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五课《课银饰之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5. 银饰之美》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5. 银饰之美》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5. 银饰之美》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5. 银饰之美》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欣赏和了解我国民族银饰的美丽和独特,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绍了银饰的种类、制作工艺和民族特点,以及银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还提供了银饰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银饰艺术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他们对色彩、形状和图案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民族银饰的了解还相对较少,学生对银饰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对于银饰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银饰的特点和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民族银饰的美丽和独特,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2.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民族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通过对银饰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民族银饰的美丽和独特。

2.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民族特点,以及银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和分析银饰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银饰的美丽和独特。

2.讲解法:通过讲解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民族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银饰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3.实践法:通过制作银饰作品,让学生亲身体验银饰制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银饰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银饰作品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银饰制作的材料和工具,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3.准备与银饰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用于讲解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银饰作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关注银饰的美丽和独特。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五课《课银饰之美》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五课《课银饰之美》教学设计

第十五课课银饰之美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于金银材质的认识。

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掌握银饰品基本款式的表现技能,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构想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苗族文化和饰品,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养成勤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构想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以银饰品造型训练为核心展开教学。

难点:在提高学生的银饰品造型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创造性的观察与分析方法,并提高与之相应的艺术表现技能。

三、教学课时:2课时三、教学方法:对比,临摹四、教学准备:锡纸等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兴趣导入欣赏饰品,说一说其特点?二、认识发簪,明确构成在制作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发簪的构成:它由簪身、簪花和吊穗组成。

三、选择材料,熟悉特性1.老师今天就戴一支发簪,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其实老师的这支银发簪既不是银做的,也不是金做的。

你们猜猜它会是用什么做的呢?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老师的秘密都被你们给拆穿啦。

对,这就是锡箔纸,我们今天就是用这种带有银光泽的锡箔纸制作仿银发簪。

补充题目)2.这种纸张,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出示图片)3.这么银光闪闪的纸,想不想玩一玩呀?那我们就来玩个锡纸大变身小游戏吧!每人自选一张纸或者一个纸条。

游戏方法是:出示游戏方法,限时2分钟,开始。

发现锡纸可以卷起来的方法。

4.锡纸还能怎样利用呢?学生自主探究分钟方法。

有没有没用力捏的呀?哦,我看看,还可以轻松散开呢。

哇你们看这像什么呀(宝石)要是用它来做簪花一定很漂亮。

我看看你变的,小银绳,怎么做的呀?(折、扭)嗯,变化挺大的,可以用它绕出好多形状呢。

剪:这我能看出来,是剪的。

剪得这么对称,有简便方法吗?折:哎呀,这锡箔纸还能折呢。

敢大胆尝试,真了不起!我们玩也要玩出名堂,老师把你们刚才的的变身游戏总结了这样宝贵的几点。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银饰的美。

3.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银饰。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银饰的美。

三、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银饰。

四、教学过程
1. 银饰简介
引导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展示一些银饰创意设计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银饰的艺术鉴赏
引导学生欣赏银饰的美,让他们尝试寻找银饰中的艺术元素和美感。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银饰作品,引导他们进行艺术鉴赏。

3. 银饰创作
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银饰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银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 作品展示和评价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银饰作品,并请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也可以给予一些专业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创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创作表现,可以初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银饰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评价和教师的专业评价,可以进一步评价学生的创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资源
1.银材料和工具。

2.经典的银饰作品图片。

3.教师自己制作的银饰作品示范。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银饰之美》为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5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欣赏和创作银饰作品。

教学内容包括银饰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设计理念以及如何运用美术知识进行银饰创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银饰的艺术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银饰设计和创作,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

2. 银饰制作工艺的掌握。

3.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银饰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银饰实物或图片。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银饰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银饰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银饰设计和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银饰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银饰之美2. 副历史文化、艺术特点、制作工艺、设计理念3. 重点内容: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银饰作品。

2. 写一篇关于银饰艺术的认识和感悟的文章。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银饰的艺术特点,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银饰设计和创作,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展示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美术_15银饰之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15银饰之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5 银饰之美【教学内容】湘版六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5课银饰之美【教学目标】1. 通过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2. 学生能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搜集的材料制作成一支仿银发簪。

3. 通过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4. 实践活动目标:在学习制作仿银簪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的能力。

【重点】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难点】能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制作成一支仿银发簪。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作学生:锡箔纸、一次性筷子或废旧笔芯、剪刀,双面胶,铅笔一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感情激趣动手尝试1. 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坐的最端正了,奖励你一块巧克力吧,但需要你回答一个问题,你看看这块巧克力是用什么材料包装的?包装的材料是什么颜色的?因为锡纸封性强干净卫生,可以用于包装(出示实物),还可以(出示课件)包裹食品进行高温加热。

【设计意图:首先想的是课的开始要组织学生坐好,给整节课的纪律有个好的开始;其次是让学生能够简单了解本节课要用的材料锡纸的用途和特性。

】2. 比一比:用锡纸包裹笔芯,看谁包的又快又结实。

时间:1分钟。

表扬第一名做的快又结实同学,请同学们把包好的笔芯放一边。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尝试,初步感受锡纸在包裹时具有金属的可塑性和普通纸的可剪可裁可折的特性;二是为后面制作发簪的第一步打好基础。

】二、教师示范学生提问导出课题3. 老师做一个“花”:请学生认真看老师在干什么老师。

老师做完“花”后问:看到这个花你有问题要问老师吗?请你们拿出锡纸跟老师一起吧,板书:方法:搓绕【设计意图:利用“题”问教学法老师带领学生探讨出制作方法:搓、绕。

】4. 学生尝试变形:请你用另一种方法把锡纸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吧。

学生动手尝试,时间是2分钟。

评价:你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刻、叠绕、揉。

四年级美术下册《银饰之美》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下册《银饰之美》教案、教学设计
6.关注环保问题,思考如何在银饰制作过程中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4.搜集生活中的银饰艺术品,如民间工艺品、时尚配饰等,观察它们的制作工艺、图案、造型等特点,并进行分类整理。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你的发现,共同探讨银饰艺术的多样性。
5.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一次关于银饰艺术的主题活动,如展览、讲座、制作体验等。活动方案包括:主题、时间、地点、邀请嘉宾、活动流程等。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同学们对银饰艺术的兴趣和认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1.学生对银饰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对银饰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掌握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银饰艺术的价值。
2.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四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所差异,教学中应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银饰制作技巧。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银饰之美》,一起探讨银饰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魅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银饰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银饰的分类和特点。
2.讲解银饰的制作工艺,如锤打、焊接、雕刻等,并结合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分析银饰作品的图案、造型、色彩等元素,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术语并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
2.教师强调银饰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环保意识,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设计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银饰作品,并写一篇创作心得。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银饰制作技巧,设计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银饰作品。要求作品能够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富有创意和现代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运用所学的美术术语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五课《课银饰之美》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五课《课银饰之美》教学设计

第十五课课银饰之美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于金银材质的认识。

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掌握银饰品基本款式的表现技能,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构想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苗族文化和饰品,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养成勤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构想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以银饰品造型训练为核心展开教学。

难点:在提高学生的银饰品造型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创造性的观察与分析方法,并提高与之相应的艺术表现技能。

三、教学课时: 2 课时三、教学方法:对比,临摹四、教学准备:锡纸等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兴趣导入欣赏饰品,说一说其特点二、认识发簪,明确构成在制作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发簪的构成:它由簪身、簪花和吊穗组成。

三、选择材料,熟悉特性1.老师今天就戴一支发簪,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其实老师的这支银发簪既不是银做的,也不是金做的。

你们猜猜它会是用什么做的呢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老师的秘密都被你们给拆穿啦。

对,这就是锡箔纸,我们今天就是用这种带有银光泽的锡箔纸制作仿银发簪。

补充题目)2.这种纸张,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出示图片)3.这么银光闪闪的纸,想不想玩一玩呀那我们就来玩个锡纸大变身小游戏吧!每人自选一张纸或者一个纸条。

游戏方法是:出示游戏方法,限时 2 分钟,开始。

发现锡纸可以卷起来的方法。

4.锡纸还能怎样利用呢学生自主探究分钟方法。

有没有没用力捏的呀哦,我看看,还可以轻松散开呢。

哇你们看这像什么呀(宝石)要是用它来做簪花一定很漂亮。

我看看你变的,小银绳,怎么做的呀(折、扭)嗯,变化挺大的,可以用它绕出好多形状呢。

剪:这我能看出来,是剪的。

剪得这么对称,有简便方法吗折:哎呀,这锡箔纸还能折呢。

敢大胆尝试,真了不起!我们玩也要玩出名堂,老师把你们刚才的的变身游戏总结了这样宝贵的几点。

捏揉、扭、折、剪、刻(出示课件)5.小朋友艺术家的潜力。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15银饰之美》教学设计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15银饰之美》教学设计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15银饰之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5银饰之美》是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欣赏和了解我国传统银饰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银饰的历史、种类、特点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银饰在各个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银饰制作的精湛技艺。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银饰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可能只知道银饰是一些装饰品,但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银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学会欣赏银饰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银饰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银饰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银饰的历史、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

2.观察法:学生观察银饰图片,了解其特点。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银饰的欣赏和看法。

4.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银饰作品,提高审美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银饰图片和实物,制作PPT。

2.学生准备:带上一件自己喜欢的饰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银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银饰的美。

提问:“你们听说过银饰吗?你们对银饰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银饰的历史、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等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观察银饰图片,了解其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银饰的欣赏和看法。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小学美术_15银饰之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15银饰之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5 银饰之美【教学内容】湘版六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5课银饰之美【教学目标】1. 通过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2. 学生能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搜集的材料制作成一支仿银发簪。

3. 通过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4. 实践活动目标:在学习制作仿银簪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的能力。

【重点】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难点】能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制作成一支仿银发簪。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作学生:锡箔纸、一次性筷子或废旧笔芯、剪刀,双面胶,铅笔一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感情激趣动手尝试1. 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坐的最端正了,奖励你一块巧克力吧,但需要你回答一个问题,你看看这块巧克力是用什么材料包装的?包装的材料是什么颜色的?因为锡纸封性强干净卫生,可以用于包装(出示实物),还可以(出示课件)包裹食品进行高温加热。

【设计意图:首先想的是课的开始要组织学生坐好,给整节课的纪律有个好的开始;其次是让学生能够简单了解本节课要用的材料锡纸的用途和特性。

】2. 比一比:用锡纸包裹笔芯,看谁包的又快又结实。

时间:1分钟。

表扬第一名做的快又结实同学,请同学们把包好的笔芯放一边。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尝试,初步感受锡纸在包裹时具有金属的可塑性和普通纸的可剪可裁可折的特性;二是为后面制作发簪的第一步打好基础。

】二、教师示范学生提问导出课题3. 老师做一个“花”:请学生认真看老师在干什么老师。

老师做完“花”后问:看到这个花你有问题要问老师吗?请你们拿出锡纸跟老师一起吧,板书:方法:搓绕【设计意图:利用“题”问教学法老师带领学生探讨出制作方法:搓、绕。

】4. 学生尝试变形:请你用另一种方法把锡纸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吧。

学生动手尝试,时间是2分钟。

评价:你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刻、叠绕、揉。

《15.银饰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湘美版

《15.银饰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湘美版

《15. 银饰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培养学生欣赏银饰之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银饰的设计与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2. 银饰的品种及特点3. 银饰的设计与制作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品种及特点,银饰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2. 教学难点:银饰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银饰实物、图片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银饰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银饰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品种及特点,让学生对银饰有全面的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的银饰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学习银饰的设计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银饰设计与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银饰之美》2. 内容: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银饰的品种及特点银饰的设计与制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课后收集关于银饰的历史文化资料,进一步了解银饰的传承与发展。

2. 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一款具有个人特色的银饰作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品种及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银饰的设计与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更多优秀的银饰设计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点关注的细节:银饰的设计与制作技巧详细补充和说明:银饰的设计与制作技巧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技能。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银饰设计与制作的各个环节,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些技巧。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15. 银饰之美10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15. 银饰之美10

《银饰之美》教学设计【教案背景分析】学科:小学美术年级:四年级下册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5课《银饰之美》教材内容:【教材分析】本课连同第 5 课的《蔬果联想》、第6课《花团锦簇》以及前面的第7 课《剪纸故事》、第14 课《风筝》一道构成了本学期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领域的一个较完整的单元。

《银饰之美》是一节“设计·制作”领域的课。

本课学习内容新颖,材料特殊,以银饰为基础,借助民族的优秀文化感染学生对美的欣赏与追求。

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除头饰、胸颈饰、首饰、衣饰,个别的还有脚饰。

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是制作仿银发簪的好材料。

我们平时做烘焙的锡箔纸就是很好的选择。

本课引导学生用锡纸制作精美的发簪,教材中讲解了制作的步骤和制作簪花的方法【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不再满足单纯的大胆想象。

探索创新和动手实践的欲望更加强烈,但学习活动也还没有脱离低年级趣味性强、游戏性强的特点,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生活经验已有一定的积累。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简略了解银饰的历史,渗透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动手完成自己的创造,同时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根据教材要求,用一个课时教学。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搜集的材料制作成一支仿银发簪。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教学难点:能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搜集的材料制作成一支仿银发簪。

【课前准备】:剪刀、双面胶、锡箔纸、及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材料、相关视频、ppt课件、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思维,激发兴趣1、同学们,美无处不在!大家有去五寨县赶过会吗?在会场你们发现美的事物了吗?(学生畅谈)2、瞧,看看张老师在会场上发现了什么?有哪位小朋友知道这银饰的名字?(发簪)是用来固定女性发髻的头饰品,在苗族女性的装扮中用得最为常见。

【湘美版】四下第15课银饰之美教案

【湘美版】四下第15课银饰之美教案
5. 学生可以撰写一篇关于苗族银饰的调研报告,通过对苗族银饰的调查研究,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①艺术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用简洁的图形、线条和符号来表达教学内容,使板书更具视觉吸引力。例如,可以使用苗族银饰的图案作为板书的背景,或者用线条勾勒出银饰的形状,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银饰之美。
(3)实物展示:展示苗族银饰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银饰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欲望。
(4)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苗族银饰作品欣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5)制作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制作工具和材料,如银饰制作套件、金属材料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制作任务。
教学内容列举:
1. 苗族银饰的历史背景和流传情况。
2. 苗族银饰的主要种类,如银环、银项链、银手镯等。
3. 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如打银、錾刻、焊接等。
4. 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如象征意义、装饰风格等。
5. 欣赏和分析经典苗族银饰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银饰之美。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审美鉴赏、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通过学习,学生能提升对苗族银饰美的鉴赏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在设计制作银饰作品的过程中,增强对苗族银饰文化内涵的理解,培养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具体包括: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1)对于苗族银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较为抽象,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引导。
(2)在设计制作银饰作品时,学生可能对金属材料的运用和加工工艺不够熟悉,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实践操作。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表现出较强的个体意识,需要教师引导他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美术《银饰之美》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银饰之美》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15 银饰之美【教学内容】湘版六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5 课银饰之美【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2.学生能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搜集的材料制作成一支仿银发簪。

3.通过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4.实践活动目标:在学习制作仿银簪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的能力。

【重点】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特性并找到合适的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

【难点】能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制作成一支仿银发簪。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作学生:锡箔纸、一次性筷子或废旧笔芯、剪刀,双面胶,铅笔一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感情激趣动手尝试1.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坐的最端正了,奖励你一块巧克力吧,但需要你回答一个问题,你看看这块巧克力是用什么材料包装的?包装的材料是什么颜色的?因为锡纸封性强干净卫生,可以用于包装(出示实物),还可以(出示课件)包裹食品进行高温加热。

【设计意图:首先想的是课的开始要组织学生坐好,给整节课的纪律有个好的开始;其次是让学生能够简单了解本节课要用的材料锡纸的用途和特性。

】2.比一比:用锡纸包裹笔芯,看谁包的又快又结实。

时间:1 分钟。

表扬第一名做的快又结实同学,请同学们把包好的笔芯放一边。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尝试,初步感受锡纸在包裹时具有金属的可塑性和普通纸的可剪可裁可折的特性;二是为后面制作发簪的第一步打好基础。

】二、教师示范学生提问导出课题3.老师做一个“花”:请学生认真看老师在干什么老师。

老师做完“花”后问:看到这个花你有问题要问老师吗?请你们拿出锡纸跟老师一起吧,板书:方法:搓绕【设计意图:利用“题”问教学法老师带领学生探讨出制作方法:搓、绕。

】4.学生尝试变形:请你用另一种方法把锡纸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吧。

学生动手尝试,时间是2 分钟。

评价:你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刻、叠绕、揉。

《15.银饰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15.银饰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15. 银饰之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银饰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使学生掌握银饰的制作工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2. 银饰的种类及特点3. 银饰的制作工艺4. 银饰的佩戴与搭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银饰的制作工艺、银饰的佩戴与搭配2. 难点:银饰的制作工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银饰实物、图片、制作工具等2. 学具:纸张、剪刀、胶水、颜料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银饰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银饰,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种类及特点,让学生对银饰有全面的了解。

3. 演示:展示银饰的制作工艺,让学生观看并了解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银饰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银饰之美》2. 副银饰的历史文化、种类、制作工艺、佩戴搭配3. 板书内容:银饰历史文化背景、银饰种类及特点、银饰制作工艺、银饰佩戴与搭配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款银饰。

2. 要求:设计新颖、具有创意,能够体现银饰之美。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对银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否得到提高。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满意,是否愿意继续学习相关课程。

4. 教学改进:针对课后反思的结果,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银饰的制作工艺银饰的制作工艺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15.银饰之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15.银饰之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15. 银饰之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我国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对我国的传统工艺有所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勾画、泥塑等表现方法创作银饰作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2.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5课《银饰之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学习运用勾画、泥塑等表现方法创作银饰作品。

难点:如何把握银饰的造型、纹样和装饰特点,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银饰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银饰实物或图片、视频资料、绘画工具、泥塑工具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泥巴、雕塑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苗族银饰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 欣赏与分析(10分钟)教师播放苗族银饰制作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苗族银饰的造型、纹样和装饰特点。

3. 教学示范(10分钟)教师示范运用勾画、泥塑等表现方法创作银饰作品,讲解创作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勾画、泥塑等表现方法创作银饰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把握银饰的特点,鼓励创新。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银饰之美》1. 苗族银饰制作工艺2. 苗族银饰文化内涵3. 创作方法与步骤4. 创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其他民族银饰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下一节课分享交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有了初步了解,能够在创作中运用勾画、泥塑等表现方法表现银饰作品。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银饰的特点把握不够准确,下一步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指导。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5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5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5. 银饰之美12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银饰的基本特点和制作过程,掌握银饰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银饰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银饰的基本特点:介绍银饰的历史、材质、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 银饰的制作过程:讲解银饰的设计、打样、打磨、抛光等制作步骤。

3. 银饰的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银饰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如比例、对称、色彩等。

4. 银饰的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银饰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银饰的基本特点和制作过程,学会银饰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银饰实物或图片、设计图纸等。

2. 学具:绘画工具、纸张、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银饰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银饰的特点和美感。

2. 新授:讲解银饰的基本知识、制作过程和设计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设计原则和技巧。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银饰设计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1. 银饰之美2. 提纲:银饰的基本特点银饰的制作过程银饰的设计方法银饰的创新设计作业设计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银饰作品。

2. 作业评价:教师根据作品的设计原则、创意和美观程度进行评价。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银饰的基本特点和制作过程有了深入了解,掌握了银饰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作品富有创意和个性。

但在创新设计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引导和启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美术创作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过程实践环节1. 实践前的准备材料准备:为学生提供适合制作银饰的纸张、剪刀、胶水等基础材料,以及彩笔、水粉等进阶材料,以便学生根据设计需求选择使用。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银饰之美》︳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银饰之美》|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银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掌握银饰的设计和制作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教学内容1. 银饰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银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银饰的象征意义。

2. 银饰的设计元素:分析银饰设计中的常见元素,如图案、颜色、材质等。

3. 银饰的制作工艺:讲解银饰制作的基本工艺,如铸造、雕刻、焊接等。

4. 银饰的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银饰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银饰的设计元素和制作工艺。

2. 难点:银饰的创新设计,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技巧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银饰样品、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银饰样品,引发学生对银饰的好奇心。

2. 新授:介绍银饰的历史、文化、设计元素和制作工艺。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银饰作品,并动手制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板书设计1. 《银饰之美》2. 提纲:银饰的历史与文化银饰的设计元素银饰的制作工艺银饰的创新设计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设计并制作一枚银饰胸针。

2. 拓展任务:研究银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象征。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银饰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还通过实践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细节,提高作品的整体美感。

银饰的制作工艺详细补充和说明2. 打样:打样是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物的过程。

学生可以使用纸、塑料或其他易于加工的材料,制作出银饰的初步模型。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15. 银饰之美4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15. 银饰之美4

《银饰之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苗族银饰文化,感受银饰之美。

2.掌握银饰品基本款式的表现技法,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合作完成仿银发簪。

3.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养成善于发现、关注身边美好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感受银饰之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难点掌握银饰品基本款式的表现技法,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合作完成仿银发簪。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展板、范作等学生:锡箔纸、一次性筷子、剪刀,双面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特别的首饰,我把它藏在了身上,找一找,它在哪?(学答)对!它一般插在头上,所以它的名字叫发簪。

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呢?(学答出银,将首饰近距离让他观察)同学们,你们看见它有什么样的感受?(美)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15课《银饰之美》2.板书:银饰之美二、感受美1.师:在中国的银饰文化中,苗族的银饰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让我们走进苗族,感受银饰之美!2.视频欣赏3.师:看!我们的苗族银饰做工精细,美妙绝伦,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件这样的作品呀?但他们的造价却十分的昂贵,怎么办呢?同学们来想想办法!(学答,可以找生活中的便宜的相似的材料制作)。

三、创作美1.认识制作发簪的特殊材料师:请同学们六人为一组,在本组的百宝箱中找一找箱子里有哪些材料适合做仿银发簪?并把它挑出来。

(组长将挑选的材料拿上来)师:这些材料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学答)师:这一些材料都有像银一样的光泽,虽然它们的特性不一样,但只要方法得当,都可以做出仿银饰品。

今天,我们就用锡箔纸来制作银发簪。

在这么多的材料中,老师为什么要用锡箔纸呢?看老师的示范(老师示范撕,剪,揉搓月亮)小结:易于撕,易于剪,容易定型的材料师:所以,这种材料非常适合你们使用。

今天,我们就要用它来制作一支银发簪!我们还需要小木棍、双面胶、剪刀。

2.初次尝试,发现困难(依情况而定选其一)师:请大家翻到书本44、45页,仔细看书,告诉我发簪分为哪几个部分?制作发簪的步骤有哪些?根据书上的制作方法选择发簪的任意一个部分进行创作,时间三分钟,在制作的过程中想一想,在创作时遇到了哪一些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课课银饰之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于金银材质的认识。

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掌握银饰品基本款式的表现技能,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构想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苗族文化和饰品,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养成勤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构想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以银饰品造型训练为核心展开教学。

难点:在提高学生的银饰品造型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创造性的观察与分析方法,并提高与之相应的艺术表现技能。

三、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方法:对比,临摹
四、教学准备:锡纸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欣赏饰品,说一说其特点?
二、认识发簪,明确构成
在制作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发簪的构成:它由簪身、簪花和吊穗组成。

三、选择材料,熟悉特性
1.老师今天就戴一支发簪,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其实老师的这支银发簪
既不是银做的,也不是金做的。

你们猜猜它会是用什么做的呢?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老师的秘密都被你们给拆穿啦。

对,这就是锡箔纸,我们今天就是用这种带有银光泽的锡箔纸制作仿银发簪。

补充题目)
2.这种纸张,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出示图片)
3.这么银光闪闪的纸,想不想玩一玩呀?那我们就来玩个锡纸大变身小游戏吧!每人自选一张纸或者一个纸条。

游戏方法是:出示游戏方法,限时2分钟,开始。

发现锡纸可以卷起来的方法。

4.锡纸还能怎样利用呢?学生自主探究分钟方法。

有没有没用力捏的呀?哦,我看看,还可以轻松散开呢。

哇你们看这像什么呀(宝石)要是用它来做簪花一定很漂亮。

我看看你变的,小银绳,怎么做的呀?(折、扭)嗯,变化挺大的,可以用它绕出好多形状呢。

剪:这我能看出来,是剪的。

剪得这么对称,有简便方法吗?
折:哎呀,这锡箔纸还能折呢。

敢大胆尝试,真了不起!我们玩也要玩出名堂,老师把你们刚才的的变身游戏总结了这样宝贵的几点。

捏揉、扭、折、剪、刻(出示课件)
5.小朋友艺术家的潜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制作发簪的基本方法全被你们给“玩”出来啦。

三、制作示范,精准方法
满脸惊讶的表情,还不相信!瞧好了,用你们的方法,我来验证。

1.一根长长的纸条,说说,我将要干什么?对,扭成绳。

可以先将纸对折几次,这样能防止断裂。

折成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边捏边扭了,直到它变成这样。

2.看着这小银绳,有冲动吗?说说想把它做成什么?我想把它变成中国结的样
子。

先找来一小块贴好双面胶的锡箔纸,像这样用迂回曲线的方式绕成中国结的样子。

我喜欢用这种方法,是不是就只能用这一种方法呢。

当然不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你做出来的东西好看就行。

最后,它就变成了这样。

多出来
的绳子需要剪掉吗?如果没有多余的绳子,吊穗该怎么办呢?
3.做是做完了,可老师总觉得它由些单薄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变得更加完美吗?像这样吗?哦,我明白了,也许我还可以给它加一层。

真是人多主意多呀,这下多有看头呀,快把它粘在簪身上吧。

4.哦,它还光着身子呢,哎呀,这么小的衣服该怎么穿才合适呢?我来给它试试,真合适。

快固定他们吧,一支银光闪闪的发簪就做好了。

怎么样,用你们的方法做成的哟,相信自己了吧,还想见证吗?
5.这用得是什么方法?
小结:其实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制作出美丽的发簪。

第二课时
四、发散思维
制作发簪的基本方法我们已经不在话下,可怎样才能做出一支漂亮又独特的发簪呢?别急,师今天还带来了独家秘诀呢
秘诀一:选择喜欢熟悉的题材
秘诀二:加入夸张变化的造型
秘诀三:改变吊穗的装饰
五、怎么样?想大展身手了吧!6人为一个小组,先分工,再合作。

运用捏揉、绕、折、剪、刻等方法制作一支漂亮独特的防银发簪。

六、评价拓展
好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小组商量决定,把你们的星星投给最出彩的小组。

谁来评评冠军小组的作品。

掌声祝贺。

来,获胜小组,银匠哥送你们的一顶银冠闪闪的锡箔纸银帽,他希望你们以后能设计出更多新颖独特的作品,或是成为他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让文明与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同学们,虽然我们今天没能一人做一只发簪,但是,我们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方法。

老师希望你们下去之后做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发簪,把它送给妈妈,送给老师或事朋友。

或是做成这样也不错哟。

小结:生活部缺少美,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没的眼睛。

最后,老师希望小朋友
们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七、收拾下课
工具,纸屑装进口袋,带走作品安静有序离开。

十、教学板书
15 银饰之美
苗族银饰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