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

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 .商品经济 B .小农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2.唐初,不仅将宰相的职权分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掌,而且还设立了政事堂,形成一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的制度。

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建立A .避免了决策失误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平衡了中央权力D .提高了行政效率3.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

图中人物说“有了这些洋玩意儿就可以富国强民了!”对此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最终达到了目的B .洋务派大量引进洋枪洋炮C .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D .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4.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

据此推断,该制度A.彻底打破了特权垄断B.加强了中央集权C.是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D.最早出现在唐代5.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害自己的亲哥哥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6.阅读“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工厂检查所调查的全国工业分布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我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渐趋平衡B.沿海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较快C.官僚资本主义的急剧膨胀D.近代工业进入严重衰退期7.钱穆先生关于“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曾谈到:“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统一之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

西周以下,中国早已具有统一规模了。

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乃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

”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西周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B.分封制使天子拥有统领诸侯的至尊权威C.西周确立了我国古代辽阔疆域的大格局D.秦汉王朝继承了西周的一整套政治制度8.马克思曾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D.“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2.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农具的改进B.技术的提高C.小农经济D.国家政策的推动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见下图)最为有名,这种冰裂纹瓷器应当属于A.青瓷系列B.白瓷系列C.青花瓷系列D.珐琅瓷系列5.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6.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C.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D.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7.清末民国初,下列现象在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是A.民国成立时孙中山自称"朕"B.人们穿着西装祭拜孔子C.李小姐穿着旗袍拍了一张照片D.在广州吃到了"中西大餐”8.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一种主要的土地制度。

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国有土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所有B.获得井田的奴隶主对井田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C.井田制在耕作方式上主要采用奴隶集体耕作的方式D.井田制在法律上被废除是在战国时期9.明代《苏州府志》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咸阳百灵学校2021~2021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 统治者的雄才大略B. 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C.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D. “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处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明智封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故选B;A、C、D分别是主观、客观和思想方面的原因,都不是主要原因。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名师点睛】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常常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考查,对“三农”热点问题尤其要重视。

例如联系每年的一号文件,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实施得当对稳定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等等。

2.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 农具的改进B. 技术的提高C. 小农经济D. 国家政策的推动【答案】C【解析】【详解】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农具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都是服务于精耕细作的需要,A和B项错误;国家政策的推动不是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

3.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是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①②④正确;③说法错误,错在“全部”;所以答案选A。

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详解答案(第1~5单元,侧重于后三个单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①粟②小麦③玉米④水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

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 人们对牛郎织女神话的钟爱C. 人们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D.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3.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5.从战国到清代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庄园经济 B.小农经济 C.井田制 D.集体经济6.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有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A.迪亚士、哥伦布 B.哥伦布、达·伽马C.达·伽马、麦哲伦 D.哥伦布、麦哲伦8.“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期中考试就要到了,这是一次对自己上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4.《元书地理志》载:“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A、二府制B、三省制C、行省制D、三司制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和谏议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有一定的历史价值B、明清时期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C、宋代独立的谏议机构是谏院D、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打击地方割据势力7、如果约翰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雅典公民,那在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他可以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B、他可能被推举为法官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D、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8、下列各项中,哪些能够协调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①元老院②公民大会③保民官的设立④执政官的设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百灵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1.诗人白居易曾描绘唐代农村的生活景象:“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这反映了( )A. 唐代商业状况萧条B. 小农生活的稳定性C. 唐代军事制度衰落D. 农业经济的脆弱性2.下列工具的功用,与众不同的是()A.水排B.辘轳C.筒车D.翻车3.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运用的历史史观的依次是()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C.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4.汉高祖曾经令贾(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用重税困辱他们。

孝惠、高后时,仍不准市井之子仕宦为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A.歧视商人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C.禁止经商政策D.奉行黄老之学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A.粤商和徽商B.闽商和粤商C.徽商和晋商D.台商和港商6.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说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因为()A.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B.农产品商品化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7.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政府发布了下图中的告谕。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0小题,共60分,将所选答案填在题后的方框中〕1.〝封驳〞的主要含义指封还皇帝得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

如唐制规则,凡诏敕须经门下省,如以为有得宜的诏书可以封还,有错误者那么由给事中驳正。

这说明( )A.唐朝创设三省六部制有一定积极作用B.〝封驳〞制度可以一定水平上制约皇权C.唐朝门下省长官在三省长官中权利最大 D.〝封驳〞制度保证了各级官员参政权益2.〝讳法,自周以前无之,至周公立制。

人生既冠,以字易明及有爵者,死而定谥,那么固以弥文矣。

后世遵之,其法愈严。

……汉吕后讳雉,改雉名野鸡。

〞由此推断,〝周公〞立〝讳法〞的真正目的是( )A.维护皇权的不可僭越 B.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C.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 D.维护儒家的伦理纲常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说:〝假设你们指望用死刑来制止大家地下谴责你们错误的生活方式,那你们就错了……尽善易行的方式不是堵住他人的嘴巴,而是要尽力向善。

这是我对你们投票判我有罪的最后劝诫。

〞这段话表达了苏格拉底( )A.支持雅典民主制度 B.捍卫言论自在原那么C.主张维护法律尊严 D.支持贵族专权暴政4.目前,高科技商品是欧美日国度占据市场主导位置,估量总有一天中国汽车也会进入欧美日市场。

随着全体经济实力的不时增强,未来在航空航天、新动力、精细仪器制造等范围,中美竞争将改动之前的〝龟兔赛跑〞局面,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末尾崭露头角。

这主要表达了当今世界( )A.全球化增强 B.经济格式多极化 C.政治格式多极化 D.剧烈竞争,危机重重5.〝在国民革命中,‘唤醒中国’既是一个革命目的,又是一个革命战略。

作为国民革命中政治活动家和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基本效果,‘唤醒中国’要求政治运动的至上性和中心肠位。

〞〝唤醒中国〞的详细使命是( )A.打倒帝国主义,消灭军阀 B.推翻清朝统治,树立民国C.抗击日本侵略,保家卫国 D.普遍发起群众,武装割据6.〝二月革命,假设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导语】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

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

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

无忧考网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一】第I卷(总分60分)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

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

据此可知分封制中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2.《国语•周语上》记载:“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畿内之地)。

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诸侯、卿大夫中普遍存在的爵位等级表现形式之一。

“五等爵”()A.其制度源头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B.体现出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政治秩序C.反映了封建政治等级制度的典型特征D.决定了诸侯之间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3.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统一性与集权性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D.独立性与落后性4.《礼记•大传》中有言:“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尊祖敬宗”观念与哪一组史料叙述的制度有关()A.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22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22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及其背景
17.《剑桥史》写到:“当共产出发时,亚朋德和AJ.比林汉(外国传教士)考察了共产原先统治过的地区。在那里他们发现农民们喜欢的是共产,而不是国民。”当时农民们喜欢共产的主要原因是
A.红打败了国民“围剿”
B.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C.共产代表中华民族利益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利用了,即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9.《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是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
2.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和。那这位高官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和。”,可知,他是御史大夫。故答案为B项;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排除A项;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务,排除C项;郡守是地方官员,不属于高官,排除D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A、B项只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制”,看起来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是皇权在不断加强。因此选D。
10.《资政新篇》“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下列对其评述错误的是( )

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拔高提升版)(部编版专用)原卷版

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拔高提升版)(部编版专用)原卷版

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江苏专用)历史试题(拔高提升版)(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纲要下册第1~15课。

5.难度系数:0.4。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以下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据此可知,在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文化与文明交融B.生产方式的进步C.国家机关的建立D.人口跨区域流动2.形成于古印度西北部地区的犍陀罗艺术,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隋唐美术影响很大,成就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等一批中国古代艺术瑰宝,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

据此推断,该艺术是()A.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B.古代罗马帝国对外征服的结果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D.阿拉伯帝国融合东西方的结晶3.俄国铁腕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自诩“开明君主”,实行开明专制。

1767年,她召开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这个委员会写了《圣谕》,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反映了()A.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B.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C.启蒙时代社会的进步D.法律至上观念的成熟4.如表是1444年—1481年奥斯曼帝国艾克银币的重量变化情况,由此可推断奥斯曼帝国()年份1444年1451年1460年1470年1475年1481年重量(克) 1.06 1.01 0.96 0.93 0.77 0.75 A.控制商路国内通货膨胀严重B.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剧烈冲击C.连年扩张导致国力持续消耗D.攻占君士坦丁堡的军事消耗5.玛雅文字的组成原则和苏美尔文字的组成原则基本类似,都利用了语标和语言符号。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形成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减少C.家庭手工业快速发展 D.犁耕技术已经成熟完善2.《汉书·食货志》载:“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 B.周朝礼制没有遭到破坏 C.承认了土地私有 D.井田制遭到破坏3.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仔细审题,答题规范,书写工整A.铁制工具 B.曲辕犁 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4.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

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

”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5.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

这些景象说明()A.当时这些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兴盛、市场也具有了可观的规模仔细审题,答题规范,书写工整B.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呈现出明显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手工业城镇C.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 D.商人地位大大提高,重农抑商政策破产6.《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于是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政策。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A.夏朝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D.唐朝时期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A.杜诗水排B.高转筒车C.马钧翻车D.风力水车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官营手工业生产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5.“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土地兼并B.重农抑商C.闭关政策D.贫富分化6.春秋末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开垦荒地2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A.100亩B.200亩C.300亩D.500亩7.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B.限制商人的政策C.禁止经商的D.反腐倡廉的政策8.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百灵学校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百灵学校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百灵学校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中国古代手工产品中,最为精美绝伦的大多出自()A. 官营手工业B. 私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资本主义萌芽行业2.明清时期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实行海禁政策C. 对商品征收重税D. 商品经济活跃3.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A.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 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 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 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4.某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时,总结了如下一些观点,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 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B.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 精耕细作但是仍十分脆弱D. 生产的产品大多投放市场5.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

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A. 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6.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周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这一“工程”是指()A. 隋唐大运河B. 都江堰C. 郑国渠D. 灵渠7.下列对汉代都城长安的市描述正确的是…()①是长安的集中贸易地②官府对市的场所和时间有严格规定③已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民间集市的“草市”出现于()A. 汉代B. 南北朝时期C. 唐代D. 宋代9.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B. 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 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积极作用D. 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10.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

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7.近现代历史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曲折复杂。

下列有关两国关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远东国际局势巨变B.戊戌变法是对日本的全面学习,只不过没有成功C.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启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8.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

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的转变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9.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它反映了()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10.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11.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精品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精品

咸阳百灵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将所选答案填在题后的方框中)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繁荣的古代手工业3.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彩瓷的一种)以51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

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4.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

这主要反映()A.制瓷和丝织都属于家庭手工业 B.古代中国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并远销海外C.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上述领域 D.近代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到中国5.“南阳太守(杜诗),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这里的“水排”是()A.耕作工具 B.灌溉工具 C.冶铁工具 D.运输工具6.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7.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8.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咸阳百灵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 统治者的雄才大略B. 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C.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D. “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处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明智封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故选B;A、C、D分别是主观、客观和思想方面的原因,都不是主要原因。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名师点睛】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常常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考查,对“三农”热点问题尤其要重视。

例如联系每年的一号文件,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实施得当对稳定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等等。

2.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 农具的改进B. 技术的提高C. 小农经济D. 国家政策的推动【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主要方式,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求,从而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

农具的改进、技术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条件,故ABD排除。

3.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是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①②④正确;③说法错误,错在“全部”;所以答案选A。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 统治者的雄才大略B. 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C.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D. “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处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明智封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故选B;A、C、D分别是主观、客观和思想方面的原因,都不是主要原因。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名师点睛】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常常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考查,对“三农”热点问题尤其要重视。

例如联系每年的一号文件,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实施得当对稳定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等等。

2.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 农具的改进B. 技术的提高C. 小农经济D. 国家政策的推动【答案】C【解析】【详解】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农具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都是服务于精耕细作的需要,A和B项错误;国家政策的推动不是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

3.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是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①②④正确;③说法错误,错在“全部”;所以答案选A。

点睛:本题是个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自己生产,故③排除。

4.相传,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哥窑所产冰裂纹瓷器应属于A. 白瓷系列B. 青瓷系列C. 青花瓷系列D. 珐琅瓷系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瓷器自唐代即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哥窑位于浙江龙泉,属南方,故为青瓷,选B。

白瓷属于北方瓷器系列,排除A;青花瓷出现于元代,时代不符,排除C;珐琅瓷起始于清朝,时间不符,排除D。

答案:B考点:古代的手工业:制瓷业点评:制瓷业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瓷器,南北朝时期的到发展。

最容易考到的是景德镇的瓷器、元代的青花瓷、明清之际的粉彩和珐琅彩等。

此外还要知道,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每种手工业的特点需要把握。

5.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 小农经济的发展B. 租佃关系的盛行C. 土地的高度集中D.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是政府手中要掌握足够的土地,宋代以后政府为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导致政府手中控制的土地数量减少。

6.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根本原因是A.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C. 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D.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是特点是自给自足,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而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故D项正确。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要对外贸易,而不是“闭关锁国”,故A项错误。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不是根本原因,故BC项错误。

7.清末民国初,下列现象在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是A. 民国成立时孙中山自称"朕"B. 人们穿着西装祭拜孔子C. 李小姐穿着旗袍拍了一张照片D. 在广州吃到了"中西大餐”【答案】A【解析】【详解】孙中山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君主专制的统治,在清末民初,显然孙中山不会自称"朕",A错误,符合题意;西装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进入中国,民国时期盛行,B不符合题意;旗袍是中西合璧的女子服装,符合此时期服饰特点,C不符合题意;西餐也是鸦片战争之后来到中国,因此清末民国初在广州吃到了"中西大餐”符合事实,D不符合题意。

8.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一种主要的土地制度。

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它是一种国有土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所有B. 获得井田的奴隶主对井田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C. 井田制在耕作方式上主要采用奴隶集体耕作的方式D. 井田制在法律上被废除是在战国时期【答案】A【解析】A选项错误,井田制虽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但是它的归属属于周天子,而不是全国人民;B选项说法正确,井田制下奴隶主对土地拥有使用权,不能转让买卖;C选项说法正确,井田制得耕作方式就是奴隶集体耕种;D选项正确,井田制被废除是在战国时期诸国变法。

9."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 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 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 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D. 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

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得知明代丝织业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所以选C。

10.《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

”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 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B. 长安商品经济繁荣C. 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D. 唐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答案】D【解析】从“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可以看出有专门人员负责“市”的管理,而且“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说明有明确的营业时间,因此本题选择D 选项。

A选项说法明显错误,与材料内容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管理,不能说是抑制。

11.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

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

其最根本的原因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B. 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C. 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阻挠,故B项正确。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

手工工场只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表现形式,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是外部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

12.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 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 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的理解能力。

题干中的两个成语分别与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有关,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A项表述不全面,C、D两项与题意无关。

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

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包括:其一: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二: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其四:生产模式——精耕细作;其五: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13.“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这则材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商代B. 汉代C. 唐代D. 宋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反映出城市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店铺可以随处可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北宋开始,城市中市、坊的界限被打破,故D 项正确;唐代之前,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市、坊严格分开,故ABC项排除。

1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 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C.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根源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故B正确。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是土地私有制而导致的,不是根源,排除A。

政府也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只是无法根除,C错误。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是由于土地兼并造成的影响,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需要掌握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表现和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和对对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原因的识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