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标准与质量提升实施方案(最新)
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
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23年第12期纺织工业是消费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优势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服务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动纺织工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質量发展为主题,将扩大市场需求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强化软硬协同,增强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深入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巩固纺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实质进展,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发展质量效益保持良好水平,纺织工业国际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
智能制造加快推进,70%的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性能纤维、高端纺织装备、战略性产业用纺织品自给率基本满足需求。
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形成20家全球知名的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时尚引领力进一步提升。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得到健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水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质量和规模不断提高。
三、重点任务(一)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面向重大需求加强关键技术突破。
鼓励企业围绕纤维新材料、功能性纺织品、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加快研发创新,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成果。
专栏1 关键技术突破行动1.纤维新材料。
公司质量提升计划与方案最新7篇
公司质量提升计划与方案最新7篇公司质量提升计划与方案(精选篇1)为了贯彻落实2023年度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顾客要求,不断提升质量持续改进,满足环境及环境变化的需要,公司制定了公司质量提升计划如下:1深入学习实践__,以“质量安全年活动”为契机,积极营造全公司重视质量的浓厚氛围,面向广大职工广泛持续地开展质量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民质量意识。
同时,要善于运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质量提升。
本公司企业文化的产业特点:一是操作人员多,从业人员来源分散流动快,素质参差不齐;二是生产线多,相互之间的协调性配合度不够;三是产品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转性,不合格品无法返工返修,一旦不合格就需报废。
这一切决定了企业文化特殊性。
我们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品牌建设共同打造,实施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型企业,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真正让每一个职工从思想上重视质量。
这是企业质量提升做大做强的基本保障。
2组织质量技术专业人员,深入部门车间进行质量检查,帮助其解决实际质量问题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水平。
3通过对部门车间开展“查质量责任意识,查质量安全水平,查质量保证制度,查标准执行情况,查计量检测保证,查现场管理,查质量损失和访问用户”的“七查一访”活动,对公司质量状况进行分析。
加强对各类质量信息的收集,不断完善质量信息数据库。
全面细致地进行质量状况分析和质量水平比较研究,要找出与国内外标杆企业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上的差距,确定公司攻关目标,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公司产品质量综合竞争力。
4充分发挥质量奖励作用。
大力宣传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对获奖项目和个人给与相应的奖励,树立卓越绩效标杆,鼓励各项目追求卓越。
5继续推进名牌战略,做大做强,做专做强。
不断完善品牌推荐机制,加大对品牌战略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品牌设计品牌开发品牌建设品牌推广品牌管理等工作,提升品牌声誉与价值,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特”,充分发挥名牌产品和服务在提升公司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及部分省市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
中国及部分省市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
高压变频器是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若电力电子器件有了新的发展,高压变频器就会产生新飞跃。
预计未来几年,存量市场的节能改造将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具有高效节能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市场将受政策驱动持续增长。
国家层面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
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高压变频器行业发展,中国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高压变频器行业的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55年运景目标纲要深入实施背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推动制造业高演化智能化绿色化。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国家层面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
部分省市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高压变频器行业发展,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进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如关于印发加
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的通知等。
部分省市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
各大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各大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特色农产品、食品药品、消费品、装备制造、原材料、建设工程、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旅游业)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案头的那叠方案纸上,十年的经验像一汪深水,静静地沉淀着。
我开始构思这个大工程的实施方案,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键盘上奔腾。
一、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想到的是地理标识,它就像是农产品的身份证,得让消费者一眼就能认出来。
咱们得搞个“地理标识+品质认证”体系,让那些假冒伪劣产品无处遁形。
再来说说种植技术,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比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让农民朋友们种出更高品质的农产品。
1.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产品品质。
3.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食品药品食品药品,安全是第一位的。
咱们得加大对食品药品的检测力度,确保每一批次的食品药品都是安全的。
同时,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让它们不敢有任何懈怠。
1.完善食品药品检测标准,提高检测设备和技术水平。
2.加强食品药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严格落实生产标准。
3.建立食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三、消费品消费品,这可是关系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咱们得让它既好看又好用。
提升消费品的设计水平,引入更多智能化元素,让消费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习惯。
1.加强消费品设计创新,提升产品外观和功能。
2.推广智能化消费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提升消费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耐用性和安全性。
四、装备制造装备制造,这是咱们国家的骄傲。
要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质量,咱们得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链整合上下功夫。
引进先进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1.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2.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装备制造业人才素质。
3.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
五、原材料原材料,它是所有产业的基础。
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衡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
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衡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衡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06•【字号】衡政发〔2024〕4号•【施行日期】2024.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衡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语音播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衡水高新区和滨湖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衡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衡水市人民政府2024年6月6日衡水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24〕5号)要求,结合衡水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供给与需求,稳妥有序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优势产业提升、标准提升五大行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基本淘汰安全隐患较大设备和不达标设备,主要用能设备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企业数量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90%、6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占比进一步提升。
二、实施设备更新行动(一)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
1.推动设备安全水平提升。
对照《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二批)》,推动安全隐患较大的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安全改造,开展化工园区、化工重点监控点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广智能化监管系统。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安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的通知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安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5.31•【字号】泰政发〔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安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的通知泰政发〔202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泰安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泰安市人民政府2024年5月31日泰安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24〕3号)要求,结合泰安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释放投资和消费潜力,着力实施工业技改、装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供给升级、循环利用、标准提升等重点工程,建立“两优”“两新”清单(即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供给清单,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清单),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带动先进产能提升,促使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工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3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力争达到5.7万辆以上,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基本淘汰,报废汽车规范回收拆解量达到2.5万辆,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售比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
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化质量强市建设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全面提高质量总体水平,推动质量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厚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势,创造高品质生活,根据《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围绕高质量发展,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方向,构建更加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更高水平的质量支撑体系、更加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聚力打造产业质量竞争力新高地、高质量产品集聚地、优质化工程示范地、高品质服务引领地,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品牌强市、制造强市,为建设具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都市提供坚实质量支撑。
(二)主要目标通过5年发展,质量整体水平全面跃升,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彰显城市特质、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产业质量竞争力走在前列。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5以上,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优势农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5个,服务业新体系更加优质高效。
产品质量水平大幅跃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和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药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9%以上。
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取得显著进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45%,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重大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保持100%。
服务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更高,生活服务品质明显升级,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86分、进入全国一流行列,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满意度达到88分。
质量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国家级质量品牌总量和品牌价值实现〃双倍增〃,争创全国质量标杆3个、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3个。
某市装备制造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某市装备制造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一、背景分析咱们得了解一下这个市的装备制造业现状。
过去几年,这个市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但质量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产品故障率高、售后服务不到位,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的拓展。
所以,提升质量成了当务之急。
二、目标设定1.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技术改造、工艺优化等手段,降低产品故障率,提高产品可靠性。
2.加强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用户满意度。
3.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质量提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助力产业升级。
三、具体措施1.技术改造(1)引进先进设备:更新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
(2)优化生产工艺: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降低不良品率。
(3)加强技术研发: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2.人员培训(1)内部培训:定期开展质量意识、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2)外部交流:组织员工参加行业交流活动,借鉴先进经验。
(3)激励机制:设立质量奖金,鼓励员工关注产品质量。
3.质量管理(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按照ISO9001等国际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2)严格质量检测: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合格。
(3)售后服务:设立售后服务,及时解决用户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实施步骤1.调查分析:对现有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质量提升方案。
3.实施方案:将方案分解为若干具体任务,明确责任人,分阶段实施。
4.监测评估:对质量提升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五、预期效果1.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故障率降低。
2.售后服务得到改善,用户满意度提高。
3.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产业升级。
六、风险应对1.技术风险: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
应对措施: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外部专家指导。
2.人员风险:人员流动性大,可能导致质量不稳定。
应对措施: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稳定性。
3.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产品销售不畅。
加强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方案
加强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方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加强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个加强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的方案,并给出相应的措施。
一、提高制造业质量水平1.完善质量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制造业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行业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规范,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各企业的质量管理培训,推广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9001等。
鼓励企业实施全员质量管理,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二、提升制造业品牌形象1.建立质量品牌认证机制:建立国家级的质量品牌认证机制,对具备良好质量记录和品牌形象的企业进行认证,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政策支持。
2.推动制造业品牌国际化:加强对制造业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览会和专业展览,推动制造业品牌的国际化发展。
3.打造特色品牌:鼓励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特点和技术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
通过技术升级和品牌推广,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质量监督和监管1.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制造业的质量监督和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
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抽检力度,对不合格产品和不规范行为进行查处和惩罚。
2.鼓励消费者参与质量监督: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质量监督,建立消费者投诉平台,及时反映产品质量问题和消费体验,对问题企业进行曝光,增强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3.加强质量监管的协调与合作:推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加强质量监管的协调力度。
建立制造业质量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分享质量监管的信息和经验,提高质量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四、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1.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技术的制造业人才。
2.推行学习型企业文化:鼓励企业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产品质量提升方案
-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方案。
五、预期成果
-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不良品率降低至目标范围内。
-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内部管理流程优化,员工质量意识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更加高效。
2.市场风险: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满足市场需求。
3.管理风险:加强内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人员风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和责任感。
本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份合法合规的产品质量提升方案,为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企业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实施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企业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提升产品性能,满足客户需求。
3.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4.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三、具体措施
1.管理体系优化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2)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评价,确保体系持续改进。
2.技术研发创新
第2篇
产品质量提升方案
一、引言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是企业赢得市场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为全面提升产品品质,本方案将从质量管理、技术研发、生产过程、市场反馈等多个维度出发,制定一套系统、科学、合规的产品质量提升策略。
二、目标设定
1.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不良品率,目标为不良品率下降至1%以下。
-建立客户需求分析机制,定期收集市场信息,引导产品研发方向,增强产品市场适应性。
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最新)
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突出供给侧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提升全市消费品工业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市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制造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X政办〔X〕13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个重返、六个重大”奋斗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抓手,以重点项目和重要平台为载体,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需求导向、改善供给,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形成品种日趋丰富、品质明显提升、品牌不断涌现的消费品供给新格局,推动消费品工业成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创新的重要支撑,实现消费品工业更加稳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到X年,食品、医药、纺织和轻工等传统行业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消费类电子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品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产品和服务对消费升级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
(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X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0.7%以上,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全市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3。
到X年,全市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1.2%,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0%,其中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实现全覆盖;全市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5。
(二)供给能力明显提高。
X年底,全市消费品工业力争培育新产品60项,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力争达到10%。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
第二十六卷第六册2016年12月口腔护理用品工业ORAL CARE INDUSTRY45•市场•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消费品生产、消费和贸易 大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
但是,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消费需求,呈现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消费品供给结 构不合理,品牌竞争力不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国内消费信心不足,制约国内消费增长,甚至造成消费 外流。
为深化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消费 品标准和质量水平,确保消费品质量安全,扩大有效 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夯实消费品工业发展根 基,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有力推动“中国制 造2025 ”顺利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制 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神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转 型升级,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新需求,改善消费环境释 放新动能,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新活力,以科技创新支 撑标准化和质量提升,突出标准引领,创新质量供 给,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二) 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企业 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标准和质量提升内生动力,瞄准当前消费品市场的薄弱环节,以质量提升满足 传统消费升级需求,以技术、产品、产业模式创新满 足并创造消费新需求,保障基本消费、增加优质消 费、抓住高端消费,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坚持改革创新。
加大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加快标准化和质量提升的科技 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破除制度性障碍,最大 限度取消市场准入限制,净化消费市场环境,发挥创 新对标准化和质量提升的倍增效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9.08.29•【文号】工信部科〔2019〕188号•【施行日期】2019.08.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工信部科〔2019〕188号提高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提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制造业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增强质量提升动力,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为实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质量提升与满足需求相结合。
以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进质量文化和品牌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坚持企业主体与营造环境相结合。
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严守质量底线,提高质量水平,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强标准引领,加快人才培养,强化专业支撑,推动优质优价,激发企业质量提升动力。
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创新要素向关键共性技术、中高端产品和服务集聚,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
促进质量管理创新,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坚持全面推进与分业施策相结合。
完善覆盖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提升协作机制。
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
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是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成效显著,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标准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在助推产业创新、满足消费升级、稳定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阶段,消费品标准化工作面临释放消费潜力、产品升级迭代、产业转型发展、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等紧迫需求。
为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现制定以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不断健全消费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持续推动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接轨,以消费品标准提升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构建标准供给以政府与市场并重,标准化工作国内国际相互促进,标准运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衔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新型消费品标准体系,有效推动我国消费品综合竞争力提升。
—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更为健全。
消费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进一步协调配套,安全消费、放心消费标准基础牢固。
消费品标准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舒心消费、便利消费标准支撑有力。
—消费品标准水平进一步提升。
满足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需要的新兴消费品标准供给更加高效,消费品行业智能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标准体系基本健全。
建设100个以上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出口方面发挥标准引领带动作用。
—消费品领域市场自主制定标准比重大幅提升。
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
有序推进企业标准“领跑者”,消费品企业标准化能力持续提升。
国家发布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
西当 函 茹稆 舞 韶癜
中国经济月报
妇幼老年及残疾人 用品、化妆 品和 日用化学 品、文教体育休 闲用 品、传统文化产 品、食 品及 相 关产品等9 个重点领域 ,加快提 升消费品标准和 质量 。 ( 一 )改革标 准供给体 系 。建立 新
型消费 品标 准体 系和 运行机 制 , 制定和整 合精简现行强制性 国家标准 、 行业标准和地 方标 准 ,
《 i 9 当 群 毒 规誊
C 产业 政策 观察
中国经济月报
0 1 、国家政策支持 北京建设成为全 国科技创新中心
近 日,国务院批准北京建设全 国科技创新 中心总体 方案 ,强化北京全 国科技 创新 中心地 位, 在创 新驱 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京津冀协 同发展 中发挥 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 。 主要 内容 : 总体思路 。根据京津冀协 同发展 的总体要求 ,以中关村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区为主要
尖”经济结构 。实施 “ 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 、 “《 中国制造2 0 2 5 >北京行动纲要 ”等 , 突破 一批 关键 性技术 ,培 育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研 发创新体 系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 区等打造 创新型 产业集群 。 ( 三 )推进京津冀协 同创 新 ,培育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 。优化首都科技创 新布局 ,构建 京津冀协 同创新共 同体 ,引领服务全 国创新发展 ,打造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
近 日 ,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 《 消费 品标准和 质量提升规划 ( 2 0 1 6 —2 O 2 0 年 )》 ,进一步推 动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夯 实消费 品工业发展根基 。主要 内容 : 总体 要求 。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先进标 准引领 消费品质量提 升 ,倒逼装 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新需求 ,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新动能 ,创 新体制机制激
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实施新一轮标准提升行动,更好支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加快制修订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领域标准,积极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通过配套政策协同发力,强化标准实施应用,最大程度释放标准化效能。
1、坚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领域,选取重点标准加快开展制修订工作,精准服务支撑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
2、坚持循序渐进、有序提升。
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标准水平提升,加快完善标准实施配套政策,有力有序推动标准落地实施。
3、坚持对标国际、规范引领。
瞄准国际先进,推动一批关键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于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实现“应强尽强、能强则强”,切实发挥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到2025年,完成制修订重点国家标准294项,2024年和2025年分别完成129项和165项,标准体系更加优化完善。
重点领域消费品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6%以上。
推动政策与标准更加协同配套,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标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二、加快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升级,持续引领设备更新(一)加快提升能耗能效标准。
统筹推进节能标准体系优化升级,抓紧修订一批能耗限额、家电及工业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修订火电、炼化、煤化工、钢铁、焦炭、多晶硅等行业能耗限额标准,重点提升充电桩、锅炉、电机、变压器、泵、冷水机组、冷库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标准,抓紧制定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光伏拉晶产品等能耗限额标准和通信基站等能效标准,完善配套检测方法,推动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装备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基础性产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石。
标准是产业发展和质量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是装备制造业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标准是装备设计、制造、采购、检测、使用和维护的依据,标准的先进性、协调性和系统性决定了装备质量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坚持标准引领,用先进标准倒逼装备制造业转型和质量升级,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装备制造业标准占总数的50%以上,基本形成了适应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
装备制造业标准水平不断提升,与国际接轨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70%以上,重大装备国产化程度大幅提高,产品整机质量与可靠性水平明显提升。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在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国际贸易、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支撑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但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标准体系存在系统性和协同性不强、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关标准缺失,标准国际化水平不高,装备制造业质量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造成装备在质量— 1 —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差距较大,质量品牌竞争力不强,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的整体水平亟待提升,迫切需要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重点推进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标准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和质量升级。
为落实国务院有关《中国制造2025》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紧贴《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以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施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坚持标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标准与质量提升相结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结合,不断优化和完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完善质量治理体系,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能力,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支撑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转变。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20年—2020年)》解读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xx—2020年)》解读《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xx—2020年)》日前通过审议。
在这一《规划》下,中国标准将做出怎样的调整?到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国际标准一致性将逾95%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6日讯(记者杜芳)电饭锅、马桶盖,虽然都是小物件,可是许多消费者宁可千里迢迢远赴国外,也不选择家门口的就近购买,这种屡屡发生的尴尬局面正折射了国内消费品品牌号召力不足和消费者对国内产品质量的不自信。
为了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改善供给质量激活消费需求,《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xx —2020年)》日前通过审议。
在这一《规划》下,中国标准将做出怎样的调整?标准先行又将如何在企业车间落地?8月26日,国新办召开《规划》政策吹风会,记者进行了采访。
标准将与国际接轨尽管许多消费者更青睐于购买国外产品,但是国内产品质量真的不如国外吗?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表示并不尽然。
“我国有一部分消费品的安全指标比国外高,比如在储水式电热水器的防电墙要求、电压力锅和豆浆机等液态加热器的安全要求、纸质品的卫生要求等方面,我国不但不低于国际标准,有的甚至领先国际标准。
而国际上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烟花爆竹、制鞋、钟表这些领域,我们还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这两大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的重要工作,实质性的参与、甚至以我为主承担国际标准制定。
”田世宏说。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标准化和质量工作加快推进,现有消费品国家标准和已经备案的行业标准近6000项,消费品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其中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鞋类产品等行业的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0%以上,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十二五”期间增长了1.8个百分点。
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在一些消费品领域与国外标准还有差异。
“比如在一些化学物质的限量安全要求方面,国外更多是通过技术法规重点建立跨领域或者全产业链的通用技术要求,而我国还聚焦在具体产品的化学安全要求上,领域性的、产业链标准相对不足,需要向国际看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标准与质量提升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标准与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X〕78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我市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标准与质量水平,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标准引领、协同推进的原则,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突出标准引领,创新质量供给,大力开展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发展新优势,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引领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X年,实现以下工作目标:1.标准体系基本完善。
市场自主制定的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和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协调配套,标准供给基本满足我市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的需求,标准制定和实施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消费品和装备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部分优势产品和技术的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产品整体质量水平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消费品和装备产品的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3.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质量风险有效控制,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员工职业素养明显提升。
重点领域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稳定在84以上。
4.品牌培育成效明显。
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品牌建设能力的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企业,具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品牌数量明显增多,知名品牌价值大幅提升,争创省长质量奖2家以上,优势领域质量竞争型消费品出口占比居全国前列。
二、主要任务(一)强化标准引领,提升标准水平。
1.健全标准体系。
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调推进的标准供给方式。
发展个性定制标准,制定绿色产品标准。
重点围绕食品、医药、纺织服装、中医康复器械、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品和数控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煤矿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建立健全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
责任单位:市标准化协调推进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2.提高标准供给水平。
提高市级地方标准研制质量和效率。
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严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支持社会团体、学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团体标准,提升标准水平,树立行业标杆,引领技术发展,增加标准供给;支持具有产业集群优势的企业建立企业联盟,制定联盟标准,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责任单位:市标准化协调推进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科协。
3.推进标准化与科技协同。
加强科技、专利、标准一体化研究,争取在优势领域培育标准创新研究中心,鼓励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融入标准,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
加大科技研发对消费品和装备制造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机制,引导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以科技创新促进标准升级,提升标准技术水平。
围绕数控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煤矿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争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积极培育标准创新企业,提升企业标准创新能力。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
4.推动X标准走出去。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X)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实施,深入实施主要贸易国标准接轨工程,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以标准为载体,促进装备制造、消费品等优势产业企业走出我市,以“X标准”走出去带动“X产品”走出去。
支持优势行业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承担标委会秘书处工作,增强我市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化活动的能力。
力争到X年,全市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领域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0项。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
5.强化标准宣贯实施。
强化政策措施与标准的有效衔接,形成协同推动标准实施的工作合力。
深入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技术标准创新企业和循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标准化试点等创建活动,在重点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领域创建标准化示范区,以点带面,加快推进标准的推广实施。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强化以质取胜,提升质量水平。
1.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建设。
加强急需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建立完善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
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鼓励开展消费品安全、绿色产品认证。
加快X市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提升省级X检测中心、省级汽车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能力水平,突破检验检测技术瓶颈,提高现场快速、智能识别检测监测能力。
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
2.提升质量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质量技术基础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标准转化、产业发展各环节统筹衔接。
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在消费品和装备制造领域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面向社会开展研发服务、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咨询评估、检测分析服务等,提高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市质监局。
3.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突出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培育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为引导,综合运用产业政策、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节能降耗、品牌建设、检验检测、标准信息传递等手段,加强指导帮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贯彻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计量、能源、社会责任等管理体系标准,开展区域质量、行业质量、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创建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项目)。
促进出口提质升级,推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与示范企业创建,提高运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发挥技术性贸易措施倒逼作用,促进企业产品转型升级。
形成企业主体、政府主导、部门监督、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提升共治格局。
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X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4.提升进口产品质量。
强化监督抽查与缺陷产品召回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大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信息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引导理性消费,促进消费回流。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X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5.加强品牌建设。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在装备制造、消费品领域打造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知名品牌。
推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价值评价,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扩大“X制造”影响力。
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争创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实施商标战略,促进商标品牌集约式发展。
加大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培育评选和宣传力度,争创中国质量奖。
加强品牌推广和保护。
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
建立健全品牌保护制度,推动建立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
到X年,培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7件以上、X省名牌产品80个以上、X老字号5个以上,创建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3个,创建全国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个。
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
6.优化质量公共服务。
培育标准化、检验检测、品牌建设等新兴质量服务业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技术支持。
创新“互联网十质量服务”模式,推进质量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形成全链条的“标准一计量一认证认可一检验检测”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持续发展。
责任单位:市标准化协调推进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三)强化主体责任,发挥企业作用。
1.弘扬工匠精神。
深入开展“创优质量、创高效益、创新技术、创低能耗”劳动竞赛活动,开展岗位练兵,争创质量标兵,积极参加“中原大工匠”评选,以“中原大工匠”纳入省长质量奖评选范围为契机,争创省长质量奖,营造尊重技术、推崇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引导企业把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纳入质量文化建设内容。
加强企业内部鼓励企业员工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研究新工法、应用新工艺,加快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标准和质量人才队伍,推动质量技术万众创新。
责任单位: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
2.推广精益制造。
实施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三品”工程,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引导企业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积极推广和运用精益制造、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
树立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每年选择2—3家重点消费品和装备产品企业,推广应用市长质量奖获奖组织的质量管理模式。
广泛开展质量比对、质量攻关、质量改进等活动。
鼓励企业实施流程制造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等技术改造,提高智能化水平。
提高设备产品的性能、功能和工艺水平,促进“X创造”全产业链升级。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
3.强化主体责任。
强化企业质量意识,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提升产品售后服务能力,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
全面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公开产品质量承诺,捉高标准信息透明度。
开展以随机检查、比对评估为主的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事中事后监管,将标准实施情况纳入质量信用记录,探索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关键指标排行榜制度,培育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促进企业主动实施高标准、追求高质量,提升质量安全标准水平,推动形成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质量竞争机制。
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4.增强创新能力。
建立标准化和质量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加大标准研制投入,瞄准国际新技术和市场新需求,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发挥标准创新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建立技术标准创新企业评价体系,积极创建标准创新型企业,提升企业标准创新能力,以技术标准创新引领企业质量提升。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
(四)强化质量监管,优化市场环境。
1.创新质量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