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质量评估湘教版选修3

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质量评估湘教版选修3
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单元质量评估湘教版选修3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单元质量评估(一)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年的阳历四月,是我国傣族的传统节日一一泼水节。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并进行拜佛、赛龙舟、文艺会演等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据此回答1、2题。

1?傣族的泼水节属于()

①旅游活动②旅游资源

③具体的资源④抽象的资源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 参加泼水节的旅游活动属于()

A. 游览观光

B.度假休闲

C.科考探险

D.宗教朝觐

【解析】1选B,2选A。第1题,泼水节属于节庆活动,没有具体的物质存在形式,因此它属于旅游资源,且是抽象的资源。第2题,人们去参加泼水节,体验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和独特的傣族风情,是典型的远方崇拜,即对远方风土人情的崇拜,因此游客大多是为观光而来。

(2016 ?长春高二检测)下图为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图(避暑旅游+休闲旅游+观赏旅游+品果旅游+

野趣旅游)及果林区旅游时间表,据图表完成3、4题。

观花旅游 3?4月 3?4月 3?4月 6?7月

水果旅游

5?7月

6?7月

6?7月

7?8月

9?10月

3. 乡村生态旅游模式(避暑旅游+休闲旅游+观赏旅游+品果旅游+野趣旅游)不能体现出旅游资源 的() A.

物质景象组合性 B.美学属性

4. 乡村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 (

A.

地质地貌景观 B.山水组合景观 C.生物景观

D.风土民情

【解析】3选C,4选C 。乡村生态旅游以体现农业的生产活动为主 ,因而旅游资源种类主要属于生

物景观,生物景观属于自然景观,不具备历史文化属性。

读云南省某地示意图,回答5、6题。

5. 在云南西双版纳林海中的傣家村落

,建筑形式是当地高脚式竹楼,这表明

( )

A. 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B. 竹楼的材料和结构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

C. 竹楼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

D. 竹楼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 6. 图中的景观中没有 ( )

A.

地质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 C.生物景观

D.气象气候景观

【解析】5选B ,6选C 。第5题,竹楼的材料取自当地的竹子,竹楼的结构是与当地湿热的气候特 征相适应的。第 6题,图中石林属于地质地貌景观

,湖泊属于水文地理景观,雪山属于气象气候景

C.历史文化属性

D.非消耗性

湖泊

B

丘陵

A

傣家竹搂

石林

观, 材料中未提及生物景观。【素材链接】傣家竹楼

竹楼是傣家的标志民居。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 属于南方“干阑式建筑”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傣族、基诺族等民族地区。由于傣族竹楼的代表性, 又称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的房顶呈“人”字形, 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 “人”字形房顶易于排水, 不会造成积水。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 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 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 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整个竹楼非常宽敞, 空间很大, 也少遮挡物, 通风条件极好, 非常适宜西双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行进在大峡谷, 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 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诗。险恶的地理环境

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 傈僳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 在

飘游的白云间盖房, 真可谓山多高, 地多高, 人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 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了“千脚落地式”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据此回答7、8 题。

7. 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天山北麓

C. 江南丘陵

D. 横断山区

8. “千脚落地式”的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 土壤

【解析】7选D,8选A。第7题,傈僳族人民生活在我国西南的横断山区。第8题,山区地势不平,

为建造房屋, 只能在斜坡上打桩。

【素材链接】千脚楼

“千脚楼”是傈僳族人的传统房屋, 依山坡而建, 是用几十根木柱支撑着的木板而成篾笆楼, 楼上住人, 楼下养畜禽。傈僳族居住在高山、坡地或河谷地带,一般以数十家为一村寨。靠江边地区住户较集中, 山区分散,村寨之间距离都较远, 所以人烟稀少。怒江大峡谷号称世界第二大峡谷, 山势陡峭。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峡谷之间没有坝子,凡是较平坦的地方都开辟为耕地, 所以居住的地方都很陡。

读下列景观图, 完成9、10 题。

⑤总大利罗马古斗荐场⑥總国慕尼黑“喔酒节"

9. 以上所示事物和因素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

10. 以上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⑤

【解析】9选C,10选G 第9题,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

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能给

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磁悬浮列车虽是新生事物 ,令人向往,但它的位置不固定

水稻种植是农业生产活动。第

10题,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

,具有历

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⑤属于遗址遗迹;⑥属于人文活动。

自然环境中保存下来的文化遗存 ,在环境景观区内占据主导地位 ,就形成了文化景观旅游资

源。据此完成11、12题。

11. 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①太湖凤光 ②华山餅獵

③上海磁悬浮列车 ⑷水稻种植

扎张家界 B.客家土搂

U黄果树潺布D泰山

12. 黄果树瀑布属于()

A. 地质地貌景观

B. 山水组合景观

C. 生物景观

D. 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解析】11选B,12选B。第11题,客家土楼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张家界、黄果树瀑布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泰山属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第12题,黄果树瀑布属于山水组合景观。

13. 我国民间竞技体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赛龙舟——水量大、水流急的河流上游

B. 赛马、摔跤一一内蒙古高原

C. 赛骆驼一一黄土高原

D. 赛牦牛一一东北平原

【解析】选B。赛龙舟在静水水域,宜在河流中下游;赛马、摔跤是内蒙古传统体育;赛骆驼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号称“骆驼之乡”的阿拉善盟一带;藏族居住地区高山连绵,雪峰重叠,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以牧业为主,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在喜庆、婚嫁及节日中,赛牦牛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这是一篇游记,游记中写道:“历尽艰险,我顺着绳索下到溶洞的底部,打开我的手电,那些藏在黑暗中几十万、几百万年的钟乳石、石笋、石花等美得令人惊叹的景观,突然一下子在黑暗中涌现出来,让我心中惊喜,这将极大地丰富我的探秘经历……”。据此回答14?17题。

14. 作者的旅游活动属于()

A.游览观光

B.度假休闲

C.科考探险

D.宗教朝觐

15. 作者此次旅游活动的客体是 ( )

- 8 -

C.帮助作者进洞的人

D.帮助作者进洞的设备

16. 钟乳石、石笋、石花属于 ( )

18. 北京属于特色文化城市是因为北京 A. 有传统文化和古老的宫殿建筑 B. 钢铁工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 C. 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D. 交通运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9. 桂林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 A. 桂林交通发达 , 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 桂林工业发达 , 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C. 桂林的田园、方舟、村社 , 与山水融为一体 , 构成天人合一的胜境 D .桂林的农业发展较快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解析】18选A,19选G 第18题,北京属于特色文化城市是因为北京有传统文化和古老的宫殿

建筑。第 1 9题,桂林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桂林的田园、方舟、村社 人合一的胜境。

知识拓展】 乡村生态旅游

A. 作者本人

B.钟乳石、石笋、石花等 A. 火山地貌景观 B. 花岗岩地貌景观

C. 砂岩地貌景观

D. 岩溶地貌景观

17. 作者此次游历的景观 , 在我国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 ( )

A. 西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解析】14选C,15选B,16选D,17选A 。第14题,从题目所给材料来看,作者是到石灰岩溶洞中

去探险 , 这种旅游活动区别于一般的游览观光和度假休闲。第 15 题,溶洞及洞内的一切是此次旅

游活动的客体。第 16 题, 钟乳石等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第 17 题, 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 , 是 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分布地区。

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 : 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协调融合。城市特色 是城市本质的表现 , 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传 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的制约。据此完成

18、 19 题。

, 与山水融为一体 , 构成天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兴类型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生

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它是在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 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为主体,把农业生产、新兴农业技术应用与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 融为一体,并充分欣赏大自然浓厚情趣的一种旅游活动。 20.

下列景观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 )

【解析】选B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而形成的

,是以自然界本身美感吸引旅

游者的资源,所以只有黄山云海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读我国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点分布示意图 ,回

答下列问题。(12分)

(1) 列举几处该景区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 (2)

蓬莱素有

“仙境”之誉,它依山傍海,景色秀丽,独具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奇观

,其属于哪

術袴/店

TJ

C 宁夏潸真寺

D 游乐园

■{山人洞

鼓楼

钟楼;

,普腿楼 三清殿龄戈

理莱氷城

丫店

驴处轟■ F

一类景观,试分析其成因。

【解析】第⑴题,从图中可以读出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 ,如蓬莱阁、古战船、龙王宫、钟楼、蓬

莱水城等。第(2)题,“海市蜃楼”是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景观 ,所以属于自然景观旅

游资源中的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其成因与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有关。

答案:(1)蓬莱阁、古战船、龙王宫、钟楼等。

(2)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海市蜃楼”的成因是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 ,

过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观。

22. 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分别是A 南京中山陵、B 布达拉宫、C 庐山三叠泉瀑布、D 广西漓江。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资源通常被划分为自然景

观旅游资源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大类,上述四处景观属于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_________ (代码)。 (2)

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 ,更多地表现出 等

旅游方面的意义。

(3)图中旅游景观的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___________ 性。漓江独特的山水地貌和号称“庐 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

,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__________ 性,其

中 _________ (代码)旅游景观的可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它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旅游 景区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旅游者

,这主要体现旅游资源的 ___________ 性。旅游资源的 ___________

性意味着旅游景观的欣赏不会破坏旅游资源本身 ,只要正确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就会

长久存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意义及特点。第 (1)题,旅游资源按属性分为自然景观旅

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及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第

(2)题,文化景观旅游资源更能表现出

A

:匸飞-

D

教育、娱乐和休憩等方面的意义。第(3)题,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和吸引性、重复使用性等特点。

答案:(1)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C D

(2)教育、娱乐和休憩

(1) “秦陵兵马俑”和“武陵源”所在的省区分别是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作为旅游景观,“秦 陵兵马俑”较"武陵源” ________ 价值更高。 (2) 构成两图所示旅游景点的基本要素

,除了旅游景观外,还包括 _________________

⑶旅游景点的开发,对当地区域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

(4)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

应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和景区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其中

,“秦陵兵马俑”的

开发应特别注意避免对 __________ 的破坏,“武陵源”的开发应尽量避免对 __________ 的破坏。 【解析】第(1)题,“秦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

,“武陵源”位于湖南省,前者属于人文景观,后者

属于自然景观,前者具有更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第

(2)题,旅游三要素包括游客、旅游资源和服务

业。第(3)题,旅游活动能够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第(4)题,人文景观开发要避免对文物古迹 的破坏,自然景观开发要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1)陕西 湖南 历史文化 (2) 旅游者 景区的服务业

(3) 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扩大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文化繁荣。 (4) 文物古迹 景区生态环境(或生物多样性) 【知识拓展】瀑布的形成

瀑布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其一就是河流底部的岩层由两层不同硬度的岩层组成 ,当河流侵蚀透顶

部的岩石后,底下的岩石因为比较软

,很容易被掏空,形成瀑布,如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的尼亚加

拉瀑布。另一种瀑布的形成就是河床中有横向的坚硬岩石形成的岩墙 ,河流流经此处时,受到岩墙

阻挡形成瀑布。第三种情况是 :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两侧形成悬崖峭壁,在两侧如果有河

流,瀑布由此形成。

⑶多样地域 A 、B 观赏性和吸引 重复使用

23.图甲为秦陵兵马俑图

,图乙为武陵源图。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10分)

24.(2016 ?济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冰岛有“冰火之国”的美称 ,地热资源丰富,火山、冰原观光是传统的旅游项目。近年来 ,该 国发起了“全年冰岛”的旅游革命。下图为冰岛地形图。

(1) 分析多数游客选择在夏季到冰岛旅游的原因。 (2) 推测冰岛冬季的特色旅游活动(不少于两项)。

【解析】第⑴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冰岛位于高纬度地区 ,夏季气候较凉爽,且白昼时间长,利于旅 游活动的展开,同时能欣赏到午夜阳光。第(2)题,冬季冰岛气温低,可以泡温泉,同时多降雪,有利 于开展滑雪运动;冬季冰岛黑夜漫长,利于欣赏极光现象。

答案:(1)纬度高,夏季凉爽;白昼时间长,欣赏午夜阳光;便于安排行程(或冬季白昼短,不利于开 展旅游活动)。

(2)滑雪(滑冰);欣赏极光;温泉浴(或参观温室农业)。 【补偿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 ,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 :“峭峰离立,分 行竞颖” “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 ,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 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介于二者之间 ,独以 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 ,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 而水悉澄清”;至于贵州则是“介于二者之间。”(选自《徐霞客游记导读》)

(1) 文中“壅流成海”的“海”是指 ______________ ; “流多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 (2) 文中“穿穴之流”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写出两个你所知道的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旅游景点。 【解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从阅读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特别是要明确云贵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其

500 200 0

; 冰原

地貌特征。

答案:(1)湖泊泥沙入河流,水变浑浊。

(2) 地下河

(3) 云南石林、桂林山水、瑶琳仙境等。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壶口瀑布位于黄河峡谷中。九曲黄河如一条奔腾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秦晋大峡谷。流至壶口时,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有“全国第二大瀑布”之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

材料二黄河水系图(图1)和壶口瀑布地质剖面示意图(图2)。

图】

(1) 图中A河流的名称是 __________ ,B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

(2) 根据材料一的描述,黄河壶口瀑布什么季节出现此景观?为什么?

(3) 依据图中信息,分析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成因。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A河流流经西安,在秦岭以北,应为渭河。B地形区在黄河河套处,应为河套平原。第(2)题,黄河壶口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说明黄河水量丰富,而黄河汛期在夏季。第(3)题,流水侵蚀作用在不同的岩石上表现不同,对坚硬的岩石侵蚀较弱,对相对松软的砂岩侵蚀强,壶口瀑布坚硬的砾岩在上层,侵蚀弱,下

层相对松软的砂岩侵蚀强,发育成了瀑布。

答案:(1)渭河河套平原

(2)夏季。因为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

(3) 由于岩性差异, 造成流水的侵蚀差异, 较坚硬的砾岩侵蚀弱, 较松软的砂岩易被侵蚀和水

, 形成断面潭, 发育成瀑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