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分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所有以上选项2.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 尊老爱幼B. 勤俭节约C. 个人主义D. 礼义廉耻3.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包括: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 保守国家秘密C. 参加选举和被选举D. 服兵役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 集体主义B. 社会主义荣辱观C. 个人品德D. 社会公德5.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知识产权?A. 著作权B. 商标权C. 发明专利权D. 姓名权6. 我国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A.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B. 有技术、有经验、有创新、有领导力C. 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有担当D. 有思想、有品质、有才能、有贡献7.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是:A. 宪法B. 刑法C. 民法D. 行政法8. 以下哪项是公民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A. 遵守公共秩序B. 保护环境C. 参与公益活动D. 所有以上选项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是: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D. 劳动、教育、科学、文化10.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消费观?A. 奢侈浪费B. 节约资源C. 盲目跟风D. 过度消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体现。
2. 论述我国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 描述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并简述其对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及其对个人修养的指导意义。
2. 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过程,并探讨当前教育目的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
3. 就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提出你的观点和建议。
思修课后习题答案

1.P7-8把握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于大学生的意义一、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的能力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三、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的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P9-11大学生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结语部分P224-225复习)一、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二、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大学生应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原则。
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法制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3.P19理想信念的意义一.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二.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4.P31-33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建议结合P77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以及P11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些内容综合复习)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居于高层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
个人理想居于低层次,并从属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只有自觉地顺应社会理想并以此为基本方向来进行选择和确立,才有可能实现,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二、个人理想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代表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它要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
没有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的积累,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社会理想有赖于个人理想地整合,个人理想又不能脱离社会理想和人类理想。
在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依靠每一个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
大学思修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大学思修选择题题库及答案第一章:世界的基本问题1.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 A. 饮食– B. 住房– C. 生活安全– D. 自由与尊严答案:D2.什么是社会主义?– A. 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制度– B. 封建主义的一种形态– C. 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制度形式– D. 政府独立执政的制度答案:C3.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A. 科技进步– B. 政治发展– C. 经济发展– D. 哲学思考答案:C第二章: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起和发展4.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A. 人民幸福生活– B. 国家富强– C. 个人权利– D. 个人发展答案:A5.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A. 集体所有制– B. 私人所有制– C. 平等和公正– D. 政府控制答案:C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 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导引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A. 勤奋好学– B. 独立自主–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答案:D9.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A. 政治– B. 经济– C. 社会– D. 自然科学答案:A、B、C、D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 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尊重个人权利– C. 推行市场经济– D. 强化政府控制答案:A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力量是什么?–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党的群众路线– C. 人民群众– D. 精英领袖答案:C以上题目供参考,不同版本可能会有差异,仅供学习使用。
思修五六章考试题及答案

思修五六章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B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A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A. 爱国B. 敬业C. 诚信D. 法治答案:D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爱国答案:D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诚信答案:D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社会主义荣辱观答案:D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A. 团结统一B. 爱好和平C. 勤劳勇敢D. 改革创新答案:D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A. 与时俱进B. 开拓进取C. 求真务实D. 团结统一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包括()。
思修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思修第四章习题含答案F o r p e s o n a u s e o n y s t u d y a n d r e s a r c h;n o t f r m e r c a u s e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得核心就是()A.爱人B.仁C.义D.德2.社会主义道德得核心就是()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共产主义D.社会公德3.社会主义道德得原则就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共产主义4.下列哪个层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得先进性()A.先人后己,先集体后个人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D.为人民服务5.现阶段我国得主要道德类型与对全体公民得共同要求就是( )A.人民群众道德B.社会主义道德C.共产主义道德D.资本主义6.道德就是由一定得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得( )A.政治措施B.历史传统C.上层建筑D.习惯势力7.人民就是一个历史范畴,就是对历史发展起( )得阶级、阶层与集团得总称。
A.阻碍作用B.消极作用C.推动作用D.辅助作用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决议形式。
肯定了为人民服务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得核心得会议就是( )A.十五大B.第十四届六中全会C.十三大D.第十三届五中全会9.道德得核心问题就是( )得问题。
A.人B.物C.自然D.法律10.为人民服务包含着得高层次得社会主义道德就是( )A.奉公守法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先人后己11.集体主义中得集体得本质意义表现为以( )为核心得利益集团。
A.中产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多数群众1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得主要价值取向就是( )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利益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13.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得关系得实质就是调整( )A.政治关系B.利益关系C.思想关系D.社会关系14.社会主义社会确立得价值目标就是( )A.国家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本位D.民族本位15.集体就是公共得自我,就是由全体个人结合而成得( )A.实体人格B.虚拟人格C.个体人格D.公共人格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得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人们观念得变化,冲突集中表现为( )A.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B.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D.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17.社会道德规范就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与发展所必须遵守得( )A.社会共同原则B.法律准则C.行为规范D.必须得礼仪18.“五爱”作为道德基本要求就是社会道德体系中( )得行为准则,就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得最基本得要求。
思修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2.“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属于社会公德主要内容中的()A.爱护公物的要求B.文明礼貌的要求C.助人为乐的要求D.保护环境的要求3.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
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
这是社会生活中()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业道德的要求C.家庭美德的要求D.环境道德的要求4.乘坐车船飞机的人应当做“文明乘客”,到影剧院看电影看演出的人应当做“文明观众”,在图书馆读书读报的人应当做“文明读者”。
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A.行政法规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社会公德5.“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6.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
这是属于()。
A.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B.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C. 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D. 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7.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
这是社会公德中()A. 遵纪守法的要求 B. 保护环境的要求C. 诚实守信的要求D. 文明礼貌的要求8.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D6.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敬业C. 诚信D. 友善答案:B8.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B10.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AB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CD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B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思修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习题及答案1、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答:(1)要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努力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首先,要确立独立生活意识;其次,要虚心求教、细心体察;最后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变化,所以大学生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还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首先要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其次,要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再次,要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最后,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1、大学生为什么要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崇高信念?答:因为能给我们方向、目标,给我们前进的力量。
具体:(1)远大理想、崇高信念信念能为我们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人生导向。
(2)远大理想、崇高信念信念能为我们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
(3)远大理想、崇高信念信念能为我们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人格完善。
2、大学生应该有怎么样的理想?答: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统一起来,使个人理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化为现实。
3、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应该怎么样对待并处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答: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论答。
但是人生理想的追求中,无非就是如何面对逆境和顺境的问题。
逆境和顺境,本不是绝对的,同一境况,既可以是逆境,也可以是顺境,关键在于身处其中的人。
思修学习手册参考答案4-8章-修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思考与练习第四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C2.ACDE3.C4.D5.C二、简答题1、什么是道德?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道德?答: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答: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主要表现为:(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能动作用。
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要自觉学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继承传统美德中精华的部分、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部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要学习借鉴前人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在实践中不断将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3、什么是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答: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表现为:(1)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2)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大学思修试题及答案

大学思修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方面?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2.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什么?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荣辱观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权威性C. 法律的普遍性D. 法律的公正性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 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D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哪些权利和自由是不可剥夺的?A. 言论自由B. 出版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以上都是答案:D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C.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D. 拥有个人财产答案:D8.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哪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A. 劳动权B. 休息权C. 受教育权D. 以上都是答案:D9.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什么?A. 集体主义B. 个人主义C. 利己主义D. 利他主义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财产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出版自由C. 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答案:ABCD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内容?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D.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ABD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A. 按劳分配为主体B.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按需分配D. 按资分配答案:AB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哪些?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 依法纳税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荣辱观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思修》各章复习重点和课后思考题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章复习重点和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基本概念1.理想 p17 (14)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 P18(15)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3.共同理想 p124(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基本原理要点1.理想的类型 p18(15)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p19~p21(16-17)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基本概念1.爱国主义 p34(28)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民族精神p42(35)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3.时代精神 p45(37)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基本原理要点1.新时期爱国的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p38~p47(32-40)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p41~p42(34-35)人有地域和信仰的差别,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思修第五章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重要知识点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3.社会主义道德是崭新类型的道德4.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5.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6.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7.公共社会中的道德规范8.网络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9.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10.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1.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12.锤炼个人品德13.道德修养重在践行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自古以来,人们在探讨道德起源并提出了种种见解和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是()。
A.天意神启论B.先天人神论C.情感欲望论D.生产方式论2.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实践B.自我意识C.社会关系D.劳动3.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B.自我意识C.生产方式D.生产力4.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人的自我意识B.人类语言C.思维能力D.判断能力5.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的特殊调节方式。
A.社会经济关系B.社会利益关系C.社会政治形态D.社会意识形态6.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反映()的特殊意识形态。
A.社会政治关系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文化关系D.社会舆论关系7.道德是一种以指导人的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的正确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
A.知行合一的B.主客观一致的C.实践认识和谐的D.现实未来发展的8.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之一。
在中华传统道德的诸多论辩中,其核心和本质的论辩是()。
A.义利之辨B.理欲之辨C.公私之辨D.生死之辩9.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态度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B.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C. 必须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道德予以否定D. 要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出发,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完整word版)思修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1.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耍求的变化.生活坏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树工自立口强自信自律的生活盘识提高明辨是卄: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人胆实跌枳累生涵经验〉2.更新学习理念•(门主、全If 创新.介作.终片学习I?念)3.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垂本内容.体足人才素质的垂础.美是人才济质的综介体现)二、如何理解思想道得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1.Mii!徳董质和法律累頃是人的基本累贞.体现右人们协调各种X系.处理各种何题时所衣现出的是II善恶判断的能力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定政治武养.逍徳品恪和法律恿识的综介体.决定昔人m在口就生活中的行动「I的和方向.2•爻好的思想逍徳滦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眠耍保障和星砒•3•便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得实施疔为.一发维护乞种iE当的权益.峻厅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梢神.具勺巫要怠义。
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员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tth2.协调推进“皿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桁神动力;3•引#大学生进恃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四、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1、•要竄义:“助于、耳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徳和做人的逬理.选择正确的戒才Z路:仃助于半代大学生戏常丰富的思想逍竜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逍徳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垂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iE“徳”与“才•’的位ZL做到徳才荻备.全面发展,2、基本方法:学好科学理论:拿握基本知识:注啦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
一、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就义.1.理想侑念指引奋斗目标.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电.因此.仔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特以什么样的期卑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舉造和成就自身・只有树立起崇高的歼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巫契的人生课题:2.理想侑念提供HT进动力•大学时期・何学们fflmigifri临杆•系列人生课題・这兰何題的解决・都需耍",个总的腹则和口标・这需耍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大一思修试题及答案

大一思修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以下哪个地区诞生的?A. 非洲B. 亚洲C. 欧洲D. 美洲答案:A. 非洲2. 以下哪个是佛教的经典著作?A. 《论语》B. 《道德经》C. 《金刚经》D. 《圣经》答案:C. 《金刚经》3. 下列哪个国家的宗教信仰以伊斯兰教为主?A. 印度B. 日本C. 孟加拉国D. 泰国答案:C. 孟加拉国4. 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笛卡尔C. 孟子D. 庄子答案:B. 笛卡尔5.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道C. 爱D. 知答案:A. 仁二、简答题1. 解释“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的关系。
自由意志是指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
命运是指人类在生活中所面临的一系列事情和结果,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
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没有完全的对立关系。
尽管命运可能会对人类的选择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自由意志做出自己的选择。
2. 请谈谈你对宗教的理解和看法。
宗教是人类对于生命意义、宇宙起源、道德价值等方面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它是一种信仰体系,伴随着一定的仪式、教义和规范。
个人对宗教的理解和看法可能因个人的背景和经历而有所不同。
宗教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给人们带来信仰和安慰,也能够提供道德准则和生活指导。
然而,宗教也可能导致一些争议和冲突,因为不同宗教之间的价值观和信仰方式存在差异。
3. 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
佛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四圣谛”和“八正道”。
四圣谛包括苦谛(生活中的痛苦和苦难)、集谛(痛苦的起因)、灭谛(如何摆脱痛苦的方法)和道谛(达到解脱的道路)。
八正道包括正确的理解、正确的意念、正确的言论、正确的行为、正确的生计、正确的努力、正确的念和正确的定。
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包括冥想、诵经、念佛和正念等。
通过冥想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觉醒;诵经和念佛有助于修养心性和培养感恩之心;正念则是要时刻保持觉知,不被杂念困扰。
大一思修选择题和答案

思想部分(第一、二、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d )A、理想否定现实B、现实否定理想C、理想与现实无关D、只有行动可以使理想化为现实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
其中,理想是(b )A、人们对现实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3、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
”这里说的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就是指(b )A、人的性格和特征B、人生的目标和理想C、人生的道路和命运D、人生的责任和使命4、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
”他的意思是说(b )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5、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d )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D、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6、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
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d )A、片面性B、政治性C、共同性D、多样性7、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对待和处理这种矛盾的正确态度是(d )A、用理想来否定现实B、用现实来否定理想C、在观念中化现实为理想D、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8、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 b)A、爱国情感B、爱国思想C、爱国行为D、爱国体验9、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b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A、国际组织B、国家C、跨国公司D、经济联盟体10、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
大学思修题库及答案

大学思修题库及答案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它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是唯物论的、辩证的世界观,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其核心观点包括:唯物论观点,即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观点,即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斗争推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即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由哪些方面组成?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
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有:坚决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即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什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其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思修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5 ABCDA 6-10 ABCDD 11-15 CDACC16-20 ACCBA 21-25 DBCCA 26-30 DCCAB二、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答: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有好的命运,必须接受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促成良好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2、答:当今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学生应肩负起自身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第二单元一、选择题1-5 DADBA 6-10 CDDBD 11-15 BCCDA16-20 CDCDA 21-25 DDBDA 26-30AACDB二、参考答案:科学的理想信念在人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①理想信念指导人生的奋斗目标。
②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③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参考答案:青年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
一个人在青年时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对他今后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走向人生光辉的顶点。
3.参考答案: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受波澜、挫折和坎坷。
所以,实现理想也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其中必然会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
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创造出出乎意料的奇迹。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于实现理想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三单元一、选择题1-5 ABAAB 6-10 DABBA 11-15 BBBCC16-20CBCBB 21-25 ABCBC 26-30AABCA二、材料分析题1.参考答案:(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参考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问答题:1、为什么说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2、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3、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4、大学生为什么要及时确立新的目标?怎样才能确立和实现新的目标?5、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意义?6、谈谈你进入大学以来遇到过哪些人际交往问题,又是如何处理的?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成才有何重要意义?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9、大学四年如何塑造自己?10、大学生活的特点是什么?与中学生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11、新的学习理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应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1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3、人的理想确立于( D )。
A、中年B、童年C、老年D、青年4、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B)信念。
A、基本的B、坚定的C、彻底的D、一贯的5、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A )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A、正确认识B、错误认识C、根本认识D、系统了解二、多项选择题1、从内容看,理想包括(B、D )。
A、个人理想B、生活理想C、集体理想D、道德理想E、人类理想2、立志高远的正确含义是(ABC )。
A、立志当高远B、立志要谨慎C、立志做大事D、立志应变化E、立志须躬行3、对于理想的错误认识有(ACDE )。
A、理想理想,有利就想B、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C、没有理想的人一样生活的很开心D、理想是明天的,只要今天过的好就可以了E、凡是理想自然都可以实现4、职业理想包括(BD )。
A、轻松的工作B、承担社会义务C、顺其自然D、发挥才能E、维持生活5、理想、幻想、空想都是(AC )。
A、具有主观能动性的B、有实现的可能性的C、对未来的想象的D、自然形成的E、符合客观规律性的三、问答题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3、如何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4、理想信念在人生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5、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7、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现实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8、在现实社会中如何区别信仰追求与迷信活动?9、谈谈实践在理想实现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0、当代青年应该如何树立远大理想?11、理想的科学涵义及其特点是什么?12、信念的科学涵义?13、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是什么?14、为什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5、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B )A、内心信念B、法律规范C、自觉行为D、传统美德2、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B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A、国际组织B、国家C、跨国公司D、经济联盟体3、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 B )是灵魂。
A、情感B、思想C、行为D、意志4、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该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 C )A、迎接机遇与挑战B、为人民服务C、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D、增强国防观念5、现阶段,爱国主义重要表现在( C )A、抵御外侮B、继承中华传统美德C、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D、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二、多项选择题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ABCD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人民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E、爱社会主义2、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ABD )A、道德要求B、政治原则C、内心信念D、法律规范E、传统美德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BCDE )A、各民主党派B、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C、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E、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4、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BCDE )的总和。
A、意识形态B、价值取向C、思维方式D、道德规范E、精神气质5、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该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CDE )A、迎接机遇与挑战B、为人民服务C、立报国之志D、增建国之才E、践爱国之行三、问答题1、爱国主义基本要求是什么?2、什么是爱国主义?其最基本的内涵是什么?3、中华民族有哪些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大学生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4、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统一的?5、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应如何评价爱国主义传统的价值和意义?6、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7、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要增强国防观念?8、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化爱国之情为爱国之行,走报效祖国之路?9、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大学生怎样培养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1、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12、大学生应当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单项选择题1、人生观的核心是( B )。
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2、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 D )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A、自我与他人B、索取与享受C、劳动与创造D、贡献与索取3、人生目的是指人( B )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为什么发展B、为什么活着C、为什么工作D、为什么努力4、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C )和基本意图。
A、心理问题B、心理矛盾C、心理倾向D、实际行动5、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生活动( B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二、多项选择题1、人生观主要包括(ACE)。
A、人生价值B、人生的生活水平C、人生态度D、人生的文化素质E、人生目的2、人生目的的作用有()。
A、动力作用B、激励作用C、导向作用D、规范作用E、强制作用3、人生目的中较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几种类型有()A、求享乐的人生目的B、权力至上的人生目的C、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D、为人民大众求解放谋幸福的人生目的E、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4、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ACDE)。
A、平等原则B、公平原则C、诚信原则D、宽容原则E、互助原则5、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ABCD)。
A、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D、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E、坚持物质利益至上的原则。
三、问答题1、什么是人生观?它包含哪些内容?2、为什么说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3、为什么要坚持“社会本位”,反对“个人本位”?4、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的关系如何?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6、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大学生如何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8、新的历史时期青年大学生担负何种人生责任?9、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在未来社会里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10、谈谈你对“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人生价值取向的认识。
11、人生目的对于人生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性?12、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是什么?13、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C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社会关系的形成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不同2、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C )。
A、经济基础的形成B、社会舆论的形成C、社会关系的形成D、风俗习惯的形成3、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B )。
A、社会意识B、社会实践C、社会认可D、社会规范4、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D )。
A、传统B、语言C、公有制D、劳动5、下面哪种说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D )。
A、三纲五常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C、女子无才便是德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是道德的功能(ABCDE )。
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E、沟通功能2、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是道德具有()。
A、规范性B、渗透性C、稳定性D、自律性E、阶级性3、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
除一般要求外,还特别要求他们(ABD)。
A、大公无私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C、热爱祖国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E、热爱社会主义4、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包括(ACE)。
A、革命性B、社会性C、科学性D、群众性E、实践性5、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的原因是(CDE)。
A、国家利益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B、集体主义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必然选择C、集体主义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D、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E、集体主义是社会政治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三、问答题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2、道德的科学内涵是什么?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5、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6、对当前社会的道德状况你有何看法?进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何在?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8、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应该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怎样完善自己?9、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品质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10、结合自己实际,谈谈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11、道德的功能是什么?表现为怎样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12、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容是什么?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B )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C )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