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PPT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PPT

标准化发展
未来中医护理技术将向标准 化发展,制定统一的评估标 准和治疗规范,提高其科学 性和可靠性。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中医护理技术将与现代医学 技术相结合,如基因检测、 生物技术等,提高其治疗效 果和科学性。
多元化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将向多元化发 展,除了传统的中草药、针 灸、推拿等疗法外,还将开 发出更多新型的护理技术。
度。
加强与国际上的学术交流与 合作,共同研究和发展中医 护理技术,推动其在国际上
的应用和推广。
谢谢
THANKS
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中医护理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有关于中医护理技术的记载。随着中 医药学的发展,中医护理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 技术规范。
现状
目前,中医护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已经成为 中医药学对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中 医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拿按摩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对于 缓解肌肉疲劳和改善关节活动度有很 好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推拿按摩常用于治疗 各种肌肉疲劳、关节僵硬、运动损伤 等症状,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 损等。
刮痧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01
刮痧是一种利用边缘钝滑的刮具或手指,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 刮动,以达到疏通常见中医护理技术介绍
CHAPTER
拔罐
拔罐是通过负压原理,使罐具吸附在皮肤上,造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的一 种治疗方法。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对于缓解疼痛、 改善肌肉疲劳有一定的效果。
拔罐的操作方法是将罐具按照一定的顺序吸附在需要治疗的部位上,然 后通过适当的吸力使罐具紧紧吸附在皮肤上,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将罐具

临床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ppt课件

临床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ppt课件

• 中药热熨敷是将中药加热后装入布袋,在 人体局部或一定穴位上移动,利用温热之 力使药性通过体表透入经络、血脉,从而 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 瘀消肿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 适用范围
• 1.隔姜灸:适用于缓解因寒凉所致的呕吐、腹泻、腹痛、肢体麻木酸 痛、痿软无力等症状。
• 2.隔蒜灸:适用于缓解急性化脓性疾病所致肌肤浅表部位的红、肿、 热、痛,如:疖、痈等症状。
• 3.隔盐灸:适用于缓解急性虚寒性腹痛、腰酸、吐泻、小便不利等症 状。
• 4.隔附子饼灸:适用于缓解各种虚寒性疾病所致的腰膝冷痛、指端麻 木、下腹疼痛及疮疡久溃不敛等症状。
2020/11/13
16
2020/11/13
17
中药泡洗技术
• 中药泡洗技术是借助泡洗时洗液的温热之 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浸洗全身或局部皮 肤,达到活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 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 适用范围:适用于外感发热、失眠、便秘、 皮肤感染及中风恢复期的手足肿胀等症状。
2020/11/13
• 适用范围:适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寒性疾
病引起的症状,如肺痨所致的咳嗽、咳血;
慢性腹泻所致的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
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差,呕吐;尪痹所致的
2020晨/11/1僵3 、小关节疼痛等症状。
8
2020/11/13
9
隔物灸技术
• 隔物灸也称间接灸、间隔灸,是利用药物等材料将艾柱和穴位皮肤间 隔开,借间隔物的药力和艾柱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治疗虚寒性 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艾灸技术范畴。
2020/11/13
10
2020/11/13
11
悬灸技术
• 悬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条悬于选定的穴位或 病痛部位之上,通过艾的温热和药力作用 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达到温经散寒、扶 阳固脱、消瘀散结、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 方法,属于艾灸技术范畴。

中医护理优秀PPT课件学习PPT教案

中医护理优秀PPT课件学习PPT教案

望诊
(一)内容 舌质:色、形、态 舌苔:色、质
(二)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二)舌诊
闻诊
(一)听声音
1.声音: 语声高亢洪亮有力、连续者,多属实证、热证、阳证; 语声低微细弱无力、断续者,多属虚证、寒证、阴证。
闻诊
(二)嗅气味
病室有血腥气——出血。 病室尸臭——脏腑衰败,病情危重。 病室尿臊气——肾衰。 病室有烂苹果气味——消渴重证。 病室有蒜臭气味——有机磷中毒。
阴阳学说内容包括:
•阴阳相互 •阴阳相互 •阴阳相互 •阴阳相互
五行的基本概念
•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整个世界, 五种物质的不同配比,组成了万物。
五行的生克乘侮
• 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 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 性。
七、中药
1.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依据用药 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 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2.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即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
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中药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故四 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温法 清法 消法 补法
运用发汗的方药,使病人出汗而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 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使从口涌吐的方法。 用通泻大便的方法,排除蓄积 用和解的方法 祛除寒邪和补益元阳的方法 治疗热证,有清热保津,除烦解渴作用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介绍PPT模板图文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介绍PPT模板图文
详细描述
颈椎病患者常常出现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推 拿按摩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 颈椎疼痛和不适感。同时,推拿按摩还能放松身体,缓解疲 劳和紧张情绪。
案例四
总结词
中药熏蒸是一种利用中药煎煮产生的蒸汽来熏蒸患处,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除湿和消炎止痛效果的 护理技术。
详细描述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中药熏蒸可以利用中药的成分,通过蒸汽 作用于患处,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关节肌肉紧张和疼痛。同时,中药熏蒸还能起到消炎、消肿和祛风 除湿的作用,有助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正祛邪的治疗效果。
1
艾灸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如 头痛、关节痛等,也可用于 治疗慢性胃肠炎、月经不调
等。
施灸时应选择适当的穴位, 掌握好灸量和灸感,避免烫 伤皮肤。
艾灸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 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在人体特 定部位进行按摩、揉捏、推拿 等操作,以达到舒缓肌肉疲劳 、促进气血流通的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拔罐通过产生负压,使局部皮肤充血和淤血,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缓解肌肉疼痛和疲劳。对于慢性肌 肉疼痛、运动损伤和腰肌劳损等疾病,拔罐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案例二:艾灸在改善慢性胃炎中的应用
总结词
艾灸是一种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 炷,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机 能,具有改善慢性胃炎、缓解胃痛和 调理肠胃的作用。
发生。
自然疗法
中医护理技术多采用天然中草药、针 灸、推拿等自然疗法,安全可靠,副 作用小。
个性化治疗
中医护理技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性强。

临床常用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

临床常用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
14
15
中药泡洗技术 • 中药泡洗技术是借助泡洗时洗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浸洗全身或局部皮肤,
达到活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 适用范围:适用于外感发热、失眠、便秘、皮肤感染及中风恢复期的手足肿胀等症状。
16
17
中药冷敷技术 • 中药冷敷技术是将中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通过中药透皮吸收,同时应用
6
7
隔物灸技术
• 隔物灸也称间接灸、间隔灸,是利用药物等材料将艾柱和穴位皮肤间隔开,借间隔物 的药力和艾柱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艾灸 技术范畴。
• 适用范围 • 1.隔姜灸:适用于缓解因寒凉所致的呕吐、腹泻、腹痛、肢体麻木酸痛、痿软无力等症
状。 • 2.隔蒜灸:适用于缓解急性化脓性疾病所致肌肤浅表部位的红、肿、热、痛,如:疖、
痈等症状。 • 3.隔盐灸:适用于缓解急性虚寒性腹痛、腰酸、吐泻、小便不利等症状。 • 4.隔附子饼灸:适用于缓解各种虚寒性疾病所致的腰膝冷痛、指端麻木、下腹疼痛及疮
疡久溃不敛等症状。
8
9
悬灸技术 • 悬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条悬于选定的穴位或病痛部位之上,通过艾的温热和药力作用刺
激穴位或病痛部位,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 属于艾灸技术范畴。 •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型疾病及寒湿所致的疼痛,如胃脘痛、腰背酸痛、四 肢凉痛、月经寒痛等;中气不足所致的急性腹痛、吐泻、四肢不温等症状。
10
11
蜡疗技术 • 蜡疗技术是将加热熔解的蜡制成蜡块、蜡垫、蜡束等形状敷贴于患处,或将患部浸入
熔解后的蜡液中,利用加热熔解的蜡作为热导体,使患处局部组织受热,从而达到活 血化瘀、温通经络、祛湿除寒的一种操作方法。 •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创伤后期治疗,如软组织挫伤范 围较大者、关节扭伤、骨折复位后等;非感染性炎症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如关节强 直、挛缩等症状。

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
31
雀 啄 灸
32
3、回旋灸
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 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 离,但不固定,而是均匀地 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施 灸。
33
回旋灸
34
(三)、温盒灸
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 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 的灸盒中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 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 灸数穴。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44
手部准备
手要清洁,指甲要剪短,冬天施术前要先把手搓 热。
45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2
优点
❖ 适应范围广泛 ❖ 疗效可靠 ❖ 不良反应少 ❖ 经济简便
3
4
主要内容
❖ 一、灸法与护理 ❖ 二、推拿法与护理 ❖ 三、拔罐法与护理 ❖ 四、刮痧法与护理
5
灸 法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每次灸20分钟左右,隔日一次或 每周两次。
41
推拿法
42
推拿法概述
❖ 又称按摩。 ❖ 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
运用手法以及某些特定的肢 体活动,作用于人体特定的 部位或穴位上,通过局部的 刺激,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43
按摩手法图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4
隔物灸
隔姜灸
隔盐灸
隔蒜灸
隔附子灸
15
1、隔姜灸
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4厘米, 厚约0.3~0.4厘米的薄片, 中间以针刺数孔,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对儿科常见疾病的辅助治疗,如小儿肺炎、腹泻等,能够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 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护理中的优势,如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能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如严格掌握适应症、操作规范等,以确保安全有效。
五官科护理
耳部护理:针 对耳部疾病的 中医护理技术, 如耳穴压豆、
妇科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在妇 科中应用广泛,如 艾灸、拔罐、按摩 等
中医护理技术可有 效缓解妇科疾病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技术在妇 科中具有独特优势, 如安全、无副作用 等
中医护理技术对于 妇科疾病的预防和 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如推拿、拔罐等,有助于缓解小儿感冒、咳嗽等症状。
情志护理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注意心理调适,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禁忌症: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情绪不稳定、心理障碍等的患者不宜进行情志护理。
针灸推拿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针灸推拿前应告知医生身体状况,避免空腹或饱腹进行,保持放松状态。
禁忌症:孕妇腹部、腰骶部及某些特定穴位禁止针灸,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止 推拿。
助治疗的作用。
饮食护理技巧: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饮 食习惯,制定个性 化的饮食护理计划,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搭配,提高患者的
食欲。
情志护理
定义:通过心理疏导、调畅情志 等方法,调节患者情绪,缓解身 心痛苦
方法:采用沟通、疏导、鼓励、 安慰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禁忌症:对于某些 疾病,如糖尿病、 高血压等,应避免 摄入高糖、高盐、 高脂肪等食物,同 时也要避免过度饮 食或不规律进食等 不良饮食习惯。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最新优质PPT课件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最新优质PPT课件
3.用物:火罐、95%酒精棉 球、血管钳、打火机、灭火 瓶(内盛少许水)、大毛巾 等
注意事项
根据拔罐部位情况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缺损裂 缝。 注意用火安全, 95%酒精棉球干湿度适宜,棉球过于干火力不足,过湿容易滴 水,使点燃的酒精滴则变成火球,易发生意外。 若拔罐部位有皱纹,或火罐稍大,不易吸附,可做一薄面饼,置于所拔部位, 以增加局部面积。
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在上次拔罐出现的淤血现象尚未消退之前,不宜在原处拔罐。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备用。
如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 肢厥冷、呼吸急促、脉细数等症状 时,应立即取下罐,使患者平卧。 轻者饮温开水即可恢复,重则应立 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做好相应处理
4.异常情况、处理 措施及效果
步骤 1.核对患者 2.按医嘱确定及暴露刮痧部位,保护患者隐私, 用纱布清洁施刮部位皮肤
3.蘸湿刮具,在选定部位与皮肤保持45°~ 90°,从上至下单一方向进行刮擦,如皮肤干 涩,随时蘸湿再刮,直至皮肤红紫,禁用暴力
4.刮痧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 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调节手法力度
常见病症取穴
? 腹痛取穴:腹、胃、大肠、小肠、脾、肝、交感。 ? 便秘取穴:大肠、直肠、交感、皮质下 ? 尿储留取穴:肾、膀胱、肺、三焦、腰骶椎 ? 失眠取穴:心、肾、脑干、皮质下、神门、枕 ? 痹症取穴:对应部位、肾上腺、神门、内分泌 ? 头痛取穴:颞、额、肾上腺、枕、肝、肾、脾
耳穴贴压操作用物:
平卧位。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 刮痧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紫红色瘀斑,数日后可自行消褪。 ? 刮痧后,避免风直吹刮拭部位,出痧后30分钟内注意避免洗凉水澡,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课件

中药护理技术
总结词
通过煎煮、外敷、灌肠等方式使用中药,以 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详细描述
中药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 手段,通过煎煮、外敷、灌肠等方式使用中 药,可以针对不同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保 健。中药护理技术在中医临床中广泛应用, 对于各种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等有很好的疗 效。
饮食护理技术
义。
03
CATALOGUE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常见病症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
感冒
01
通过拔罐、刮痧等方法缓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

头痛
02
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缓解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失眠
03
通过针灸、艾灸等手段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症状。
慢性疾病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
高血压
老年康复
利用中医护理技术如太极拳、气功等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和免 疫力,延缓衰老过程。
04
CATALOGUE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
整体观念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器 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调理整体来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自然疗法
中医护理以天然药物和物理疗法为主,具有副作用小、安 全性高的特点,尤其适合慢性病和老年患者的长期护理。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技术强调整体观念,注重人体与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以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为依据,进 行个性化的护理。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技术的核心,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注重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旨在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中医护理技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与作,形成负压,以达到舒缓肌肉紧张、促进 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效果。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卫气营血辨证施护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卫气营血辨证施护

02
气分证辨证施护
气分证辨证施护
(-)辨证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 热证。多由于卫分证 不解,邪热内传于里,或温热之邪直入气分而形 成。以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数为特征。 由于邪入气分所犯脏腑 部位不同,故临床所反映的证候类型亦很多。常见的有热壅于肺、热 扰 胸膈、热盛阳明、热郁于胆和热迫大肠等5种证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分证辨证施护
(二)施护 1.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患者神志、斑疹、面色、肢体、舌脉等情况。必要时,记录液体出入量,填 写危重症 护理记录单。 (2)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出现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观察出血的部位、色、量、质及出血的诱因和时间。 (4)观察患者咯血情况,如患者自觉有血液阻塞喉部时,应鼓励患者轻轻咳出,防止窒息。 2.生活起居护理 (1)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清新,避免噪音和烟尘的刺激,减少陪客和探视者。 (2)注意口腔清洁,晨起、饭后、睡前用生理盐水漱口,或遵医嘱给予中药液漱口。 (3)大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咯血或吐血患者应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 道通畅;便血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做好肛周护理。 (4)神昏躁动者,床边应设护栏,以防坠床。 3.饮食护理
血分证辨证施护
4.用药护理 汤液宜偏凉服,以防助热动血。吐血患者给药要耐心,可少量多次喂服。 5.情志护理 (1)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保持平静心态,配合治疗。 (2)避免情志刺激,以防加重病情。 6.对症护理 (1)鼻抽 协助患者取坐位,头部仰起,额部及鼻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或遵医嘱用干 棉球蘸云南 白药或明胶海绵或三七粉纱条等填塞出血鼻腔,压迫止血。 (2)咯血 大量咯血,突然中断,自觉胸闷,呼吸急促,唇甲青紫,为窒息现象,应立即 将患者置头 低脚高位,叩击后背,使血块咳出,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吐血 对于吐血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取头低脚高位,防止血液流入呼吸道引起 窒息,吐后 给予淡盐水漱口。 (4)热厥 神昏热厥患者,遵医嘱鼻饲灌注醒脑急救中药或予以针刺治疗。 (5)抽搐 惊厥抽搐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需塞入以纱布包裹的压舌板,以防舌体被咬伤。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课件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课件
血压等。 3、酸枣仁、茯苓、合欢花:用于内科特别是心内科病人失眠病人,
敷双侧涌泉、太冲穴,每日睡前一次。 4、丁香、木香、沉香各3克,吴茱萸、槟榔、高良姜各6克,研末,
到适量粉填与脐部,外用敷料固定。输注阿奇霉素前敷,每日 一次: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也可用于输注其它胃肠道反应 较严重的药物前。也可用艾盐灸包(艾绒300克:粗盐100克 炒成颗粒状装袋用:用于应加热40-50℃) 5、温中止泻散敷脐:用于腹泻病人 6、五倍子粉敷脐:用于自汗、盗汗病人 7、温中止泻散敷脐:各种症型腹泻 肉桂3克,公丁香3克,石榴皮3克,五倍子3克,混合研末,醋 调敷神阙穴
元/次
其它项目
1、肠梗阻:大承气汤保留灌肠 药方:生大黄(后下)12克,炒枳实12克, 厚朴15克,芒硝(冲服)9克,加水煎至300
毫升。 2、耳穴埋豆:适应症非常广,安全性高,几
乎全身疾病均可使用。收费:单耳10元/次 双耳19元/次。 3、中药药枕:有降压枕、芳香枕
护士工作主动性较强明显增强,特别是骨外病区分 科后,排班方式改变,护士下午能腾出一定的时间 去做治疗。
存在困难
1、护士及大部分医师均为西医院校毕业,缺少理论基础,开展 部分项目时不够自信。
2、病房护士严重缺编,护士使用中医护理项目的主动性仍有待 加强。
3、医师未能及时开具医嘱或不能正确开具医嘱,护士缺少使用 依据。
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 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 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 症状就会消失。 6、艾条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艾灸后半小 时内不能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7、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止艾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 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8、收费项目:灸法或隔物灸法:27元/次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共57页PPT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共57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技术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中医护理技课件32页PPT

中医护理技课件32页PPT

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 儿科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
1、中药贴敷 2、 中药熏蒸
4、经络导平 5、中药离子导入
3、 中药灌肠
6
7
推拿按摩
小儿捏脊
8
针刺
9
水疗
痉挛肌治疗仪
经络导平治疗仪
脑循环治疗仪
经颅磁治疗仪
儿科临床应用
穴位贴敷优点
1、纯中药配方、毒副作用小。 2、发挥双重作用 :药物渗透、穴位刺激作用。 3、解决了小儿吃中药难的问题。
• 儿科常见病
中药熏蒸
是将药物煎汤,通过机器的所化功能进行局部 或全身性熏蒸,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疗疾 病的方法。
中药熏蒸的优点
中药熏蒸,效果好,疗效佳,无痛苦,耐 受性好,易为患儿接受并能坚持长期治疗,是 一种良好的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
中药熏蒸

脑瘫
紫癜

皮肤病

中药离子导入
经皮给药治疗仪是利用现代科技与中医学相结 合新型医疗仪器,通过皮肤靶下定位给药,直接 渗透作用于病灶部位。
中 药 灌 肠治疗仪
中药灌肠
优点
直接灌入结肠
吸收快
中药灌肠
适 应 症
发热 咳嗽 肺炎
腹泻 便秘 肠炎
小儿推拿
作用: 疏通气血,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 常用推倒:小儿推拿,捍脊疗法。
捏脊疗法
捏脊
督脉和膀胱经 治疗机理:调整阴阳,经络,气血、脏腑。 治疗疳证、泄泻、脾胃虚弱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中药离子导入
。优 。势
1、 直接作用于病灶及时控制病情,缩短疗程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 PPT

常见中医护理技术 PPT

• (一)单罐
单罐独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或 压痛点。
• (二)多罐
多罐并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
(三)留罐
留罐又称坐罐, 即将罐吸附在体表 后,使罐子吸拔留 置于施术部位10~ 15分钟,然后将罐 起下。此法是常用 的一种方法,一般 疾病均可应用,而 且单罐、多罐皆可 应用。
(五)闪罐
• (二)用途
• 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 静脉炎、末梢神经炎、关节炎、腰腿痛、腹痛、腹泻、扭 伤、中风、高血压及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神经 系统、泌尿系统等各种疾病。具有确切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 (三)施灸的禁忌 •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
2.面刮法
手持刮痧板, 将刮痧板的长边 接触皮肤,向刮 拭方向倾斜 45℃,自上而 下,或由内至外 单方向直线刮拭, 中途不能变换方 向,更不能来回 刮拭。
3.点按法
手持刮 痧板,刮 痧板角垂 直于穴位, 由轻至重 向下按压, 片刻后迅 速抬起。
4.厉刮法
手持刮痧板, 刮痧板的一角 垂直于穴位, 刮痧时刮痧板 不离皮肤,施 加压力后在 3cm范围内进 行左右或前后 摩擦刮拭。
闪罐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 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 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 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 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 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六)刺血拔罐
• 刺血拔罐又称刺络拔罐,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 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 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 操作环境 ❖ 观察皮肤变化、询问患者反应 ❖ 应注意休息,并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清淡,易消
化 ❖ 般选3--5个部位,对不出痧或出痧少的部位不可强
求出痧;必要时使用刮痧板棱角处点按刮拭 ❖ 刮痧时间:间隔3-6天 ❖ 刮痧板的修藏
❖ 晕莎
预防措施 急救措施
不良反应
蜡疗法
利用加热熔化的医用蜡涂抹贴敷于人 体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 水吸法 ❖ 抽气吸法
拔罐方法
❖ 留罐
单罐、多罐
❖ 闪罐:皮肤麻木、疼痛、功能减退 ❖ 走罐:面积比较大、肌肉丰厚部位,来回推
动,选用口径大的玻璃罐 ❖ 刺络拔罐:加强刺血作用,注意罐体消毒 ❖ 留针拔罐:风湿痹痛
注意事项
❖ 防止受凉 ❖ 体位合适 ❖ 动作稳、准、快
闪罐酒精不能太湿,贴棉法棉片不宜太厚,投火 法注意灼烧皮肤
拔罐法
❖ 适应证
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 脘腹胀满咳嗽气喘、等脏腑功能紊乱的病症 外科疮疡,虫蛇咬伤
❖ 禁忌证
高热、昏迷抽搐,全身水肿,恶性肿瘤者,各种皮肤病 及溃疡,出血性疾病,肌肉瘦削
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处,结核和大血管部位,孕妇腹 部及腰骶部
拔罐法
❖ 重点操作步骤
拔罐法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 火罐 ❖ 水罐 ❖ 抽气罐 ❖ 挤压罐
罐的分类
罐的分类
❖ 单罐:病变部位小 ❖ 多罐:排罐法,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
织损伤等 ❖ 闪罐:肌肉疼痛、麻木 ❖ 留罐:10-15分钟 ❖ 走罐:久病或多个脏腑通病,
罐的分类
❖ 药罐 ❖ 针罐:风湿痹症 ❖ 刺络罐:实证、瘀血证、某些皮肤病。 ❖ 水罐:表证、热证
❖ 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激发人体内部器官之 间的相互协调,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最后达到扶正祛邪 ,治愈疾病的目的
❖ 1、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 ❖ 2、疏通腠理,秽浊之气通达于外,气血流畅,
祛邪外出
临床应用
❖ 适应证
内科病证、妇科病证、骨伤科、儿科、五官科、养 颜美容
蜡疗法
❖ 石蜡
温热作用:局部外敷透热可达皮下3cm,局部升 高8-12℃,温度下降慢
压缩作用 化学作用 其他作用:改善皮肤营养,美容等
蜡疗法
❖ 目的
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组织愈合;祛湿散寒 柔和的机械压迫,促进渗出液吸收
蜡疗法

“痧”?
❖ “痧”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米,用手 指触摸时,稍有阻碍的疹点
❖ 指“痧证”,又称“痧胀”和“痧气”,不是一种 独立的病,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
❖ 夏秋季节,风湿热三气旺盛,湿热交蒸,酿 成疠气(雾瘴),流行于天地之间,人若劳 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 泄而发痧证
“痧”——现代医学
❖ 机体脏腑功能减退或发生严重障碍时,代谢 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局部呈缺氧状态,毛细 血管通透性也增强,刮痧时毛细血管破裂, 因此有“痧”出现。
❖ “痧”的颜色、形态、多少和部位深浅由局部 代谢产物多少,即缺氧程度决定的
“痧”——现代医学
❖ 1、排论
操作步骤
❖ 用物 ❖ 核对,解释。选择合适体位 ❖ 确定刮痧部位 ❖ 检查刮具 ❖ 施术:刮痧用具始终与皮肤保持45~90°角,从上
至下,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擦局部皮肤;每次刮 8~10条,每条刮6~15cm ❖ 保持刮痧板的湿润 ❖ 了解患者有何感觉,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情况 ❖ 清洁皮肤,整理用物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优秀课件
拔罐法
❖ 又称“吸筒法”,“角 法”
拔罐法发展历程
❖ 最早的文字记载《五十二病方》以角治疗痔疾 ❖ 西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记载用角法治疗疮疡痈肿 ❖ 唐代太医署将角法(拔罐疗法)分设为科,学制定为三年 ❖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对拔罐疗法有详细记载,已使用了
竹罐和水煮罐的吸拔方法 ❖ 宋代医家唐慎微在《证类本科》中记载:“治发背,头未成
❖ 注意询问患者感受 ❖ 注意晕罐先兆 ❖ 勿强拉起罐
不良反应
❖ 局部不适,晕罐 ❖ 烫伤
刮痧法
❖ 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 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 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 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 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 疗方法。属《内经》砭 石疗法、刺络疗法的一 种
发展历程
❖ 唐朝时期,人们就运用苎麻来刮治痧病 ❖ 元代、明代的中医书籍里已有更多的记载 ❖ 第一部刮痧专著——清朝郭右陶《痧胀玉衡
❖ 禁忌症
1.急性传染病、急腹症、重症心脏病、严重高血压 2.过于消瘦,皮肤病变,下肢静脉曲张,出血倾向 3.经期、妊娠期禁用
刮痧种类划分手法
❖ 种类
直接刮痧:体质壮实,病证属实 间接刮痧:婴幼儿、老年人、皮肤病等
❖ 手法
平刮、竖刮、斜刮、角刮
刮痧部位
❖ 头部:眉心、太阳穴、鼻梁 ❖ 颈项:后项、颈部两侧 ❖ 胸部:肋间隙、胸骨中线 ❖ 肩背部:两肩部,脊柱两侧 ❖ 上下肢:
拔罐——现代医学机理
❖ 负压作用
局部动脉血管充血,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增强机体的免 疫功能
❖ 刺激神经作用
局部营养因子增多,有利于损伤神经的修复 失眠、头痛、健忘,脑血管意外而致的肢体偏瘫及颈椎
病、坐骨神经痛引起的上、下肢麻木
❖ 调节作用
负压和温热作用,除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加速血流循环及淋巴液循环,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
核对解释 选择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清洁皮肤 检查罐口是否光滑 罐体吸附方法 留罐:10-15分钟 观察 起罐:先上后下 整理用物
罐体吸附
❖ 火吸法
闪火法:大多数 贴棉法: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棉片不宜过厚,酒精不宜
过多 投火法:身体侧面横向拔罐 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 架火法:仰卧、俯卧。吸力强,适用于重力吸拔刺激
疮及诸热肿痛,以竹筒角之。” ❖ 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瑞竹堂验方》丰富和发展
了拔罐疗法 ❖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拔罐疗法的出处、工具的
制造、适应症、穴位操作过程等均作了详细的论述 ❖ 近代《理瀹骈文》药罐治疗黄疸、火罐治疗风痛
拔罐——中医机理
❖ 开泄腠理,使充斥于体内的热毒邪气排出体 外,使邪出正复,经络气血得以疏畅,振奋 脏腑机能,调理逆乱气机,调节阴阳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