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校园通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多媒体技术的常见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常见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常见的应用
以下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些常见应用:
- 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视频。

- 显卡:用于计算机图形处理和加速游戏、视频播放等。

- 声卡:用于声音信号的输入输出和处理,可以提供更高质的音效。

- 扬声器和耳机:用于听取音频输出。

- 摄像头:用于捕捉照片和视频。

- 麦克风:用于录制音频。

- 录音设备:包括数字录音机、语音识别设备等。

- 数字视机顶盒:用于接收数字电视信号并解码成视频和音频。

- 播放器:用于播放媒体文件,如DVD播放器、蓝光播放器、MP3播放器等。

- 投影仪:用于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大型屏或墙壁上。

- 网络摄像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视频通话和监控。

- 触摸屏:用于在电脑或移动设备上进行手势控制和交互。

网络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

网络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

网络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校园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学生与教师学习、教学和交流的主要平台,校园网络需具备高效、安全、稳定的特性。

而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网络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网络虚拟化技术概述网络虚拟化是指通过逻辑上将一个物理网络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虚拟网络,每个虚拟网络可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将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与调度,实现网络的灵活划分与隔离。

网络虚拟化技术为校园网络带来诸多好处。

二、网络流量管理与安全在传统校园网络中,网络流量无法进行细粒度的管理与隔离,容易导致网络拥堵与资源浪费。

而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将校园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每个虚拟网络可以独立运行,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精确控制。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合理的网络策略,确保教学资源的优先分配。

同时,网络虚拟化技术还可以防止恶意攻击和病毒传播,提供更高的网络安全性。

三、资源利用与管理网络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还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通过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可以有效地隔离不同用户间的网络资源,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冲突。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申请虚拟网络,获得独立的网络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教学实验环境的构建网络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教学实验环境的构建。

传统的教学实验通常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网络资源,而使用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通过虚拟机、容器等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安全的实验环境。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虚拟化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和实验操作,无需实际接触物理设备,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和风险。

五、多媒体教学与在线学习随着多媒体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普及,校园网络的带宽需求越来越高。

而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与调整,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校园网方案

校园网方案

校园网方案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校的教学管理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

如何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网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宜信息时代的要求。

校园网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一方面联结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网各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学校校园内外部网络的桥梁。

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

建设校园网可以为学生学习、教师备课、教学管理以及从外界获取信息,掌握先进的信息工具创造了环境,同时对学校的日常工作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提供了辅助的教学手段;2.为学校领导了解、掌握学校日常的教学情况创造条件;3.促进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4.加强学校对外形象的宣传,建立与社会新的联系渠道;5.提高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但是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相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设计者对局域网的规划、网络设备性能、网络操作平台环境需求、应用软件的开发有很深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而且要求设计者对本地区整个教育网络系统的总体规划和未来网络功能拓展和系统升级有全面的了解。

一般学校都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力量和工作经验,所以选择一家有技术实力,又有丰富经验和良好信誉的专门的校园网络集成公司来规划设计和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校园网技术校园网建设的目标和功能1、为学校教学活动提供辅助教学手段把计算机引入教学,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改革教学模式的良好机会。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和个别化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学校的现代化教学中,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先进手段,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几种应用

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几种应用

网络 的 宽带化 不仅 使人 们在 宽 阔 的信息 高速 路 上更 顺畅 地进 行交 流 ,而且 使 网络上 的信 息不 再 只是 文本 、 图像 或者 简单 的声

所 谓流媒 体 ( tem n e i )是指 采用 流式 传输 的方 式 在 Sr a ig d a M I tre 播放 的媒 体格 式 ,比如 声音 、视频 。流媒 体又 叫流 式 媒 n en t 体 ,它 是指服 务 商用 一个视 频 传送 服务 器把 节 目处 理成 多个 数据 包 ,并 附加上 与其 传输 有 关 的信息 ,传 送到 网络上 。用 户通 过解 压 设备对 这些 数据 进行 解压 后 , 目就 会像 发送 前那 样 显示 出来 。 节 这个 过程 的一 系列 相关 的包称 为 “ ” 流 。 流式传 输 方式 是将 整个 AV 3 等 多媒 体 文件 经过特 殊 的压 /及 D 缩方 式分 成一 个个 压缩 包 , 由视 频服 务 器 向用户 计算 机 连续 、实 时传送 。在 采 用流 式传 输方 式 的系 统 中,用 户不 必像 采用 普通 下 载 方 式那样 等 到整 个文 件全 部下 载完 毕 ,而 是只 需经 过 几秒 或几 十秒 的启动 延 时即 可在 用户 的计 算机 上利 用解 压 设备 对压 缩 的多 媒 体文 件解 压后 进行 播放 和观 看 。此 时 多媒 体文件 的剩余 部分 将 在 后 台的服 务器 内继 续下 载 。 流 式传输不 仅使启动 延时成十 倍百倍地 缩短 ,而且不 需要太大 的缓存容 量,这样避 免 了用户必须等 待整 个文件全部从 Itre 上 n ent 下载完 毕才能观 看的缺 点。而且客 户机是边播 放边丢 弃数据 ,这样 既节省客户机存储 空间 ,又保护 了文件 作者的知识产权 。

校园网络下的流媒体技术的应用

校园网络下的流媒体技术的应用
使 得课堂声情并茂 , 不但增强 了教 学的直观性 , 而且能给学 生提供更为 丰
11 . 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技术 是指应用 流技术 在网络上传 输 的多媒体文 件( 、 音频 视频 、 动画或者其他多媒体文件) ,把连续的影像声 音信 息经过压缩处 理后 放在
网站服务器 上, 让用 户一边下载 一边观看 、 收听 , 而不需 要等 整个压 缩文
格 式 如 下 表
文件 格 ℃ 扩胜
(i e/ n i) V d o A d 0
富多彩 的教学信息 , 提高 了课堂教学效 率。
22交 互 式 教 学 .
随着教育改革 的深人发展 , 自由选择授课教 师成为 可能 , 出现选择 将
名师课程 的学生一 个教室容 纳不下 , 可以利用 流媒体技术 来解决. 一台 将 摄像机放在 教师授课的教 室 ,摄像机拍摄 的教师授课过 程实时 的传输到 流媒体 编码机 , 经过采集 卡的采集 、 编码 后实 时地上传 到流媒 体服务 计算机 上传到流媒体 服务器 , 通过 网络传到授课 教师
的终端计算机上 , 从而达 到教 师和学生异地的实时交流 。
23远 程 监控 , 频 会 议 . 视
r m r a r p sf w
R a V do A d o文件 ( o r s i e elie ui / P g e s v r
21视频点播和直播 .
速、 流畅 地播 放这些 文件 , 需要一种 新的文 件格式 来组织 它们 , 因此 流媒 体文件及流媒体技术也 就应运而生 。流媒体 就是应用流技 术在 网络上 按
时 间 先 后 次 序传 输 和播 放 的连 续 音 , 频 数 据 流 。 视 1流 媒 体 技 术 原 理

多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将 当前课件和其他课件打在 同一个包中。 根据提示 , 即可完 成 打包操作 。 打包完成后 , 将 生成两个文件:P n g s e t u p . e x e和 P r e s O . p p z 。就可 以在 网络上传输 。A u t h o r w a r e 7 制作的课件 同 样 需要打包文件, 将 a 6 r或 a 7 r文件打包 生成可 以用在 网络上 分发 的段文件 MS及 映象文件 A A M ,将 h A M文件嵌入 H T M L文 件 中,然后在 H T M L文件 中加入 E M B E D 语 句行就可 以了。这样 就实现 多媒体课件在校园网上 的传输 了。 ( 二 )视频文件在校园网的播放 采用 多媒体技术 ,将声音、图像、图形 、文字 、数据等集 成为一体 ,支持 r m 、r m v b 、w m v 、a s f 、f l y等大多数主流流媒 体格式;可应用 f i l e 、r t s p等协议 ;就可 以完成 流视频在校 园网提供清 晰、流畅、稳定的高质量视频播放效果 ; 可传输并 播放超大码流视频文件 , 具有高清 晰度 的播放效果 ; 用 户端 只 要安装了 R e a l p l a y e r播放器就可 以无 点播频道数量限制随时 点播这些视频件 ;并且可 以边观看边下载 。 四、多媒体 网络教学 的发展 网络化教学方式 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手段 的缺点 , 对 教学起 到 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激发求 知欲 ,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老师来讲 同样有比较 大 的辅助作用 , 教师 可以围绕学生进行课件内容 的设计 。 认真 分 析学生 的学习特性,给学生提供 了宽广 的、有弹性的、且极具 创意的学习空间,使单 向教学变成多 向的互动式的学 习。 带动 学 生学 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 根据教学 目标要求 , 很好地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 , 构建有 自己特色 的教学系统 结构 , 从传统的 以教师 为主 的教育体系变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 辅 的课堂教学体系 。 让学生乐于接受课后 的安排, 继而教师能 更 轻松地进行教学。网络技术在教育 中的作用将越来越 重要 。 我们应 该不 断地探索和实践网络 教学 的应用形式 , 使信息技术

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目;收看校领 导的讲话 ;查询图书馆的 多媒体视听资料和教学录像课 件 ;复 习预 爿课程 ;查洵并收看9 上国内外学校的 课程 校领导可在 呵 自己办公室直接 J 全校发送 重要 i 壬 。这种数字校园解决方案可提 u , J 井I等
供以下功能 。 ( ) I 多媒体课件 制作 :从 多种信息源如 卫星 电视 、光盘 、录像 带中取 得教学素 材 ,山教 师 自行编辑 制作 多媒体教学 课件 , 支持 多 种媒体 的 电子课件 ( :音 频 、 频 、 片 、 本等 ) . 如 视 文 录像带 、
预处理后才能进行流式传输 ,包括降 低质量和采用先进 高效的压缩算 法等。尽管流式 传输对于系统缓存容量的要求大大降 低,但 仍需要绥 存 ,使用缓 存系统 是用来弥补延迟和抖动 的影响 ,并 保证数据 包传 输 顺序的正确 ,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 出,不会凶 网络暂时拥堵 而使播 放 出现 停顿 , 流式传 输的 实现需要 合适 的传 输协 议 ,如 实时传 输协 议 ( T 、实时传输控制协 议 ( T P)、实时流协议 ( T P). R PJ RC RS .
随昔M络技术的 飞速发展 ,l络上 的信息 不再 只是文本 、 像或 叫 者简单的声音文件 ,为解决文件下载时陋 过长的 『题 ,适应 州络 多媒 J u J 体化的发展趋势 ,一种新兴技术应运而生 ,这就是遵守特定 例络 协议
的流媒体技 术 . 流媒体简单来 i就是应用流技术在M络上传输 的多媒 兑 体文件 ,而流技术 就是把 连续 的影象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 州站服务器 ,让用户一边 下载一边观看 、收听 ,而不需要等整个压缩 文件下载到 自己机器后才可以观看的州络传输技术 . 该技术先在使 用 者端的 电恼上创造 一个缓 冲区 ,于播放前 预先 下载一段 资料作 为缓 冲, I 于 埘路实际连线速度 小于播 放所 耗用资料的速度时 ,播放程序就 会取 用这 一小段缓 冲区内的资料 , 免播放的中断 ,也使得播放品 质 避 得 以维持 . 流媒体 ( t a n da)作为一个完美 的 、真正的 “ Sr migMe i e 第 四媒体” ,是未来互联 M发蜒 的一个标 志,将 彻底改变传统 互联 I 只 叫 能表现文字和幽片的缺陷 .而可 集音频 、视 频及 文 于一体 ,成为未 来互联I 嘲应用的主流 ,并将推动互联嘲整体架构的革新.

流媒体技术及其在校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流媒体技术及其在校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享献
[ 3沈 志 东 . 于 移 动 A et 电 子 商务 系统 研 究 [ . 汉 z 汉 大 学 .0 3 1 基 gn 的 D] 武 武 20. [ 3张 云 勇 . 锦德 . 动 A et 术 [ ] 北 京 ; 华 大 学 出 版 社 .0 3 2 刘 移 gn 技 M . 清 20. [ 3董红 斌 , 纯 一 . 动 A et 术 研 究 [] 计 算 机 科 学 ,0 0 2 () 5 —1 3 石 移 gn 技 J. 2 0 ,7 4 ;86 . [ 3员 亚 利 , 浩. 于 移 动代 理 和工 作 流 技 术 的 电子 商 务 模 式 [] 微 机发 展 ,0 3 1 () 5 —9 4 姜 基 J. 2 0 ,3 9 :75 .
需商 品的相关信息 , 并可对信息项指定喜好权值. ( ) 一 阶段 的评 价和过 滤 : 2第 在客 户提 交请 求 之后 , 由在 AS P服务 器上创 建 的主控 Ag n 派遣 et 工 作 Ag n , e t对销 售 相 关 商 品 的 电 子 商 店 的 安 全 级 别 和商 业信 用进行搜 索 和过滤 . ( ) 行 派遣 : 符合要 求 的 电子 商店 被返 回 3并 在 后, 由主控 Ag n 派遣一 组工 作 Ag n 到相 应 的 et et 商 店搜 索 客户需 求 的商 品. ( ) 二 阶段 的评 价 和过滤 : 照客户 给 出 的 4第 按 标准 , 综合 考虑 商店 和商 品体技术及其在校 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郭 乐明
( 浙江经贸职业技 术学院绍兴分院 , 浙江 绍兴 32 0 ) 10 0
[ 图 分 类 法] P 中 T4
[ 献标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0 3 6 8 (0 8O 一O 3 一O 文 ] 0 - 10 2 0 )2 O 3 2 1

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摘要 : 流媒体技 术出现后 , 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 尤其是 在教 育 和电子文档直播信 息完 全同步。 学生在校园网的任何—个接人点 领域 。本文着重列述 了流媒体技术在校 园网的应 用, 主要 有四方 都 能实时观看到现场直播教学 , 任何 学生都可以像在现场一样听 面, 课件 点播 、 学直播 、 即: 教 交互式教学、 频会议 。 视 老师 的授课 , 解决 了课堂教学的难题 , 实现 了教学资源 的共享 , 可 关键词 : 流媒体技术 应用 课件点播 交互式教学 获得较好 的教学效果 , 突出实时性。 例如 , 有很多学生选择某 位老 师 的课程 , 可是一个教室容纳不下那 么多 的学 生 , 这个时候 , 如果 由于网络的普及 和多媒体技术在互联 网上 的应用 , 使得 能解 能同步将这位老师授课 的实况传输到另外几个教室 , 或者 在校园 决实时传送视频 、 音频 、 计算机动画等媒体文件 的技术出现 , 随之 网上直播 , 则可 以满足所有学生 的学 习要求 。 现场直播结束后 , 即 产生了流式传输技术及流媒体。流式传输技术简称流技 术 , 就是 可生成基于流媒体方式 的教学节 目, 并且存储 到校 园网的服务器 把连续 的影象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网站服务器上 , 让 上 , 学生可随时从服务 器上 回放教学 的整个过程。 用 户一边下载一边 观看 、 收听 , 而不需要等整个压缩文 件下载到 教学直播 的优势是 网上 教学这种形 式使得 身处各 地的学生 计算机才可以观看 的网络传输技 术。流媒体 (t a ig d ) S em n i 基 都 能得到一流教师 的指导 , r Me a 且无时间 、 空间的限制 , 具有实时性。 于流技术而产生 , 指在数据 网络上按 时间先后次序传输和播放 是 3 交互式 教 学 的连续的音频和视频数 据流 , 以前人们通过 网络观看电影 或听音 乐时 , 必须先将整个影音文件下载并存储在本地计算机 上 , 然后 交互式教学的实现方式 是将拍摄 的教师 的授 课过程传 输到 才可 以观看 收听 。而流媒体在播放前 并不 下载整个文件 , 只将部 流媒体编码机 , 经过采集 、 编码后实时地上传给流媒体服务器 , 再 分 内容缓存 , 流媒体数据流边传送边播放 , 使 这样就节省 了下载 由流媒体服务器实 时发布到其他教室 的终端计算机上 , 并利用投 等待时 间和存储空间 , 同时它采用 了 r p等实时传输协议 , 常 影仪将教师 的授课过程实时地播放 出来 , t s 非 供学 生观看。为了方便 适合动画、 视音频在 网上 的实时传输 。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 , 解决 了 不在 同一个教室的学生 能与老师在授课过程 中实时地交流问题 , 多媒体信息在常用 的中、 低带宽网络上的传输问题 , 为人类 的学 也可 以在学生所在 的教室安装摄像机和编码计算机 , 用来拍摄并 习提供 了形象生动 的音频 、 视频信息 , 其在教育 领域有着广 阔 上传提问学生的影像 , 尤 并在授课教 师所在 的教 室安装一 台终端计 的应用 前景 。 目前 , 比较流行的流媒体技术 有 R aN to el e r 司 算机 和投影 仪 , w k公 用来播放 提问学生 的视频 , 而达 到老师和异地 从 的 R a Mei, coo 公 司 的 Wi o s di, 以及 A p el d aMi sf r t n w Me a d p l 司 学生 的实时交互 。让师生通过音视频 实时互动 , 同置 身于同一 e公 如 的 Q i Tme 当前 , uc i 。 k 许多学校都成立了校园网。 在校 园网中, 流媒 课堂之中 。通过音视频设备可以让校内师生通过交流 、 讨论等活 体技术具体常应用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 动进行协作式学 习。教师还可发挥网络的监控功能实行监控 , 随 时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 , 调整教学进度 , 并及 时回答学 生的问题 。 1 课件点 播 网上教学活动 可以克 服传 统教学在 时间 、 间、 空 教育环 境等方面 课件点播指用户能够在校园网里随意 自由地点播各种文本 、 的限制 , 减轻学生在学 习过程 过程 中的孤独感 , 通过 与教师和学 图片 、 动画 、 执行程序等课件节 目。 课件点播的实现方式是先 制作 生交 流思想 , 解决学习 中的一些 困难 。教学活动还可 以让优秀的 课件 , 将教师讲的课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 并用采集卡采集进计 师资 资源得 以共享 , 网上学习 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名师的 让 算机后压缩编码制成流媒 体格 式 , 之后将教材 、 讲课录像等 素材 辅导 。 教师 、 学生和媒体之间实现 了 自由地交流 , 真正解决学生学 集成在一起 , 制作 出有一定水平且优 秀的多媒体课件。在 客户端 习中遇到 的问题和困难 。 只需要一个 We b浏览器和支持流媒体播放 的插件 ,通过 网页中 交互式教学的优 势在 于教师与学生 、 学生与学 生之间的互动 的超级 连接访 问授课站点 , 再点播相 应的课程 , , 视 音频与其相 性 , 以及可进行协作性学习 , 可以达到 因材施教 、 交互式 的教学 目 对应文字和图表将在浏览器 中同步播 出。使用流媒体 中的 V D O 的, 学生也 可以通过网络共享 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成果。 ( 视频点播 ) 技术 , 可把教师授课 的音 、 视频信息数字化 , 转换 为流 4 视频 会议 式视 , 音频文件存储在流媒体服务器中。与一般用途的 V D不 O 同是 : 件点播 不仅需要播 放视 , 课 音频 , 而且还需要 同步播 放与 流媒体并不是视频会议必须的选择 , 但是流媒体技术 的出现 学校之间经常会有学 术或 其相关的文本 、 图表 、 动画等 , 这些 图文信 息一般存储在 we 服 为视频会议的发展起 了很重要 的作用。 h 务器 中 以 网页 文件 的形 式 呈 现 出来 。 者合作项 目上 的交 流 ,利用视频 会议系统会极大 地提高办公效 课件点播 的优势是师生可以在方便的时候学习 , 形式更加灵 率。 视频会议 的实现方 式是通过采集 编码机采集到来 自与视频会 活 自由。基 于这种技 术的学习资源能满足学生 的个性 化学 习需 议 的信号后 , 编码上传 给流 媒体服务器 , 依赖流媒体 服务器 的强 求 ,方便他们根据 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学习形式和内容 , 大调度 能力 , 园网用户 收看直播不需要任何 会议终端 , 校 只需要 C机访 问流媒体服务 器即可完成 。与会人员也 可借助先进 并且可以合理 的安排和控制 自己的学习进度 , 同时还可使多媒体 通 过 P 课件具有 更丰富的表现力。 的视频 会议 系统实时地参与讨 论、 进行学术研讨 。由于采用流媒 体 技术 , 可实现直播延 时较短 , 承载上 千用户 同时接人 收看 , 为会 2 教 学直 播 议精神 的快速传达提供 了基本 的保 障。通过 流媒体服务器 , 可随 教学直播将其它外来 的视频源进行实时采集 、 录制并 实时向 时对上传上来的会议 内容进行 录像 , 录制后的格式符合通用流媒 远程或本地 的所有用户进行直播 。 流媒体服务器可面 向校园网做 体标 准 , 自动形成点播链接 , 根据级别 提供查 询 、 点播 服务 , 还可 同步直播 。 教学直播 的实现方式是将一台摄像机放在教师授课 的 以通过专有 的工具对 录像 的节 目进行制作 、标注 ,方便查 阅、 检 教室 , 来拍摄教师 的教学行为, 并通过视频采集卡和话筒等 , 完成 索 。 模拟视 , 音频信号 的数字化。基 于流媒体 的在线教学直播不需要 校 园网中的视频 会议最大 的优 势在于它较强 的交互性和办 事先存储 流媒体文件 , 可将 视 , 就 音频数 字化后直接 广播 , 而且 公效率 。 还可 以实时直播电子文档和电子屏幕信息 , 到视 频 , 频信息 做 音 流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 的网络技术 , 已表现( 下转 13页) 6 维普资讯 htp://信息 壹 术

浅谈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浅谈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放 完毕就会删 除 , 占用客户端存 储资源 . 不
用 的流媒体 服务 器与 传输 协议 【 . 2
13 流媒体 的播 放方 式 .
可 以 分 为 点播 、 播 、 播 及 广 播 几 种 形 式. 单 组
点播是 客 户端 与 服 务 器 端 主动 联 系. 播 是 在 客 单 户 端和 服务 器端 间 建 立一 个 独 立 的 通道 ,这 种 方 式 速度 比较 慢 , 率较 低 .组 播是 利用 I 效 P组播 技
第3 卷 1
第 3期
宁 夏 师 范学 院 学 报 (自然 科 学 )
Junl f igi T ahr U i r t N trl c ne ora o N nx eces nv sy( a a S i c ) a ei u e
Vo . No 3 1 31 .
21 00年 6月
1 流 媒 体 技 术 的 工作 过 程及 原 理
网络 中是 以包 传 输 为 基 础 进 行 异 步 传 输 , 源
文件在 传输 中被分 解 为 若 干个 “ ” 由于 网络 的 包 . 动态变 化 性 ,各 个 包 在 传 输 中经 由不 同 的路 径 ,
所 以到客户 端 的时滞 也不 同 ,先 发 出 的数 据 包 并 不 一定 先到 . 而通 过缓 存 系统 弥 补延迟 和 波动 , 来 保 证媒 体数 据 传 输 的稳 定 和连 续 . 实 现 流 式 传 要 输 必须 要 有 相 应 的 传 输 协 议 ,通 常 采 用 H T / 1 P r T P协议 来传输 控制 信 息 , R P U P来 传 输 流 C 用 T/ D 数据 , R S 用 T P协议对 实 时流进行 控 制 , 有 R V 还 SP 资源预 留协 议. 1 1 流 媒体 系统构 成 .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构建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构建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构建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智慧校园逐渐成为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构建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校园内的各种设备、场所、人员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信息互联、资源共享、能源节约等多方面的优化和提升。

在实际应用中,智慧校园建设需要针对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实施,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构建。

一、基础设施建设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首要任务。

这包括了学校内部的通信网络、电力系统、物流系统等方面。

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需要对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进行部署。

通过这些设备,学校可以实现对基础设施的监测和控制,对节能、安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比如,在学校内配备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实现对教室、办公区域等的智能控制。

根据时间、人员等因素调节照明亮度、开关等操作。

当没有人在房间内时,照明系统会自动关闭。

此外,智能照明系统还可与安防系统联动,发现异常情况时,迅速调整照明和报警系统。

二、大数据平台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打造一个高效的大数据平台是必要的。

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可以实现多方面的优化。

学校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教职工的行为习惯、偏好等信息,进一步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

对于校园设施的运行状态分析,可以在保证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现能源、人力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智慧教室建设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智慧教室的建设,首先需要在教室内配备液晶显示屏、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电子设备联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远程控制多媒体设备实现课件的播放。

学生通过个人设备即可在教室中访问网络,进行在线互动提问,以及实时参与答题。

四、校园安防系统在安防方面,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可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

将视频监控、入侵侦测、身份识别等技术与校园网络系统相结合,既可以实现对校园内实时的安全监控,也可以自动识别人员身份,统计人员出勤情况,提高学校的安全防范能力。

“5G+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校园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G+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校园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7数字通信世界2023.12近年来,智慧教育发展如火如荼,5G 技术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1]。

5G 技术作为一种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其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技术优势,可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更优质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撑,加速推动智慧教育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发展。

1 “5G+智慧教育”模式1.1 “5G+智慧教育”概述“5G+智慧教育”是以5G 技术为支撑,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应用和终端四个层次构建的新型教育模式。

5G 时代的到来,使各种场景应用趋于智能化。

以5G 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

在5G 技术的加持下,教育将更具实时性、交互性,“5G+智慧教育”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生态,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并在智慧校园、智慧教育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是通过建立开放学习平台和智能服务终端实现对学习资源的管理、共享与协同应用;二是通过建设“云”教室,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教、学、管、评等各环节的智能化;三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四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见图1)。

图1 智慧教育的模式“5G+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校园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皇甫绎达(苏州市电化教育馆,江苏 苏州 215011)摘要:文章以“5G+智慧教育”建设为背景,首先介绍了“5G+智慧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然后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5G+智慧教育”环境下校园网络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5G+智慧教育”;校园网络建设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3.12.057中图分类号:TN 92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3)12-0177-04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under theBackground of "5G+Smart Education"HUANGFU Yida(Suzhou Electronic Education Museum, Suzhou 215011, China)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5G+Smart Education" as the background,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5G+Smart Education", then deep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5G+Smart Education".Key words: "5G+Smart education";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system1.2 应用场景当前,在“5G+智慧教育”发展方面,国内众多高校已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线通校园广播技术方案1

一线通校园广播技术方案1

一线通共缆传输可寻址校园广播系统方案前言广播系统在校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每个学校每天都需要用到广播来播放广播体操,眼保健操,通知及上下课铃声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校园广播系统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校园广播系统的职能再也不局限于公共广播的功能,现代教学中英语听力教学、考试等新的需求仅靠传统的公共广播已经不能满足。

学校对于广播系统要求稳定可靠,功能强大,音质清晰,操作方便,自动播放,分点、分区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学校希望根椐其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化设计服务。

目前我们各个学校的广播系统差距很大,一般有这么几种:机房有个简单的扩音设备,终端用筒式大扬声器,线路采用拉音频线方式。

音质差,功能单一,一般在偏远山区学校还有用到。

机房用定压功放,调音台等设备,室内终端用壁挂式音箱,室外用室外音柱,草坪音箱等,线路采用音频线方式。

音质一般,布线繁琐,区域既定更改麻烦,寻址控制需要再布线。

机房用调频调制器,音频矩阵等设备,终端用固定频点的调频音箱,线路采用CATV网络传输。

设备多,不便于多路播放。

分区,寻址控制另外布一根控制线。

机房用无线调频发射机,终端用无线调频接收机,采用无线发射方式。

需要无线管理委员会批准,每年交一定费用,易受外界干扰,音质差。

机房用电脑,终端用一台IP方式接收解调盒,基于校园局域网传输,但成本太高,对网络速度及带宽都有要求。

机房设备采用调频方式,分布式多通道FSK数据编码传输,终端采用多频点自动变频接收调频音箱,可以接收100套节目。

音频信号与FSK寻址控制信号基于学校现有的CATV网共缆传输。

真正实现“一线通”,多网合一。

音箱采用高低音分频,2单元喇叭,音质近乎CD。

因上述原因普遍存在,极大地限制了校园广播在学校教学实践与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的推进及“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施,近几年来,闭路电视、宽带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及互联网在学校被广泛应用,并逐步走进教学与教务管理。

网络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网络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网络教学 中多媒体技术 的运 用
李 润红 牛 齐 明
保定 0 10 ) 7 00 ( 河北大学 医学部 , 河北

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 和网络技 术的发展 , 多媒 体教学 已成 为发展 的必然 。由于 网络带 宽和传 输速度 的限 制 , 统 网络 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多媒 体在网络上的传输存在很大 困难 。本文介绍 了在现有 网络传输条件下进行 网络 多媒体传输的几种常 见的技术解 决 方案和一些常用软件 , 以及运用这些技术和软件在校 园网上 进行 多媒 体传输 的尝试情况 。为 网络 多媒 体教学摸 索 了一 些

在现在 的网络 上传输是不现实 的。需要在保证使 用者能接 受 的品质 下将 庞大的多媒 体信 息进行 最大 程度 的减 小 , 首 选的方案是大 比例压缩多媒体文件 。以满 足网络 传输 的要 求 。但这种压 缩的方法是 以牺牲多媒体信息 的品质为代 价 的, 这种方法制 作出来的 多媒体信 息远 达不到 传统 多媒 体 的视 觉和听觉效果 , 但在低 速的网络传输条件下 , 这也 是一 个不错 的解决办法 。R ant ok 公 司的. M 文件格 式就 ele rs w R 是这种压缩方式 的代表 。 除 了加大压缩程度外 , 减小 多媒体 文件 大小 的另 一种 办法是使用矢量 图形 文件和三维实时着色技术 。矢量 图形 和点阵 图的最大 区别 在 于 , 阵 图靠无 数 的小点 来描 述信 点 息 , 矢量 文件却 是 以数学表达式 的方法 来描述 信息 , 而 它具 有所需信息量小 、 表达准确 的特点 , 特别适合在 网络 环境下 用作图形 的表示 。但矢量 图形 自身的特性决定 了它只适合
技术工作者 当前 比较关注 的问题 。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综述及展望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综述及展望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综述及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新媒体技术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技术实现的信息传播媒介,它具有互动性、跨越地域和时间的特点。

本文将对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1.教学应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教学平台、教育软件、数字化教材、网络课程等方面。

在教学平台方面,常见的有Blackboard、Moodle等平台,它们可以通过网页版或手机应用,提供课程表、教学资料、在线交流等功能。

教育软件也具有多种丰富的功能,比如视频播放、课件制作、题库管理、在线测试等。

同时,大部分教育软件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使用。

数字化教材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背负的书包,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教材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网络课程则满足了学生跨越地域和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也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2.科研应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科研应用主要体现在科研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科研合作等方面。

科研平台可以为科研团队提供项目管理、论文撰写、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服务,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

数据分析工具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数理计算、模拟仿真、数据可视化等工具,让科学家更好地分析和处理数据。

科研合作则是科学家之间开展互动交流、合作研究的一种方式,新媒体技术为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

3.管理应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涉及到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在线选课、学生档案查询、校园卡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通过新媒体技术,管理者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校园安全情况等,及时处理学生反映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学生。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校园中的发展研究主要与其应用相关。

一方面,研究者可以探索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比如研究使用网络课程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否更好。

另一方面,研究者可以探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高校教学和管理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以深入理解和推进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校园局域网

校园局域网

校园局域网历城职业中等专科学校山东济南250109近年来我国校园网发展很快,潜力很大,但问题也很多。

一方面,建设校园网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人们对校园网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建设校园网仍存在不少误区,如片面认为教育信息化就一定要大投入、片面强调教师的课件制作、过于追求网络的先进性等等。

应该看到,未来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的变化,将使我们重新认识我们的教育,重新规划我们的校园。

因此,现在校园网的建设是必然趋势,信息时代的热潮扑面而来,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应用软件使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容易使用,它们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人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

一、校园网的概念1.校园网的四方面典型应用:(1)校园网是为学生学习活动服务的。

校园网是一种学习工具,它不但是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

(2)校园网是为老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服务的。

如提供教学资源、辅助教师备课、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支持教师再学习活动等。

(3)校园网是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

如辅助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成绩管理等。

(4)校园网是沟通学校与外界的窗口。

利用它既可以从校外获取各种信息,也可以向外发布各种信息。

2校园网的定义:校园网是一种为学校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服务的校园内部局域网络环境,而且它是建构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之上并与因特网连接的。

3.校园网的四要素:(1)以应用为目的。

(2)以网络环境为基础。

(3)以网络教学资源为核心。

(4)以人员培训与网络维护为保障。

二、目前校园网普遍存在的问题1.应用软件的建设缺少好的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校园网优势无法体现,这是国内专家学者公认的问题,没有软件的网络是资源浪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在众多厂商的大力鼓吹下往往会发现校园网建设后还没有见到应用需求分析的影子。

校园网应用系统将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虚拟实验室及协同工作系统等。

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

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流媒体 技术在 校 园 网中的应 用研 究
万 晓燕 ,徐 国 庆 ,孙 立 强
( 、 岛酒店 管理学 院计算 机技术 学院 ,青 岛 2 6 0 1青 6 10;2 青 岛市海 信研 发中心 移动技 术公 司 ,青 岛 2 6 0 ) 、 6 10
现 流式传 输的过程 一般是 : 户选择某 一 流媒 体 服 用 代 务 后 . b浏览 器与 We We b服务 器之 间使用 H 删 C P 计
以便把需 要传输 的实时 数据从原 始信 算 交换 控制信 息 ,
b浏 机 息 中 检 索 出 来 :然 后 客 户 机 上 的 W e 览 器 启 动
正确 , 而使 媒体 数据 能连 续输 出, 从 而不会 因为 网络 拥塞使播 放 出现停 顿。 流式传 输的实 现需要合适 的传输 协议 。 一般采用 H1 P I P来传 输 控制信 息 , T / D T ,C r 1 R PU P来传 输实 时 视
频 数据 。
服务器端 系统包 括流媒体 服务 器 、 据库 服务 器 数 和 We b服务器 。其中 R a 流媒体服 务器用 于流媒体 el

相关 信息 通过 A P生成 动 态 网页提供 给 点播用 户使 S
用。
22客 户 端 系统 .
客户端 系统主要 由两部分 组成 . 部分是 由学 生 一 宿舍 机 和多媒体 教室 机组成 , 主要是 用来 完成 流媒 体 的接 收 , 用 Wid w X以上操作 系统 , 采 no s 9 需要 安装 配 置 R a lyrI el ae 、 P E或 Ne c p 浏 览器 。另 一部 分是 由 t ae s 教研 室组成 的客户端 。 装有本 系统 开发 的课 件上传 安 子系统 软件 . 主要是 用来 帮助教 师对课 件视频 的上 传

数字技术在校园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数字技术在校园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成果 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未来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辅助个性化教学 云计算助力教学资源共享 5G技术提升远程教育体验
科研数据共享与协作:数字化科研平台将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科研人员更方便地共享数 据、协作研究,提高科研效率。
数字化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 践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整 合
数字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与应用
数字化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的 融合发展
科研数据共享与协作:利用数字技术实现 科研数据的共享、协作和交流,提高科研 效率和成果质量。
数字化教学创新: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教 学模式创新,如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 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升级与完善 数字化管理与其他领域的融合 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数字化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数字化校园文化的创新方向 数字化校园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未来数字化校园文化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技术更新迅速,教师技能要求高;学生缺乏自律,易沉迷于网络;网络安全问题突出,需加强防范措施。 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数字化教学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网络观,增强自律意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信息安全。
科研过程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技术 对科研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项目 申请、进度管理、成果评估等,提高科 研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
校园信息化服务:通过数字化技术提供校 园信息化服务,如校园卡、智能图书馆等, 提高校园管理和服务水平。
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 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与案例 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未来发展
学生信息管理:实 现学生信息绩 录入,提高管理效 率

新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新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网络 的 已经 不 再 是 单 纯 的 电脑 了 ,包 括 手 服 务 及 产 品 。届 时 ,I v 不 再 局 限于 实 验 P6 机 、P D A 、甚至 是M 5 已经 可 以用W F 上 网 性产 品 ,将 正 式 投 入 商 用 并 成 为 互 联 网发 P都 II 浏览网页了,非电脑上网人数越来越多, 展 的重 要 一环 。 因此 ,我 们 在 校 园 网 的 建
— —
广州大学华软软 件学院教 学保 障处
范加 乐
【 摘要 】随着信息化 时代 的高速推 进,计算机与互联网 已在高校各部 门办公 中得到普遍的运用 ,与此 同时,很 多高校教职工对 办公 室计 算机 病毒感到束 手无策。本文根 据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办公室计算机 的使用特 点以及病毒 的传播方 式提 出了计 算机病毒 防治策略,为 我国各 高校 办公 室计算机 病毒防治提供参考 。 【 关键词 】高校办公室 ;计算机病毒 ;防治策略
2 1 8 算上 全 零 的) 。这 不 但解 决 了 网络 制大家 安装 杀毒 软件 。 2 ( 个 地 址 资 源 数 量 的 问 题 , 同 时 也 为 除 电脑 外 其 次 , 移 动 终 端 的 操 作 系 统 也 不 统 的设 备 连 入 互 联 网 在 数 量 限 制 上 扫清 了 障 其 主 流操 作 系统 就有 苹 果 的 IS 诺基 O、 碍 。 亚 的s m i n y b a 、微 软W n o s o Wi d w i d w M bie( n o s l hn) oge iu 平 的 , 费 用 极 其 低 廉 且 数 据 带 宽 极 高 的 无 线 虽 然 I V 是 拥 有 很 多 优 点 的 下 一 代 P o e和 Go l开 发 的基 于L n x 台的开 P6 空 中接 口 。 互联 网技 术 , 但 是 I v 到 v 的过 渡 不 可 能 源 手 机操 作 系 统A d o d P4 6 n r i 。如此 多 的系 统给 在 以上 两 种 方 案 中 ,前 者 适 合 与 运 营 次性 实 现 。 主要 因素 是 I t r e 的 规模 大家 的管理 也带来 了更大 困难 。 n ent

浅谈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浅谈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③音视频客 户程序及 音视频服务器运行实 时流协议 , 以
交 换 音 视频 传 输 所 需 的控 制信 息 , 时 流协 议 提 供 执 行 播 放 、 实 快进 、 倒 、 快 暂停 及 录 制 等 命令 的方 法 ;
④ 音 视 频 服 务 器 使 用 RT / DP协 议 将 音 视 频 数 据 传 PU
泛 用于 多媒 体 新 闻 发 布 、 线 直播 、 在 网络 广 告 、 子 商 务 、 频 电 视 点 播 ( OD) 远 程 教 育 、 程 医 疗 、 络 电 台 、 时 视 频 会 议 V 、 远 网 实 等 互 联 网信 息服 务 的方 方 面 面 。流 媒体 技 术 的应 用 将 为 网络
2 流 媒体 技术 原 理
3 流 媒 体 技 术 在 校 园 网 中的应 用
流 式 传 输 的 实现 需要 合 适 的传 输 协 议 。 由于 T P需 要 C 较 多 的 开销 。 不太 适 合 传 输 实 时数 据 。 流 式 传 输 的 实现 方 故 在 案 中, 一般 采 用 HT P T P来 传 输 控 制 信 息 , 用 实 时 传 输 T/C 而 协 议/ 户 数 据报 协 议 ( P U ) 传输 实 时 数 据 。 用 RT / DP 来 流 式传 输 的 实现 需要 缓 存 。 因为 一 个 实 时 音视 频 源 或 存 It t 迅 猛 发 展 和 普 及 为 流 媒体 技 术 发 展 提 供 了强 ne me 的 大 的 市 场 动 力 , 媒 体 技 术 正 变 得 日益 流 行 。 流 媒体 技 术广 流
1 引 言
流 媒 体 ( emigMe i 技 术 是 当前 十分 流行 的 多 媒 体 S a n da r 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技术在校园通信中的应用通信工程111班 110510201014 叶德燊摘要:本文介绍了多媒体通信的内容和现代多媒体通信的流媒体技术,并重点阐述了多媒体通信在校园的应用和多媒体网络通信的流媒体技术及其在校园中的应用。

然后通过对多媒体技术课应用的思考和教学范例及其实践来说明多媒体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着教学效果,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促进教学的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内容和新问题。

一、多媒体通信的内容多媒体通信是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并蓄兼收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等优点,目前它已经成为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

多媒体通信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减轻社会的交通运输负担,对人们传统的教育和娱乐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多媒体通信主要研究多媒体数据的表示、存储、恢复、和传输。

多媒体数据是由在内容上相互关系的文本、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数据构成的一种复合信息实体。

1、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三个特征:(1)、集成性,是指多媒体通信系统能够对至少两种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可以输出至少两种多媒体数据。

(2)、交互性,是指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互相控制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与终端之间的交互,即用户在使用多媒体通信终端时,终端向用户提供的操作界面;其二是终端盒系统之间的通信。

(3)、同时性,是指多媒体通信终端在显示多媒体通信数据时,必须以同步方式进行,这样就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信息显示在用户面前。

这三个特征是构成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基础,缺一不可,如果不能同时具备这些特征,特别是交互性和同步性,就不能称其为多媒体通信系统。

二、多媒体通信——校园网建设根据普通高校电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与学术科研的特点,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的建设,应适应和满足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需求。

(1)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组网,实现intranet网的基本功能和服务,比如,www、ftp、e-mail和数据库服务等;(2)采用web/server或clint/server 技术实现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实时视频监控、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3)建设开发以下网络多媒体制作使用环境: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平台、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虚拟实验室等等。

以满足进行包括视听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内的各种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需求;满足为各学科教师、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国内外有关的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资料、学术前沿动态信息的的需求;满足提高各部门办公效率的需求;满足宣传和文化娱乐的需求;满足传播信息的需求;满足教育技术自身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需求。

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在功能设计上要考虑几个方面:(1)、考虑计算机技术、CATV技术和网络技术现有的设备水平。

(2)、考虑高校自身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现状。

(3)、考虑文化、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多媒体功能。

(4)、考虑今后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可以传送多套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调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模拟电视、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

多媒体应用系统要引进或开发以下应用系统: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实时视频监控、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网络多媒体开发制作使用环境(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平台、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虚拟实验室),这是为了为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条件;为了教师备课和优化教学设计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了学生自学、复习、开辟第二课堂提供方便。

三、流媒体技术简介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迫切要求能解决实时传送视频、音频、计算机动画等媒体文件的技术,在这种背景下,于是产生了流式传输技术及流媒体。

通俗的讲,在互联网上的视音频服务器将声音、图像或动画等媒体文件从服务器向客户端实时连续传输时,用户不必等待全部媒体文件下载完毕,而只需延迟几秒或十几秒,就可以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播放,而文件的其余部分则由用户计算机在后台继续接收,直至播放完毕或用户中止操作。

这种技术使用户在播放视音频或动画等媒体的等待时间成百倍的减少,而且不需要太多的缓存。

流媒体(StreamingMedia)又叫流式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互联网上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用户可以边接收边播放,使时间延续大大减少。

流媒体技术是制作现代远程教学节目的重要技术。

流媒体技术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它是网络技术及视/音频技术的有机结合。

四、流媒体技术的原理由于目前的存储容量和网络带宽还不能完全满足巨大的A/V,3D等多媒体数据流量的要求,所以对A/V,3D等多媒体数据一般要进行预处理后才能进行存储或传输。

预处理主要包括采用先进高效的压缩算法和降低质量(有损压缩)两个方面。

同样,在流媒体技术中,进行流式传输的多媒体数据应首先经过特殊的压缩,然后分成一个个压缩数据包,由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

流媒体技术的实现过程:下文以RealMedia为例来说明流媒体的制作、传输和使用的过程:1、采用视频捕获装置对事件进行录制。

2、对获取的内容进行编辑,然后利用视频编辑硬件和软件对它进行数字化处理。

3、经数字化的视频和音频内容被编码为流媒体(.rm)格式。

4、媒体文件或实况数据流被保存在安装了流媒体服务器软件的宿主计算机上。

5、用户点击网页请求视频流或访问流内容的数据库。

6、宿主服务器通过网络向最终用户提交数字化内容。

7、最终用户利用桌面或移动终端上的显示媒体内容的播放程序(如Realplayer)进行回放和观看。

五、流媒体所涉及的软硬件产品1、编码器:它由一台普通计算机、一块microvision 高清视频采集卡和流媒体编码软件组成。

Microvision流媒体采集卡负责将音视频信息源输入计算机,供编码软件处理;编码软件负责将流媒体采集卡传送过来的数字音视频信号压缩成流媒体格式。

如果做直播,它还负责实时地将压缩好的流媒体信号上传给流媒体服务器。

2、服务器:由流媒体软件系统的服务器部分和一台硬件服务器组成。

这部分负责管理、存储、分发编码器传上来的流媒体节目。

3、终端播放器:也叫解码器,这部分由流媒体系统的播放软件和一台普通PC组成,用它来播放用户想要收看的流媒体服务器上的视频节目。

六、流媒体的主要应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流媒体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市场动力,流媒体业务正变得日益流行。

流媒体技术广泛用于多媒体新闻发布、在线直播、网络广告、电子商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为网络信息交流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完整的流媒体解决方案应是相关软硬件的完美集成,它大致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内容采集、视音频捕获和压缩编码、内容编辑、内容存储和播放、应用服务器内容管理发布及用户管理等。

七、多媒体在校园中的一些应用校园视频网:校园网的建设近几年来也逐渐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尤其是各级重点学校的网络硬件平台的建设,其水平和质量都非常之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多媒体传输技术的突破,使网络多媒体教学得以实现。

现在已经有许多的成熟的产品,如cisco公司的ip/tv,可以用来组建校园视频网,提供实时广播,定时广播,视频点播三种通信模式。

远程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网上教育突破了传统“面授”教学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时间分散、资源共享、地域广阔、交互式的教学新方式。

从技术上讲,远程教育系统是建立在现代传媒技术基础上的多媒体应用系统,它通过现代的通信网络将教师的图象、声音和电子教案传送给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学生的图象、声音回送给教师,从而模拟出学校教育的授课方式。

概括地说,现代远程教育系统需要实现教学课件的点播(vod),教学直播,网络课堂等功能。

在ip网上开展远程教学活动,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音频、视频流信息的传送以及它们与数据之间的同步。

由于音频、视频信息的带宽比较宽,不可能让学生将所有的节目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后再播放,这样就必须要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如流媒体,来实现边发送边播放等。

八、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多媒体教学导致了教学手段单一性我们在学校上多媒体课时,老师都会通过课件提供图片,提供视频,提供录音给我们,我们总以为一节课中的精彩内容都来自于大屏幕上的图像,音箱里发出的各种声音。

这样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会弱化,原来由老师进行的实验、朗读等都由计算机完成,这并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中,老师个人参与的实验、朗诵等,会让我们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更能影响我们学生学习的热情。

2、质量总体不高的教学课件影响教学效果现在老师用的课件质量总体上不是很高,因为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并非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教学效果不会很高。

老师如果真正想以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的话,就必须花费两倍以上的备课时间:备课及制作课件(其中包括相关图片,视频等的搜索),再者,就算是自己完成的课件,可能也会因教师自身制作水平的局限性而影响课件的质量。

这样没什么质量的课件,我们学生的兴趣就调动不起来,而且老师利用网上资源,或是教材中免费赠送的课件,这些课件的质量不知好不好,教学内容的完整程度也不知道,就从教学的方式来看,已经制作好的课件并不会适合所有的老师使用,也并非适应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这就有可能与老师本身的教学方法与进度也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有些就是以课件为主,不惜舍弃自己原先设置的教学方式与进度,让课件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3、多媒体课是老师一个人唱的独角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我们队多媒体课都是力求达到: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或者讨论交流以掌握知识为目的。

但实际上,有些多媒体课,老师这个“指路人”的角色扮演得还不到位,导致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教者在台上做课件演示、解说,学者在台下静等抄写问题的答案。

因为学生们早已摸清了课件的“规律”了,那就是:先问题后答案,有问必有答,问一后答一,问二后答二。

所以懒动脑筋的学生就坐等抄写答案,不愿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或互相交流。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反正答案就在问题的下面,我不说老师也要演示出来的。

这样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如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让教师不再是个唱“独角戏”的角儿。

这就要我们老师在“教法”上下一番苦功夫。

方法很多,我觉得还是“竞赛教学法”就很见效。

九、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几点反思1、要努力提高教学课件的质量:课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