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景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景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景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背景介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各个景区进行休闲和旅游。

然而,在景区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景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主要问题分析1. 景区资源开发不均衡在很多地方,由于资源配置和规划不合理,导致一些景区的开发过度而另一些景区则相对滞后。

这样造成了资源开发不均衡的情况,使得部分景区面临过度拥挤和环境破坏,而其他地方则无法充分利用自身潜力。

2. 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部分景区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缺乏足够的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和交通系统等问题经常出现,给游客带来不便,并可能导致景区形象下降。

3. 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统一的管理系统和标准,使得景区之间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景区可以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而另一些则缺乏相关培训和规范,导致游客体验大打折扣。

4. 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冲突在景区发展中,人们常常面临着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之间的冲突。

一方面,需要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景区需要通过商业开发来获得收益。

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 生态环境破坏与自然保护随着大量游客涌入景区,生态环境面临压力增大的挑战。

一些旅游活动可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如乱扔垃圾、非法捕捞等行为。

因此,在景区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三、对策建议1. 均衡资源配置和规划政府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规划,实现各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并加强跨地域协同发展。

同时,建立景区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各景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以确保资源的均衡利用。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停车场、卫生设施和交通系统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此外,应推行智慧景区建设,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游客服务质量。

3. 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制定并实施景区管理标准和规范,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

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热潮的兴起,旅游业成为了许多地方重要的经济支柱。

而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伴随着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迅速增长,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景区发展产业链条健康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探讨当前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二、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1.基础设施滞后:很多景区在蓬勃发展之初缺乏恰当规划和合理设计,导致基础设施跟不上需求量。

道路拥堵、公厕少等问题频繁出现。

2.环境破坏:由于过度依赖旅游业收入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一些景点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方面表现欠佳。

对策建议:1.合理规划:加强景区建设的前期规划工作,科学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项目布局。

注重道路交通规划、公厕布局等细节;借鉴其他地方成功经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精确测算。

2.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针对游客开展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并建立景区监督机制,严厉打击破坏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行为。

三、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1.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一些景区因为缺少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管理人员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2.资源分配不公平:某些门票过高或者附加费过多,使得旅游成本居高不下。

对策建议:1.引进人才与培训计划:吸引有能力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景区运营中,并通过相关培训计划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与职业技能。

2.价格合理公正化: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来限制门票价格并降低旅游成本,确保资源分配公平合理。

四、营销策略与品牌塑造1.宣传不足:一些景区在推广过程中缺乏创新、全面的宣传手段和内容。

2.缺乏独特性:互联网时代下,缺乏独特性的景区往往难以吸引更多游客。

对策建议:1.综合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先进网络工具,制作有吸引力且生动有趣的宣传文案与图片。

运用视频营销等形式扩大影响力。

崆峒山大景区建设指引规划

崆峒山大景区建设指引规划

崆峒山大景区建设指引规划㈠景区规划范围及发展目标崆峒山大景区规划面积约315平方公里。

东起崆峒区白石灰沟,南依华亭县,西邻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北与崆峒区柳湖乡、安国乡接壤。

主要包括太统山、皇城、五台、望驾山、弹筝峡、胭脂川、香山、十万大峡谷、大阴山、西山、崆峒古镇、弹筝湖公园、龙隐寺13个景点。

景区内辖崆峒区崆峒镇、麻武乡2个乡镇21个行政村,约22000人。

规划依托平凉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委会组建崆峒山大景区管委会,实现统一管理;积极申报崆峒山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构建复合旅游产品体系,形成3日以上游程;规划期年均旅游人次增长率超过10%,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率超过23%;到2020年大景区旅游人次约400万人,景区综合旅游收入约34亿元。

㈡发展思路1.突出中华养生、道源圣地主题,打造中国道学人文生态旅游标志性名山。

规划在崆峒山生态人文观光的基础上,加强景、城连动,建设道学文化、中医文化、生态文化三大景区养生文化体系,宏大崆峒武术。

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中国道学人文生态旅游标志性名山,并积极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

2.高标准开发崆峒山弹筝峡、香山等新景区,形成崆峒山3日游旅游精品。

本规划衔接已批准的《崆峒新城•平凉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13-2030)》、《崆峒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及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标准开发建设崆峒山弹筝峡、香山等新游览区。

总体形成“一心、三轴、五区”的空间布局,即以崆峒山为核心,沿南线、中线和北线3条线进行扩展延伸,南线为绿色山林景观轴线,中线为人文景观轴线,北线为生态滨水景观轴线,五区为人文景观、综合服务、休闲娱乐、度假养生和生态观光等5大功能区。

形成崆峒山3日游旅游精品。

3.多元展示体验崆峒山“六朵金花”的景观价值及魅力,打造养生系列精品。

规划充分挖掘、展示、体验崆峒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等六张名片即“六朵金花”各自的景观价值,生态养生健身与人文欣赏研学同步发展,打造传统养生、宗教朝觐、文化修学、旅游观光、绿色休闲、疗养健身等养生系列产品,丰富游客多元体验。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深度开发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深度开发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深度开发作者:张玮琦鄢慧丽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4期崆峒山道教文化综合体是针对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深度开发提出的一种经营模式,以道教文化内涵为核心,基于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将旅游休闲作为主导,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

文章重点阐述了这种新模式的策划构想,力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且能够结合现实分析现状,以发展的眼光利用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的优势资源,策划出文化旅游的体验模式,提倡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文化精神与旅游业的塑造融合,以扩大崆峒山道教名山的知名度和旅游业界影响力为目的,力求策划构想的可实施性。

一、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素有“天下道教第一山”之称,是“道教最早的发源地”,拥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佛道儒“三教合一”兼容并包的发展模式,使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文化多元化。

在景区开发上存在以下问题:(一)在旅游整体经营和规划方面,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对道教文化的挖掘较少,致道教文化与崆峒山景区景点之间的联系薄弱,从而失去了道教第一山的风采和应有影响力。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在景区区域空间开拓中投入多,但旅游产品方面创新更新少。

景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能及时更新,不仅会减少潜在消费者,更会失去回头客市场。

(二)旅游设施建设与旅游规划模仿国内著名景点模式的痕迹多,产品缺乏创新、缺乏特色、忽略本土文化优势和区位因素,所以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在全国范围内以及旅游业界知名度较低,旅游效益也较低,对旅游者而言,没有值得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游览的特色产品。

(三)“三教合一”兼容发展,弱化道教第一山的道教文化开拓,而文化与旅游者的精神诉求密不可分,没有文化体验互动,旅游者就无法有精神共鸣,在旅游者心中景观本身也会失去应有的生命力。

二、崆峒山道教文化旅游综合体的策划构想思路(一)策划构想背景本文对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深度开发的分析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整个策划构想的可实施性。

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景区发展是国家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

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景区过度开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景区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过度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

对策之一是加强规划和管理,建立景区开发的长远规划,合理布局和规模,避免过度开发。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一些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忽视文化保护和传承,只注重经济效益。

这导致了景区文化连续性的缺失和文化遗产的破坏。

对策之一是加强文化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景区内的文化遗产。

同时,加强文化传承和教育,培养和培养一批对文化传统具有深厚了解和传承意识的人才。

第三,一些景区存在管理混乱和服务不规范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景区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管理混乱。

另一方面,一些景区缺乏标准化的服务流程,造成游客的不满和投诉。

对策之一是加强景区管理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此外,建立和完善景区服务标准,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此外,一些景区存在价格不透明和过高的问题。

一些景区在票价制定方面缺乏透明度,存在价格扎堆和不合理涨价的情况。

这给游客带来了负担和购买的不确定性。

对策之一是建立价格监管机制,加强对景区票价的监管和规范。

另外,加强景区与旅游从业者的合作,推出合理的旅游套餐和优惠政策,降低游客的旅游成本。

最后,一些景区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存在不足。

一些景区宣传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和差异化,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对策之一是加强景区宣传策划和市场推广,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增加曝光度。

此外,加强与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增加宣传范围和渠道。

总之,景区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景区的健康发展。

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崆峒山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院系: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班级:地理科学142班学号:20姓名:梁红伟2017年6月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不少民众休闲娱乐的选择,国内旅游业也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地都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中一些景区的开发不尽人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有甚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升级。

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既要求我们要有探索性,又要正确认识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景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

人们对旅游业的消费需求也在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

但同时,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等都还处于摸索和成长阶段,旅游企业和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正确地引导和控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旅游景区的开发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崆峒山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一、崆峒区旅游业概况地理位置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

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境内平阳高速、天平高速、302省道贯穿全境,宝中铁路连接周边各省市。

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

崆峒区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

著名景名崆峒区区境内先后发掘出仰韶、齐家和商周文化遗址15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珍藏文物1300多件。

景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景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景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概述: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各地旅游观光。

然而,景区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讨论景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过度开发带来环境变化问题1.1 环境破坏随着人们对美丽景色的追求,一些景区过度开发导致了环境破坏。

大规模土地利用、乱砍滥伐、水源污染等都给景区带来了严重影响。

1.2 生态平衡打破不合理的开发导致生态平衡打破,自然资源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解决对策:为了解决环境变化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2.1 加强规划管理加强规划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确保在开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2 引入可持续旅游推广可持续旅游理念,倡导游客文明旅游,采取控制人流量、引入环保交通工具等方式,减少对景区的破坏。

二、服务质量不高带来游客体验下降2.1 景区设施不完善有些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导致缺乏舒适便利的服务设施。

2.2 服务水平不足部分景区在人员培训和服务意识上存在欠缺,导致游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体验差。

解决对策: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3.1 加强设施建设积极投入资金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完善配套设施,提供更好的环境给游客。

3.2 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学习礼仪知识、语言沟通技巧等专业培训,提升景区员工的素养和服务意识。

三、营销策略薄弱导致宣传不到位3.1 宣传手段有限部分景区在宣传手段上仍停留在传统方式,没有及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更广泛的宣传。

3.2 竞争压力加大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景区营销策略薄弱导致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

解决对策:为了提升景区的宣传效果和竞争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多渠道宣传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进行广告投放和内容推送,增加景区曝光率。

同时,通过定向宣传,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体进行个性化的推广。

崆峒山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

崆峒山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

1702014年12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引言我国的旅游业正处在兴盛的阶段,而养生文化的发展也在和旅游业相携手共进,在旅游业当中的作用以及地位愈来愈重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定会成为旅游业的灵魂支柱。

在道教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上,崆峒山有着较为独特的养生文化资源的优势,在文化的底蕴方面也较为深厚,旅游的资源比较丰富,并且有着较为鲜明的特色,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用上有着很大的价值,当前在这些旅游资源方面还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这也是相关学者对其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崆峒山旅游资源基本概述(一)崆峒山旅游业发展状况阐述崆峒山是我国甘肃省平凉市城西十五公里处的一座名山,在地理位置以及景点方面都比较的优越,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个崆峒山的景区面积达到80多平方公里,在山的特色方面充分的体现出了奇险灵秀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

在崆峒山的旅游业的发展在近些年比较的迅速,国内登山朝圣以及观光旅游的的人群不断的攀升,崆峒山的知名度得以提高的同时,周边的一些城市到这一景区旅游的团体和散客也开始迅速的得到了增长,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方面正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发展的前景较为良好。

(二)传统养生文化内涵剖析我国在养生文化方面的发展源远流长,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能够追溯到殷商时期,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养生文化迎来了首个黄金发展的阶段,在文献资料《左传》当中就有着对秦国医以及为晋侯治病的记载,并有健康理疗的相关论述。

从我国的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其主要是糅合了儒道释和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由此成为了有着东方色彩的养生文化的内涵。

(三)养生文化旅游理论分析关于养生文化旅游的理论,有学者解释为是由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空间移动活动引起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统一。

还有学者认为它是对身体以及精神和感情等以和谐为目的追求的文化旅游活动。

而笔者则以为,养生旅游是在产业变革以及城市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它是诸多旅游类型中的重要分支,是通过旅游作为主要的方式来达到身心健康以及愉悦的文化休闲 方式。

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背景介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景区进行休闲和旅游。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景区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二、问题分析1. 景区过度开发: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一些景区过度开发,导致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

2. 基础设施滞后: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停车场、卫生间等不完善,给游客带来不便。

3. 服务质量不高:一些景区对于游客的服务质量不高,在接待、导览等方面存在欠缺。

4. 安全隐患存在:由于管理不善或者规划不到位,一些景区存在安全隐患,给游客和工作人员带来风险。

三、应对对策1. 合理规划和保护:- 需要加强对景区发展的规划与管理,确保合理使用资源和环境保护;- 严控新建项目数量和规模,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景区内的基础设施,确保游客能够享受到便利的停车、用餐和卫生等服务;- 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提升服务质量:- 增加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接待和导览能力;- 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在提供信息咨询、投诉处理等方面提供便利。

4. 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加强对景区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执行力度;-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置,保证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问题解决后带来的好处1. 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保护,可以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并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自然环境。

2. 提升旅游体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行体验,增强景区的吸引力。

3. 提高安全保障:加强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有效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 促进经济发展:合理规划和开发景区将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增加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五、结语要解决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合理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管理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景区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景区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景区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景区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景区开发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地政府努力提升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例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服务质量下降等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景区。

二、主要问题及分析1. 资源过度开发许多景区由于追求经济效益,采取了过度开发资源的方式。

这导致了景区内部生态失衡、物种退化甚至灭绝等问题的加剧。

同时,资源过度开发还会导致自然风景的破坏和减弱游客体验。

2. 环境破坏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景区,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大量垃圾处理不当、水资源消耗过大和土壤退化等问题正在影响着许多景区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

3. 服务质量下降随着游客数量增加,许多景区在人员培训、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短板。

导游素质低下、景区设备老化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三、对策1. 资源合理开发鉴于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措施,通过生态补偿机制,限制景区开发区域和容量。

同时,还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确保景区内部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 环境保护为了解决环境破坏问题,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其次,可以采取限流措施,每天限制进入景区的游客数量,并增加垃圾分类回收设备与人员投放以改善垃圾处理情况。

此外,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可以推行节水政策和使用循环水系统。

3. 服务品质提升为了改善景区服务质量,必须加大培训力度。

地方政府可与旅游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培训机构为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包括礼仪、知识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此外,景区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设备,及时更新老化设备,并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四、可行性分析以上提出的对策可以从不同方面适用于景区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合理开发资源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具备着丰富而多样化的旅游资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度假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各个景区进行旅游观光。

然而,在快速发展中,景区也面临着一系列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景区规模不断扩大带来压力1. 分析: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许多景区不断扩大规模,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2. 问题:景区设施跟不上发展速度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

3. 对策:合理控制景区开放规模,确保观光设施与游客数量相匹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三、不合理定价引起争议1. 分析:由于需求旺盛,一些景区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导致门票价格居高不下。

2. 问题:高昂的门票价格约束了一部分消费能力较低的游客,影响景区可持续发展;不合理定价引起社会舆论质疑。

3. 对策:建立合理门票价格体系,考虑游客支付能力和预期享受的服务、景点品质等因素。

四、旅游环境缺乏整体规划1. 分析:许多景区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资源利用不均衡。

2. 问题:某些地方仅凭美丽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忽视其他文化和历史遗产;对于城市周边地区存在废弃建筑物或旧工业设施未加利用。

3. 对策: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规划,在保护好自然环境基础上开发新的文化、人文景点;将废弃资源进行改造再利用,提升整体旅游环境。

五、服务质量亟需提升1. 分析:由于景区拥挤以及过度商业化等原因,服务质量普遍下降。

2. 问题:人员培训不足导致服务 attitude 和技术水平欠佳;长时间排队等待现象严重影响游客体验。

3. 对策:提高景区工作人员培训水平,加强对服务态度和技能的培训;优化景区流程,采用预约制度或者增加自助服务设施。

六、旅游文化缺乏深度挖掘1. 分析:一部分景区仅注重于商业开发而忽视了本地的历史、传统文化等独特价值。

2. 问题:忽视传统文化使得旅游产品单一化,影响游客在领略当地风情方面的真实体验与满足感。

崆峒发展建议和措施

崆峒发展建议和措施

崆峒发展建议和措施1. 前言崆峒是一个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崆峒区的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崆峒的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帮助崆峒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保护。

2. 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一个古镇,崆峒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工艺、民俗等。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以下建议可供参考:•建立文物保护机构和专业团队,负责文物的保护、修复和整治工作;•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古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文化遗产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文化意识和保护意识;•支持和培育相关的手工艺和技艺,保持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3. 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崆峒经济的重要支柱,但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旅游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崆峒旅游业的发展:•建设更多的旅游设施,如旅馆、餐饮和购物场所,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培训和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技能;•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提高崆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挖掘和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如开展主题旅游和文化体验活动。

4. 农业发展崆峒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目前农业生产面临一些问题,如农产品质量不高、产能过剩等。

以下建议可供参考:•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支持,改善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崆峒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农民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5. 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崆峒区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下建议可供参考:•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强农村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加强城乡规划和管理,实现城乡环境一体化。

6. 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持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持是崆峒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首先,崆峒山大景区的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资源开发不足。

尽管崆峒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但目前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的方式还比较单一、大部分游客只是单纯参观山景和景点,缺乏更深入的体验和参与。

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崆峒山大景区的旅游设施相对简陋,缺乏高品质的酒店、餐饮和交通设施。

同时,由于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游客在景区的游览体验也存在一定的不便和不满意。

此外,宣传和营销力度不够也是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该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目前的宣传手段和渠道也比较有限。

这导致了游客数量不稳定,旅游消费相对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发展对策:首先,要进一步挖掘崆峒山大景区的资源潜力,推动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举办山地运动、文化体验和节庆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的参与和关注。

其次,要加大对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投入和改善。

可以引入专业的旅游管理机构和企业参与景区的开发和运营,提供更高品质的酒店、餐饮和交通设施。

同时,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素质,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此外,要加强崆峒山大景区的宣传和营销工作。

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旅游展会等多种渠道,扩大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要与旅行社、在线平台等合作,推出优惠政策和旅游套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和消费。

最后,要加强景区的管理和规划。

可以建立健全景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环保和文物保护工作,确保崆峒山大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崆峒山大景区的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通过加大资源开发、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宣传和营销等方面的努力,崆峒山大景区的旅游产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崆峒山景区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崆峒山景区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崆峒山景区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崆峒山景区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一、引言崆峒山位于我国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

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华夏第一山’。

然而,仅靠自然风光无法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因此开发景区内的文学旅游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崆峒山景区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崆峒山的文学底蕴1.自然环境:崆峒山属于秦岭山脉,山势险峻,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这里有奇峰异石、清溪流泉、茂密的树林,构成了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

2.历史文化:崆峒山不仅是道教的发源地,还与中国古代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学资源,包括许多名人的诗歌、文章和传说故事。

三、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1.满足游客需求:在当今时代,游客对旅游的需求逐渐从观光转向文化体验。

开发崆峒山的文学旅游资源,可以满足游客对于文化探索、知识获取的需求。

2.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推动当地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3.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开发文学旅游资源需要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其传承给后代。

这样可以保护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

四、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1.文学作品展示:将崆峒山的文学作品通过展览等形式展示出来,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相关的文学背景和历史文化。

2.文学主题游览路线:设计一条以文学为主题的游览路线,将崆峒山的文学名人故居、纪念馆等点位串联起来,让游客在欣赏景色的同时,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3.开展文学创作活动:组织文学创作活动,邀请作家、诗人等来到崆峒山进行创作,以文学的力量塑造崆峒山的形象,推动文学旅游资源的发展。

4.推广文学旅游产品:在市场营销方面,可以推出一些与崆峒山文学有关的旅游产品,如文学游记、文学导览手册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进来。

五、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挑战与对策1.保护性开发:在开发文学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性开发的方式,避免对自然和历史文化造成破坏。

崆峒胜境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崆峒胜境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崆峒胜境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自从上次崆峒胜境规划启动以来,我们团队一直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以下是我们最近的工作情况汇报:
一、景区规划设计。

我们已经完成了崆峒胜境的初步规划设计,包括景区整体布局、景点设置、交通规划等内容。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保护和游客体验,力求打造一个融合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旅游胜地。

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已经完成了部分道路和停车场的规划,并开始了相关的施工工作。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筹备景区内的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三、宣传推广工作。

为了提升崆峒胜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在各大旅游网站发布景区介绍和游记,举办主题活动和推出优惠政策等方式,我们成功吸引了一批游客的关注和到访。

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在景区开发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

我们已经组织了专业团队对景区内的植被、水质等进行了调查和治理,确保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五、未来计划。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崆峒胜境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包括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丰富景区内的旅游项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等的合作,共同推动崆峒胜境的发展。

总之,崆峒胜境的开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打造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而努力奋斗。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见证崆峒胜境的美好未来!。

崆峒山淡季旅游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崆峒山淡季旅游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崆峒山淡季旅游开发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选题背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正成为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在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上,崆峒山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

崆峒道教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特色鲜明,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可是这些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旅游挖掘,所推出的旅游产品也未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没有能够形成稳定的道教文化旅游市场。

目前的响山的旅游产品不仅没有突出景区的道教文化特色,而且还模糊了景区的文化主题、淡化了道教文化旅游氛围、也减弱了旅游产品的道教文化特色。

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发展旅游中,季节性是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关键瓶颈因素,当然季节性也是旅游行业的固有属性。

一直困扰着旅游业的发展,引起全球从事旅游业的学者及从业人员的关注与研究,巴特勒(Butler)认为这是全球旅游的主要特征。

20世纪70年代,BarOn学者最早开展旅游季节性的综合性研究,随后涉及旅游季节性的定义讨论、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应对策略等多个方面的讨论“大量出现,国外学者多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针对旅游季节性影响的应对策略从鼓励旅游淡季的旅游即实施“反季节旅游”、延迟假期、提供节事活动或会议等旅游淡季的吸引物等方面应对。

John认为市场混合程度越高,季节性特征就越不明显。

Jang 认为混合市场细分策略是规避季节性带来风险的理性选择。

这些思路也是跳出旅游业“潮汐式波动”的囹圄有效途径之一,是季节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途径。

近年来,国外学者围绕旅游季节性成因方面的研究、外围旅游目的地的季节性(比如田园或乡村旅游、酒店业中的季节性分析、季节性游客细分和特征研究、季节性需求的定量建模和预测、季节性测度)等发表的研究成果也较多。

在旅游季节性解决方法上,注重于旅游季节性波动的预测、对延长旅游旺季关注及广泛重视季节性就业的解决。

基于SWOT分析的文化旅游景区组织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文化旅游景区组织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文化旅游景区组织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探析作者:杨鹏程来源:《旅游纵览》2023年第09期摘要: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结合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崆峒山大景区也在文化旅游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城市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本文从探究组织管理问题的视角出发,运用SWOT分析法,对崆峒山大景区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崆峒山大景区旅游发展策略,为推动崆峒山大景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SWOT分析;文化旅游景区;组织管理;崆峒山大景区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我国文旅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壮大并逐渐实现一体化。

进入21世纪后,人民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发生极大提升与转变,文旅产业备受重视并高速发展。

在我国文旅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中,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政府部门结合文旅产业实际情况,从资金、人才、消费等各方面出台相关政策[1]。

崆峒山大景区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典型,目前缺乏对管理模式的研究,本文对崆峒山大景区文化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提出发展建议,对崆峒山大景区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有一定意义。

崆峒区地处六盘山东麓,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问道于崆峒山而得名,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要道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

崆峒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19个城市社区、17个乡镇、252个行政村,总面积为1 936 km2[2]。

崆峒山作为西部中小城市5A级文化旅游景区的典范,被誉为“西来第一山”“道家第一山”[3]。

SWOT分析是一种通过识别评估组织或项目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来制定战略决策的方法。

本文将运用该分析方法对崆峒山大景区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一)崆峒山大景区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1.旅游资源丰富崆峒山大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崆峒山是其主要景点,素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织,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文化价值,成为广受游客喜爱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崆峒山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院系: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班级:地理科学142班学号:****************:***2017年6月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不少民众休闲娱乐的选择,国内旅游业也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地都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中一些景区的开发不尽人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有甚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升级。

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既要求我们要有探索性,又要正确认识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景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

人们对旅游业的消费需求也在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

但同时,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等都还处于摸索和成长阶段,旅游企业和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正确地引导和控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旅游景区的开发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崆峒山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一、崆峒区旅游业概况1.1地理位置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

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境内平阳高速、天平高速、302省道贯穿全境,宝中铁路连接周边各省市。

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

崆峒区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

1.2著名景名崆峒区区境内先后发掘出仰韶、齐家和商周文化遗址15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珍藏文物1300多件。

崆峒玄鹤、太统屯云、龙泉滴珠、柳湖晴雪、宝塔曦照、东湖荷花、天坛月夜和浚古烟村等十大景观闻名省内外。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名胜古迹百余处,山势雄伟,烟波浩淼,林海幽深,建筑独特。

1.3旅游时间崆峒区四季皆宜旅游。

崆峒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年最高气温35.9℃,最低气温-15.2℃,年平均气温10.6℃,年降雨量466毫米,日照2455.7小时,无霜期180天。

1.4历史文化崆峒区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

崆峒是全省文物大市,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历史年代齐全。

区博物馆珍藏文物2491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64件。

在这些文物中既有新、旧石器时代的产物,也有商、周时代的铜器以及出土的历代陶器及瓷器、古字画等,商代的铜爵,西汉的铜灯,战国的铜簋,西周早期的铜鼎,新石器时代的白彩尖底瓶等都是馆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藏品。

二、崆峒区旅游业发展现状2.1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11过分追逐商业利益在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过度建设、无序开发。

旅游景区开发和经营主体过分追逐商业利益,在景区修建大量旅游接待设施,过多的电缆、索道、公路、宾馆、通讯工程的建设,使得景区旅游人工化、城市化现象严重,破坏了景区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感受。

但是在我省的的一些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落后,缺乏资金和宣传力度,导致景区开发难度大,保护措施不完善,基础设施投入量不足。

2.13重开发,轻保护在我国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个别地方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理,出现旺季游客数量失控、白色污染、文物屡遭破坏等问题。

少数地方的个别政府干部为谋局部利益而不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急于招商引资而默许企业不做环境评价,把牺牲环境作为投资条件,还有部分经营者缺乏诚信守法意识。

旅游景区的开发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旅游规划要有利于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所以在开发时要寻找它们的平衡点,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规划是为了发展,保护与开发也同样是为了发展。

2.14忽视文化内涵,景区资源品位遭破坏每一个旅游景区的规划过程都是一个文化繁殖和创造的过程。

缺乏文化基础、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的简单规划,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规划。

一方面,旅游景区开发者由于自身文化素养的限制,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影响景区资源的品位,如在修复古建筑中,没有很好地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得旅游资源不能体现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另一方面,一些保护和修护工作需要和国际接轨,不能盲目采用现代的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要尊重历史,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的大修就招致“非议”。

所以,要求尽可能使用原材料并维持建筑原本结构进行修复。

2.15重视规划,忽视监管旅游景区规划为景区今后的开发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有效的依据。

但是,从目前来看,不少地方是怀着满腔热情在编制规划,但完成后却束之高阁,只是挂在墙上,放在桌上,谈在嘴上,用以应付检查。

旅游景区规划的终极价值体现在实践工作上,一些景区的规划失去了指导和约束实践的功能。

同时,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工作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需要进行公开招标投标。

但在现实操作中,从邀请的方式和对象来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这种随意性的存在,使评审工作在很多时候成为了一种形式,严重影响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要规范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加强对实际工作的监督和约束,建立科学有效的整体规划。

2.2崆峒区旅游发展现状2.21崆峒山景区发展机遇截至今年6月底,平凉市接待各类旅游者743.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6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01%和23.4%,全市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平凉市以促进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重点,以推进旅游产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化为统揽,着力推动旅游大景区和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在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品牌营销、融合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

崆峒区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加快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崆峒区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依托崆峒山形成了崆峒山大景区产业园。

2.22崆峒山大景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崆峒山位于平凉市城西12公里,崆峒山大景区新规划总面积为314.5平方公里,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罕见的集北雄南秀于一身、融自然美和人文美于一体的人文生态旅游景区,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和“西镇奇观”之美誉。

崆峒大景区产业园由16个独资注册法人企业组成,其中:入库的文化产业单位分别有: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统山景区有限公司、崆峒山广告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崆峒山演艺有限公司、崆峒武术表演团有限公司、崆峒山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由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理。

崆峒大景区产业园前三季度资产总计占全区文化产业资产总计75.68%,增加值占35.41%。

自崆峒山大景区建设以来,在市、区委、政府和示范区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营收入逐年增长,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管理团队日趋成熟。

从成立之初资产规模不足和单一经营旅行社业务,发展成为集旅游购物、客运运输、餐饮住宿、导游服务、演艺娱乐、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会议会展、投资融资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化、规模化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2.23崆峒山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崆峒山道家养生以广成子“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理念为出发点,包含了崆峒禅修、道家养生功、道家中医学、崆峒武术、养生美食药膳等诸多内容。

崆峒山景区的开发,突显了道教文化,但是并没有很好的突出道教养生这一主题。

整个大景区布局缺乏整体规划,景区内产品基本以观光为主,重旅游、重经济现象,冲淡了崆峒的道教养生氛围。

结合崆峒山景区的养生旅游资源,需开发出崆峒生态避暑养生、运动养生、美食养生、温泉养生、民俗养生等具有道教养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项目。

三、崆峒山旅游业发展对策3.1崆峒山产业园区建设在壮大资产规模方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投资。

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按照“一中心两园区”战略布局,组建成立了平凉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为全面促进示范区快速发展,区政府以原崆峒旅游集团公司为基础,整合了辖区内原西郊经济开发区、崆峒山管理局、崆峒区水务局相关资产,搭建成立了崆峒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甘肃平凉崆峒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更名为平凉市政府直属县级国有企业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完善服务要素方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投资开发建设了广成驿站并投入运营,服务功能包括旅游集散、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休闲养生。

在崆峒古镇园区内建成了三星级五味宫大酒店和快捷式酒店广成客栈,与景区内的崆峒山庄实现互补,餐饮住宿接待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组建了崆峒旅游客运公司,购置各类旅游接待用车,景区运力逐步增强。

建设了以崆峒古镇“撒宝寨”为代表的旅游购物中心,开发了以崆峒剑系列、纸织画、崆峒药枕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商品,进一步提升了崆峒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加了崆峒旅游新看点。

崆峒水库水面游乐服务项目不断扩大,开发了环湖游览、水上自行车、水上摩托艇等娱乐项目。

整合崆峒山艺术团、崆峒文武学校和崆峒笑谈传承演艺中心资源,打造了以忆画崆峒、崆峒武术表演、陇东道情、黄帝问道、汉武西巡为代表的精品演艺节目,全天候在景区中台及古镇进行巡演。

在产业链条延伸方面。

发挥当地企业欣亚园林古建公司的古建园林资质优势,全面接收太统山景区、龙隐寺景区和弹筝湖水上乐园,通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实施漂流、滑雪、实景演艺、欢乐世界等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的项目,量身打造旅游休闲养生娱乐度假区,扩大了景区服务功能,延长了游客滞留时间,延伸了产业链条。

在旅游品牌打造方面,利用大众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通过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投放广告,与周边各大景区开展宣传牌置换合作,组织专人赴宁夏、内蒙、上海、杭州等多个大中城市,参加各种专场推介会,签订有知名度的合作旅行社,全面拓展客源市场。

二是充分发挥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宣传营销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以崆峒山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大景区体系,发展“互联网+旅游”业务,与甘肃敦煌智慧旅游公司合资成立了崆峒山智慧旅游公司,通过改版升级崆峒旅游网站,开通崆峒山官方微博、微信,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合作,知名网站链接,开展网络互动宣传,不断扩大崆峒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