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回族民歌及其演唱风格
青海回族“花儿”的艺术特征
青海回族“花儿”的艺术特征摘要:青海素有“花儿故土〞的美称,其中回族“花儿〞的情感是其他民族无法比较的。
现阶段,我国对“花儿〞文化遗传的爱护与开展十分重视,“花儿〞的研究学者们在其格调及演唱、传承方面也是各抒己见,青海回族“花儿〞也不例外。
本文对青海回族“花儿〞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格调做出分析,希望能为想要了解青海回族“花儿〞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青海回族“花儿〞;艺术特征;演唱格调一、青海回族“花儿〞的艺术特征〔一〕青海回族“花儿〞的文学特征青海回族“花儿〞的文学特征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句式格律,有四句式和六句式,在歌词中有近似的固定句数,较为严谨的拌匀,有规律的停顿。
二是押韵形式,主要包含通韵式,每句押同一个韵,这是最典型常见的形式;交韵式即隔句押韵,一三句押韵,二四句押韵;间韵式是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
三是表现形式,其手法丰盛多彩,表现较为含蓄但不短少鲜明,并且大量的运用赋、比、兴的修辞手法。
四是歌词内容,主要包含的类型有情歌、生活歌、本子歌等。
〔二〕青海回族“花儿〞的音乐特征青海回族“花儿〞的音乐特征主要包含六方面:一是旋律特点,在青海回族“花儿〞中商音与徵音连续四度的跳进构成旋律的一大特点。
二是节奏节拍,回族“花儿〞大多数的音乐作品都是节奏较为急促并且跳跃比拟大的,并且节拍丰盛变化多样。
三是音列和调式音阶,青海回族“花儿〞由商-徵-羽-宫四个音为主干音,构成五声商调式音列或五声徵调式。
四是曲令特点,青海回族“花儿〞的曲令又称“令〞或“曲调〞,曲令分为长令和短令,大略共有一百余种,广为流传的有五十余种。
五是曲式结构,青海回族“花儿〞都是以乐句+乐句=一个乐段的模式构成根本结构,两句歌词为一个乐段,前两句写物,后两句抒情,托物言志。
二、青海回族“花儿〞的演唱格调〔一〕青海回族“花儿〞的演唱语言青海回族“花儿〞是一部承载着民众情思的生活史诗,在追溯青海回族“花儿〞的演唱语言的过程中,可将“花儿〞的语言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汉语演唱,多种语言语汇掺杂其中,青海回族是一个多元性文化成分的民族,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青海回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融合的产物,至今在演唱中仍保存着关于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系的词汇,如歌词中“安拉〞、“乃麻子〞等歌词都是阿拉伯语的译音。
最新-青海少数民族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其特征 精品
青海少数民族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其特征
青海少数民族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其特征
作者张连葵
李锦辉
青海少数民族曲种不多,已知的藏族曲种有三个,格萨尔仲、折尕和仲勒。
蒙古族曲种只有一个图吉娜木特尔。
回族曲种有两个,宴席曲、搅儿,回族的搅儿与汉族搅儿有较大区别,又被称为曲儿。
撒拉族曲种也只有宴席曲一个。
这些曲种都是徒歌形式说唱,没有器乐伴奏。
除了回族用汉语说唱,撒拉族、土族的一小部分用汉语说唱外,藏族、蒙古族都用各自的民族语言说唱。
青海古代说唱的记载资料几乎无据可查,最早的说唱活动大约可上溯到明代。
其中藏族的格萨尔仲、折尕,土族的道拉、蒙古族的图吉娜木特尔以及汉族下弦、贤孝等曲种产生的历史可能更早。
一、格萨尔仲音乐
格萨尔仲究竟产生于何时,尚无定论。
目前学术界有人认为它产生于六世纪,也有人认为产生于七世纪至九世纪,多数人倾向于十一至十二世纪,主要依据是在十一世纪前后,出现了被称为‘伏藏’的最早的手抄本。
格萨尔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里的主人公,格萨尔仲即为专门说唱表演史诗《格萨尔王传》故事的藏族曲种。
格萨尔仲的曲本《格萨尔壬传》的体裁属韵散结合体,韵文部分是歌唱的段落,多用第一人称,主要用以抒发人物感情、陈述故事、进行对话并描绘景物;散文为说白,用于一般性的背景叙述和相关介绍,多采用第三人称。
唱词结构多采用鲁体藏族民歌体,也有自由格律体的格式。
起唱时往往先唱衬词——祈祷词——报地名和人物名,有时还报演出使用的曲调名,然后才是唱述故事内容,最后以求听众了解唱词含义或以警示句做结束。
格萨尔仲的唱腔音乐属单曲体结构,有的曲调带有引子,有的不带引子。
青海民歌特点[方案]
青海民歌特点汉族回族"花儿" 这是青海花儿中数量最大,流传最广的一种花儿,是青海花儿的主体.主要流传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湟源,湟中,大通,互助,平安,化隆,民和,乐都,循化各县及西宁市,海南州的贵德县,海化州的门源县等地.这类花的音乐特色在于四度音程的跳进和音列上的迂回运动,其中商徵型的基本音列起着主导作用,有时会强调角音或以清角代替角音的手法来冲淡曲调中商徵型的四度音的跳动感,由此而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旋律以商,徵,商为基本框架,而以商音到角(或清角),羽音到宫音的运动为媒介,形成单纯,质朴,明快的音乐个性.土族"花儿" 是流传在以互助地区为中心,辐射至大通及邻县的以土族为主要流传民族的花儿,其曲调委婉柔美,内在而含蓄.土族花儿以徵商五声调式为旋律构成基础,它不是广泛的使用四度音程的跳进,而以级进的旋法和句尾的大幅度下滑音形成自己的特色,使曲调具有单纯,明朗,飘洒的特点,旋律进行中常用商音到商音的八度内迂回级进,在上行和下行中突出和强调宫音在旋律中的支持和稳定作用,体现了土族人民含蓄,纯朴,真挚,恳切的内在艺术风格和心理素质.3,撒拉族"花儿" 主要流传在循化,化隆,同仁和民和等地区,其曲调是以羽音为中心,商,角为骨干音的音列构成.撒拉族花儿除了最基本的常见商徵型曲调之外,多数是建立在小调的基础之上.它的曲调内在古朴,极富歌唱性.旋律运动常是角音列羽音的四度跳进和商音列羽音的迂回下行或是宫音到羽的三度下行.一种是旋律平衡流畅,充满抒情气质的小调色彩,一种是活泼明快,富于弹跳性的小调色彩.青海的汉族民歌除了"花儿",还有小调,秧歌1,小调小调是汉族民歌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一个歌种,词曲相对而言较为固定,表现手法多样,表达情感细腻.多在群众生产之余,在休闲娱乐和喜庆的场合中演唱,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分节歌形式,各种句式结构都有.小调的节拍规整,节律明显,但节奏形态丰富多样.旋律线曲折起伏,乐汇常用变化和对比手法,因此旋律流畅而优美.小调的乐句结构,功能明晰清楚,常见的句式结构有两种,一是对应性的上下句结构,二是起承转合式的四句式结构.另外,小调的乐段结构因歌词句式的多样性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态,但乐段形式比较完整,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结构特点.常见调式以商,徵为主,羽,宫次之.除了五声性的结构外,尚有在五声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清角或变宫的六声,清角和变宫同时存在的七声.青海汉族小调的音乐风格跟青海汉族的来源不一样,呈现出汉文化的多元性.先民们在西迁青海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原籍地的民歌,这些民歌中的小调流传至今,虽几经变异,但仍可看到其原有的风貌.因此在青海汉族的小调中,既有江南的风格,也有中原和北方各地的风格.这些来自各地的小调在青海的流传过程中,受青海当地的方言和风俗的影响,从旋法到节奏形态逐渐改变了原有的风格.调式骨干音变为青海民歌中常见的四五度结构,以徵,羽,宫,商的确立形成了富有青海地方色彩的调式功能音,从而被青海广大群众认可并流传至今.2,秧歌秧歌是春节期间社火表演中必不可少的歌种.是社火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有对唱,齐唱,形式多样而活泼.以锣鼓伴奏开始,歌声结束后仍由锣鼓烘托气氛.有四乐句和上下乐句两种结构,多用五声徵,宫调式.固定的唱词不多,多是即兴性的应景填词.内容主要是庆丰收,保平安等祝福国泰民安,庆贺人畜兴旺的良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个乐句的结音分别为宫,徵,羽,宫.巧妙地形成了与四句歌词相呼应的起承转合结构.。
民族风情:回族艺术——音乐
回族的音乐花儿:“花儿”是西北民歌的一种,据说由元曲演变而来。
其旋律高亢豪放、悠扬婉转,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广泛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各民族群众中。
回族群众也十分喜欢唱“花儿”。
花儿会是“花儿”歌手们竞赛与交流的聚会,更是喜爱“花儿”的各民族群众的狂欢节。
山曲儿:流传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民歌。
源于西北花儿。
清乾隆年间甘、陕一带的回族大批迁往新疆,因此“花儿”也随之流入昌吉。
山曲儿基本上属于“河煌花儿”流派,多采用“河州大会”、“白牡丹令”、“孕马儿令”、“大眼睛令”等。
词分两种,一种是“头角齐式”,民间称做“齐头齐尾”式,即每首四句,每句字数较整齐;一种是“折断腰式”,每首五句或六句,其中有四个长句,插一或两个短句。
歌词朴实、生动,曲调高亢、明快。
哇鸣:回族民间乐器。
古代称为“埙”。
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因它取材方便,制做简单,很受群众喜爱。
琴身用黄胶泥捏成中空的扁豆形、鸡蛋形、牛头形,再用小榻扎几个小孔,一般是前四,后三,上边留一吹口,晒干即可。
演奏技巧类似汉族的萧,按需要放孔、压孔。
音量小,音域窄,只能吹奏简单的曲子。
最近宁夏音乐界人士,在原来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音量大、音域宽的哇鸣。
贤孝:曲艺的一种。
流行干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表演者只有一人,自弹自唱。
内容多为根据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编写的唱段,因此称为“贤孝”。
主要唱腔有:月调(也称“月音”)、兴调、悲调、喉音、泪音等。
口弦:“口弦”通称“口口”,亦叫“口儿”、“口琴”,是一种以吹奏口弦并伴以即兴表情动作的民间娱乐形式。
口弦分两种:竹制长三寸,扯线发音;铁制长一寸半,拨钩发音。
口弦两端亦可系上丝穗、珠子等坠饰。
“口弦”主要流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海原、固原一带的回族妇女中间。
她们往往用弹口弦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有时妇女之间用口弦相互对弹,既象是对歌,又象是谈心。
如在冬夜或夏令的黄昏,围暖或歇凉时,往往拨动口弦自然起舞,以抒发喜、怒、哀、乐之情。
青海民歌四季调介绍
青海民歌四季调介绍青海民歌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之一,其中的四季调更是代表了青海地区不同季节的鲜明特点。
由于青海地处高原地区,气候条件极为复杂多变,因此每个季节都具有独特的气候、景观和生活方式,而这些元素都被巧妙地融入到青海民歌四季调当中。
春天是大自然苏醒复苏的季节,它代表着新生和希望。
青海民歌中的春天调以欢快、明亮的音调为主,歌词描绘着大地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壮丽景象。
春天调常常用琵琶、马头琴等乐器伴奏,轻快的音乐节奏和欢快的旋律让人联想到青海广袤的草原和奔跑的牛羊。
歌词中常常描绘农牧民们在春天里忙碌的身影,他们播种、牧马,展望着丰收的希望。
夏天是阳光炎炎、万物茂盛的季节,其特点是炎热和潮湿。
与此相应,青海民歌夏天调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欢快而激昂,歌词描绘了夏季大地的丰收和人们忙碌劳作的身影。
夏天调常常用唢呐、板筑、葫芦丝等乐器伴奏,这些乐器音质高亢、激昂,给人一种热烈奔放的感觉。
歌词中常常描绘农牧民们在夏天里忙碌的场景,他们与牲畜共同工作、收割庄稼,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恰逢丰收之时。
青海民歌秋天调音乐以悠扬、舒缓的旋律为主,歌词描绘了大地的丰收景象和人们感恩的心情。
秋天调常常用竖琴、洪湖琴等乐器伴奏,这些乐器音色柔和、优美,给人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歌词中常常描绘着农牧民们秋天里丰收的喜悦,他们收获的场景和喜悦的笑容都被融入到歌曲中。
冬天是大地休息的时候,是一片宁静与沉寂的季节。
青海民歌冬天调音乐以低沉、深远的旋律为主,歌词描绘了雪花飘落、大地冰封等冬季的景象。
冬天调常常用板胡、马头琴等乐器伴奏,这些乐器音色沉郁、深沉,给人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感觉。
歌词中常常描绘着农牧民们冬季里的守望与期盼,他们守护着家园,温暖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总的来说,青海民歌四季调以其独特的音响特色和描绘生活的歌词,生动地展现了青海地区不同季节的特点。
这些歌曲让人们在听音乐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了青海的民俗风情和自然风貌。
论青海“花儿”的演唱特征
论青海“花儿”的演唱特征【摘要】“花儿”又名“少年”,是产生与甘肃临夏,并流行于甘、青、宁、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唱词浩繁,文学的艺术价值较高,被称为“西北之魂”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影响,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花儿作为青海民歌的重要品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乡土气息浓烈的艺术风格震撼着千万人的心扉。
而对它的研究大概从清明时期就零星的开始了,迄今为止,花儿的研究已经形成了长长的历史。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怎样保护传承这一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笔者对“花儿”花儿的演唱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花儿的传播和继承,使花儿显出更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青海民歌;花儿;演唱风格;传承1 导论关于“花儿”的源流、国内外名闻遐迩西北“花儿”被誉为“大西北之魂” “活着的诗经”,是数百西北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儿”的流传,族属等学术界意见不一,多数学者倾向于“花儿”源于甘、川、交界处的藏族及其先民,吐番﹑的民歌。
关于流传地区的学者发现除西北五省之外,内蒙古,乌兹别克斯坦都在流传,现在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荷兰、新西兰、等国家学者在内的中外学者进行研究,山西、四川、西藏、也有部分地区流传,国外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目前研究花儿的文章有;2000-2010花儿研究学家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82期上发表《甘肃的歌谣——花儿》等近乎三百篇文章,西北地区颇有影响力的“花儿”歌手大多数已故或者年事已高,一些热爱花儿的年轻人忙着外出打工。
长此以往,“花儿”这多民间艺术奇葩必定衰落甚至消失。
不过国家已经很重视它的传承了,正在通过歌手大赛、巡回演出、花儿音乐素材在创作等,是花儿能够在民众中广泛流传。
在国际上:2009年,甘肃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从青海花儿的擂台比赛,到轰动海内外的青南藏族原生态歌舞,再到一场场不断引发热烈太讨论的青海花儿会,无不成了青海文化界关注的焦点,史青海花儿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青海地区的民歌
青海地区的民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以下是对青海民歌的详细介绍:种类与风格:青海的藏族民歌是最为出名的,分为古老的史诗类民歌和现代的生活类民歌。
史诗类民歌通常是由史诗、神话和传说改编而成,歌颂了英雄人物和美好的爱情故事。
而生活类民歌则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歌词含义深邃而哀婉动人。
回族的民歌音乐风格独特,充满激情和热情。
回族的民歌以唱、舞、乐三位一体的形式呈现。
曲式结构:青海的民歌通常采用扩充的上下句体结构,上下句幅长度不等。
其音阶以五声性的商、徵调式最为多见。
歌曲中经常使用各种衬词,这些衬词与相应的旋律结合在一起,使花儿的旋律连结自如,扩展从容,表达情感的感染力加强。
演唱形式:青海的民歌通常以独唱、对唱、齐唱、领唱与齐唱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演唱。
歌词内容:青海的民歌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对自然风光、社会生活的描绘,也包括对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的表达。
歌词中经常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歌曲更具艺术感染力。
传承与发展:青海的民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青海的民歌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一些优秀的歌手和创作人通过改编传统民歌、创作新民歌等方式,为青海民歌注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青海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举办各种演出、比赛、培训班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青海民歌。
总的来说,青海地区的民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喜爱。
这些歌曲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精神食粮,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浅谈青海回族民歌及其演唱风格
族“花儿”的旋法具有一般民歌小调的 风格,节奏弹跳性强。
注:要打个鹦哥的嘴哩:铲子打成鹦哥嘴的 形状。
3、回族劳动号子。 回族劳动号子有两种:一种是在修 渠打坝、建房筑屋中夯筑地基时所唱的 打夯号子,一般为集体劳动时演唱,领 夯人手持夯柄领唱,众人和唱,领唱时 起夯,和唱时砸夯,夯落在和唱的强拍 上。另一种是在修筑围墙时,所唱的打 墙号子,筑造宅院围墙时,有些人往上 撂土,有些人站在墙基上,手持夯杵, 边夯边唱。过去青海农村人们居住的多 是土房,建房时打围墙就成了常见的劳 动形式。回族劳动号子旋律简洁流畅, 五声商、徵调式最为多见,歌词以四、 五、七字句式构成,一般没有固定的歌 词,均为即兴编唱,生活气息浓郁,语 言风趣幽默。旋律以上下级进和小跳音 程为主,少装饰,音调与唱词语音声调 结合紧密。
回族自称“回回”,青海回族来源较 复杂,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情况:唐朝 时阿拉伯人、波斯人来青海经商留居的; 13 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东归时,一批阿
青海回族民歌主要有五彩缤纷的宴 席曲、高亢嘹亮的少年 (花儿)、铿锵有 力的劳动号子、感情淳朴的小调及儿歌 等。
1、回族宴席曲。 亦称“菜曲儿”是回族群众举行婚 礼时所唱的曲子。回族宴席曲是流行于 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一些回族 聚居区的歌唱艺术。 《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曲艺》 卷载:“宴席”是当地方言 对婚礼的别称,宴席曲是回族人民在举 行婚礼时邀请民间歌手前来演唱的说唱 曲调,因以得名。 [2] 可见宴席曲是当地 回族的家曲,与野曲“少年”相比,无 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均有截然不 同的风格与特点。宴席曲的演唱形式有 独唱、齐唱、坐唱,也有表演唱,一般 无伴奏。每逢新婚之夜,庄子里的歌手 们按例来男家唱曲儿恭喜,坐在庭院或 炕上为围坐的四周的听众尽兴歌唱,以 声情并茂取胜,洋溢着欢乐喜悦之情。 宴席曲演唱时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这 些动作大都源自武术,如 “三倒步 ”、 “四门斗”、“大小梅花”、“黑鹰展翅”、 “鹞子翻身”等,反映了当地回族群众自 古流存的尚武风气,一般每首宴席都有 一组固定的动作。宴席曲一般是一词一 曲,但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 的发展和变化,也产生了一词多曲的情 况。如 《虎马刺马》、 《方四娘》 就有五 六种不同的曲调,是因居住地的不同而 不同,使整个宴席曲的曲调丰富多样, 五彩缤纷。事实证明,回族宴席曲作为 表现各种丰富内容及复杂感情的民间歌 唱艺术,在曲目、曲调、节奏、调式及
青海民歌四季调介绍
青海民歌四季调介绍摘要:I.引言- 介绍青海民歌四季调- 表达对青海民歌四季调的兴趣和好奇心II.青海民歌四季调的背景和起源- 介绍青海民歌四季调的起源和背景- 讲述青海民歌四季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III.青海民歌四季调的特点和风格- 分析青海民歌四季调的特点和风格- 描述青海民歌四季调的曲调和歌词IV.青海民歌四季调的代表作品- 介绍青海民歌四季调的代表作品- 分享代表作品的音乐特色和歌词内容V.青海民歌四季调的意义和影响- 分析青海民歌四季调的意义和影响- 讲述青海民歌四季调在青海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VI.结论- 总结青海民歌四季调的特点和价值- 表达对青海民歌四季调的欣赏和赞美正文:I.引言青海民歌四季调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的民歌,它起源于我国的青海省。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曲调和歌词,描述了青海地区四季变化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生活的喜悦,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青海民歌四季调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首美丽的歌曲。
II.青海民歌四季调的背景和起源青海民歌四季调,又称为“花儿四季调”,起源于我国的青海省。
青海省位于我国的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以藏族、回族、土族等民族为主。
这些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作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青海民歌四季调便是其中之一。
青海民歌四季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青海地区的民间歌手开始以四季变化为题材,创作了许多描述青海地区美丽景色和人民生活的歌曲。
这些歌曲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青海民歌四季调。
III.青海民歌四季调的特点和风格青海民歌四季调的特点和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曲调优美:青海民歌四季调的曲调多为五声音阶,具有清新、高亢、悠扬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表现出青海地区四季变化的美丽景色。
2.歌词生动:青海民歌四季调的歌词内容丰富,既有对青海地区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们生活的喜悦和希望。
青海河湟花儿音乐解析
青海河湟花儿音乐解析
青海河湟花儿算是一种传统的蒙古族民间歌谣,又叫“青海河湟花儿歌”,也有人叫它“青海河湟花儿曲”。
它变成流行音乐的歌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著名歌手蔡琴将它改编成流行音乐形式,这种传统的蒙古族民间歌谣在广大的民众中传唱开来。
“青海河湟花儿音乐”的歌词多反映出蒙古族人在青海湟水河流域盛行川流不息、如行春之船舶般运行的文化。
它以美丽宁静的音乐和婉转动听的歌词,抒发出民族观念,表达了内心的深情。
青海河湟花儿歌中有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气息,反映了蒙古族这一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了蒙古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思念和对祖先的敬仰。
青海河湟花儿音乐的歌曲特点,首先是节奏舒缓。
它的节奏空灵、舒缓,仿佛姹紫嫣红的风帆在轻轻滑过河面,是远离都市喧嚣的抒情气息。
其次,青海河湟花儿音乐的歌词传达的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精神。
歌曲中抒发出一种坚贞的信仰,以及对蒙古族文化的赞扬,这样有助于鼓励民族进步意识,弘扬奋勇向前的精神。
此外,青海河湟花儿音乐的演唱技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
歌手们在演唱此歌曲时,音准、音色和技巧得到了很好的协调,恰到好处的声音使人耳目一新。
同时,歌手们在演唱时也以独特的气氛烘托,使之更有表演力,更能影响聆听者的心理,使人感觉温暖、舒适。
总之,青海河湟花儿音乐是一种有着历史文化内涵的音乐,通过它可以使人更加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感悟蒙古族这一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期望有更多的音乐家走进蒙古族的民俗,感受它的魅力,并
将它传承下去。
浅论青海回族民间舞蹈及其艺术特征
浅论青海回族民间舞蹈及其艺术特征◎王靓/文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民间歌舞文化十分丰厚,而且不同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都创造出了属于本民族的优秀民间歌舞,使得青海民族民间歌舞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绚丽无比,也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在青海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中,似乎回族民间舞蹈被关注的程度不够。
本文就针对回族民间舞蹈及艺术特征做些探究。
回族在青海境内分布十分广泛,是青海六大主题民族之一,特别是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结合部的河湟流域,既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青海境内伊斯兰文化最活跃的地带。
在中国元代,大量的“回回人”进入到中国各地,所以,俗话讲:“元代回回遍天下”。
而回族在中国真正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在明朝。
在明朝,凭借伊斯兰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将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的穆斯林凝为一体,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大分散、小集中的回族群体。
回族在青海的形成过程中,也和其他民族一样,是在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成分而繁衍壮大的。
明朝洪武五年,朱元璋曾颁旨:“蒙古、色目人现居中国,许与中国人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
”这一命令,实际不能完全执行,但给不同民族同婚增加了便利。
另外,元代“西域亲军”,大多数是只身随军进入中国各地,肯定要与当地妇女通婚。
所以,过去在青海民间,就有回族把汉族称作“阿舅”之说。
由于青海回族和其他民族和睦相处,语言上讲汉语,文字上使用汉字,所以青海回族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也烙上了多民族文化的烙印。
回族由于受限于伊斯兰教义的影响,民族民间歌舞较少。
但是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聚居相处,受到其他民族民间歌舞的影响,逐渐也创造形成了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歌舞。
这正如哲人所总结:“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只发现有不会跳舞的人,而没有发现不会跳舞的民族。
”青海回族民间歌舞稀缺,但确实存在,正因为它稀缺,所以弥显珍贵。
青海回族民间歌舞的主要表演形式就是宴席曲。
宴席曲在青海回族民间又叫“菜曲儿”“彩曲儿”,取意为宴席后的歌舞或渲染喜庆华彩的宴席气氛,或非材即柴的技艺谦词。
青海民歌四季调介绍
青海民歌四季调介绍青海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
青海的民族民歌被认为是中国的民族音乐的瑰宝之一,琴房季调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
琴房季调是演唱艺术的形式之一,用于表达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思考和愿望。
琴房季调是一种由琴房演唱的民歌,通常以四季为主题进行创作和演唱。
四季调的歌曲内容多样,既有描写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变化的演唱,也有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演唱。
琴房季调的音乐风格多种多样,而且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季节,琴房季调的春天歌曲通常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苏醒和新生活的期待和喜悦。
这些歌曲通常采用明快而轻快的旋律,琴房的演唱者经常以婉转动听的嗓音来演唱,给人一种愉悦和欢快的感觉。
这些春天调的歌曲通常以赞美和祝福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和祝福的美好期待。
夏天是一个炎热和多雨的季节,琴房季调的夏天歌曲通常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丰收和生活活跃的欢快和喜悦。
这些歌曲通常采用快节奏和充满活力的旋律,琴房的演唱者使用明亮和饱满的嗓音演唱,给人一种热情和活力的感觉。
这些夏天调的歌曲通常以赞美和庆祝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丰收和生活繁荣的愉悦和感激。
秋天是一个凉爽和丰富的季节,琴房季调的秋天歌曲通常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丰收和生活成果的欣喜和感激。
这些歌曲通常采用舒缓而丰美的旋律,琴房的演唱者使用深沉和温暖的嗓音演唱,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这些秋天调的歌曲通常以赞美和期盼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和新生活的感恩和期待。
冬天是一个寒冷和宁静的季节,琴房季调的冬天歌曲通常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休息和思考的平静和深沉。
这些歌曲通常采用悠扬而寂静的旋律,琴房的演唱者使用柔和和沉稳的嗓音演唱,给人一种安宁和冥想的感觉。
这些冬天调的歌曲通常以寄托和思考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休息和思考的渴望和热爱。
琴房季调作为青海民歌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不同旋律和嗓音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思考和愿望。
青海少数民族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其特征
青海少数民族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其特征青海少数民族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其特征青海少数民族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其特征作者/ 张连葵李锦辉青海少数民族曲种不多,已知的藏族曲种有三个,“格萨尔仲”、“折尕”和“仲勒”。
蒙古族曲种只有一个“图吉娜木特尔”。
回族曲种有两个,“宴席曲”、“搅儿”,回族的“搅儿”与汉族“搅儿”有较大区别,又被称为“曲儿”。
撒拉族曲种也只有“宴席曲”一个。
这些曲种都是徒歌形式说唱,没有器乐伴奏。
除了回族用汉语说唱,撒拉族、土族的一小部分用汉语说唱外,藏族、蒙古族都用各自的民族语言说唱。
青海古代说唱的记载资料几乎无据可查,最早的说唱活动大约可上溯到明代。
其中藏族的“格萨尔仲”、“折尕”,土族的“道拉”、蒙古族的“图吉娜木特尔”以及汉族“下弦”、“贤孝”等曲种产生的历史可能更早。
一、格萨尔仲音乐格萨尔仲究竟产生于何时,尚无定论。
目前学术界有人认为它产生于六世纪,也有人认为产生于七世纪至九世纪,多数人倾向于十一至十二世纪,主要依据是“在十一世纪前后,出现了被称为‘伏藏’的最早的手抄本”。
格萨尔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里的主人公,“格萨尔仲”即为专门说唱表演史诗《格萨尔王传》故事的藏族曲种。
格萨尔仲的曲本《格萨尔壬传》的体裁属韵散结合体,韵文部分是歌唱的段落,多用第一人称,主要用以抒发人物感情、陈述故事、进行对话并描绘景物;散文为说白,用于一般性的背景叙述和相关介绍,多采用第三人称。
唱词结构多采用“鲁”体(藏族民歌体),也有自由格律体的格式。
起唱时往往先唱衬词——祈祷词——报地名和人物名,有时还报演出使用的曲调名,然后才是唱述故事内容,最后以求听众了解唱词含义或以警示句做结束。
格萨尔仲的唱腔音乐属单曲体结构,有的曲调带有引子,有的不带引子。
由于安多和康巴两个地区的藏语具有各自的方音,故两个地区的格萨尔仲说唱音乐与说唱风格也各有不同。
在演唱风格上,安多地区艺人的演唱,节奏稍缓慢委婉,既有叙述性,又带抒情性:而康巴地区艺人的演唱,节奏铿锵有力,情绪激昂,语气刚健。
回族花儿歌曲
回族花儿歌曲介绍回族花儿歌曲的背景回族花儿歌曲是中国少数民族回族独特的音乐形式,以其优美旋律和深情意境而闻名。
回族花儿歌曲源于回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多以爱情、自然、生活等主题为内容。
本文将深入探讨回族花儿歌曲的特点、历史和发展。
回族花儿歌曲的特点回族花儿歌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形式独特回族花儿歌曲通常采用二声揉音的唱法,旋律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它融合了阿拉伯音乐、波斯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形成独特的回族风格。
2. 词曲结合紧密回族花儿歌曲的词曲结合非常紧密,歌词通常用回族语言表达,内容贴近生活,真实感人。
歌曲情感真挚动人,能够让人产生共鸣。
3. 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回族花儿歌曲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也有合唱;既有演唱会,也有舞台剧。
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示了回族花儿歌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回族花儿歌曲的历史和发展回族花儿歌曲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朝时期。
在宋金元明清时期,回族花儿歌曲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回族花儿歌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创新。
1. 唐朝时期唐代是回族花儿歌曲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时,回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建立了回疆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回族花儿歌曲在唐代开始流传,并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
2. 宋金元明清时期宋金元明清时期,回族花儿歌曲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回族花儿歌曲成为回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被用于表达人们对生活和爱情的热爱和思考。
3. 近代以来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回族花儿歌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创新。
回族艺术家开始探索与其他地区艺术形式的结合,使回族花儿歌曲更具时代性和现代感。
回族花儿歌曲对文化的影响回族花儿歌曲作为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1. 促进民族团结回族花儿歌曲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深情意境,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和和谐发展。
它是回族人民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
2. 传承历史文化回族花儿歌曲通过音乐形式,传承了回族的历史文化。
青海民歌特点
青海民歌特点汉族回族"花儿" 这是青海花儿中数量最大,流传最广的一种花儿,是青海花儿的主体.主要流传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湟源,湟中,大通,互助,平安,化隆,民和,乐都,循化各县及西宁市,海南州的贵德县,海化州的门源县等地.这类花的音乐特色在于四度音程的跳进和音列上的迂回运动,其中商徵型的基本音列起着主导作用,有时会强调角音或以清角代替角音的手法来冲淡曲调中商徵型的四度音的跳动感,由此而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旋律以商,徵,商为基本框架,而以商音到角(或清角),羽音到宫音的运动为媒介,形成单纯,质朴,明快的音乐个性.土族"花儿" 是流传在以互助地区为中心,辐射至大通及邻县的以土族为主要流传民族的花儿,其曲调委婉柔美,内在而含蓄.土族花儿以徵商五声调式为旋律构成基础,它不是广泛的使用四度音程的跳进,而以级进的旋法和句尾的大幅度下滑音形成自己的特色,使曲调具有单纯,明朗,飘洒的特点,旋律进行中常用商音到商音的八度内迂回级进,在上行和下行中突出和强调宫音在旋律中的支持和稳定作用,体现了土族人民含蓄,纯朴,真挚,恳切的内在艺术风格和心理素质.3,撒拉族"花儿" 主要流传在循化,化隆,同仁和民和等地区,其曲调是以羽音为中心,商,角为骨干音的音列构成.撒拉族花儿除了最基本的常见商徵型曲调之外,多数是建立在小调的基础之上.它的曲调内在古朴,极富歌唱性.旋律运动常是角音列羽音的四度跳进和商音列羽音的迂回下行或是宫音到羽的三度下行.一种是旋律平衡流畅,充满抒情气质的小调色彩,一种是活泼明快,富于弹跳性的小调色彩.青海的汉族民歌除了"花儿",还有小调,秧歌1,小调小调是汉族民歌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一个歌种,词曲相对而言较为固定,表现手法多样,表达情感细腻.多在群众生产之余,在休闲娱乐和喜庆的场合中演唱,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分节歌形式,各种句式结构都有.小调的节拍规整,节律明显,但节奏形态丰富多样.旋律线曲折起伏,乐汇常用变化和对比手法,因此旋律流畅而优美.小调的乐句结构,功能明晰清楚,常见的句式结构有两种,一是对应性的上下句结构,二是起承转合式的四句式结构.另外,小调的乐段结构因歌词句式的多样性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态,但乐段形式比较完整,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结构特点.常见调式以商,徵为主,羽,宫次之.除了五声性的结构外,尚有在五声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清角或变宫的六声,清角和变宫同时存在的七声.青海汉族小调的音乐风格跟青海汉族的来源不一样,呈现出汉文化的多元性.先民们在西迁青海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原籍地的民歌,这些民歌中的小调流传至今,虽几经变异,但仍可看到其原有的风貌.因此在青海汉族的小调中,既有江南的风格,也有中原和北方各地的风格.这些来自各地的小调在青海的流传过程中,受青海当地的方言和风俗的影响,从旋法到节奏形态逐渐改变了原有的风格.调式骨干音变为青海民歌中常见的四五度结构,以徵,羽,宫,商的确立形成了富有青海地方色彩的调式功能音,从而被青海广大群众认可并流传至今.2,秧歌秧歌是春节期间社火表演中必不可少的歌种.是社火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有对唱,齐唱,形式多样而活泼.以锣鼓伴奏开始,歌声结束后仍由锣鼓烘托气氛.有四乐句和上下乐句两种结构,多用五声徵,宫调式.固定的唱词不多,多是即兴性的应景填词.内容主要是庆丰收,保平安等祝福国泰民安,庆贺人畜兴旺的良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个乐句的结音分别为宫,徵,羽,宫.巧妙地形成了与四句歌词相呼应的起承转合结构.。
青海民歌简介
青海民歌简介1. 引言青海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民歌文化。
民歌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民歌是在青海地区长期发展积累的独特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青海民歌的起源、特点、流派、演唱形式和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起源青海民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青海各民族生活、劳动和社会经历的反映。
古代青海地区是毛南牧区,人们在放牧的同时,用歌来记录和表达他们的感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海民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
3. 特点青海民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多样性:青海地区居住着汉、藏、回、蒙、土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歌风格和演唱方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歌文化。
- 自然主题:青海地区山川壮美,草原广袤,民歌中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 深情浓郁:青海民歌的歌词浅显易懂,通俗易唱,情感表达直接,能够深深打动人的心弦。
4. 流派青海民歌按照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流派,其中较为知名的流派有以下几种: - 汉族民歌:汉族民歌是青海最主要的民歌流派,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它通常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歌词质朴真实,表达了汉族人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
- 藏族民歌:藏族民歌是青海著名的民歌流派之一,它多以调和腔唱法为主,歌词诗意深长,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自然和宗教的崇拜。
- 回族民歌:回族民歌是青海重要的民歌流派之一,多采用回民腔唱法演唱,歌词中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
5. 演唱形式青海民歌的演唱形式也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独唱:独唱是最常见的一种演唱形式,演唱者通常面向听众,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感和思想。
- 合唱:合唱是多人一起演唱的形式,通常由一个主唱和多个合唱人组成,用和声的方式呈现音乐作品。
- 伴奏:青海民歌通常伴随着民族乐器的演奏,如马头琴、手风琴等,增加了音乐的丰富性和魅力。
6. 社会意义青海民歌在青海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文化传承:青海民歌是青海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歌曲的演唱和传唱,人们将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青海民歌四季调介绍
青海民歌四季调介绍【实用版】目录一、青海民歌概述二、四季调的来源和特点三、四季歌的曲调与调式四、四季歌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正文一、青海民歌概述青海民歌是源于我国青海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青海民歌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为主题,歌词质朴、旋律优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其中,《四季歌》是青海民歌中较为著名的一首歌曲。
二、四季调的来源和特点《四季歌》源于青海地区的花儿,是一种具有高原特色的山歌。
花儿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而《四季歌》则是从花儿中提炼出来的通俗民歌,具有感情细腻、韵调柔美的特点。
这首歌曲通过描绘四季景象的变化,展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四季歌的曲调与调式《四季歌》的曲调优美,歌词抒发了人们对四季美景的喜爱。
从音乐调式上来看,这首歌曲属于 D 商淍式转五声 D 羽调式,属于第二类同主音转调范畴。
这种独特的音乐调式使得《四季歌》在表达四季美景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四季歌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四季歌》作为青海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首歌曲传承了青海地区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丰富了中国民歌的种类和内容。
其次,《四季歌》通过歌词和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土的眷恋,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最后,《四季歌》作为一首优秀的民歌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对于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作用。
总之,《四季歌》是一首具有高原特色的青海民歌,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四季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族民歌
青海 是 民 歌 的 海 洋 , 在 这 块 土 地 肥 沃、山川秀丽的地方,到处都流传 着浩如烟海、绚丽多彩、形式多样、曲 调优美的各种民歌。每个民族的民歌都 有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多姿多彩, 各俱千秋,展现出各民族灿烂的文化艺 术传统和音乐流派。青海回族创造了十 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艺术,尤其是他 们的民歌曲目繁多,内容广泛,曲调优 美,语言清新,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 高原风情。这些独特音乐风格的形成, 有赖于多种因素,如语言、节拍、节奏、 调式、曲式、旋法及演唱风格等,是形 成回族民歌与特色的重要因素。他们演 唱的民歌有在婚娶大事中唱的“宴席 曲”,有谈情说爱的“少年” (花儿), 有各种劳动号子,有家中唱的小调,也 有哄儿入睡的“儿歌”等,不论哪种演 唱方法与形式都是和回族人民的生活息 息相关。这些民歌,是青海各族人民共 同喜爱的歌种,这些民歌以它无比的艺 术魅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扎根在群众之
包括儿童自己唱的儿歌及成人唱的摇儿 歌。唱词通俗形象,琅琅上口,生动而 富于表现力,曲调简单,易学易唱,音 乐形象亲切温柔,一般旋律起伏不大, 节奏平稳,极富歌唱性。比较流行的回 族儿歌有乐都的 《白鹦哥》 为羽调式, 很规整,乐句为起、承、转、合,以及 化隆的 《玩牦牛》 为徵调式。
■回族“少年”(花儿)的演 唱风格
中,深受大家的喜爱,是人们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它忠实地记载了青 海回族人民特殊的历史生活、思想感情 和民族习俗,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显示了人们的才能与智慧,是我国民间 文化宝库中光辉夺目的艺术珍品。
回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仅 次 于 藏 族 的 一 个 民 族 , 2001 年 人 口 83.12 万人,占青海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34.92%。全国各地以西北地区的青海省、 甘肃、宁夏、新疆及北京、河北、山东、 河南、安徽、云南、辽宁等市区有较多 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回族分布在全省各地,与汉、藏、土、 撒拉、蒙古族错杂而居,主要分布在青 海省东部的化隆、海西州、门源县,西 宁城东区以及民和、大通两个回族自治 县,还有湟源、平安、祁连、贵德等地。
少年 (花儿) 是青海省最具代表性 的民间歌曲,回族演唱的“少年”突出 了刚健有力的性格。演唱同一个曲令在 不同的地区则产生不同的色彩,有的质 朴豪放,有的明快跳跃,有的轻盈华丽, 有的感伤压抑。一个地方的曲调又因演 唱者的音质、音色、情绪、表现方法而 各显异彩。“少年”的演唱随意性很强, 歌手可即兴发挥,田间、路上、随处而 唱。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面广,调式上对 比性强,节奏多为 3/8、6/8、3/4 和 2/4 及 4/4 拍,节拍丰富,变化多样。回族 在演唱“少年”时,运用了“苍尖音并 用”唱法 (真假声结合),这种演唱技巧 在“少年”的唱法中占主要部分,演唱 者运用真假声所发出清脆的音色,有辽 阔、悠扬、清新的山野味道和高原气息, 旋律跌宕起伏,跳跃变化较大,节奏自 由而不松散,衬词衬句使用较多,以体 现“少年”的曲调高亢嘹亮、粗犷有力、 音域较宽、音程跳动大等特点。如 “河 州令” 《上去高山望平川》,用高腔演 唱、音色尖丽,穿透力强,真假声相辅 相成,高音以尖音 (假声) 为主,曲调 多在高声区以及特高区 C3 以上迂回进 行,男女同音高,男声比实际记谱翻高
16
2010·4
[论 坛]
For um
旋律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体 系。宴席曲的内容反映了回族人民生活 的各个方面,有规劝人心的劝喻歌、有 恭贺新禧、赞美东家和对自然景色的赞 歌,有农事生产、打柴、狩猎的生活, 有征兵、军旅生活的出征歌,有妻离子 散、悲欢离合的闺怨相思之歌,有脚户、 商贩出外谋生的出门人之歌,有控诉封 建制度造成婚姻悲剧的诉苦歌,有以历 史人物和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故事歌,还 有讴歌新生活、新时代和新风尚的新编 歌等。回族宴 席 曲 常 见 的 曲 目 有 《打 柴》、 《十二个月》、 《五劝人心》、 《高 大人领兵》、 《孟姜女》、 《虎马刺马》、 《莫奈何》、 《方四娘》 等。 《十二个月》 以四季和一年十二个月的变化及节气起 兴,逐季逐月地叙事抒情。 《莫奈何》 以五更的时辰变化为起兴,抒发情感。 《方四娘》 以妇女绣花等具有特色的家务 劳动引起感融和联想。演唱中有时平稳 流畅,有时悲愤激昂,共有 120 多段唱 词,唱述了回族妇女一生的遭遇。这些 回族宴席曲的内容基本上展现了青海回 族人民的生活史和斗争史,是研究回族 人民历史、风情、民族性格、心理素质 及审美情趣的珍贵历史资料。
For um
[论 坛]
浅谈青海
回族民歌及其演唱风格
■张连葵(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拉伯人,波斯人屯垦戍边定居青海;明 清两代从内地迁移来的回族移民;清末 从甘、陕、宁等省区避难逃荒移居青海 定居的回族。据多种地方志和清官府文 书记载,早在雍正、乾隆年间,青海回 族人口已达 12 万人左右。 [1]
回族无本民族语言,用汉语及汉文, 信仰伊斯兰教,宗教生活中保留一部分 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成分。接近藏族地 区的少部分回族,则汉藏语兼通。
回族自称“回回”,青海回族来源较 复杂,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情况:唐朝 时阿拉伯人、波斯人来青海经商留居的; 13 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东归时,一批阿
青海回族民歌主要有五彩缤纷的宴 席曲、高亢嘹亮的少年 (花儿)、铿锵有 力的劳动号子、感情淳朴的小调及儿歌 等。
1、回族宴席曲。 亦称“菜曲儿”是回族群众举行婚 礼时所唱的曲子。回族宴席曲是流行于 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一些回族 聚居区的歌唱艺术。 《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曲艺》 卷载:“宴席”是当地方言 对婚礼的别称,宴席曲是回族人民在举 行婚礼时邀请民间歌手前来演唱的说唱 曲调,因以得名。 [2] 可见宴席曲是当地 回族的家曲,与野曲“少年”相比,无 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均有截然不 同的风格与特点。宴席曲的演唱形式有 独唱、齐唱、坐唱,也有表演唱,一般 无伴奏。每逢新婚之夜,庄子里的歌手 们按例来男家唱曲儿恭喜,坐在庭院或 炕上为围坐的四周的听众尽兴歌唱,以 声情并茂取胜,洋溢着欢乐喜悦之情。 宴席曲演唱时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这 些动作大都源自武术,如 “三倒步 ”、 “四门斗”、“大小梅花”、“黑鹰展翅”、 “鹞子翻身”等,反映了当地回族群众自 古流存的尚武风气,一般每首宴席都有 一组固定的动作。宴席曲一般是一词一 曲,但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 的发展和变化,也产生了一词多曲的情 况。如 《虎马刺马》、 《方四娘》 就有五 六种不同的曲调,是因居住地的不同而 不同,使整个宴席曲的曲调丰富多样, 五彩缤纷。事实证明,回族宴席曲作为 表现各种丰富内容及复杂感情的民间歌 唱艺术,在曲目、曲调、节奏、调式及
4、回族小调。 小调是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自娱时 哼唱的“小曲”。唱词通俗形象,词曲结 合紧密,感情淳朴,曲调优美。如 《拉 夜川》、 《马五哥》 是回族人民用民歌来 歌颂爱情、追求婚姻恋爱自由,对封建 包办婚姻的血泪控诉。也有诙谐风趣的 《脚户哥》、 《上新疆》 等。小调在回族 民间歌曲中所占的比重较宴席曲和“少 年”少,它的音乐结构、调式及旋律运 动等音乐特点与汉族的小调大同小异, 但回族小调经过回族民间歌手的加工和 回族习俗及语调的影响,已具有明显的
注 :处为尖音 (假声) 回族在演唱“少年”的气息、语气、
节奏、情调上独具特色。演唱中常用滑 音,由徵音下滑向清角音靠近。汉族在 演唱“少年”时委婉深沉、节奏缓慢, 而回族“少年”则咬字健捷刚劲、口腔 有力、节奏具有跳跃性。回族在衬词处 理上语言性强、吐字轻巧灵活、富有弹 性、粗犷奔放,具有民族地域及方言特 点,体现了感情的自然流露和口语化。 回族在演唱“少年”的润腔中,将清脆 的颤音贯穿在真假声和高低音的行腔过 程中,这种颤音是用气息打出来的,大 都出现在后半拍和延长音的开始及结尾 处,起伏密度较大、音色柔和、圆润、 清脆、响亮、富有光彩,具有金属撞击 时发出声音的效果,歌手们把它叫做金 铃铛一样的声音。尤其是颤花音的唱法, 振动频率快、密、亮、具有轻快灵活的 特点,它在行腔过程中不断出现,具有 独特的演唱风格。回族“少年”绝大部 分 是 “ 商 ”、 “ 徵 ” 调 式 , 很 少 采 用 “羽”调式,以表现悲愤、哀怨的情绪为 多。虽然在旋律、曲式调式上跟汉族 “少年”是一样的,但在演唱中,即使是 一些非常细小的特点及变化,也恰恰是 能牵动这个民族心理上产生共鸣的地方, 其风格上的艺术魅力韵味无穷。“由于 自然环境开阔,为了把歌声从这个山头 传到那个山头,就非要传得远,听得清 不可,就得摸索出一套演唱‘少年’传 远声音的方法。这种隔山对歌的形式, 决定了演唱‘少年’的一些特技和方法, 自然形成了‘少年’演唱上高亢、奔放、 辽阔、舒畅、豪爽、粗犷等山野气息的 音乐特色和唱腔上的风格,感情上的激 昂、真挚,语言上的乡土特点就更为明 显。所以,特定的自然环境培养和造就
2010·4 17
For um
[论 坛]
回族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特色。它巧性高,难度较大,曲调 高亢,音域宽广,音程跳动及旋律起伏 大,行腔到高音区顶端用假声演唱,自 由延长音运用多而灵活自如,艺术效果 极佳。
紫花儿:女子的名字。 5、回族儿歌。 回族儿歌内容多与儿童的生活相关,
族“花儿”的旋法具有一般民歌小调的 风格,节奏弹跳性强。
注:要打个鹦哥的嘴哩:铲子打成鹦哥嘴的 形状。
3、回族劳动号子。 回族劳动号子有两种:一种是在修 渠打坝、建房筑屋中夯筑地基时所唱的 打夯号子,一般为集体劳动时演唱,领 夯人手持夯柄领唱,众人和唱,领唱时 起夯,和唱时砸夯,夯落在和唱的强拍 上。另一种是在修筑围墙时,所唱的打 墙号子,筑造宅院围墙时,有些人往上 撂土,有些人站在墙基上,手持夯杵, 边夯边唱。过去青海农村人们居住的多 是土房,建房时打围墙就成了常见的劳 动形式。回族劳动号子旋律简洁流畅, 五声商、徵调式最为多见,歌词以四、 五、七字句式构成,一般没有固定的歌 词,均为即兴编唱,生活气息浓郁,语 言风趣幽默。旋律以上下级进和小跳音 程为主,少装饰,音调与唱词语音声调 结合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