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值管理相关实务

一、概念:

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所谓市值管理是指:公司建立一种长效组织机制,效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并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交互传导,维持各关联方之间关系的相对动态平衡。

二、背景: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变革,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标志替全流通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全新的制度环境中,所有上市公司都将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管理市值,如何有效激励管理层。

市值管理是公司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的深刻转型,这个转型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从利润最大化向企业价值最大化过渡。在成熟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里,企业价值最大化(即市值最大化)已经成为公司经营的最高目标和体现经营绩效的综合性指标。传统的“利润最大化”成为一个追求市值最大化的过渡性指标。这种经营目标的转型.将引发经营思维、经营内容、公司治理、业绩考核、管理层激励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在股权分置情况下,当非流通股价格无法以流通价衡量时。非流通股股东倾向于以净资产最大化而非市值最大化为目标。国有上市公司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考虑,更是普遍选择了将净资产作为国有企业考核体系的核心因素。

股改完成后,国有股获得流通并体现出市场价格。股东价值取向逐渐趋于一致,企业价值的考核方式也在适时进行调整。现在将市值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考核,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管理层关心公司市值变化,致力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继股权激励后,国贤委提出市值考核并不是偶然的,本质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双轮驱动管理层努力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三、影响因素

《市值管理》一书率先对我国上市公司市值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发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八大因素:交易市场、行业、经营业绩、投资者关系、品牌溢价、法人治理、资本结构和公司重组,以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影响,并通过提高公司的未来净现金流和降低公司的风险预期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本书建立了公司市值的决定函数模型,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本书还从更宏观的视角考察了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值的影响: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美欧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以及最近我国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这都有力地佐证了宏观因素的重要性,从而使本书对市值的研究更加全面化和系统性。作者还引用国内外知名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并增加了相关专业名词的解释,理论和实务的结合促进了本书的阅读乐趣。

四、市值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市值管理观念

主流观点认为公司市值是虚拟价,一直以来市值不如资产和利税指标实在。现实来看, 这种观点很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事实上,实力评估、经理层绩效考核、收购与反收购能力比较、融资成本高低、投资者财富以及一国资本市场, 无不与市值息息相关。对上乃至经济实力的衡量市公司而言, 在股东或持股管理层有股权套现、融资需要及以股票支付并购对价的时候, 在公司面临敌意收购、公司价值被扭曲的时候, 都迫切地需要实现价值的阶段性放大, 市值管理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一种生存方式和成长机制。

(二)成立市值管理的专职机构

建立起市值管理的常态机制,公司市值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包括公司战略、领导、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公司核心竞争力创造的动态过程。市值管理涉及公司经营管理的环节, 工作内

容杂, 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我国绝大多多数上市公司没有专门的市值管理部门, 与资本市场对接的任务大都由董秘承担。由于缺乏组织效, 效率低下, 董秘不堪重负, 难以将公司的价值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投资者, 使公司股票市值偏离内在价值。建立系统的市值管理组织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而言极为迫切。市值管理组织机制涉及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工作内容体系、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应急反应机制以及人力资源体系。一是要就如何有市值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有效利用市值为股东创造财富的活动, 包括融资安排、并购策略、研发投入等进行统一规划。二是制订公司市值管理计划, 对具体工作落实、策略体系等进行合理的安排, 保障市值管理工作稳妥有序地开展。三是要深刻理解市值利用和市值转化的商业机理和操作逻辑, 设计和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特点、行之有效的市值管理策略体系, 常态性地对企业现行做法进行评估检验, 不断修正不利于提升市值的策略。

(三)切实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升股票的管理

溢价管理是企业持续增长的根本, 而管理的根本则取决于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对社会资本的吸纳能力, 影响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战略执行能力, 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清晰透明的治理结构既有利于提高公司内在价值, 又有利于提升公司股票溢价能力。研究证明, 投资者愿意为清晰透明的公司治理支付溢价。

从我国的现实来看, 尽管全流通带来的外部并购压力成为了上市公司改进公司治理的推动力量, 但新制度环境也给上市公司治理带来了新的矛盾。全流通改革解决的主要是同股同权, 还需要对代理关系及其链条进行调整改造, 否则, 上市公司治理原本存在的问题或者会继续存在, 如市场接管机制失灵、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缺陷; 或者会以新的方式表现, 如因股权的逐渐分散化, “一股独大”演变为“内部人控制”。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上市公司对治理结构有“切肤之痛”, 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措施。

目前的关键一是优化股权结构, 通过减持国有股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 形成股权相对分散而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差不大的股权格局。二是明确内部职能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 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的制衡机制。其中, 要特别注意防止董事会被大股东操纵、避免董事会与经理层的, 以强化董事会职能、确保董事的独立性,职务交叉等有效发挥其对公司经理的监督作用, 缓解代理成本。三是要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

(四)科学制定股权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股权激励的正效应,

是充分发挥公司管理者经营管理积极性, 促使其努力实现投资人利益的激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股权激励因为其负效应(如降低经营者大胆创新的意愿; 激励设计的随意性

2005年12月,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发布,2006年10月,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实行, 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全新的政策环境。事实证明, 股权激励确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一把利器。

股权激励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上市公司必须借鉴国外成熟的做法, 从多方面完善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首先, 要确保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决策的独立性, 杜绝高层经理参与或影响薪酬委员会的决策。在国外, 激励方案一般由独立董事, 经股东大会批准, 并通过组成的薪酬委员会提出监事会与董事会及其他机构相互制衡。其次, 要建立一种符合行业、行业发展阶段及受益人个性化需求特点的综合激励方案。要注意股权激励与短期激励(如年薪、奖金)、精神激励的结合, 合理确定股权, 以避免过分依赖激励收益占受益人总收益的比重股票期权而导致经理人产生风险转移欲望和新的道德风险及人为推动股价上涨的动机。再次, 要科学设计股权激励要素。我国现有股权激励主要有以下特点: 激励对象以董事长、经理层为主; 一般按任期期初净资产或股价确定购股价, 不得放弃购股;售股在任期届满方可进行; 对经营者过失行为实施股权限制等等;。这些做法有些不符合国际惯例, 如一旦发出即为持有人完全所有。我国上市公司有必要从激励对象、认股价、售股期限、获股方式、股票权利等方面对股权激励制度进行完善。最后, 为防止公司利用实施股权激励的名义炒作本公司股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