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复习重点.doc
食品分析重点
第一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第一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一、涵义:1. 广义:农产品数量保障和质量安全(1)“数量”层面的安全食物,特别是粮食的供应问题,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
“够不够吃”的问题(2)“质量层面”的安全要求食物的营养卫生,对健康无害。
2. 狭义: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带来的可能对人、动植物和环境产生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因素,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亚硝酸盐污染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1)食品安全危及消费者健康;(2)食品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3)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导致政治后果二、分类:1. 物理性污染:由物理性因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是由于在农产品收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慎在农产品中混入有毒有害杂质,导致农产品受到的污染。
该污染可以通过规范操作加以防范2、化学性污染: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危害。
该污染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进行控制3、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因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有些可以通过预防控制,大多数则需要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控制。
4、本底性污染:指农产品产地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治理难度最大,需要通过净化产地环境或调整种养品种等措施加以解决。
第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水平一、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依次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引起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1. 新老问题并存老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新问题又出现2. 源头污染突出以分散的方式生产初级农产品三、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误解1. 消费者要求食品安全“零”风险2. 过于重视化学性污染,而忽视食源性疾病3. 把食品的假冒伪劣与食品安全划等号4. 将被致癌物污染的食品等同于致癌食品5. 不合格的食品等于有毒食品3. 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占多数决定了食品加工业水平、素质差4. 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甚至不正常国务院领导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既非来自于农业部,也非来自于卫生部,而是来自于新闻媒体的报道。
食品分析复习
食品分析复习一、名词解释1.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2.相对密度: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各自规定的条件下之比。
符号为d,无量纲量。
(一般相对密度只用于气体,作为参考密度的是在标准状态(00C 和101.325kPa)下干燥空气的密度,为1.2930kg/m3。
对于液体和固体,一般不使用相对密度。
当以1g/cm3作为参考密度(水40C时的密度)时,过去称为比重。
相对密度一般是把水在4度的时候的密度当作1来使用,另一种物质的密度跟它相除得到的。
)3.旋光法:应用旋光仪测量旋光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浓度、含量及纯度的分析方法称为旋光法。
4.精密度:多次重复测定某一样品时,所得测定值的离散程度。
5.旋光度:偏振光通过光学活性物质的溶液时,其振动平面所旋转的角度叫做该物质溶液的旋光度。
6.仪器分析法:(近代分析或物理分析法)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各种实验现象。
仪器分析就是利用能直接或间接地表征物质的各种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理性质等)的实验现象,通过探头或传感器、放大器、分析转化器等转变成人可直接感受的已认识的关于物质成分、含量、分布或结构等信息的分析方法。
利用各种学科的基本原理,采用电学、光学、精密度仪器制造、真空、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探知物质化学特性的分析方法。
7.准确度:在一定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的相符合的程度。
8.光学活性物质:分子结构中凡有不对称碳原子,能把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一定角度的物质称为光学活性物质。
9.系统误差:由固定原因造成的误差,在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一般有一定的方向性,即测定值总是偏高或总是偏低。
它来源于分析方法、仪器、试剂和主观误差。
10.运动黏度:运动黏度即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ρ之比。
单位为(m2)/s。
用小写字母v表示。
11.偶然误差:由于一些偶然的外因所引起的误差。
产生的原因往往是不固定的、未知的,且大小不一,或正或负,其大小是不可测的。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食品分析: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及其生产销售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全过程,是衡量、评鉴和检验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2.食品分析内容:食品中营养成分分析、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分析和食品的感官检验。
3.食品分析的方法: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感官评定法。
4.食品分析的过程:①确定分析内容和要检测的项目;②按照标准规程取样和样品存放;③样品制备;④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⑤分析测定,数据处理;⑥分析数据;⑦撰写分析报告。
5.食品分析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强制标准(GB)、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6.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食品发典委员会(CAC)、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处理与保存1.采样:从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
2.正确采样的原则:①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质量;②采样过程要设法保持样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混入干扰杂质。
3.被检物料按照采集过程,依次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类。
4.样品的保存归纳4个字①净:将样品放在洁净容器内,周围的环境也应保持干燥整洁。
②密:尽可能放在密闭的环境中保存,防止易挥发成分的逸散,易分散的要避光保存。
③冷和快:易腐蚀变质的要低温保存,保存时间也不能太长,尽快分析。
5.样品预处理的原则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以下的不得少于10个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使被测组分浓缩。
6.样品预处理方法:有机物破化法、蒸馏法、溶剂抽提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食品的物理分析1.相对密度:指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的质量之比2.液态食品相对密度法的分析方法有密度瓶法、密度天平法和密度计法等。
食品分析复习提纲详细点
1食品分析的基本程序2样品采集的基本术语及基本程序检样:由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原始样品:指按采样规则和操作要求,从待测原料、产品或商品一个检验货批或货批的各个部位采集的分样(又称小样 ) 均匀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样品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一定的均匀缩分法分出的作为全面检验用的样品。
试验样品:由平均样品分出用于全部项目检验用的样品。
复检样品:由平均样品分出用于复检用的样品。
保留样品:由平均样品分出用于在一定时间内保留,以备再次检验用的样品。
缩分:指按一定的方法,不改样品的代表性而缩小样品量的操作。
采样的基本步骤:3样品的预处理:3、1有机物破坏法使用范围:测试样品重金属离子和少数非金属元素(无机元素的测定)目的:通过高温或者强氧化剂,使非离子态存在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彻底分解,释放出被测金属离子或将非金属元素转化为离子态,以便测定。
分类:干法灰化:湿法消化:3、2溶剂萃取法原理用一种溶剂(与原溶液不互溶)把样品溶液中的一种组分萃取出来,这种组分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新溶剂中的溶解度,即分配系数不同。
适用对象:用于原溶液中各组分沸点非常相近或形成共沸物,无法用一般蒸馏法分离的物质。
3、2、1浸提法:溶剂选择要求:沸点在在45~80℃之间的,低易挥发高,不易提纯,浓缩,溶剂与提取物不好分离;选稳定性好的溶剂。
提取方法:振荡浸渍法;捣碎法;索氏提取法,选择提取剂,遵循相似相溶原理3、2、2溶剂萃取法:适用对象:用于原溶液中各组分沸点非常相近或形成了共沸物,无法用一般蒸馏法分离的物质。
工业上用萃取塔;实验室用分液漏斗、连续液体萃取器萃取剂选择原则: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且比重不同;萃取剂与被测组分的溶解度要大于组分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对其它组分溶解度很小;萃取相经蒸馏容易使萃取剂与被测组分分开。
3、3蒸馏法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种组分挥发度的不同而将其分离适用范围:被测成分具有挥发性,或经过处理后能转变为挥发性的物质的样品分类:3、3、1常压蒸馏适用于被测组分受热不易分解且沸点不太高的组分分析3、3、2减压蒸馏原理:物质的沸点随其液面上的压强增高而增高。
食品分析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31、评价食品品质的好坏,就是要看它的营养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2、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这是食品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3、PPM —106( mg/kg)或(mg/L)或(ug/g) PPB —(lOj PPT —(1012)4、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等各个环卩中,常产生、引入或污染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按其性质分,主要有以下几类:1、有害元素: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使食品中碑、镉、汞、铅、铜、絡等超标。
2、农药:不合理施用农药造成食品中农药的残留。
3、细菌、廉菌及其毒素:如黄曲霉毒素4、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腌制、发酵等形成亚硝胺:烧烤、烟熏等形成3, 4 —苯并花5、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聚氯乙稀、多氯联苯、荧光增白剂等。
5、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左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第二章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11■1、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左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
2、采样一般分为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
检样:由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称为检样。
检样的量按产品标准的规圮。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3、回收率:P%= (X1-X。
)/m X 100% P%一一加入标准物质的回收:m——加入标准物质的量:x0一一未知样品的测左值:xl一一加标样品的测定值。
4、在研究一个分析方法时,通常用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这三项指标评价。
精密度: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接近的程度。
准确度:指测左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灵敏度:指分析方法所能检测到最低限量。
5、采样的原则:(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食品分析复习整理及习题检测答案(DOC)
食品分析复习整理及习题检测答案(DOC)食品分析复习整理及习题检测答案.(DOC),食品分析复习整理及检测答案,食品分析经典试题,食品分析计算题及答案,食品分析复习整理,食品分析期末试题,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题,食品分析第三版王永华,食品分析的主要内容,食品分析习题第1页共23页1食品分析复习整理及习题检测答案一、填空题(一)基础知识、程序1、系统误差通常可分为方法误差、试剂误差及仪器误差,在食品分析中消除该误差的常用手段有:回收率实验、做空白试验和仪器校正。
2、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保留备查3、精密度通常用偏差来表示,而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
4、样品保存的原则是干燥、低温、避光、密封。
5、食品分析技术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感官分析法6、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保留备查8、均匀的固体样品如奶粉,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次数可按(填公式)决定,所以,200袋面粉采样10次。
12、化学试剂的等级AR、CP、LR分别代表分析纯、化学纯、实验室级13、移液管的使用步骤可以归纳为一吸二擦三定四转移14、称取20.00g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0.1。
15、根据四舍六入五成双的原则,64.705、37.735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应为64.70、37.7416、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3.40+5.728+1.00421,0.03260某0.00814,0.0326某0.00814计算结果分别应保留3、4和3位有效数字。
(二)水分1、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玻璃称量瓶、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因为面包中水分含量>14%,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2、取一洁净的称量瓶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称得重量为 3.1200g,准确称取全脂乳2.0008g放入称量瓶中,置于105℃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称得质量为4.8250g,则全脂乳粉的水分含量为14.8%3、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减压干燥方法;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4、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5、测定蔬菜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称量瓶因为蔬菜中水分含量>14%,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6、糖果中水分测定应采用减压干燥法,温度一般为55-65℃,真空度为40~53kPa(三)灰分1、样品中灰分的过程中,加速样品灰化的方法有:加入去离子水;加入疏松剂碳酸铵;加入几滴食品分析复习整理及习题检测答案.(DOC),食品分析复习整理及检测答案,食品分析经典试题,食品分析计算题及答案,食品分析复习整理,食品分析期末试题,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题,食品分析第三版王永华,食品分析的主要内容,食品分析习题硝酸或双氧水;加入助灰化剂硝酸镁、醋酸镁。
食品分析重点
一.样品前处理湿法:向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强氧化剂并加热煮沸,使其中的碳氢氧等元素以二氧化碳、水等形式逸出,待测组分以无机物的状态留在消化液内。
干法灰化:将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再经过高温(500~600)灼烧,使其中有机物脱水、炭化、氧化、分解,直至残灰变为白色或浅灰色,所得残灰即为无机成分。
二.水分食品中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和品质,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影响到食品中的各种营养素的搭配。
控制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可以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和营养成分的水解,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直接测定法:利用水分的物理性质,直接去除水分后再定量的方法。
如“干燥法、卡尔费休法、蒸馏法。
优点: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缺点:话费时间多,主要靠人工操作,广泛应用于实验室。
间接测定法:利用食品的密度、电导、折射率等物理性质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不需要去除食品中的水分。
优点:测定速度快,可以连续测量,适用于食品工业生产;缺点:准确度比直接法低。
1.干燥法干燥法: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样品中的水分蒸发完全并根据样品加热前后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应用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的条件:1.水分是样品中唯一的挥发性物质2.样品可以较彻底地去除水分,如果样品中的凝胶态物质过多,就很难通过直接干燥法排除水分。
3.在加热过程中各组分因发生化学反应,由此产生的质量变化可忽略。
干燥时间和温度:温度一般控制在101~105℃,对热稳定样品如谷物可以提升到120~130℃,含糖量高的先低温50~60℃0.5h,再用101~105干燥。
时间有两种确定方式:干燥至恒重;规定干燥时间。
前一种更为准确,可保证水分完全蒸干,后一种准确度不如前者,适用于对测定结果要求不高的样品。
干燥过程中加海沙的作用:防止表面硬皮的形成;使样品分散减少挥发阻力。
1.1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1~105摄氏度下,不含或是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很低的谷物、水产品、豆制品等,不适于水分含量低于0.5g/100g的样品。
食品分析复习重点(王永华版)
琼州学院20##《食品分析》考试复习攻略一、分析基础1、食品分析的一般步骤: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样品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报告撰写2、按照样品的采集过程样品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3、采集方法:随机取样、代表性取样〔粮食、油料类常用四分法〕4、预处理方法:1〕粉碎法2〕灭酶法3〕有机物破坏法:〔测定食品中无机成分的含量〕4〕蒸馏法〔挥发性酸含量〕5〕溶剂抽提法〔浸提、萃取〕〔饮料中糖精钠、苯甲酸含量〕测定〕6〕色层分离法〔色素〕7〕化学分离法〔磺化法和皂化法用于除去油脂与农药样品净化;沉淀分离法和掩蔽法都用于排除干扰〕8〕浓缩法5、感官检验方法: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检验6、感官检验方法:1〕显著水平越高,表示的是原假设是真这个结论所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高.2〕三种检验方法: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分析或描述性检验3〕原假设、备择假设、显著水平的概念.7、几种密度计:1)糖锤度密度计:20℃时,1%纯蔗糖溶液为1°Bx,当温度高于标准温度时,糖液体积增大,使相对密度减少.所以,温度高于标准温度必须加上校正值〕2〕乳稠计测量相对密度的X围为1.015~1.045.乳稠计读数=〔相对密度-1.000〕×1000乳稠计有15 ℃/15℃和20℃/4℃两种.两者的关系是先者的读数为后者读数加2或所得的相对密度值高0.002.使用乳稠计时,若测定温度不是标准温度,应将读数校正为标准温度下的读数.对于20℃/4℃乳稠计,在10~25℃X围内,温度每升高1℃,乳稠计读数平均下降0.2°即相当于相对密度值平均减少0.0002,所以当乳温高于标准温度20℃时,则每高1℃需加上0.2°3〕酒精密度计:表示溶液中含酒精的体积百分含量,刻度是用已知酒精浓度〔体积分数〕的纯酒精溶液来标定的,以20℃时在蒸馏水中为0,在1%的酒精溶液中为1,即100ml酒精溶液中含乙醇1ml,故从酒精计上可直接读取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注意:T≠20℃时要校正,且刻度标识是从上到下,为由大到小〕4〕波美密度计:刻度表示的是液体的浓度或者质量分数.8、密度瓶上小帽的作用该小帽使得带温度计的精密密度瓶处于封闭状态,以免样液温度发生改变;当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可排出少量液体维持测液体的体积恒定;一定程度上防止液体挥发.9、阿贝折射仪:<原理> n样液=n棱镜.sina临10、旋光法:对于变旋光物质为什么配成溶液后的样品要过夜再测定?因为还原性糖类存在两种异构体,即α型和β型,它们的比旋光度不同,若没有过夜待其测得的旋光度是不断变化的,从而不能得到样液稳定的浓度.因此对于这类变旋光物质要过夜后再测定.11、水的色度:真色是指用澄清或离心等方法去除悬浮物后的色度表色是指溶于水样中物质的颜色和悬浮物颜色的总称12、黏度:液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流动时,分子间所产生的内摩擦力绝对粘度:当液体以1cm/s的流速流动时,在每1cm2的液面上所需的切向力的大小运动粘度:相同温度下,液体的绝对粘度与密度的比值条件粘度:在规定温度下,在指定的粘度计中,一定量的液体流出的时间<s>或将此时间与规定温度下同体积水流出时间之比.相对粘度:一定温度时液体的绝对粘度与另一液体的绝对粘度之比,用以比较的液体通常是水或适当的液体.二、水分的测定13、水分含量的测定:1、直接干燥法:面包2、减压干燥法:淀粉制品〔减压不会糊化〕、豆制品、糖浆、蜂蜜、蔬菜、水果、味精3、蒸馏法:香料、谷类、干果、油类防止水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生成乳浊液,可以添加少量戊醇、异丁醇4、卡尔-费休法:脂肪油品中痕量水分的测定,以与仲裁卡尔-费休试剂:SO2、I2、吡啶、甲醇14、在水分测定过程中,干燥器有什么作用?怎样正确地使用和维护干燥器?作用:干燥和冷却维护:〔1〕干燥剂不可放得太多,以免污染坩埚底部〔2〕变色硅胶干燥时为蓝色,受潮后变粉红色.可以在120℃热烘受潮的硅胶待其变蓝后反复使用,直至破碎不能用为止〔3〕打开干燥器时,不能往上掀盖,应用左手按住干燥器,右手小心地把盖子稍稍推开,等冷空气徐徐进入后,才能完全推开,盖子必须放在桌子上<4> 干燥的样品不要放在空洞上面,以防止干燥剂得不到很好的利用15、在水分测定时为什么加热样品要冷却后称量?①会引起热对流影响称量的准确性;②会对天平造成损坏.16、水分活度: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测定方法:康威力氏皿扩散法、水分活度测定仪、溶剂萃取法17、<P62页,课后习题1-2题〕三、糖类测定〔重点〕18、还原糖测定提取剂: 乙醇〔70-75%〕[此溶液中蛋白质、淀粉和糊精不能溶解]水提取液总含有果胶、色素、淀粉、蛋白质、有机酸19、测还原糖的第一法为:①直接滴定法②高锰酸钾滴定法20、直接滴定法①甲液:Cuso4、次甲基蓝〔指示剂〕乙液:酒石酸钾钠、NaOH、亚铁氰化钾②原理:甲液和乙液生成的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被滴入的还原糖样液还原,还原完毕后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次甲基蓝从氧化态的蓝色还原到无色,即为滴定终点.21、在直接滴定法中为什么要用相应的还原糖标准溶液去标定酒石酸铜溶液?由于葡萄糖与酒石酸铜溶液实际的反应的比例不是方程式的1:6反应,实验结果表明1mol葡萄糖只能还原5点多的Cu2+,而且还随滴定速度,火炉的加热速度等外界条件改变而改变,所以为了确定还原糖和Cu2+离子反应的正确比例,必须标定.22、为什么在测定还原糖实验时滴定必须在沸腾情况下滴定?〔1〕沸腾条件下可以加快还原糖和Cu2+离子的反应速度〔2〕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时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空气中氧时,又会被氧化为氧化型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可以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耗糖量.23、加入亚铁氰化钾的目的:亚铁氰化钾与氧化亚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络合物,使终点更为明显,消除氧化亚铜沉淀对滴定终点观察的干扰.24、还原糖实验中滴定终点蓝色消失,溶液呈现淡黄色,过后又重新变为蓝紫色,为什么?次甲基蓝的变色反应时可逆的,当样液中的还原糖将呈蓝色的氧化态次甲基蓝还原成无色的还原态次甲基蓝,蓝色消失.过后蓝色的次甲基蓝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因此溶液过后又会呈现蓝紫色.25、测定还原糖的其他方法:①高锰酸钾滴定法②萨氏法③铁氰化钾法④酚-硫酸法⑤DNS 比色法⑥酶-比色法〔准确度较高,为仲裁法〕26、为什么要严格控制蔗糖水解条件:为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必须严格控制蔗糖水解的条件,包括取样液的体积,加入酸的浓度与用量、水解温度与时间,严格控制水解条件是为了使蔗糖完全水解,从而获得准确的结果;同时,防止其他双糖、低聚糖和淀粉水解,使测定结果偏高.蔗糖的水解条件是取经处理的样液50ml,加入5ml 6mol/L盐酸溶液,68-70℃水中加热15min.27、蔗糖测定时要乘以多少换算系数将转换糖量转换为蔗糖:0.9528、纤维素含量测定〔称量法〕原理:在热的稀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果胶等物质经水解而除去,再用热的氢氧化钾溶液处理,使蛋白质溶解、脂肪皂化而除去.然后用乙醇和乙醚处理以除去单宁、色素与残余脂肪,所得的残渣即为粗纤维,如其中含有无机物质,可经灰化后扣除.29、淀粉总量的测定〔旋光法〕:氯化钙溶液提取溶液;氯化锡沉淀液中蛋白质排除干扰.四、脂类测定30、脂类三种提取剂优缺点乙醚优点:溶解脂肪的能力强,提取效率高,应用最多.GB中关于脂肪含量的测定都采用它作提取剂.缺点:乙醚沸点低〔34.6℃〕,易燃.且样品中要保证没有水分〔含水乙醚在萃取脂肪的同时,会抽提出糖分等非脂成分.所以必须用无水乙醚作提取剂,被测样品也要事先烘干.〕石油醚优点:溶解脂肪能力比乙醚弱,提取效率不高缺点:允许样品含微量的水分;沸点比乙醚高,不太易燃氯仿—甲醇一种有效的溶剂,对脂蛋白、磷脂提取效率较高.特别适用于水产品、家禽、蛋制品中脂肪的提取.〔能萃取结合态的脂肪〕31、直接萃取法为脂肪测定国标规定法:①索氏提取法〔国标规定的第一法,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脂类含量较少〕②氯仿-甲醇提取法——{测定的时游离的脂肪含量}32、乳脂肪:罗兹-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记名称33、碱性乙醚法〔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脂肪时加入乙醇的作用?加入乙醇的作用是沉淀蛋白质以防止乳化,并溶解醇溶性物质,使其留在水中,避免进入醚层,影响结果.加入石油醚的作用是降低乙醚极性,使得乙醚与水不混溶,只抽提出脂肪,并可以分层清晰,得到良好的分离效果.34、油脂的化学特性:①酸价:中和1 g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②碘价:100 g 油脂所吸收的氯化碘或溴化碘换算成碘的质量〔g〕.③过氧化值:滴定1 g 油脂所需用< 0.002 mol/L >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④皂化价:中和1 g 油脂中所含全部脂肪酸〔游离+ 结合的〕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游离脂肪酸越多,皂化价越高;甘油酯越多,皂化价越低〕⑤羰基价⑥乙酰化值:1g乙酰化的油脂水解放出的醋酸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质量称为乙酰化值.五、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重点〕35、凯氏定氮法.............................................................................................................记名称①原理:样品加浓硫酸消化→加碱〔40g/L即40%〕蒸馏→吸收〔硼酸〕与滴定〔盐酸或者硫酸〕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进行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换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②样品消化过程加入浓硫酸的作用:脱水性,使有机物脱水后被炭化为碳、氢、氮氧化性,将有机物炭化后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反应剂,二氧化硫使氮还原为为氨气,本身被氧化三氧化硫,氨随之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留在酸性溶液中.③消化时加入各种试剂的作用1>K2SO4的作用〔增温剂〕: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也可加入硫酸钠、氯化钾〕2>CuSO4三个作用:〔1〕催化反应进行〔2〕指示消化终点的到达〔3〕蒸馏时作为碱性反应的指示剂3)消化过程颜色变化:蓝色-黑色-蓝绿色开始加入硫酸时,硫酸铜呈蓝色,炭化时,溶液呈现黑色,当有机物全部消化完后,不再有硫酸亚铜的生成,溶液呈现清澈的蓝绿色4)吸收液与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绿→红〕④实验测得的是总氮量,要换算成蛋白质,乘上系数:6.25⑤说明与注意事项:1〕消化时不要用强火,应保持缓和沸腾,以免样品粘附瓶内壁,导致消化不完全造成氮损失2〕消化过程中应注意不时转动凯式烧瓶,以便利用冷凝液将瓶壁残渣洗下促进消化3〕若脂肪和糖较多时,消化过程中容易产生泡沫,防止泡沫溢出可以用小火加热并摇动烧瓶或者加入辛醇或硅油消泡剂36、样品经消化蒸馏之前为很么要加入氢氧化钠?这时溶液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如果没有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使氨气释放完全.②这时经消化后呈现蓝绿色的样液变黑褐色,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氢氧化铜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CuO使溶液成现呈现黑褐色③没有此种颜色的变化说明蒸馏前加碱量不足37、双缩脲法测蛋白质蛋白质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紫红色配合物38、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①原理:氨基酸具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它们相互作用使得氨基酸称为中性的内盐.当加入甲醛溶液时,氨基与甲醛结合,从而使碱性消失,这样就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来滴定羧基,并用间接的方法测定氨基酸总量②操作要点:加入甲醛要立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防止甲醛聚合;加甲醛时用微量滴定管.③试剂:中性红试剂〔标准强碱溶液滴定时氨基酸样液时:红色→琥珀色百里酚酞试剂与甲醛〔标准强碱滴定时:滴定终点成淡蓝色〕39、测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各自的方法蛋白质: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福林-酚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染料比色法、水杨酸比色法、红外光谱法、比浊法、杜马斯法氨基酸:甲醛滴定法、电位滴定法、茚三酮比色法〔氨基酸在碱性溶液中能与茚三酮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非水溶液滴定法、邻本二甲醛法〔荧光法〕、三硝基苯磺酸法、乙酰丙酮和甲醛荧光法六、灰分:41、总灰分测定的原理将食品经炭化后置于500-600℃高温炉内灼烧,食品中的水分与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放出,有机物中的碳、氢、氮等元素与有机物本身的氧与空气中的氧生成CO2、氮的氧化物与水分而散失;无机物质以硫酸盐、磷酸盐的形式、氯化物等无机盐和金属氮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称量残留物的重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总灰分的含量.42、加速灰化的方法⑴样品经初步灼烧后,取出冷却,从灰化容器边缘慢慢加入少量去离子水,使残灰充分湿润〔不可直接洒在残灰上,以防残灰飞扬损失〕,用玻璃棒研碎,使水溶性盐类溶解,被包住的C粒暴露出来,把玻璃棒上粘的东西用水冲进容器里,在水浴上蒸发至干涸,至120 ~ 130℃烘箱内干燥,再灼烧至恒重.⑵经初步灼烧后,放冷,加入几滴HNO3、H2O2等,蒸干后再灼烧至恒重,利用它们的氧化作用来加速C粒灰化.也可加入10%〔NH4〕2CO3等疏松剂,在灼烧时分解为气体逸出,使灰分呈松散状态,促进灰化.⑶硫酸灰化法对于糖类制品,以钾等为主的阳离子过剩,灰化后的残灰为碳酸盐,通过添加硫酸使阳离子全部以硫酸盐形式成为一定组分.采用硫酸的强氧化性加速灰化,结果用硫酸灰分来表示.在添加浓硫酸时应注意,如有一部分残灰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呈雾状扬起,要边用表面玻璃将灰化容器盖住边加硫酸,不气泡后,用少量去离子水将表面玻璃上的附着物洗入灰化容器中.⑷加入MgAc2、Mg<NO3>2 等助灰化剂,这类镁盐随灰化而分解,与过剩的磷酸结合,残灰不熔融而呈松散状态,避免了碳粒被包裹,可缩短灰化时间,但产生了MgO会增重,也应做空白试验.⑸添加MgO、CaCO3 等惰性不熔物质,它们的作用纯属机械性,它们和灰分混杂在一起,使C 粒不受覆盖,应做空白试验,因为它们使残灰增重.43、炭化的目的(1)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样品飞扬〔2〕防止易发泡膨胀的物质〔糖、蛋白质、淀粉等〕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3〕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被包裹住,灰化不完全44、钙的测定:①高锰酸钾滴定法原理:样品经灰化后,用盐酸溶解,在酸性溶液中,钙与草酸生成草酸钙沉淀,沉淀经洗涤后,加入硫酸溶解,把草酸游离出来,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与Ca等量结合的草酸,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食品中Ca的含量.〔若同时测定蔬菜中的草酸与钙含量时,草酸测定时以氯化钙作沉淀剂,测定钙用草酸铵作沉淀剂〕②终点颜色变化:无色-微红色〔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45、铁的测定:邻菲罗啉〔邻二氮菲〕比色法〔二价铁在酸性条件下与其生成橙红色的络合物〕....记名称46、碘的测定:氯仿萃取比色法〔碘溶于氯仿中呈现微红色,但碘的含量要较低〕....记名称47、铅的测定:双硫腙比色法〔在碱性条件下与其形成双硫腙铅,溶于三氯甲烷呈现不同颜色〕....记名称七、维生素48、维生素A①前处理方法:皂化法和研磨法皂化法适用于维生素A含量不高的样品,可减少脂溶性物质的干扰,但操作费时,且易导致维生素A的损失研磨法适用于每克样品维生素A含量大于5-10微克样品的测定,如肝脏.②维生素特性〔判断、选择〕1〕维生素A、D都对酸不稳定,两者易于被氧化,但Vd较稳定2〕维生素E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对热与光都较稳定,但是也易于氧化③维生素A的测定方法:三氯化锑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法49、测定水溶性维生素时,从样品中提取浓缩可采用哪些方法?B族维生素用盐酸水解,再调至一定浓度的PH,加淀粉酶提取维生素C用草酸水解,然后采用草酸-乙醇、偏磷酸-乙醇溶液直接提取50、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其依据原理是什么?〔作业〕荧光法、2,4-二硝基苯肼法〔前两者都是要先将还原型氧化〕,2,6-二氯靛酚氧化还原法51、在测定VC含量时,样品的提取时为什么有时用1%的含量,有时用2%的含量?2%草酸使酶失去活性,1%的草酸是用来稳定VC,若只用相同浓度的草酸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八、酸度52、几种酸度①总酸:食品中的可滴定酸,包括未离解的酸和已离解的酸.用酚酞〔95%乙醇配制〕作指示剂,用标准的碱滴定酸.②牛乳酸:外表酸、真实酸的区别与表示方法1〕外表酸又叫固有酸度,是指刚挤出来的新鲜牛乳本身具有的酸度;2〕真实酸度也叫发酵酸度,是指牛乳放置过程中,乳酸菌作用下乳糖发酵产生了乳酸而升高的那部分酸度.3〕酸度常用[1]°T表示牛乳酸度,表示100mL牛乳样品所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液体积.[2]直接用乳酸的百分数表示.③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所反映的是已经离解的那部分酸度.53、挥发酸有哪几种?①挥发酸主要是指醋酸和痕量的甲酸、丁酸等不包括的乳酸、琥珀酸、山梨酸②加适量磷酸可以使结合态的挥发酸游离出来九、添加剂54、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时,制备样品溶液时为什么要进行酸化处理?样品处理时酸化可使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转变为山梨酸和苯甲酸,并在酸性条件下随水蒸气蒸馏,达到分离的目的.55、肉类发色剂名称、格里斯试剂比色法〔亚硝酸盐测定〕试剂、染料颜色①肉类常用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②格离斯试剂比色法试剂:原料处理类:NaOH、硫酸锌;显色剂:N-1-萘基乙二胺溶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弱酸调节试剂:氯化铵溶液.③颜色为紫红色56、亚硫酸盐检测:①原理: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络合物,再与甲醛〔2g/L〕与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550nm有最大吸收峰.②加入四氯汞钠的作用:作为吸收液吸收SO2,保证生成络合物的稳定性.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57、有毒有害概念在自然界所有的物质中,当某物质或含有该物质的物质被按其原来的用途正常使用时,若因该物质而导致人体健康、自然环境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时,则称该物质为有害物质有毒物质主要是指化学性有害物质中"以小剂量就可以导致机体较大程度危害的〞有害物质.58、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检测器ECD、NPD59、农药兽药残留〔判断、填空三类〕60、黄曲霉素的薄层色谱法<氨基酸〕十一、论述题1、7200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2、酸度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PH酸度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1.按下电源开关,仪器预热30分钟,然后对仪器进行标定.2.仪器的标定〔两点标定〕先确定要测定的溶液为碱性还是酸性,若为碱性溶液,选取PH=4.01和PH=6.86的缓冲溶液来标定;若为碱性,选取PH=6.86和PH=9.18的缓冲液来标定〔1〕按下"pH"键,斜率旋钮调至100%位置.〔2〕将复合电极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后将复合电极插入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中,温度旋钮调至标准溶液的温度,搅拌使溶液均匀.按下读数开关,调节定位旋钮使仪器指示值为标准该缓冲溶液的pH值.〔3〕把电极从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中取出,用蒸馏水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后,放入pH=4.01〔PH=9.18〕标准缓冲溶液中,按下读数开关,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指示值为标准该缓冲溶液的pH值.此时斜率旋钮维持不动,仪器标定结束.3.测量pH值:将电极移出,用蒸馏水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后将复合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表针指示值即是该溶液的pH值.4、实验结束后,清洗干净电极,关机,拔下开关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玻璃电极前端的球泡.正常情况下,电极应该透明而无裂纹;球泡内要充满溶液,不能有气泡存在〔2〕仪器标定好后,不能再动定位和斜率旋钮,否则必须重新标定.〔3〕测量浓度较大的溶液时,尽量缩短测量时间,用后仔细清洗,防止被测液粘附在电极上而污染电极.〔4〕清洗电极后,不要用滤纸擦拭玻璃膜,而应用滤纸吸干, 避免损坏玻璃薄膜、防止交叉污染,影响测定.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1、接通仪器电源,使仪器预热20分钟2、用波长选择旋钮设置测试所需的波长.3、将参比和被测样品分别倒入比色皿中,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将黑体置于光路,按"透射率〞键,此时显示器显示"000.0〞将参比溶液拉入光路中,按"0A/100%T〞键调0A/100%T,此时显示器显示"BLA〞直至显示"100.0〞%T〔T方式〕或"0.000〞A〔A方式〕为止4、调零后,将待测样品推〔拉〕入光路,这时显示器上显示的值即为待测样品的吸光度.5、测试完毕关机,切断电源,将比色皿取出洗净.注意事项:(1)用手拿毛玻璃面,比色皿外壁的水用滤纸吸干,以保护光玻璃面(2)测定有色溶液吸光度时,一定要用有色溶液洗比色皿内壁几次,以免改变有色溶液的浓度.(3)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通常都按由稀到浓的顺序测定,以减小测量误差.11 / 11。
食品分析重点归纳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自理第一章绪论1.食品分析的性质,定义,作用,内容,方法。
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食品分析在确保原料供应方面起着保障作用,在生产过程中起着“眼睛”的作用,在最终产品检验方面起着监督和标示作用食品分析的内容:食品安全性检测,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验。
2.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CAC:食品法典委员会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正确采样必须遵循的原则:*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2.样品的分类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称为检样将许多分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的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3.样品的采集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代表性抽取两类4.样品预处理的目的: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使干扰物质除去。
预处理原则:*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使被测组分浓缩5.样品预处理的方法*粉碎法*灭酶法*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抽提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6.有机物破坏法可分为干法灰化法和湿法消化法干法灰化法:样品在坩埚中,先小心炭化,再高温灼烧,最后只剩下无机灰分。
为了缩短灰化时间,促进灰化完全,防止有些元素的挥发损失,常常向样品中加入硝酸,过氧化氢等灰化助剂。
这些物质在灼烧后完全消失,不增加残灰的质量,可起到加速灰化的作用。
湿法消化法:在强酸、强氧化剂或强碱并加热的条件下,有机物被分解,其中的C、H、O 等元素以CO2、水等形式挥发逸出,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则留在溶液中,整个过程都在液体状态下加热进行,故称湿法消化。
食品分析复习完成.doc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采样的概念: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分类:检样一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原始样品一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平均样品一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地分出一部分。
平均样品分岀3份, 一份用于全部项目检验;一份用于在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作复检用,称作复检样品;最后一份为保留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通常1个月,以备有争议时再验证,但易变质食品不作保留)采样的一般方法随机抽样:即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物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每个样品每个部分都有被抽检的可能性)代表性取样: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根据样品随空间(位置)和时间而变化的规律,采集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的样品。
(如分层、定期和根据生产环节取样等)分样常用方法(四分法)P6采样的注意事项(1)采样必须注意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o(2)采样容器根据检验项目,选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制品。
(3)外埠食品应结合索取卫生许可证、生产证及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了解发货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品质及包装情况。
(4)液体、半流体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他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充分混合后再采样。
(5)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上、中、下3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得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6)肉类、水产品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7)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 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8)掺伪食品和食品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9)检验后样品的保存,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1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检。
食品分析重点总结
食品分析章复习资料第一章食品分析的内容是什么?(简答或选择)1、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验;2.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常见的六大营养要素以及食品营养标签所要求的所有项目)-经常性项目和主要内容。
3.食品安全性检测(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中限量或有害元素、各种农药、畜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微生物污染,食品中形成的有害物质)4、食品分析的方法: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品分析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微量、快速、自动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1、系统误差:由固定原因造成,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一般有一定的方向性,即测定值总是偏高或总是偏低。
误差大小可测,来源于分析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和主观误差(操作误差)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系统误差——方法校正主观系统误差——对照实验仪器系统误差——对照实验试剂系统误差——空白实验2、偶然误差:由于一些偶然的外因所引起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往往是不固定的,未知的,且大小不一,或正或负,其大小是不可测的。
由于环境的偶然波动或仪器的性能,分析人员对各份试样处理时不一致产生的。
项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产生原因固定的因素不定的因素分类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误差、主观误差性质重现性、单向性(或周期性)、可测性服从概率统计规律、不可测性影响准确度精密度消除或减小的方法校正增加测定的次数(一)正确选取样品量(二)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偶然误差(三)对照试验(四)空白试验(五)校正仪器和标定溶液(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样的要求与注意事项(混匀,代表性)1. 采样必须注意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掺伪食品和中毒样品除外)。
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的要求,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2. 采样容器根据检验项目,选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制品。
3. 外埠食品应结合索取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及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了解发货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品质及包装情况。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仪器分析名词解释1.仪器分析:用精密分析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
2.生色团:通常把含有π键的结构单元称生色团。
3.助色团:通常把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杂原子基团称为助色团。
4.锐线光源: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V很窄的发射线的光源。
5.液接电位:在两种不同离子或离子相同而活度不同的液/液界面上,由于离子扩散速度的不同,能形成液接电位,它也可称为扩散电位。
6.酸差:测定溶液酸度太大(PH<1)或盐度太高时,电位值偏离线性关系,产生误差。
7.碱差:PH>12产生误差,主要是Na+参与相界面上的交换所致。
8.色谱基线:操作条件稳定后无样品通过时检测器所反应的信号-时间曲线称为基线。
9死时间:非滞留组分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顶所对应的时间。
10.分离度:单独用柱效能或选择性不能真实反映组分在柱中的分离情况,需引入一个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通常用R=1.5作为相邻两色谱峰完全分离的指标。
11.极化: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两极分化,使其性质相对于原来状态有所偏离的现象。
食品分析名词解释1、空白试验:在不加被测试样的情况下,按照对被测试样的分析步骤和测定条件所进行的测定.2.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行记录,再运用概丰统计原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3.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物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操作时,应使所有物料的各个部分都有被抽到的机会,4.水分活度:是溶液中水的选度(Fugacity) 与纯水逸度之比。
5.澄清剂:为了除去提取样液中存在的干扰物质,使提取液清亮透明,达到准确的测量样品的目的而加入的各种试剂。
6.采样:是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这项工作又称为样品的采集7.食品的物理检测法:根据食品的相对密度、折射率、旋光度等物理常数与食品的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的方法。
食品检验与分析重点.(DOC)
绪论食品检验与分析常用的方法:•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来检查食品的外形、色泽、味道以及食品的稠度,以确定食品品质的优劣的一种检验方法。
特点:方便快捷,可在室内室外进行。
缺点:主观影响比较大,标准难以统一。
•化学分析法:以分析化学为基础,用食品检验分析理论为指导,按照一定方法进行的检验方法。
主要有重量法、容量法、滴定法、比色法。
比色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特点:仪器方便,准确性好,重现性好•仪器分析法: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开发的凯氏定氮仪、电泳、旋光仪和色谱技术。
尤其以色谱技术发展最快,包括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质联用色谱,原子吸光色谱、核磁共振。
•食品酶法分析:利用酶的专一、高效的特点,解决在复杂组分中检测出某一种成分含量的问题。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黄嘌呤酶、脲酶等。
•食品微生物检验:以细菌、大肠杆菌等为食品卫生的指标,或者采用微生物法间接检测维生素、抗生素残留、激素残留。
特点:检测限很低,可达ppm,克服被测物质易被分解的弱点。
标准的分类:国际、国家、行业、地方、企业。
在研究一个分析方法时,通常用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这三项指标评价。
指标1、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反映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准确度的高低可用误差或回收率来表示。
误差: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绝对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实值(通常用平均值代表)之差。
X–X真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率。
(X–X真)/ X真× 100 %2. 回收率:P % = x1 - x0 / m × 100 %误差越小或回收率越大,则准确度越高。
回收率实验: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定其回收率,可以检验方法的准确程度和样品所引起的干扰误差,并可以同时求出精确度。
3、精密度: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它代表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绝对偏差——在相同条件下进行n次测定,测定结果与测定平均值的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1基本概念:样品、误差、精密度.准确度等。
样品(sample)是能够代表商品品质的少量实物。
误差(error):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Z差。
准确度(accuracy):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precision):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2有哪些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原理是什么?一、有机物破坏法(―)干法灰化原理:将一定量的样品置于堆坍中加热,使其屮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再置高温电炉屮(一般为500-550°C )灼烧灰化,肓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为止,所得的残渣即为无机成分,可供测定用。
(二)湿法消化(消化法)原理:向样品屮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熱使样品屮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呈气态逸出,待测成分转化为无机物状态存在于消化液屮,供测试用。
常用的强氧化剂有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高镭酸钾、过氧化氢等。
二、溶剂提取法利用样品各组分在某一溶剂屮溶解度的差异,将各组分完全或部分分离的方法,称为溶剂提取法。
(一)索氏提取法将一定量样品放入索氏提取器屮,加入溶剂加热冋流一定时间,将被测成分提取出來。
溶剂用量少,提取完全,冋收率高,操作麻烦需专用的索氏提取器。
(二)溶剂萃取法利用某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屮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屮,而与其它组分分离的方法,叫溶剂萃取法。
三、蒸馅法利用液体混合物屮各纟H.分挥发度不同所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压蒸啊当被蒸僭的物质受热后不发生分解或沸点不太高时,可在常圧下进行熬憎。
加热方式:水浴、油浴或直接加热。
(二)减压蒸储当常压蒸馆容易使蒸懾物质分解,或其沸点太高时,可以采用减压蒸镭。
(三)水蒸汽蒸慵某些物质沸点较高,育接加热蒸锚时,因受热不均易引起局部炭化;还有些被测成分,当加热到沸点时可能发生分解。
四、色层分离法又称色谱分离法,是一种在载体上进行物质分离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分离效果好。
五、化学分离法(―)磺化和皂化O硫酸磺化原理:浓硫酸能使脂肪磺化,并与脂肪和色素中的不饱和键起加成作川,形成可溶于硫酸和水的强极性化合物,不再被弱极性的有机溶剂所溶解,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
◊皂化法原理:利用K0H-乙醉溶液将脂肪等杂质皂化除去,以达到净化目的。
适用:对碱稳定的农药提取液的净化。
六、浓缩样品经提取、净化示,有时净化液的体积较大,在测定前需进行浓缩,以提高被测成分的浓度七、加掩蔽剂的方法3控制和消除误差的方法? (-) 正确选取样品量(二)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偶然误差(三)对照试验(四)空白试验(五)校正仪器和标定溶液(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七)冋收率试验(八)分析方法的认可(confirmatory analysis)(九)仪器与玻璃器111L的清洁4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有哪些注意事项?(1)记录与运算规则(2)可疑值的取舍5正确采样有哪些原则?(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2)采样过稈屮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3)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
第五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1比较几种测定水分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点。
一、干燥法(一)直接干燥法1、原理基于食品屮的水分受热以后,产生的蒸汽压高于空气在电热干燥箱中的分压,使食品屮的水分蒸发出来,同时,由于不断的加热和排走水蒸汽,而达到完全干燥的目的,食品干燥的速度取决于这个压差的大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在95V-105°C范I韦1内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成分极微且对热稳定的各种食品。
3、说明及注意事项O水果、蔬菜样品,应先洗去泥沙后,再用蒸馄水冲洗一次,然示用洁净纱布吸干表血的水分O测定过程中,称量」IIL从烘箱中取出后,应迅速放入干燥器屮进行冷却,否则,不易达到恒重O干燥器内一般用硅胶作干燥剂,硅胶吸湿示效能会减低,故当硅胶蓝色减退或变红时,需及时换出,置1350C 左右烘2・3小时使其再生后再用。
硅胶若吸附油脂等后,去湿能力也会大大减低O果糖含量较高的样品,如水果制品、蜂蜜等,在高温(>7000长时间加热,其果糖会发生氧化分解作用而导致明显误差:故宜采用减压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O含有较多氨基酸、蛋白质及琰基化合物的样品,长时间加热则会发生按氨反应析出水分而导致误差对此类样品宜采用其他方法测定水分含量O在水分测定屮,恒重的标准一般定为l-3mg, 依食品种类和测定要求而定O对于含挥发性组分较多的样品,如香料油、低醇饮料等宜采用熬憎法测定水分含量O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可供测脂肪,灰分含量用(二)减压干燥法1、原理利用在低爪•下水的沸点降低的原理,将取样丿斤的称量1111置于真空烘箱(vacuum oven)内,在选足的真空度与加热温度下干燥到恒重。
干燥后样品所失去的质量即为水分含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在较高温度下易热分解、变质或不易除去结合水的食品,如糖浆、果糖、味精、麦乳精、高脂肪食品、1基本概念:还原糖、总糖、食纤果蔬及其制品等的水分含量测定二、蒸馅法1、原理基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二元体系的沸点低于各组分的沸点这一事实,将食品屮的水分与甲苯或二甲苯共沸蒸出,冷凝并收集锚液,由于密度不同,懾出液在接收管屮分层,根据馄出液屮水的体积,即可计算出样品屮水分含量。
2、特点及适用范围采用了高效的换热方式,水分可被迅速移去。
测定过程在密闭容器屮进行,加热温度比肓接干燥低,对易氧化、分解、热敏性、以及含有大量挥发性组分的样品的测定准确度明显优于干燥法。
现已广泛应用于谷类、果蔬、油类、香料等,对于香料是唯一公认的水分含量的标准分析方法三、卡尔•费休法(Karl. Fischer method)1、原理:基于水存在时碘与二氧化碳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2H2O+SO2+I2—>2HI+H2SO42、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固体及一些气体样品屮水分含量的测定。
作为水分特别是痕量水分(低至ppm级)的标准分析方法,用以校正其他测定方法。
食品分析屮,采用适当预防措施后此法能用于含水量从lppm到接近100%的样品的测定已应用面粉、砂糖、人造奶汕、可可粉、糖蜜、茶叶、乳粉、炼乳及香料等食品屮的水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优于直接干燥法,也是测定脂肪和油品屮痕量水分的理想方法。
2水分的测定新方法有哪些?(一)化学干燥法(chemical drying method)(二)气相色谱法(三)微波法(microwave method)(四)红外吸收光谱法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还原糖:可被氧化充当还原剂的糖。
膳食纤维:是指食品屮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多糖类和木质索的总和。
总糖:指还原性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单糖的蔗糖的总氣2比较几种测定单糖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特点及其注意点。
(1)斐林试剂肓接滴定法原理:a斐林试剂混合示产生深蓝色的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b还原糖能把Cu2+还原为Cu+,产生Cu2O沉定;c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适用范围及特点: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乙一。
操作和计算比校简便、快速,滴定终点明显。
但,对深色样品难判定终点。
注意点:1.甲、乙液用时混合2 •乙液中加亚铁氟化钾3.2min内加热至沸,沸腾下滴定。
4.预滴定(2)高猛酸钾滴定法(Bertrand)原理:"还原糖与碱性铜盐反应,生成Cu2ObCu2O+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C 10FeSO4+2KM nO 4+8H2SO4=5Fe2(SO4)3+K2SO4+2MnSO4+8H2O由反应屮氧化亚铜量杏经验检索表可得出相当的还原糖量。
适用范围及特点: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之一。
不受色素的干扰,准确度和重现性好。
但,操作费时,需使川特制的高猛酸钾法糖类检索表。
3淀粉测定时,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的使用范围及优缺点是什么?—、酶水解法适用范围及特点:因为淀粉酶有严格的选择性,它只水解淀粉而不会水解其他多糊,水解后通过过滤可除去其他多糖。
所以该法不受半纤维素、多缩戊糖、果胶质等多糖的干扰,适合于这类多糖含量高的样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但操作复杂费时。
二、酸水解法适用范用及特点:此法适用于淀粉含量较高,而半纤维索和多缩戊糖等其他多糖含量较少的样品。
对富含半纤维素、多缩戊糖及果胶质的样品,因水解时它们也被水解为木糖、阿拉们糖等还原糖,使测定结果偏高。
该法操作简单、应用广泛,但选择性和准确性不及酶法。
第七章脂类的测定1、比较几种测定脂肪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特点及其注意点。
(1)索氏提取法1、原理将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瞇或石汕瞇等溶剂冋流提取,使样品屮的脂肪进入溶剂屮,冋收溶剂麻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2、适用范伟I与特点此法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的脂类含量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
3、注意事项样品应干燥后研细,样品含水分会影响溶剂提取效果,而且溶剂会吸收样品的水分造成非脂成分溶出。
装样品的滤纸筒一定要严密,不能往外漏样品,但不要包得太紧影响溶剂渗透。
放入滤纸筒时高度不要超过冋流弯管, 否则超过弯管的样品的脂肪不能提尽,造成误差。
抽提用的乙瞇或石油瞇要求无水、无醉、无过氧化物,挥发残渣含量低。
因水和醉可导致水溶性物质溶解,如水溶性盐类、糖类等,使得测定结果偏高。
过氧化物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时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2)酸水解法1、原理将试样与盐酸溶液一同加热进行水解,使结合或保藏在组织里的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醯和石油醯提取脂肪, 回收溶剂,干燥后称量,提取物的重量即为脂肪含量。
2、适用范围与特点木法适用于各类食品屮脂肪的测定,对尚体、半尚体、粘稠液体或液体食品,特别是加工示的混合食品,容易吸湿、结块,不易烘干的食品,不能采用索氏提取法时,用此法效果较好。
但鱼类、贝类和蛋品屮含有较多的磷脂,在盐酸溶液屮加热时,磷脂儿乎完全分解为脂肪酸和碱,因为仅定量前者,测定值偏低,故木法不宜用于测定含有大量磷脂的食品,此法也不适于食糖高的食品,因糖类遇强酸易碳化而影响测定结果。
3、、注意点测定的样品须充分磨细,液体样品需充分混合均匀,以便消化完全至无块状碳粒,否则结合性脂肪不能完全游离,致使结果偏低,同时用有机溶剂提取时也往往易乳化。
水解时应防止大量水分损失,使酸浓度升高。
(3)罗紫一哥特(rose-gottlieb)法1•原理利用氨一乙醉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使非脂成分溶解于氨一乙醉溶液屮,而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醛一石油醍提取出脂肪,蒸镭去除溶剂后,残留物即为乳脂肪。
NH2R(COO)6Ca3+6NH3.H2O=NH2R(COONH4)6+3Ca(OH)22.适用范围及特点本法适用于乞种液状乳(生乳、加工乳、部分脱脂乳、脱脂乳等),各种炼乳、奶粉、奶油及冰淇淋等能在碱性溶液屮溶解的乳制品,也适用于豆乳或加水呈乳状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