代文学概况
一、政治环境 二、作家队伍 三、发展历程 四、文学史“重写”
一、政治环境
1、比较开放、宽松
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不要对文艺横加干涉”; 1980年《人民日报》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周扬与邓小平
邓小平祝辞:“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
80年代政治对文学的批评(批判)事件
1979年前后对小说《飞天》、电影文学剧本 《在社会的档案里》、话剧《假如我是真的》的 批判 1981年对电影文学剧本《苦恋》(后改编为电 影《太阳与人》)的批判 1983年,对周扬等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批判 1983-1984年,开展清除精神污染,对资产阶级 自由化的(1930.11.20—) 河南信阳人,部队作家。 十七年时期写过小说 《山间铃响马帮来》, 新时期写过话剧《曙光》, 电影文学剧本《苦恋》 引起争议和批评。
80年代文学概述
• 新写实小说
• 强调“原生态”的还原;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 灰暗与无奈;提倡“退出小说” “零度介入” • 刘震云《一地鸡毛》《官场》 •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 方方 《风景》《桃花灿烂》等
《受戒》《大淖记事》 《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 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 《蒲桥集》《塔上随笔》 《晚翠文谈》《汪曾祺自选集》
•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1979年2月 《人民文学》)——反思文学起步 •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李顺大造 屋》古华《芙蓉镇》张弦《被爱情遗忘的 角落》路遥《人生》张抗抗《北极光》王 蒙《布礼》张贤亮《灵与肉》《男人的一 半是女人》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李存 葆《高山下的花环》 等
• 从文化角度思考人、发现人
• “归来者”诗群
• 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能自觉 地在创作中贯穿现实主义精神
干预生活诗群
• 程度不同地怀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也程度不同地具有超越传统观念、独立思 考生活、自我判断现实的精神
• 女性诗人群 • 翟永明《女人》等 在唯欲的自我宣泄中显 示着焦躁 • 张烨 《时人之恋》等 在纯情的自我拷问中 表达着迷惘
汪 曾 祺 与 当 代 文 体
• 《受戒》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 期,获1980年度“《北京文学》奖”。 • 顺其自然的闲话文体表面 上看来不象小说 笔法,却尽到了小说叙事话语的功能。正 是这种随意 漫谈,自然地营造了小说的虚 构世界。
• 《受戒》是汪曾祺最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从纯粹文学的意义上来看,新时期文学所 迸发出来的汹涌澎湃、铺天盖地的文学大 潮,新时期文学所生发出来的持续不断的 语言反省,都源自那‘四十三年前的一个 梦’,都源自那一次文学的‘受戒’。”
80年代文学概述
一过程:80年代前期1976年底“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文学并未在较大的范围里实现从“文革文学”的转变。
写作者的文学观念、取材和艺术方法,仍是“文革文学”的沿袭。
出现对于“文革”模式的明显脱离,是从1979年开始。
因此,不少批评家在谈到“新时期”文学的开端时,并不以“文革”结束作为界限。
(注:如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指出,他们把“当代文学思潮史”的下限划在1979年,而不是划在“粉碎‘四人帮’的1976年”,原因是1979年以前,“文艺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禁锢”;“文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文艺创作有了新的突破”,是在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
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成为文艺史上转折的里程碑”。
《中国当代文学思想史》第8-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当然,在此之前,已有一些作品预示了这种“转变”的发生。
如发表于1977年11月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刘心武)和发表于1978年8月的短篇《伤痕》(卢新华)(注:分别刊载于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和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上海)。
)。
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
以1985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
80年代前期,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当集中的关注点。
刚刚过去的“文革”,在当时被广泛看作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肆虐”。
因此,挣脱“文化专制”的枷锁,更新全民族观念的“文化启蒙”(“新启蒙”),是思想文化的“主潮”。
与此相关,文学是对于“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呼唤。
在这几年间,文学主题可以说都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是亲历者对“历史灾难”所提供的“证言”,以及对于“历史责任”(“谁之罪”)所作的思考和探究。
在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潮流;诗歌创作的主要构成,则是“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和青年诗人的“朦胧诗”创作;戏剧,特别是话剧也大多是与“文革”有关的“社会问题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