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物化1试题A

合集下载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统考高一化学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统考高一化学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统考高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能用于鉴别淀粉、肥皂和蛋白质三种溶液的一种试剂是A.碘水 B. 浓硝酸 C. NaOH溶液 D. MgSO4溶液2.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应选用的试剂是A. 无水氯化钙B. 金属钠C. 无水硫酸铜D. 生石灰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与18O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 B. 16O与182O互为同分异构体2C. 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D. 通过化学变化可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4. 1mol CH2=CH2 先与Cl2 完全加成,再与Cl2 发生取代反应,最后生成六氯代烷。

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l2 物质的量是A. 1molB. 3molC. 4molD. 5mol5.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 乙烷B.乙醇C.甲苯D. 乙烯6. 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A. 把绿豆大的钾投入少量水中B. 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C. 把溴水加入到淀粉KI溶液中D. 氢气和氯气等体积混合后强光照射7.下列装置中,明显有电流产生的是8. 对于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正确的是A. υ(W)=3υ(Z)B. 2υ(X)=3υ(Z)C. 2υ(X)=υ(Y)D. 3υ(W)=2υ(X)9. 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F﹥H2O﹥NH3 B. 水溶性:HCl﹥SO2﹥NH3C. 沸点:乙烷﹥戊烷﹥丁烷D. 酸性:H2SO4﹥H3PO4﹥HClO410.含有非极性键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A. CH4B. CO2C. BeCl2D. N211. 下列关于核糖(CH2OH-CHOH-CHOH-CHOH-CH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 可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C. 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 常温下遇碘变蓝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速率C.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D.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且正确得3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26.(12分)(1)①KMnO 4>MnO 2(2分); ②4∶5(2分) (2)①D (2分); ②Fe 3++e-Fe 2+ (2分)(3)①异丁烷(2分); ②6.5mol (2分) 27.(12分)(1)第3周期第ⅤA 族(2分); (2分)(2) (2分);O =C =O (2分) (3)NH 3+H +NH 4+(2分)(4)C 、N 、O 位于同周期,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2分)N N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28.(12分)(1)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2分);铜片被氧化生成黑色CuO ,溶液中析出CuSO 4固体变浑浊(2分)。

(2)D 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分) (3)C 中品红溶液褪色(2分)(4)试管A 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从B 导管进入试管A 中(2分) (5)从B 管口向A 中大量鼓气(2分) 29.(12分)(1) (2分) (2)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2分)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2分)(3)NaCl +H 2O +NH 3+CO 2NaHCO 3↓+NH 4Cl (2分)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2分)(4)取少量样品,加蒸馏水完全溶解,滴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氯化钠,如果无沉淀生成的则为亚硝酸钠。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查化学A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查化学A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查高一化学A 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Al 27 Cu 64 Zn 65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

你认为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B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C .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 .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 )、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 )、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 )2.2011年3月日本因地震导致了放射性物质泄露事件,放射性元素主要是53号元素131I ,它主要用于核医学通过闪烁照相法检查甲状腺内分泌失调症。

下列有关127 53I 和13153I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27 53I 和131 53I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B .127 53I 和13153I 的中子数分别为127和131 C .127 53I 和131 53I 互为同位素 D .127 53I 和131 53I 是同一种核素3.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D. 发现氧气4.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热反应B.营养物质在人体内被氧化供能C.Ba (OH )2 ·8H 2O 与NH 4Cl 晶体混合搅拌D.以肼为燃料发射火箭 5.CH 3CH 2CH 2CH 3与 之间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 .同分异构体B .同系物C .同素异形体D .同种物质 6.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天然气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石油的产量D.煤的产量 7.已知某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4,则不可能...推测出该原子:A .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 .核内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对应元素的原子序数CH 3-CH -CH 3 CH 3︱8.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A.把绿豆大小的钾投入少量水中 B.把一小片打磨过的铝片放入少量冷水中C.向KI溶液中滴加3~5滴溴水 D.用镁光照射盖有塑料片的装有氢气、氯气的集气瓶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组是:A.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发生了化学变化C.淀粉遇碘酒变蓝色D. 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10.下列关于金属的冶炼方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MgCl2制取Mg B.加热Ag2O制取Ag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Fe3O4制取Fe D.电解饱和NaCl水溶液制取金属Na11. 2011年1月,IBM在名为《未来5年5大技术》的报告中称,空气动力电池可能将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应用于从电动汽车到消费电子设备等在内的所有产品。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物化1试题A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物化1试题A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试题(A)(供0901、0902班用)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2分)1.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D) 增加、减少不能确定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98K,202.65kPa 经历①等温②绝热③等压三条途径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到原来的 2 倍,所作的功分别为W1,W2,W3,三者的关系是( )(A) W1> W2> W3(B) W2> W1> W3(C) W3> W2> W1(D) W3> W1> W23. 对于下列的四种表述(1) 因为ΔH = 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ΔH(2) 因为ΔH = Q p,所以Q p也具有状态焓数的性质(3) 公式ΔH = Q p只适用于封闭体系(4) 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 (4) (B) (3) (4) (C) (2) (3) (D) (1) (2)4. 1mol 理想气体经历可逆绝热过程,功的计算式有下列几种,其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C v (T2-T1) (B) C p(T2-T1)(C) (P2V2-P1V1)/(r-1) (D) R(T2-T1)/(r-1)5. PΘ、273.15K 水凝结为冰,可以判断体系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 )(A) ΔU (B) ΔH (C) ΔS (D) ΔG6. 水在100℃,PΘ下沸腾时,下列各量何者增加?( )(A) 熵(B) 气化热(C) Gibbs 自由能(D) 蒸气压7. 已知A,B两液体可组成无最高或最低恒沸点的液态完全互溶的系统,则将某一组成的溶液蒸馏可以获得:()(A) 一个纯组分和一个恒沸混合物;(B) 两个恒沸混合物;(C) 两个纯组分;(D) 不确定。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日本核电厂爆炸释放出放射性13153I,该原子内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A.131 B.78 C.53 D.252.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气是未来的理想燃料B.食用加碘盐可有效地抗核辐射C.利用高纯硅将光能转化为电能D.引导人们对废旧电池进行分类回收处理3.“白水仙瀑”景区被称为天然氧吧,其空气负离子最高达11.25万个/cm3。

下列有关O-2的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2属于两种核素B.O-2和O2互为同素异形体C.1molO-2含电子17mol D.O-2的摩尔质量为32g4.下列有关酸雨的描述,正确的是A.pH<6.5的雨水都属于酸雨B.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硫酸型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会增大D.生铁、大理石和玻璃材料中遇酸雨不易腐蚀的是玻璃5.在微电子工业中,氨水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产物不污染环境。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2M+H2O(未配平),则M的化学式为A.N2O4B.NO2C.NO D.N26.下列元素的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A.B.C.D.7.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稀硫酸溶解;a、c用导线连接后一同放入稀硫酸中,c上有气泡产生。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 B.a>c>b C.c>b>a D.b>c>a8.X、Y两种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XY2。

则X、Y的原子序数是A.12和9 B.1和8 C.6和8 D.11和169.结合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失电子能力:Li>Na B.碱性:Mg(OH)2>Al(OH)3 C.酸性:HNO3>H3PO4D.稳定性:HF>H2O 10.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H+、Cl-、NO-3、SiO-23B.K+、SO-24、Cu2+、NO-3C.Ag+、Fe3+、Cl-、SO-24D.NH4+、OH-、Cl-、HCO-311.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SO2+O22SO3,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时间的变化见右图。

2010-2011物理化学试卷A卷及答案

2010-2011物理化学试卷A卷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2010 至2011 学年第2学期)A 卷考试 共 5 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理想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时 ( )A. △S=0B. △G =0C. △U=0D. △A=02. 在两个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以可逆热机的效率最大 B. 可逆热机的效率为100% C. 不可逆热机效率相同 D. 不同的可逆热机效率不同3. 在热力学基本方程中表达正确的是 ( ) A. dU=TdS+pdV B. dH=TdS -Vdp C. dA=-SdT -pdV D. dG=-SdT +pdV4. 25℃时有反应(g)6CO O(l)3H (g)O 215(l)H C 22266+→+若反应中各气体物质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则其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 H 与反应的标准摩尔热力学能变∆r U 之差约为 ( ) A. -3.7 kJ·mol -1 B. 1.2 kJ·mol -1 C. -1.2 kJ·mol -1D. 3.7 kJ·mol -15. 在下列各式中,称作偏摩尔量的是( ) A.,,C B S p n U n ⎛⎫∂ ⎪∂⎝⎭ B.,,C B T p n H n ⎛⎫∂ ⎪∂⎝⎭C. ,,CB T V n G n ⎛⎫∂ ⎪∂⎝⎭ D. ,,CB T V n A n ⎛⎫∂ ⎪∂⎝⎭6. 由A 及B 二种液体组成理想溶液,A 、B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 、p *B ,x 为液相组成,y 为气相组成,若p *A < p *B ,则:( )A. x A > x BB. x A < x B B. x A < y A D. x A > y A7. A 、B 、C 均为理想气体,恒温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反应2A + B→2C 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则:( )A. 平衡向右移动B. 平衡向左移动C. 平衡不移动D. 无法确定8. 如图A 与B 是两组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溶凝聚体系相图, 图中有几个两相区:( ) A. 1个 B. 2个 ;题号 一 二 三.1 三.2 三.3 三.4 三.5 三.6 总分 评阅(统分)教师 得分系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C. 3个D. 4个9. Ca(OH)2(s) 与CaO(s)和 H 2O (g)呈平衡,则系统的自由度数F 为:( ) A. 0 B. 1 C. 2 D. 310. Na 2CO 3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 2CO 3·H 2O 、Na 2CO 3·7H 2O 、NaCO 3·10H 2O ,在常压下,将Na 2CO 3投入冰-水混合物中达三相平衡时,若一相是冰,一相是Na 2CO 3水溶液,则另一相是:( )A. Na 2CO 3B. Na 2CO 3·H 2OC. Na 2CO 3·7H 2OD. Na 2CO 3·10H 2O11. 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和0.1mol·dm -3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A. 1:1 B. 1:2 C .2:1 D .3:112.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 A. Zn| ZnCl 2(aq)| Cl 2(p )|Pt B. Zn| ZnCl 2(aq)| AgCl|Ag C. Ag|AgCl| KCl(aq)| Cl 2(p ) |Pt D. Pt|H 2( p )| HCl (aq)| Cl 2(p )|Pt13. 附加压力与液面曲率半径和表面张力的关系为:( ) A. rp γ=∆ B. r p γ2=∆ C. r p 2γ=∆ D. rp γ4=∆ 14. 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管内水面为凹球面 B. 管内汞面为凸球面 C. 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 D. 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15. 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 [A][B] ,则反应:( )A. 是二分子反应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C. 不是二分子反应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已知在298.15K 下,()()()l s g OH H C C H 522,和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285.83kJ·mol -1,-393.15kJ·mol -1 ,-1366.8kJ·mol -1,根据上述数据计算()l OH H C 52在298.15K 下的f m H Θ∆ = kJ·mol -1。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题

龙岗区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中学业评价试题高一化学A 卷本试卷共25小题,共6页。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127 53I 和13153I 说法,正确的是A .127 53I 和131 53I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B .127 53I 和13153I 的中子数分别为74和78 C .127 53I 和131 53I 属不同种元素 D .127 53I 和131 53I 是同一种核素2.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 丙<丁<戊B .金属性:甲>丙C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3.如图所示,是由碳棒、铁片和氯化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碳棒为正极B .碳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 + O 2 + 4e - = 4OH ―C .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 Cl 2↑FeD.铁片为阴极4.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D.氯乙烯、聚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5.对于化学反应3W(g)+2X(g) 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 υ(W) = 3υ(Z)B. 2υ(X) = 3υ(Z)C. 2υ(X) = υ(Y)D. 3υ(W) = 2υ(X)6.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20102011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20102011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 学 试 题 (2011.6)满分 100分 时间 90分钟 第I 卷 (选择题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1、最近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

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B .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C .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D .“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2、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 A .氯丁烷 B .甲苯 C .硝基苯 D .乙酸 3、.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分液B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C .加入过量溴水,过滤D .加入FeCl 3溶液后,过滤4、用丙醛(CH 3-CH 2-CHO)制取聚丙烯 [ CH 2-CH(CH 3)]n 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 ①取代 ②消去 ③加聚 ④缩聚 ⑤氧化 ⑥还原A .①④⑥B .⑤②③C .⑥②③D .②④⑤ 5、下列烷烃的一氯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2-甲基丙烷 B .丙烷 C .丁烷 D .乙烷6、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 ①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 ②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 ③用生活用煤直接烧烤鸡、鸭 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 喂饲生猪⑤用小苏打做发酵粉做面包 ⑥用福尔马林保鲜鱼肉等食品A .①②③④⑥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7、最近,媒体报道不法商贩销售“致癌大米”,已验证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AFTB ),其分子结构式为如右图所示,人体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突变,有转变为肝癌的可能。

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醛是某些劣质装饰板材料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⑤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④⑤D.全部2.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橡胶B.蛋白质C.尼龙D.纤维素3.右图是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3H7O2NB.该有机物名称为α-氨基丙酸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D.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3-乙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5. 用R代表短周期元素,R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

下列关于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R都是非金属元素B. R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都是H2RO3C. R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D. R的单质都只有一种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 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C. 某一基态3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自旋方向必然相反D. 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7. 某芳香烃衍生物结构简式是:它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a.取代,b.加成,c.消去,d.水解,e .酯化,f.中和,g.氧化,h.加聚。

A. a, b, c, e, fB. b, c, d, f, hC. a, b, c, e , f, gD. b, d, e, f, g, h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经过分馏及裂化等工序炼制后即可得到纯净物B.2,4—二甲基—3—戊醇经消去反应所得产物名称为:2,4—二甲基—3—戊烯C.苯,乙酸、油酯、葡萄糖、淀粉、都可发生加成反应D.鉴定有机物结构有关的物理方法有: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9.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 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B. 若H n XO 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 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 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10.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A. H2SB. HClC. PH3D. SiH411.有机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甲催化加氢得有机物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试题(A)(供0901、0902班用)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2分)1.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D) 增加、减少不能确定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98K,202.65kPa 经历①等温②绝热③等压三条途径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到原来的 2 倍,所作的功分别为W1,W2,W3,三者的关系是( )(A) W1> W2> W3(B) W2> W1> W3(C) W3> W2> W1(D) W3> W1> W23. 对于下列的四种表述(1) 因为ΔH = 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ΔH(2) 因为ΔH = Q p,所以Q p也具有状态焓数的性质(3) 公式ΔH = Q p只适用于封闭体系(4) 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 (4) (B) (3) (4) (C) (2) (3) (D) (1) (2)4. 1mol 理想气体经历可逆绝热过程,功的计算式有下列几种,其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C v (T2-T1) (B) C p(T2-T1)(C) (P2V2-P1V1)/(r-1) (D) R(T2-T1)/(r-1)5. PΘ、273.15K 水凝结为冰,可以判断体系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 )(A) ΔU (B) ΔH (C) ΔS (D) ΔG6. 水在100℃,PΘ下沸腾时,下列各量何者增加?( )(A) 熵(B) 气化热(C) Gibbs 自由能(D) 蒸气压7. 已知A,B两液体可组成无最高或最低恒沸点的液态完全互溶的系统,则将某一组成的溶液蒸馏可以获得:()(A) 一个纯组分和一个恒沸混合物;(B) 两个恒沸混合物;(C) 两个纯组分;(D) 不确定。

8. 273K、2PΘ时,水的化学势比冰的化学势( )(A) 高(B) 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9. 对于理想液体混合物:( )(A) Δmix H = 0 Δmix S = 0 (B) Δmix H = 0 Δmix G = 0(C) Δmix V = 0 Δmix H = 0 (D) Δmix V = 0 Δmix S = 010. 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主要作用是?( )(A)增加混凝土的强度(B)防止建筑物被腐蚀(C)降低混凝土固化温度(D)吸收混凝土中水份11. NH4HS(s) 和任意量的NH3(g) 及H2S(g) 达平衡时有()(A) C = 2,Ф = 2,f = 2; (B) C = 1,Ф = 2,f = 1;(C) C = 2,Ф = 3,f = 2; (D) C = 3,Ф = 2,f = 3;12. 影响理想气体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K Θ 的因素有 ( )(A)压力 (B)温度 (C) 催化剂二、填空题(共24分,每空2分)1.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压缩 ΔU__ 0,ΔH __ 0。

(填“>”,“<”或“=”)2. 100℃、1.5P Θ的水蒸气变成 100℃、P Θ的液体水,ΔS 0,ΔG 0。

(填“>”,“<”或“=”)3. B 物质的化学势μB 与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______。

4. 在298 K 时,CO 2溶于水中和苯中的亨利系数分别为167 MPa 和11.4 MPa ,在相同的CO 2气相压力下达到溶解平衡时,由亨利定律可知,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在苯中的溶解度(填“>”,“<”或“=”)。

5. 当一个化学反应的Δr C p ___0时,该反应的Δr H m 就不受温度影响。

(填“>”,“<”或“=”)6. 某理想稀溶液的温度为T ,压力为p Θ,溶剂A 的摩尔分数为x A ,则组分A 的化学势表达式为:μA =___________________。

7. 均相多组分系统中,组分B 的偏摩尔熵的定义式为 。

8. 液态汞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T 的关系式为473.22/7024),(*ln +-=K T Pa l Hg p ,则25 ℃时Hg( l ) 的饱和蒸气压p*( Hg ,l )= Pa , Hg( l ) 的摩尔蒸发焓Δvap H m = kJ·mol -1。

9. NH 4Cl(s)的分解反应NH 4Cl(s)==NH 3(g)+HCl(g)在700K 时分解压力为600kPa ,那么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为____________。

(体系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三、是非题。

(共12分,每小题2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关系式 PV γ= 常数,适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2. 一个爆炸反应体系可以看作是绝热体系。

3. 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

4. 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 B 的浓度可用 x B 、m B 、c B 表示,其标准的选择也不同,则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5. 恒沸混合物的恒沸温度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6. 标准平衡常数变了,平衡一定会移动。

反之,平衡移动了,标准平衡常数一定会改变。

四、计算题(共30分)1.(14分)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273K 、100kPa ,在恒压下体积加倍,求该过程的Q ,W ,ΔU ,ΔH ,ΔS ,ΔA 和ΔG 。

已知该气体在273K 、100kPa 的摩尔熵S m =100 J·K -1·mol -1。

气相反应 C 2H 4(g) + H 2O(g) == C 2H 5OH(g)求:(1)298K 时反应的Δr G m Θ;(2)298K 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

3.(8分)证明p T p T V U VT -⎪⎭⎫ ⎝⎛∂∂=⎪⎭⎫ ⎝⎛∂∂ ,并由此证明对理想气体而言,内能U 只是温度T 的函数。

五、相图分析题(10分) Ag ─ Sn 体系的相图如下图所示:(1) 指出1、3、5 三个区域内存在的相。

(2) C 点表示的Ag 3Sn 是一种___化合物;C 点的组成为W Ag %=__%。

(相对原子质量:Ag 为 107.87, Sn 为118.69)。

(3) 若由一定量的熔液冷却来制取纯 Ag 3Sn 固体,则应使熔液的起始组成处于___ 之间;初始组成越接近___,冷却温度越接近 ____ 可获得的纯Ag 3Sn 固体就越多。

(4)绘制从a 点开始冷却的步冷曲线。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试题(A )(供0901、0902班用)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2分)1.B2.D3.B4.B5.D6.A7.C8.B9.C 10.C 11. A 12. B二、填空题(共24分,每空2分)1. =,=;2. <,<;3. (∂μB /∂T)P = -S B ;4. <;5. =;6. A θA A RTlnx (l)μ(l)μ+=;7. )(,,B C n P T B C n S≠⎪⎪⎭⎫ ⎝⎛∂∂ 8. 0.3377Pa ,58.398kJ·mol -1; 9. 9。

三、是非题。

(共12分,每小题2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6. ×四、计算题(共30分)1. (14分) 解:恒压下体积加倍21212==T T V V p Q H =∆ (2分) 单原子理想气体 R C m V 5.1,=, R C m P 5.2,=n R TV p )V (2V p )V (V p W 1e 11e 12e -=-=--=--= J 72.2269273314.81-=⨯⨯-= (2分)3404.58J 2738.3141.51)T (T nC ΔU 12m V,=⨯⨯⨯=-= (2分)5674.30J 2269.72)(3404.58W ΔU Q =--=-= (2分)5674.30J ΔH =112m p,K 14.41J 8.314ln22.51T T ln nC ΔS -⋅=⨯⨯== (2分) 112K 114.41J 100114.41S ΔS S -⋅=⨯+=+=)273100227341.114(58.3404)(TS ΔU ΔA ⨯-⨯⨯-=∆-=31.8kJ -= (2分))273100227341.114(30.5674)(TS ΔH ΔG ⨯-⨯⨯-=∆-=29.5kJ -= (2分)2. (8分)解:(1)1θm r mol 45.8kJ 241.8)(52.3235.3H Δ-⋅-=----=(2分)1θm r mol J 73.12583.1886.1927.282S Δ-⋅-=--=(2分)1θm r θm r θm r mol kJ 332.8)73.251(29845800S ΔH ΔG Δ-⋅-=-⨯--=-=T (2分)(2) 3.3632988.3148332.46RT G ΔlnK θm r θ=⨯=-= 28.88K θ= (2分) 3.(8分)证明:由 dU=TdS-pdV (1分)在等温条件下上式除以dV 得,p V S T V U TT -⎪⎭⎫ ⎝⎛∂∂=⎪⎭⎫ ⎝⎛∂∂ (2分) 已知V T T p V S ⎪⎭⎫ ⎝⎛∂∂=⎪⎭⎫ ⎝⎛∂∂代入,得p T p T V U VT -⎪⎭⎫ ⎝⎛∂∂=⎪⎭⎫ ⎝⎛∂∂ (2分) 理想气体 pV=nRT 在定容下对T 求偏导,得 V nR T p V =⎪⎭⎫⎝⎛∂∂ 代入,得 0=-=-=-⎪⎭⎫ ⎝⎛∂∂=⎪⎭⎫ ⎝⎛∂∂p p p V nR T p T p T V U VT (2分)这表明理想气体的内能U只是温度T的函数,与体积无关。

(1分)五、(10分)解:(1)①熔液,③ Sn(s) + Ag3Sn(s),⑤熔液+ 固溶体;(3分)(2)不稳定,73.2 ;(2分)(3)M 和E,M,t E。

(3分)(4)步冷曲线如右:(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