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全套教案(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3.1《仰望天空》教案暗的部分是平原。
环形山主要是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形成的。
(5)月球昼夜温差大,没有空气和液态水,也没有生物。
3.太阳概述。
恒星----本身发光发热的天体行星----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绕着行星运转的天体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太阳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能量源泉。
播放视频《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模拟》太阳是一个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
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表面经常有变化,这就是太阳活动。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
观看视频了解并认识太阳太阳的体积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也比地球大的多。
太阳黑子就是太阳表面的黑斑,实际上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探索二: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观察几组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照片,你有什么发现?在维恩图上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探索三:模拟实验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为什么看上去大小差不多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找一找原因。
实验材料:观察纸筒、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纸片。
播放视频《比较太阳和月球的不同》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保持观察纸筒的位置不变。
(2)在观察纸筒能观察到的范围内,选择小圆纸片的位置,并保持不变。
(3)移动大圆纸片,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现象:大圆纸片距离观察纸筒较远时,才能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分析: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近,看起来越大,自由描述发现。
学生回答距离远等原因观看视频学生在维恩图中已经写下很多自己了解的信息,他们积极地展示自己的“知识渊博”。
教师需组织好“科学分享会”,提醒学生,科学家们在工作时也会像这样分享和交换信息。
模拟实验是科学家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式,该环节是学生首次接触模拟实验,教师需要和学生交流模拟材料所模拟的对象以及模拟实验证明猜想的过程,结合实验结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模拟实验是在做什么,才教学反思这一节课的内容属于宏观世界内的知识,对三年教学反思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他们缺乏一定的相关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022-202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集体备课教案
2022-202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月球——地球的卫星》,属于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以及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
同时,通过观察月球的盈亏变化,让学生理解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宇宙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但是对于月球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月球的内部结构、自转公转等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图片、模型等教具,以及动手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科学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如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掌握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情况,如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2.教学难点: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月球的内部结构。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科学原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
2.观察法:通过观察月球的盈亏变化,让学生理解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3.实验法:通过动手实践,如制作月球模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月球的形状和大小。
4.讨论法:分组讨论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月球模型、月球图片、地球仪等。
2.实验材料:纸板、剪刀、胶水等。
3.课件准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月球是什么样的吗?它和地球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呈现月球的基本情况,如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材简析】经过前面4课的学习以及日常积累,学生已经对月球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包括月球的月相变化规律、月球的形状、月球与太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
但月球还有很多得学生探索交流的地方,例如月球的背面、月球环形山的形成等。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比观察月球的正面和背面的照片,通过照片来近距离的了解月球。
第二部分是查找资料,建立月球小档案,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月球信息。
第三部分,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月球,模拟制造环形山,本课综合应用了三种探究方式来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图片学习和模拟实验是学习天文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前面几课已经有了较好的体验和尝试,本课将涉及查找课外资料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信息的提取归纳总结,而这种学习方式将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月球的知识,对月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心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疑问“月球上能不能住人?有没有外星人生活在月球上?月球上的坑坑洼洼又是些什么?”本课中,学生将学习关于月球的更多“秘密”。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月球、资料阅读和交流,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等特点,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寻找、归纳关键信息的能力。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查找资料、整理信息,并简单描述月球的特征。
在模拟实验中,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环形山的特点。
[态度责任]积极搜索、整理信息资料,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与同学分享,能持续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比较照片、查找资料和模拟实验三种方式,更加深入的了解月球。
[难点]利用模拟实验来制造环形山,了解月球表面环形山的成因。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月球正面和背面照片。
[学生]1.月球表面的图片资料;2.镊子、水槽、大小不一的球、沙子或者面粉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课件
5 月球—地球的卫星
一、新课导入
聚焦
你对月亮有哪些了解呢?
圆月
弯月
一、新课导入
聚焦
还有一些关于月球的传说。
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聚焦
一、新课导入
月球究竟是怎样一个星球? 月球究竟有怎样的秘密?
为什么会有圆缺的变化?
探索
1 观察月球。
二、新知讲解
月球档案
月球正面
月球背面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 地球。在夜空中,总是 有一部分能被我们见到。
月海部分(黑色)
环形山
二、新知讲解
探索
月球档案
2 查找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1.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 2.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1; 3.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4.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5.月球的年龄大约是和地球相似。
二、新知讲解
探索
模拟制造环形山
3 模拟制造环形山。
工具与材料: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
二、新知讲解
探索
模拟制造环形山
3 模拟制造环形山。
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2.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3.试着撞击出大小不重叠的 “环形山”。 你发现了什么?
二、新知讲解
探索
模拟制造环形山
3 模拟制造环形山。
模拟结果
月球照片
月球上的环形山有可能是小行星、彗星、陨石等撞击形成的。
二、新知讲解
拓展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很多方面。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 星;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和月海。在科学探究中,观察对 比图片,发现了月球的特征;学会了查找资料、整理信息;能 模拟制造环形山,并认识环形山的特点。
《月球——地球的卫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
《月球——地球的卫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介绍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人类登陆过的天体。
它的诞生、形成和演化过程一直是人类探索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过对月球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它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宇宙中其他天体的发展规律。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了解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关系,拓展他们的宇宙观和科学知识。
二、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月球及地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2. 提高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探究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4.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三、设计内容和方法1. 主题一:月球的基本认识任务一:观察月相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了解月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可以利用月相卡片、模型等教具,让学生亲身操作,加深对月球运动规律的理解。
任务二:制作月球立体模型学生根据月球的特征和表面结构制作立体模型,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和月海、高地的分布规律。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主题二:月球的形成演化任务一:研究月球的形成理论学生分组进行月球形成理论研究,了解各种学说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任务二:模拟月球撞击实验学生进行月球撞击实验,模拟月球的形成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撞击对月球形成的影响,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主题三: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任务一:比较地月表面特征学生比较地球和月球的地表特征,分析两者的异同。
可以利用卫星地图和照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增强他们的地球和月球地质知识。
任务二:探讨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学生研究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潮汐等影响,探讨月球在地球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探索能力。
四、设计评价1. 完成实验报告和研究成果展示;2. 参与小组合作和展示活动,评价小组表现;3. 考察学生对月球和地球关系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能力;4. 综合评价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表达能力。
教科版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 5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探究:1.掌握观察对比图片学习天文知识的方法。
2.会用多种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整理月球有关知识。
3.能通过模拟环形山实验方法理解和推理天文现象。
科学态度:1.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2.积极搜索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
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不懈探索,我们对月球的认识会不断丰富、完善。
2.通过对月球的特征的学习,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难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并进行月球信息的整理汇报【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月球的图片文字资料,课件。
关于环形山成因的视频。
小组准备:制作环形山的材料(水槽、沙子、各种大小的石子)。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关于月球的哪些知识?2.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你对月球还有哪些了解?(前概念调查,随机板书。
)3.月球究竟是怎样一个星球?它和大家了解的一样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月球,继续来探索关于月球的秘密。
(板书:月球-地球的卫星)二、探索:月球的特征(一)观察月球每天晚上我们都会看到月亮,在你的印象里月亮的表面是怎样的?(预设:有的会认为很光滑,有的注意到表面有高低起伏。
)(出示月球正面的图片)让我们观察一下月球的表面,你有什么发现?(月球表面有明有暗)古时候,人们就观察到月亮的表面有很多阴影,人们发挥想象把它想成是亭台楼阁,美丽的嫦娥抱着玉兔就住在里面,正在看吴刚砍月桂树呢。
实际上那些阴影真的是月亮上的楼阁吗?为了解开月球神秘的面纱,人们一直在进行着探月的研究。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材P51~53)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月球——地球的卫星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探究目标1.掌握通过观察对比图片学习天文知识的方法。
2.学会查找资料、整理信息。
3.能模拟制造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的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1.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2.积极搜索、整理信息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
3.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2.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
难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并进行月球信息的整理汇报。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图片、关于月球的文字资料、月球与地球的运动视频、潮汐现象视频。
聚焦1.引入: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了解到了月球的一些特点。
2.提问:(教学提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
)你们知道月球的哪些秘密呢?(预设: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空气……)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月球的秘密。
(板书:月球——地球的卫星)【设计意图】“秘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月球的前认知,帮助老师及时调整教学。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借助照片,观察月球1.过渡:由于观察条件有限,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三种学习方式来探索月球的秘密吧!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高清照片。
)借助照片,我们来近距离地观察月球。
比一比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月球正面有大面积黑色的区域,背面的黑色区域很少;月球背面有很多坑坑洼洼,而正面较少。
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案(三篇)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教学设计理念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我们的《宇宙》单元教学也始于月球。
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交流、自主探究中培养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并能体验从中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仰望星空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正因为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对“星空”的关注,才使得我们国家的空间技术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我们周围天文爱好者好像不多,教材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乐趣,更希望学生能成为天文爱好者。
之前,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尤其是一些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天文地理的学生,但他们的认识仅限于只言片语,不成章法。
通过本课的教学,通过汇报与交流活动,希望将这些零散的认识汇集成对月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课前的资料搜集准备工作很重要。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任何一方面的图文资料以便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而我则收集了更多的图片、视频资料,专题资料网站,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补充介绍,以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接受式探究学习过程与发现式探究的学习过程基本相同,学生的学习过程仍是从问题出发,带着自己的假设结论,获取(接受)前人的研究事实(结果),把它变成验证自己假设的事实依据,从而建立自己的正确认识。
搜集、查找资料就是接受式探究的必备能力之一。
科学发展是一个“接力”的过程,在科学发展史上,继承前人科学成果的现象屡见不鲜。
教材将学生搜集、整理、使用信息的能力作为科学探究技能训练的重点,对于学生终身学习有着深远意义。
小学生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上网;六年级学生也已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部分学生会网上搜索查阅资料;学生对月球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有相当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本课具有网络教学的良好基础。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在该环节可以多展示一些天体(以月球为主)照片,并说明拍摄这些照片的航天器的名称、拍摄时间。例如,科学家通过“嫦娥四号”拍摄的照片,了解到月球的背面是怎样的面貌,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技术进步推进科学研究的体会。
活动二 找资料识月球
(2)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3)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
(4)讨论和描述实验过程,理解“撞击”是形成环形山的成因。
4. 画一画。把模拟实验中撞击出来的沙盘“环形山”画在活动手册上。
5. 写一写。把其它对月球好奇的问题写在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模拟实验是科学家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式。环形山的成因,很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为了验证,只能进行模拟实验,收集相关的论证证明解释。在该环节,教师要着重训练学生的模拟实验整体设计能力,从提出问题到设想原因,再到模拟实验的操作和模拟实验如何证实猜想,都可以让学生去做,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的三个活动都需要提醒学生及时更新维恩图。
2. 讨论探究方法。如何获得更多“秘密”呢?有什么办法呢?
设计意图:“秘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课前组织“秘密分享会”,可以让学生将课外了解的关于月球的信息充分“暴露”出来,这是一个单元前认知的调查,能够帮助老师及时调整教学。在前面四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在这里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月球有什么办法,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三 模拟实验识月球
1. 提出探究问题。月球的表面有很多坑坑洼洼的地方,我们称之为“环形山”,那为什么月球有那么多的环形山呢?
2. 提出猜想。学生回答“可能是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不同大小的陨石就会击中月球,从而形成环形山。”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月球——地球的卫星》教科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对地球有着重要的影响。月球的形状、大小和表面结构是我们认识月球的基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月相变化,了解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潮汐现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相变化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我会通过动态模拟和举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月球相关的问题,如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模拟月相变化过程,观察月相与月球运动的关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月球的基本特征:月球形状、大小、表面结构等,这是认识月球的基础知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例如:通过观察月球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月球的形状,了解月球表面特点。
(2)月相变化及其原因:探究月相变化规律,理解月相变化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关系。
-例如: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月相变化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月相产生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月球相关知识,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月球——地球的卫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晚上散步时是否注意过天空中月亮的形状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月球的奥秘。
最新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它一直都以正面对着地球,它的背面始终是“神秘”的。
2019年,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月球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探索。
例如,①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②月球还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月球-地球的卫星》,板书课题。
(刘老师工作室制作)2. 科学探索一、观察照片导入:借助照片,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月球。
(展示图片)1.活动要求:简单对比一下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你观察到了什么?2.观察结果:正面有很多坑坑洼洼,背面则要少很多。
二、查阅资料导入:查阅有关资料,对月球的基本情况又有哪些了解。
1.活动任务①查找相关资料;②制作月球小档案;③交流小档案。
2.教师提供相关资料(1)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
观察、对比、发现、交流在该环节可以多展示一些天体(以月球为主)照片,并说明拍摄这些照片的航天器的名称、拍摄时间。
例如,科学家通过“嫦娥四号”拍摄的照片,了解到月球的背面是怎样的面貌,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技术进步推进科学研究的体会。
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时间和资料毕竟有限,所以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书籍、上网查找等)去收集月球的“秘密”,并制作月球小档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外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
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
环形山,是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圆形凹坑,又叫“月坑”。
(2)从视频中又了解月球哪些知识?记录在月球的小档案里。
(播放视频)(3)给学生在提供一些资料卡片3.整理我的月球小档案三、科学实验:模拟制造环形山导入: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1.实验材料托盘和细沙。
大小不同的球2.讨论这些材料用来模拟什么?【提示】托盘和细沙——模拟月球大小不同的求——模拟陨石、流星等3.实验过程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④借助镊子等轻轻取出大大小小的球播放实验视频《制作环形山》4.实验发现了什么?【提示】托盘的细沙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坑,有的大坑看老师提供的各种资料,提取月球主要信息,填写月球小档案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
“嫦娥一号”(2007年)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嫦娥二号”(2010年)使用CCD立体相机,获得了当时国际上分辨率最高、最清晰的全月立体图像。
“嫦娥三号”探测器(2013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实现月面巡视探测的国家。
“嫦娥四号:(2018年)拍摄的月球背面图片,也是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
2.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3.观察对比图片,发现月球的特征。学会查找资料、整理信息。能模拟制作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特点。
4.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积极搜索整理信息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5.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月球的地形特点
1.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环形山和月海。
2.月球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3.月球没有大气层,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
4.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命存在。
人类登月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他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重点
让学生通过比较照片、查找资料和模拟实验三种方式去更加深入地了解月球。
难点
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并进行月球信息的整理汇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月球撞击说视频资料。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
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讲授新课
聚焦: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我们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特点,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月球还有什么秘密呢?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月球――地球的卫星》说课教学课件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 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 到的现象是潮汐。月球对 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 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 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教科版三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
4.月相变化的规律
一、聚焦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七张月相照片并排序
1.观察月相图片,哪些是你曾经观察到的和哪些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月球——地球的卫星
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词歌赋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 月球还有什么秘密呢?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 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将人类送上 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 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与地球的平均距离 38.4万千米
直径 质量
3476千米 7356亿亿吨
表面积 表面温度 公转、自传方向
3800万平方千米 127~183摄氏度 自西向东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 月球的地形特点 月海
环行山
月陆 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
环形山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于 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 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万多个。
我们知道了月球的哪些特征?
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地形特点
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月球上没有人居住,因为月球上面的环境并不适合生物的生存, 就更别说人了,它上面没有水,没有大气,不具备生物生存的最 基本的条件,而且月球上昼夜温差非常大,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适 应它的环境,人现在还不能够在月球上居住,或许将来的某天人 可以到月球居住,不过那也是在一个象钟罩那样东西罩在外面 人在里面生活着,这样就可以避开月球恶劣的环境了。
(核心素养目标)3.5月球一地球的卫星教案设计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3.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测、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月球的特点、形成过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网络教学平台:运用教学软件、在线课程等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科学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月球的形态特征和表面结构。
2.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和地月关系。
难点:
1.月球形成的过程和原因。
2.月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形成机制。
解决办法:
1.通过图像和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月球的形态特征和表面结构。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月球的特点、形成过程等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月球探测任务:介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如嫦娥系列任务,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最新进展。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月球的相关知识。
小学科学 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实录——《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我们的《宇宙》单元教学也始于月球。
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交流、自主探究中培养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并能体验从中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仰望星空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正因为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对“星空”的关注,才使得我们国家的空间技术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我们周围天文爱好者好像不多,教材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乐趣,更希望学生能成为天文爱好者。
之前,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尤其是一些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天文地理的学生,但他们的认识仅限于只言片语,不成章法。
通过本课的教学,通过汇报与交流活动,希望将这些零散的认识汇集成对月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课前的资料搜集准备工作很重要。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任何一方面的图文资料以便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而我则收集了更多的图片、视频资料,专题资料网站,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补充介绍,以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接受式探究学习过程与发现式探究的学习过程基本相同,学生的学习过程仍是从问题出发,带着自己的假设结论,获取(接受)前人的研究事实(结果),把它变成验证自己假设的事实依据,从而建立自己的正确认识。
搜集、查找资料就是接受式探究的必备能力之一。
科学发展是一个“接力”的过程,在科学发展史上,继承前人科学成果的现象屡见不鲜。
教材将学生搜集、整理、使用信息的能力作为科学探究技能训练的重点,对于学生终身学习有着深远意义。
小学生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上网;六年级学生也已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部分学生会网上搜索查阅资料;学生对月球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有相当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本课具有网络教学的良好基础。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课件
思考月球
比较月球和太阳的相பைடு நூலகம்和不同
月球
温差大 小
不发光 近
球形 无生命
太阳
温度高 大 发光 远
月面景观与地球有什么不同?
月球
在
月球在月球上看地球 上 月球
看 地 球
地球
在
在地球上看月地球球
地球
上 看
月 球
月海
月面
月陆
环形山
了解月球
环形山
思考月球
注意: 1、球都要从同一高度(站立胸前)落下,不要 把球落在托盘以外。 2、仔细观察不同的球撞击出来的坑有什么不同。 3、及时把发现简单记录下来(画图或文字)
举 头 望 明 月
走近月球
比一比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你观察 到了什么?
走近月球
月球资 料卡
了解月球
月
月球概况
同学们你已经知道月球的哪 些知识?
光需1.3秒
飞机需16天
高速列车需80天
人跑需11年
从地球到月球
太阳 地球
月球
为何月球体积比太阳小得多,但 看起来却大小相似呢?
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比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小 得多。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一、赠送部分科学习题,用不到请删除
1.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 )。
A.占窝、筑巢B.求偶、交配C.胎生、哺乳
【答案】C
【解析】【解答】胎生、哺乳是繁殖后的行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鸟类繁殖过程有: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产卵。
2.下列植物中,( )不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五)、总结
针对学情总结
(六)、作业
评出最佳月球卡
九、板书设计
地球的卫星——月球
肉眼观测-----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没有风
没有空气 没有生物
听不到声音
引力小引力小
没有发现水 没有生物
昼夜温差大
到处是粉末一样的砂
十、我的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
月球的基本数据
月球的地形地貌
月球的气候
⑷、物理状况
出示登月视频,如果我们要登上月球你要做哪些准备?为什么
学生讨论,根据讨论得出结果:
没有空气,听不到声音,是个无声的世界。
没有天气变化,温度变化十分剧烈,昼夜温差大。
没有水,没有生物。
(四)、根具以上资料制作“我的月球卡”
1、参考书47页的月球卡
2、想一想自己制作怎样的月球卡
3、制作月球卡
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
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
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它们的种子都具有带有钩、小刺,肉多好吃等特点。
10.植物有哪些传播花粉的方式?油菜花是怎样传粉的?
【答案】有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有靠风来传粉的花叫风媒花;还有以水为媒介进行传粉的花叫水媒花等。油菜花是虫媒花。
《3.5 月球——地球的卫星》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月球——地球的卫星》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月球——地球的卫星”。
我们将通过观察月球的形状、位置和运动,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球的关系,探索月球的奥秘。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形状、位置、运行轨道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月球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2. 探究能力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忆月球的形状和位置,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5分钟)(1)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形状、位置、运行轨道等。
(2)讲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3)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神秘之处,如月球上是否有生命等。
3. 观察与实验(15分钟)(1)组织学生观察月球的形状和位置,并记录观察结果。
(2)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用球体模拟月球的运动等。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就月球的形状、位置、运动等话题进行讨论,并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奥秘和未来的探索方向。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月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月球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和实验结果。
六、学后反思1.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知识理解、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月球—地球的卫星
【教学目标】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3.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4.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2.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教学准备】
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
2.教师: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
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月球——地球的卫星》。
(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月球,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1)课件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照片。
指名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观察照片后回答。
(3)教师进一步展示月球资料卡,学生学习记录后,自主完成随堂学部分的习题,教师巡视检查后视完成情况再次补充月球知识。
2.模拟制造环形山。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2)教师明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围绕几个问题展开思考: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3)学生根据课本P52与课件展示的制作过程,分小组合作制作“环形山”。
(4)完成模拟实验后,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环形山资料图,在随堂学习题中画出简图并简要地用几个关键词写出特征。
(5)教师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
(说明:学生模拟实验的环形山应体现出和图片中的环形山类似的特点: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等。
)
3.比较月球与太阳的特征。
(1)教师课件出示太阳和月球表面的图片,学生观察后在维恩图中填写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指名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填写的维恩图,教师适当改正补充。
4.教师:关于月球,你们关心什么问题?把它们写下来,课后查阅资料。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总结月球的特征。
1.教师指名学生根据所学汇报月球特征。
2.教师汇总后修改补充。
提问:根据我们现在对月球的了解,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设计】
月球—地球的卫星
1.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2.成因:撞击说(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环节上,在了解月球科学知识的同时,我更加着重于对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比较整理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课前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这就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了许多知识,但还有很多知识我们没了解到,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观察月球并且有计划的记录,多查阅课外资料。
在这节课中,我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基本的资料的判断有误,对学生的能力作了过高的评价。
这说明自己在备课这个环节上还应该下功夫,驾驭课堂
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将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反思,总结自己的得失,努力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