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
SAP系统成本相关核算流程及差异分摊原理
一、SAP系统成本核算概述:1、标准成本的存货估价SAP系统中采用的是标准成本存货估价方法,采用该方法后,所有的物料出入库均以物料的标准价格计算,同时在入库时记入差异科目(如采购环节的差异,发票校验的差异等)。
物料帐可以根据物料的入库情况得到适时的移动平均价,到月末时将差异分摊到消耗与期末库存之间并重估存货价格,所以,此处的“标准成本”实际指物料的“计划单价”。
物料的标准成本在一个期间内不能改变。
2、产品成本核算:标准成本法产品成本=材料消耗+ 人工+ 应承担的制造费用SAP的标准成本在计算成本时,将材料当期的标准价格作为成本构成中计算材料费用的基础,制造费用则通过工序、工作中心、作业类型等一系列设置预提进产品成本。
材料出库时按标准价格计价。
在产品入库时,产生差异,存在完工产品转出科目中。
订单结算时,一起转入生产订单差异,完工产品转出为零。
生产订单差异为实际成本和库存的标准成本之差。
生产订单差异=投入- 产出二、物料分类帐1、结账流程2、差异分摊原理SAP系统使用了标准价格甚至移动平均价,发生业务时都有可能产生差异。
简单的说,物料分类帐不会对差异的产生造成影响,物料分类帐真正的作用是规范了差异的分摊,并利用分摊的结果,计算物料的实际成本(1)差异类别在讲述差异分摊的原理之前,首先需要介绍的是差异的类别,物料分类帐中,差异分为两类:单层差异、多层差异。
单层差异就是物料自身所产生的差异,例如材料采购差异、生产订单差异、发票校验差异、期初导入差异等。
多层差异一般是由这个物料的下层物料分摊而来的差异,例如生产订单中,投入到这张订单中的物料所差生的差异,这部分差异主要由BOM结构来确定,位于BOM底层的物料不会吸收多层差异,但会向他的上层物料分摊自身的单层差异,这笔差异对于底层物料来说,是由单层差异引发的,而对上层物料来说,是一种多层差异,所以多层和单层的概念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
(2)差异分摊原理下面我们将举例说明差异分摊的原理。
SAP-成本之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
1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一)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 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 /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 BOM (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
(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 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 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
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 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 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 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
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 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 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 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
发 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信息流(总账) 应付账款、原材料 增加/减少 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 /原材料 减少 冲 预提原材料 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增加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减少,原材料 增加原材料 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 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增加制造费用转出,生产成本一制造费用 增加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 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 额*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 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sap标准成本估算
sap标准成本估算
SAP中的标准成本估算通常涉及到以下步骤:
1.确定物料的标准价格。
在会计年度或新季度开始时,为物料创建标准成本估算,该标准成本估算将在整个会计年度或整个季度内保持有效。
在此期间,该标准成本估算不可更改。
2.创建标准成本估算。
SAP中半成品及产成品采用标准价,启用物料分类账之后,不能直接通过MR21更改物料价格,需要通过CK11N 估算标准成本,然后再通过CK24发布。
新增成品或半成品物料时,也需要通过CK11N和CK24发布标准价格,否则SAP无法实现实际成本组件划分。
3.更新标准成本估算。
如果需要更新标准价的物料太多,可以通过CK40N批量发布。
对于涉及重复制造的标准物料成本估算,需要在物料主数据的MRP视图中进行相关设置。
4.发布标准成本估算。
在数量结构中,可以手动指定BOM及工艺路线,或者是录入生产版本,以估算特定BOM和工艺路线的成本。
在评估物料成本后,如果没有问题,直接保存即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SAP的标准成本估算可能会根据具体的版本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
SAP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 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 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小时;机器-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 人工,机器 8.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50_ * ( 2*2+3*3 +*3 +*2)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50*( 2*+3* +*3 +*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20*( 2*2+3*3 +*3 +*2)实际成本= 20*( 2*+3* +*6 +*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成本之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
SAP-成本之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1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一)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 /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 BOM (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
(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
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
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
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信息流(总账)应付账款、原材料增加/减少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 /原材料减少冲预提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增加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减少,原材料增加原材料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增加制造费用转出,生产成本一制造费用增加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sap标准成本核算重要环节详解
sap标准成本核算重要环节详解SAP 标准成本核算是一种用来评估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制造过程,以及制造过程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同时,SAP 标准成本核算还可以协助企业将成本分配给各个产品或服务,以便计算出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获得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用于做出有关产品定价、费用预算和决策的分析。
在SAP 的标准成本核算中,重要的环节包括:1. 成本要素。
成本要素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形成的各个成本元素,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和制造费用。
SAP 标准成本核算可以将这些成本要素分配给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并计算出每个成本要素所占的比例。
2. 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
在SAP 标准成本核算中,成本中心是指一个可以收集和分配成本的单位,而利润中心是指一个可以追踪和分析盈利情况的单位。
通过将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相互关联,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成本的产生和利润的分配,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3. 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制造或提供过程中,可以追踪和分配成本的对象。
通过将成本对象和成本中心关联起来,企业可以将成本分配给相应的成本对象,以便计算出每个成本对象的成本。
4. 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企业根据预先设定的成本标准来计划和评估成本的方法。
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企业可以了解到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5.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指通过对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进行计算,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在SAP 的标准成本核算中,采用了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先进生产成本计算、批量生产成本计算和活动基本成本计算等。
6. 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是指将各个成本要素和成本对象的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在SAP 的标准成本核算中,通过将成本要素和成本对象进行关联,可以将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并计算出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SAP标准成本估算
标准成本估算一、成本估算事物码:CK40N ,进入页面A 1.点击左上角的,进入页面B1. 成本核算运行:给成本核算起一个名字,如,z0004,并进行简单描述2. 成本核算运行日期:确定成本核算开始日期3.成本核算变式:点击小方框,进入右边的页面,选择ZPC1,也是唯一的选择4. 15.控制范围:80006.公司代码:7100 保存,回车进入页面C1. 对页面C 下方部分SELECTINO 后面的进行运行,进入页面DNUMBER :输入物料号(批量发布时,可以输入物料号到物料号,或者不输物料号) :输入公司代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 必须勾上后台处理:一般不勾 回车进入页面E此时Selection 参数后面出现了,点击,再点击,刷新,进入页面F在页面F 中,Selection 一行中,状态已变成绿色日期必须是之后的日期,不能是已过去的日期说明创建成功,已保存同理STRUCT .EXPLOSION,Costing ,进入页面后,把后台处理,勾掉,保存,使后面出现,点击,点击,刷新:点击,进入下方页面选择第一个Marking :点击,进入页面G如果是第一次发布,7100前面会显示红灯,需要点击7100进去运行一下,然后就会变成红灯。
因为有人发布一次了,(一个月内一个公司代码,只能运行一次)所以已经变成绿色了,可以后退,跳出这一步。
点击后退 Marking :点击,进入页面HTEST Run:勾上代表测试运行,不勾上代表,直接显示结果With List Output :勾上代表显示清单,不勾上代表不显示清单Background processing:勾上代表后台处理,不勾上代表前台处理,一般不勾 后退RELEASE: 点击,进入页面I TEST Run:勾上代表测试运行,不勾上代表,直接显示结果With List Output :勾上代表显示清单,不勾上代表不显示清单Background processing:勾上代表后台处理,不勾上代表前台处理,一般不勾, 保存,后退,进入页面K标记标准价格,只更改价格,不更新发布标准价格,发布以后,系统会更新价格 中途改了一个物料如果这一步跑错了,后面会显示红灯,就需要对红灯进行检查,见12页,见附件11. 与页面F比较,可以看出,状态栏全部显示出来了,但是①、marking,未点击执行,后面的状态未显示,此时,通过CK13N查看时,成本核算状态显示V0标记无错,见下图,:未点击,通过CK13N查看时,右上角会显示“KA没错的成本核算“对Marking和Release同时点执行,进入页面L与页面K比较,点击执行后,log及状态后都显示出来了,表面成本估算已被标记和发布。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众所周知,ERP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
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
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
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
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和产品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2>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alue Added)。
<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
<4>给ERP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
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
物料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
SAP学习笔记——成本计算
一、创建成本中心、作业类型、成本要素 1、 成本中心公司内部对费用负责的组织级别,SAP 中归集成本、费用的一个组织单元。
成本中心分为四种:生产成本(生产部门)、制造费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费用(管理部门)、营业费用(业务部门)。
2、 作业类型 3、 成本要素初级成本要素:SAP 系统中需要对成本、费用进行细分管理所指定的损益类总 账科目。
只有指定初级成本要素的总账科目才能归集到成本中心,每一个初级成本要素需对应一个总账损益类科目。
次级成本要素:管理会计中将费用分摊、分配到生产成本中的费用归类。
次级成本要素没有对应的总账科目,不能输入到财务会计科目,只能严格地用作内部分配,是成本在成本中心或订单之间的运送工具。
主要分为内部结算成本要素、结果分析的成本要素、一般费用的成本要素、分摊、直接内部作业分配成本要素五类。
1、 成本构成2、 需要进行标准成本制定或更新的情况3、 标准成本的计算及维护4、标准成本的发布标准成本制定后,同一物料一个月只能发布一次。
已有库存的会重新按新标准成本计价,对原计价进行对比,系统中产生会计凭证:借(或贷)库存商品贷(或借)库存商品成本差异借(或贷)半成品贷(或借)半成品成本差异三、料工费实际成本的归集成本对象:产品收集器和生产订单1、创建生产订单责任人:生产部生产计划员依据:日本成品生产订单——深圳WJ、总部销售人员的电邮欧美成品生产订单——SAP中深圳WJ的采购订单和销售订单方法:mrp2、创建产品成本收集器崇阳稳健半成品启用了重复制造的生产模式,重复制造是使用产品成本收集器来收集生产成本,基于期间来进行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收集器——由物料号加版本构成3、投料确认分为生产订单投料确认和重复制造的作业反冲。
(1)生产订单投料确认SAP中订单耗用的材料分为反冲料与非反冲料(常规订单领料)A、非反冲:责任人:车间统计员、仓管员过程:车间统计员依据SAP系统中的生产订单BOM组件信息,手工填写《领料单》其成本直接归集到生产订单——仓管员在系统中进行生产订单发料,产生会计凭证如下借:原材料(或包装物)消耗贷:原材料(或包装物)B、反冲:(2)重复制造作业反冲重复制造是采用作业反冲的方式确认产品的消耗。
SAP标准成本估算
标准成本估算一、成本估算事物码:CK40N,进入页面A点击左上角的,1.成本核算运行:给成本核算起一个名字,如,z0004,并进行简单描述2.成本核算运行日期:确定成本核算开始日期3.成本核算变式:点击小方框,进入右边的页面,选择ZPC1,也是唯一的选择4.成本核算版本:因为每个月只能发布一次,所以只能选择15.控制范围:80006.公司代码:7100保存,回车进入页面C说明创建成功,已保存1.对页面C下方部分SELECTINO后面的进行运行,进入页面D1.1MATENTAL NUMBER:输入物料号(批量发布时,可以输入物料号到物料号,或者不输物料号)1.2PLAN:输入公司代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1.3always: 必须勾上1.4后台处理:一般不勾回车进入页面E此时Selection参数后面出现了,点击,再点击,刷新,进入页面F在页面F中,Selection一行中,状态已变成绿色1.5同理STRUCT .EXPLOSION,Costing,进入页面后,把后台处理,勾掉,保存,使后面出现,点击,点击,刷新1.6Analysis:点击,进入下方页面选择第一个1.7 Marking:点击,进入页面G1.7.1如果是第一次发布,7100前面会显示红灯,需要点击7100进去运行一下,然后就会变成红灯。
因为有人发布一次了,(一个月内一个公司代码,只能运行一次)所以已经变成绿色了,可以后退,跳出这一步。
点击后退1.7.2 Marking:点击,进入页面H1.7.2.1 TEST Run:勾上代表测试运行,不勾上代表,直接显示结果1.7.2.2 With List Output:勾上代表显示清单,不勾上代表不显示清单1.7.2.3 Background processing:勾上代表后台处理,不勾上代表前台处理,一般不勾后退1.8.1 TEST Run:勾上代表测试运行,不勾上代表,直接显示结果1.8.2 With List Output:勾上代表显示清单,不勾上代表不显示清单1.8.3 Background processing:勾上代表后台处理,不勾上代表前台处理,一般不勾,如果这一步跑错了,后面会显示红灯,就需要对红灯进行检查,见12页,见附件11. 与页面F比较,可以看出,状态栏全部显示出来了,但是①、marking,未点击执行,后面的状态未显示,此时,通过CK13N查看时,成本核算状态显示V0标记无错,见下图,1.1Release: 未点击,通过CK13N 查看时,右上角会显示“KA 没错的成本核算“ 对Marking 和Release 同时点执行,进入页面L页面L 显示的结果,表明标准成本已经正确发布总结:在发布标准价格之前,可以点击标记里面假脱机,在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点击发布里面的执行,发布标准价格。
SAP-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 CK24 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 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 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 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 人工0.2, 机器0.3 8. 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50_ * ( 2*2+3*3 +0.5*3 +0.6*2)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50*( 2*1.5+3*2.6 +0.5*3 +0.6*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20*( 2*2+3*3 +0.2*3 +0.3*2)实际成本= 20*( 2*2.2+3*2.5 +0.2*6 +0.3*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 标准成本 计划成本 目标成本 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 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 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小时;机器-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 人工,??机器 8.??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50_ * ( 2*2+3*3 +*3 +*2)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50*( 2*+3* +*3 +*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20*( 2*2+3*3 +*3 +*2)实际成本= 20*( 2*+3* +*6 +*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 标准成本核算
sap 标准成本核算SAP标准成本核算。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
而SAP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其标准成本核算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企业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SAP标准成本核算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功能。
SAP标准成本核算是指通过SAP系统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产品成本结构,做出合理的定价和成本控制决策。
在SAP系统中,标准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工艺和标准成本进行核算,以此作为企业成本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首先,SAP标准成本核算需要建立标准成本表。
标准成本表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工艺和成本要素,通过SAP系统建立的标准成本数据表格,其中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成本要素。
这些标准成本数据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的依据。
其次,SAP标准成本核算需要进行成本差异分析。
成本差异是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通过SAP系统可以对这些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和跟踪。
成本差异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找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波动和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另外,SAP标准成本核算还可以进行成本控制和预测。
通过SAP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产品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成本调整。
同时,SAP系统还可以进行成本预测,根据生产计划和成本数据,对未来的成本进行预测和分析,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生产和经营决策。
总之,SAP标准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产品成本结构,提高成本控制和决策的准确性。
通过建立标准成本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控制、以及进行成本预测,企业可以更好地运用SAP系统进行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AP标准成本核算功能,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区别
SAP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CO11N的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C(3个);2.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3.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 50件;7.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机器-5元/H,实际工时人工0.2机器0.38.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50_ * ( 2*2+3*3 +0.5*3 +0.6*2)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50*(2*1.5+3*2.6 +0.5*3+0.6*2)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20*( 2*2+3*3 +0.2*3 +0.3*2)实际成本=20*( 2*2.2+3*2.5 +0.2*6 +0.3*5)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14页word资料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众所周知,ERP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
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
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
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
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和产品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2>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 alue Added)。
<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
<4>给ERP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
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
物料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
SAP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区别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CO11N的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 1.5元;移动平均价- 2.2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 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 A 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人工0.2 机器0.38. 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50_ * ( 2*2+3*3 +0.5*3 +0.6*2) 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50*( 2*1.5+3*2.6 +0.5*3 +0.6*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20*( 2*2+3*3 +0.2*3 +0.3*2)实际成本= 20*( 2*2.2+3*2.5 +0.2*6 +0.3*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软件生产订单的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介绍
SAP软件生产订单的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介绍什么是生产订单的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目标成本,我想做成本会计的应该很熟悉,计算公式简单表示如下。
标准成本= 标准价格* 标准数量+ 作业价格* 标准数量计划成本= 计划价格* 计划数量+ 作业价格* 计划数量实际成本= 实际价格* 实际数量+ 作业价格* 实际数量目标成本= 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 作业价格* 实际数量这些计算公式并不复杂而且结构都是一样的,只是价格和数量的取值不一样,但在SAP软件中是如何灵活配置计算出这些成本的,我认为还是挺复杂的,所以本文通过一个离散制造业的例子介绍下这几个值在SAP软件中的计算逻辑和配置方法并在系统中演示下这几个值的计算过程。
假设有如下业务场景:某公司生产的产品为ML-FERT-R300,生产1个这产品需要用到1个原材料ML-ROH-R100和需要经过一道工序,经过这道工序需要消耗人力工时30MIN,机器工时60MIN ,每批产品调机工时60MIN。
其中机器作业价格:30/H,人工作业价格:20/H,调机设置作业价格50/H。
现在工厂要正式批量生产这个产品,首次生产的批量为80个,这个产品使用的是标准成本,所以正式生产一般需要先计算出这个产品的标准成本,生产订单生产完成后,产品入库要使用标准成本核算。
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般需要先建立这个产品的BOM和工艺路线等等,关于产品标准成本的计算逻辑可以参考我的如下文章:SAP CO模块产品成本控制配置及操作详解产品的标准成本计算和发布完成后,就可以在SAP软件中创建生产订单了,通过CO01创建,创建生产订单或下达后(由配置决定计算的时间节点),系统会自动计算出生产订单计划成本,当生产订单有发料或报工后,系统立即更新这生产订单的实际成本,当生产订单有产出时,系统会计算这生产订单的目标成本,注意目标成本只有有产出时才能计算,它的实际数量是指收货到仓库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众所周知,ERP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
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
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
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
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和产品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2>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 alue Added)。
<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
<4>给ERP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
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
物料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
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
图1就是一个多层物料清单。
对于多层物料清单,ER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层次物料的成本。
随后逐步计算上一层次的物料(半成品),计算过程中包括了已经计算过的下层物料的成本。
这一过程被称为成本上卷(Cost rollup)。
当我们保存最终产成品的成本估算时,该产成品下的每一层半成品的成本估算和成本构成也被保存了。
通过成本上卷我们就可以分析每个生产层次的附加价值(Value Added)了。
有些公司在内部各部门使用一种统一的BOM结构。
这种结构通常由产品设计部门创建,被储运部门和生产装配部门使用。
ERP系统允许公司的各个不同部门和领域维护各自的BOM,但每个BOM都必须有唯一的编号并明确指明它的用途(BOM Usage)。
这样,每个部门只需处理各自相关的数据。
工作中心(Work Center)在ERP中工作中心是一种抽象的组织机构,它可以被灵活地定义为各种实际的工作中心,如一台机器或一组机器,一条生产线,一个装配中心,一个生产班组,或者一个车间(参见图2)。
工艺路线中的每一道工序(Operation)都必须在工作中心中完成。
工作中心在ERP的物流(Logistics)管理中很重要,和它相关的功能很多,比如生产进度安排(Scheduling),产能计划(Capacity Planning)等等。
对于产品成本计算来说,工作中心是计算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基础。
工作中心中定义了和产品制造成本相关的公式,比如机器生产准备时间(Setup)和批次有关而和批量大小无关,而生产机时或工时则和批量大小成正比,等等。
工艺路线(Routing)工艺路线描述了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每一道工序(Operation)以及执行这些工序的先后次序。
图3中蓝色的箭头代表了一种产品的工艺路线,其中每个箭头都是整个工艺路线中的一道工序,如工序10,工序20等等。
除此之外,工艺路线中还包含了每一道工序在哪个工作中心中执行,需要哪些材料部件以及其他一些和计算生产期,产能和生产成本相关的技术信息。
图3中四道工序分别在上文中的工作中心WC01~WC04中完成。
对于每道工序系统中还须定义完成该工序的标准作业(Activity),比如图3中一道装配工序是由生产准备(Setup),装配(Assemble),关机(Shutdown)三项作业完成的。
作业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以及ERP项目实施的要求非常灵活地定义,比如对于日用化工品的制膏工序,可以定义备料投料,制膏,固化,罐体清理等作业,这时生产准备和关机作业被赋予了具体的含义。
系统使用工作中心中定义的公式和工艺路线中的标准值就可以计算标准的作业耗用量。
随后根据成本中心会计中计算出来的作业价格,系统就可以计算出标准的制造成本。
成本中心和作业(Activity)成本中心是ERP系统中归集和控制成本的组织机构。
任何一个工作中心都必须明确地隶属于一个成本中心。
图4中以工作中心WC01为例,WC01隶属于成本中心CC01。
事实上几个工作中心可以同时属于一个成本中心,在实际中工作中心和成本中心的隶属关系通常应遵循能明确成本控制责任和方便成本核算的原则。
在本例中我们采用成本中心和工作中心一对一的关系。
成本中心有投入也有产出。
图4左侧的箭头表示我们投入固定资产,人员,水电煤等等企业的资源到成本中心CC01。
与此同时成本中心CC01的产出表现为各项作业ACT101,ACT102,ACT103,这些作业完成了产品制造的过程,同时也将价值转移到了产品中去。
如图4右侧的箭头。
物料主记录(Material Master Record)物料主记录包含了管理一个物料所需要的所有信息。
对于产品成本计算,ERP系统主要从物料主记录中获取外购材料的标准价格和缺省生产批量。
(注:其他还有一些相关参数,本文不作赘述)。
除了物料主数据外,系统还可以从采购信息记录(Purchasing Info Record)中获取材料价格。
采购信息记录包含了从某个供应商处购买某件商品的信息,比如和供应商之间签定的价格条款。
使用采购信息记录具有一些好处,比如该记录中包括运输成本,如运费,关税,和保费,这样可以更好地估算实际材料价格。
另外采购信息记录可以更好的估算转包和外协加工商品的成本。
但是使用采购信息记录必然涉及到供应商选择的问题,相对物料主记录来说就较为复杂。
物料主记录除了提供产品成本计算所需信息外,在成本计算完成后,标准成本还会保存在主记录中。
产品标准成本计算举例下面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具体看一下ERP系统是怎样计算产品标准成本的。
同时也可以看到系统提供了哪些产品成本的分析工具。
某企业生产各种日用化工品,其中某一特定产品牙膏A的物料清单如下:牙膏A:1支半成品膏体的物料清单如下:膏体:1吨该企业有两个工作中心,具体情况如下:产品牙膏A的工艺路线如下:批量: 72,000支从物料主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材料的标准价格如下:上述这些数据和配置都是在实施ERP系统时收集整理的,实际上这些数据并不是产品成本模块单独使用的,象BOM,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物料主记录等都是物流管理各领域的必须数据。
系统实施完毕后,这些数据还必须不断维护和更新,保持系统运行的真实和流畅。
下面我们看一下系统中产品标准成本的各类分析。
成本构成分析首先是成本构成分析,如图5,由于该公司是生产日化产品的,因此定义了如图中所示的成本构成结构,该结构由5类成本构成,分别是原材料成本,生产准备成本,制膏成本,固化成本和灌包装成本。
该结构对其所有产品都适用,因此可以方便进行产品之间的比较。
从图5我们可以发现ERP的成本构成分析类似传统成本会计中的平行结转法,半成品膏体的成本构成被平行地转入了产品牙膏A的相应成本构成中,而不是将RMB 271,200都作为原材料成本转入产品牙膏A中。
图中数字的计算过程,如下列示:原材料铝管的原材料成本=72,000支* 1个/支* 0.4RMB/个= RMB 28,800 半成品膏体的原材料成本= 2,000支* 100克/支* 400公斤/吨* 34,000RMB/吨+ 72,000支* 100克/支* 600公斤/吨* 4,000RMB/吨= RMB 115,200半成品膏体的生产准备成本= 12,000RMB/批* 1批= RMB 12,000半成品膏体的制膏成本= 2,000RMB/小时* 48小时= RMB 96,000半成品膏体的固化成本= 500RMB/小时* 96小时= RMB 48,000产品牙膏A 的原材料成本= 28,800RMB + 115,200RMB = RMB 144,000产品牙膏A 的灌包装成本= 40RMB/人*小时* 1,000人*小时= RMB 40,000 制造层附加价值分析利用上文成本构成分析的结果,ERP系统可以分析产品价值在各个制造层次增加的情况。
本例中生产产品牙膏A经过两个制造层次,上层是制造牙膏A本身,下层是制造半成品,即膏体。
如图6右上方,我们可以看到在上层制造层投入了价值RMB28,800的原材料和价值RMB40,000的灌包装成本,加上下层制造层总共RMB271,200的成本,产品牙膏A的总成本是RMB340,000。
如果想分析下层制造层的成本构成,可以在系统中直接切换到如图中右下方的报表即可。
原始成本构成分析在成本构成分析中,除了原材料成本,其他成本构成都是以企业内部作业成本的形式体现。
而习惯上,我们经常需要分析成本的原始状态,即产品成本中包括多少人工,机器折旧费用,水电燃料,机物料消耗等等。
再看一下图4,这些原始成本都作为成本中心的投入,而在成本构成分析中出现的成本都是成本中心的产出,即各种作业的成本。
因此在ERP系统中又提供了另一种成本构成分析-原始成本构成分析。
它相对于成本构成分析的一个优点是:由于一种产品中的人工成本,水电燃料成本等都是可见的,因此这些成本的价格变化对于产品成本的影响就更容易预测。
要理解系统是如何生成原始成本构成分析的,首先必须了解作业价格的确定。
图7给出了成本中心CC01中3项作业价格确定的过程。
首先,在图的下方我们看到企业已经完成了产品的销售量计划(参见《ERP中的企业预算》),该计划是通过盈利分析模块完成的。
随后结合各种产品的标准工艺路线,我们可以得到成本中心CC01中3项作业的计划耗用量。
在本例中我们按月进行分析。
根据计划的作业耗用量,接下来我们进行该成本中心的成本计划,图上方代表通过系统集成或是手工计划,可以对成本中心的每项作业计划其各项成本,比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工资福利费用,水电燃料费用等等。
从图7中可以看到,我们的计划还可以区分固定和可变成本,这种区分将有利于产品成本信息在盈利分析中的应用(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