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三级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精选教案范文第一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与背景1.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20世纪中后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世界多极化的趋势?1.2 教学内容:解释多极化的概念:指世界上出现多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具有相对平衡的实力,相互之间形成竞争和合作的格局。

分析多极化出现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衰落、美国的崛起、日本的复苏、中国的兴起等。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国家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和角色,如美国、中国、俄罗斯等。

1.4 作业:第二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推动力2.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2 教学内容:分析经济全球化:解释全球贸易、资本流动、跨国公司等对多极化的推动作用。

探讨政治多极化:讨论国际组织、国际法、外交政策等对多极化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推动力。

角色扮演:模拟国际组织会议,让学生体验多边合作与竞争的过程。

2.4 作业:第三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3.2 教学内容:分析多极化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影响:讨论核武器扩散、地区冲突等问题。

探讨多极化对国际经济的影响:解释贸易保护主义、汇率波动等问题。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和平与经济的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国际冲突和经济问题,如乌克兰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等。

3.4 作业:第四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与机遇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给各国带来了哪些挑战和机遇?4.2 教学内容:分析多极化对国际关系的挑战:讨论权力竞争、意识形态对抗等问题。

探讨多极化对国家发展的机遇:解释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问题。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优秀教学案例
3.结合时事热点,引入新课。例如:“同学们,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这与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何关系呢?”
(二)讲授新知
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详细讲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意识。
2.培养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敏感性,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
3.通过分析我国在国际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国际事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2.问题导向: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了学生持续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历史地图、时间轴、视频资料等,生动展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结合时事热点,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关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例如,通过展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及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例如:“为什么世界会走向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对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何影响?”等。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通用4篇)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通用4篇)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通用4篇)《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晓两级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战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探究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国际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2)以合作学习的“创设情境—目标显示—自学尝试—合作学习—成果汇报—总结评价”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探索各个主要国家对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立场和态度的决策,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弥补了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3)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4)分析欧共体兴起的原因和过程,体会“人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单赢走向共赢”过程中的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分析和艰难历程。

在欧洲国家一体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即是如何化解积怨已久的法德矛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甯玉欢(一)基本信息授课对象:高一课时:1课型:授新课授题目: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课标要求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必须明确的是两极格局仍是主体,多极化趋势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掌握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中国的振兴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解析归纳一手历史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设置情景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欧洲各国在联合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以文字和图片材料为依托,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了解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培养广阔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2)在学习本课后,怎样借鉴日本和欧洲的发展经验,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在于掌握欧共体的成立的过程、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世界格局的重大影响等基本史实。

难点:本课难点在于怎样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的表现。

以及怎样定位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一个发展过程,两极格局仍是时代的主流。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课堂讨论法为主,以PPT和黑板为主要展示手段。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材料的方法,引入新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

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二、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他媒介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目标:1)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过程,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阅读教材法,激发法、思考分析,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科书、教案等。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回顾前课】【导入新课】材料一欧共体总部大厦、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大丰收、日本太阳神塔、不结盟运动会议四张图片材料二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

2024年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2024年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2024年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20世纪后半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掌握多极化趋势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探讨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多极化趋势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多极化趋势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多极化趋势的概念。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多极化趋势的概念、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历史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如美苏争霸、欧共体的成立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实质和影响。

课堂总结:总结多极化趋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强调其对当今世界的启示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材料、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针对多极化趋势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布置与多极化趋势相关的思考题或论文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成果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设计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设计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如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

(2)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包括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

(3)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1)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内涵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有初步的了解。

2、材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数据等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影响,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

4、比较归纳法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情况的比较,归纳总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和规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闻视频或展示一张世界地图,指出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引出课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讲授新课(1)欧共体的形成①介绍欧洲联合的背景,如二战后欧洲的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威胁等。

②讲述欧共体形成的过程,从煤钢共同体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再到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③分析欧共体形成的影响,包括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等。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精选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精选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精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等事件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2)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含义、表现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树立全球观念,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点:1. 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等事件。

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含义、表现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等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含义和表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等事件。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这些事件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4. 课堂讲解:讲解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等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5. 案例分析: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含义、表现和意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内容:1. 欧洲联合的发展: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盟的成立。

2. 日本崛起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3. 不结盟运动的背景、目标和主要成就。

4.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例,深入剖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2. 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多极化趋势中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5 人教课标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5 人教课标版

第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课程标准解读: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掌握以下基本概念:欧共体、不结盟运动;()分析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认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读:本课表述的是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即在美苏“冷战”的国际形势下,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第三世界通过不结盟运动形成一支新的国际政治力量的过程。

通过《课程标准》和《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但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将要求明确为掌握概念、分析原因与影响、认识规律,可操作性更强,便于一线教师明确教学任务。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第八单元课中间的一课,第课《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背景,第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所以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分析课题可以发现本课讲述的一大突破口是多极化的“极”如何理解,二是趋势的“出现”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将本课与课合并,讲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其中侧重加强,淡化出现。

单独上这一课的话,如何将“出现”这一状态讲述清楚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讲述了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三个国家或国家联合(政治力量)的团结与发展。

一是传统强国——西欧:西欧在二战遭到重创后,为摆脱美国控制和重现雄风,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从年代到年代,从舒曼计划到欧共体,他们克服了自身法德两国的历史恩怨,冲破了来自于美国的压力和束缚,终于发展为今天世界上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欧盟,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二是战败国——日本:作为战败国,日本既是战争的责任者同时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如何尽快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日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把本民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依靠了美国的帮助又成功地摆脱了美国的控制,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完成了自身的飞跃。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精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2)掌握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影响;(3)了解欧洲、日本的崛起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历史变迁;(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注;(2)认识多极化趋势对国际秩序的积极影响;(3)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2)德国分裂与柏林墙的建立;(3)冷战政策的实施。

2.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影响(1)美苏冷战的爆发;(2)北约与华约的建立;(3)美苏争霸世界的局面。

3. 欧洲、日本的崛起(1)欧洲一体化进程;(2)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欧日崛起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4.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不结盟运动的背景;(2)不结盟运动的发展;(3)不结盟运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5.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多极化趋势的内涵;(2)多极化趋势的表现;(3)多极化趋势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2)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影响;(3)欧洲、日本的崛起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1)美苏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2)欧洲、日本崛起的过程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4)多极化趋势的内涵及其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引发学生对多极化趋势的关注。

2. 授课:(1)讲述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重点介绍雅尔塔体系、德国分裂和柏林墙的建立;(2)分析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影响,重点讲解冷战政策的实施;(3)介绍欧洲、日本的崛起,重点阐述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讲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重点介绍不结盟运动的背景和发展;(5)阐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其意义,重点讲解多极化趋势的内涵和表现。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精选教案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精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背景;(2)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3)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意义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原因;(3)通过小组讨论,探讨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增强国际视野;(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背景;(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意义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深层次原因;(2)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背景;(2)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3)阐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意义和影响。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2. 结合所学,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多极化趋势;3. 思考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应对策略。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1. 欧洲共同体的发展:(1)了解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背景;(2)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发展历程;(3)分析欧洲共同体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精选教案第一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背景1.1 冷战结束与两极格局的崩溃介绍冷战结束的背景和两极格局的崩溃原因分析两极格局崩溃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1.2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介绍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和崛起过程分析新兴经济体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第二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2.1 美国的相对衰落分析美国相对衰落的原因和表现探讨美国相对衰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2.2 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介绍欧盟的成立和发展过程分析欧盟一体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第三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3.1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探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力量对比变化3.2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介绍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经济发展趋势第四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4.1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探讨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策略4.2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介绍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影响分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挑战和机遇第五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未来发展5.1 主要国家的战略调整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下主要国家的战略调整探讨主要国家战略调整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5.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前景预测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未来发展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秩序的影响第六章:区域合作与多极化6.1 亚洲地区的合作与发展分析亚洲地区合作的历程与现状探讨亚洲地区合作对世界多极化的影响6.2 非洲与中东地区的多极化趋势介绍非洲与中东地区多极化趋势的背景与表现分析非洲与中东地区多极化趋势的影响与挑战第七章:全球性问题与多极化7.1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探讨气候变化对世界多极化的影响分析国际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与挑战7.2 跨国犯罪与网络安全介绍跨国犯罪与网络安全问题对世界多极化的影响探讨国际社会在应对跨国犯罪与网络安全问题上的合作与挑战第八章:文化多样性与多极化8.1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分析文化多样性对世界多极化的影响探讨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8.2 文化交流与碰撞介绍文化交流对世界多极化的影响分析文化碰撞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第九章: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政治参与9.1 非政府组织与公民社会探讨非政府组织与公民社会在多极化趋势下的作用与影响分析非政府组织与公民社会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权力9.2 女性与少数族裔的政治参与介绍女性与少数族裔在多极化趋势下的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女性与少数族裔政治参与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第十章:多极化趋势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0.1 多极化趋势下的全球治理探讨全球治理在多极化趋势下的挑战与改革分析全球治理改革对世界秩序的影响10.2 多极化趋势下的发展与机遇预测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发展前景探讨多极化趋势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区域合作与多极化:亚洲地区的合作与发展,非洲与中东地区的多极化趋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态度、方法、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讲解为主,结合历史事件和实例,阐述多极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2.重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极格局,以及随后多极化趋势的萌发和加强。
3.讨论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政治格局,如中美关系、欧洲一体化进程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多极化现象。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如机遇与挑战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案例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这对高中生的历史观念和视野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我们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多极化概念、掌握多极化发展历程,并培养其分析和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5.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如毛泽东、邓小平等,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增强对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2.强调多极化趋势在全球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小结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1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本节的中心问题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主要应理解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多极化格局关系的理解: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把握住这一点有利于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多极化趋势及发展方向,使学生既能看到局部的、目前的形势,又能看到全局的、长远的发展趋势。

②政治反作用于经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又反过来促进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直至出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其二是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

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

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②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本节的教学设计可以按以下三条线索安排:一条暗线:政治与经济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

高中高三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高中高三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高中高三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教案内容:高中高三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多极化的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3. 掌握世界多极化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世界多极化的概念。

2. 掌握世界多极化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和国际组织标志等图片,引发学生对世界格局变化的思考,并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多极化的概念。

Step 2 课堂讲解(2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世界多极化的定义、特点和原因。

重点介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多极化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Step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讨论世界多极化的原因,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例证。

Step 4 分组报告(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汇总各组的讨论结果。

让学生互相交流,扩大视野。

Step 5 总结(10分钟)通过讨论和汇报,引导学生总结世界多极化的特点和影响,并与历史进程中其他重要的变革做对比。

Step 6 课堂延伸(10分钟)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Step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回顾学生对世界多极化的理解水平。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该地区的多极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小论文。

2. 学生可以组织模拟联合国会议,讨论世界多极化的影响和挑战。

评估方式: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以及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表现进行评估。

2. 学生可以提交相关作业或小论文,作为综合评估的依据。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精选教案第一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背景1.1 冷战的结束与新世界的秩序1.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3 地区冲突与民族主义兴起1.4 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二章:美国的霸权与多极化趋势2.1 美国的全球战略与地缘政治2.2 美国的经济实力与影响力2.3 美国的军事存在与冲突2.4 美国的盟友体系与多边合作第三章:欧盟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3.1 欧洲一体化的历程与成就3.2 欧盟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影响力3.3 欧盟的外交政策与安全战略3.4 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第四章:中国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4.1 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崛起4.2 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地缘战略4.3 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4.4 中国对世界多极化的贡献第五章:俄罗斯的角色与多极化趋势5.1 俄罗斯的历史变迁与地缘政治5.2 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存在5.3 俄罗斯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5.4 俄罗斯对世界多极化的影响第六章:日本与多极化趋势6.1 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6.2 日本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6.3 日本的外交政策与安全战略6.4 日本对世界多极化的贡献与挑战第七章:印度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7.1 印度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崛起7.2 印度的外交政策与地缘战略7.3 印度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7.4 印度对世界多极化的影响与挑战第八章:巴西的角色与多极化趋势8.1 巴西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现代化8.2 巴西的经济实力与地区影响力8.3 巴西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合作8.4 巴西对世界多极化的贡献与挑战第九章:南非的角色与多极化趋势9.1 南非的历史变迁与国家发展9.2 南非的经济实力与地区影响力9.3 南非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合作9.4 南非对世界多极化的贡献与挑战第十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未来发展10.1 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政治格局10.2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化与挑战10.3 跨国关系与国际合作的发展10.4 学生讨论与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讲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历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1.doc

课题: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欧共体、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崛起的情况,理解多极化的概念及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影响。

通过研习史料,逐步形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相结合,突出对史实的分析与归纳方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经济发展对多极化趋势出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发展经济对中国的重要性;认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提出了多极化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多极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和形成了一批成果和共识。

所谓“极”是指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中心或国家集团。

当一个国家的力量遥遥领先, 远远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时, 体系就是单极的。

当两个大国势均力敌, 它们处在高于其他大国的一个力量层次时, 这样的一个结构就是两极结构。

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大国或国家集团力量大致接近时, 体系就呈现出多极化的状态。

关于多极化的理解,有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还有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还有人认为东盟、巴西等也有可能成为一极。

【授新课】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教材各子目标题,回答有哪几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可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欧洲或西欧、日本、发展中国家、中国)(师)介绍发展中国家的含义:课件展示在国际关系领域,发展中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或南方国家。

泛指亚非拉和其他地区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的民族,在独立建国后所形成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总和。

这是二战后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兴力量。

这些国家在地域上多位于南半球,因而也常常被称为“南方国家”。

下面将同学们分成三组,组成上述三个(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放在一起)代表队,分组自主研习教材对应的子目。

然后由各代表展示研习成果并阐述该代表队可能成为其中一极的理由。

高中优秀教案高三历史教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高中优秀教案高三历史教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高三历史教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把握欧洲一体化进程,理解欧洲的走向联合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2.把握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过程,理解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缘由。

3.了解不结盟运动和中国振兴的基本史实,探究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图表、历史资料,加强同学对抽象历史学问的理解。

2.通过小组辩论,引导同学探究历史的本质。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同学熟悉到世界政治经济进展不平衡。

中国要想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需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力进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教学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缘由。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播放欧洲共同体的旗帜)师: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上欧洲共同体的旗帜上共有多少颗星?它们象征着什么?生1:共有12颗星,象征着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

师:12颗星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它有什么寓意?生1:12颗星围成一个圆形,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统一。

生2:1986年,欧洲国家制作这面旗帜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

增加人们对欧洲共同体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师:今日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其中第一个问题就与大屏幕的旗帜有关。

下面我们开头学习相关的学问。

[推动新课]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辩论赛)(多媒体课件播放欧洲一体化进程大事记)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年份欧洲一体化进程1950年"舒曼计划'出台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7~1958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西欧六国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西欧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对外政策1993年建成欧共体内部市场,或称欧洲统一大市场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99年欧盟内部统一货币欧元启动____年欧盟成员国总数达25个10月29日,2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师:从欧洲一体化大事记中可以看出,欧洲一体化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不断增加,而且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进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高三级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1、知识与能力(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晓两级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战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探究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国际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2)以合作学习的“创设情境—目标显示—自学尝试—合作学习—成果汇报—总结评价”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探索各个主要国家对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立场和态度的决策,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弥补了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3)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4)分析欧共体兴起的原因和过程,体会“人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单赢走向共赢”过程中的智慧。

重点: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分析和艰难历程。

在欧洲国家一体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即是如何化解积怨已久的法德矛盾。

而“煤钢联营计划”的提出不仅促进了法德关系的改善,还为西欧国家的联合铺平了道路。

其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与途径引人思考。

日本为谋求大国地位所采取的措施,教材中没有具体涉及,这样就不容易正确认识和评价日本谋求大国地位。

对于本课学习的方法可采用谈话法,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丰富的录像资料,用事实说话,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资料补充,运用典型史料对于重点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解读史料能力,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导入:出示两组图片第一组:(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古巴导弹事件,柏林危机,肯尼迪与赫鲁晓夫角力的漫画)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知识,进一步认识“冷战”对战后两极格局背景下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第二组(欧盟旗帜,日本富士山下飞驰的新干线列车,不结盟运动的标志,中国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对比前一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组图片反映了国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入课题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指出欧共体的出现,日本的经济腾飞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的振兴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就是世界多激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 碧涢老仙 - 碧涢老仙的博客【导入新课2】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欧洲联盟的旗帜)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

大家再数一数上面有多少颗金黄色的星?(12颗)知道为什么有12颗吗?欧洲联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哪?由此导入新课。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欧共体形成的背景:(1)思想源流:欧洲统一思想源远流长。

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

近现代欧洲历众多学者、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丘吉尔等,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类灾难后,欧洲最终丧失了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欧洲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实现一体,才能重新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发挥重要的作用。

于是,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出示材料:材料1: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材料2:“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2)政治安全:两级格局竞争中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的国家实力日益增强,因此对美国持续不断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越加不满。

加之美苏在欧洲的尖锐对峙,使得欧洲的自身安全常处在无法保障的境地。

因此,要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间保证自身的安全,并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各国之间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3)经济发展: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即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才能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

2、欧共体形成的过程:(1)1951年,欧洲六国签署《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备课资料】欧洲煤钢共同体: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欧洲煤钢联营计划”(即“舒曼计划”),建议愿将本国经济中的煤钢部门管理权委托给某一独立机构的国家成立煤钢共同市场。

此后,法、西德、意、比、荷、卢等6个西欧国家开始在此计划基础上进行谈判。

1951 年4 月18 日,在美国的支持下,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 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条约确定共同体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煤钢单一共同市场,取消有关关税限制,对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实行干预。

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宣告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英语: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ECSC)】的建立,正式成立超国家的权力机构——高级机构。

高级机构由九人组成,掌握煤钢共同体的大权,负责协调各成员国的煤钢生产,保证共同体内部的有效竞争。

它拥有共同体内部的生产、投资、价格、原料分配,以至发展或停闭某些企业或某些部门的大权,并掌管共同体同第三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关系。

该机构作出的决定,各成员国必须执行。

此外,欧洲煤钢共同体还设有部长理事会、共同体议会和法院等机构。

舒曼计划及由此产生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西欧国家联合道路上的一次创造性实践,一次质的飞跃,它开始了一体化合作形式的零的突破。

正如美国前驻欧共体大使巴特沃恩在1962年7月为《通向欧洲联盟的道路》一书写的序言中所言:“欧洲煤钢共同体是先驱者。

它开创了主权成员国的统一先例。

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西德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

它带来了作为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

毫无疑问,历史所记住的,不是欧洲煤钢共同体为煤钢工业做了些什么—当然,这可能也是有意义的—而是开辟了通向统一的欧洲目标的道路。

”(2)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备课资料】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又称欧洲共同市场。

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同时成立。

总部都设在布鲁塞尔。

《罗马条约》规定其宗旨是: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

(3)1967年,以上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备课资料】欧洲共同体1965年4月 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

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1991年 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2年2月1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

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 1993 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

宗旨是促进:①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②建立一个单一的对非成员国的商业政策;③最终协调成员国之间的运输系统、农业政策和一般经济政策;④取消私人和政府所采取的限制自由竞争的措施;⑤保证成员国之间劳动力、资本和工商企业家的流动性。

欧共体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12国面积为236.3万平方千米,人口3.46亿。

1992年欧共体12 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68412 亿美元(按当年汇率和价格)。

欧共体是世界上的贸易集团,1992年外贸总额约为 29722 亿美元,其中出口14518.6亿美元,进口15202.7亿美元。

欧共体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关系。

至1993年,已有 157 个国家向欧共体派驻外交使团,欧共体委员会也已在107 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所在地派驻代表团。

欧共体同其中的绝大多数国家缔结了贸易协定、经贸合作协定或其他协定,并与一些地区性组织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

欧共体于1975年 5 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关系。

3、欧共体形成的影响:(1)西欧国家联合成为一个政治集团,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立的作用。

如法国于1964年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跟唔哦正式推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2)西欧国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1)原因:①战后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②美国的扶持,包括减免战争赔款、提供资金和物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等;③国民经济非军事化;④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如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口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