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黄金货币金融属性的变迁

合集下载

金融简史金融演变历程

金融简史金融演变历程

金融简史金融演变历程金融简史:金融演变历程自人类社会开始出现贸易活动以来,金融就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演变。

本文将回顾金融发展的历史,详细描述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和制度,以及金融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早期贸易的货币演进在人类社会初期,贸易活动以物物交换为主。

然而,这种交换方式的不便利和不同物品的价值差异导致了货币的出现。

货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当时用银子和黄金质量来衡量商品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的形式多种多样。

在中国,贝壳、铜钱、黄金和银子都曾被用作货币形式。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钱币的形式开始流通。

从黄金和银子的流通到现代金融制度中世纪欧洲的活跃贸易、红利和保险制度推动了现代金融制度的起步。

最早的证券市场出现在16世纪的阿姆斯特丹,该市场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功贸易和银行家的支持下发展壮大。

这一市场的概念在19世纪得到了扩展,开始出现在全球其他地区。

现代股票的概念在17世纪起源于荷兰,并逐渐传递到其他国家。

20世纪,金融市场的形式和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世界金融中心不再仅限于欧洲和美洲,亚洲、中东和澳大利亚都崛起为公认的金融中心。

在二战后,各种金融工具激增,包括衍生品、债券、外汇和期货等。

金融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金融发展的历史表明,不仅仅是技术变革,政治和社会变革也会影响金融制度的发展。

例如,二战后国际货币形势的改变促使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署,规定美元为地球货币,将美元与金本位制直接挂钩。

该协议的解除在20世纪70年代导致汇率波动和经济危机。

由此,英国也在20世纪70年代经受过一次经济危机,迫使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紧缩措施。

总的来说,对于经济的发展,金融制度的重要性一直是存在的。

金融的历史就像人类社会进化史的一部分,与人类社会的各种变革和世界贸易市场的需求,息息相关。

可以预料,未来这些因素还将继续影响金融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结语本文回顾了金融发展的历史,从人类最早的物物交换开始,到现代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功能的改变。

黄金市场的金融史与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黄金市场的金融史与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黄金市场的金融史与金融危机案例分析近几个世纪以来,黄金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在货币市场中充当着重要的储备资产,而且在金融危机中也发挥着稳定经济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金融史为线索,结合金融危机案例,对黄金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一、黄金市场的发展历程黄金起初作为一种贵重的物品,主要用于饰品和工艺品制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黄金的货币属性,并开始将其作为交易媒介。

古代社会很快意识到了黄金的流通价值,并发行了各种形式的黄金货币,从而创建了早期的黄金市场。

随着贸易与商业的发展,黄金市场逐渐趋于完善。

中世纪的丝绸之路以及欧洲的贸易都起到了推动黄金市场发展的作用。

16世纪的西班牙殖民地带来了大量黄金,而印度的的黄金也不断流入市场。

这些因素加速了黄金市场的壮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市场变得更加国际化。

国家开始储备黄金以保护自己的经济。

同时,黄金交易所的发展使黄金交易更加方便和高效。

二、黄金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每当经济形势不稳定,投资者往往会转向黄金以保护自己的财富。

黄金被认为是保值和抵御通胀的标志,这使得其在金融危机中备受青睐。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在这次危机中,大多数资产价格暴跌,投资者纷纷转向黄金。

作为避险资产,黄金价格在危机中保持稳定,并相对上涨。

这一情况进一步证实了黄金在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三、金融危机对黄金市场的影响除了黄金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金融危机本身也会对黄金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金融危机通常导致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投资者对高风险资产的需求下降,而对低风险资产如黄金的需求上升。

这会推动黄金价格上涨,并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其次,金融危机会引发货币贬值和通胀的风险,这加强了黄金作为抵御通胀的避险资产的地位。

许多国家在金融危机中采取刺激措施,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最终削弱了货币的购买力。

黄金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其价值相对稳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黄金的需求会进一步上升。

黄金功能演变的历史

黄金功能演变的历史

黄金功能演变的历史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黄金功能演变的历史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比铜、铁等金属要早,在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发现。

因为黄金本身发出光泽,黄金在拉丁文的意思是"闪耀的黄昏",在古埃及文字中的意思是"可以触摸的太阳"。

因为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稀有性,黄金成为贵金属,被人们作为财富储备。

由于黄金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被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赋予了社会属性,也就是货币功能。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道:"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1、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

随后,德国于1871年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于1873年也相继实行金本位制。

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这一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从这些内容可看出,金币本体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人。

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的需要,从而起到货币供求的作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因而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健全和稳定的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与黄金的角色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与黄金的角色

34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与黄金的角色缰的野马大幅增长。

尤其是美国的美元货币发行。

据有关方面统计,美国每年发行的2/3 左右的美元货币供应流到了世界各地。

而全球出现通胀或者泡沫、债务快速增长,美国却不用考虑它对全世界所负的责任。

随着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发展,黄金的货币功能并没有彻底消失。

黄金具有其他物品所不具有的特质:充当过货币,单位价值较高;具有工业使用价值,而供给又较为有限;质地均匀,能够有效分割;具有普遍可接受性,流动性好;宜于窖藏,长期收益率较高;避险功能齐全,可以有效分散风险,等等。

在避险和保值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物质可以与黄金相媲美。

黄金没有了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功能,但仍具有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功能。

可见黄金依然还在发挥着货币的部分职能。

黄金已经并将长期成为纸币本位制度下抵御通胀和货币贬值的有效工具。

从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来看,黄金非货币化的过程会放缓。

在某些阶段,黄金的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货币职能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甚至是增强。

为此,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可能会将黄金作为主要国际储备之一。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正处在多元化的变革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时期,美元充当主要国际货币不仅是因为美国拥有雄厚的黄金储备,美元有能力与黄金挂钩,而且还因为美国在全球贸易和GDP 中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时至今日,美国仅占全球贸易的10% 不到和全球GDP 的15%,但美元仍占到全球支付结算的约一半,这就显然不合理了。

2002 年欧元的诞生加快了货币多元化的趋势。

近20 年来,美元不再是一币独大,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比重开始明显减少。

2009 年人民币开始走向国际,比重开始缓步上升,尽管现在的比例不高,但发展趋势还是十分明朗的。

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演进的过程中,主要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正处在多元化的变革过程中。

Column专栏1月刊 202035New Business净买入;2018 年净买入656 吨,2019 年上半年则净买入374 吨。

国际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

国际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

国际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金融体系也经历了多次的变迁,从最初的金本位制到现在的现代货币体系,一路走来波澜壮阔。

这篇文章将带你回顾国际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

一、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国家货币可自由兑换成黄金的货币制度。

它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期间盛行,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货币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有点是稳定汇率、保证贸易和投资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金本位制的首要国家是英国,其他国家逐步加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

由于战争对黄金产量的影响,加之多数国家都需要大量黄金来支付军费,最终导致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和贸易互易上的混乱。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协议于1944年7月至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酒店举行的金融会议上被签署,由此得名。

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了美元和黄金之间的固定汇率,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为35美元/盎司。

世界上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与美元汇率挂钩,从而建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该协议旨在实现金融稳定和经济繁荣,但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而瓦解,最终导致了今天的现代货币体系。

三、现代货币体系现代货币体系是指今天的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由各国政府签署的国际协议和协议的执行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是现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货币体系包括浮动汇率制度和自由兑换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的意思是,汇率由市场力量决定,而自由兑换制度则是指可以在国内外自由交换货币。

这种现代货币体系也存在其缺点,如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金融风险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等。

结论国际金融体系的变迁是一个大的历程,它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传统的金本位制,到现代货币体系的浮动汇率制度和自由兑换制度。

我们可以看到国际金融体系的不断变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随着世界经济和交往的不断加强,国际金融体系还将继续进化,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并为全球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黄金金融体系发展历史

黄金金融体系发展历史

黄金金融体系发展历史一、十九世纪以前在新航路开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黄金都作为各国的主要货币,无论是古埃及、古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还是东方的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中国的历朝历代,每一次帝国扩张和收缩都伴随着对黄金的追逐和掠夺。

新航路的开辟也是由于西方各国对通往东方寻找财富之路的渴望,虽然最终没能到达马可波罗游记里的黄金国度中国,但是也让西方发现美洲地区的巨大财富,随殖民地的开辟和贩奴运动的兴起,美洲和拉美地区的大量黄金流向欧洲新贵——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皇室。

工业革命之后伴随英国在贸易和军事领域的崛起,大量黄金由随着其巨大的贸易量从世界各国流入英国,造就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业绩。

十九世纪以前,虽然黄金显示出了其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普遍用于交易,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各国都共通的具有一定计价比例的货币体系。

二、十九世纪到1930年——金本位制出现十九世纪,随着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以及殖民地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大宗商品贸易量的激增,各国都急切的需要寻求一套共通的货币体系作为财富流通的媒介。

黄金作为货币基准的“金本位制”应运而生。

也就是各国都先后确定了黄金作为货币的地位。

英国于1816年颁布铸币条例,发行金币,1823年银行发银行券可以兑换金币,实现真正的金本位制,欧洲其他国家也先后于1878年挺银币铸造,转向“金本位制”,至此黄金成为国际上共通的支付媒介,不但用于进出口贸易,还作为一种国与国之间的债务偿还方式。

金本位制的确定要求各国发行货币的数量都受到国家黄金库存的限制,国家不得无限制的发行货币,避免了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货币具有一定的市场信誉。

但是随着各国经济和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国内财富急剧增多,而黄金的有限性导致了国家的黄金储备不能满足货币的发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为了筹措巨额的军费开支和预算,大规模的超发货币,造成货币贬值,黄金与货币的兑换断裂,金本位制形同虚设。

黄金货币的发展历程

黄金货币的发展历程

黄金货币的发展历程黄金曾经长期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属性,执行货币职能,作为交易媒介及财富计量的标准。

1976年以后虽然黄金已非货币化,但仍是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情况下较可靠的保值手段和避险工具。

标签:黄金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非货币化公元前3000年以前人类开始认识黄金,这种颜色亮丽的贵金属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不同种族、不同时代的人们的顶礼膜拜,它曾经长期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属性,执行货币职能,作为交易媒介及财富计量的标准,虽然当前黄金已非货币,但黄金仍是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情况下较可靠的保值手段和避险工具。

一、皇权垄断时期的黄金货币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时代已经在使用黄金,黄金被认为是神的恩赐,宗教供奉的神灵广泛采用黄金来修葺,法老的饰物甚至死后的棺材用黄金装饰,珍惜的黄金被当做皇权和财富的象征,一般平民难以拥有。

公元前564年,小亚细亚西部的一个富庶小国—吕底亚国(位于今土耳其西部)铸造了世界上第一枚金币,金币开始用于当地商业活动交易中,黄金从此开始被作为货币走向大众化,不再是君王的特权。

公元306年,为维持军队的统治,刚刚即位的君士坦丁大帝铸造重量及纯度非常稳定可靠的拜占庭金币(包括苏勒德斯币和半西斯币),这种金币持续发行了700多年,是历史上发行期最长的金币,之后没有哪一个王国的货币可以与之相比,被后世谓为“中世纪的美元”。

黄金史学家格林称:“古埃及和古罗马的文明是由黄金培植起来的。

”以金属作为货币的欧洲长期受制于“钱荒”,这种情况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得以改善。

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殖民者为了掠夺金银,对美洲、非洲的当地土著居民进行了疯狂的奴役和残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

仅葡萄牙在16世纪就从非洲掠夺黄金276吨,西班牙在1545至1560年间平均每年运回5500千克黄金,一度控制了世界金银开采量的83%,黄金、白银的大量流入为欧洲资本主义的提供了原始积累,成就了欧洲的黄金之梦。

黄金货币属性分析以及黄金再货币化

黄金货币属性分析以及黄金再货币化

关于黄金货币属性的分析以及黄金再货币化的探究摘要:自从出现了2008年的金融风暴之后,世界的黄金的价格不断攀升,而同时,美元的价位却开始出现低迷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情况,世界各大金融领域对于黄金在货币化的可能性以及研究再次变成了现今世人关注的焦点。

其实,在很久以前黄金曾因为其具备商品与货币的两种属性而在世界的经济与货币舞台上升腾不止,不过由于一些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这才导致了黄金作为货币地方式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不过众人都很清楚,其实这种退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出。

而本文在以黄金与货币的关系为背景下,对黄金所具备的货币属性及黄金的货币化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对黄金的货币职能和黄金的再货币化进行深入性的探析。

关键词:黄金货币属性;分析;货币化;探究黄金作为一种稀有且贵重的金属,它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具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代表性和价值稳定性的特点。

一直以来,黄金都是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价值衡量尺度,同时更是用来商品交换以及财富累积的重要象征,这便使得黄金具备了其他商品所无法具备的货币属性。

然而,在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后,由于美元的价位不断下滑,这便导致了大量的美元流入到黄金市场,这便使得黄金的价位再次攀升。

其中,特别是在2010年9月份时,因为纽约的商品交易所中所定位的黄金价格已然达到1210.40的美元,这便让黄金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目标,于是,对于黄金是否会再货币化的问题一时间成为了人们不住讨论的对象。

一、黄金的属性社会发展到今天,黄金作为原始货币以及现今的一种商品价格的代表,黄金具备了商品和货币两种属性。

其中,黄金的特殊属性在于,它在作为一种商品时具备着一定的使用价值,同时,它在作为货币时,同样具备着使用价值。

所以,黄金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殊存在,它的双重属性让人们不断地对其展开深刻的研究。

而简单来说,只不过是黄金在不同的阶段时,其具备的两种属性都有着各自的突出罢了。

不过,本文在进行黄金属性的探析问题是,主要以黄金具备的货币属性为重点研究对象1.黄金的商品属性因为黄金是一种极为贵重的金属,所以它具备着商品属性,而且一般都应用在生产和交易上面,所以说它具备着自身的价值和使用的价值。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一、金本位制的兴衰19世纪之前,黄金一直处在被皇权贵族垄断时期。

1816 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正式在制度上确定了金本位制。

1 9 世纪7 0 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诸国及日本先后施行这一制度,这一时期的金本位制是典型的金币本位制,在这一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入输出。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向国外输出,这些行为从根本上破坏了金本位制的基础。

一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许多国家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在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金本位制也逐渐被各国放弃。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秩序,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二、黄金非货币化进程2O 世纪60 年代开始,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不能自拔和美元危机使美国经济面临困难,大量黄金流出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美元-黄金”本位制逐渐动摇,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将美元贬值。

1973 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美元作为一种标价货币,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发行不再受到黄金的制约,变成了纯粹的信用货币。

从此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

l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的牙头加协议以黄金“非货币化”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重点,协议确认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和浮动汇率体系,并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储存的黄金分批拍卖。

1978年4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协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等。

至此,黄金非货币化进程结束,国际性黄金市场开始形成。

黄金非货币化虽然在法律上终结了黄金的货币职能,但黄金并没有真正退出货币流通领域,它还保留着货币的诸多功能。

黄金虽然不再做商品价值的尺度和定价标准,但它的价格却能反应经济的通货膨胀水平。

黄金的属性及历史演变

黄金的属性及历史演变

2.2.3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 位制”
• 国内不能流通金币,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 金量的纸币;纸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 能兑换外汇。 • 国家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黄金的输出输入 由中央银行负责办理。 • 金砖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 的国际金本位制,本质上是反映了黄金紧 缺和纸币发行泛滥之间冲突的妥协
3、黄金的特性
• 黄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属性,稳定的化学性 质、高度的延展性及数量稀少等的特点 • 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 融属性的特殊商品。
3.1黄金的物理特性
• • • • • • 黄色光泽的贵金属 它的熔点高,达摄氏l064.43度 密度大,为19.31克/立方厘米 韧性和延展性好 黄金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黄金抗氧化能力非常强
2.3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扮演 黄金- 黄金 的重要角色
•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 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它使美 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 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只有通过 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美元处于中心 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从此,美元就 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 备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 60年代,美国越战,财政赤字,国际收入恶化, 年代,美国越战,财政赤字,国际收入恶化, 年代 美元通货膨胀,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 美元通货膨胀,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 • 同期欧洲经济复苏,各国拥有美元。预期美元即 同期欧洲经济复苏,各国拥有美元。 将大幅贬值,为了资产保值购入黄金,纷纷抛出美 将大幅贬值,为了资产保值购入黄金 纷纷抛出美 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使美国政府承诺的美元同黄 金的固定兑换率日益难以维持。 金的固定兑换率日益难以维持。 • 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 %以上。美 年 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60%以上。 国政府被迫放弃按固定官价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 国政府被迫放弃按固定官价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 各西方国家货币也纷纷与美元脱钩, 各西方国家货币也纷纷与美元脱钩,金价进入由 市场自由浮动定价的时期, 市场自由浮动定价的时期,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 体系彻底崩溃。 体系彻底崩溃。

案例一:黄金货币金融属性的变迁

案例一:黄金货币金融属性的变迁

案例一:黄金货币金融属性的变迁中国是最早将黄金作为货币的国家之一,最早在公元前22世纪的夏代就将黄金作为货币使用了。

欧洲最早的金币奥古斯塔铸造于1231年,1252年佛罗伦萨铸造了著名的金币弗罗林。

以中国为例:殷商及西周时期,黄金作为制造装饰品的贵金属很早就为人们所喜爱。

根据《春秋》、《管子》等文献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黄金已经具备了以下功能:第一,交换手段;第二,价值尺度;第三,国际货币(“国际”是指当时的诸侯国之间);第四,大量用于赏赐、馈赠、贿赂。

到了秦朝至西汉时期,黄金货币开始盛行。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 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立法,规定黄金为“上币”。

西汉交易中盛行用黄金,小宗买卖都使用铜钱,价值大的均以黄金计算,关系重大的活动都使用黄金。

在此阶段黄金充分履行着赏赐、贮藏财富以及价值尺度的职能。

东汉至隋朝时期黄金的流通作用减退,黄金愈加贵重,黄金的用途有了很大改变。

用于大额支付和商品交易的情况锐减。

黄金主要用于贮藏和装饰。

第一,黄金充分发挥了价值保值的作用。

第二,奢侈的黄金饰品成为时尚。

南北朝时,黄金制的钱币开始出现。

唐宋时期黄金货币作用的上升,唐代金银仍被视为财富宝藏,用于赏赐和馈赠、贿赂等。

元朝以后黄金货币作用的消失,元朝以后,纸币逐渐流行,黄金进一步退出流通领域。

尤其是明朝,曾明令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黄金的货币地位正式被取消,黄金主要起贮藏作用。

在近代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之前,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

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政府规定金银之间的价值比率并按这一比率无限买卖金银。

此时,黄金的金融属性充分体现在: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时间货币的职能上。

历史上第一个金币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以黄金为核心本位货币。

到1914年已有59个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

黄金是货币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也是最后一个本身拥有价值而又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与价值尺度的实质性货币。

黄金是本位货币,是国际硬通货,可自由进出口,可支付贸易赤字,可作国内货币流通。

黄金在货币金融体系中地位的演变

黄金在货币金融体系中地位的演变

黄金在货币金融体系中地位的演变2004年08月13日 13:45黄金很早就被人们看作财富的象征,古来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

但实际上“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因为黄金就其使用价值来讲,与铜、铁、小麦、棉花等等物体一样,仅仅是可被人所利用的自然物质,但由于黄金特有的金属特性:数量较少,生产需花费较多劳动,价值昂贵,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易腐蚀,便于分割和携带等,这一切都决定了黄金同白银一起,成为人类商品社会中最适宜充当货币的商品——即一般等价物。

黄金在货币体系中发生作用,最早可追溯到16—18世纪被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的金银本位制或复本位制。

复本位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两币按其各自实际价流通的“平行本位制”,如英国,金币“基尼”与银币“先令”,就同时按市场比价流通;另一种是两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两币位制”也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

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曾采用这种制度。

复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作用,经常使商品价格和交易处于混乱状态。

从19世纪起各国相继放弃金银本位,如英国,于1816年颁布铸币条例.发行金币,1823年英国的银行券开始可以兑换金币;实现了真正的金本位制。

欧洲一些大陆国家也于1878年停止银币的自由铸造,由复本位制转向“金本位制”。

到19世纪后期,西方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于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

传统的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货币体系的基础。

广义的金本位制还包括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特点是:(1)由国家以法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铸成金币,在市场上流通,其它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或等量的黄金;(2)准许黄金自由买卖、储藏和输出入国境,私人持有的金块可以交给国家铸成金币;(3)国家的货币储备和办理国际结算都使用黄金;(4)外汇汇率由各国货币含金量确定,汇率波动受黄金输送点限制;(5)各国国际收支通过“物价与现金流动机制”自动调节,金融当局无须干预。

黄金的货币性与价格变动

黄金的货币性与价格变动

黄金 供给和黄 金价格
目前 ,国 际 黄 金 供 给 主 要 来 自 3 方 面 ,一是 新 金 开 采 ,占 总 供 个 给 的 6 %左 右 ; 二 是 旧 金 回 收 熔 化 , 占 1 %左 右 ; 三 是 各 国 中 央 银 5 5 行 出 售 , 占
摘 要
黄金 价格是由黄金供 给和 需求决定的 。
7 0年 代 , 尤 其 是 1 7 9 6年 国 际 货 币基 金 组 织 通 过 “ 买 加 协 议 ”后 , 牙 黄 金 才 开 始 了 非 货 币化 的 历 程 , 渐 向一 般 商 品 的 属性 回 归 , 际 黄 逐 国 金 市 场 的 供 求 关 系成 为 黄 金 价 格 的 主 导 。然 而 ,这 3 0年 左 右 的 非 货
金价格波动幅度则较 大, 尤其 在 1 8 年 和 1 9 年 两 个 年 份 尤 为 明显 9O 97

jrrs  ̄ec re ce u ha h i d o e u n iss c steUnt e e
S a e .n u n o i a n l r f t ts If e c o p li l dmi y _ l e f t c a 怕 a
f r d prc s ditn ti he s aison gol ie i s ic t hor n t t m . e v ra i f god pi fom 81 er Th a it ono l rc r e 1 6 t 20 al ats t t or i on o 01v i e heau h ' opni d s
币化 历 程 似 乎 还 很 难 消 除 黄 金 的 货 币性 特 征 , 然黄 金 价 格 的 决 定 基 虽

行科技部 ,经济师

黄金市场的货币政策与货币体系分析

黄金市场的货币政策与货币体系分析

黄金市场的货币政策与货币体系分析黄金作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贵金属,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黄金市场波动不定,受到全球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以及货币体系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黄金市场与货币政策、货币体系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这些因素对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

1. 货币政策对黄金市场的影响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通过改变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的改变会对黄金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方面,当央行提高利率时,会使得持有黄金的成本上升,进而减少对黄金的需求,从而对黄金价格产生一定的压力。

相反,降低利率会提高黄金市场的吸引力,因为持有黄金相对于持有现金和存款而言具有保值增值的特性。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也会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预期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都会对黄金市场产生影响。

宽松的货币政策通常与通货膨胀预期和经济增长预期上升相关,这会提高黄金的需求。

相反,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引发经济放缓和通货紧缩的担忧,从而影响黄金市场需求。

2. 货币体系对黄金市场的影响货币体系是指一国或多个国家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的总和,包括汇率制度、货币供应机制等。

不同的货币体系对黄金市场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即以黄金或其他货币为锚定货币价值的制度中,黄金市场与货币体系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当国际货币体系以黄金为基础时,黄金市场可以起到稳定货币价值的作用。

然而,随着货币体系的演变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全球化,固定汇率制度已成为历史,黄金市场与货币体系的联系逐渐减弱。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市场供求力量对黄金价格的决定作用更大。

国际货币市场的波动、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都会影响黄金市场的投资和交易活动。

因此,投资者在制定黄金交易策略时需要密切关注货币体系的变化和国际货币市场的走势。

3. 黄金市场与全球经济形势的关系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时表现出强劲的表现。

经济衰退、金融危机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都会增加对避险资产的需求,进而推动黄金价格上涨。

黄金市场的国际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

黄金市场的国际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

黄金市场的国际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交易金融资产的中心,更是反映经济发展和财富分配的重要窗口。

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和避险工具,也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黄金市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黄金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黄金市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1.1 黄金的货币属性黄金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和稳定的储备资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用作货币储备。

黄金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使其具备了一定的货币属性,同时黄金的价值基本不会受到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的影响。

因此,金融机构和国家央行通常将一定比例的黄金储备作为重要的避险工具和金融稳定器。

1.2 黄金市场的涵盖范围黄金市场是一个全球性市场,不受国家和地区的限制。

在黄金市场中,交易商、投资者和买家可以在各种交易所进行实时交易。

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交易所包括伦敦金银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等,它们对国际黄金价格的形成和市场流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黄金市场的投资需求黄金不仅是一种储备资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投资资产。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黄金期货合约等方式参与黄金市场的投资。

尤其是在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风险上升时,投资者常常通过购买黄金来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和风险分散。

二、黄金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2.1 黄金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黄金市场的波动可以给货币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参考。

由于黄金市场的流动性较强,市场价格的变化往往能够迅速反映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和评估。

例如,当市场预期通胀上升或经济增长放缓时,投资者通常会增加对黄金的需求,从而对货币政策制定者产生一定的压力。

2.2 货币政策对黄金市场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变化也会对黄金市场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紧缩通常会导致实际利率上升,这会增加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从而对黄金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力。

此外,货币流动性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对黄金的投资需求。

黄金市场的金融化与金融衍生品

黄金市场的金融化与金融衍生品

黄金市场的金融化与金融衍生品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进,黄金市场逐渐实现了金融化。

金融化是指将黄金从传统的商品属性转变为金融工具,使其具备了货币、投资和避险的多重功能。

而金融衍生品则作为实现黄金金融化的重要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黄金市场金融化的发展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商品,在金融化之前主要用于商品交易和实物投资。

然而,随着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黄金逐渐引起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关注,其金融属性逐渐凸显。

首先,黄金成为了货币的一种形式。

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许多国家央行用作外汇储备。

投资者也可以通过金银交易所等场所直接持有黄金,将其作为一种货币形式进行交易。

其次,黄金作为投资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相比于其他投资品,黄金的价值相对稳定,能够有效对冲通胀风险,成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一员。

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可以通过各类黄金投资产品参与黄金市场,从而获得投资回报。

最后,黄金作为避险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金融危机和不稳定的时期,投资者往往会将资金投入黄金市场,以规避风险。

黄金的避险属性使得它成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避险资产之一。

二、金融衍生品在黄金市场的应用金融衍生品在黄金市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金融衍生品是一种以某一基础资产或指标为依托,衍生而出的金融工具。

在黄金市场中,金融衍生品主要包括黄金期货、黄金期权和黄金交易所交割合约等。

首先,黄金期货是指投资者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以特定价格交割黄金的合约。

黄金期货市场的出现使得投资者可以通过杠杆交易等方式参与黄金市场,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

黄金期货合约的交易也为市场价格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次,黄金期权是指投资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或出售黄金的权利。

黄金期权的出现使得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期权合约,进行对冲或套利操作。

黄金期权市场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策略选择。

最后,黄金交易所交割合约是指通过交易所进行黄金定期交割的金融工具。

案例1黄金的货币职能

案例1黄金的货币职能
11
国际储备需求
能够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具有如下特性 1、 公认性 2、 流动性 3、 稳定性
12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伴 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下: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痛, 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腿费力; 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手臂很吃力; 抬头转头缓慢而费力。
16
构成
参与者
国际黄金市
a、欧式 b、美式 c、亚式
(1)国际金商 (2)银行 (3)对冲基金 (4)各种法人机 构和私人投资者
(5)经纪公司
(1)伦敦黄金市场 (2)苏黎世黄金市场 (3)美国黄金市场 (4)香港黄金市场 (5)伦敦黄金交易所 (6)东京黄金市场 (7)新加坡黄金所
17
金价走势
23
24
9
宏观的概念 历史作用
现实作用
黄金储备
作为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储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保值作用 相对于纸币的稳定性 黄金储备
储备多元化,分散风险 稳定国内经济 以备急用,如外汇管制与战争 综合国力的标志 战略储备 国家信用
10
1.黄金的主要用途
●国际储备需求 ●保值需求 ●避险需求 ●珠宝装饰需求 ●在工业与科学技术上的应用
● 1970年以来
美元连续贬值
黄金价格水涨船高
●1980年1月21日
每盎司850美元20世纪的最高点
●1982年8月
飙升至每盎司500美元之上
●1982年之后
金价回档至每盎司300美元
●1987年10月

黄金的货币属性及演变

黄金的货币属性及演变

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自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货币。

铁器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金属商品也参加到交换黄金的货币属性的行列中,与壳、布、帛等一起充当货币。

特别是黄金被发现后,由于它数量少、难选冶、价值高,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延展性和分割性,同时符合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条件:形式统一,质地均匀,坚固耐用,价值稳定,便于携带,成为最适于充当货币的商品,于是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过渡。

十六世纪新航线的开辟与新大陆的发现,使美洲、非洲的黄金及白银流入欧洲。

16世纪末西班牙控制了世界黄金开采量的83%。

金银的大量流入,造成了欧洲的物价上涨,出现了第一次价格革命。

17世纪葡萄牙控制下的巴西黄金开发高潮兴起,但由于统治者的封建专制,葡萄牙成了黄金的漏斗,大部分黄金流向了英国。

仅流入英国国库的黄金就有600吨,再加上其他国家的流入,使英国迅速地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资本。

1717年英国爱锡纽顿爵士就以其个人的经济实力建立起黄金的兑换价,为金本位制奠定了基础。

1816年,英国制定了《黄金法》,开始了金本位制的历史,自此黄金开始逐渐在金融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历经沉浮,魅力不衰。

1、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以前)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属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为神灵拥有。

抢掠与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难以发展,即使存在,也因黄金的专有性而限制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2、金本位制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人类进入金本位制时期。

货币金本位的建立意味着黄金从帝王专有,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从狭窄的宫廷范畴进入了平常的经济生活;从特权华贵的象征演变为资产富有的象征。

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

可自由进、出口,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在国内黄金可以做货币流通。

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等三大特点。

黄金价格变化及其经济学分析解析

黄金价格变化及其经济学分析解析

供求关系--黄金供给
央行售金 12%
再生金
60% 28%
矿产金
近年平均黄金供应来源
供求关系--黄金需求
黄金实际需求
黄金实际需求包括首饰消费需求和工业制造需求。
投资保值需求
黄金的投资需求是近年来黄金价格变动的主要力量,主要来自保值和投资对于实物 金条和金币金章的囤积
国际储备需求
各国官方的黄金储备主要作用是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黄金储备的多少与其外债 偿付能力、货币公信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金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
1
供求关系
2
宏观经济因素
3
其他因素
供求关系--黄金供给
矿产金
矿产金是黄金供应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供应量比较平稳
再生金
再生金指通过回收旧首饰及其他含金产品,重新提炼所得的黄金
央行售金
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私人投资机构销售也是国际黄金市场的一个重要黄 金来源
世界黄金市场的年供给量大约为4000吨
黄金的历史演变
金本位制的确立
金银铸造的金币、 银币一直是经济 交易使用的主要 货币
美洲新大陆发 现后,采掘出 大量的黄金和 白银
以黄金为基础 的发行纸币, “金本位”制 正式建立
黄金的历史演变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二战结束前,同盟国代表在美国 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盟 国货币金融会议,确立起了美元与 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黄金的属性
•稀有性--珍贵 •稳定性--便于保存
•货币天然是金银,金 银天然不是货币
•第五大国际结算货币
财富属性 货币属性
商品属性 投资品属性
•首饰业 •电子工业 •牙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
黄金货币金融属性的变迁
中国是最早将黄金作为货币的国家之一,最早在公元前22世纪的夏代就将黄金作为货币使用了。

欧洲最早的金币奥古斯塔铸造于1231年,1252年佛罗伦萨铸造了著名的金币弗罗林。

以中国为例:
殷商及西周时期,黄金作为制造装饰品的贵金属很早就为人们所喜爱。

根据《春秋》、《管子》等文献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黄金已经具备了以下功能:
第一,交换手段;第二,价值尺度;第三,国际货币(“国际”是指当时的诸侯国之间);第四,大量用于赏赐、馈赠、贿赂。

到了秦朝至西汉时期,黄金货币开始盛行。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立法,规定黄金为“上币”。

西汉交易中盛行用黄金,小宗买卖都使用铜钱,价值大的均以黄金计算,关系重大的活动都使用黄金。

在此阶段黄金充分履行着赏赐、贮藏财富以及价值尺度的职能。

东汉至隋朝时期黄金的流通作用减退,黄金愈加贵重,黄金的用途有了很大改变。

用于大额支付和商品交易的情况锐减。

黄金主要用于贮藏和装饰。

第一,黄金充分发挥了价值保值的作用。

第二,奢侈的黄金饰品成为时尚。

南北朝时,黄金制的钱币开始出现。

唐宋时期黄金货币作用的上升,唐代金银仍被视为财富宝藏,用于赏赐和馈赠、贿赂等。

元朝以后黄金货币作用的消失,元朝以后,纸币逐渐流行,黄金进一步退出流通领域。

尤其是明朝,曾明令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黄金的货币地位正式被取消,黄金主要起贮藏作用。

在近代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之前,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

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政府规定金银之间的价值比率并按这一比率无限买卖金银。

此时,黄金的金融属性充分体现在: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时间货币的职能上。

历史上第一个金币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以黄金为核心本位货币。

到1914年已有59个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

黄金是货币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也是最后一个本身拥有价值而又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与价值尺度的实质性货币。

黄金是本位货币,是国际硬通货,可自由进出口,可支付贸易赤字,可作国内货币流通。

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

一战对金本位带来冲击,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时,黄金紧缺并且受到官方控制,“金本位制”彻底崩溃。

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黄金的金融属性主要体现在其货币职能方面:
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

随着美元的逆差、黄金储备的减少以及美元过剩等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暴露了其致命弱点,即“特里芬难题”。

美国于1971年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各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1978年4月1日,“牙买加协议”生效,协议规定黄金非货币化,黄金既不再是各国货币的评价基础,也不能用于官方之间的国际清算。

牙买加协议使黄金失去了其最直接的金融属性――货币职能。

尽管黄金不再在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黄金仍可作为一种能突破地域限制和时空阻隔的国际公认资产,黄金具有其独特的流通性和变现性,仍是重要的国家储备资产和战备资源。

作为投资载体,黄金仍与金融活动保持着关系,信用货币缺乏的情况下,变现黄金是最后支付手段。

尽管黄金逐渐被非货币化,但黄金的金融属性仍然在多次事件中凸显:
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亚洲东南亚多国货币汇价急跌、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中、2002年全球反恐和印巴紧张局势以及今年4月一意孤行的美国对伊拉克战局中,黄金价格上升,成为瞩目的焦点。

在当代,黄金仍然是各国外汇储备地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央行认为不管黄金的价格如何变化,它仍然是全球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央行目前拥有黄金储备
875.6吨.占外汇储备总量的50%。

近年来,虽然一些发达国家央行试图减少部分黄金储备,也有发展中国家在增加外汇储备,但是总体情况来看,黄金储备地位仍然非常重要。

利用黄金也产生了新的融资方式。

一般黄金融资包括黄金股票、黄金债券、黄金借贷、黄金租赁等。

例如,黄金借贷就是商业银行以黄金作为贷款(只收取利息),客户用黄金偿还的一种融资方式,俗称“借金还金”。

这是黄金具有货币和商品双重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黄金生产企业的融资方式。

80年代黄金借贷成为金矿开发的一种融资方式(由泛大陆金矿有限公司1984年向梅斯西太平洋集团贷款6万盎司黄金用于开发该公司的帕丁顿金矿首创),因其利率远低于货币贷款利率而受到黄金生产企业的青睐。

在这种融资方式中,央行无需承担风险直接将黄金储备贷给黄金生产企业,以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

商业银行以自己的资产做抵押,向央行申请黄金贷款.获得贷款后.通常按黄金贷款企业的要求将黄金在现货市场上出售;获得的资金转为借款人所需的项日开发资金;借款企业以项目未来生产出的黄金归还黄金贷款本息,借金还金有锁定黄金价格、规避价格下跌的保值功能。

而通过黄金租货业务,黄金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向黄金首饰加工企业提供黄金租赁服务.以降低原材料库存.缓解流动资金压力,提高流动资金周转速度。

一类是用于实物交易的条块金、金币;一类是“纸黄金”,以记账方式来表明黄金买卖的黄金存折,适合个人投资者利用金价波动人市交易,赚取利润。

思考题: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黄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当代,黄金仍然具有货币金融属性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