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商品 经济
• 小农经济:是铁器牛耕出现和土地私有制确立的产物,最本 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 结合,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随着社会 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的联系加深。
•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低下,实行集体劳动,不是以个 体家庭为单位,所以不是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 家各 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 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 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引发农民起义
易混点:
深化提升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1.含义: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2.特点 1.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2.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6.生产主要满足自身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 7.生产规模小、水平低,具有落后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弱,具有脆弱 性等特点。
3.影响 (1)积极影响 ①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是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消极影响 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特点,使人们形成了“安 土重迁”的思想,这一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中国从古代社会 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位中 如的 何地
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 ? 位
源自文库
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 说
之神‘农神氏农塑氏像’。——《白神虎农通尝义百》草
明 了
➢阅读课本,找一找: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①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②水利事业的发展
耕作方式的演进:
商周时期
石器锄耕(耜耕)
石、骨、木、青铜农具(少)
春秋战国 汉代 唐代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牛耕普及全国 铁犁牛耕
铁制农具(发达地区) 耦犁→一牛挽犁 曲辕犁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1.农业结构 史料 [史料解读] 注意年画中“五谷”“六畜”等关键词。 [问题思考] 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怎样的特点? 提示 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 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也不相同,因为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 小农除了自耕农以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农。
•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态,具有极强的开放 性和扩张性。
➢阅读课本,找一找: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①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 1. (2013重庆2题)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 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 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配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
• 2. (2013全国Ⅱ卷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 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名名人片农业在中神国中农国古氏农代业经的始济祖中 占主导地位(,炎是帝)最基本的
古神 代农 中氏 国在
经济形式。性别:男 出生年月:远古 家庭住址:山洞
农神 业话 的传 地说
主要 事迹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
(土地兼并严重)
②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贫者无立锥之地 (土地兼并严重)
1、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
奴隶社会 ──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最主 要的形式) 农民土地私有制
2、土地兼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年画提示
2.经营方式
史料 农夫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
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綑布 ,此其分事也。——《墨子》
[史料解读]
史料说明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活动;男耕女织,男女分工不同,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1. 封建土地兼并现象在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 产生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贵族、官僚及 豪强霸占土地是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新的封 建王朝的建立都不同程度地改革田制,解决土地兼并, 但都没有从根本上予以解决,要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 并,根本前提是推翻封建制度。
2. 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二者的矛盾 在于争夺财源,因而历朝都采取过抑制兼并的措施, 所反映的矛盾是封建国家与部分官僚地主之间的矛盾, 是统治阶级的内部的矛盾。如北魏、隋唐的均田令, 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等。
骨耜 石 斧
远古
刀耕火种 (火耕)
古代
以牛田(铁犁牛耕) 体现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的革新:
磨制石斧
石锄
骨耜
春秋战国铁农具
汉曲柄锄
汉代大镰
西汉耧车——世界上最早的播种机
西汉耦犁
东汉一牛挽犁
唐代曲辕犁
曲辕犁
史论总结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发展阶段
耕作方式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生产工具的变化 石、骨、木
•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 4.(2010·浙江文综)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 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图,其中图1所示 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 • A.战国 • B.秦 • C.西汉 • D.东汉
赋税:田亩税、人头税、杂税、附
沉重的赋
加税、临时性的征收 (秦始皇“泰半之赋”)
税和力役 徭役:水利、交通、国防、城市、
宫室、陵墓等工程建设
兵役:征战、戍边、守地
古 有利因素 代 ①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
中 ②水利事业的发展
国
的 不利因素
农 业
土地兼并严重
经 济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走近高考
提示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提示
3.小农经济的地位 史料 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 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 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史料解读] 划线句子体现了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 3. (2012全国Ⅱ卷24题)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 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 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②水利事业的发展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传说 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 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战国 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
汉代
井渠法 / 治理黄河(王景)
隋唐五代 立井水车(北方) 高转筒车(南方)
宋元
戽斗
水转翻车
明清
风力水车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①贫者无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