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整理供参考(最新整理)
化学教资知识点总结
化学教资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实体,是具有质量和体积的,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根据物质在化学变化和物理性质中的表现,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
根据最新国际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共有118种已知的元素。
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结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都是化合物。
4.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它的组成和比例可以进行变化。
5.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颜色、状态等方面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变。
化学变化则是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了化学组成的改变。
6. 分子和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物质单位。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间的结合形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7.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组成的表格,它是化学的基础,被认为是化学领域里最重要的表格之一。
二、化学反应1.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不参与反应本身的过程。
常见的催化剂有金属、酶、氧化铁等。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导致了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其中失去电子的叫做氧化,得到电子的叫做还原。
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达到一定比例、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 推断化学反应推断化学反应用于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性质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通过观察颜色、气体的释放、温度变化等来推断化学反应的进行。
5. 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能够解离成离子的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两种溶液相互反应,生成具有一定溶解度的化合物,超出溶解度上限而析出的固体颗粒。
化学教学论知识梳理
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型:单选(15题,每题3分)简答(3至4题)教学诊断题:给出一道中学化学习题以及学生abcd等的解答方法,问: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学生犯错的原因;根据学生犯错的原因说说怎样进行授课教学设计题:探究教学片断设计一级学科: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三级学科: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化学教学论:定义:研究化学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
学科分类:教育学科;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化学与教育学);学科内容:化学教学中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并重;学科特点:思想性是指化学教学论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教育人。
师范性是指化学教学论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专业课,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的培养与教育,实质是教导师范学生既要做“人师”,又要做“经师”。
实践性是指化学教学论的教与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要给师范学生必须的、基础的实践训练。
化学教学论研究对象: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理论:中学化学课程的设置、教与学的理念、教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践: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及评价、有关教学技能、如何进行教学研究(教学目标)一是“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的问题,这就是中学化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即中学化学的课程价值;(教学内容)二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这就是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三是“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这就是中学化学教与学的一般原理、方法和规律;(教学评价)四是“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的问题,这就是中学化学教与学的测量与评价。
教师素养定义: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化学教师的基本素养:(简答/论述)(一)思想道德素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行,甘于清贫,敬业乐教,无私奉献。
化学讲课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讲课知识点总结大全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的基本属性、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的学科。
化学知识点繁多,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键、化学元素周期表、溶液和溶解度、酸碱中和、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学等内容。
本文将结合这些内容,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物质的基本性质1.1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种。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按一定比例组成的物质。
1.2 物质的状态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当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固体可以融化成液体,液体可以汽化成气体,气体可以凝结成液体,液体可以冻结成固体,这些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条件称为相态平衡条件。
1.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与外界的相互关系,包括物质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性质,包括物质的可燃性、可溶性、酸碱性等。
二、化学反应2.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经过一定的条件和过程,发生物质组成、结构或性质上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新物质的生成、能量的吸收或放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2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与另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相互交换位置,双替反应是指发生两种物质中的正离子与负离子相互组合成新的盐类化合物。
2.3 化学反应的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会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这被称为化学反应的平衡。
化学平衡的特点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反应速度相等,但并不是所有反应都能达到平衡状态。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
一、我国早期的化学启蒙者--徐寿。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化学教育系统的成形期。
《奏定学堂章程》。
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试用长达8年之久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2001年7月正式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
2002年初,按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对《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进行再修订。
2003年4月出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二、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三、四种“知识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三教统筹”,让每个人都获得自己期望的三张“教育通行证”,即都应掌握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能力通行证。
五、科学素养:了解和熟悉进行个人决策、参加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六、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七、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是依随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具有综合性,思想性,师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八、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儿眼界”。
丰富大家的教育理念,让大家初步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九、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归宿。
教学总结化学知识点
教学总结化学知识点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所有形态的物质,其基本任务是揭示物质的微观和宏观结构,探讨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规律,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服务。
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1)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东西,是可以独立存在并具有质量和体积的实物。
(2)元素: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其他物质。
(3)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4)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以任意比例混合在一起而成的物质。
与化合物不同的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和比例可以改变。
2.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时引起物质间原子排列发生改变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由化学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应满足一定的平衡原则和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几种基本类型。
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各不相同,元素周期表是将所有已知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组成是周期表周期和周期表族,周期表周期表示原子核周围电子的能级排布,而族则表示原子核周围电子的数量。
4.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将原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力,按键的类型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单元。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分子结构的分析通过实验和理论模型来进行。
5.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了反应物质的消耗和生成物的产生速度,可以通过实验和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根据平衡常数和平衡定律可以描述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教学目标的确定1.1 教学目标的概念和分类化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要求,可以将化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个层次。
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化学教学最核心的目标,包括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方法论意识,包括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对科学的敬畏、对科学家的尊重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1.2 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化学教学目标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教学目标需要符合科学的规律和知识结构;系统性是指教学目标之间需要关联和互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发展性是指教学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发展路径和层次;可操作性是指教学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现条件。
1.3 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根据不同的层次和学科特点,化学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价值观目标。
其中,认知目标是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技能目标是指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是指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1.4 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设计。
可以采用层次分解和目标分解的方法,将宏观目标分解为微观目标,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第二章: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2.1 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学科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选择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不能随意添加无关的内容。
同时,需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包括线性组织和非线性组织。
化学教学论考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3分×4=12分)1、化学课程标准原来叫化学教学大纲,它就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根据中学得培养目标与课程计划制定得中学化学得指导性文件。
在这个文件里规定了化学课程得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等。
2、科学素养答题要点:科学素养就是科学教育目得得比喻说法。
科学素养强调普通教育定向。
现在科学教育得目得就就是提高全体学生得科学素养(2 分)。
不同得国家或不同得学者对科学素养得具体含义得阐释不相同。
在我国得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分)3、科学探究指得就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得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得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得方法而进行得各种活动.由五个基本得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4、探究式教学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教学方式(1分).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 分),激发学生学习得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得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得本质,学习科学探究得方法,培养学生得科学探究能力.(2分)由五个基本得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5、活动表现评价答题要点:活动表现评价就是一种评价方式(1 分)。
它就是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得表现(2 分),对学生得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得思路、知识得理解、认识与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多方位得评价。
(2分)6、档案袋评价答题要点: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1 分)。
档案袋就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得、有目得地收集起来得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得时间内在课程得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得全部努力、进步与学业成就.(2分)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得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得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得学习信息与资料、学习方法与策略得总结等。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学科、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化学教学论的重要知识点:
1. 化学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化学课程设计、化学教材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等。
2. 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等。
3. 化学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
4. 化学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结构、内容、难度、广度等方面的分析。
5. 化学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等。
6. 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7. 化学教学中的思维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等思维方法。
8.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等。
9. 化学教学中的评估与反馈:包括学生评估、教学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10.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以上知识点是化学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化学教学论重要知识整理
三. 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具体目标有: ● 发展学习 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 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和意识, 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 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 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4.1 基础教育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
特点
1952.12 《中学化学教参考苏联教学大纲,提出重视双基、培养
学 大 纲 ( 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加强
案)》
实验、认识化学生产等;规定在初三到高
50’~ 修订
三的 4 个年级开设化学。
60’
2、课程相对稳定时期
时间 标志性文件
特点
1978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充分吸收了建国 30 年的化学课程经
化学教育的总目标切实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使学生主动地自主 学习”以及“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等理念。 二、化学教学论 1、定义: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化 学专业基础课为先修课,具有明确的师范性和实践性的教育专业课程。 化学法的定义: 2.历程 ⚫ 1、最早于 1932 年,“中等学校化学教材教法” ⚫ 2、建国初期,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 ⚫ 3、1957 年,第一本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化学教学法讲义》 ⚫ 4、20 世纪 80 年代,重“方法”,轻“理论” ⚫ 5、1983 年,将学科教材教法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 6、1988 年 “化学教学论” 替代过去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论考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3分×4=12分)1、化学课程标准原来叫化学教学大纲,它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根据中学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制定的中学化学的指导性文件。
在这个文件里规定了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
2.科学素养答题要点: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的的比喻说法。
科学素养强调普通教育定向。
现在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2 分)。
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学者对科学素养的具体含义的阐释不相同。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分)3.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由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4.探究式教学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1 分)。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 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分)由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交流发表。
5.活动表现评价答题要点: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1 分)。
它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2 分),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认识和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多方位的评价。
(2分)6.档案袋评价答题要点: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1 分)。
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收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和学业成就。
(2 分)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等。
化学教学论重点
1.学习化学教学论要达到的目标(1)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体系。
(2)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教学的一般原理和主要方法。
(3)具有分析中学化学教科书、备课和组织化学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4)转变教学观念,从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从居高临下者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
(5)具有接受和加工有关信息、资料的能力,为进一步探讨中学化学教学规律奠定基础。
2.研究对象化学教学系统的联系,即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3.高中化学新课程课程目标的说明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2)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3)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2)课程教学设计(2)学期或学年教学设计(3)章或单元化学教学设计(4)化学课时教学设计(写教案5.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注意的问题)(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5)设计教学媒体(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6.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在对来自于哲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学习科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一般理论以及化学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结合化学教学实践经验,在头脑里形成有关的设想和理念,制定化学教学工作的具体方案.7.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2)发现法再现科学家科学发明和创造的过程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所提倡的发现法就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或某些关于教学内容比较巧妙的教学安排,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自己“过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发现概念间、规律间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重点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论重点1、化学科学的概念、价值及特点2、化学课程的价值3、科学素养的内容4、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5、 STSE教育的实质6、课程P20~257、教材8、课程标准9、英、美等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共同点10、初、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理念、内容及结构特点11、初、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的理念、特点及栏目结构设置12、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及要求13、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14、化学教学设计的依据及基本层次15、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16、教学资源分析的途径和方法17、学情分析的途径和方法18、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事项19、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目的和方法20、化学教学方法和特点及选择、组合、优化21、化学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教学策略及实施22、我国科学探究的要素及科学探究活动设计23、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优化原则24、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25、化学教学评价的理念、功能及常用方法26、化学学习评价的理念、方法及功能27、说课的基本要求28、化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及内容29、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构成30、专家型教师的特征2、化学课程的价值①对个人的价值:指化学对于个体适应社会、个体职业选择、个体认知发展、审美体验等意义②对国家、民族的价值:指化学对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经济、军事的发展意义③对化学本身的价值:培养公众对化学的理解和热情,有助于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课程也为培养自己的建设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科学素养的内容①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②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③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基于上述三点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理解科学本身;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4、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①在处理与他任何与环境的关系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概念、方法、技术和价值进行抉择②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一来探讨过程以及概念学说③能够分辨科学证据和个人观点的不同④能够证明事实和学说之间的关系⑤能够分辨科学和技术对促进人类福祉的功能和限度⑥了解科学和社会的关系⑦明白科学来源与人类的视野,并理解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当资料充分后知识会改变⑧因为拥有充分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能够赞赏别人的科学成就⑨对世界充满乐观的态度⑩能够采用和科学相同的价值观,所以能够使用科学和享受科学能够终身持续探讨科学并增加其知识5、STET教育的实质(Stience technology social education)STS、CTS,均将培养目标转向更多加关心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所谓“应用领先观”的教育理念,即讨论问题不再是从化学学科开始,随后编排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应用及技术和社会的思考,而改变为从事项(主题)及应用性的问题出发,根据学要合理编制有关化学学科知识,即从强调个人(学生)与学科知识导向更多关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社会价值,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相关考试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将对化学教学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化学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基本理念包括: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 21 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
2、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3、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重视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5、强调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制定化学教学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2、明确性:目标表述清晰、具体,可测量、可评价。
3、适应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4、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氧气的性质”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学目标可以制定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化学教学方法常见的化学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知识,缺点是学生参与度相对较低。
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实验等,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
3、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进行实验操作,探究化学现象和规律。
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详细总结归纳_范文模板及概述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详细总结归纳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和归纳。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化学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
因此,深入了解和掌握化学的核心知识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
-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结构。
- 正文部分将通过多个子标题来详细总结归纳不同知识点。
- 结论部分将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并提出化学教学方面的建议和启示。
- 参考文献列出了本文所依据和参考的相关资料。
1.3 目的本文主要目的如下:首先,通过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归纳,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其次,为教师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教学模板,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呈现化学知识。
最后,通过对化学教学的思考和讨论,探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整体而言,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化学教学知识点汇总,并给出相关建议和启示,以促进有效的化学教育实践。
2. 正文:2.1 知识点一总结归纳知识点一是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首先,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形成的数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提高分子动能,增加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从而促进了反应进行。
浓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碰撞频率就越大,即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更多的分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碰撞的机会增加了。
表面积也可以影响反应速率。
当固体反应物以细粉末或颗粒形式存在时,其表面积较大,更多的颗粒暴露在溶液中,与其他物质发生接触和反应的机会更多。
因此,细粉末或颗粒形式比块状物质更容易反应。
化学教学论复习
化学教学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探究式教学:符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特征和要素,并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明显支持和促进作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P2112.科学探究:指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P2113.化学实验技能:是指学生完成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技巧,包括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也包括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等思维技能P2584.化学课程标准:原叫化学教学大纲,它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根据中学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制定的中学化学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化学课程的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5.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内容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的知识P245实验的几重含义:“实验”有四重含义,即“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方法论”、“实验事实”和“实验史实”。
6.P205二、简答1.教学情境设计方法?P136答: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
不同的清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有:(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3)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2.化学问题解决策略?P269答:(1)类比策略:问题解决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离开了相关的已有知识,问题解决也无法进行。
类比策略是指设法将新问题转化为与已有知识经验中相似的问题,通过比较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利用已有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一种策略;(2)分解策略: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联系、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具体问题,即将问题的目标状态分解为几个一级的子目标,尽量不要一次处理太多的信息,通过子目标的实现使问题获得解决的一种策略;(3)逆推策略:有些化学问题,如果从起始状态出发推至目标状态往往很繁琐,甚至难以解决。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第五版)刘知新主编复习总结
化学教学论第一章:导论1.奏章学堂章程,1903年规定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型期2.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3.科学教育的广域四个目的: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4.通常被教师或研究者采用的化学教育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采访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5.化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大学前化学教学系统及研究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6.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第二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1)新中国成立以来化学课程的变革:初建体系时期;相对稳定时期;发展变革时期;修订完善时期(2)科学素养框架构建的化学课程包括:一、科学内容,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科学的推理过程,四、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五对科学的积极态度(3)我国自1996年起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
(4)在2001年义务教育、2003年普通高中两个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中,都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课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给予明确的界定。
(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6)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7)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三、根据化学学科的特征。
(8)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突出科学探究目标;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9)合成路线的内容标准描述方式的多样化:一般应符合四个要素,也称abcd法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化学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对于未来从事化学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其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大家梳理一些常见的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一、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 21 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
2、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3、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重视“双基”的同时,注重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二、化学教学目标1、化学教学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包括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层次。
技能领域:如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情感领域:涵盖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2、化学教学目标的陈述明确具体:目标表述清晰,避免模糊不清。
可测量: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
三、化学教材分析1、教材的整体结构章节编排:了解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识体系:把握教材所涵盖的化学知识的系统性。
2、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难点。
素材选取:分析教材所选用的实例、实验等素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化学教学方法1、讲授法优点:能在短时间内系统传授大量知识。
缺点:学生参与度相对较低,可能影响学习效果。
2、实验法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注意事项:实验安全、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等。
3、讨论法组织形式: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
优点: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化学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新授:讲解新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2、教学过程的优化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各环节的时间。
化学教学论 知识点
1.…我国于1865年起始在学校里开设化学课程,至今已经经历了近150年。
2.…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是:①态度。
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
②过程。
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③知识、发展学生关于科学事实、术语、概念、概括和原理的知识④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3.…科学素养: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2061”计划中,科学素养的定义是“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科学素养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数学和技术学的多个方面,包括:①科学内容;②科学对社会的影响;③科学的推理过程;④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⑤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4.…课程结构: 新的高中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化学1 →化学2)→①化学与生活②化学与技术③组织结构与性质④化学反应原理⑤有机化学原理⑥实验化学5.…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①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②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③化学学科的特征。
6….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①突出科学探究目标;②立足基础知识目标;③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7.…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由课程总目标、三个维度的展开目标和八个课程模块的内容标准构成。
其中三个维度为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过程与方法目标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容标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
8.…对于基础教育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其改革的目标具体要求如下: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供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供1.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物质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等。
-化学原理: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溶液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实验技术: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处理等。
3.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并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4.教学评价:-定量评价:通过考试和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量化学生的学习成绩。
-定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定性描述学生的学习表现。
5.教学资源:-化学教科书和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化学知识。
-实验室和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操作所需的仪器设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实验过程。
6.教学环境:-安全环境: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安全指导。
-科学环境:提供良好的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激励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和创新,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7.教学策略:-渐进法: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化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深度。
-周边教学法: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分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索,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8.教学挑战:-学生背景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化教学。
-实验安全风险: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实验室管理,保证学生的安全。
-技术手段限制:化学实验需要一定的实验器材和场地,但有些学校条件有限,无法提供完善的实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号的行为。是课堂 教学中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 分为视-动符
号系统;时空组织系统;目光接触系统;辅助语言系统。
16 .什么是“一案六环”
是房寨中学自 2009 年开始实践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走上了新
课堂模式改革的探索之路,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学校教学理念、教
学方式、课堂模式、评价方式、学习习惯等均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步形成
了自己的“一案六环”新课堂模式。
一案:一个导学案
一环: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环: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
三环:合作学习 小组交流
四环:质疑解惑 探究提高
五环:知识盘点 走进生活
六环:自我检测 巩固反馈
说课:教师在备课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的、口头表达自己教学
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
8. 电化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电化教学是传统教学工具的补充、发展、和改革。从一定意义
上讲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革命。电化教学用于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增强学生感知;能帮助学生理解形成化学概念;能帮助学生掌握微观
世界抽象化学原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 什么是微格教学?
-1-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时间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 能集中解决一特定教学行为,或再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 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技能的方法。 →微格教学 8 步骤 学习相关知识 确定训练目标 观摩示范 分析与讨论编 写教案 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 评价反馈 修改教案 10. STS 教育是什么? STS 教学是科学、技术、社会的简称。 11. 标准化考试的几个概念 常模参数、标准差、区分度、信度、难度、效 度。 常模参数: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情
力为重点 b 扩大化学教育的内涵 c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d 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改变教育 教学设计内容方面:(三维目标)认知理论目标、情感教育目标、行为规 范目标 教学设计层次: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时局部 教学设计 课时教育程序:教学任务的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内容选择分析;教学条 件和资源分析; 教学理论的选择 构思设计------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 计;教学控制设计;教学总程与教案编写。 评估优化阶段------教学效果的预测; 教学方案的评估与选择;教学方案的 优化 教学总程或教学教案设计: 评估优化阶段 教学方案的评估与选择
标准化考试:试题编制标准化;分数合成与解释标准化;细则过程 X;考 试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X;评分计分 X 辅导和批改作业-----辅导:教学辅助形式;实施因材施教的必要环节;课堂
教学的继续。 辅导要有目的性;辅导要有满腔热情;辅导要启发诱导;辅导要实 事求是;做好辅导记录 批改作业要求:及时 细致 记录 适当评语 化学教学设计-------是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 工作方案,创造教学活动模式或观念结构的过程。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a 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题 摄入导入语基本原则: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教学课要短小精悍、
形式要多种多样
15. 什么是体态语言,有哪几种,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体态语言又叫可视语言,也叫非语言行为。它是教师运用面部表情、
目光注视、手势、动作姿态、人际距离、个人修饰、辅助语言等非语言信
优点:比传统更直观、生动;表现力感染力
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的原则; 形式训练与情景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更强;易再现;便于理解记忆
年龄特征与化学用语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板书要求:不是讲课的重复,是提纲挈领的启示、起画龙点睛作用
化学课程-----指学生通过与化学教育有关的有目的的活动,所主动获得的全
美观整洁 工整布局合理; 紧密配合讲解; 安排有计划; 规范性 示范
部经验。
性
形式: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分科课程 自主课程;
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能力有---阅读能力、记笔记能力(能促进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课,专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心的观察和思维; 可以加深理解所讲的内容; 可以增强记忆)、独 三层次高中化学课程----八个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数学; 人文与社
况的概括性数字量度。 标准差: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 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区分度:衡量题目质量 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道题能够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 分开来,即题目的鉴别力。 信度: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 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程度; 难度:测试题目的难易程 度。 效度:测量的有效程度,即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 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12. 根据实验形式,实验内容如何分类? 根据实验形式来分:演示实验 、并进实验、 学生实验 根据实验内容来分:化学基本操作实验、物质性质和制备实验、 揭示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的实质的实验、结合生产实际的实验、 学生独立设计实验 13. 怎样通过实验启发同学思维,用怎样运用思维指导自己操作?
练习:口头 板演 书面作业 实际操作
化学课程标准组成:前言;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
参观
化学教材------是化学课程的具体化的内容,反应化学课程的标准。
中学化学教学原则---学习化学的心理特征 :对化学现象强烈的好奇心; STS 教育------------基本思想:强调参与; 重视技术; 强调科学技术的价
对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记忆化学用语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记忆障碍;
值; 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和互相作用。
辨认障碍;理解障碍;掌握障碍);记忆能力强,理解性差; 处于形象思 化学教学中表现形式:与有关的化学知识相结合; 设计专门的 STS 教育主
维向抽象思的维过渡阶段
题; 设计专门的 STS 内容课程
化学学科特点:实验为基础; 化学概念,基础理论比较集中; 记忆性的 微格教学实施步骤-----学习相关知识; 确定训练目标; 观摩示范; 分析
化学用语较多; 化学内容中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讨论; 编写教案; 角色扮演与微格实验; 评价反馈; 修
化学教学特点:体现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重要性; 体现化学变革的特
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新理念有哪些? 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知识 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理解化学,体验化学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机会实践、做实验、主动探究过程 让学生初步体验化学知识对人类的贡献 对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我国化学课程的设立时间
教学方案的优化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是教 学传授知识指导学习和培养能力与世界观的工作方式。 方法:信息法(讲授、谈话、讨论、读书指导) 直观教具手段法
-3-
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辅助、管理、帮助)
化学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
改教案
点; 重视学生的掌握双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
评课形式: 自我分析; 同行评课; 学生评价
教学规律:教学相长规律; 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统一规律; 掌握知识 评课内容:对教学目标分析(三维目标);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准确合理
与培养能力相辅相成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规律; 循序渐不进犯科学性错误、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师基本功、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
规律
教学工作的组织--------学期学年的工作计划编排:整个学校起止日; 根据课程标准
-4-
来确定内容; 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 了解学校的设备硬件 课时教学计划:课题、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课型、教学方法、教学 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案 上课---懂:对教材每个字句话都弄懂; 透:熟练运用自如;化:把自己和 教材同化融为一体 层次理解: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用教案; 正确的执行教学原则,紧紧围 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掌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中心部分-重视教学语言,科学性启发性、逻辑性、教育性、趣味性、针对 性、把握节奏,精心设计板书,严格学习纪律) 化学课类型:序言课、新授课、综合课、实验课、复习课、练习课、考查课、 参观课 化学用语(专业语言) 包括元素 符号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方面的专 用词语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法的作用: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增强学生感知; 能
自觉积极性相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教学的循序渐进原
帮助学生理解、形成化学概念; 能帮助学生掌握微观世界
则; 掌握双基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原则
抽象化学原理; 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教育的特殊教学原则: 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归
3. 杜郎口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有何联系? 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简称,具体是指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
郎口镇初中自 1998 年以来不断尝试推行新课改、践行学生主体地位而摸索 新创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内容即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 “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 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 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立完成作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 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会; 科学; 技术; 艺术;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
课堂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解析习 科目:学习领域基本组成单元
题的技能;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 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
模块:根据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将科目内容划分为完整单元
-2-
教学中最有效的直观法 做法:先演示后讲解 先讲解后演示(初学) 教学要求:a,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b,现象鲜明 装置简单
c 操作规范 面向学生 d,掌握时间 确保安全 e,启发思维 培养技能 并进实验-------优点:学生亲自动手,能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效益,学生观 察清楚更仔细, 对实验现象更深刻,对知识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 更好培养学 生实验操作技能。 要求:正确的选择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鲜明,有利于组织 教学 操作简单 课前准备; 教师做好组织和指导。 学生实验--------要求:严格学生组织纪律,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加强上课组织 指导实验报告 学生化学成绩考核------要求:a 教师对每个人有切实的考核 b 考核内容要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c 要以发展的观点考核 d 要提高成绩考核的客观性 e 要 认真及时做好成绩分析 类型:诊断性考试; 形成性考试; 总结性考试 试题命题原则:a 命题要依据课标,反应教材中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 以考试目的出发,能较好地体现考核内容 c 试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 性 d 命题的覆盖面要大,尽可能的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e 考试试题难度要恰 当,同时要有一定深度 f 试题题意要明确,其表达语要准确无误,不要出 现引起争议的答案 试题类型:正误、回忆、选择、填充、匹配、实验、判断、计算问答、论 证说理、综合、数据处理(型) 成绩评定: 百分制考试 (满分不一定为 100 分)