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土石方工程岩土级别野外鉴定办法

土石方工程岩土级别野外鉴定办法作者:郭静源来源:《科技传播》2010年第21期摘要分析岩体的物理性质、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以及解理发育程度,根据石方施工的难易程度,提供岩土级别野外鉴定的经验方法。
关键词土石方工程;岩土级别;野外鉴定方法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0-0130-01交通部主编的公路设计手册《路基》和现行的公路工程定额,将路基土石按其开挖难易程度分为6级(详见公路设计手册·《路基》附录1-1 土、石工程分级),各级别土石方定额单价悬殊。
在实际操作中,因土石等级难以界定,导致施工合同双方激烈争议现象屡见不鲜。
在工程管理技术工作中,有关规范对土石级别只有理论上的划分,对施工现场管理,目前还没有形成权威的、便于实际操作的鉴定办法,确定岩土级别的争议总是以工程结算双方的妥协让步了结。
在岩土级别的争议中,施工单位多以岩石的硬度达到某种程度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而招标单位常以岩体总体强度达不到某种程度,作为反对施工单位主张的依据。
实际上,坚石与次坚石属于工程概念,地质学上没有坚石与次坚石之分。
地质学上用摩氏硬度反映矿物相对硬度,它并不是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
矿物硬度的确定,是根据两种矿物对刻时互相刻伤的情况而定。
按摩氏硬度排序,常用的标准矿物有: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石;9)刚玉;10)金刚石。
矿物的硬度与强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即有本质区分,又有双向关联。
矿物的硬度,对岩石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强度高的岩石,其造岩矿物的硬度也较高。
反之亦然。
风化、裂隙、杂质等构造特征,对岩体的硬度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岩石的强度的影响是明显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的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裂开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
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
解理是造岩矿物的另一个鉴定特征。
第七节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第八节岩土参数的分析

第七节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 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利用日常熟悉的食品如 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 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进行 对比鉴别, 对比鉴别, 对粘性土和粉土的鉴别方法, 对粘性土和粉土的鉴别方法,根据手搓滑腻感或砂粒 感等感觉, 感等感觉,加以区分和鉴别 二、土的野外描述 钻探法的钻孔记录中,除了记录钻孔的孔口高程、 钻探法的钻孔记录中,除了记录钻孔的孔口高程、鉴 定各土层的名称和埋藏深度以及初见水位和稳定水 位以外,还需要对每一土层进行详细描述, 位以外,还需要对每一土层进行详细描述,作为评 价各土层工程性质好坏的重要依据: 价各土层工程性质好坏的重要依据:
手压土块可 碎散 手压土块碎 成粉末
可塑,略滑腻, 可塑,略滑腻, 能搓成D≈1mm 无均质感, 土条,能滚 无均质感,有 有粘性 土条, 颗粒感 成小土球 土质不均可见 砂粒 稍可塑, 稍可塑,不滑 腻,粘性 弱 <2mm细 难搓成D<2mm细 条,滚成土 球易裂
新近沉积粘性土的野外鉴别
沉积环境 河滩及部分山 前洪冲积扇的 表层, 表层,古河道 及已填塞的湖 塘沟谷及河道 泛滥处 颜色 深而暗, 深而暗, 呈褐栗、 呈褐栗、 暗黄或灰 色,含有 机质较多 时呈黑色 结构性 含有物
完全分散
无粘着感
园砾(角砾) 园砾(角砾) 砂 土 砾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同上 同上 同上 基本分散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偶有轻微粘 着感
同上 同上 同上 表面偶有水印 接近饱和时, 接近饱和时, 表面有水印 接近饱和时, 接近饱和时, 表面翻浆
粉砂
颗粒粗细类似细白糖
颗粒部分分散 部分轻微胶结
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韧性试验
不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条 可以再揉成土团,但手捏即碎
能再揉成土团后重新搓 条,手捏不碎
干强度试验 易于用手指捏碎和碾成粉末 用力才能捏碎,容易折断
捏不碎,抗折强度大, 断后有棱角,断口光滑
野外观察和简易试验主要有下列内容。
(1)肉眼观察:用肉眼观察土的颜色、砂粒的多少、有无结核体及其他包含物。 (2)手指揉搓:将小土块在手中用手指揉搓,根据手感分辨土中砂粒、粉粒及翻粒的多少。
(3)光泽反应: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并用小刀抹过土面,观察土面有无光泽以及粗糙程度。
(4)摇震反应:将软塑或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击该手掌,如土球表面有水 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根据渗水和吸水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土中粉粒和勃粒含
量的多少。
(5)韧性试验:将土调成含水率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粘手的土膏,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 3mm 的土条,然后将土条揉成 土团再进行滚搓,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区分为低韧性、中等韧性和高韧性三种。
(6)干强度试验:将土捏成小土块,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捏碎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干强度。
根据上述六个方面的观察和简易试验结果,按表 1-1 进行土类鉴别。对土类的鉴别有助于判断土的性质,从而预 估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试验、评价方法或合适的工程措施。例如,对于鉴别为粉土又处在水
下时,可以预料在地震时可能会产生液化现象,在水力坡降作用下容易发生流砂,在冻结线附近容易积聚பைடு நூலகம்分,形成
冻胀翻浆。因此需要采用标准贯人试验以评价液化势,在开挖基坑或处理临水工程时要验算水力稳定性,作为道路路
基时要采取防冻胀的措施。
土的目力鉴别表 表 1-1
完整版岩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注:1、花岩岩强风化:N>50;全风化:50>N>3;残积土:N<30
2、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3、风化岩和残积土的性质:软化性、不均匀性、固结物性、膨胀性、湿陷性
4、硬质岩石耐风化水平强,暴露后一、二年尚不易风化
5、软质岩石耐风化水平弱,暴露数日至数月即出现风化壳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注:1、塑性指数Ip=W L-Wp
2、粉土工程性质介于粘性土和砂土之间,假设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那么土中水迅速渗出土面
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的鉴别方法
粘性土和粉土的稠度鉴别方法
粘性土的潮湿程度鉴别方法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的鉴定标准
砂土的野外鉴别。
岩土工程勘探野外编录、记录

岩土工程勘探野外编录、记录一、前言岩土工程勘探包括:钻探、原位测试、工程测量等内容。
是岩土工作程勘察工作中最重要、最主要的环节,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性工作。
其中钻探是半直接的勘探方法,利用钻探钻孔可以进行划分岩土层、取土样、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孔内波速测试、钻孔载荷试验等。
原位测试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方法,原位测试种类繁多,原位测试分为直接或定量的测试方法、间接或半定量的测试方法。
原位测试包括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载荷试验等。
工程测绘包括山前斜地等高线测量、勘探孔(点)施放、勘探孔(点)高程测量、座标定位等。
下面就岩土工程勘探各方法、各内容谈谈自己的浅见。
二、钻探钻探能直接揭露岩土层,自然界沉积的岩土具有复杂性、不均匀性等不确定因素及特点,只有钻探才能直接地反映,因而钻探是最有效、最基本的勘探方法。
岩土的颜色反映了岩土固有的矿物成分,粒度成分反映了岩土固体粒颗是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等。
地球上三大物质组成:矿物、植物、动物,岩土属于矿物。
岩土在自然风化、沉积过程中往往不仅矿物,可能还会有植物、还会有动物。
特别是河流冲积成因的岩土一般都参入较多的植物、动物。
这就要求钻孔野外编录人员根据岩土的地质时代、沉因类型、类别、状态、密实度、含水程度,真实、客观、详细编录。
在编录过程中特别注意土层的扰动程度,岩石的破碎程度。
对于黏性土应记录其名称、颜色、状态、包含物、土的结构。
黏性土的名称有黏土、粉质黏土之分,根据规范可采用搓条法、刀削法来区分黏土、粉质黏土。
对于颜色应按照主色在后次色在前的要求进行描述。
对于状态应用手去感受,根据自己的感受确定其状态,最好能在土试样取上来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填写上自己估计的液性指数,用自己感受填写上的液性指数和所取土试样的土工试验相比对,来校正自己的感受,使之能找到自己的正确感受。
对于包含物要分清包含物的主次。
对于裂隙应描述其发育程度(裂隙的宽度、裂隙的产状、裂隙的横向与竖向)。
(整理)岩土的野外鉴别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2、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3、风化岩和残积土的性质:软化性、不均匀性、固结物性、膨胀性、湿陷性
4、硬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强,暴露后一、二年尚不易风化
5、软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弱,暴露数日至数月即出现风化壳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L
2、粉土工程性质介于粘性土和砂土之间,若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
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则土中水迅速渗出土面
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的鉴别方法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的鉴定标准
砂土的野外鉴别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野外岩石的鉴别方法

野外岩石的鉴别方法
一、观察
自然环境中的岩石往往都表露于地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及其他外
观特征来加以识别。
观察岩石的形状,如奇特的形状、突出的特点和清晰的边界,都是特
定岩石的特征,不同的岩石可以有不同的外观。
观察岩石的颜色,不同的矿物组成表明岩
石的结构和组成,熔点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颜色,有时颜色也可以作为识别岩石的重要
标志。
二、叩击
叩击是检测岩石的一种方法,即使岩石看起来很相似,也可以用叩击来识别出来。
轻
轻敲击岩石表面,可以判断出岩石内部结构的多寡,从而确定岩石种类。
普通岩石敲击后
呈弱脆声,而特殊岩石则有清脆的声音,此外,还可以留意岩石叩击后飞起的粉末颜色,
一般来说,质地较细腻的岩石可以产生比较色彩鲜艳的粉末。
三、物理化学检测
对岩石进行物理化学检测,可以更进一步的识别。
通常可以采用显微镜观察矿物成分、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晶体结构以及X-射线、红外线等波长的分析进行光谱分析,以更准确的识别岩石结构、组成、矿物组成等细微差别。
四、重量密度检测
密度是固体物体的容积和质量的一种比值,也就是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和质量的比率,而重量密度的检测则是检测岩石的质量相对于占据的空间的比率。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
岩石都会有不同的重量密度,比如砂岩的重量密度要比岩石的重量密度低。
因此,如果对
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重量密度检测,一般就可以比较准确的识别。
以上就是野外岩石的鉴别方法,通过以上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的进行岩石的鉴别。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鉴别以及现场的一些心得精讲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鉴别以及现场的一些心得精讲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地下情况和地质环境,从而为后续的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依据。
而在进行勘察时,野外编录鉴别和现场掌握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经验进行分享和,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野外编录鉴别在野外进行岩土勘察时,正确地对采集样品、测量资料和记录进行编录和鉴别,是保证勘察工作质量和成果的前提。
以下是一些压实土壤、岩石、其它地质现象等常见的野外编录鉴别技巧。
压实土壤压实土壤的野外鉴别方法一般是用铁棒、铲子、杆子等工具进行压实试验,通过比较施工段、常会在现场洞穴中挖取试样,然后进行室内试验。
其基本鉴别精度和资料采集一般在较差的情况下进行。
岩石岩石的野外鉴别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确认其种类和性质。
1.外观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花纹、洞穴、结构等等,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者观察照片来进行鉴别。
2.工具试验:用锤子或钻孔器进行敲打或钻孔,通过观察岩石的硬度和裂缝大小、数量来进行判断。
3.化学试验:可以通过采用酸碱试液、火烧试验、蒸馏水等方法,从岩石的颜色、反应气味、变形情况等方面进行判断。
4.磁性特征:通过磁性测量仪来测试岩石对磁场的反应,用于确定岩石中磁铁矿的含量。
其它地质现象1.沉积物:通过直接观察其颜色、纹理和结构,以及压实试验、化学试验等方法对其特性和形成环境进行鉴别。
2.地层:通过石灰岩、粉砂岩交替分层、颜色变化等特征,以及磁性测试、化学试验等方法,来确认其岩层特征和成因。
3.异物:包括人工填土、混凝土块等在内,可以通过颜色、质地、体积、形状等特征来判断其种类和来源。
现场勘察技巧在实际现场勘察中,除了对野外编录鉴别有一定的基础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指导在实际勘察过程中的操作和记录。
以下是一些在现场勘察中的重要技巧。
现场观察现场观察是勘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现场观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充分利用时间:利用早上和傍晚等光线较好的时段进行观察,尽可能多地收集、记录野外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2、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3、风化岩和残积土的性质:软化性、不均匀性、固结物性、膨胀性、湿陷性
4、硬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强,暴露后一、二年尚不易风化
5、软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弱,暴露数日至数月即出现风化壳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L
2、粉土工程性质介于粘性土和砂土之间,若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
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则土中水迅速渗出土面
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的鉴别方法
粘性土和粉土的稠度鉴别方法
粘性土的潮湿程度鉴别方法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的鉴定标准
砂土的野外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