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有道》有感

合集下载

心安幸福教育安家有道读后感

心安幸福教育安家有道读后感

心安幸福教育安家有道读后感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知心的老朋友,坐在你对面,和你唠家常似的,把心安、幸福、教育和安家这些事儿给你说得明明白白。

以前我总觉得幸福这东西啊,就像天上的云,看着好看,可不好捉摸。

但是这本书就像是一阵风,把这朵幸福的云给吹到了我跟前,让我能近距离地看看幸福到底长啥样。

说到教育,现在的教育可把好多家长弄得焦头烂额的。

但是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告诉我教育可不只是孩子考多少分,上什么学校,更多的是一种心安的状态下的引导。

就像种树,不能光盯着树长高了多少,还得关心这树的根扎得稳不稳,是不是在一个安心的环境里生长。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爸妈天天就盯着我成绩,我心里那个慌啊,现在看来,要是当时他们能按照书里说的这种心安的教育方式,那我的童年可能会多很多欢乐的回忆。

再讲讲安家。

家是什么?以前我觉得家就是那个住的房子呗。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家可不仅仅是四面墙和一个屋顶,那是一种心灵的港湾。

就像鸟归巢,心安处才是真正的家。

书里讲了很多关于如何打造一个让人心安的家的办法,不是说要多豪华,而是要有一种温暖的氛围。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家,虽然不大,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现在看来,这就是书里说的那种幸福的家啊。

整本书里没有那些干巴巴的说教,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例子和通俗易懂的道理。

就像一道家常菜,食材简单,但是味道十足。

它让我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心安就是幸福的基石。

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经营家庭,只要我们的心是安定的,那幸福就会像影子一样,紧紧跟着我们。

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给我的生活点亮了一盏灯,让我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不再是摸黑前行。

这就是我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感受,就像把心里的想法一股脑儿倒出来一样,反正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值得大家都去读一读。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
引言概述:
《教有所思》是一本由教育学家撰写的著作,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者的责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本书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教育的目的
1.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1.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3 教育者的责任是什么?
二、教育的方法
2.1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
2.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育的价值观
3.1 教育应该注重什么价值观?
3.2 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
3.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四、教育的未来
4.1 教育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4.2 教育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4.3 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五、教育的影响
5.1 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5.2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5.3 如何评价一位优秀的教育者?
通过对《教有所思》的深入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希望每位教育者都能够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清明小假,丝丝春雨像缠绵的少女,轻叩大地的心扉。

在“滴答——滴答”雨声的伴随下,我读完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

它荟萃了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教学随笔,一篇篇具有生命力的文章审视了教育的本真,解读了教师的生命状态,分享了教师成长策略,明晰了教师立场,重塑了教师信仰。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样几个关键要素。

一、守住一盏明灯——理想一直都敬佩于孔圣人的学识才能,今天读了《那盏心中的明灯》,才觉得他更让人钦佩的应该是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当各诸侯国在追名逐利时,他全然不顾名利的诱惑,带领弟子在列国间奔走十四年,即使在饥饿困苦中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

理想是一盏明灯,照亮心扉,指明前行的方向。

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踏踏实实地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专心致志地、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教师的心中已经不小心地熄灭了这盏理想之灯。

近年来,商机和诱惑像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充斥在教师的身边,也有不少教师禁不起诱惑将视角转向其中,热衷做淘宝和微商,一些学校和办公室里出现了不和谐的风景。

还有的教师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的行业光鲜亮丽,教师行业黯淡无神,天天在怨声载道中昏昏度日。

教育是一个良心活,缺少教育理想,我们既愧对自己的良心,又感受不到教育生活的情趣。

这是一个浮华的社会,我们应该守住心中的一盏明灯——理想,只有守住理想才能脱离低级趣味,只有守住理想才能凝神聚力投向学生和教学,只有守住理想才能听到学生成长拔节的美妙声响。

守住理想,教育就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享受;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这样的教育人生岂不更美好更有高度?二、播种一颗种子——爱心有人问李镇西老师:“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是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

你可以没有高深的学问,但一定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样,学生在你的关爱下才能更健康阳光地成长!爱心是对古怪学生的理解,是对犯错误学生的宽容,是对困难学生的耐心,是对残缺学生的赏识,是对缺少亲情学生的关注……爱心包含在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温和的眼神,一个温柔的抚摸,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切的行动……一次傍晚放学,我推着车子走到校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我面前,是班上的张佳文。

读.教育有道的读书心得范文合集

读.教育有道的读书心得范文合集

读.教育有道的读书心得范文合集第一篇:读.教育有道的读书心得读《教育有道,耕心为上有感》杨瑞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尔尼.古尔曼曾说过: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情绪,情感,自信心,意志力,乐观等心理品质比其智力因素更为重要,所以,我们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作为教育者,教育只有从心开始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开启学生的心,让这颗心永远健康,有活力,有能力,才能成为学生幸福的创造者,成为学生心灵的医治者和治愈者。

而《教育有道,耕心为上》给了我一个很好地学习机会,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本书从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实际问题出发,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关知识和经验,案例真实,典型,由案例引发的问题发人深省,尤其是观点“碰撞部分”,让不同身份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具有兼收并蓄的多元性特点。

在编排形式上,以案例为载体,引出焦点问题,然后多方观点相互碰撞,最后通过专家支招,总结升华。

大量调查研究与媒体报道表明,我国中小学生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说谎,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焦虑,抑郁等。

本书从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调查,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的观点以及专家的从心理学角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是我针对这些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平时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学生的早恋问题、怪异发型、奇装异服、网络成瘾,一切都能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一些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更多的是成人教育导致的结果。

如李星,一个本是聪明,听话,身体强壮的孩子,因网络成瘾,变得沉默寡言,欺骗同学和父母,身体素质下降。

我觉得出现这种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人格特质的关系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很可能在现实环境中不能满足他们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育有道,耕心为上》读书心得 贺文敏

《教育有道,耕心为上》读书心得 贺文敏

《教育有道,耕心为上》读后感荷塘小学贺文敏总有一种精神振奋人心,总有一些人给人以正能量,总有一些书籍给迷茫中的人带来心灵的启迪以及精神的慰藉,总有一种力量使人前行。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是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对于国人来说,是一场盛大的精神洗礼,而在这些伟大而平凡的人中,总有人民教师的身影,从舍命救生的谭千秋,到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托起墨脱县教育希望的格桑德吉,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教育人的无私以及伟岸,同样作为一名教育人,从他们一心为生的点点滴滴中,我也开始重新思索对教育的定义。

当我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作为一名受教育者,我所理解的教育仅仅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而当我开始有意识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我对教育的理解也很肤浅,我单纯的认为,只要能让学生学好知识,就可以成为一名好老师。

我很庆幸的是,第一年的工作体验让我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上担负着的沉甸甸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而在这个寒假,我又从《教育有道,耕心为上》这本书中获得了对教育更深刻的理解。

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在道德、情操、品质、勇气、智慧、待人接物、礼仪社交等方面成长,而这一切的教育又都根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对事业无比的忠诚。

"教育有道"就是教师对学生、对事业"爱"的诠释,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写照,是我们老师"爱的智慧"。

教育的最大难处不在学生,而在教师自身。

在于我们自己是否能不断地反思自己、总结自己,能否敢于正视自己、战胜自己。

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力量。

当我大学毕业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时候,我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作为一名新老师,没有任何的班级管理经验,由于师资缺乏,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繁重的工作任务,没有人能腾出时间来指导你,教你怎么做。

马文科林斯教育之道读书心得

马文科林斯教育之道读书心得

马文科林斯教育之道读书心得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对教育之道这个话题感兴趣。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做《马文科林斯教育之道》的书籍,这本书让我对教育之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关注学生的成绩。

马文科林斯认为,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的人,包括他们的思维能力、沟通技巧、社交技能和品德修养等各个方面。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让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

因此,我们可以透过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发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成为更全面的人。

其次,书中提到了“学习以生活为本”的理念。

马文科林斯鼓励学生以生活为本,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来学习知识,这样学习会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生活体验。

这一观念和我一直以来的教学理念相似,我认为把生活中的事情和知识联系在一起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让他们有更深入的交流和思考。

书中还强调了学生与老师建立紧密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学习习惯、学术背景等,从而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法。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

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和理解关系,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交流和思考。

这些观点都是我一直在教学中尝试实践和提倡的,这个书籍让我感觉排列更有理论支持,而我的努力正在走上一个更高的阶段。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育不应该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学习的过程也可以成为创新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这本书从多个角度让我重新理解和思考了教育之道。

它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紧密伙伴关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把教育的目标放在学生的全面成长上。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提要: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的实质在于开启智慧、健全人格,塑造心灵,培养自主性、创造力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后,我颇有感触:为师有道,道在何方?本书立足教师成长,荟萃一线教师精彩评论和教学随笔,审视教育本真,解读教师生命状态,分享教师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通过细细的揣摩,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的实质在于开启智慧、健全人格,塑造心灵,培养自主性、创造力。

遵守师道就要就要尊重学生人格,不侮辱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遵守师道就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去质疑甚至去异想天开;遵守师道就要要大教育胸怀,关注一切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

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

对学困生负责。

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从心底知道老师时刻关注他们的进步。

总之,为师亦有道,根本在于尊重生命,以生为本,让学生都能在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这应该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愿望!。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读《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浮躁的,浮躁的时代更让人容易因急功近利而利令智昏。

在这样的时代中,我们的教育更令我们这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忧心忡忡。

我们教育状况正如书中所说:当下,我们的教育无法彻底从现实的体质和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无法从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无法从功利性目的与教育本质和人的长远发展目标的矛盾中解脱出来。

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家长和老师眼中只有分数,他们的爱与孩子的分数多少成正比,以至于不关心童蒙养正,不顾孩子身心的健康,以致孩子们缺乏自信,没有理想,不懂得礼让和感恩,缺乏一个大国国民所需要的胸襟与思维。

深知虽然现行的高考制度有许多弊端,但还是给了多数贫寒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给了大多数学生一个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平台。

作为一名教师,我无力去改变教育制度不合理的一面,但我想既然已经做了老师,就要担当教育的责任,就要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

至少能尽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在我所带的学生中去播种责任感,爱,让他们拥有自信和科学精神,懂得尊重、同情、怜悯,不再高分低能,毫无自己的见解,只能人云亦云。

四百年前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书中一位做了十七年教师的作者说:“没有思想的教师培养不出有思想的学生,一名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思想的领袖。

”我对这句话特别赞同。

首先,在教学上,一位有思想的老师深知课堂是培养思维品质的地方,所以在课堂上不会照本宣科,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参,在他的教学中融入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会灵活、并有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他的课松弛有度,给学生留有自由思考的空间,学生质疑的时间,学生自然在他的带领下慢慢地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思考,灵活应对。

我认为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首先要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上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就像薛瑞萍老师一样,不但自己思考,还让学生在自己的创新中不断成长,有了自己的见解。

《教育有道》读后感

《教育有道》读后感

《教育有道》读后感暑假我认真读了《教育有道》这本书后明白了: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

师道体现在细节中。

教育无大事,同样无小事。

教师的一言一行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均会对学生发生影响。

因而真正的教育一定发生在细节当中。

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

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教师,需要读书。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作家祝勇说:“(读书)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书读得多。

”读书之于教师,就像歌手之于练声、枪手之于打靶,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

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的人面目可憎、俗不可耐”;那么,长时间不读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

做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应该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发展意愿是其自主发展的“原动力”,做有道德的教师总是专注于自身学养的丰厚,不断培育自己的专业情意,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涵养自己的专业精神。

从基础抓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教师必须是博家、杂家,没有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之才,没的博古通今之智,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书卷气息,怎么能成为知识文明的传播者,心灵的塑造者呢?读了此书我也深深地感悟到教育的希望在于我们每位教师的成长。

离开了教师,任何制度、观念、政策都只能停留在空中。

我们教师用来工作的工具是知识、能力、道德、态度。

所以作为教师还应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不断地学习,储备各种知识,时时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们首先得使我们的知识不老化,所以得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已有的那点滴学问。

因为学生可以原谅一个吹毛求疵的老师,但不能原谅一个无知无能的老师。

所以由一桶水到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的演变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知识追求的觉醒。

观看家教有道观后感

观看家教有道观后感

观看家教有道观后感
最近看了《家教有道》课堂讲师朱女士的课,受益匪浅。

在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

而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潜移默化地把个人的品德、知识、和生活经验影响着孩子。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本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育孩子对待每一件事都要一丝不苟,严谨认真。

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养成此好习惯,对其将来的一生都会受益匪浅。

知识需要日积月累,基础一定要打好,因而必须要从小培养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心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让孩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父母在思想上要达成一致,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本人在闲暇之余,一般都会带着孩子一起阅读或者一起做题目,与孩子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慢慢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并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开阔视野,让她从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好品德,从而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其次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给孩子树立自信心,在重视学习的同时不给孩子施加任何的压力,并适当地予以挫折考验,从小建设起孩子过硬的心理素质。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总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时我从不会责骂孩子,不挫伤孩
子的自尊心,而是以平和的态度与孩子共同总结失败的原因,和孩子共同探讨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适时加以鼓励,让其树立足够的自信心。

孩子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及时地毫不吝啬地夸奖她,这样就会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教育有悟读书心得

教育有悟读书心得

教育有悟读书心得读书,一直以来都是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

在众多书籍中,关于教育的著作更是犹如明灯,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近期,我读了一些有关教育的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工程。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塑造、人格的培养。

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独特的天赋和潜力。

这让我反思我们日常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做到了因材施教,是否充分尊重了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是以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来对待所有的学生。

然而,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埋没一些孩子的特殊才能。

比如,有的孩子在数理逻辑方面表现平平,但在艺术创作上却极具天赋;有的孩子不善言辞,但动手能力极强。

如果我们只用单一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他们,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自信,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

书中还强调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一个积极、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相反,一个压抑、刻板的环境,则可能束缚孩子的思维和发展。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是否给了孩子们足够的自由表达和探索的空间?是否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质疑?同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能够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书中提到的一些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与支持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够成为社会的正能量。

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品德修养。

另外,教育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保持学习的心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通过阅读这些教育书籍,我还深刻认识到了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有教育的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

有教育的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

有教育的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experiences, report summaries, written docu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有教育的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写读后感是一种将书籍中的人生智慧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和观念的过程,分享读后感可以激发其他人对书籍的兴趣和阅读的欲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有教育的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育有道读后感

教育有道读后感

教育有道读后感教育有道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有道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有道读后感1通过读《教育有道》这本书让我进一步了解要让学生知道来学校上课的真正目的——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这样学生的“学”才是高效的、有价值的。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同样如此,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在道德、情操、品质、勇气、智慧、待人接物、礼仪社交等方面成长,帮助学生成才。

我想这就是所谓“教育之道”能够实现的,而寻求“教育有道”便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询并积极实验着的事。

我们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运用“爱的智慧”来帮助学生。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这也是“教余思绪”和“战胜自己”指点给我们的一条教师走向教育成功的必经之路。

做有思想的教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首先需要我们对自己平凡的工作进行反思和审视;其次还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的教育工作的时候,不断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

在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必须诚实地对待自己的事业,严肃地对待自己的错误,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失误。

为了我们心爱的事业和学生,我们要勇于剖析自己、否定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因为这样能够使我们更加成熟,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成功。

教育有道读后感2读完《教育有道》后,心潮澎湃,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想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

所以一名好教师应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有道是:厚积方能薄发。

只有平时勤于学习,广泛读书,大量的积累才能像涓涓的溪流汇成一眼活泉,用时方能汩汩而流。

《教育有道》读后感

《教育有道》读后感

《教育有道》读后感在暑假读一本好书的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田保华局长的《教育有道》。

从道德课堂的理论提出,到教育有道的成果显现,我们看到了田局长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改革的践行。

寻求教育之“道”,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探寻并积极实验着的事。

所有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有时我们的付出与我们的期望却不一样,有时甚至事与愿违。

我们身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在道德、情操、品质、礼仪外交等方面有所成长,而这一切的教育又都根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对事业无比的忠诚。

“教师有道”就是教师对学生、对事业“爱”的诠释,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写照,是我们老师“爱的智慧”。

教育的最大难处不在学生,而在我们教师自身。

在于我们自己是否能够不断地反思自己、总结自己,能否敢于正视自己、战胜自己。

教师的一言一行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均会对学生发生影响,因而真正的教育一定发生在细节当中。

身为教师,我们肯定无法避免绝对不和学生生气,但你必须清楚,我们对学生发一次脾气,留在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却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愈合,甚至到永久。

所以我们在对待每件事情时一定要谨言慎行,切忌图一时痛快、一时冲动,把自己的不快施加于他人。

实际上,发火会关闭一扇扇本来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失去一次次和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以后就很难再走近他们的心灵。

教育不仅仅有爱,教师还应该善于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把握灵感,善于变化,润物细无声,方能做到“百川归海”,于不经意间也能“教学求新”。

读了《教育有道》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

《教育有悟》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有悟》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有悟》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有悟》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通过作者的观察和思考,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在阅读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心得。

首先,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激发学生思考的过程。

传统的教育往往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和变化如此之快,简单地传授知识已经不再足够。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品格和道德修养。

然而,一个人的品格和道德素养是决定他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好的人。

最后,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和质疑,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总的来说,教育有悟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对教育的新的思考。

教育不应该只注重传授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品格和创造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悟的人才。

《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读后感

《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读后感

《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读后感《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是一本令人深受启发和感动的书籍。

作者马文·柯林斯以真实的教育实践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教师如何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挣扎与成功的过程中,改变了学生的人生轨迹。

作为一名公立小学教师,马文的学生最初的学习情况低于平均水平,他们被标记为“有问题”的学生。

然而,马文却坚信,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

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只需要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通过故事中的实例,马文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教育理念、方式与方法。

例如,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因此她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等,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马文还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她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努力,从失败中学习,并逐渐建立起对学习的热情。

通过她的激励和倾听,那些原本没有自信、被认为注定要失败的学生逐渐转变了对学习的态度,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学习成就。

马文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她的执着与奉献精神,以及对学生的信任和关爱,让她的学生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突破,更在人格和自信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

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关爱和培养,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

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我们都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去影响和改变他人的生活。

《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通过马文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潜能。

这本书充满了希望和动力,呼吁我们每个人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总之,这本书是一部鼓舞人心的教育之作。

它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力量和影响,通过一个教师的努力和信念,使学生不仅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心智和自信方面实现了巨大的成长。

《教育有悟》读书心得

《教育有悟》读书心得

《教育有悟》读书心得更新提示:1、12月10号省教研室小学数学专家徐云鸿老师和市教研室付国华老师到我校指导全市两节省录像课,一节是薛城双语的王丽娜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一节是立新小学的周莹莹老师执教的《人民币的认识》。

我校数学教师全部调课听课,部分年轻教师及教研组长参与了评课。

活动结束后,教师都深感受益匪浅,教师都写出了自己最深切的感受,想将两位执教教师的课堂实录及教师们的听后感上传到博客上,希望老师们继续学习,思考,并对老师们的听后感中的不当之处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2、学校每年都会给教师们订阅一些书籍,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老师们通过认真学习,仔细领悟其书中的精髓,写出了《》,一并上传,望不当之处,批评指正。

3、12月上旬,我校领导班子对年分配到我校的年轻教师,听了转正汇报课,其中四位数学教师,现将他们上转正课的教后反思及进校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情况作了简单总结上传,希望得到有经验教师们的指导,以促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教育有悟》读书心得大家好发表于-xx-12-22 11:14:00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在为数不多的教学经验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

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我有幸拜读了《教育有悟》。

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翻开《教育有悟》,初读感觉这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书籍了,这本书是由95篇教育随笔组成的,里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所记录的发生在教师和孩子们之间或发生在孩子们自己之间的小事,也是一些琐细得不能再琐细的事件:学生 __啦、新生点名啦、教师板书啦、课堂上表扬啦…故事中一幕幕场景,有些我们多么熟悉的,甚至是自己亲身经历。

老子教育有道

老子教育有道

老子:教育有道熊纪涛中国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其中能够在全球发行量名列前茅的经典当属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也是中国先秦时代除了儒家经典之外,少有被冠以“经”字而又广为流传的一本典籍。

《道德经》又称《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道”是天地的本源,主张“道法自然”。

其丰厚深邃的思想,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精神结构和文化追求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道德经》虽然并没有专门明确地论述教育,但是对教育来说仍然是一本引人思道、启人智慧的书。

归根守中是教育悟道之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道德经》的开篇之句,似乎揭示了一个困境:道是存在的,但很难言说和定义,然而又不得不言说和定义。

其实,教育的道也是如此,不说不行,想说说不好。

不过,《道德经》主张,不可言说的道理,完全可以少言说,甚至可以不言说,那就是“行不言之教”“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归根守中是一种返璞归真、向内悟道精神。

教育是人类的复杂活动,有无数难以界定和解释的现象。

这些现象,每一位师生都在时时刻刻经历着,如果没有悟道的精神,就很难触及教育的本质,也终将导致所有的活动失去方向,而成为反教育的失道行为。

《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在教育中,一个教师不懂得教育之道,而迷失于声光电色等等知识、技术、方法和手段之中,最终必将遭受教育之道的惩罚。

《道德经》说:“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所以教师要作化繁为简、归根守中的智者,从心灵出发,把心灵作为循道和行道的根本。

如果教师没有思悟的精神而长期游离在教育之道的外围,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可怕而悲哀的教育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盲目而妄为的教育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小学的名师并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也没有一本本的皇皇巨著,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名师虽然不善于言道,但却善于悟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读《教育有道》有感
朔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和宏萍
西方有一句话,叫“经验是头发落光后上帝送给你的一把梳子”,意思是,经验的获得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
寻求教育之“道”,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探寻并积极实验着的事。

所有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有时我们的付出与我们的期望却不一样,有时甚至事与愿违。

凝眸深思,我们会找到一些原因,但如何改进,如何能事半功倍?本书就是通过众多教师所做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一点启示、一点借鉴、一种灵感和一种信念,改变学生,同时也改变自己。

我们身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在道德、情操、品质、礼仪外交等方面有所成长,而这一切的教育又都根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对事业无比的忠诚。

“教师有道”就是教师对学生、对事业“爱”的诠释,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写照,是我们老师“爱的智慧”。

教育不仅仅有爱,教师还应该善于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把握灵感,善于变化,润物细无声,方能做到“百川归海”,于不经意间也能“教学求新”。

我们深知教育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是师生协调共育、相互感化、相互依存的过程。

如何教育好学生,如何管理好班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教育的最大难处不在学生,而在我们教师自身。

在于我们自己是否能够不断地反思自己、总结自己,能否敢于正视自己、战胜自己。

本书共包括五部分:爱的智慧、教学求新、不经意间、教余思绪、班级之光和战胜自己。

一、爱的智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

因为爱只是教育的条件,但不是教育本身。

在教育缺少爱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爱;在人们重视教育之爱的时候,教育者则应时时提醒自己:该如何去“爱”?爱当然不纯粹是“技巧”,但爱的表达需要智慧。

爱,不仅仅是一种感情,更多的时候,它还包含着尊重、期待、信任、宽容,甚至“善良的欺骗”。

在本内容中,作者一共给我吗收录了十五个小故事,期中,最让我有所感触的是《不要在学生的心灵上打桩》这一篇文章,作者是戴峰老师。

戴峰老师也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下来,并引用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女孩总是对别人发脾气,事后再去向他们道歉,别人却不一定会原谅她,她满怀疑惑,于是去问她父亲。

她父亲就对她说以后再发脾气时,就在园子里的地上钉一个木桩。

她按照父亲的话办,过一段时间她发现地上的木桩没有了,而园子里却留下许多深深的坑,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消失,她终于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她不再对别人发脾气了。

身为教师,我们肯定无法避免绝对不和学生生气,但你必须清楚,我们对学生发一次脾气,留在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却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愈合,甚至到永久。

作为老师,我们在对待每件事情时一定要谨言慎行,切忌图一时痛快、一时冲动,把自己的不快施加于他人。

实际上,发火只能说明自己无能,关闭一扇扇本来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失去一次次和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以后就很难再走近他们的心灵。

二、教学求新。

对于新一轮课改来说,教师的素质无疑是很重要的。

但“素质”
不是抽象的,“前卫理念”也好、“文化底蕴”也好、“学术功力”也好,最后
必须转化为教育智慧,或者说体现在一个个教育教学的技巧之中。

离开了对一
个个教学难题的富有智慧的破解,任何书斋里的“理论”都无异于纸上谈兵。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微笑的力量》这篇文章,作者是吴利妹老师,吴老师用自己那暖暖的微笑,让倩倩脑袋里所有偷懒的好办法都失去的发挥的空间,使孩子那一个个小小的“诡计”都消融在老师的微笑里。

老师微笑着收起了她心爱的玩具,而且无论小女孩怎么使性子,老师都不生气,耐心地微笑着让她把作业做完。

她那颗因贪玩而常常游移的心终于在老师的微笑里当了“俘虏”。

当孩子高高地举起作业本,自豪地说“老师,我完成了!”时,满屋子都是暖暖的笑意。

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不经意间。

教育有时需要设计和预见,但更多的时候,有效的教育往往源
于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善于变偶然现象为必然教育,仅仅靠教育者的责任心是不够的,更重要是教育者应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机智。

做到了这些,教育者所期待的“最佳教育时机”是随处可见,并且常常不期而至的。

这部分内容中,《教育需要转个弯》,出自侯长樱教师之手,记录了他和学生小雯之间的故事。

小雯是个聪明的孩子,但由于学习习惯较差,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老师的批评,让班级的学生也对她产生了偏见。

当孩子们发现他桌兜里有很多课外书时,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小雯没有按时归还图书角的书,而且上课时偷看课外书,面对同学的诬陷,小雯的表现收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当时的情况,已经快被某些孩子占据了主导,这时,教师的表现相当重要,老师没有冲动,而是冷静下来,环视学生,将学生的矛头转了个方向,在搞清楚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将手足无措的小雯进行了表扬,当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在教室响起来时,老师赢得的是小雯那一颗纯洁而美好的心灵。

从此之后,小雯经常拉着老师的手和老师聊家常,俨然把老师当成了老朋友。

所以,很多时候,教育孩子有时需要转个弯儿,也许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教余思绪。

做有思想的教育者。

这里的思想不是空想,而首先是对自己平
凡工作的反思与审视;其次还包括在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教育工作的时候,不断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在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传统的同时,以追求真理的胆识,辨析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甚至对一些似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我们也可以“与时俱进”地予以重新认识和研究,活修正,或补充,或发展。

在这一部分,有教师提出了惩罚论,惩罚是一把双刃剑,必须慎之又慎地使用。

教师必须用爱心和尊重做基础,把奖励、赏识与惩罚有机的结合起来。

唯有如此,教育才是完整的。

五、班级之光。

魏书生曾经说过:“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不当班主任实在是吃
了大亏!”的确如此。

因为当了班主任,我们便有更多接触学生的机会,因而能够更直接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面对远比单一学科教学复杂得多的教育现象,我们不得不进行更多的思考、研究和探寻,在有了更多疲倦和烦恼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充实和喜悦。

也正是因为当了班主任,我们踏上了普通教师通往教育专家的道路……在这一部分,唐建华老师的《学会赏识自己》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思考:肯定别人,赞美别人,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但肯定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是一件不太习惯的事。

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时间展开赏识教育,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或者评价自己的进步之处。

事实上为了找到自己的进步之处,同学们都在不断改正缺点,互相取长补短,整个班级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合上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给学生一点时间、一个机会,让他们明确目标,不断向好。

而我要做的,是不断反思,不断改变,不断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