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教科书p96-97页的内容,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教学要求: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过程:一、认识近似数1、读中感悟:(1)出示:到____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
到____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2)学生读一读,师: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像2709和1999表示准确的数量准确数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近似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或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一些数,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同桌说说这些数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回忆,交流。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近似数。
3、读数,判断近似数过度: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组数据,你能读出这些数,说说哪些是近似数吗?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第1题)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②____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600万种。
③____(省、市、区、县)实验小学共有学生4502人。
④____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表格式教案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表格式教案Teaching plan of approximate number table f or solving large numbers求大数目的近似数表格式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 5课时教学内容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活动过程教学再设计一、认识近似数1、在读读想想中初步感悟近似数。
2、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认识近似数。
提问: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平时注意吗?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用近似数表示的例子?3、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并说出哪些是近似数。
(1)20xx年4月英国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至600万。
(2)xxx小学目前工有在校学生1578人。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谈话: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判断近似数,那么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2)媒体出示:下面是某市20xx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指名读一读某市男生,女生及总人数。
提问:男女的人数各接近四十几万?请尝试写出他们的近似数。
组织交流,将学生练习的情况通过视频展示,并请他们说说改写成近似数的思考过程。
估计学生会这样回答:男性484204接近48万人,近似数就是480000;女性486685更接近49万,近似数就是490000。
小学数学人教四年级上册1大数的认识近似数教案
求近似数教学目标1.掌握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改写,体会用“万”作单位计数的简捷性。
2.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过程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趣味带入开火车,学生依次读数,教师引导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学生说一说,学生会发现这些数有的是近似数有的是准确数,引出课题(求近似数)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1.引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准确数是多少,如在整个2023年世界杯赛事举行期间,共有大约150万人通过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收看球赛。
这时就需要近似数。
怎么求近似数呢?接下来我们将要研究求亿以内求亿以内数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课件出示例7情境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提示:这说明要省略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
小组汇报结果:12756≈1万1389000≈139万说说自己的想法,老师用图例说明12756更接近1万,1389000更接近139万。
提问:想一想,12756为什么约是10000,而1389000约是1390000?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讲解“四舍五入”法。
思考、讨论:是“舍”还是“入”,哪一位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用什么号连接?为什么?小结: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等于或大于5就“入”。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作“四舍五入”法。
因为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用约等号“≈”连接。
求大数的近似数 (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求大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知识目标1.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2.掌握对大数进行近似的方法;3.能够正确选择适当的近似数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题目,可先让自己练习一下;2.学生准备作业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介绍近似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大数的近似方法。
强调数学中的近似数都是估算出来的,与实际数值有一定差距。
2. 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让学生看两个数:8367和8399,并就如何取个位的数进行讨论和思考,教师展示用四舍五入法求两个数的近似值的方法。
3.掌握对大数进行近似的方法让学生两两配对,自己分别编造一个大数,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数进行近似,最后跟同桌交流给出的近似值是否合理。
教师可以让学生口算或者手算出结果,最后辅助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4. 能够正确选择适当的近似数教师可以通过精选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场景适合取哪些位数进行近似。
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学生近似数不能完全代替实际数值,只适用于估算和方便计算,在实际问题中要底数上取整、参考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5.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让学生熟练运用近似数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能够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
教师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让学生应用更多的近似方法。
举例:小李家的厨房地板面积是96平方米,他需要购买地板砖的数量。
已知地板砖每片0.64平方米,需要多少片?请使用近似数计算。
解:首先将96平方米近似为90平方米,然后将0.64平方米近似为0.6平方米,于是90÷0.6≈150,即小李需要买150片地板砖。
6. 总结回顾教师让同学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在板书上归纳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数值选择的原则和应注意的事项并留在办公室或教室,便于学生自主复习。
课后作业1.课后练习册:例如习题2.9、2.10、2.11、2.12等。
2.教师可以留下一个作业,让学生自己编造一个实际问题,包含估算近似数和计算答案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上册《 近似数》教学设计
说说四舍五入法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汇报展示
完成练习
三、启思导疑
1、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舍五入”,应该怎样用四舍五入来求
一个数的近似数?
(1)、看:看题目要求省略到哪一位;
(2)、找:找准所要求省略到的最高位;
(3)、求:求所要省略的最高位的下一位是“舍”还是“入”。
2、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和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探索、建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对策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让学生结合日程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引导学生阅读数据,理解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的基本思路,从而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媒体
小黑板、课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
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近似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积极探索、建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情感目标:在收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体会近似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汇报交流
独立思考
指名答
集体订正
五、总结评价
1、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2、生活中有许多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是不行的,你可以去找一找,下节课我们再进行讨论。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近似数》教案
新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近似数》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亿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求近似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2.师:这里有一些数据,比较这些数据有什么不同?(准确数,近似数)3.师:有些数据前有“约”字,或后面有“多”字,这是什么意思?4.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到底是多少,这时就需要近似数。
怎么求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求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近似数,学生在前面已经有过简单的认识,这里借助情境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阅读、思考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方法回顾、准备。
】二、新课学习1.把1208800和1204800精确到“万”位。
精确到“万”位就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1)求1208800的近似数①课件出示:②师:在这条数线上,用这个点表示1200000,这个点表示1210000,这两个点中间的点表示多少?(1205000)③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208800大约在什么位置。
(学生上来指)④师:从数线上看,1208800接近几?(1210000)⑤用“四舍五入”:千位上8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2)求1204800的近似数①课件出示:②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204800大约在什么位置。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学习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每个孩子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然而,数学学习往往让很多孩子感到无趣和困难,难以产生兴趣。
这时候,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孩子们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选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帮助孩子们爱上数学学习。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什么是近似数。
2.能够正确比较近似数大小。
3.掌握四舍五入法。
4.能够灵活运用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进行数学计算。
二、课程设计本节课程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是近似数、如何比较近似数大小及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将采用举例、讨论、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导入新知识教师将通过生活常识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购买水果时,商家提供的重量可能并不够准确,有些地方的称重器也许存在误差。
那么此时,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商家提供的重量是否准确呢?或者在做数学题时,如果知道答案应该在某个范围内,但是计算结果并不准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调整呢?看到这里,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已经被激发起来了。
2.探究近似数的定义及比较大小教师将分发一些近似数的实例,引导学生描述近似数的概念。
由于近似数并不十分精确,如何比较大小?教师运用例题辅助学生理解大小关系。
3.引导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教师通过实例展示四舍五入法的具体运用,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随后,教师提供一些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4.综合运用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习题在掌握知识点后,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的运用,采用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思考并还原实际情境。
5.小结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的重要性,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基础上,善于运用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可以让我们的计算更简便、更准确。
三、教学评估教师应该在课程结尾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包括练习题目的比较、选择题的答题,以及教学讲解中的合作活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求大数目的近似数三维目标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培养估算的意识。
难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资源学生已经认识了“≈”知道了约等号的用法。
掌握了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在平时的一些估算练习中,对于“四舍五入”法已有初步的了解。
预习设计1.举例说说近似数。
2.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近似数?3.书本P97想想做做1。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5分钟)1.出示例题:【板块一】1.学生读一读后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
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说说: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2.生活中再认识近似数: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3.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5分钟)1.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出示例题)指名读出表中信息:讨论:男性和女性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近似数吗?小结改写方法:“四舍五入法”读一读第96页下面的一段话。
试一试:想想做做第2题。
近似数的概念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板块二】1.分析数据,尝试写出近似数。
交流(订正)交流得出:“四舍”什么意思?“五入”呢?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确定舍或入?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通过练习交流,理解最高位和尾数的含义。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引入】学生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要知道一个很大的数的大概数量,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求出它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样进行近似数的求法。
【知识点】一、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是指与实际数相差不大的数值。
求近似数是为了方便计算和理解,常常要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二、近似数的求法我们可以通过单位、估算、取整等方法来求解一个数的近似数。
单位的运用在求估计值时,先找到最小的单位,估算出它的大约数量,再将这个数量乘以单位,就可以求得这个量的大约数值。
例如,你手里有20根笔,你可以先找到笔的最小单位——每支笔的长短,假设一支笔的长度是10厘米,那么这20根笔的大约长度就是20×10=200厘米。
估算的运用在没有确切数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常识和经验来估算出一个数的大约值。
例如:我们知道上海的人口数量很多,假设它有2000万人,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数来估算上海目前的人口数量。
如果我们要计算上海人口每年的增加量,我们也可以通过估计的方式来得到大约的数字。
取整的运用我们可以通过取定位数来进行近似数的求法。
比如,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就可以得到一个近似数。
例如:π的近似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就是3.14。
三、练习【练习1】估算下列数的大小:1.2452与3000之间;2.867101与870000之间;3.3198与3200之间;4.120350与119000之间。
【练习2】按照题目要求求出结果:1.小华有100个糖果,请问5个小朋友分到一个糖果,能分几组?2.小明欠了别人100元,他每天能还10元,请问小明需要多少天可以还清这笔钱?3.一个物品每件售价15元,小华要买100件,请问小华需要支付多少钱?四、拓展如果你已经学会了简单的近似数的求法,可以尝试使用更高级的方法。
比如说,如果我们知道估计值的误差范围,我们可以使用区间估计的方法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使用到一些更加高级的数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 第6课时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学方案)
( 数学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第6课时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学方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第6课时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认识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对策:让学生结合日程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会近似数的含义。
引导学生阅读底注,理解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的基本思路,从而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填空(1)右边起第四位是()位,第八位是()位。
(2)右边起第五位是()位,第九位是()位。
(3)个级上的最高位是()位,万级上的最高位是()位。
2、说出下面各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各由几个亿,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的。
94955 76320 1024000 124056002436760001985003200460000800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或“万”作单位的数342000 500000 28000000 9000000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通用14篇)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通用1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案篇1课题:近似数第8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认识近似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优选教案范本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优选教案范本五篇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优选教案范本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题。
教学目的: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3.关键:把生活中的某些镜头带到学生面前,由果到因,让学生体会“近似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
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500 0000 1 0000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4.学生小组讨论: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为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3课,课题为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本节课是数学中比较实用的知识,也是小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何为近似数,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近似数的定义。
2.能够掌握如何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近似数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近似数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2.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1.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近似数的求解方法。
2.学生的思维难度不同,需要通过不同的例子进行讲解和练习。
四、教学方法1. 问题导入法本课题为针对实际问题的求解,因此采用问题导入法,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形式,了解近似数的定义及其应用。
2. 示范演示法通过对具体的求解例子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求大数目的近似数的方法。
3. 合作探究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将本课题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相结合,通过提问或故事情景等方式导入本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示范演示1.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讲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讲解求大数目的近似数的方法。
3.列举实际问题给学生练习,带领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求解。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为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共同探究新的例子。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收集思路。
3.在小组内完成练习,提高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归纳1.教师对本课题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求大数的近似数 (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教案:求大数的近似数教学内容:1. 让学生掌握求大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求大数的近似数,能运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掌握求大数近似数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
2. 掌握求大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引入求大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如“把32456789四舍五入到最近的千位数是多少?”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求解过程。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求大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重点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求解,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方法。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大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求大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作业设计:1. 求下列大数的近似数:(1)32456789(2)567891022. 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生活中的大数的近似数,如身高、体重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求大数的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四舍五入法,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在本节课中,板书设计应突出求大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四舍五入法的原理。
以下是对板书设计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板书内容设计1. 求大数的近似数:(1)四舍五入法:当要舍去的数字小于5时,直接舍去;当要舍去的数字大于等于5时,前一位数字加1。
教案设计:《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任教年级:授课教师:XXXX实验学校《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五篇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 《近似数》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下面就是笔者整理的《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 希望大家喜欢。
《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教学目标: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 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相关数据资料, 学生课前搜集的数据。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 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 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 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 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
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 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
在本题中, 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 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 供学生讨论。
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 分析哪些是“五入的”, 哪些是“四舍的”。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2页底1题。
《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五篇《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教学目标: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相关数据资料,学生课前搜集的数据。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
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
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
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2页底1题。
2、教材第12页第2题。
3、教材第12页第3题。
五、思维训练括号里能填几?49( )835≈50万49( )835≈49万《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2设计理念: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归纳总结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11——12页《近似数》教材分析:近似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本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和大数的比较和改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以及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本节知识学习中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是近似数的求法(位数的确定,是舍还是入),特别是需要进位时,前面是“9“的连续进位,应重视数位的确定和数字的入舍的教学。
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1、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难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认识近似数1、读中感悟出示例题信息(读中感悟近似数)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
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像2709和1999 表示准确的数量准确数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近似数2、生活中再认识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近似数。
3、读数,判断近似数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第1题)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②2002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600万种。
③江都市吴桥中心小学共有学生1073人。
④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二、探索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1、求近似数出示例题指名读出表中信息:男性、女性及总人数男性和女性各接近四十几万?展示学生改写结果怎样改写成近似数的?(组织集体交流,适当提问)2、小结改写方法,提出四舍五入法四舍什么意思?五入呢?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确定舍或入?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3、练习巩固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读题理解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指名板演集体讲评4、以万或亿作单位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用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出示:283000 1970000000它们选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集体讲评说思考过程与前面的题相比,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3题集体讲评提问思考过程2、想想做做第4题集体讲评提问思考过程3、想想做做第5题集体讲评引导有序思考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何谓近似数2.学会使用取整法、倍数法和估算法求大数目的近似数3.培养孩子对大数目的敏感度,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二、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取整法、倍数法和估算法求大数目的近似数三、教学内容1. 何谓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数值很难精确计算,但需要知道它们的大致数值,这时就需要使用近似数。
所谓的近似数,指的是一个数值和它的真实值相差不大的数。
对于大数目,人们可以用取整法、倍数法和估算法求近似数。
2. 取整法求近似数取整法是指把一个数值保留至指定的位数,然后对末尾进行四舍五入。
比如,对于49.654,如果要求它的个位数近似值,则可以取整至十位数值,即取整后的数为50。
3. 倍数法求近似数倍数法是指用一个较简单的数来接近一个较大的数。
比如,对于2936,可以把它近似为3000或2900,因为3000和2900都是2936的倍数。
4. 估算法求近似数估算法是指用一个数量级相近的数来代替另一个数量级相近的数。
比如,对于3748和3920,可以近似地认为它们都是大约4000的数。
5. 练习题1.请使用取整法求出下列数的个位数近似值:•548.42•97.358•111.6782.请使用倍数法求出下列数的近似值:•8825•4718•61923.请使用估算法求出下列数的近似值:•8123和9326•1723和1998•4638和5231四、教学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利用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
3.借助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方面获得更直观的理解和帮助。
五、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和描述近似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取整法、倍数法和估算法求近似数。
3.学生在数学计算中是否更注重精度和准确性,避免过多的误差。
4.教学结束后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
四年级上册数学《1大数的认识:求近似数(例7)》教案
《1大数的认识:求近似数(例7)》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数的特征,判断需要保留的位数。
2.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态度,理解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需要保留的位数,并准确应用四舍五入法。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误差范围。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包含近似数概念解释、四舍五入法演示)•练习题卡片•计算器(备选)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
•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四舍五入法的操作过程。
•练习法: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需要用到近似数?•引导学生思考并举例,如估算人数、物品数量等。
2. 知识讲解•介绍近似数的概念,解释为什么需要近似数。
•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基本规则:观察需要保留的下一位数字,若大于等于5则进位,小于5则舍去。
•举例说明四舍五入法的应用,如将3.14159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 巩固练习•发放练习题卡片,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应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估算总价、测量长度等。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重要性。
•总结四舍五入法的应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近似数的应用实例,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教科书p96-97
页的内容,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
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
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读中感悟
:
(1)出示:
到____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
万册。
到____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
有14398万公顷。
(2)学生读一读,
师: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像2709和1999
表示准确的数量
准确数
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近似数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
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
见过或听过?(或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一些数,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同桌说说这些数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回忆,交流。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
时,就用近似数。
3、读数,判断近似数
过度: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组数据,你能读出这些数,说说哪些是近似数吗?
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
第1题)
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②____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
600万种。
③____(省、市、区、县)实验小学共有学生4502人。
④____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
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指名读题
组织交流
二、探索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
下面是某市____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总计(人)
男性(人)
女性(人)
970889
484204
486685
先把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级,它们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近似数吗?
2、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
(板书:四舍五入法)
什么叫四舍五入法呢?请你自学书p96页下方的一段话。
交流,老师解释。
例如 48 4204 通过分级,我们知道大约有四十几万,然后看万位后一位,千位上是4,比5小,“四舍去”,所以
(板书≈480000
48万)
同样,486685怎样取近似数?学生说,老师板书。
970889呢?自己坐在作业本上。
注意格式。
3、以“万”或“亿”作单位
(1)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
以“万”或“亿”作单位的由于实际的需要、为了读写方便
(2)
出示:283000
1970000000它们选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集体讲评,
说思考过程。
(3)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得出:
相同——方法相同“四舍五入”。
不同——前者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数后用“万”或“亿”作
单位。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97页的想想做做,师指名回答,并纠正学生的错误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一些近似数,在班级里交流
●六、作业设计:
1、省略下面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再写出近似数。
705
385
1994
3208
9775
2、用“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8340000000
20680000000
980000000
●七、课堂作业
完成相应的《三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